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文言文7文言断句

合集下载

文言断句学案(学生版)

文言断句学案(学生版)

文言文断句复习学案主备人:赵勇勤审核:高三语文组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读懂文(句)段大意;2、了解文言断句的基本技巧;3、能巧借文言断句标志给文言语段断句。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实词;学习难点:借助文言断句标志,巧断文言文。

一、知识板块(一)文言文断句6大标志:详见三维设计87页(二)运用文言断句方法断句示例:1、借助名词断句(名词常做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先找出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2、借助动词断句(借助“语”“道”“白”“对”“云”“曰”“言”“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对话进行断句)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3、借助虚词断句((1)句首标志词①发语词或叹词:夫、盖、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夫、今夫,等等。

②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等。

③谦词:下官、窃、寡人、妾、愚,等等。

④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女(汝)、彼、此,等等。

⑤疑问词:何、孰、安、胡、焉、奚,等等。

⑥复音虚词:然则、是故、何以、得无、大抵、何其等。

(2)句中标志词:以、之、于、为、而、则等连词。

(3)句尾标志词:①语气词:者、也、矣、哉、耳、乎、焉、与(欤)、耶(邪)等。

②复音虚词:而已、奈何、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也民亦无恙也王亦无恙也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賎而后尊者乎4、借助句子成分断句(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5、借助固定结构断句(唯…是…等,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

详见三维设计88页)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6、借助对称性断句(古人写文章非常注重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用字数相同的结构)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7、借助修辞手法断句(文言文中经常使用对偶、排比、顶针等修辞手法)①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②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孟贲之勇而死人固皆死③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三)演练体悟:1、(2013·四川)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张PPT教学课件

文言文断句张PPT教学课件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断句步骤总结
方法一:借助名词(主语宾语)断句 方法二:借助动词(谓语)断句 方法三:借助虚词(首中尾)断句 方法四:借助修辞(建构美)断句 方法五:借助句子成分及固定结构
断句 提醒:通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现炒现卖
如: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 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 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 此可以改容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 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 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 此,可以改容。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语和定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如人名、 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什么人,为什么,
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效果。以此为突破口,断句就比较容 易了。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 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 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 就不再提姓了。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 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 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
您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用网不能逮住 它,用钩不能牵住它,一旦跳荡离开了海 水,蚂蚁就可以称心如意的把它吃掉了。 现在齐国,也就是您的水啊。您如果能长 久的有齐国的保护,还要小小的薛城做什 么呢?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 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 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 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 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 育孩子的方法啊。

2020版高中语文三维设计课时跟踪检测课件~“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2020版高中语文三维设计课时跟踪检测课件~“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配套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0分)熊浃,字悦之,南昌人。

