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论文
白介素12论文(医学免疫学)
白介素12的研究新进展第一临床医学院 08中西医临床医学2008013020李玉兰 2008013175魏晓娜摘要:白介素12(IL-1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异源二聚体分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及B淋巴细胞对细菌、细菌产物及细胞内寄生物等发生反应而产生,被认为是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
IL-12能激活NK 细胞、T细胞,并诱使其分泌大量IFN-γ,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对多种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白介素12;T细胞;增殖;凋亡;抗肿瘤1、IL-12的发现与命名1989年,一项实验室的证据发现细菌感染或人EB病毒转染的B淋巴母细胞系可在内环境中产生一种因子,它能诱导干扰素-γ(IFN-γ)生成,并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生长。
在分析EBV转染的细胞系所分泌的因子时,NK细胞刺激因子(NKSF)被证实介导了人的T细胞与NK细胞的几种生物活性:诱导生成IFN-γ;增强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对静息T细胞有致有丝分裂作用。
NKSF在佛波酯刺激的EBV转染的RPM-8866细胞系的介导下有血中提纯,它有异源二聚体分子结构。
EBV转染的B细胞系协同白介素-2从大量可的松处理后的T 细胞诱导生成淋巴细胞激活杀伤细胞(LAKC)时,证实存在一种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成熟因子(CLMF)。
提纯并克隆CLMF的编码基因证实NKSF与CLMF是同一种细胞因子,现在统一命名为白介素12.【1】2、IL-12的分子结构IL-12是分子量为70KD(P70)的异源二聚体分子,由分子量分别为40KD(P40)与35KD(P35)的两条糖基链经二硫链连接组成。
P35cDNA序列编码一条219个氨基酸的多肽,其成熟蛋白分子量为27500,包含7个半胱氨基酸残基和3个可能的N 端糖基化位点。
P40cDNA序列编码一条328个氨基酸的多肽,其中N端的残基1-22为疏水信号肽部分,成熟蛋白分子量为34700,包含10个半胱氨基酸残基和4个可能的N端糖基化位点,以及一个理论上的肝素结合位点。
免疫学论文
简述免疫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及其意义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消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体外入侵,体内产生)的应答过程及机制的科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科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与相应疾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的科学。
免疫学是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从中国人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正式记载算起,到其后的Jenner接种牛痘苗预防天花,直至今日,免疫学的发展已有三个半世纪。
前后走过经验免疫学时期、免疫学科建立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
在后两个时期中,随着科学发展,免疫学经历了四个迅速发展阶段,即:①1876 年后,多种病原菌被发现,用已灭活及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疫苗,预防多种传染病,从而疫苗得以广泛发展和使用;②1900 年前后,抗原(Ag)与抗体(Ab)的发现,揭示出“抗原诱导特异抗体产生”这一免疫学的根本问题,促进了免疫化学的发展及Ab 的临床应用;③1957 年后,细胞免疫学的兴起,人类理解到特异免疫是T 及B 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所进行的主动免疫应答过程的结果,理解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不同效应与协同功能;④1977 年后分子免疫学的发展,得以从基因活化的分子水平,理解抗原刺激与淋巴细胞应答类型的内在联系与机制。
当今,免疫学正进入第五个迅速发展阶段,即后基因组时代,从功能基因入手,研究免疫应答与耐受的分子机理,及新型疫苗的设计研制。
现代免疫学已超越狭义“免疫”的范围,以分子、细胞、器官及整体调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现代免疫学,研究生命中的生、老、病、死等基本问题,是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学科之一,推动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全面发展。
免疫学发展的另一特色,是其理论与应用的紧密联系。
免疫学的应用,为治疗和预防人类的疾病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Jenner 发明牛痘苗,到1980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被消灭”这一事实,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人类征服疾病的最为辉煌的成绩。
一、经验免疫学的发展天花曾是人类历史上的烈性传染病,是威胁人类的主要杀手之一。
免疫学论文(全英文)
The Researching of Embryonic Stem CellsSummary: Embryonic stem cells have the value ofsignificant biological basis research and medical . Research on embryonic stem cells originated from the 1970s,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basic biology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many of the issue of embryonic stem cell research.Keywords: Embryonic stem cells, concepts, applications, problemsThe basic concept of Stem CellsDefinitionsStem cells with the ability to self-replicat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it can differentiate into various functional cells.ClassificationTotipotent stem cells Including embryonic stem cells , germline stem cells. they can differentiate into the systemic 200 variety of cell types, and further form any of the body's tissues and organs, and with the ability to develop into a complete individual. Pluripotent stem cells,which have the potential to differentiate into a variety of cells and tissues, but such cells have lost the ability to develop into a complete individual. Design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Such cells only to one or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wo types of cell differentiation.The source of stem cellsThe source of stem cells may have four sources:①the separation of the inner cell mass cells from the well-developed blastocysts, such as fibroblast feeder cells co-cultured so that the proliferation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②from 5 to 9 weeks of embryonic gonads isolated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The ③obtained from malignant of embryonic tumors or teratomas cells. ④reproductive cloning (therapeutic cloning)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 the egg is about to go nuclear transplantation into another somatic cell nuclear cloning so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blastocyst, and then separation of the inner cell mass, embryonic stem cells.The applications of ES cellFor the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animals and cloning of animalsThe use of ES cells as a vector, in vitro transformation of ES cells, so that the number of gene integration loci, the degree of express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inserted gene and screening and so on at the cellular level, thereby obtaining a stable, satisfactory transgenic ES cell lines,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animals. Nuclear transfer ES cell donor nucleus in the short term, the availability of a large number of genotype and phenotype identical individuals. This method is superior to the somatic cell cloned animals, but the latter is the success rate of cloning animals, prone to severe immune defects and mutations (French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said 90% of cloned cattle not grow normally). 