中国荒漠化研究的重大集成创新_评_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_一书_吴正
中国荒漠化治理与治理制度创新
2017年第1期中国荒漠化治理与治理制度创新文/北川力也1吴厚鉴2(1.北京大学,北京10087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内容提要:中国仅荒漠化面积就接近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经过长期的 修复和治理,土地荒漠化速度得到初步控制,整体面积呈逐年缩减趋势, 但局部区域仍有扩展。
要变目前“拉锯式”治理现状为可持续循环模式,治 理重心需要从较易治理的荒漠化边缘地区向难于治理的核心地区转移。
显然,这是一场攻坚战,无论是政府的政治激励还是资本的利润激励,对 于荒漠化治理来说都还存在缺陷。
但如果建立“沙镇”,并把政治激励、利 润激励有效结合起来,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院荒漠化沙镇治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 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323(2017)01-0027-06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 最广和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经过几代 人的综合治理,部分地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截止2014年,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整体 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逐 年减少,沙区功能呈现逐步增强的良好态 势,但局部地区仍有扩展。
咱1暂就目前荒漠化 治理现状来看,治理速度与社会发展速度 不成正比。
土地荒漠化不仅加速沙区居民 的贫困,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 展。
加快土地荒漠化综合治理,是建设生态 文明家园、改善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避免 产生生态难民的关键,也是促进区域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因此全新布局荒漠化制度和机制具有时代迫切性。
一、荒漠化的成因及危害中国存在严重荒漠化的问题,成为威 胁国家民生、生态安全和社会发展的强势 变量。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技术与认 知的差异,荒漠化问题未得到政府的及时 关注,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才在全 国范围内开展了首次全国沙化土地普查工 作,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查清了全国沙漠、戈 壁及沙化土地面积、分布、类型,至今共进 行了五次全国性普查,相关数据统计如下 表所示,从整体数据看,中国荒漠化面积惊[作者简介]1.北川力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沙漠与治理研究50年_吴正
文章编号:1001-4675(2009)01-0001-07中国沙漠与治理研究50年*吴正(华南师范大学地貌与第四纪环境研究所,广州510631)摘要:2009年3月是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成立50周年。
回顾科学院治沙队成立以来,我国沙漠与治理研究的历程,从沙漠综合考察,风沙运动,风成地貌,沙漠形成和演变,农田、牧场和工矿交通等沙害防治,水土和生物资源等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沙漠研究中的应用等,较详细地论述了中国沙漠与治理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关键词:沙漠;沙害防治;历史回顾;综合考察;中国中图分类号:P931.3文献标识码:A1959年3月,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在兰州成立,从而揭开了新中国系统、综合研究沙漠及其治理的新篇章。
5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及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沙漠工作者和沙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沙漠与治理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简要历史回顾1958年11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了西北和内蒙古6省(区)治沙会议,研究部署全国治沙工作,吹响了向沙漠大进军的新号角。
1959年3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了治沙队,组织了院内外有关研究所、高等院校和生产部门约800人的庞大队伍,组成32支小分队,对我国主要沙漠与戈壁开展了大规模的综合考察;与此同时,建立了托克逊(后改为莎车,新疆)、民勤(甘肃)、格尔木(青海)、榆林(陕西)、灵武(宁夏)、磴口(内蒙古)6个治沙综合试验站及沙坡头(宁夏)、沙珠玉(青海)、头道湖和乌审旗(内蒙古)、金塔(甘肃)、莫索湾(新疆)等20个治沙中心站¹,开展了防治风沙危害农田、铁路等的试验研究,探索各种治理沙害的方法,从而揭开了系统、综合研究沙漠及其治理的新篇章。
这一阶段(截至1965年)是中国沙漠与治理研究蓬勃发展的时期,通过考察和定位试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科学资料,编辑出版了5治沙研究6第1~7号论文集。
摸清了中国沙漠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各类沙漠的治理途径;也锻炼培养了一大批年青的沙漠科学工作者,为今后的沙漠及沙漠化与治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荒漠防治的先进经验
中国荒漠防治的先进经验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领域的难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为了“治病”,联合国于1994年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防沙治沙的“中国药方”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技术、中国模式。