正德九年进士。

授礼科给事中。

宁王宸濠将为变,浃与同邑御史..熊兰草奏,授御史萧淮上之。

濠仓卒举事,卒败,本两人早发之力。

出核松潘边饷。

副总兵张杰倚江彬势,赃累巨万,诱杀熟番上功启边衅,箠死千户以下至五百人。

又尝率家众遮击副使胡澧。

抚、按莫敢言。

浃至,尽发其状,杰遂褫职。

嘉靖初,由右给事中出为河南参议。

外艰归。

六年,服阕,召修《明伦大典》。

超擢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

明年四月迁大理寺卿,俄迁右副都御史。

《大典》成,转左。

八年二月遂擢右都御史,掌院事。

京师民张福诉里人张柱杀其母,东厂..以闻,刑部坐柱死。

不服,福姊亦泣诉官,谓母福自杀之,其邻人之词亦然。

诏郎中魏应召覆按,改坐福。

东厂奏法司妄出人罪,帝怒,下应召诏狱。

浃是应召议,执如初。

帝愈怒,褫浃职。

给事中陆粲、刘希简争之,帝大怒,并下两人诏狱。

侍郎许赞等遂抵柱死,应召及邻人俱充军,杖福姊百,人以为冤。

当是时,帝方深疾孝、武两后家,柱实武宗后家夏氏仆,故帝必欲杀之。

浃家居十年。

至帝幸承天与近臣论旧人,乃召为南京礼部尚书,改兵部..,参赞机务。

二十一年召为兵部尚书,掌都察院事。

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二品六年满,加太子太保,坐事夺俸者再。

浃知帝意终不释,遂称病乞休。

帝大怒,褫职为民。

又十年卒。

浃少有志节,自守严。

虽由议礼显,然不甚党比,尤爱护人才,故其去吏部也,善类多思之。

隆庆初,复官,予祭葬,谥.恭肃。

(节选自《明史•熊浃传》)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B.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C.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D.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解析】:选D首先把握语句大意,“居二年”,表时间,独立断开,排除B、C;“许赞”,人名,“吏部尚书”,官职,可以据此理解句子大意;“帝”,是皇帝,“乩仙台”,建筑物名字,后边应该停顿,排除A、C。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读培优练习(14页,Word版,含答案)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文言文精读培优练习(14页,Word版,含答案)

文言文精读培优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高拱欲用学颜,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

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辽抚李秋免,大学士...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

”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

”拱喜曰:“得之矣。

”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

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

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

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

继以荒旱,饿莩枕藉。

学颜首,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

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请振恤..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建州都督王杲①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

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曰:“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

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

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

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

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

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

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

民困赔累②者,以其赋抵之。

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去。

卒于家。

颜有力焉.。

学颜八疏乞休,许致仕..(选自《明史·张学颜传》,有删改)[注]①王杲:明朝末期建州女真头领。

②赔累:赔钱亏累。

(一)文言文精读方案设计[第1、2段]1.“或.疑之”根据语境分析,“或”与《六国论》中的“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一样,应译为有人。

2.“人未之识也”与《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未之有也”句式相同,都是宾语前置句。

高三文言复习《三维设计》实词整理

高三文言复习《三维设计》实词整理

2019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编辑:袁惠萍周杰 2019.01.04 《三维设计》文言文阅读复习整理讲义1.助书贾鬻.书于市鬻:卖2.先生往谒.谒:拜见3.称之不置.置:“弃置、放弃”4.尚欲扬榷而陈.之陈:陈述5.不事.文墨久矣事:从事6.病.目眚病:疲惫 (患病)7.詈.不佳詈:责骂8.令五县会鞫.之鞫:审讯9.且希忠无勋伐.,岂当滥宠伐:(功勋)10.左侍郎刘光济署.部事署:代理11.有年引.诏旨请引:援引12.而江西亦岁俭.俭:歉收,年成不好13.后竟赠,非制.制:规章制度14.诏禁邻境闭籴.籴:购买粮食15.中请稍弛.前禁弛:放宽16.帝怒,夺.职归夺:改变17.擢.贵州按察使擢:提升18.疏陈课.民树杉课:督促19.比.户机杼相闻比:接近、临近20.勖.以为己之学勖:勉励21.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省:反省22.苗亦人类,曷.可尽杀曷:怎么23.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数:多次24.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恤:关怀照顾25.经刚介方正..方正:端方正直26.虽重忤.旨不恤忤:违反,抵触27.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疾:憎恨,厌恶28.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遗:赠送29.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交通:暗中勾结30.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竞:争逐,投靠31.臣但.有寸金、尺帛但:只要,如果32.以为..奔竞无耻之戒以为:把……作为33.报.许,赐敕.驰驿报:回复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34.虽重忤旨不恤.恤:顾及35.稍增田赋,共襄殿工襄:建成36.税监梁永辇私物于畿辅辇:用辇车运37.再中毒,不死再:两次38.言官亦争论永,帝皆不省论:议论,引申为“弹劾”省:讯问39.恐为有司所迹迹:察觉40.必遣继昌奉币为寿币:礼物、礼品41.尝畀弱弓轻矢畀:给予42.岁课增羡课:赋税43.贼懈不设备设备:设防44.服阕,署威宁府署:代理45.时群苗交煽交:勾结46.军事方殷殷:盛、频繁47.德荣治鞫,详慎重轻鞫:审问48.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急见能见:同“现”,显现49.疏陈课民树杉树:种植50.益囚粮囚:储备51.阑.入臣名阑:擅自52.若无干涉..干涉:关涉牵连53.庶.得展布四体庶:差不多54.延陵季子将西聘.晋聘:出使55.然其心许.之矣许:答应56.致使于晋,故.反故:因而57.于是脱剑致.之嗣君致:送给58.非所以赠.也赠:赠送的礼物59.廉.者不为也廉:守正不阿60.遂脱.剑致之嗣君脱:解下61.先君无命.命:遗命62.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挂63.带宝剑以过.徐君过:拜访64.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伪:欺骗65.延陵季子兮不忘故.故:故人,故旧66.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弛:废止67.召匠计之,直.百金直:同“值”,价值68.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先:做榜样69.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盗:劫掠70.常假借..用之假借:宽容71.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愧:使…羞愧72.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务:致力于73.上常衣.绨衣衣:名词活用作动词,穿74.治.霸陵皆以瓦器治:治理,引申“建造”75.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切:直率尖锐76.弗下.吏下:向下交给77.部署已定,待豨报.报:回复78.相国绐.信曰绐:欺骗79.秦之纲绝而维弛.弛:松懈80.高祖使案.其客案:追究81.然又数不果.果:实现82.一旦边圉.有警圉:牢狱圉:边境。