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can produce sperm, egg, and successful fertilization can even bred laboratory egg from the female and male cells, to promote the study of reproductive and cloning.For developmental biology researchEarly mammalian embryo small volume, but also in the uterus, in order to study celldifferentiation in vivo and its mechanism is almost impossible, and stem cells, especially ES cells have unique developmental pluripotency, in particular in vitro culture conditions and under the joint action of the inducing agent after a certain precursor cell stage, to differentiate into nerve, muscle, cartilage, blood cells, epithelial cells and fibroblasts, ES cells is the study of a particular type of cell differentiation model to explore certain precursors cell origin and cell lineage evolved the ideal experimental system. Application of gene chip biotechnology, cell gene transcription and expression of comparing ES cell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not only to determin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cell differentiation, but also found a new gene.for new drug research and tissue and organ repair, treatment, researchES cells provide the research tools of the new drug's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and drug metabolism at the cellular level, both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animals required drug experiments, but also easy to find effective and lasting treatment. No matter the tissues and organs of autologous or allogeneic transplantation to repair the defect, are limited by objective conditions, in particular the lack of sources of seed cells. Now,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stem cell engineering, tissue and organ transplantation research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is expected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mouse ES cells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to differentiate into osteoblast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the formation of bone tissue may be used in bone repair.It has beendemonstrated that cells derived from the ES cell has been able to or may treat many diseases, the treatment of heart disease such as myocardial cells, leukocytes treat leukemia, pancreatic islet cells to treat diabetes, liver cells, the treatment of hepatitis,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cartilage cells, skin cells treated burns and trauma,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bone cells, nerve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The problems of ES cell studiesThe biggest limitation is that the ethical problems of embryonic stem cell research. Whether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must destroy embryos? Whether they would artificially created embryos in order to obtain stem cells more? Fact, scientists are actively working to overcome these difficulties. For example, human eggs for materials produced by chemical stimulation parthenogenetic development for the embryo. Such embryos do not develop into the individuals obtained in this way (due to lack of paternal chromosomes), embryonic stem cells can circumvent ethical problems. There are scientists using genetic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to create not mouse embryos in the uterus, can obtain embryonic stem cells from such embryos.Immune rejection and biosafety issuesEmbryonic stem cells will be applied to the clinical, there are two major obstaclesNot overcome. The first is immune rejection. Beca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are not from the patients themselves, it must be subject to the patient's immune system attacks. Scientists now think by nuclear transplantation of the patient to go nuclear egg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mmune rejection, but no exact success reported. This nuclear transfer technology faces more ethical issues and technical problems, once the breakthrough will produce revolutionary results. The second obstacle is the biological safety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Currently established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lines mostly use animalproducts as nutrients, these animal products may bring a viral infection, such as a series of complex issues, if hastily applied to the human body is irresponsible.References:[1]EVANS M J,KAUFMAN M H.Establishment in culture of pluripo-tential cells from mouse embryos[J]. Nature,1981,292:154-156.[2]MARTIN G R.Isolation of a pluripotent cell line from early mouse em-bryos cultured in medium conditioned by teratocarcinoma stem cells[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81,78:7 634-7 636.[3]THOMSON J A,ITSKOVITZ-ELDOR J,SHAPIRO S S,et al. Em-bryonic stem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human blastocysts[J].Science,1998,282:1145-1147[4]CHAD A.Cowan, Jocelyn Atienza, Douglas A.Melton et al. Nuclearreprogramming ofsomatic cells after fusion with human embryonic stemcells[J]. Science,2005,309:1 369-1 373.[5]CHRISTEL K. Taranger, Agate Noer, Anita L. Sorensen et al. In-duction of dedifferentiation, genomewide transcriptional programming,and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by extracts of carcinoma and embryonicstem cells[J].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2005,16: 5 719-5。
science免疫学三篇论文抗体阻断的罪魁祸首
Science免疫学三篇论文:抗体阻断的罪魁祸首大多数病毒感染都会启动B细胞生成中和抗体,但是对于一小部分引发慢性感染的病毒来说,B细胞会由于某种原因而被迫关闭。
10月21日Science子刊Science Immunology 杂志公布了三项独立研究,发现至少对于小鼠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来说,居然是I 型干扰素(IFN-I)在从中作梗。
