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_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合集下载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 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学习要求: 1.了解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客观条件,掌握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主要矛盾和 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 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2.熟悉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掌握新民主主 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3.深刻认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和三 大法宝,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独立,反对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实现人民解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本主义
签订 《南 京条 约》
清 廷 上 谕

孔 宋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 年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 年 他在《 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总路线内容。) 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总路线内容。)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前后,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前后 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 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的新经验,继续发展了新 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的新经验 继续发展了新 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 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 1. 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军 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 事理论; 事理论; 2.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总路线; 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总路线; 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总路线 3.关于政策策略理论的新发展; 关于政策策略理论的新发展; 关于政策策略理论的新发展 4关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思想; 关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思想; 关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思想 5.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
主要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 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 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 概括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 人民代 表大会制
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毛泽东在1947年12月所作的《目 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 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 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 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 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 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毛泽东 选集第4卷
帝国主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工人阶级——领导阶级 2、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农民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 小商人 手工业者 自由职业者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1)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 题,也是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它是 区分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第二,中国革命 的形势发展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身上,无产阶 级自身的特点和优点决定能够担当领导并完成 民主革命的任务。 (2)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通过其政党来实现的,它 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率领被 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 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毛概课件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课件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最凶恶的敌人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主 要 社 会 基 础 大资产阶级竭力扩张官僚 资本,企图扼杀中国革命
官僚资本主义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 农民
最基本的动力 主力军 基本动力 革命动力之一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点 击 图 片 收 看 视 频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红军长 征后
1938年11月毛泽东在《战争和战 略问题》中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 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 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的国情
政治 侵略
租界地内的“国中国”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的国情
经济 侵略
在外国巡捕监视下的中国劳工
第一节 文化 侵略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的国情
中 共 二 大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 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 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 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 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明确提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中共二大
林 祥 谦
总结工人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单靠 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 利,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国民族资 本先天不足,主 要是轻工业,缺 乏重工业的基础。

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邓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邓三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的: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重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指导意义难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什么时候结束?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在经济上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考何为半殖民地?何为半封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进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毛泽东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以1840 年鸦片战争为标志 ,近代中国社会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仍占有明显的优势(2)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了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中国封建主义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3)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一、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本章学习的重点1、正确理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及其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历史经验。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大众的革命。

首先,这种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其次,它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称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中国革命在性质上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2、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经济上的软弱性和政治上的妥协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3、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特点决定着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次错误的主要代表人陈独秀李立三王明瞿秋白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921年党的一大没有认清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由于当时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等,缺乏明确的认识,因而笼统地提出要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任务和奋斗目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线的形成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指出: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第二步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1923年党的三大提出与国民党合作以建立广泛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

第一次国共合作将如何处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毛概_第三章第一节_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毛概_第三章第一节__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毛泽东
毛泽东的经典论述 (二):
现时中国的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革命,已不是旧式 的一般的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的革命, 这种革命已经过时 了,而是新式的特 殊的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革命。我们称 这种革命为新民主 主义的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工人阶级运动的 经验 1927年大革命时 期的经验
土地革命时期的 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的 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的 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实践基础: 中国革命的经验总结:
(1)工人运动的经验 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以 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 (中经:安源路矿(江西省萍乡县 的安源煤矿和由煤矿通到株洲的铁 路)工人罢工;开滦煤矿(在河北 省唐山—带)工人罢工),1923学2 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
这个时期的斗争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教训。第一, 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 仅仅依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斗是不够的,必须利用一切 可能的机会,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第二,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不能享受起码的民主权利, 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工人斗争都受到反动军警的镇压, 因此,为了争取革命的胜利,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 仅仅依靠罢工这个武器,主要进行合法斗争,是不行 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社会条件:近代中国 国情(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落后的农业 国);社会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 主义和人民大众)。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时代特征:帝国主义 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 主主义革命转化。
五四时期的毛泽东

第三章 新民主义革命理论(概论课)

第三章 新民主义革命理论(概论课)

传教士正在向上海徐家汇一带的孩子们传教
辨析:
“侵华有功论”
毛泽东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
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
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
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历史任务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2)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实践
革命统一战线 (1921年7月—1927年)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927年—1937年7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945年)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在 西安发动西安事变
•中共派叶剑英、秦邦宪、 周恩来组成代表团到西安调 停。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教学目标:
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
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
论的形成、基本内容晶,是中国革命 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 果。
教学重点: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其内容;
◆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 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 ◆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内 容及其重要地位。
3、中国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
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 导,就必然不能胜利。 ——毛泽东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 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行 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 义社会
中国的红色 政权为什么 能够存在 毛泽东

