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地名由来

合集下载

汉中资料

汉中资料

汉中汉中市,位于中国地理版图中心,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最好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中国最美十大城镇,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被誉为“汉人老家”。

汉中地处陕西南部,与西安、宝鸡、安康、广元、巴中、陇南市相连。

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是汉王朝的重要发祥地,也与汉族这一称谓的形成有直接不可替代的关系,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的源头,秦巴地区三大中心城市之首,是西安天水城市圈和成渝城市圈的重要连接枢纽,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因境内洋县生存有世界濒危鸟类、“世界珍禽”—朱鹮,故又被称为“朱鹮之乡”。

现辖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勉县、西乡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1区10县及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汉中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1] 。

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稀动物,自然环境与物产非常丰富。

拥有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被公认为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最好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汉中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201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城镇”,中国最美油菜花海城市,是一座山水相依的“千年古城”。

城市百科景点美食文化人物历史自然建设学校中文名称汉中市外文名称Hanzhong City 别名褒国、梁州、天汉、兴元府、南郑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西南地区,陕西省西南部下辖地区1区10县及1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政府驻地汉台区民主街电话区号0916 邮政区码723000 地理位置中国西南地区、陕西省西南部、汉水上游、秦巴谷地面积27246平方千米人口343.81万人(2015年底抽样公报常驻数据)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汉中话[1]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西汉三遗址、褒斜栈道、武侯墓、张良庙、南湖、定军山、黎坪等机场汉中城固机场火车站汉中站、略阳站、阳平关站车牌代码陕F 城市精神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市花旱莲市树汉桂行政区划代码610700 高等学府陕西理工大学、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市鸟朱鹮城市节庆汉中油菜花节、柑橘节地区生产总值1064.83亿元人民币(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31031.04元人民币(2015年)历史名人刘邦张良萧何韩信张骞蔡伦户籍人口385.21万(2016年)目录1 历史沿革? 民国以前? 民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2 行政区划3 地理环境? 位置? 地貌? 气候? 水文4 资源? 生物? 矿产5 经济6 人口7 交通? 铁路? 航空? 公路8 社会? 对外交往? 市花市树? 科教卫生9 旅游10 荣誉11 文化艺术? 民俗风情? 传统民居? 地方特产12 历史大事汉中历史沿革 编辑汉中位于华夏版图之中心,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刘邦西汉王朝的发祥地,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的军事要地,杰出的政治、军事人物张良、韩信、萧何、张鲁、诸葛亮、曹操、刘备、夏侯渊、黄忠、姜维、马超、张飞、吴玠、吴璘、方孝孺、李自成等都在汉中留下深深的足迹。

汉中得名于秦惠文王,既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又是魏、蜀的主战场

汉中得名于秦惠文王,既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又是魏、蜀的主战场

汉中得名于秦惠文王,既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又是魏、蜀的主战场汉末三国时期的“汉中”地区,以其特殊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在那段激荡的历史年代,留下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传说及名胜,是汉末三国时期魏、蜀两大集团倾尽全力在益州地区争夺的主战场,被后世称之为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那么,为什么汉中地区在当时如此重要呢?笔者结合相关史料及文献中的记载,对古汉中地区做一个简单的概述。

“汉中”一词的由来;“汉中”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早期。

据《史记·秦本纪》中的记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国的国君赵驷率部攻打楚国,秦军一路势如破竹,略其属地六百多里。

战役结束后,秦惠文王为了方便管理攻占的土地,在该地设置了汉中郡。

这即是“汉中”一词出现在史料中的最早记载。

据唐代的《括地志》载,初设汉中郡的治所,位于如今的陕西省汉中市以东的南郑县,该地正好处于汉水的中游,所以,以水、地为名,取名为“汉中”。

汉中郡初始的地域非常广,其辖境除了如今陕西省的汉中、商洛、安康等三个地市之外,还包括了湖北省十堰市及甘肃省陇南、宝鸡等地市的部分地区。

由此可见,汉中郡最初的地域,相当于如今的一个省级单位。

另据《汉书·地理志》载,汉中郡在历史的沿革过程中,治所及辖境在两汉时期曾出现过多次变动。

西汉时,汉中郡的治所移到了如今的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

西汉武帝时期的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中郡划归益州管辖,至东汉时,汉中郡治所又移回了南郑县。

此外,汉中郡的辖境也在两汉时期逐渐萎缩,至汉末三国时期,其辖境已经变为了如今的汉中市地区,即夏、商、周时期的“褒国”全境。

汉中地区的地貌及水系;北魏时期编撰的地理类书籍《水经注》中,以汉中地区的古沔水为线索,按照该水系的源头、流经地域及沿途的人文、地理、经济、民俗、古迹等各方面,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记述。