各国代表纷纷点赞,认为值得在全球推广。
“这里是京津沙尘暴的重要发源地,在6级风力作用下,沙尘一夜之间就能到北京。
”在库布其沙漠科技生态中心,工作人员向前来考察的代表介绍。
20多年前,这里黄沙漫天,一眼望不到边。
如今,一片片绿洲向外漫延,沙漠面积逐年减小。
库布其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为1.86万平方公里,比北京市的面积还大。
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
因战事频繁、无节制开荒导致荒漠化,终成不毛之地。
“刚开始治沙是被逼无奈。
”挡住沙漠的“侵略”。
在沙漠里种树,失败在所难免。
但是没有气馁。
一种栽法不行,就换另一种方法;柳树死了,就换杨树;背风坡不行,就到迎风坡……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不断努力,树活了,草绿了。
“锁住四周、渗透腹部、以路划区、分块治理。
”提出了治理沙漠的基本方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5条总长343公里的穿沙公路纵横交错,绿色在不断延伸。
30年来,库布其成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
1988年,库布其的植被覆盖率仅为5%,而2016年达到53%,沙漠动植物种类由不足10种发展到530多种。
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显示,库布其修复绿化沙漠969万亩,固碳1540万吨,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释放氧气1830万吨,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价值3.49亿元,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
鄂尔多斯森林覆盖率达到26.7%,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5%以上。
荒漠化土地面积10年间减少580.5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42.7万亩,生态状况实现了从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局部大为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鄂尔多斯是我国荒漠化防治的缩影和典范。
数据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每年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每年缩减1980平方公里,提前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退化土地零增长目标。
土地荒漠化的现状与治理方法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沙漠化产生的根源是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过大造成的。因此沙漠化的治理应该从提高沙漠化土地的承载力,减缓和消除过重的人口压力的角度入手。然而,令人深思的是,沙漠化治理却是采用间接迂回的方法。我国在沙漠化防治方面采取的措施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种树种草。当植被盖度达到30%以上时,土壤风蚀就会基本消失。种树种草治理沙漠化的措施,就是基于控制土壤风蚀的原理提出的。在沙漠化发展严重的农耕地区,主要采取把部分已经沙漠化的耕地退还为林地和草地的方法,以达到沙漠化土地恢复的目的。但由于区域内一部分土地种树种草,与本区域内另一部分土地承载力的大幅度跃升,没有协调同步,或者仅考虑到种树种草,而未在建设基本农田、大幅度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水平上下功夫,导致种树种草与本已过重的人口压力之间矛盾日趋激烈。(2)围栏封育。在草原地区牲畜压力过大,过度放牧造成了土地沙漠化。治理的方式通常采用“围栏封育”,即把草场划分成若干小区,使围起来的草地因牲畜压力的消失,而自然恢复。
首先,种树种草与提高农田产量同步进行。通过施用高新技术、改造生产要素组合条件,提高未沙漠化土地粮食产量,使沙漠化土地的承载力发生跃升,从而减缓或消除人口压力。与此同时,施行退耕还林还草,推广应用沙地造林和农田防护林带技术,初步建立起防沙体系,使沙漠化土地初步得到治理。值得注意的是,种树种草和沙漠化土地承载力的跃升应同步进行。前者离开了后者,沙漠化的治理由于没有去除沙漠化的根源,而效果不佳;后者离开了前者,在强烈风蚀下不可能实现。
中国荒漠化防治概况
中国防治荒漠化简介
小组成员:曹优明 陈倩 王希 康旋 李思扬 肖红霞 王则一
第一部分
中国防治荒漠化的历史进程
一、中国荒漠化概述
•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大、分布 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日益严重的沙化现 象,导致土地生产力锐减、沙尘暴频繁发生、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每年我国 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 元,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沙化威胁着我国生 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停滞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
原因:该阶段内,由于文化大革命等历史原因,我国治沙科研 机构、人员、设备甚至资料均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大 部分试验研究工作中断,只有零散的研究还在进行,论著和 译著很少。 • 这一阶段在当时极左的思想引导下,推行“以粮为纲”、 “牧民不吃亏心粮”等政策,全国各地大规模开垦荒地,大 片毁林、毁草开荒造田,我国森林和草原生态状况急剧恶 化。 • 据内蒙古、新疆、青海、黑龙江等10省(区)不完全统计,近 20多年来草地被开垦6〃8万km2(国家计划委员会,1996)。 •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北方曾出现3次大规模开荒,开 垦草地6〃67万km2以上。
王涛院士和《防沙治沙法》的诞生
王涛院士和《防沙治沙法》的诞生作者:宋平秦兆宝来源:《绿色中国》2022年第07期今年的6月17日是第二十八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中国是世界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防沙治沙成效最为突出的国家。
