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用数对表示位置练习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二《位置》第二课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二《位置》第二课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二《位置》第二课时一. 教材分析《位置》是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本课时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简单的数学概念能够进行理解和运用。

但是,对于位置的相对性等较抽象的概念,可能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进行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让学生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位置的相对性。

2.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卡片,上面标有不同物体的位置。

2.准备一个白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和巩固对位置的理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卡片或者幻灯片,呈现一些物体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位置。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答案。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位置的理解。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任务。

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位置的相对性。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找出答案。

小结(5分钟)教师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进行练习和巩固。

板书(5分钟)教师通过板书,总结和梳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位置的概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概念,知道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 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3. 实际操作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表示方法及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的顺序和意义,能够灵活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位置,引入位置的概念。

- 提问:如何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2. 探究新知- 讲解数对的概念:数对是由两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组成的,用于表示平面上的点。

- 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数对通常用括号括起来,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如(3,4)。

- 讲解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表示物体所在的列,第二个数表示物体所在的行。

- 示例:在教室座位图中,找出某个学生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3. 实践操作- 分组活动:每组同学在平面图上标出自己座位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并与其他组交流。

- 个人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数对表示位置的练习题。

4.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 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点评。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数对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应用。

- 强调数对在确定物体位置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位置,尝试用数对表示,并与家人交流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够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数对的顺序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位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位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主要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位置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但在表示复杂物体的位置时,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逐步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性,以及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掌握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教学PPT和教学视频等。

2.准备方格纸、直尺、铅笔等学习用品。

3.准备相关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教室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教室里的物品和它们的位置。

提问:“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些物品的位置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并通过PPT展示具体例子。

例如,一个学生在第3行第4列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4)表示。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数对表示教室里不同物品的位置。

每组选定一个物品,用数对表示其位置,并写在纸上。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2位置第2课时确定位置(2)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2位置第2课时确定位置(2)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1)练习题:完成教材配套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题,包括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题目,以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定位问题,如在家中确定某个物品的位置,或是在外出时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找到某个目的地等。
(3)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分享彼此的解题过程和经验。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认识到需要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将采取一些措施,如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以及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 练习用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逻辑推理:通过学习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数学规律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习惯了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解决问题,对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学生在知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于方向的判断和距离的测量还不够准确,对于复杂的位置关系描述还不够熟练。在能力方面,部分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力有待提高,对于实际问题的转化和数学模型的建立还不够熟练。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02课时_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02课时_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_第02课时_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02课时,主要内容是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的关系,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本节课中,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建立直观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数对的运用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坐标系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的关系,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的关系,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对坐标系的认识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对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实际操作,体验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方格纸、卡片、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每人一份方格纸、铅笔、橡皮等。

3.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情境图片,如教室座位图、象棋棋盘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用一个方法来表示每个物体的位置吗?”学生思考后,教师提示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练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位置(练习课)》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练习的方式来巩固学生对位置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材通过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位置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位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位置知识。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位置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题、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电影院、公园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位置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如: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同时,让学生理解,数对中的数字是有顺序的,不能随意更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内的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坐在第5列第3行,请用数对表示他的位置。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第二单元地址第二课时【教课内容】:教材 P20 例 2 及练习五第 3、4、6 题。

【教课目标】:知识与技术:理解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立物体的地址,能依照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立地址。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确立地址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提升应企图识。

【教课重、难点】重点: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立物体的地址。

难点: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地址。

【教课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课准备】:师:多媒体。

生:方格纸。

【教课过程】一、情境引入1.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地址,谁来说一说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第二个数字表示什么?(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 ,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

)2.导入:(出示以下表示图)那么,今日我们连续来学可数对的知识,先来看下边的表示图,你们能用数对分别表示出各场馆的地址吗?熊猫馆大象馆海洋馆猴山大门指引学生用数对分别表示出各场馆所在的地址。