据该书载,古沔水的源头,即是如今的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玉带河”。

地名:中华文化传承和认同的标识

地名:中华文化传承和认同的标识

地名:中华文化传承和认同的标识作者:陈鹏来源:《新传奇》2019年第27期中国地名,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着千百年的情感传承,更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

对文化的传承和认同是对文化根脉的一种敬畏,而地名就是文化传承和认同的标识。

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称,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

中国地名体现了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等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的地名历经千年不变,有的地名则多次更换,每个地名的背后有一段故事,每个地名的后面另有一串地名。

地名的由来、命名的原则、寓意都蕴含着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

反映族群分布,成为朝代名称早期的地名实际上反映了族群分布。

如商朝人,几乎将所有做过都城的地方都称为“亳”,早期迁移到的地方也命名为“亳”。

又如,山东好几个地方地名都帶“不”(音夫),其实这也是反映某一个族群的流动或者分布的特点。

再如“姑”字,江南有好几个地名有这个字,最著名的是苏州,被称为姑苏。

对“姑”字以前有几种望文生义的解释,但有学者认为“姑”没有具体意义,只是越人的发语字。

但这类地名的存在反映了某支越人的分布。

早期的地名后来成为国名,成为朝代的名称,其实开始往往是指具体的地方,例如秦、汉、魏、晋、宋等。

以“汉”为例,来源于汉水,因为有了汉水,才有了汉中等地名。

汉高祖刘邦的封地在汉中,成为汉王,之后他建立的朝代就是汉朝。

因为汉朝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的影响,基本上奠定统一中国的疆域,所以这个民族主体被称为汉族。

这些地名经历具体的事件后发展成国名,因为开国皇帝或者统治者往往会把这些地方作为发祥地,之后就成为朝代名称。

反映人口迁移,记录一段历史地名的迁移也反映人口迁移或民族的迁移。

比如刘邦的祖籍是沛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他父亲长期生活在这里。

刘邦做皇帝以后将父亲接到关中,尊他为太上皇。

汉中是四川的门户,为何会被划给陕西,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汉中是四川的门户,为何会被划给陕西,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汉中是四川的门户,为何会被划给陕西,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汉中,喜欢古代史的朋友绝对知道这个地名。

在很多史书典籍里都会提到这个地名,因为这个地方非常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

对于四川来说,汉中可以说更加重要了,是四川的北大门。

一旦汉中失守,四川也就无险可守了。

不过如果我们看现在的地图能发现,汉中对于四川这么重要,却被划在了陕西,是陕西的一部分。

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会有这种状况,看完我们能发现,古人这样做真的值得我国敬佩。

先看一下汉中的大致状况,汉中位于汉中平原上。

因为汉水从这里流过,所以叫汉中。

而汉水又是长江重要的支流。

汉中平原北部是秦岭、南部是大巴山,可以说易守难攻。

而且这里由于是盆地,降雨量非常丰富,年降雨量高达900多毫米,原比周边地区要多。

汉中平原面积约1400多平方公里,自古就有“国宝天府,鱼米之乡”之称。

谁要是占领这里,占领四川就指日可待了。

我们看一下汉中地理位置到底有多重要。

汉中的北部是秦岭,秦岭北面就是关中。

汉中南部是大巴山,大巴山以南就是四川盆地。

汉中的西部是长江,汉中位于长江上游,可以顺水而下。

汉中西部是甘肃等地,历来都是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争夺的地方,从汉中可以直达这里。

可以说汉中是整个西部的中心,控制这里就可以牵动四周。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四川,因为控制汉中,越过大巴山就能到汉中平原了。