毛概-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毛概-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3.成熟阶段——1936年以后
代表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实践论》、《矛盾论》 《战争和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共产党人〉发刊词》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正 式宣布:“从1927年到现在 ,我们 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 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 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 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 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 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
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
主 观 条 件
(3)“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 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工农武装割据
为以 主武 要装 形斗 式争
为以 中土 心地 内革 容命
以 设根 为据 依地 托建
三者结合
(4)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意义
1.指明了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唯一正
确的途径,指引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2、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 路的必要性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 路的可能性
(3)“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 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4)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意义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 路的必要性
第一,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第二,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决定的。中国反 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 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 下的农民战争。 第三,这是由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决定的。
总指挥叶挺
领导人张太雷
副总指挥叶剑英
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1928—1935)
1930年,中国 共产党创建的 农村革命根据 地十几个,军 队10万人, 1934年红军发 展到30万人, 革命根据地人 口达到1000万 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单项选择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共一大的召开【答案】C.【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因此,正确答案是C。

选项A,辛亥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

选项B,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选项D,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党成立之前的五四运动已经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毛泽东认为,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是认清A.中国的国情B.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C.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D.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答案】A【解析】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中国共产党要在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里领导人民革命并取得胜利,就必须认清这一基本国情,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

因此,正确答案是A。

选项B,是近代中国国情的一部分。

选项C,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选项D,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

3.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答案】C.【解析】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因此,正确答案是C。

选项A、B、D,这些矛盾在近代中国也是存在的,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这些矛盾并非主要矛盾。

4.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A.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B.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C.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D.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与封建经济各占一半【答案】C.【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外国资本、本国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 三 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
在近代中国这个政治、经济、文化都极 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 行革命,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进行一场什么 性质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理论,正确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基本 问题,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案例讨论:
• ( 1 )中国是怎样由封建社会变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 ( 2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 本特点
•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 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 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 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 基础。
• 第二,《南京条约》的签订和实施,加 速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 开始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逐步沦 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场所和原料 产地。 • 第三,它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灾难 性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巨额赔款和鸦片 大量输入所产生的银荒,使清政府的财 政危机日益严重,中国人民所受到的毒 害和负担更加沉重。
新民主主义思想基本成熟
• 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 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 • • • •
•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 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 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 会的主要矛盾。当然还有别 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 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 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3、辛亥革命
• • • • • 背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新丑条约》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提出“三民主义”。 过程:1911年10月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1912年元旦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任临时总统,并颁布资 产阶级宪法《临时约法》。 • 但由于国民党妥协分子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压迫, 孙中山被迫让位,把权力交给了代表旧势力的北洋军阀袁 世凯。袁上台后——称帝——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军阀混战。

签订《辛丑条约》。
一批不平等条约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当时社会 的特点进行了科学分析: 第一,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 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 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第二,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 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 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官僚买办资本结合,在中国的社会经 济生活中占着明显的优势。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 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的力量很软弱,没 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革命的任务: • • 近代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 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
• 所以,中国近代革命必须两面作战,既是反 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 主革命,成为民族和民主革命的统一体。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 资产阶级革命,它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 2、戊戌变法(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 • • • • • 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定,资产阶 级改良派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 方式:通过实施“新政”,对封建制度进行自上而下 的改革 目标:以“救亡图存”为口号,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制 度,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要想实现民族独立 和国家富强的目标,依靠封建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是根本不可能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根本行 不通。