文言文断句张PPT精品课件

文言文断句张PPT精品课件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一、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 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 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 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 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人们早晚回来到这里游玩,来议论 我们执政的好与坏。他们认为好的, 我们就推行它,他们憎恶的,我们 就改正它。这是我的老师啊,为什 么要毁掉它呢?
(五)曾参杀人
(甘茂曰:)“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 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 ‘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 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 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 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 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 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及曾子, 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 适二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 “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 于息壤。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 相承,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又为我们断 句提供了方便。例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 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现炒现卖
例如: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 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 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 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
现炒现卖
例如: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文言文断句》公开课课件.

《文言文断句》公开课课件.

《文言文断句》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章节为《文言文断句》。

详细内容包括断句的基本原则、常见句式断句方法以及断句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运用断句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文化底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断句方法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断句的基本原则和常见句式断句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论语》中的一句话为例,让学生尝试断句,引发学生对断句的兴趣。

2. 知识讲解:a. 讲解断句的基本原则:根据语义、语法、语境进行合理断句。

b. 讲解常见句式断句方法:主谓之间、谓宾之间、中心词与修饰语之间、对称句等。

3. 例题讲解:结合课本中的例句,讲解断句方法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对课后的文言文进行断句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断句基本原则a. 语义b. 语法c. 语境2. 常见句式断句方法a. 主谓之间b. 谓宾之间c. 中心词与修饰语之间d. 对称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将《岳阳楼记》进行断句。

b. 选取一段文言文,运用所学断句方法进行断句。

2. 答案:a. 《岳阳楼记》断句答案。

b. 选取的文言文段断句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断句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更多文言文作品,提高断句能力,增强文化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断句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断句方法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断句的基本原则和常见句式断句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以《论语》中的一句话为例进行断句练习。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专题七 专题全练通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专题七 专题全练通

专题质量检测(七) 文言文阅读(一)——人物传记类(一)(时间:40分钟 满分:57分)一、(2012·济南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2分)李憙字季和,上党铜鞮人也。

父佺,汉大鸿胪。

憙少有高行,博学研精,与北海管宁以贤良征,不行。

累辟三府,不就。

宣帝复辟憙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

时憙母疾笃.,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遂遭母丧,论者嘉其志节。

后为并州别驾,时骁骑将军秦朗过并州,州将毕轨敬焉,令乘车至阁。

憙固谏以为不可,轨不得已从之。

景帝辅政,命憙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憙到,引见,谓憙曰:“昔先公辟君而君不应,今孤命君而.君至,何也?”对曰:“先君以礼见待,憙得以礼进退。

明公以法见绳,憙畏法而至。

”帝甚重之。

转司马,寻拜右长史。

从讨贯丘俭还,迁御史中丞。

当官正色,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

荐乐安孙璞,亦以道德显,时人称为知.人。

寻迁大司马,以公事免。

司马为宁北将军,镇邺,以憙为军司。

顷之,除凉州刺史,加扬威将军、假节,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

羌虏犯塞,憙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以.功重免谴,时人比之.汉朝冯、甘焉。

于是请还,许之。

居家月余,拜冀州刺史,累迁司隶校尉。

及魏帝告禅.于晋,憙以本官行司徒事。

泰始初,封祁侯。

初,憙为仆射时,凉州虏寇边,憙唱义遣军讨之。

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

后虏果大纵逸.,凉州覆没,朝廷深悔焉。

以憙清素贫俭,赐绢百匹。

及齐王攸出镇,憙上疏谏争,辞甚恳切。

憙自历仕,虽清非异众,而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共食,未尝私以王官。

及卒,追赠太保,谥曰成。

子赞嗣。

少子俭字仲约,历左积弩将军、屯骑校尉。

俭子弘字世彦,少有清节,永嘉末,历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选自《晋书·李憙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时憙母疾笃.笃:严重 B .时人称为知.人 知:识别 C .及魏帝告禅.于晋 禅:禅让 D .后虏果大纵逸.逸:逃跑 解析:逸:放纵。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专题(10)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专题(10)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专题十文言文阅读[学法——链接旧知,强化积累] [考题位置——第4~7题](2015·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孙傅,字伯野,海州人。