不管谁占领了这里,都能威胁到四川。

这样就是为何古代割据的时候占领四川的人一定要占领汉中。

当然,想要通过这里进攻关中还是很难的,只能通过陈仓、子午等蜀道。

既然汉中对四川来说至关重要,是四川的北大门,为何还要划给陕西。

这个是元朝划省份的时候划给陕西的。

当时人们考虑的是防止地方割据。

汉中既然是四川的北大门,如果这个北大门被四川掌握的话,那么进入四川所有的地方都被四川自己掌握了,一旦四川要是独立,外界势力就很难进入。

如果把汉中划给陕西的话,四川没有了这个北大门,想要独立的话,也需要先搞定汉中。

否则即使独立了,外界也会通过汉中很容易进入四川来占领这里。

陕西各地地名的来历

陕西各地地名的来历
黄陵县,秦汉设中部县,隋朝改为内部县,唐朝又恢复为中部县。民国33年(1944年)因境内有桥山上有轩辕黄帝陵,改为黄陵县。
甘泉县,唐初设伏陆县,因县南有阿伏斤谷河而得名,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阿伏斤谷改为甘泉谷,伏陆县也随之改为甘泉县,城南有美泉沟,泉水味美甘甜,称甘泉县。
宜川县,秦为定阳县,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设义川县,因县境内有义川河而得名。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为避太宗赵光义的讳,遂改名宜川县。
吴起县,因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吴起曾在此驻兵得名,隋朝时,因该地是洛河源头设洛源县,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改吴起镇为吴旗县。2006年,由本县申请,改为吴起县。(注:感谢完美夏天的补充)
子长县,宋代设安定堡,元代为安定县,1935年解放后分为赤源、秀延两县,次年又恢复为安定县,为了纪念谢子长,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更名为子长县。将县城由安定迁到瓦窑堡。
汉中:
位于陕西省的西南部,地赴秦岭巴山之间。西接甘肃,南邻四川,整个地区兼跨汉江、嘉陵江两大流域·并形成冲积形谷地平原,即汉中盆地。汉中之名始于公元312年秦惠文王“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因地处汉江中游,故名汉中。元代蒙古军占汉中,为了切断汉中地区与成都地区的联系,让四川“无险可守”,将汉中并入关中,至此汉中开始隶属于陕西省。汉中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区划(西北地区)与自然区划(西南地区)不一致的城市:无论是地理气候、方言习俗还是饮食习惯,汉中与陕西的关中、陕北地区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与川北极为相似。
咸阳:
古代将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称为“阳”,而“咸”字意为“皆”、“都是”等。咸阳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也有人根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上的陶文,以为商秧在此置“咸亨”、“阳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一,即为咸阳。

汉中简介介绍

汉中简介介绍
汉中简概述 • 汉中历史 • 汉中文化 • 汉中旅游 • 汉中发展 • 汉中未来展望
CHAPTER 01
汉中概述
地理位置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秦 岭与大巴山之间,属于汉中盆地

地理坐标为东经105°29′108°16′,北纬32°08′-33°52′。
东与安康市、西与宝鸡市接壤, 南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交界
交通状况
交通建设
01
汉中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
网络逐渐形成。
交通发展
02
近年来,汉中市积极推进交通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
系,提高交通便捷性。
公共交通
03
汉中市积极推广公共交通,建设公交车站、增加公交车次等措
施,方便市民出行。
CHAPTER 06
汉中未来展望
城市规划
,北与西安市、咸阳市毗邻。
历史背景
汉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许多朝代的重要行政区域 。
汉高祖刘邦在此建立汉朝,因此汉中也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汉中曾是蜀汉、南北朝、隋唐等朝代的重要割据重镇,也是明代红巾军起义的根据 地。
文化特色
汉中有着独特的文化特色,其 中最著名的当属汉中汉文化。
社会治安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安全,汉中市计划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大对 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建立安全防范体系
为了提高城市的安全防范水平,汉中市计划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体 系,加强社区安全建设。
加强公共安全宣传
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汉中市计划加强公共安全宣传教 育,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

汉文化的发详地----汉中

汉文化的发详地----汉中

汉文化的发详地----汉中汉文化的发详地----汉中古代把汉中称之为梁州府。

梁州,古代行政区划名,曾是古九州之一;三国时始设梁州,治所在陕西汉中,唐德宗改其为兴元府。

“梁州”正式成为行政区域名,始于曹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

是年,魏灭蜀汉,旋分蜀汉故地为益、梁二州,各领八郡。

梁州初治沔阳(今勉县旧州);晋太康中移治南郑(今汉中市)。

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南,子午河、任河以西,四川青川、江油、中江、遂宁和重庆壁山、綦江等县以东,大溪、分水河以西及贵州桐梓、正安等县地。

后经两晋、南北朝,由于“州”越设越多,其辖境逐渐缩小。

隋统一后,大规模撤州并郡。

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将“梁州”和“汉中郡”一并撤消;因避其父杨忠讳,改设“汉川郡”。

唐初,复改为“梁州”,成为山南西道的一部分。

其地缩至今城固以西的汉水流域,约相当于之前的汉中郡,治所仍在南郑,辖南郑、褒城、西(今勉县)、城固四县。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避朱泚军乱,天子幸梁州。

还都后,诏改梁州为“兴元府”,位同京都长安。

从此,“梁州”一词正式淡出汉中的行政称谓名。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手握兵权的太尉朱泚发动叛乱,很快占据都城长安。