“这三篇论文都发现了I型干扰素在其中的破坏作用,”其中一项研究作者,意大利圣拉斐尔科研所的免疫学家Matteo Iannacone说。
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 是天然免疫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机体控制并清除病原体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也就是这些科学家们感到十分惊讶的原因。
几十年来,免疫学家都在利用LCMV作为研究T细胞主导的免疫应答的模型,因为患上LCMV会导致B细胞生成的病毒中和抗体缺乏,或者推迟几个星期才产生。
不过由于某些人类病毒,如HIV和HBV,也无法诱发强烈的抗体反应,因此NIH的一位病毒免疫学家Dorian McGavern等人就采用了LCMV分析B细胞无法行使功能背后的机制。
McGavern研究组给未感染小鼠注射LCMV中的B细胞,然后让它们接触病毒。
一个星期后,注入的B细胞从小鼠脾脏中消失了,但如果等到注入B细胞感染后第六天,仍然是可以发现这些细胞的。
在另一项研究中,来自法国巴塞尔大学的病毒学家Daniel Pinschewer也同样发现了一个为期三天的LCMV特异性B细胞“死亡地带”。
这两个研究组都发现在感染后的开始几天,LCMV诱导出了高水平IFN-I,“这是警铃拉响的始作俑者,也是驱动针对病毒的免疫力”,McGavern说。
但是对于LCMV来说,这种因子似乎还有另外的一面:当两个研究组在感染前阻断IFN-I,那么小鼠脾脏中LCMV特异性B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加,导致动物产生大量的病毒中和抗体。
免疫学技术论文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 -2014 学年第一学期《免疫学技术(Immunological Technique)》课程论文课程号:2522340-01任课教师王晓洁成绩正文【提要】免疫胶体金技术是四大免疫标记技术之一,已经成为继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和酶之后,在免疫标记技术中常用的非放射性示踪剂。
1971年Faulk和Taytor将胶体金引入免疫化学,此后免疫胶体金技术(ICG)作为一种新的免疫学方法,在生物医学各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免疫胶体金技术有很多种,目前医学检验中应用的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主要有两种:胶体金快速免疫层析法和快速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
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以微孔滤膜为载体,包被已知抗体或抗原,加入待检标本后,经滤膜的毛细管作用或渗滤作用使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与膜上包被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再用胶体金结合物标记而达到检测目的。
【关键词】胶体金硝酸纤维素膜免疫快速层析技术【正文】一、胶体金快速免疫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免疫层析法是20世纪90年代国外兴起的一种快速诊断技术,其原理是将特异的抗体或抗原先固定与硝酸纤维素(NC)膜的某一区带,当该干燥的硝酸纤维素膜一端浸入样品(尿液或血清)后,由于毛细管作用,样品将沿着该膜向前移动,当移动至固定有抗体或抗原的区域时,样品中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即与该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再通过标记技术使该区域显示一定的颜色,从而实现特异性的免疫诊断。
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就是利用胶体金本身的显色特点结合免疫层析技术诊断特异性的待测物。
同样是层析法的金标纸条,根据胶体金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不同可分成间接法、竞争法和双抗体夹心法等不同种类。
例如德国BOEHRINGER MANNHEIM公司生产的测定缺血性心肌损伤试剂条,只需要130~160μL血,灵敏度达到0.1ng/mL肌钙蛋白-T,5~20min出结果。
二、快速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的基本原理斑点免疫渗滤技术(DIFA)真正推广使用始于1985年,美国的Valkirs 等运用斑点免疫酶渗滤法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获得了成功。
运动免疫学论文(8篇无删减范文)-免疫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运动免疫学论文(8篇无删减范文)-免疫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运动免疫学是基于免疫学和运动科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运动与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几年来, 运动免疫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到医学、体育学等。
本文整理了8篇运动免疫学论文范文,以供参考。
运动免疫学论文(8篇无删减范文)之第一篇:运动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生物技术的发展, 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和方法运用于运动免疫的研究中.运用文献资料法, 对细胞免疫、免疫分子的检测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对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为运动免疫的研究提供方法学上的依据, 并为通过更有效的研究方法来判断和辨别运动性免疫抑制的现象和机制提供参考.关键词:运动免疫学,检测,方法,免疫细胞,细胞因子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的检测手段和技术的推出, 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和检测方法应用于运动免疫的研究中, 已成为运动免疫学倍受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免疫标记物、免疫检测仪器的不断问世, 免疫分析灵敏度的不断提高, 使得运动免疫的研究不断地深入.1 免疫细胞的检测1.1 T淋巴细胞和细胞亚群的检测T淋巴细胞在人体细胞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测定运动过程中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变化可以判断运动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 并能为免疫机能的转归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检测方法包括细胞数量检测和细胞功能的检测.常用的数量检测方法有[1]:免疫荧光法、磁株分离法、流式细胞术等.常用的功能检测方法有[2]:细胞毒试验、T细胞增殖试验、T 细胞分泌功能检测等.早期的一些检测方法如玫瑰花环试验等已经被淘汰, 目前应用最为普及的是流式细胞术, 它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 被认为是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之一.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 是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它可以对混合细胞群中的亚群细胞进行计数.随着流式细胞技术的发展, 其发展趋势体现在从相对细胞计数到绝对细胞计数、从单色到多色荧光分析、从相对定量到绝对定量分析.流式细胞术已广泛应用于免疫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和运动免疫发生机制及运动性免疫抑制的研究中[3,4].1.2 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的检测1)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介导天然免疫应答,能直接杀伤靶细胞, 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功能.NK细胞是一类被认为在运动中反应明显、变化幅度大的细胞群[5], 因而为了准确地了解运动机体细胞免疫的变化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状况, 通常需要监测运动过程中NK细胞的活性及数量[6,7].NK细胞的检测方法有细胞活性的测定和细胞数量的测定.放射性核素释放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 微量酶反应比色法、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等[8,9,10]都是细胞活性常用的检测方法.放射性核素释放法较为经典的是采用51Cr释放法检测人体NK细胞活性, 但其缺点是存在放射性污染.NK细胞活性也可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 其优点是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分析, 敏感性较强.张嘉等[11]通过构建稳定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K562细胞株, 作为靶细胞株, 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 认为该检测快速、稳定、准确, 可作为NK细胞活性检测的一种新方法.NK细胞的数量检测较多地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2) 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s, NKT) 是Budd等[12]在1987年首次报道的, 之后的研究表明, NKT是不同于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的另一类细胞群, 兼具NK细胞和T细胞特征的免疫细胞.临床研究发现, NKT细胞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和免疫防御, 在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抗肿瘤和克服器官移植排斥等方面都发挥了免疫保护作用[13,14].运动免疫的研究也发现, 运动中NKT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是能够较好地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况的敏感指标[15].NKT的检测同样可采用细胞活性的测定和细胞含量的测定.51Cr释放法、MTT法可用于细胞毒活性的检测, 细胞毒活性的杀伤效应也可用双标记细胞毒法、细胞光扫描法等进行测定.NKT细胞含量的测定较多的是选用流式细胞仪和克隆定量进行检测的[16].流式细胞仪与克隆定量相比较, 显得更为简单、方便.1.3 树突状细胞的检测自1973年Steimant等[17]首次报道树突状细胞(DC) 以来, DC已被认为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调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DC参与抗原的识别、加工处理和提呈, 因而, DC的研究颇受免疫学界的瞩目.