在宏大的荒漠化治理篇章中,中国以更科学更全面的规划、更多层次的政策出台,驱动升级我国防治荒漠化工作,让山河更加俊秀,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国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
中国在防沙治沙领域取得如此显著成就的背后,离不开《防沙治沙法》。
它是国际上第一部防沙治沙的法律,充分彰显了我国对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铭记为这部法律的起草和颁布而四处奔波、日夜操劳的一位女科学家。
她就是担任此项立法工作的主要起草责任人、时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
新中国成立伊始,就组织开展了群众性的防沙治沙工作。
1979年,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开始大规模建设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即“三北”防护林工程,并将其纳入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
截止1999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工程治理面积近1.2亿亩,增加林草植被1亿多亩,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减缓了局部地区沙化扩展的速度。
尽管当时防沙治沙工作在局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总体上还未能扭转继续恶化的趋势。
上世纪90年代,沙化土地平均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直接威胁着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局,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2000年,政府提出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规划,并投入相当的资金,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制定激励政策,完善法治保障也就逐渐提到了政府防沙治沙的重要日程当中。
沙化土地的不断扩张,有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但主要还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引起的。
继往开来 勇于创新 开创甘肃治沙科研事业新局面
省第一个依托省级研究所建设 的重点实验室 , 实验室 聘请 中科院郑度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 现已成为 我 国开 展 荒 漠 化 基 础 与 应 用 基 础 研 究 的重 要 平 台 。
20 年成立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 国家野外观 05 测研究站 , 由甘肃省政府和 国家林业局主管 , 是我 国 唯一依托省级科研院所建立的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 研究站 , 其主要 围绕西部干旱区荒漠化防治领域的重 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 通过对荒漠一绿洲生态系统的长 期科学观测和研究 , 揭示荒漠一绿洲生态系统结构与 功能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规律。2 1 年成立甘肃省荒 00 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 国家重点实验室( 培育基地 )实 , 设遍布河西走廊的“ 两线五点” 生态定位研究站 , 主要
优质丰产栽培 、 病虫害防控 、 贮藏加工等关键技术 问 题, 开展科技攻关与技术创新 , 切实解决优质丰产栽 培 及产 业化 层面 上 的关 键技 术难 题 。 .
( ) 六 完善保障措施 , 加快建设步伐 。
须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一是在“ 甘肃林果产业扶持 办法” 的基础上争取出台“ 甘肃省关于进一步加快林 果 产业 发展 的意见 ” ;二 是争 取 召开全 省 千万 亩优 质
引进 、 使用为重点 ,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强化 自主 创新意识 , 加强创新型团队建设 , 建立 了甘肃沙漠综 合治理 、 近地 面沙尘暴 、 漠生 态定 位监 测 、 漠植 荒 荒
物、 荒漠 植 被恢 复 等 特 色研 究 创 新 团 队 , 中甘 肃 沙 其
来, 共承担科研项 目3 8 , 8 项 总经费超过 1 亿 多元 , . 2 其中国家计划项 目 16 , 5 项 国际合作项 目2 项 。 8 科研项 目的实施 , 既改善 了科研设施 , 拓宽 了研 究内容 ,又在研究领域和学科方面相互交叉渗透 , 使
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介绍
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介绍
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是一本介绍中国在生态修复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以各个地区的典型案例为主线,详细展示了中国在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第一章介绍了长江流域的生态修复案例。
长江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长期以来面临着水污染和湿地退化等问题。
本章列举了长江流域的湿地保护和水质改善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展示了中国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努力和成果。
第二章重点介绍了北方干旱地区的沙漠化治理案例。
中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章详细介绍了中国政府和科研机构采取的措施,包括植树造林、草原恢复和水资源管理等,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
第三章涵盖了华南地区岛屿生态修复的案例。
中国南海地区的岛屿,长期以来受到了过度开发和破坏的影响。
本章介绍了相关部门在海洋生态修复方面的努力,包括禁渔政策的实施、人工鱼礁的建设和珊瑚礁保护等,为岛屿生态恢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四章讲述了长白山地区的森林保护和恢复案例。