唐德宗李适无奈只好逃至奉天(今乾县),叛军追逼不舍,德宗在奉天难以立足。

兴元元年二月(784),只好率嫔妃群臣沿傥骆道南逃汉中。

德宗皇帝初来汉中,春暖花开,气候宜人。

所经之地,老百姓又夹道相迎,箪食壶浆。

这都使德宗对汉中有了好感。

在汉中期间,汉中保障了德宗的安全,给以物资保证,使他遥控指挥关中官员平了叛乱。

为振兴朝廷,改元兴元。

三个多月后离开汉中返回长安时,下诏“升梁州为兴元府”。

铭书曰:‘朕遭罹寇难,播越梁岷。

丞庶烦于供亿,武徒勤于扞卫。

凡百执事,各奉厥司。

人皆竞劝,物以丰给。

嘉乃成绩,予怀不忘”。

不久以后再次下诏升兴元府(汉中)与京兆府同级;并免去汉中百姓税赋徭役一年。

中国历史上以帝王年号命府名,始于汉中。

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撤销汉中地区设立地级汉中市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撤销汉中地区设立地级汉中市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撤销汉中地区设立地级汉中市
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
•【公布日期】1996.02.21
•【文号】国函[1996]11号
•【施行日期】1996.02.21
•【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区划地名
正文
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撤销汉中地区设立地级汉中市的批复
(国函[1996]11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汉中地区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请示》(陕政字〖1994〗22号)及有关补充报告收悉。

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汉中地区和县级汉中市,设立地级汉中市。

市人民政府驻原汉中市民主街。

二、汉中市设立汉台区。

汉台区辖原汉中市的东大街、东关、汉中路、中山街、北关、舒家营、鑫源、大河坎8个街道办事处,河东店、宗营、武乡、铺镇、龙江5个镇和汉王、老君、望江、七里4个乡。

区人民政府驻原汉中市中山街。

三、汉中市辖原汉中地区的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勉县、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0个县和新设立的汉台区。

国务院
一九九六年二月二十一日。

汉水、汉中、汉朝、汉族的名称关系

汉水、汉中、汉朝、汉族的名称关系

汉水、汉中、汉朝、汉族的名称关系《诗经•大雅•云汉》:“倬避云汉,昭回于天……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 《诗经·小雅·大东》中也有“惟天有汉、鉴亦有光”的句子。

汉者,天汉,银河之古称也。

古代指银河,也有浩瀚星空、泛指宇宙之意。

汉水本名沔(mian )水,因为在分野上与天汉(银河)对应,所以称汉水。

(汉水即指汉江)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12年),秦“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这是“汉中”一词最早见诸于史籍。

楚国的汉中郡,位于今旬阳以东的汉水中游,故名。

据《史记·高祖本记》注引载“梁州本汉中郡,以水为名”,《汉中志府》也说:“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汉中”。

汉中因为汉水而得名。

刘邦曾被封为汉中王,他统一天下后,为了怀念帝业兴于“天汉”的汉中,为了取天汉(银河)之美意,故特将他统治的朝代定为汉朝。

汉武帝年号有“天汉”,盖以苦旱连年,欲“天汉”降雨,故名之。

可见,汉族的名称有源于对银河的崇拜和敬畏之意。

“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集体心理。

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

所以,“汉人”成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

汉字在古文中只称“字”,少数民族为区别而称“汉字”,指汉人使用的文字。

汉人的传统服饰即被称为“汉服”。

汉族作为一个族群,在先秦时代称作“夏”或是“华夏”。

到汉朝便有了“汉人”一名。

“汉人”得名于汉朝,其本意是指“汉朝之人”。

但在汉朝早期,因为秦朝的强大影响,其邻居更多的将汉朝人称作“秦人”,由于秦朝声威远震,也影响到其他国家对汉朝的称呼,如古代的印度、希腊与罗马等国仍称其为Cina,Thin,Sinae等等。

直到东汉后,“秦人”才被称为“汉人”或是“汉民”。

而“汉人”作为民族的族称应不晚于南朝初期。

到唐朝后,由于唐朝对周边的强大影响力,“汉人”也被外国人称为“唐人”。

汉族名称的由来

汉族名称的由来

汉族名称的由来
“汉”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汉,汉水也。

”汉水是我国中部的一条河流,是长江最长支流,发源于陕西南部米仓山,流经陕西南部及湖北,在武汉注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

汉江注入长江的地区称为“汉口”。

在汉水的上游,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汉中。

关于汉中的命名,郦道元的解释是汉中因被汉水所环绕而得名。

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路义军逐鹿中原,后西楚霸王项羽主持分封,刘邦被封为“汉王”,统治中心在汉中,汉中至今保留着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等“汉初三遗址”,所以汉中被称为“汉家发祥地”。