指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么确立它们的地址的。

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 20 页“动物园表示图”。

(1)指引学生观察图,并比较它和刚刚的表示图有什么不一样。

指引学生理解图意: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地域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

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这些点都分别在方格纸竖线与横线的交点上。

(2)提出问题: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指引学生理解:纵向摆列的数字表示行,从下往上数;横向摆列的数字表示列,从左往右数。

图上的数字表示行和列的起点均为 O。

(3)指引学生观察这幅方格图,问: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地址吗?指生回答:大门 (3 , O)。

组织同桌相互说一说其余场馆的地址。

小组相互交流、商讨,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

集体校订,并用多媒体出示各场馆的地址:大象馆 (1 , 4) 、猴山 (2 ,2) 、大门 (3 ,O)、熊猫馆 (3 ,5) 、海洋馆 (6 , 4) 。

2.指生到黑板指一指下边场馆的地址:飞禽馆 (1 , 1) 、猩猩馆 (O, 3) 、狮虎山 (4 ,3) 。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人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人教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根据物体位置确定数对,或者根据数对确定物体位置。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位置的表示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如(3,4)表示物体在第3列第4行。

2. 位置的应用:根据物体位置确定数对,根据数对确定物体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2. 教学难点:根据物体位置确定数对,根据数对确定物体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位置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位置的表示方法。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4.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位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位置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3. 演示新课: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位置的表示方法。

4. 练习新课: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批改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教案(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教案(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3)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方格图,问: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
指生回答:大门(3,O)。
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其他场馆的位置。
小组互相交流、探讨,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导。
集体订正,并用多媒体出示各场馆的位置:
大象馆(1,4) 猴山(2,2) 大门(3,O) 熊猫馆(3,5) 海洋馆(6,)
2.指生到黑板指一指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1,1)、猩猩馆(O,3)、狮虎山(4,3)。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导入:(出示如下示意图)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对的知识,先来看下面的示意图,你们能用数对分别表示出各场馆的位置吗?
熊猫馆
大象馆
海洋馆
猴山
大门
引导学生用数对分别表示出各场馆所在的位置。
指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么确定它们的位置的。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20页“动物园示意图”。
(1)引导学生观察图,并比较它和刚才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理解图意: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这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与横线的交点上。
(2)提出问题: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纵向排列的数字表示行,从下往上数;横向排列的数字表示列,从左往右数。图上的数字表明行和列的起点均为O。
猴山(2,2) 大象馆(1,4) 大门(3,O)
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
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批 注
教学(后记)反思:
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标出各个场馆的位置的。
引导学生回答:飞禽馆(1,1)是在第一列第一行,猩猩馆(0,3)是在最左边一列第3行,狮虎山(4,3)是在第四列第三行。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第二课时)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第二课时)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第二课时)人教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第二课时)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材的第37页例2以及第38页的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通过数对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数对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挂图学具:练习本、尺子、铅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教室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教室中物品的位置。

例如,书桌在教室的第三行第五列。

2. 讲解新课(1)讲解数对的含义:用两个数字表示物体的位置,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以教室为例,让学生用数对表示不同物品的位置。

如,书桌的位置是(5,3),表示第五列第三行。

(3)通过数对找出物体的位置:以练习题为例,让学生根据数对找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如,数对(2,4)表示的是第二列第四行的位置,让学生在教室图中找出对应的位置。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38页的练习题,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1)数对的含义: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如,(5,3)表示第五列第三行。

(3)通过数对找出物体的位置:如,(2,4)表示第二列第四行的位置。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数对表示下列物体的位置:(1)书桌:()(2)椅子:()(3)窗户:()答案:(1)书桌:(5,3)(2)椅子:(4,2)(3)窗户:(1,5)2. 题目:根据数对找出下列物体的具体位置:(1)数对(3,6)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2)数对(1,4)表示的是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答案:(1)数对(3,6)表示的是第三列第六行的位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 2 课时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 2 课时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第2课时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20例2。