尽管目前运动医学界对DC的研究较少, 但是由于DC具有启动初使免疫应答的独特功能, 因此, 在运动过程中, 检测DC的改变对于寻找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敏感指标可能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外周血液中DC1及DC2细胞的检测通常采用荧光抗体标记和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仪检测可直接定量DC数量和百分率, 并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灵敏等特点.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培养、和(或) 阴性选择富集后的DC细胞, 费时、费力, 不能够准确反映DC在体内的真实特性.2 免疫分子的检测2.1 细胞因子的检测机体功能在正常状态下, Th1和Th2细胞(辅助性T细胞, helper T cell, 简称Th细胞) 处于动态平衡, 维持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正常功能状态.随着对运动免疫研究的深入, 许多学者认为Th1/Th2淋巴细胞失衡与运动免疫抑制有密切关系.由于Th1和Th2细胞的表面标志物无法区分, 只能通过细胞亚群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不同, 对Th1和Th2细胞进行间接测定.细胞因子的检测[18,19]主要包括细胞生物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法.1) 生物学检测法又称生物活性检测法.根据细胞因子具有的不同活性, 对其进行检测.生物活性检测法有细胞增殖法、靶细胞杀伤法、细胞因子导的产物分析法等.该检测法敏感性较高, 但特异性较差、操作烦琐、易受干扰.2) 免疫学检测法是根据细胞因子的抗原性与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结合的特性, 通过免疫学技术如同位素、荧光或酶标记技术测定细胞因子的含量.有放射免疫测定法、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 、流式细胞术等.目前使用较多的是ELISA法, 其优点是特异、方便、易标准化和批量化, 很适合临床应用.其缺点是敏感性较低.随着研究技术的进步, ELIS-POT已应用到细胞因子的检测中, 它可以从单细胞水平观察细胞因子的表达.ELISPOT比ELISA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更为高效、简单、快捷.流式细胞术和ELISPOT技术均是胞内细胞因子检测的理想手段.流式细胞术能快速、简单地进行单细胞水平细胞因子的检测, 同时还能较精确地判断不同分泌特性的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和ELISPOT 技术已在运动免疫的研究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和应用.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测定的并非细胞因子本身, 而是利用细胞因子的基因探针检测特定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技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法(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 或荧光定量PCR方法, 可对细胞因子的DNA或RNA进行检测.PCR技术是用于体外放大扩增特定的DN 段以获得大量拷贝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PCR技术从1985年问世以来, 就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和应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RT-PCR技术, 是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 被认为是一种重复性好、灵敏性和准确性都很高的检测方法[20,21].RT-PCR的出现, 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检测基因表达量的最适合方法.上海体育学院人体运动科学研究人员探索了绝对定量的实时荧光PCR细胞因子mRNA检测方法, 该方法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等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量, 由于它不需要对免疫细胞进行刺激, 因而可反映生理状态下机体的免疫机能[22].在运动免疫的研究中, 运用绝对定量的实时荧光PCR细胞因子mRNA检测, 能够较早地从mRNA水平检测到外周血细胞自发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更具有前瞻性和敏感性.2.2 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 属免疫活性分子, 指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类具有抗体活性的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主要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在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控中发挥作用.检测运动中免疫球蛋白Ig G, Ig A, Ig M等变化, 可反映运动机体的体液免疫状况.免疫球蛋白的检测方法有单向扩散法、免疫浊度法(透射浊度法、散射浊度法) 、免疫电泳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等.单向扩散法、免疫电泳法操作简便, 但准确性较差.免疫浊度法是免疫定量检测的一大进步, 它是将免疫沉淀反应与现代光学测量仪器、自动化检测系统相结合所进行的定量检测方法, 具有快速、精确等特点, 能够检测微量蛋白和超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已普遍应用于免疫球蛋白的检测中.3 结语随着运动免疫检测方法的日趋深入, 尤其是生物技术在运动免疫研究中的不断拓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 会有更多新的、有效的免疫学研究方法运用于运动免疫的研究中, 笔者将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间的内在联系, 运动所致的免疫机能变化及运动免疫抑制的机制将得到更进一步地阐明.参考文献[1]沈关心, 周汝麟.现代免疫学实验技术[M].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391-394.[2]但刚, 刘晨霞.T淋巴细胞功能及检测方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 26 (3) :377-379.[3]Rehm K, Sunesara I, Marshall G D.Increased circulating anti-inflammatory cells in marathon-trained runners[J].Int J Sports Med,2015, 36 (10) :832-836.[4]Xing J Q, Zhou Y, Fang W, et al.The effect of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on biochemical indices and immune function of volleyball players[J].Int J Clin Exp Med, 2013, 6 (8) :712-715.[5]Zhang X, Matsuo K, Farmawati A, et al.Exhaustive exercise induces differential changes in serum granulysin and circulating number of natural killer cells[J].Tohoku J Exp Med, 2006, 210 (2) :117-124.[6]Roberts C, Pyne D B, Horn P L.CD94 expression and natural killer cell activity after acute exercise[J].J Sci Med Sport, 2004, 7 (2) :237-247.[7]匡晶, 袁海平, 史仍飞, 等.摔跤运动员冬训大负荷训练期间若干生化及免疫指标的监测研究[J].体育科学, 2006, 26 (5) :37-40.[8]Faraoni I, Cottarelli A, Giuliani A, et al.A novel telomerase-based approach to detect natural cell-mediated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tumor cells in vitro[J].J Immunol Methods, 2005, 305 (2) :162-172.运动免疫学论文(8篇无删减范文)之第二篇:运动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摘要:运动免疫学是基于免疫学和运动科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运动与免疫之间的相互关系。
免疫学实验论文——抗血清的制备及效价测定
免疫学实验抗血清的制备及其效价测定班级:生物技术1401小组:11姓名:2016年11月抗血清的制备及免疫小鼠效价检测摘要:本试验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抗原,对小鼠和家兔进行免疫,以制备高效价抗血清。
采用多次中程免疫使产生免疫应答小鼠的血清中抗体达到实验所需的要求,然后采集小鼠血液,从中分离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
利用间接ELISA 方法测得抗血清效价。
关键词:抗血清;间接法ELISA ;抗体效价前言:用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牛血清白蛋白BSA )注入到健康小鼠的机体后,将引起免疫应答,并会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经三次免疫,使血清中的抗体量达到要求浓度,然后采集小鼠血液,再从血液中分离析出血清,从而获得抗血清。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利用间接ELISA 法,将抗原BSA 包被在酶标板上,加入待测的抗体,再加相应的二抗,生成复合物后再加入底物显色,借助仪器测得的光吸收值计算抗体效价。
材料与方法:实验主线:实验材料:包被缓冲液(0.05M pH 9.6碳酸盐缓冲液)、10ug/ml 抗原(牛血清白蛋白)、0.01M PBS 溶液、5%(w/v )脱脂奶粉、PBST 洗涤液(含0.05%Tween 20的0.01M 的PBS )、2M H2SO4、待测抗体、HRP 标记的羊抗小鼠IgG (二抗)、底物溶液TMB 、健康小鼠酶标板、酶标仪、保鲜膜、排枪、离心管、玻璃棒、烧杯、离心机、恒温箱动物免疫抗血清的采集与分离中程免疫3次间隔一周间接法ELISA 测定抗血清的效多克隆抗体实验内容与方法:一.动物的免疫:1.1实验动物的选择选择实验动物应考虑抗原与动物的种属关系、抗原性质与动物种类、免疫血清的需要量、免疫血清的要求以及动物个体等因素。