汉中成就了汉王朝,刘邦建立政权后,就将政权命名为“汉”。

汉初的君主们实行休养生息的策略,使得汉王朝日渐兴盛。

汉朝成为我国古代最兴盛的王朝之一。

也就是说,有了汉王朝才有了“汉人”、“汉语”、“汉字”、“汉族”的称谓。

这就是“汉族”名称的由来。

汉中,刘邦发迹地不得不说的故事

汉中,刘邦发迹地不得不说的故事

汉中,刘邦发迹地不得不说的故事丨刘樱姝 丨图虫创意 摄图网“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而汉朝一个非常重要的重镇,那就是汉中。

”余秋雨先生对汉中的赞誉,让我们知道汉中是全体中国人的“老家”,“每次来汉中当作回一次家。

”汉中与汉朝的关系要从汉王刘邦说起。

刘邦发迹之地就在今天陕西省秦岭南麓的汉中市。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汉中,保留着许多与刘邦、“汉初三杰”相关的文物古迹,诉说着那段历史风云。

封王汉中当年,刘邦从武关进入关中,秦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军队纪律严明,秋毫不犯;入咸阳后废除了秦代的苛政酷刑,深得民心。

按照怀王之约,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

但项羽出于嫉妒,违背约定,封给刘邦的仅是贫瘠的巴蜀之地。

按照项羽的想法:蜀地交通不便,刘邦此后很难出头;加之关中地区项羽分封给了秦国的三个降将立了三个王,这三个王会压制刘邦。

刘邦这辈子大概率是要埋没在巴山蜀水凄凉地了。

刘邦对这个结果十分郁闷。

张良把刘邦赐予他的财物送给了吃里扒外又贪财的项伯。

有了项伯的帮助,刘邦又从项羽那里得到了汉中封地。

获得了汉中封地,刘邦的困境就走成了一步“活棋”。

因为汉中位于秦岭南麓,与关中地区秦岭相隔。

虽然道路艰难,但也有四条山路与关中地区相通。

其中的陈仓道后来成为刘邦入关中的通道。

汉中位于巴蜀北门户,得汉中也能定巴蜀,这也是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苦苦争夺汉中的原因。

再看汉中的自然条件:北部有秦岭高耸入云,抵挡了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南部有米仓山、大巴山;中有汉江流过;形成“两山加一河”的盆地地理格局,且气候温暖湿润,这为汉中成为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打下了基础。

不过秦末时期的汉中还不富庶,要不然项羽也不会那么“大方”。

而且汉中盆地与南阳盆地不远,从南阳盆地可进入中原大地。

张良为刘邦谋划这一切时,还并不是刘邦的手下。

他只是出于对刘邦的仰慕,主动出谋划策。

刘邦对他言听计从,让张良感受到君臣之间和谐的人际氛围,为他日后跳槽埋下伏笔。

战国楚汉中在哪里

战国楚汉中在哪里

战国楚汉中在哪里战国楚汉中在哪里《史记·楚世家》:"(怀王)十七年春,与秦战于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遂取汉中之郡。

"《史记·秦本纪》、《史记·韩世家》、《史记·张仪列传》、《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战国策》、马王堆汉墓《战国纵横家书》也记载了秦取楚汉中这件事,这次秦取楚汉中的丹阳之战,在战国时代是一次非常重大的事件。

对于这个"汉中",多数注释认为就是现在的陕西省的汉中盆地,或说是现在的陕西省南部,也有的人认为汉中是古今同名同地,干脆不加注释。

如林剑鸣《秦史稿》第十章说:"汉中,在汉水上游,面积六百方里,楚国原在这里设郡,归秦后,重建汉中郡。

这样,就使秦国本土与巴蜀连成一片,不仅消除了楚国从南方来的威胁,而且使巴蜀丰富的物质资源畅通无阻地运向关中……"笔者以为,战国时代的汉中,并不是今天的陕西汉中,战国汉中的位置应该是现在湖北西北部郧阳地区、陕西西南部安康地区,与今天的汉中完全无涉。

战国时代的汉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是秦楚两个大国的接触点,是政治军事的斗争焦点;汉中还是楚人的发祥地。

确定战国时代楚国汉中的正确位置对于战国史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汉中本是楚地,这一点各书认识是一致的,是没有疑义的。