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翛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

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朔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解析:选A解答此题,首先要大体通晓文意,画线部分有三个意思:一是高丽使者入贡事,二是孙傅的言论,三是宰相的看法。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6 文言文阅读 第3讲 断句与翻译 知能演练场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6 文言文阅读 第3讲 断句与翻译 知能演练场

专题三第三讲断句与翻译知能演练场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丁氏穿井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不闻给上面文言文语段中的文字断句: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不闻答案: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使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不闻[参考译文]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就出去洗东西和取水,常常一个人住在外面。

等到他的家里打了井时,他告诉别人说:“我打井得一人。

”有的人听了他的话然后转述道:“丁氏打井得一人。

”国人谈论这件事,宋国的国君听到了这件事。

他就派人去问姓丁的。

姓丁的回答说:“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在井里得到一个人。

”听话听成这样,不如不听。

二、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参考译文]天道,就像是把弦绷在弓上射箭一样,弦位高了就要压低一些,弦位低了就要抬高一些。

多出来的时候,就要加以减损,不足的时候,就要加以补足。

天道,是减损有余的用来补给不足的。

但人之道却不是这样,总是减损不足的用来供给有余的。

有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补给天下不足的呢,只有能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道者才能做得到。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会自恃,有功劳却不居功自傲。

高三语文三维设计答案 (文言文)

高三语文三维设计答案 (文言文)

17. ③ ② ⑤ ⑥ ① ④
必修五文言文 专题二
晚练——把能力落实
阅读提高
(一)
9. D 10. C 11. B
12.(1)之后方才知道读书的人,想要爱好广博却学业精通,或者力量分散却能成功,从古到今,没有见过啊。
15.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16. 全球能源行业在着力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大背景下创造了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实现了连续10年接近30%的年均增长速度的奇迹。
8. 对春光已逝(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惆怅。
9. (任选一种)
示例一: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既写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也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
示例二: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将“红稀”“绿遍”“树色阴阴”的静态描写与杨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文 专题四
晚练——把能力落实
阅读提高
(一)
9. A 10. A 11. D 12. D
13.(1)(虽然)它在某一时期被遗弃,(但)在后世一定有人收藏它并把它当做珍宝。
(2)我猜想大概是在我衰老的时候,上天或许还是成全我幼时的志愿,而又给我这个征兆吧!
(二)
13. 第一句,是通过“板桥”、“泉声”表现了“山”:既有板桥,下必有溪;溪流有声,其为山溪无疑。
14.“莫嗔”、“却喜”二字反映了山农的豪爽性格,体现了淳朴的本色。“莫嗔”,即忙不迭地招呼客人不要因焙制山茶有柴烟见怪;同时与“却喜”相对,表现了山农在丰收以后赶晴天晒粮食的喜悦之情。