毛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问题: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 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到1950年初,新中国实施新民主 主义的经济政策,共没收国民党官僚 资本的工矿和交通运输企业2858家、 金融企业2446家,征购和代管外国在 华企业1192家,建立了掌握经济命脉 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保护民族工商业
(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 官僚资本主义:落后的生产关系 民族资本主义:进步的生产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特点: ➢无产阶级领导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范畴 ➢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 ➢以解放生产力为革命的根本目的
问题: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具有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新旧民主主 义革命的 内在联系
革命的 对象和 任务相同
革命的基本 革命的性质
民主集中制 的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 沿用,但具体内容 逐渐发生变化。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时 期
共产党成立
大革命
土地 革命
劳农专政 革命
名 真正平民政权
民众 合作
称 工农小资 统治
产阶级的 的国
民权裁制 家
工农 民主 政权
抗日 解放战争及 战争 新中国成立
抗日 民主 政权 即 “三 三制”
毛泽东视察 上海申新九厂。
1929年1月,在红四军司令部的布告中就 有“城市商人,积铢累寸,只要服从,余皆不 论”的规定。在创建苏维埃政权的实践中,党 更明确规定要“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各革命 根据地都鼓励私人商业的发展。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 其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纠正王明过“左” 的工商业政策,重新重视在经济上保护民族 工商业的存在和发展,从而使根据地遭到严 重破坏的工商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前途:经由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前途: ★ “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 二次革命论” 二次革命论 一次革命论”
★ 整个中国革命包含两重任务:新民主主义 整个中国革命包含两重任务: 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 革命的必要准备, 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必然趋势。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的必然趋势。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紧密衔 接。
(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确立依据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以武装的革 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近代中国政治、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决定了无产阶级 政党必须避开强大的敌人, 政党必须避开强大的敌人,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建 立革命根据地 农民是近代中国人口的大多数, 农民是近代中国人口的大多数,这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 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 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才能使革命获 得更广泛的支持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 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主讲人:周莉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
目录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 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 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背景 1、社会背景:近代中国的国情 社会背景: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 认清中国的国情, 是认清和解决中国革命 问题的基本依据。 问题的基本依据。 ——毛泽东 毛泽东

高中历史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高中历史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学目的: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及其指导意义难点: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课时:2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毛泽东同志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依据。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一般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阻碍中国的自主发展,防止出现一个摆脱它们控制以至与它们竞争的新型资本主义国家。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关联着的,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才能为完成后一个任务创造条件。

毛概第3章

毛概第3章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 包括总路线、基本纲领、统一 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革 命道路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提出:
(1)1939年, 毛泽东在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概念 (2)1948年4月,毛泽 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 话》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完整表述为: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 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 命”
中国文化革命的旗手鲁 迅先生。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 的文学”。《狂人日 记》、《呐喊》、 《坟》、《彷徨》、 《阿Q正传》等优秀现 代文学作品是新民主主 义文化纲领的实践。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1、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2)党的任务:继续革命
八七会议视频



中国的官僚资 本家最早产生 于洋务运动时 期 北洋军阀时期 是又一次高潮 国民党四大家 族是最大的一 支
官僚资本主义: 是一种垄断资本和反动国家政权结合在一 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它的存在和


发展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其与国 家政权结合,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密切 联系才成为革命的对象。 其特点: 第一,封建性。 第二,买办性。 第三,垄断性。

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起义。
三湾改编: 时间: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 地点: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 部队由一个师改为一个团 确立了党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 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制度 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马克思

恩格斯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马克 思恩格斯他们通过对俄国原始 土地公有制的农村公社的研究, 突破了他们原先根据西欧社会 发展提出的“五种社会形态 说”,提出了关于俄国等经济 文化落后国家可能在“国际交 往”的作用下,通过吸收资本 主义社会创造的发达工业生产 力和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 夫丁峡谷”、走非资本主义社 会发展道路的设想。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国 情况依据
(一)新民主主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和”跨越论”
马克思恩格斯所持的是民主革命与 社会主义革命革命阶段论与不断革命论 辩证统一的思想。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 ,他们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是无 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无产阶级必 须积极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帮助资 产阶级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无产阶级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要同 农民联盟,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 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


(1)关于革命的对象和任务 帝国主义 封建地主阶级 官僚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是反帝反封建,推翻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 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长征到陕北后的毛泽东

(2)关于革命的动力和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近代中国是一 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因此中国 革命在性质上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其次,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经济上的软弱性和政治上的妥协性,不 可能领导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再次,由于 中国无产阶级的历史特点决定着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在无 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 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决定参加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的 广泛性。革命的动力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 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占人口80%的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是不可缺少的 同盟军。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 三 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1、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 而是因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2、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农民革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属于无产阶级, 这是新旧民主革命最根本的区别。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革命。 5、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然后再使之发展,进 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的革命道路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 必要性 第一,从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布局看,敌人在城市里 建立起强有力的反革命统治,革命力量非常弱小, 农村是敌人统治相对薄弱的地区,是保存和发展 革命力量的重要场所。 第二,从革命的动力看,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第三,从中国的社会性质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 会,使中国内无民主,外无独立,受帝国主义侵 略和封建主义的专制压迫,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武 装夺取政权。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第四,相当力量红军的存在,这是红色政 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 不错误,这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 关键性的主观条件。
课间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二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推翻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 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本章重点
1、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 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正确认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在创立这一理论的过程 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3、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史上的重要 的地位。
两种错误观点的错误实质: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 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 民主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主要是指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无产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 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 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 政。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民主集 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的革命性: 一方面,就其消灭买办性、封建性,摧 毁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而言,具有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对 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剥夺大 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 的性质
3、保护民族工商业 民族工商业是民族资产阶级所有的 企业。
中国最大民族
工商业者—无 锡荣氏兄弟的 故居
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提出后,由 于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准备不 充分,致使这些基本思想不能完全落实 到实践中去,特别是对怎样实现无产阶 级领导权这个核心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 重视,致使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2.新民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中国共 产党成立到土地革命前半期初步形成。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刻投身于中 国革命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 成了不同的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经验, 从而指导了中国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教学目的要求:一、认清近代中国国情的极端重要性。