可是,现在的汉中地区,却从来没有属过楚,它一直是秦的势力范围。

楚国最强大时,曾经攻取了其西北的许多小国,但是势力并没有达到汉水上游,即现在的汉中。

楚曾筑方城以为西北部边防,方城的位置在今河南南阳一带,大致是沿伏牛山西行而南下的围绕南阳盆地的一个半环状的长城。

秦楚两个大国之间本来有一个庸国作为缓冲,庸国的位置一般认为是在现在的湖北竹山一带。

《左传》载,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楚人、秦人、巴人灭庸",湖北西北的竹山一带,成为两个大国直接交锋的地区。

汉中禀赋

汉中禀赋

黎坪国家级森林公园
22
2016/12(I-)/VOLl97
。W。EST。CHIN。A.∥7l,。巅.i喔
1064.8亿元,同比增长7.4%;政治 建设有序改善,党的思想建设、组 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 腐败斗争持续加强,群众路线教育 实践活动收效明显;文化建设繁荣 空前,文化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文 学艺术创作硕果累累,宣传思想工 作有声有色;社会建设不断发展, 教育科技、卫生计生年年进步,社
品读汉中
汉中是陕西省西南部的一个历史悠久、如诗如画、时尚现代的城市。 南”说的是这里,
“天府之国”说的是这里,
“西北小江
“中国最美油菜花海”说的也是这里。这里的山川形胜、人文历史、气候生态、特产珍宝等等,

无不在用事实告诉你——汉中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汉中禀赋
汉中因汉水而得名。长江最大 的支流汉江发源于市域宁强。公元 前451年,楚国在汉江中游的安康 设汉中郡(辖今安康、汉中);东 汉初,郡洽迁入本地后仍称汉中, “地名漂移”沿用至今。 汉中因历史而闻名。1994年, 国务院批准汉中为中国历史文化名 城。在有史记载的4000多年历史长 河中,汉中或属楚、或属秦、或属 魏、或属蜀;元代建省后,汉中一 直隶属陕西。汉中土地上,设过 国、设过州、设过道、设过路、设 过郡、设过府、设过区。1996年, 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汉中市。考古 发现,市域内发掘出几十处旧、新 石器时代史前文化遗迹,其中以南 郑龙岗、西乡李家村文化遗迹最为 典型,印证了汉中是中华民族、华 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穿越历史, 我们仿佛看到:刘邦被发配汉中时 的满腹惆怅;到达汉中后的暗自窃 喜;“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问鼎
野生动物500多种,尤以大熊猫、 金丝猴、朱鹦、羚牛等最为珍稀; 探明矿藏60多种,宁强、略阳、勉 县“金三角”地带是全国五大黄金 生产基地之一,洋县的钒钛磁铁 矿、西乡的石膏矿、镇巴的煤炭、 石油、天然气等开发价值巨大。汉 江、嘉陵江流经市域,水资源总量 达146亿立方米。汉江水质最为优 良,成为“南水北调”供北京、西 安的首选水源。凡到过汉中的人往 往感慨不已,无不称赞这块钟灵毓 秀的土地“处处皆风景,气候最宜 人,物产惹人醉,人人讲诚信”。 汉中,谱写时代新篇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苦 难的汉中浴火重生。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历任市委(地委)、市 政府(行署)带领人民,励精图 治,创造了诸多激励人心的新业 绩。各行各业迅猛发展,人们生产 生活方式发生巨变, “五大建设”

汉中各县名称来由你可知道?

汉中各县名称来由你可知道?

汉中各县名称来由你可知道?勉县名称来由勉县因“沔水”而得名。

秦汉时期,汉水被称为“沔水”。

西汉初,在今县城东旧州铺始置(年代暂无考)沔阳县(水之北称“阳”)。

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改兴州(治今略阳县)为沔州;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迁沔州于今勉县旧州铺。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降沔州为沔县。

1959年全国并大县时,将原褒城县褒河以西地区及黎坪中心区部分并入;1964年9月,因“沔”字生僻难认,经国务院批准改“沔县”为“勉县”。

南郑来由南郑其名始于春秋初年。

前770年,居住在今陕西华县一带的郑国人,因犬戎入侵,国破,一部随周平王东迁进入今河南境内,是为“新郑”(今河南新郑市);另一部分向南沿秦岭谷道进入汉水上游,是为“南郑”。

《水经注》亦有“(郑)恒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的记载。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始置县(治今汉中市区)。

解放后,南郑县城迁至铺镇。

1958年—1961年南郑县曾一度被撤销,并入汉中市。

1961年9月恢复建制时,县城乃迁周家坪(今县城)。

城固来由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12年),始置成固县,取“始城而冀其巩固”之意。