中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其独特的生态环境需要得到保护。
本章介绍了长白山地区森林保护的举措,包括禁伐政策的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建设和生态旅游的推广等。
最后一章总结了以上案例,突出了中国在生态修复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中国生态修复方面的典型案例,为其他地区和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治理沙漠的时间方法成果
治理沙漠的时间方法成果治理沙漠是一个耗时长久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和措施才能取得成果。
以下是一些治理沙漠的时间、方法和成果:1. 沙漠绿化:通过植树造林、草封沙地、种草等方法,改善沙漠的土壤质量,防止沙尘暴的发生,提高土壤的水保持能力。
这需要长期耐心的投入和维护,治理时间通常需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
例如,中国在1978年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经过多年努力,在沿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和黑龙江流域的沙漠地带,取得了重要的治理成果,有效控制了沙漠化的趋势,恢复了当地生态环境。
2. 漫沙控制:漫沙是沙漠化的一种表现,治理方法包括修建防沙固沙工程、建设沙丘固定点等。
这些工程需要维护,以保持其长期的治理效果。
为了抵抗沙漠化的影响,北非的索尔通大沙漠项目(SolTuong)采用了人工防治、机械控制和水分管理等综合治理措施,耗费了多年时间。
3. 水资源管理:沙漠地区的水资源非常有限,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是治理沙漠的关键。
通过建设水库、运河、水井、灌溉系统等,合理利用和分配水资源,可以提供沙漠地区的灌溉和饮水需求,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治理时间取决于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4. 保护环境和生态恢复:保护沙漠地区原有的生态环境,加强对植被、动物和微生物的保护,对治理沙漠非常重要。
这涉及到建立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育和生态恢复等方面的工作。
治理时间因项目的规模和目标而异。
总的来说,治理沙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多种方法和措施的综合应用。
成功治理沙漠需要政府、科学家、社区和全球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同时需要对沙漠环境和生态系统有深入的了解,并进行可持续的管理和保护。
治理沙漠的成果难以精确衡量,但可以通过减少沙漠化趋势、恢复生态系统、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来评估治理成果。
治理沙漠的时间方法成果
治理沙漠的时间方法成果治理沙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种方法和长期的努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治理沙漠的时间方法和成果。
首先,制定科学的治理计划是治理沙漠的基础。
治理沙漠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行动计划。
科学家和专家可以通过对沙漠环境的调查和研究,确定最适合的治理方式和技术。
同时,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制定中短期和全面治理沙漠的业务步骤。
其次,大规模种植干旱耐盐植物是治理沙漠的重要方法之一、这些植物可以承受沙漠的干旱和高盐分环境,对保持水分和土壤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在沙漠地区种植这些植物,可以防止沙尘暴的发生,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再次,开展引水工程是治理沙漠的重要手段之一、水资源是沙漠治理的重要保障。
通过开展引水工程,可以将水资源有效地转移到沙漠地区,满足沙漠地区的水需求。
这不仅可以改善沙漠地区的自然环境,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饮水和农业灌溉的基础。
此外,加强沙漠环境保护和管理也是治理沙漠的重要时间方法之一、沙漠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管理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共同参与。
加强沙漠地区的环境监测和巡查,制定严格的沙漠地区管理规定,加强对沙漠地区植被和野生动物的保护,防止人为破坏和非法开发。
最后,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是治理沙漠的重要方法之一、公众的意识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治理沙漠的效果。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沙漠治理的认识和重视,鼓励公众参与到沙漠治理的实际行动中。
这些治理沙漠的时间方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例如,在中国的退化土地治理项目中,通过种植干旱耐盐植物,恢复了大量的退化土地,改善了沙漠环境,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
另外,在澳大利亚的沙漠治理项目中,通过引进水资源和加强对沙漠地区的管理,成功恢复了一些退化土地,保护了沙漠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
然而,治理沙漠是一项持续性的任务,仍面临着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等因素仍然对沙漠地区的生态系统构成威胁。
因此,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强沙漠治理的力度,进一步提升沙漠治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治理沙漠的进程。
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模式与制度创新