选择与抗原亲缘关系远的动物,尤其在制备抗免疫球蛋白(Ig)抗体时;根据抗体的需要量选择动物,制备一抗常用动物为小鼠和家兔,制备二抗常用动物为羊和马;常用青壮年期的雄性动物。
免疫系统健康论文
免疫与健康论文论文题目:免疫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姓名:专业:学号:免疫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摘要:人们经常听到"免疫"一词,一般会简单地认为免疫就是指人体的抵抗力,但对免疫的真正含义并不十分了解。
从本质上讲,免疫是指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功能。
它包括机体对异物( 病原生物性或非病原生物性的)的识别、排除或消灭等一系列过程。
这种过程可能引起自身组织损伤,也可能没有组织损伤。
概括起来说,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即防御功能、稳定功能及免疫监视作用,这些功能一旦失调,即产生免疫病理反应。
关键词:免疫;传染病;预防;安全用药1.引言:研究表明,90%的疾病是与免疫系统平衡的破坏所造成的。
比如禽流感等传染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
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过大,也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而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个人的预防保健在提高生活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步加深了认识。
目前医疗保健正在向“自助型”的方向发展,人们对怎样才能做到自我保健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要想免除疫病、保持健康,首先就必须认识机体的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2.1定义: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
2.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3个层次组成,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三大功能。
2.2.1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宫中枢免疫器官在人类包括骨髓和胸腺,是造血干细胞分别分化为B细胞和T细胞的场所。
周围免疫器官包括脾、淋巴结、淋巴小结及全身弥散的淋巴组织。
它们是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以及对抗原应答的场所。
2.2.2免疫细胞大体上分为免疫活性细胞、辅佐细胞和其它细胞三类。
免疫活性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T细胞抗原受体TCR是T细胞惟一特有标志。
可按TCR不同把T细胞分为TCR1型和2型。
按CD表型则可把T细胞分为CD4+和CD8+两大亚群。
齐财华免疫学论文2
免疫系统细胞的类型综述(齐财华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摘要: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
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胸腺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因为血小板里有IGG)等),以及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等)组成。
因此,免疫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免疫细胞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研究免疫系统,本文主要对各种免疫细胞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免疫系统,免疫细胞1.免疫细胞免疫细胞(immune cell)是白细胞的俗称,包括淋巴细胞和各种吞噬细胞等,也特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基本成分,在体内分布很广泛,主要是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而被活化(activation),分裂增殖、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除T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外,还有K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共四种类型。
T淋巴细胞是一个多功能的细胞群。
除淋巴细胞外,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还有浆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
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免疫细胞可以分为多种,在人体中各种免疫细胞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2.T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即胸腺依赖淋巴细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
亦可简称T细胞。
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胚胎期则来源于卵黄囊和肝)。
目前认为,在人体胚胎期和初生期,骨髓中的一部分多能干细胞或前T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的诱导下分化成熟,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
成熟的T细胞经血流分布至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定居,并可经淋巴管、外周血和组织液等进行再循环,发挥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功能。
免疫学临床医学论文(共6篇)
免疫学临床医学论文(共6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探讨临床医学免疫学教育的优势及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蓬勃发展,各种教育改革、创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中在教学中引入PBL模式已逐渐成为各院校在教学改革中的趋势,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
然而,由于各院校的办学规模、师资组成、教学条件、学生特点等各有所不同,加上起源于美国的PBL本身也存在一些“水土不服”PBL在推广上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医学免疫学作为基础医学的重要学科,引入PBL 模式相关的教学改革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南方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医科大学,每年均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这些学生将在今后的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里活跃在我国的临床和科研的第一线,因此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免疫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实验技术,同时更注重培养他们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医学人才,这同时也是PBL的教学目标。
本文拟通过对PBL教学在医学免疫学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自身特点,探讨在临床医学本科的医学免疫学教育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的最佳途径。
1临床医学本科医学免疫学课程引入PBL模式的优势及必要性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病理和生理过程中的免疫学机制及应用免疫学理论和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及防治的学科,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中最前沿的学科之是现代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
作为一门相对年轻又非常活跃的学科,医学免疫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及应用研究均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也日益广泛和深入,使得医学免疫学的学习内容中往往包含了大量抽象的概念、定义,不同内容之间又常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必须充分调动起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否则很容易使其陷入畏难情绪之中,失去兴趣,无法将这一课程学好,更无法去应对将来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医学免疫的论文(8篇)
医学免疫的论文(8篇)医学免疫的论文篇1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而试验教学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课程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理论课学时被渐渐压缩,试验教学所占的比重渐渐增加,因此这两门课程的试验教学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本校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快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大批青年博士讨论生走上了讲台。
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青年博士老师承当了大量的试验教学任务,成为教学队伍的新生力气,因此尽快提升青年博士老师的试验教学的力量,是提高试验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文结合本校的试验教学工作的实际状况,将青年老师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验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力量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充分熟识授课内容和授课同学,做好课前预备青年老师上课前应充分“备课程”和“备同学”。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同学的必修基础课程,青年老师首先应仔细研读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理论教材和试验教材及其相关专业书籍,全面熟识教学大纲。