古代“成”“城”通假,南朝刘宋时加“土”于“成”,相延迄今。

洋县名称来由洋县因川而得名。

据《汉中府志》载:“洋以川名,旧治在西乡祥河之上,祥河之川,其后改祥为洋”。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始置洋州,故址在今西乡东南20里处的祥河(今泾洋河)岸上。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洋州迁至今洋县县城。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降洋州为洋县。

西乡名称来由西乡因西乡侯张飞而得名。

三国时,刘备曾封张飞为西乡侯。

后,蜀汉设南乡县(年代暂无考)。

晋太康二年(281年),因西乡侯张飞“曾寄采食于此”而改名西乡县。

宁强名称来由宁强原名“宁羌”,取“宁定羌氐”之意。

宁强,古代曾为羌、氐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分绵谷县(治今广元市)北部置金牛县,治通谷镇(今大安镇)。

汉中为什么叫汉中?汉中娃们看看

汉中为什么叫汉中?汉中娃们看看

汉中为什么叫汉中?汉中娃们看看陕西省名、省会名和九个地级市名的由来,陕西娃一定要知道!!陕西源自陕县以西,陕县位于今河南省。

起于西周,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

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

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

陕西始见于史。

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

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

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

陕西在口语中还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

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

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

“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

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易名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延安商以前延安属鬼方。

公元前13世纪时,武丁伐鬼方,延安成为商王朝的势力范围。

西周时期,此处为大戎等民族控制。

春秋时、晋人大败那里的白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版图。

战国时,秦人置上郡管辖该地。

汉时设高奴县于此地。

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

榆林明永乐六年(1408年),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

因当地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榆树和柳树,故名榆林。

榆林地处沙漠地带,城置其中,又似一匹行进中的骆驼,故又名“骆城”。

榆林于1988年撤县改市。

宝鸡秦时因其境内有陈仓山,故而设置陈仓县。

城市简介----汉中

城市简介----汉中

城市简介----汉中中市,陕西省地级市,简称“汉”,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

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为汉中平原。

辖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留坝县、勉县、佛坪县、略阳县、宁强县、西乡县、镇巴县、洋县2区9县。

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

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城镇之一,被誉为“汉人老家”。

汉中是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陕南地区最大城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连接枢纽,是成都到西安的必经之地,也是两汉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1]的美誉。

汉中自古就被赞誉为“鱼米之乡”,也是有名的“天府之国”。

汉中有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

汉中被称为熊猫故里;生存有世界濒危鸟类、“世界珍禽”—朱鹮,故又被称为“朱鹮之乡”。

汉中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

2017年10月,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2018年4月2日,汉中市入选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

2019年2月2日,《西安海关关于变更及增设关区代码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安海关公告2019年第8号)正式增设汉中海关。

汉中海关关区代码:9014。

关区全称:汉中海关。

管辖范围:汉中市和安康市。

关区简称:汉中海关。

[3]汉中关区代码用于办理汉中海关除货运监管以外的各项海关业务,关区代码自2019年2月1日起正式启用。

•中文名称•汉中市•外文名称•Hanzhong City•别名•梁州、褒国、天汉、兴元府、南郑、历史沿革民国以前约120万年前,在汉江沿岸的今梁山镇龙岗寺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龙岗寺遗址是我国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超过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存。

新石器时代已有较为成熟的聚落形成,遗址今保留有一处保存基本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

龙岗寺古人类遗址公园的文化面貌接近北首岭中期前段,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较早的阶段。

了解古代历史?汉中、关中、中原,这三个名称你是否分得清

了解古代历史?汉中、关中、中原,这三个名称你是否分得清

了解古代历史?汉中、关中、中原,这三个名称你是否分得清汉中、关中和中原这三个名称中,汉中是地名,关中和中原是地区名。

中原是与边疆地区相对而言的,是指地处中心地带的地方。

所以,古时中原又称中州。

我国古代,曾将全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个州。

豫州被认为是居于九州之正中,故称中原。

古豫州包括今河南省和湖北省的北部,古时就称这一地域为中原。

后来,中原的概念和范围不断发生变化,逐渐演变成“中心地区”和“中部地带”之意。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示儿》一诗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所说的中原,其范围就已经是指黄河流域的北宋失地,较之最初的地区大多了。

现在,我们所说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省大部,山东省西部,河北省、山西省的南部和陕西省东部的广大地区。

关中是关中盆地的简称。

至于关中之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关中盆地因处于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大散关(今陕西宝鸡以南)、武关(陕西丹凤县东南)、萧关(今甘肃环县以北)之中而得名。