教学目标1. 理解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

2. 结合方格纸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3. 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生:方格纸。

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1. 复习:师:上节课咱们学习了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谁来说一说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什么,第二个数表示什么?生: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课件出示填空:(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再表示()。

(2)李军买了一张电影票,座位是4排5号,用数对表示为(5,4),张红买了同一场的电影票,她的座位号用数对表示为(7,6),张红的座位是()排()号。

(3)小军在教室的座位用数对(3,2)表示,那么他坐在第()列,第()行。

2. 导入:(课件出示动物园示意图)师:这节课我们来探究如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先来看动物园示意图,你们能用数对分别表示出各场馆的位置吗?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为将要学习的新知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师:这是教室座位示意图的第1列,第1行。

(课件出示)师:动物园示意图的第1列,第1行又在哪儿呢?(课件出示动物园示意图)学生交流、探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把方格纸的竖线和横线分别与行和列建立起联系。

师: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这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与横线的交点上。

师: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生:0既表示列的开始,又表示行的开始。

图中左侧纵向排列的数字表示行,从下往上数行数;图中最下面横向排列的数字表示列,从左往右数列数。

师:观察这幅方格图,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生:大门的位置用数对(3,0)表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用数对确定位置(18)-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用数对确定位置(18)-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用数对确定位置(18)-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够用数对表示位置。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数对的含义。

2. 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数对的有序性。

2. 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示位置,引入数对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讲解数对的含义:数对是由两个数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的,通常表示为(a,b),其中a为横坐标,b为纵坐标。

(2)讲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点都可以用一个数对来表示,例如点A(3,4)表示在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4的位置。

3.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例如:在教室座位图中,小明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小红的位置可以用数对(4,5)表示。

4. 练习巩固(1)让学生自己举例,用数对表示位置。

(2)教师给出一些数对,让学生找出对应的位置。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数对的含义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

2.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班级同学的位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数对的含义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对的有序性,避免出现顺序颠倒的错误。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数对的有序性数对的有序性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容易在此出现错误。

数对的有序性指的是数对中的两个数是有顺序的,第一个数表示横坐标,第二个数表示纵坐标。

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必须按照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的顺序排列。

如果顺序颠倒,表示的位置就会发生改变。

第二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第二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对的表示方法。

2. 数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数对的表示方法的掌握。

2. 数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教学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位置,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这些位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表示方法,教师总结并引入数对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即用两个数表示一个位置,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2.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位置,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这些位置。

3.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对解决。

2.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拓展提高(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对解决。

2.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巩固练习、拓展提高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数对的表示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补充和说明:数对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它是一种用两个数表示一个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这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地图上的坐标、棋盘上的棋子位置等。

因此,学生需要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 位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 位置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位置一、教学目标1.理解“左”、“右”、“前”、“后”、“近”、“远”等表示位置的词语。

2.学会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3.能够根据题目描述,正确使用位置词语进行位置定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和应用位置词语描述位置。

难点:能够准确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教具:图片、小物体、黑板、彩色粉笔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探索位置关系1.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教室中各个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认识“左”、“右”、“前”、“后”等位置词语。

2.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提问并回答:你的左边是什么?你的右后方是什么?3.教师引导学生在黑板上绘制简单平面图,并指导学生描述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

第二课时:运用位置词语1.教师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书上有关位置词语描述的练习题。

2.学生自主练习,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答案,并讨论正确答案的原因。

3.教师注意纠正学生在使用位置词语时的错误,并指导学生如何准确描述位置关系。

第三课时:综合运用1.教师布置综合练习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位置词语,综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选择一名学生上台展示答案。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指导学生如何进一步提高描述位置关系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各种位置词语的理解程度有所差异。

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际操作和示范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位置概念。

同时,在综合运用环节,需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对位置词语的应用能力。

以上教案仅为参考,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应调整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通用10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通用10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明确竖为列,横为行,在描述位置时要先说列后说行,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用语言描述数对表示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准确找出指定的位置,能够用语言描述路线图。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数对表示指定的位置。