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模式与制度创新摘要:加快土地荒漠化综合治理,是建设生态文明家园、改善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避免产生生态难民的关键,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
因此全新布局荒漠化制度和机制具有时代迫切性。
关键词: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生态经济;当代荒漠化主要是由于人类过度经济活动对资源的破坏而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人口压力过大。
然而,荒漠化治理措施恰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一、荒漠化的根源及其治理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荒漠化已经悄然成为了全球生态环境的焦点,土地荒漠化最终导致土地生产能力的下降、沙尘暴频繁、加剧民众贫困及土地资源丧失。
荒漠化产生的根源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归结起来主要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其中前者主要包括第四纪以来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全球气候变暖、地质运动、极端天气频繁、水文条件变迁、土地盐碱化。
后者包括人口急速膨胀,人类活动能力和强度增加,过度垦地、过度放牧、过度用水、滥砍滥伐、环境污染等。
长期以来,荒漠化的治理很难做到标本兼治,治理速度进展十分缓慢。
因此荒漠化治理应该从增强沙区土地承载力,减缓人口压力的视角切入。
自中国开始荒漠化治理以来,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应对。
(1)退耕还林,种树种草。
这是治理荒漠化最常见的方法,通常在荒漠化严重的农耕地区采用。
尽管对治理荒漠化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气候干旱,植树种草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
(2)围栏封育。
即把草场分成若干区域,以使围起来的草地因牲畜压力的消除而自然恢复。
但随着荒漠化程度的加剧,草地的自然恢复的能力不断下降。
尤其是降雨量偏少的地区,自然恢复需5-10年甚至更长。
其次,由于围栏封育没有解决人口的压力,所以,未围起来的草场由于人畜压力增大而加剧了荒漠化进程。
以往的经验证明,荒漠化治理不仅仅是种草种树和围栏封育,而是要解决荒漠化土地上过重的人口压力。
把荒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荒漠化治理的生态体系,无疑是荒漠化治理更为有效的方法。
建造防治荒漠化的绿色屏障
建造防治荒漠化的绿色屏障
王治
【期刊名称】《四川林业科技》
【年(卷),期】1996(017)003
【摘要】建造防治荒漠化的绿色屏障王治(四川省计划委员会)1994年联合国第45届大会通过的115号决议宣布: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执行委员和林业部把1995年6月定为“全国防治荒漠化宣传月”。
目前,全球...
【总页数】3页(P69-71)
【作者】王治
【作者单位】四川省计划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28
【相关文献】
1.在荒漠中建造绿洲的成功探索——对乌海防治荒漠化的调查报告 [J], 张永亮
2.基于“互联网+”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级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以甘肃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例 [J], 马维伟;李广;赵锦梅
3.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暨荒漠化防治国际研讨会召开 [J], 马秀梅;孟宪毅;李慧玲
4.防治土地荒漠化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J], 张建龙
5.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暨荒漠化防治国际研讨会举行 [J], 绿文[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话刘恕为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荒漠化问题是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深刻影响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强荒漠化治理,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网于近日刊发了中国荒漠化领域研究带头人、中国科协原副主席、中国绿发会名誉理事长刘恕在1998年与原《光明日报》者叶蓁蓁的一段采访对话。
刘恕在采访中指出了荒漠化问题在我国难以遏制的症结所在,并创新性提出“治沙必须治贫”的观点。
这一观点正是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发展“沙产业”的思路为基石而提出的,即利用良种植物和现代技术克服沙漠地区缺水的劣势,把丰富的太阳能利用起来,创建知识型农业产业。
为了让“沙产业”得以全面推广,钱学森先生拿出第一次获得何梁何利奖的奖金进行捐赠,支持创办了“钱学森沙产业专项基金”。
记者:既然荒漠化是一个自然环境退化的过程,您为何认为荒漠化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才是从根本上防治荒漠化的有效途径呢?这两者看起来并没有内在联系。
刘恕:你的观点很普遍。
荒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
荒漠化是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可以说人为因素是土地退化为荒漠的主导因素,而贫穷又是其中最主要的诱因。
《光明日报》曾发表一系列文章,报道发生在宁夏盐池县等地的滥挖甘草事件,造成成片的草场沙化。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乱采滥伐这样的破坏自然生态的现象呢?根本原因就是贫穷!如果不能把帮助荒漠化地区群众脱贫致富与防治荒漠化有机结合起来,即使国家投入很大的力量去改造荒漠、去教育群众、去惩罚破坏者,最终还会有人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乱采滥伐,形成“政府保护,群众破坏”的局面,最终达不到防治荒漠化的目的——这一点从《光明日报》的报道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因此,防治荒漠化必须与脱贫致富相结合,治沙必须治贫。