另一说是因其处于函谷关之西和陇关之东,其位置在两关之中,故名“关中”。

关中盆地春秋战国时是秦国的属地,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长八百余里,其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还有“三秦”之称。

秦末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之后,将“八百里秦川”分成三份,分别由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管辖。

所以,关中又获得了“三秦”之称。

汉中是一个地名,即今陕西汉中市。

汉中,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其位置西起今洵阳县,东至丹江口附近,居汉水中游,故名汉中郡。

后汉中被秦国攻占,秦国在楚汉中郡基础上,又将自己处于汉水上游的土地合并进来,组成一个新郡,仍用汉中郡之称。

唐朝时,曾改汉中为梁州。

公元781年,唐朝出现了五镇连兵反唐局面,唐德宗李适从长安出逃避难,先到奉天(今乾县),后至梁卅I。

唐德宗在梁州住了3个月。

回到长安后,便把自己的年号“兴元”赐给了梁州,改粱州为兴元,并升格为兴元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是因汉水得名,即被水所绕之意。

但后来研究汉中地方史的人,都无法解释,便生出许多臆测。

其实最早的汉中并不是现在的汉中,而是另有所指。

汉中盆地最先称为褒国,再就是南郑县了。

公元前451年秦国从蜀国手中夺取了汉中,秦国已实行县制,在此设立南郑县。

南郑县的名字取得,是因为当年西戎入侵,部分郑国人南奔来汉中,聚居在此,因与秦人有乡党之谊,便以南郑来命名。

秦国为了巩固和加强南郑的军事力量,派左庶长修筑了南郑乡城,其址就在今汉中市,这个地方历史上一直称南郑,后来才移到今天的周家坪。

公元前441年蜀利用秦国在南郑立足未稳的机会,重新夺回南郑。

蜀王封弟弟苴(bāo)侯于汉中。

公元前387年秦从蜀人手中重新取得南郑。

公元前316年秦以南郑为基地,取道五丁关、金牛道灭了蜀。

金牛道又称石牛道,即今天川陕公路沔县至剑门一段。

途中以金牛峡、五丁关等处最险。

金牛峡、五丁关一带为石炭岩地质,崖峻谷深,谷状多呈V形;五秦人不知入蜀道路,假意送给蜀王能粪金的石牛和珍宝美女,蜀王贪婪成生,就派手下五大力士——五丁,一路开山通路将石牛运回国内。

秦人尾随五丁之后,灭了蜀国。

这条路便称为金牛路。

在宁强境内仍有金牛峡、五丁关、金堆铺、烈金坝等与传说有关的地名。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民富国强,已有并吞天下之志。

插在秦国本土和巴蜀之间的楚国汉中郡直接威胁秦国入蜀的要道,成了秦国必须要拔掉的钉子。

秦惠王在公元前312年联合韩魏攻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占领汉中。

秦惠王命魏章率领公子疾、甘茂在丹阳(今河南西峡以西、丹水以北地区)大败楚军,占领了汉中,置汉中郡,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蜀的威胁。

这样,秦国的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大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

灭巴蜀后安顿好了后院,着手进一步蚕食楚国。

楚汉中郡在什么地方呢?《战国策》苏代对燕王说:汉中之甲,乘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月至五渚。

夏水是一条河流,源出湖北竹山地区,有三条,在江夏入汉。

《史记正义》引《括志地》说:房陵即今房州房陵县,古楚汉中郡地也。

房陵县即今湖北房县,属竹山地区。

汉中即指今湖北竹山地区,其地理上正被汉江和沧浪水所围,沧浪水又称汉水,所以被称为汉中。

此地正是
秦头楚尾。

汉中是一片连接巴蜀的山地,是江汉平原即楚国内腹的一道屏障,因处秦头楚尾之地,成为楚秦、楚巴的争夺焦点。

楚人在蚕食汉江诸国后,前后以汉水命名的并非汉中一处,还有汉东、汉北等处。

秦取得统一后,实行郡县制,汉中郡扩大到汉北(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郡治新城(今安康),正处在汉中郡中部。

东汉时四川盆地及西南地方实力增强,汉中郡治才迁到南郑,有加强防范的意思。

东汉末年,曹操从张鲁手中夺取汉中郡,此时汉中郡的下游古汉中,中游新城,上游南郑都成为吴蜀争夺的军事要地。

为了军事上的需要,遂于公元219年(汉建安二十四年),在新城设立魏兴郡,古汉中设上庸郡。

南郑仍设汉中郡。

从此以后,二千年来一直被沿用下来,汉中就专指汉水上游的盆地了。

这种地名上的张冠李戴现象,地理上称“地名漂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