2、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图形或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电影票、班级座位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位置提问:假如你的家长要来班里开家长会,你怎样告诉他们哪个是你的座位呢?(第几组第几排……)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确定位置的例子呢?(举例……)师:以上这些,只要说明是第几排第几个就能确定座位。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投影出示班级座位图(1)说一说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师:吕全同学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吕全同学的位置表示出来。

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B: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4)讨论师:同样都是吕全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

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致,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板书:列行老师左手起竖排第一竖就是第一列…,横排第一排就是第一行…(5)探索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A:明确说明:吕全在第6列,第3行就可以写成(6,3)这样的一组数对来表示。

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自己数学组长的位置。

要求: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对表示;b、集体订正:吴丹的位置是(3,4),杜佳伦的位置是(4,3)。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第2课时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第2课时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第2 课时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材第20 页的内容。

1.在经历把具体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点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正确地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关系。

2.在综合应用位置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点与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

重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准确地表示点的位置。

难点:发现同一行、同一列等特殊数对的特征。

课件。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对,我们来看一下这道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21 页“练习五”第3 题。

)师:题中小精灵说“(9,8)这个格已经涂好了”,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这里的“(9,8)”表示什么意思?2.你能在图中指出第9 列吗?能在图中指出第8 行吗?呈现涂色完成后的结果。

(课件演示。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数对与位置的知识。

(板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用数对表示物体在方格纸上的位置。

(1)认识“动物园示意图”中的列与行,明确起点。

(课件出示教材第20 页例2。

)师:这幅“动物园示意图”和我们刚才认识的涂色方格图有什么不同?引导归纳(着重归纳以下几点):①示意图中每条竖线都按顺序标上了数,而涂色方格图中是把每竖条(列)小方格标上数,说明在示意图中是把每条竖线看作列。

(课件演示。

)②示意图中每条横线也都按顺序标上了数,而涂色方格图中是把每横行(行)小方格标上数,说明在示意图中是把每条横线看作行。

(课件演示。

)③示意图中的0 既是列的起点,也是行的起点,说明列的顺序还是从左往右,行的顺序还是从前往后。

(课件演示。

)④涂色方格图中的每个小方格都可以用数对来确定它的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示意图中每条竖线和横线都有一个交点,每个交点也可以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教师概括: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发现示意图就是要我们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它把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实际问题通过方格纸转化成了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位置》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一节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通过数对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位置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数对来表示位置,为学生今后在几何、坐标等领域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他们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对在表示位置方面的优势,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难点: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规律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对表示位置的优势。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生活实例、游戏等环节的PPT,辅助教学。

2.卡片:准备数对卡片,用于游戏环节。

3.练习题:准备相关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生活实例,如在一个教室里,让学生用数对表示某个学生的位置。

通过这个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讲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规律,如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通过PPT展示多个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规律。

3.操练(10分钟)开展趣味游戏,让学生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数对卡片,要求学生快速找出卡片上物体的位置。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2单元位置第1课时位置(1)【教学内容】教材P19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数感。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知道如何描述同学的位置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1))二、探究新知1.明确行、列的意义。

课件出示形似教材P19例1座位图。

师: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么规定列和行的?【学情预设】竖排叫“列”,从左向右数;横排叫“行”,从前往后数。

2.认识数对。

课件出示老师说的话。

(1)自主探索。

师:你能根据图中信息找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自己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张亮在第2列,第3行,学生能在座位图中正确圈出来。

(2)交流分析。

课件出示标注行和列的座位图。

师: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

你现在知道怎样表示物体的位置吗?【学情预设】预设1:用数对表示。

预设2: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前面一个数字代表列,后面一个数字代表行,中间用逗号隔开。

3.深化认识。

师:你知道王艳同学和赵雪同学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吗?你能用数对表示她们的位置吗?【学情预设】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赵雪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