文言文断句口诀及翻译

文言文断句口诀及翻译

文言文,古汉语,文法深,断句难。

欲求解,口诀传,遵循规,无遗言。

一、看标点,易断句。

凡有标点,皆可断处,句读之间,一目了然。

二、找虚词,断句端。

虚词常作,句中停顿,若遇助词,必断无疑。

三、视实词,定断点。

实词之间,意义相连,若断此处,意义难全。

四、句式同,断句同。

四字为句,两句为一,六字为句,三句为联。

五、语序正,断无差。

文言文序,先主后宾,断句于此,不失其义。

六、韵脚对,断无错。

韵文断句,韵脚为据,韵脚对应,断句无误。

七、对仗句,断句同。

对仗之句,断法相同,若断此处,对仗不合。

八、疑问句,断句显。

疑问之句,句末问号,断句于此,疑问明确。

九、感叹句,断句长。

感叹之句,句末感叹,断句于此,感叹强烈。

十、省略句,断句巧。

省略之句,意犹未尽,断句巧妙,意蕴深远。

翻译如下:文言文,是古代汉语,文法深奥,断句困难。

想要解开其中的奥秘,这里有口诀传授,遵循这些规则,不会有遗漏。

一、看标点,易断句。

只要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地方,句读之间的分隔,一目了然。

二、找虚词,断句端。

虚词经常作为句中的停顿,如果遇到助词,必定要在这里断句。

三、视实词,定断点。

实词之间,意义相连,如果在这里断句,会导致意义不完整。

四、句式同,断句同。

四字一句,两句一组,六字一句,三句一联。

五、语序正,断无差。

文言文的语序,主语在前,宾语在后,断句于此,意思不会出错。

六、韵脚对,断无错。

韵文断句,以韵脚为依据,韵脚对应的地方,断句不会有错。

七、对仗句,断句同。

对仗的句子,断句的方法相同,如果在这里断句,对仗就会不协调。

八、疑问句,断句显。

疑问句的句子,句末有问号,断句于此,疑问就会显得明确。

九、感叹句,断句长。

感叹句的句子,句末有感叹号,断句于此,感叹就会显得强烈。

十、省略句,断句巧。

省略的句子,意思还没有表达完,断句要巧妙,才能表达出深远的含义。

高考语文三维设计专题(10)文言文阅读ppt课件包(7)完美版PPT42页

高考语文三维设计专题(10)文言文阅读ppt课件包(7)完美版PPT42页
高考语文三维设计专题(10)文言文阅读 ppt课件包(7)完美版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主谓之间停顿。

如“一狼/洞其中”。

2. 动宾之间停顿。

如“无/丝竹之乱耳”。

3. 动词与后置状语之间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骈死/于槽枥之间”。

4. 遇到省略句时,在省略的词语处停顿。

如“其一/犬坐于前”。

5. 遇到倒装句时,通常在倒装的成分后停顿。

如“甚矣/汝之不惠”。

6. 按句首独立性质的词语停顿,如发语词、总结性词语、连词等后面要停顿。

如“夫/环而攻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

如“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8. 遇到提示停顿的成分时,自然停顿。

如“省略成分断没错”。

以上是文言文停顿划分的基本原则,可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6 文言文阅读 专题验收达标卷 文言文阅读卷(3)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6 文言文阅读 专题验收达标卷 文言文阅读卷(3)

[文言文阅读卷(三) 游记散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游摄山栖霞寺记(明)王世贞余将以三月朔赴留都①,而二月之二十六日抵京口。

又明日从京口陆行且百里,始及龙潭驿。

大雨,肩舆②出没于危峰峭壁之阯.,与.江相胶带而行。

如是者,凡二十里。

雨益甚,江山之胜顾益奇。

秀色在眉睫间,应接不暇,欣然忘其衫屦之淋漉也。

抵驿,与儿子骐及张生元春小饮。

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

谓:“径险而受雨则泞,可无往也。

”余兴发不可遏,质明起,遂取所问道。

时晓色熹微,与霁色接。

溪流暴涨不绝声,然所过诸岭多童.。

至中凹处,忽得苍松古柏之属,是为摄山。

趣驰道数百武,得寺曰“栖霞”。

右方有穹碑,唐高宗所撰,碑阴,“栖霞”二大字,雄丽飞动,疑即唐人笔也。

稍东,拾级而上,曰“山门”。

一碑卧于地,拂而读之。

拾级复上,与元春、儿骐由殿后启左窦而出,探所谓“千佛岩”者。

其阳.为石塔。

塔不甚高,而壁金刚力士像于四周,颇巧致。

塔左圆池,一泉泓然满其中,石莲花觱沸③而.起,僧雏咸资.汲焉,曰“品外泉”。

兹泉陆羽④所.未品也。

循千佛岩沿涧而进,迤逦不可穷。

时旭日渐融,草树被之葱茏,有光泽。

涧水受雨争道,下进势如散珠,声若戛玉。

僧雏以酒茗从,兴至辄酒,足疲辄茗。

已,由中峰涧至白乳泉,乃踸踔⑤过岭,其直如截者,曰“天开岩”。

中仅通一线径,虽不甚高而孤险,啮足可畏。

将自此问绝顶,而力不胜矣。

其西则层叠浪岭直下,乱石错之,若海波万沸,汹涌灏溔⑥。

儿子兴未已,复呼元春登绝顶,返则日下舂矣。

欲骄余以.所不及见,余谓:“若所见非大江耶?业已自北固、龙潭饱之矣。

”二子不能对,乃就寝。

今天下名山大刹,处处有之,然不能两相得。

而其最著而最古者,独兹寺与济南之灵岩、天台之国清、荆州之玉泉而已。

灵岩于三十年前一游之,忽忽若梦境耳。

今者垂暮而复与观栖霞之胜。

(选文有删节) [注] ①留都:指南京。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以旧都南京为留都。