依据教学任务,对不同专业的授课内容和重难点等做到有所取舍和优化。
其次,青年老师应主动参加集体备课。
为保证明验教学的规范和质量,在开设新试验课的前一周,本科室的全部授课老师和试验技术人员都要进行集体备课。
在集体备课中,会针对试验课中的重难点及试验操作中的留意事项,进行充分沟通,便于青年老师更好地把握试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技巧。
同时,青年老师还要充分了解不同专业同学的基础学问及其对所学学问的把握程度,进而选择或调整教学方法。
2、主动参加试验预备,做好预试验青年老师应主动参加试验预备工作。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验的影响因素许多,除了试验者的操作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客观因素确定试验的成败,如:试剂的配制和储存条件,仪器的操作等。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试验课程的预备工作均由我校国家级基础医学形态试验教学平台的试验技术人员预备,从而影响了青年老师对试验预备过程的全面了解。
免疫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及研究进展-免疫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免疫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及研究进展-免疫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主要探讨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后发生免疫应答及清除抗原的规律,并致力于阐明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疾病的病理过程及其机制。
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是诊断、预防和治疗某些免疫相关疾病的基础。
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由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学科与免疫学的交叉和渗透,免疫学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支撑学科之一。
机体通过完善的免疫系统来执行免疫功能。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免疫系统除了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的抗原(如病原生物)外,还可识别和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衰老的细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
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概括为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自身稳定三个部分。
(1)免疫防御免疫防御是指机体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功能。
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或缺乏,可发生免疫缺陷病。
但若应答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也可导致机体的组织损伤或功能异常,发生超敏反应。
(2)免疫监视免疫监视是指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功能,如清除由基因突变而发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凋亡细胞等。
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能导致肿瘤发生和持续性病毒感染。
(3)自身稳定自身稳定是指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稳定的功能。
一般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称为免疫耐受。
这赋予了免疫系统区别自身和非己的能力。
一旦免疫耐受被打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就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免疫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免疫学基础免疫学研究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特性和分子与细胞机制。
免疫应答分为三个阶段,即识别阶段、活化增殖阶段和效应阶段。
大量已知和未知的免疫细胞亚群和免疫分子参与到免疫应答的各个阶段,并形成立体调控网络。
免疫学论文题目精选题目
疫防御中的作用。
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02 研究T细胞、B细胞等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
和功能,以及抗体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免疫系统与机体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03
阐述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其他机体系
统的相互作用及调节机制。
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
抗原识别与呈递的分子机制
01
探讨抗原识别、处理和呈递给T细胞、B细胞的分子机制及其意
01
02
文献综述
全面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 前人工作,找出研究空白,为论文立 论提供依据。
03
实验设计
遵循免疫学实验原则,设计严谨、可 重复的实验方案,确保实验数据的可 靠性。
05
04
结果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免疫学规律 。
免疫学论文的投稿与发表策略
期刊选择
探讨基因多态性、表观遗传学改变以及环境 因素如感染、药物使用等在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中的作用。
免疫细胞与自身抗体的相互 作用
研究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等在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的异常活化、分化和功能,以及自身抗体的产生 和致病机制。
治疗策略的创新与实践
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以及细胞疗 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前景。
免疫耐受的诱导与维持
研究免疫耐受的诱导因素、维持机制及其在自身免疫病中的意义。
免疫逃逸与肿瘤免疫
阐述肿瘤细胞如何通过免疫逃逸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以及肿 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免疫学理论的前沿问题
1 2
免疫学中的表观遗传学问题
探讨表观遗传学在免疫学中的研究进展,如基因 表达调控、表观遗传修饰等。
免疫学艾滋病的机制论文
艾滋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对其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艾滋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还可以为预防和 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02 免疫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免疫学概述
01
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 -医学科学。
传播途径
HIV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无保护性交、共用注射器、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 液或血制品等都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免疫系统对艾滋病病毒识别与清除机制
识别机制
人体免疫系统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HIV的病毒成分,如病毒蛋白和核酸。 PRRs激活固有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国内现状
中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 感染人数逐年上升。虽然政府采取了多项 措施加强预防和治疗,但艾滋病仍是我国 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深入了解HIV的致病机制,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加强艾滋病的预防 和控制工作,减少新感染病例的发生。
潜伏感染
HIV能够建立潜伏感染,即在某些细胞中隐藏起来,避免被免疫系统发现。这些潜伏感染的细胞在抗病毒治 疗后可能重新激活,导致病毒反弹。
免疫抑制
HIV感染导致CD4+ 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受损,使得免疫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此外,HIV还通过直接 和间接途径抑制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04 艾滋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 现
免疫系统。
03
艾滋病期
随着病毒对免疫系统的严重破坏,患者进入艾滋病期。此时,患者
免疫学论文-病毒感染和抗病毒免疫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免疫学技术》课程论文 课程号:2522340任课教师 成绩 论文题目:病毒感染和抗病毒免疫论文要求:教师评语: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正文病毒感染和抗病毒免疫[摘要]病毒性感染是指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人类的病毒性感染十分普遍,病毒性感染的病人,多数均能自愈。
严重感染的病人可发生死亡及遗留后遗症。
人体的病毒性感染多数呈隐性感染(指人体感染病毒后,不出现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抗体)。
少数为显性感染(指人体感染病毒后,出现症状)。
病毒感染的途径的途径有多种,其主要有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眼,口和泌尿生殖道,胎盘等。
机体受到病毒入侵后,机体会做出免疫反应,而常见的抗病毒免疫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而抗病毒感染的手段主要有利用基因抗病毒和抗病毒策略。