二、认清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三、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四、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五、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道路。

六、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教学重点:一、认清近代中国国情的极端重要性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发展道路和三大法宝。

授课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思考: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成熟于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又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其基本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的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道路和三大法宝。

其基本点,一是资产阶级问题,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即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且在特殊条件下把一部分大资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以求最大限度地孤立最主要的敌人。

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同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

二是革命形式问题,认为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 而且控制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 主要障碍。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分裂剥削政策, 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 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 上述特点表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 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最主要的矛盾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基本经验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的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 的艰难探索 (二)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 依据和内容 (三)中国革命道路理 论的意义
(一)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新民主 主义理论体系构成的基本要素。“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 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 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 义政治、经济、文化纲领的论述,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描绘了蓝图,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
2.旧民主主义革命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20世纪初期,由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的社会历史条件基本 具备,主要表现如 下: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 变
第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 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第二,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 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奠定了政治 基础。第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指导。第四,十月 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中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有文字、图片、音像、动画等; 2.案例:(1)数千年之变局(2)起义上山 3.启发式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互 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五、授课学时:3学时 六.内容、程序: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
第一,无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是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和革 命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无产阶级具有一般资本主义 国家工人阶级的三大特征和它自身的三大优点,及它 走上历史舞台就诞生了自己的先锋队,使它能够担负 起历史重任;五四以后的革命历史表明无产阶级是中 国革命感的领导力量。 第二,中国无产阶级取得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有 正确的方针和原则。首先,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 导权必须是通过自己的政党—共产党来领导;其次, 必须同资产阶级实行独立自主和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 再次,革命武装是保证其领导的坚强支柱。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 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 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一.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因为它是反对 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 第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 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 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相一致的; 第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就是主张文化 的民主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 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无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中国 无产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2.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3.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 和自由职业者。他们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是中国革命的基 本动力, 4.民族资产阶级集进步性和软弱性于一身,具有两面性的 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二、教学重点: 1.近代中国的国情与中国革命的性质、主要矛盾,旧 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基本纲领。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统一战线和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建设 三、教学难点: 1.近代中国的国情与中国革命的性质,旧民主主义革 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2.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 体的分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第一,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 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 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第二,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 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 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 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第三,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公私兼顾、 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第一,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 最凶恶的敌人。 第二,封建主义同帝国主义相勾结,是帝 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社会的基础。是中国 革命的又一重要对象。 第三,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国家政权发展 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买办的大资产阶级,没收官僚资本,消灭官 僚资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政治纲领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经济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文化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第一,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 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第二,新民主主义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三,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一种过渡性质 的,但又在一定历史时期必须采取的国家形 式。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前后,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 其是解放战争以来的新经验,继续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 革命理论. 1. 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军事理 论; 2.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总路线. 3.关于政策策略理论的新发展; 4关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思想; 5.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主要矛 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近 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分为旧民主主义 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发展
2.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发展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一部中 国人民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但无论是太 平天国的农民战争,戊戌变法,还是孙中山领导的资 产阶级革命,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却都不 可避免地失败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问题, 两大基本任务都不能解决,中国依然是一个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 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1.大革命时期,党强调把革命工作的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 开展工人运动.但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 根据地,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同时在理论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以及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 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进一步丰富 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从而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 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第一,新民主主义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 命。它与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革命,但两者之间有着原则区别。一是革命领导权不 同;二是时代条件不同;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四 是革命的目标与前途不同。 第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 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第 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新民 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 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
基本国情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 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新民主主义革 命基本思想的初步提 出 (二)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的形成 (三)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的成熟 (四)新民主主义革 命理论的继续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提 出



大革命时期,党就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 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划 清了新旧两种民主革命的界限。这是党在探索中国革 命规律的进程中所取得的重大进步. 1. 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初步地阐 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在中国近代历史 上,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2. 中共三大提出了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最广泛的 民主革命统一战线 . 3. 中共四大总结建党以来特别是国共合作以来的经验, 在党的决议中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 领导权问题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