记者:您的观点听起来很有突破性。
但是,防治荒漠化已经不易,您又提出治沙与治贫相结合,这不是出了双重难题吗?刘恕:治沙与治贫应该是统一的整体,并非双重难题。
防风固沙的书
防风固沙的书
有很多关于防风固沙的书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书籍推荐:
1. 《沙漠防风固沙植物与树木学》作者:王作宾
这本书是关于防风固沙植物与树木学的专著,介绍了各种适宜于沙漠地区的植物和树木,以及它们在防风固沙中的作用和应用。
2. 《防风固沙技术》作者:国家林业局
这本书由国家林业局编写,全面介绍了防风固沙的技术原理、方法和应用,内容包括人工造林、风沙控制工程、草地建设等。
3. 《防风固沙概论》作者:陈学森
这本书概述了防风固沙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讲解了防风固沙的技术措施和案例,并介绍了国内外的防风固沙实践经验。
4. 《沙漠防风固沙工程》作者:许国友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沙漠地区的防风固沙工程,包括防护林带、绿化工程、农田防风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讲解了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相关知识。
5. 《风沙资源与防治》作者:曹立国
这本书系统介绍了我国风沙资源的特点和分布,以及风沙灾害的成因和危害,重点阐述了风沙防治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关于防风固沙的书籍推荐,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阅读。
荒漠治理方案
荒漠治理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荒漠治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荒漠化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和地区纷纷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荒漠治理工作,希望能够减缓荒漠化进程,恢复植被生态,改善环境质量。
荒漠治理方案主要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土地再利用等内容。
植被恢复是荒漠治理的核心措施,通过引种植草、搞封闭围栏、人工种植树木等方式,逐步恢复荒漠地区原有的植被覆盖,增强土壤固齿,防止局部沙漠化的进一步扩散。
水土保持是荒漠治理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修建沙障、沙袋、植被覆盖、固沙林等工程,既可以防止沙尘暴的发生,还可以减轻沙漠对周围环境的侵蚀。
生态修复是荒漠治理的一项重要工程,通过植物的生长、微生物的作用以及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渐实现荒漠地区的生态平衡,恢复生态功能。
土地再利用是荒漠治理的最终目标,通过恢复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重新利用土地资源,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荒漠治理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荒漠治理工作的进行。
政府在荒漠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当加大对荒漠治理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监督和评估,推动荒漠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企业是荒漠治理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倡导绿色生产,推动可持续发展,为荒漠治理提供技术和专业知识支持。
科研机构在荒漠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当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技术水平和治理效果。
社会组织是荒漠治理的重要力量,应当鼓励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参与荒漠治理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荒漠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有效防止荒漠化的扩散,改善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绿色家园。
希望各国和地区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荒漠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名师讲题】“我国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哪些具体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2022年,第六次全国荒漠化、沙化调查结果对外发布,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连续4个监测期保持“双缩减”,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
沙漠、沙地植被覆盖度和固碳能力持续“双提高”,沙区生态状况呈现“整体好转、改善加速”态势,荒漠生态系统呈现“功能增强、稳中向好”态势。
(摘编自《善治善为,荒漠化防治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材料二: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不仅严重威胁全球生态环境安全,而且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球存在荒漠化问题的国家和地区有100多个,荒漠化面积达到了 3600万平方公里。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发了乔木树种深注水造林技术和膨润土改良剂保水灌木造林技术,解决了人工造林过程中的土壤水分损失及亏缺问题,有效提高了该地区造林的苗木成活率,实现了半干旱地区沙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亿利集团创新研发的微创水汽种植法,相比传统造林种草方法可省水50%以上,成活率提升至85%。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雷加强介绍,建立高抗逆性的荒漠植物种质资源库是发展节水林草的基础,还要遵循植物需水和耗水规律进行因需灌溉、精细灌溉,同时运用技术手段抑制干旱地区土壤水分蒸发。