当人体的受到病毒入侵就会产生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各种抗体来杀灭相应的病毒。
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前者指获得性免疫力产生之前,机体对病毒初次感染的天然抵抗力,主要为单核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干扰素等的作用。
后者指抗体介导的和细胞介导的抗病毒作用。
[关键词]病毒感染 抗病毒反应 吞噬细胞病毒性感染是指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而一旦病毒入侵,机体免疫系统如何快速识别并及时启动免疫应答反应学院 专业_ 班级 本专 学号2_姓名 _密封线 学生须将文字写在此线以下以抵御感染和清除病毒?又如何调控免疫细胞适度产生免疫效应因子,在有效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不损伤机体正常组织以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一、病毒感染:(1)病毒感染的概念病毒性感染是指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及病毒寄主和侵袭组织器官导致炎症损伤而引起的局部症状。
人类的病毒性感染十分普遍,如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成人几乎都感染过单纯疱疹病毒;其他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也很普遍,几乎人人都患过此病。
免疫学结课论文-MHCⅡ类分子表达调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学结课论文MHCⅡ类分子表达调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姓名:学号:院系:班级:任课教师:二零一二年十二月MHCⅡ类分子表达调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摘要:MHC II类分子提呈经过加工的抗原给CD4 T淋巴细胞,在诱发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MHC II类分子不正常表达会引起严重的免疫缺陷疾病,如裸淋巴细胞综合征(BLS)等。
目前已识别出四种不同的MHC II调控基因。
这些基因分别编码RFXANK、RFX5、RFXAP和CIITA。
其中,前三个是RFX复合物的亚基,RFX是一种结合于所有MHC II类基因启动子上的泛式表达的因子。
CIITA是MHC II类分子表达的主要调控因子,其严密调控的表达模式决定了MHC II类分子表达的细胞特异性,及能否被诱导且在何种水平上表达。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D)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及自身致敏淋巴细胞,攻击自身靶抗原细胞和组织,使其产生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疾病。
MHC II类分子在AD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MHC II类分子;调控因子;CIITA;RFX复合物;AD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一个高度多态性的基因群。
MHC基因产物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MHC I类和MHC II类分子。
MHC II类分子是呈现在免疫系统特定细胞表面的由α链和β链非共价键相连组成的一组高度多态性的跨膜糖蛋白[1]。
这些分子提呈经过加工的外来抗原给辅助性T细胞的抗原受体(TCR),导致辅助性T细胞激活和分化,从而在诱发免疫应答中起重要的作用。
在一些病毒感染的疾病中,病毒的某些蛋白就是通过干扰MHC II的功能,影响了正常的免疫识别[2]。
在健康的机体当中,MHC II类分子存在两种表达模式:组成型表达和诱导型表达。
组成型表达一般只限定于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细胞中,主要包括源于骨髓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即:树突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和人类激活的T细胞。
2021神经免疫学论文(专业范文8篇)范文3
2021神经免疫学论文(专业范文8篇)范文 神经免疫学是神经学与免疫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主要研究神经系统组织和组成成分诱导免疫应答的条件、应答特点、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等。
本文整理了8篇“神经免疫学论文范文”,以供参考。
神经免疫学论文(专业范文8篇)之第一篇:我国神经免疫发展略览 摘要: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年的岁月,时间见证了祖国的伟大复兴,也见证了我国神经免疫事业的诞生、发展和壮大。
7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先后经历了经验医学、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等发展阶段,我国神经免疫事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
现就我国神经免疫研究发展做一概述。
关键词:神经免疫学,自身免疫疾病,发展 1经验医学阶段的诊疗初探 从建国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我国神经免疫领域的经验医学阶段,许多诊疗知识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医师的个人经验总结和经验的传承之上。
病例报道和临床病例观察研究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式,这些研究帮助我国学者逐渐了解了神经免疫疾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疾病分型和治疗应答等各方面的临床特点。
1.1观察性病例研究 早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就有各种神经免疫疾病的病例报道。
如这一时期出现了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临床特点的描述性研究,包括其“特殊亚型”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的病例报道,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危象和合并胸腺瘤病例的报道,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急性和复发性的病例均有报道。
随后,关于神经免疫疾病的观察性临床研究文献陆续发表。
其中不乏较大样本量的临床观察,如1988年《上海医学》杂志发表了《多发性硬化81例临床分析——附1例病理资料》,1991年《上海中医药杂志》刊登了《50例重症肌无力症(重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等。
免疫学论文【范本模板】
疫苗的发展前景摘要:我国的人口基数大,需要的疫苗数目庞大。
然而我国民众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健康的诉求也水涨船高,而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品种扩增速度难以跟上民众、尤其是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儿童健康需求的增长速度。
本文新型疫苗的研究,进一步阐述疫苗的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DNA疫苗、白血病多肽疫苗、表位疫苗、登革病毒 DNA 疫苗、肿瘤多肽疫苗、发展前景1疫苗和预防接种(1)疫苗: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通过疫苗接种使接受方获得免疫力。
(2)预防接种:指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对其产生反应,产生对相应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抵抗能力(产生抗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
2研究热点(1)DNA疫苗DNA疫苗的优点作为第3代疫苗,DNA疫苗发展仅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已经体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
DNA疫苗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人工设计的疫苗类型,因而较第1代疫苗(减毒、灭活疫苗)和第2代疫苗(亚单位疫苗)而言更具有可调控性。
在DNA疫苗的分子设计过程中,可随意引入目标DNA序列,诱导机体产生针对性强的免疫应答,避免先前疫苗的“交叉"现象;作为第3代疫苗的重组DNA质粒,其内部序列均已研究清楚。
避免了先前疫苗的潜在致病危险和免疫反应的不完全性;DNA疫苗可在细菌内大量复制,避免了先前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高成本、高要求、低产量等不足。
(DNA疫苗的研究进展杨海,王芳字(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衡阳421008))(2)白血病多肽疫苗白血病多肽疫苗的疗效是肯定的,但还有待理论技术的提高而进一步鉴定参与白血病免疫反应的靶抗原的本质。
虽然 BCR—ABL疫苗和HSP70肽复合物疫苗都诱导CML患者出现免疫反应,但由于在这2项研究中患者都同时接受了其他治疗,因而无法确定临床疗效的真正原因及疫苗与细胞遗传学、分子学缓解的关系。
白血病多肽疫苗已从基础实验阶段进入临床研究,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更多的靶抗原势必被发现,所诱导的免疫应答将在白血病的预防、治疗方面(尤其是防止白血病复发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树突细胞及其免疫调节功能化学与生物学院生物12级2班刘新 16号摘要:树突细胞在抗原俘获、加工和递呈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可辅助其他免疫细胞更好地发挥功能,它在调控机体对自身或非自身抗原产生适当的免疫应答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 树突细胞在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树突细胞启动免疫应答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能促进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激活,清除病原体;另一方面又能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导致免疫耐受。