②肩舆:用人力抬扛的代步工具,如轿子之类。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配套跟踪检测试卷检测(十三) “文言文断句题”专项强化练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配套跟踪检测试卷检测(十三)  “文言文断句题”专项强化练

检测(十三) “文言文断句题”专项强化练(时间:40分钟满分:36分)[题组一客观选择题——保准度,提速度]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初,夔州有锁江为浮梁,上设敌棚三重,夹江列炮具。

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遂进克万、施、开、忠四州,峡中郡县悉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十八》)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B.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C.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D.及师至/距锁江三十/里舍/舟步进先夺/其桥复牵舟/而上破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解析:选A要注意分析句中的专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比如“至”,从前文分析,“至”是指军队到了夔州,由此判断“至”的主语是“师”,“至”后要停顿,故排除B、C;再如“夺”,其宾语是“桥”,往前分析,“夺”没有主语,但有状语“先”,由此判断“先”的前面和“桥”的后面要停顿,故排除D。

参考译文:当初,夔州有浮桥封锁长江,岸上设有三道栅栏,江两岸排列着炮具。

等到(刘廷让的)军队到达那里,距长江封锁三十里,下船从陆路前进,首先夺下这座桥,然后又牵船而上,攻占了夔州城,守将高彦俦自焚。

于是攻克了万、施、开、忠四州,峡中的郡县全部被攻下。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已而问娄敬,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