此外,还应加强防沙治沙的水利设施建设,重视防沙治沙生态渠道的工程建设,加强生态堤坝、生态闸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力度。
荒漠化防治应坚持“近自然恢复”的科学理念。
目前,我国保存乡土物种质资源2200种6万份,蒙草生态为选育抗逆性强、经济效能好的乡土草品种提供种源保障。
此外,还要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
在树种选择上,因地制宜,坚持科学规划。
在风沙严重、水源缺乏的流沙扩展区,重视配合机械沙障种植沙生灌水和固沙草本植物,形成阻隔风沙的第一层防护体系。
在灌草植被隔离风沙区的后方,适当种植经济林果等耐旱、抗旱的优良品种。
在最内层绿洲区域,可以培育针叶和针阔混交林带,最终形成由外到内全域圈层防护结构的生产—生态格网化防护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人类活动在内种种因素的影响下 , 干旱 、半干旱及 干燥的亚湿润区的土地退化”的定义 , 著作者首先将 系统论和混沌理论引入到荒漠化的理论中 , 以阐释 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 准确定义荒漠化的概念 。
著作者指出 , 地球的干旱地带是一个以水分亏 缺和水热不平衡为物理特征的环境 , 与在这种环境 中选择 、适应 、演化形成的生物群落相结合的混沌系 统 。干旱地带为混沌系统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其系统 演化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 , 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别会 导致巨大的系统性变化 ———干旱环境与生态系统的 退化 , 即“荒漠化” 。 在脆弱和敏感的干旱地带进行 不合理的农垦 、过牧 、樵采等初始条件可能造成植被 破坏 、流沙涌起 、水土流失 、生产力衰减等一系列荒 漠化表现 。 因此 , 荒漠化是土地生态系统在外来因 素 ———气候变化或人为活动作用下 , 引起系统混乱 性与无序性增加 、熵增加 、系统的自组织分解的混沌 过程 。 著作者明确指出 , 荒漠化在人类出现以前就 巳存在 , 因而有地质时代的原荒漠化 、人类时代以来 的古荒漠化与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沙漠化之分 。地 质时期荒漠化的形成完全是自然方面的原因 , 纯属 气候变化与地质过程引起的 , 但后来受到人类影响 或由于人类不明智的行为而使情况更加严重 ;历史
第 期 吴 正 :中 国荒漠化研究的重大集成创新 ——— 慈龙骏等著《中国 的荒漠化及其防治》 评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按照《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的要求及国
家的任务 , 在国内首次创造性地进行了荒漠化生物 气候类型划分 , 解决了防治荒漠化工程中的关键技
术问题 。
为了科学地 、迅速地采取措施遏制荒漠化的扩 展 , 促进受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 , 必须划分受荒漠化
上通用的桑斯威特(
)公式计算了湿润
指数 , 根据湿润指数划分出了我国荒漠化 个生物
气候类型(干旱区 、半干旱区和干燥的亚湿润区)及
其潜在发生范围 。确定我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总
面积为 . 万 , 占国土总面积的 . %, 主
要分布在新疆 、内蒙古 、青海 、甘 肃 、宁夏 、陕西 、西
藏 、山西等 个省(区 、市), 个县(旗):其中干 旱 、半干旱和干燥的亚湿润区的面积分别为 .
护 、层层设防的严密防护系统 , 除有效地控制大范围 风沙危害 , 改善地方气候与小气候外 , 以期对发展经 济 , 提高人民生活发挥重要的作用 。
因此 , “三圈”系统的概念与结构既以自然地理 地带性为基础 , 又是人类对自然 、环境与生态系统格 局的客观认识 , 更是人类恢复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重 建干旱区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范式 。 所以 , 荒 漠化防治的“三圈”生态模式 , 是最具代表性 、理论性 和综合性的模式 。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荒漠化的防治工作 , 视之为
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 、建设小康社会的
重要基础 。为此 , 国家启动了包括“三北”防护林工
程 、退耕还林(草)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在内
的“六大生态工程” , 并给予巨大的财政支持 , 这是其
他国家防治荒漠化工作所无法比拟的 。 经过多年努
力 , 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 积
家之一 , 根据 年完成的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
结果 , 全国荒漠化面积达 . 万 , 占国土总面
积的 . %;比第一次( 年)监测结果净增 .
万 。 荒漠化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锐减 , 土地生
产能力衰退 , 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 , 加深荒漠化地
区贫困 , 威胁人类生存 , 严重影响了我国工农业生产
发展 、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富裕 。
行《公约》 、与国际接轨方面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 , 进
行了一次集成研究 。 集成研究 , 诚如施雅风院士所
指出 :“它不是机械的资料纂编 , 而是在集成中有所
创新 , 从中发现若干单项或个体研究不易理解的新
知识 , 提出新观点 、新方法 、新技术和新理论 , 开拓新
领域 , 增加新内容” 。 年 月由高等教 育出版
社出版的 , 慈龙骏等著《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 一
书 , 就是这一集成研究的重大成果 , 是一部总结性 、
经典性的荒漠化科学专著 。
该书分三篇 章共 万字 , 并附有科学考察
照片 幅 , 插图 个 , 表格 个 。 全书内容丰
富 , 图文并茂 。 笔者认为 , 本专著的集成创新至少有
如下几个方面 : )基于联合国关于荒漠化是 :“包括气候变异
第 卷年 第月期 中 国 沙 漠 . . .