本文就树突细胞作了简要介绍,阐述了其免疫调节功能,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树突细胞、免疫调节、展望免疫系统是机体对抗外物入侵的重要屏障,自19 世纪末免疫学诞生以来对免疫机制的研究就成为了生命科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树突细胞的发现很好的解决了B 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单独在体外无法发挥有效作用的难题。
树突细胞是体内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是唯一可激活“初始型”免疫反应的细胞, 是最强大的次级免疫反应的诱导物。
它最大的特点是捕获抗原, 迁移至次级淋巴器官发育成熟, 并呈递抗原, 启动和诱导T细胞分化产生免疫反应或直接激活B 细胞及产生免疫记忆。
因此, 树突细胞是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一、树突细胞的相关知识1.1树突细胞的发现1970 年代,寻找可促进淋巴细胞激活的因素成为当时免疫学的焦点之一,已知脾脏的细胞混合物具有这种作用,因此科学家推测可能是某种类型细胞或细胞因子发挥了这种作用,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巨嗜细胞可能就是这种辅助因子,然而却一直未用实验证实。
1973 年,斯坦曼和同事在显微镜下从脾细胞混合物中寻找目标时注意到,在视野中不仅包含 B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和巨嗜细胞等已知的淋巴细胞,而且还含有少量以前从未有人描述过的形状不规则细胞。
这些形状不规则细胞具有许多长的突起,结构多变,但以星状居多,这些细胞无论从结构还是行为都与已知免疫细胞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斯坦曼推测这是一种发挥不同功能的新类型细胞,并根据这类细胞的形态将其命名为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
1.2树突细胞(DC)的亚型DC 在吞噬抗原、遇到不同刺激因素或迁移时,其表型和功能都会改变,故其表型非常复杂,是一个具有高度活性的异质群体。
DC 有诸多亚群,其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与其来源、成熟状态和组织定位等有关[1]。
DC 按来源可分为髓系DC和浆系DC;按成熟状态可分为未成熟树突细胞(immatured dendritic cell,imDC)和成熟树突细胞(matured dendritic cell,mDC);按组织定位则分为淋巴组织固有DC、外周组织DC 和循环系统DC,其中,外周组织DC 主要分布于皮肤和黏膜组织。
皮内DC 包括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LC)和真皮内DC。
LC 是一种imDC,分布于表皮内,表达CD1a、朗格汉蛋白(Langerin,即CD207)和上皮钙黏着蛋白,因此常用CD1a 和朗格汉蛋白来标志,其主要功能是摄取抗原。
真皮内DC 又称间质DC,为相对成熟的DC,与抗原特异性的T 细胞增殖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的分泌有关,表达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 结合非整联蛋白(dendritic cell-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3 -grabbing non -integrin,DC-SIGN/CD209)、CD11b 和CD14,常用DC-SIGN 标志。
1.3树突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不同成熟程度的树突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树突细胞前体细胞通过血液到达外周组织时转变为不成熟的DC, 通过胞饮作用来摄取抗原和病原体。
DC 摄取抗原后, 迅速通过淋巴管的内皮细胞转移至富含T 细胞的次级淋巴器官。
在这个转移过程中, DC 趋于成熟, 表现为抗原摄取能力下调, 但加工、呈递抗原的能力上调﹑共刺激分子的丰富表达以及树突状形态的形成, 抗原呈递给次级淋巴器官中的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后, 绝大多数DC 消失了, 多数学者认为细胞的凋亡( apoptosis)是主要原因。
【2】二、树突细胞的免疫调节DC 不仅能够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在机体抗感染和抗肿瘤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 同时,DC 也具有致耐受作用,维持机体对自身抗原耐受以及诱导移植免疫耐受[3]。
DC 调节免疫反应的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 ( 1) DC 的特殊亚群。
不同的DC 亚群具有不同的免疫功能。
( 2) DC 的成熟状态。
未成熟DC 具有较强的致耐受特性,而成熟DC 具有很强的诱导免疫反应的能力。
( 3) DC 所处的组织微环境。
不同的组织微环境对其功能和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肝组织DC 具有致耐受性,小肠和肺组织DC 均具有各自的特性。
( 4) 参与DC 功能调节的各种刺激信号。
与淋巴细胞的激活信号相似,有3 种信号参与DC 的功能调节。
第一信号为MHC-Ⅰ和MHC-Ⅱ类分子与T 淋巴细胞受体的结合,提供抗原刺激信号; 第二信号为DC 与其他淋巴细胞直接接触而形成的共刺激信号,包括B7 家族、Ox40L 和4-1BBL 等与其相应受体的相互作用。
第三信号为DC 与T 细胞作用后所释放的一系列细胞因子,如IL-12、IFN-γ、IL-4 以及IL-10 等。
以上机制不仅能够影响DC 表型改变和细胞因子分泌,最重要是能够调控DC 的免疫功能,从而影响T 细胞的功能状态,包括影响T 细胞的活化、促进T 细胞凋亡和无能,以及决定初始T 细胞向辅助性T 细胞( helper T cells,Th) 1、Th2、Th17 及调节性T 细胞( regulatory T cells,Treg) 分化的方向等[4]。
2.1DC激活初始T细胞DC在不同分化阶段的抗原呈递能力有所不同。
未成熟DC主要分布在外周非淋巴组织,如LC等,低水平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Ⅱ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CD80/B7-1、CD86/B7-2、CD40等)及黏附分子,呈递抗原能力较弱;但高表达Fc受体(Fc receptor ,FcR)、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CR)、TLR、甘露糖受体等,捕获、吞噬和加工抗原的能力较强。
未成熟DC摄取抗原后,迁移到引流淋巴结;迁移的同时上调表达MHCⅠ、Ⅱ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及黏附分子,逐渐变得成熟,称成熟DC。
成熟DC具有强大的抗原呈递能力,将抗原肽-MHC呈递给T细胞,提供T细胞激活的第一信号;同时,T细胞表面CD28与B7-1/2配接,提供T细胞激活的第二信号;DC分泌的细胞因子最终决定T细胞的分化方向。
DC不仅通过外源抗原呈递途径以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形式将抗原呈递给CD4+T细胞,还可通过交叉呈递(cross presentation)途径以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形式将抗原呈递给CD8+T细胞[5]。
Klechevsky等发现LC一方面诱导CD4+T细胞分化为T辅助细胞2(T helper cell 2,Th2);另一方面诱导CD8+T细胞活化,行使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杀伤功能。
2.2DC诱导T细胞耐受DC在诱导T细胞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DC诱导中枢耐受的作用主要发生在T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中。
近年来关于DC诱导T细胞外周耐受的研究较多。
未成熟mDC低水平表达MHCⅠ、Ⅱ类分子及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和ICOSL),因此不能有效激活T细胞应答,产生异体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6]。
另外,有报道显示未成熟DC能诱导调节性T1细胞(type1 regulatory T cell,Trl)分化[7]。
Trl可分泌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抑制性细胞因子,参与抑制效应T细胞应答,从而产生耐受。
然而,一种表达CD11c lowCD45RB high的DC亚群是分化成熟的耐受性DC,同样能诱导Tr1细胞分化。
DC捕获死亡相关的抗原和成分,经交叉呈递途径呈递给CD8+T细胞。
虽能短暂诱导大量CD8+T细胞激活并增殖,但很快被清除,最终导致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8]。
此途径同样可清除记忆性CD8+T细胞,从而降低对自身抗原的反应性。
pDC在捕获抗原而被激活后能分泌大量IFNⅠ,在抗病毒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能通过多种机制诱导Treg产生,或直接抑制T细胞应答而诱导免疫耐受。
三、树突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树突细胞在免疫系统中所表现出的广泛功能使研究者开始考虑它的应用,而一系列最新进展使这些应用有望成为现实[9]。
第1 个树突细胞的应用有望为疫苗研制带来一场革命。
传统疫苗制备一次只能获得一种针对特定抗原的疫苗,然而由于树突细胞控制着身体内成千上万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在体外用多种抗原处理树突细胞,然后将这些树突细胞注射到机体内,可激活机体产生针对多种抗原的免疫反应,从而大大强化了治疗疾病的能量。
经树突细胞免疫的人类志愿者实验显示确实可产生多种抗原特异性、CD4 和CD8 的细胞免疫,甚至还包括免疫细胞延伸记忆,这大大增加免疫治疗的效果,这项技术还被其他研究者用于诱导针对肿瘤疾病的免疫。
癌症是免疫学中的一个特例,正常情况下癌症发展会遭到机体免疫系统的压制作用而无法实现,然而这种抑制作用首先需要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内外的特定化学成分,如果该过程失效则无法有效激活免疫系统。
研究表明树突细胞可捕获、加工并最终将肿瘤抗原信息递呈给T 细胞,从而激活免疫系统抗癌反应并将其最终消灭,这意味着可通过首先激活树突细胞的方式来实现抑制癌症发展的目的。
爱滋病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相关疫苗开发一直未获得成功。
研究发现HIV-1 可在未成熟树突细胞内复制增殖,此时树突细胞还可隐蔽病毒,更为可怕的是树突细胞还可将HIV引入到与其相互作用的T 细胞内而引发更为强烈的感染。
这些研究意味着可通过设计特定药物阻碍树突细胞参与HIV 繁殖则有望为爱滋病防治发挥巨大作用【10】。
此外,树突细胞参与了免疫耐受过程。
当将抗原在体内直接运送给未成熟树突细胞并消除树突细胞的成熟信号后,机体可产生针对该抗原的免疫耐受,这项研究为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3.1 树突细胞与CIK细胞联合治疗血液恶性肿瘤Linn发现应用白血病患者诊断时的单个核细胞扩增出DC-CIK 细胞,可以杀死人类自然杀伤细胞( NK 细胞) 的靶细胞K562 细胞。
同时,该DC-CIK 效应细胞能够溶解自体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AML) 靶细胞,并且能够产生抗异体白血病原始细胞的细胞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