”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

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

公刘避桀居豳。

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马箠居岐,国人争随之。

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以“排偶”确定句读
•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 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 • [应用体验] • 6.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以学术之精微, 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 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 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 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 则其人可知。(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
• 参考译文: • 郗超与谢玄不友好。苻坚将要侵犯晋国,在像狼一样吞噬 了梁、岐之后,又像虎一样盯住了淮阴。当朝中讨论派谢 玄向北讨伐的事时,大臣中间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只有郗 超说:“这个人北伐一定成功。我曾和他同在桓宣武府做 事,见他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即使是平民也得到适合他们 的工作。由此推论,任用他一定能使他立功。”北伐大功 告成,当时人们都感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推重他不因为 个人爱憎而抹杀别人的优点。
• 此外,文言文中常常会碰到省略的情况,阻碍正确断句,必 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做出判断。
• [应用体验] • 4.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处断句。
• 及去周,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 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 言乎: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 博辩闳达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 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 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 这些分类只是相对的,如“也”有时作句中语气助词,“者”也 可作分句末的停顿语气词,等等。
• [应用体验] • 1.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 自仲尼之亡,六经之道,遂散而不可解。盖其患在于 责其义之太深而求其法之太切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 情是以久传而不废而世之迂学乃皆曲为之说虽其义之 不至于此者必强牵合以为如此故其论委曲而莫通也(选 自《苏轼文集· 诗论》)
• • • • 解析:先寻找作为断句标志的虚词: “盖、而、夫、惟、是以、乃、虽、故”属于句首虚词; “者、也”属于句尾虚词;“于”属于句中虚词。 由此,就可以准确断句。
• 参考答案:
• 盖其患在于责其义之太深/而求其法之太切/夫六经 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而世之迂学/ 乃皆曲为之说/虽其义之不至于此者/必强牵合以为 如此/故其论委曲而莫通也
• 解析:文段中的“其积于中者”与“其发于外者”,“其清音幽韵” 与“其雄辞闳辨”是对偶句;“浩如江河之停蓄”“烂如日星之光辉 ”“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是对偶句和排比 句。根据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了。 • 参考答案: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 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 参考译文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 妙、灿烂、美好。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 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那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 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 马的奔驰。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 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 参考译文:
• 自仲尼去世以后,六经的事理,就散失而不能让人理解了。 其弊端大概在于后人对于意义的探求太深,对于理法的探究 又太急切。六经的事理,就是因为它贴近人的性情,所以才 能流传很久而没有遭废弃。而社会上那些迂腐之士,却都曲 解立说,即使它的本义不是这样的,也一定牵强附会硬认为 是这样,因此它阐释的事理不流畅透彻。
• (四)修辞标志
• 1.以“顶真”确定句读 •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 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 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 [应用体验] • 5.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徐公。 •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 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 对文段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 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 B.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 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 C.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 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 D.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 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 解析:选C 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 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文言断句
文言文断句2步骤
• 步骤一、通文意,语感断句,由易到难
• 1.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可多读几遍,直至理解。 • 2.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层次,借助句首、 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 3.对每一段落层次的句子,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 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 4.通读全文,检查印证,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 进行推断。
• 步骤二、抓标志,沿波讨源,当断则断
• (一)虚词标志 •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 • 1.句首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即、苟、若、 纵、纵使、至若、若夫、于是、且夫、向使、虽等。 • 2.句中虚词:于、以、而、者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 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 3.句尾虚词:也、乎、哉、矣、耶、耳、焉等。
• 参考译文: • 等到离开周国时,老子去送他,说:“我听说富贵者拿财物送 人,仁者用言语送人。我虽然不能富贵,但私下用一下仁者的 称号,请让我用言语送你吧!凡是当今的士人,因聪明深察而 危及生命的,都是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人;因知识广博喜好辩 论而危及生命的,都是喜好揭发别人隐私的人。作为人子不要 只想着自己,作为人臣要尽职全身。”孔子说:“我一定遵循您 的教诲。”从周国返回鲁国,孔子的道更加受人尊崇了。从远 方来向他学习的,大约有三千人。
• (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
• 解析:文段中有固定句式“无以……者”,可作为断句的标志,然 后根据主语、对话关系和句首句末语气词进行断句即可。
• 参考答案:
• 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 闳达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 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 矣。
• 解析: “扁鹊”、“武王”、“左右”、“君”等,这些名词或代词或 在句首,或在句尾,它们的前后有可能需要断句。再借助对话 标志“曰”,以及虚词“也”“之”等,基本上可正确断句。 • 参考答案: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
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 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 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 亡国矣。
• 2.对话中的标志动词:曰、道、云。文言文中对话、 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 • [应用体验] • 3.请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 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 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
• 解析:文段中表明对话、引文的“云”“曰”可以看作断句的标志。 注意要分清第二个“曰”不是对话标志,是转述的内容,那么此 处不能按对话来处理。“则”“故”是句首虚词。由此,可以进行 断句。
• [应用体验] • 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 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 不 知 者 败 之 如 此 知 秦 国 之 政 也 则 君 一 举 而 亡 国 矣。( 取材于《战国策· 秦策》)
• 解析:(1)句中紧密相连的相同词语是“臣”,(2)句 中类似的词语是“子罕”和“玉人”,可以根据顶真这 一修辞来考虑断句。
• 参考答案: •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 以美于徐公。 •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 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 参考答案: • 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 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故唐末之诗/ 近于鄙俚
• 参考译文:
• 《冷斋夜话》说:白乐天每写成一首诗,一定叫他 家的老妇人读读,问她能理解吗,老妇人说理解了, 就存录下来。(如果老妇人)不能理解,就又重新更 改。所以唐朝末期的诗,风格上趋于粗野庸俗。
• 2.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 未一日,风浪大作,舟中人咸归咎于先生,请弃柩,先 生不可,而风益暴,求者益众。先生曰:“汝曹可为设 祭,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众舁柩至船头,为陈 设祭品。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谓众曰:“速投之 海。”众愕然,请先生下,先生曰:“吾不下矣,吾与俱 投于海耳。”众大惊,争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 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 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正相持间,风 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纷纭乃尔?”于 是仍舁柩下。而自此风恬波静,安抵粤东。
• 参考译文: •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 扁鹊,扁鹊希望为他医治。国君的近臣说:“ 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 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 到。”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很生气, 扔掉他手中的石针,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 商量治病,又同不懂医理的人一道讨论,破坏 治疗。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政,如此 下去,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会有使国家灭亡 的危险。”
•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 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 B.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 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 C.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 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 D.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 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 解析:选D 解答本题运用排除法。由“以……故”可排除A、B 项;由最后一句“吾意决矣”推知第二句也应为“吾意决矣”, 由此得到答案。语句可标点为:“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 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 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