书评
中国荒漠化研究的重大集成创新
———评《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一书
吴正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广东 广州
)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较为严重且发展较快的国
累了丰富的经验 , 涌现了一批典型 , 在国际上产生较
大影响 。
慈龙骏教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十
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的支持下 , 主持和邀请
了二十多位在防治荒漠化第一线做出贡献的专家 ,
对我国从 世纪 年代初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
荒漠化研究的科学积累和经验 , 特别是
年《联
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签署后 , 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履
时期和现代的荒漠化则是在干旱气候与气候变化的 背景上 ,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 。
正确阐明荒漠化的成因 , 准确定义荒漠化的概 念 , 有力澄清了科学界关于荒漠化(或沙漠化)概念 的长期分歧 , 纠正了某些研究者把 荒漠化(或沙漠 化)片面定义为历史时期人为活动作用下的产物 , 而 不把地质时期的荒漠(或沙漠)的形成演化过程视为 荒漠化(或沙漠化), 将二者断然割裂开来的错误 , 从 而解决了荒漠化(或沙漠化)治理的重大基础理论问 题 :科学地 、理性地定位了荒漠与荒漠化研究领域的 基本理论问题 , 推动了荒漠学科的发展 。
)明确提出我国防治荒漠化和防风治沙的重 点是在西北和内蒙古地区 。 特别是城镇 、农村(包括 农田 、绿洲 、林地 、牧场及农田水利系统)、交通干道 、 江河流域 、国防重地等及其周边地区风蚀 、积沙所造 成的沙害都是防治的对象 。 这为荒漠化防治指明了 方向 。
)指出必须采用先进的多学科交叉的技术综 合防治荒漠化 , 以解决治理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是当 前的方向 。 本书针对不同气候区内不同灾害类型 、 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 , 将传统技术 与新技术相结合 、生物技术与非生物技术结合 、生态 功能型与经济利用型相结合 , 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荒 漠化防护体系和优化防治模式 。
综观全书 , 不难 看出 , 著作者 有很深的 理论功 底 , 实践经验丰富 , 二者的有机结合乃有创新成果 、 叩世之作 。 笔著认为 , 本书是慈龙骏教授等博览中 外之作(参考中外文献达 篇), 综其一生之功力 而铸成的创新力作 。全书内容丰富 , 资料翔实 , 学术 思想新颖 , 有许多新发现 、新观点和新结论 , 既有广 度又有深度 , 是继往开来的世纪总结 , 具有重要的国 际意义 , 不愧是一部中国荒漠化研究里程碑式的世 纪巨著 。我深信 , 本书必将对我国荒漠(或沙漠)学 科建设和防治荒漠化(或沙漠化)的实践发挥重大作 用。
万 、 .万 和 .万 。
)创造性地提出防治荒漠化的“三圈” 生态模 式 , 为区域性荒漠化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
荒漠化防治的“三圈” 生态模式 , 是干旱生态系
统优化与重建的新结构 。 研究表明 , 地理圈层结构
(包括 地理 地带 性〉是“ 三 圈” 生 态模 式的 自然 地理 背
景 。 从宏观尺度和功能方面划分 , “三圈”生态模式
可分为大“三圈”和小“三圈” 。 大“三圈”主要控制大
范围的地带性荒漠化扩展及沙尘暴蔓延 , 小“三圈” 则控制区域性沙尘暴和小范围就地起沙的危害 。 防
治荒漠化工程是复杂的多功能系统 , 是一个多元组
合整体 。 我国西北地区 , 受荒漠化影响严重 , 大“三
圈”与小“三圈”是有机结合的网络 , 彼此形成圈圈相
影响地区的生物气候类型 , 根据不同的生物气候类
型编制防治荒漠化规划和预测荒漠化潜在发生的危
险 。 著作者提出了生物气候类型划分的三原则 , 即 :
①自然地理坏境特征相对一致 ;②与国际接轨 ;③划
分方法简便 易行 。 据此 , 分 析了全国 个 省(区 、
市)的 度为
个气象站(其中基本站 个), 时间跨 — 年共 的气象资料 ,采用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