师:王艳同学和赵雪同学的位置都是用3、4表示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师: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4.小结归纳。

师:用数对表示数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共同总结:(1)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列数时,要从左往右数,确定行数时,要从前往后数。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先说列,后说行,表示形式为(列数,行数)5.强化训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确定物体的位置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确定物体的位置人教版

第二单元位置教学设计第2课时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例2及练习五。

内容简析例2借助前面学习的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进行逆推,即根据所给的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1.理解数对的意义。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转化及归纳的能力。

4.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渗透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重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解决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时,主要运用转化和逆推的教学方法:首先用转化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其次用逆推的方法,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观察、对比、推理、总结等方法学习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承前启后链复习:回顾有关数对的含义和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学习:了解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应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延学:能根据数对的知识进一步学习有关坐标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课件引入:(一)回顾旧知1.教师谈话:这是我们昨天留给大家的一道利用数对涂色的练习题,你们都完成了吗?(用PPT课件出示练习五第3题)2.提问:题中小精灵说“(9,8)这个格已经涂好了”,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这里的“(9,8)”表示什么意思?(2)你能在图中指出第9列吗?能指出第8行吗?3.呈现涂色完成后的结果。

(PPT课件演示)(二)引入新课教师谈话: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场馆,为了便于游客找到各个场馆的位置,绘制了下面的示意图。

在这幅示意图里用一定大小的方格来统一距离,用格点(方格纸上竖线和横线的交点)来表示场馆。

(PPT课件出示“动物园示意图”)【品析:通过谈话,与课件预留的练习相结合,有条理地把问题引入到新课题中来,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面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A. B. C.2.由10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B.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C.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D.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一样大3. “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破着缓缓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下面图()与故事情节相吻合.A. B. C. D.4.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体积减少,表面积也减少B.体积减少,表面积增加C.体积减少,表面积不变5.a+3的和是奇数,a一定是()A.质数 B.合数 C.奇数 D.偶数6.把5克糖溶解在2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A. 14B.120C.520D.157.一个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是413,原分数的分子乘4是96,那么原分数的分母是()。

A. 78B. 65C. 52D. 27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题型注释)8.在1,2,5,6,13,15,18,20这些数中,质数有(___)个,偶数有(_______)个。

9.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质数: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把一根5米长彩带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11.( )÷16=18=()409()=( )(填小数)12.用0、3、4、8、5中的四个数字组成一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四位数是(_____),最小的四位数是(____)。

13.如下图,把9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摆在一起。

如果从正面和后面看,所看到的图形面积之和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14.一个正方体总棱长是24厘米,表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3.15.如果A÷B=6(A和B为非零自然数),则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因数是.16.3.85立方米=(__________)立方分米 40毫升=(_________)升56千克=(_____)吨(填最简分数) 45分=(______)时17.(________)kg物品可以使下图中秤盘上的指针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位置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之前,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本单元学习内容的特点是: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用数对描述。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用数对的形式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并能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时间
2课时左右。

第2课时用数对表示位置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页例2,“做一做”和练习五第5、7题。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抽象的数学问题。

2.使学生明确如何在方格纸上确定点的位置。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用数对表示指定的位置。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图形或地点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出示教室座位示意图。

描述一个同学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它们各表示什么?
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关于位置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出示例题2:
1.观察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图中的数据“0”表示什么?
2.你能找到大门的位置吗?我们用“3”能不能表示它的位置?3和0分别表示什么?
3.请用数对表示其他场馆的位置。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在图中标出下面各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 猩猩馆(0,3) 狮虎山(4,3)
2.完成教科书第20页“做一做”。

3.练习五第5、7题。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如何确定位置?在表示物体位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归纳:确定一个位置必须有两个数,也就是一个数对来表示一个位置,其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在方格纸上表示时,横轴上标的数字表示列数,纵轴上标的数字表示行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上节课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学习在方格纸上表示出物体的位置。

课本中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累感性经验,以便于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