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病例监测与控制方案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例控制措施报告
31 严格执行 《 . 医务人员手卫 生规 范》 医务 人员在直接
控制措施 等 ; 对保 洁人员 、 患者家属给予现场 指导与演示 手卫
生 、消毒隔离 的基本知识并 配备足够 的干手 纸及速干 手消毒 剂 ;将烧伤科及其他重点科室的水龙 头开关改为非 手触式 , 提
l h入我 院烧伤科治疗。入 院诊断 : 全身多处烧伤 Ⅱ~ Ⅲ度 8 %. 0 患者无 既往 病史 , 过敏史 。患者 入院时体格 检查 : 无 全身除头
液、 分泌物 、 排泄物 时 , 当戴手套 ; 应 近距离操作如吸痰 、 插管等 戴 防护镜 , 做好 眼、 鼻的防护 ; 行可能污染 工作服 的操作 口、 进
时穿一次性隔离衣。完 成诊疗护理操作后 , 要及时脱 去手套 和 隔离衣 , 并进行手卫生处 理。
连续 2d对感 染患者 病房与 非感染患 者病房进 行环境 卫 生学采 样 , 共采集 标本 1 , 8份 感染患者 病房检 出 MR A 2株 , S 检 出率为 1.l 11%. 21 手细 菌监 测 . 随机抽取 4名医务人员手表 面样本 做
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3 . 分别对 2名患者实施单间隔离 。在患者一览表 、 .2 2 病
历牌 、 床尾等处张贴或悬挂 醒 目的蓝色标示 , 以提醒医护人 员
顶、 肩部 、 下腹部 、 、 臀部 双足底及部分背部皮肤完好 , 其余皮肤
均受损 , 部分创 面基底苍 白 , 质韧 , 触痛迟钝 , 分创面基底 红 部 白相间 , 质韧 , 触痛 明显 , 烧伤总面积 约 8 %. 0 鼻黏膜 及 口腔黏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预防与控制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一、预防1、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慎重,以免产生MRSA菌株。
2、早期检出带菌者。
加强对其他医院转入者及MRSA易感者的主动监测,尤其是高危人群。
细菌室应选用准确的检测方法,发现MRSA,及时向临床报告,以便控制感染和隔离治疗。
3、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医务人员诊疗每一位病人前后洗手和手消毒。
采取标准预防的措施,医务人员做好防护,正确使用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防止医院感染。
二、报告1、发现MRSA病人首先要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及时隔离病人。
2、如果是医院感染病例,必须在24小时之内通过网络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三、感染控制措施(一)患者的安置1、病人的隔离:住院期间尽可能单间隔离,如果为同种病原体感染可同室,但床间距应≥1m,并拉上床边的围帘。
2、设置蓝色隔离标识:ICU放置在床头卡处。
普通病房粘贴在病历夹内侧。
(二)医护人员的防护1、洗手和手消毒:诊查和护理病人前后、脱手套后、处理污染物品后、接触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破损的皮肤或伤口敷料后必须洗手和手消毒。
2、手套、隔离衣:不论是接触患者完整的皮肤或环境表面,例如:医疗设备、床栏杆,都应在进入房间时戴手套。
进入房间时应穿隔离衣,并于离开患者医疗环境前脱掉隔离衣及执行手卫生。
脱掉隔离衣后,应确保衣服及皮肤不接触污染的环境表面。
3、加强防护:当进行细痰、雾化治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要戴外科口罩和护目镜。
(三)环境的消毒病房环境表面,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床栏杆、床旁桌、卫生间、门把手以及患者周围的物体表面,应经常清洁消毒,每班至少一次。
出现或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之处应立即消毒,1000mg/L健之素擦拭。
(四)医疗器械、设备等用品的消毒1、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处理相应医疗器械、设备和用品。
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控制措施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控制措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流行范围广、治病力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病原菌。
人体一旦感染,特别是抵抗力降低的患者如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者、较长时间应用光谱抗菌药物的患者和老年人,可引起败血症、肺炎和毒血症等,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表现:发热,精神差,局部感染症状,而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其他如皮肤、泌尿道、产妇生殖道感染,重者为败血症。
二、建立和完善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监测和报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和多重耐药菌的鲍曼不动杆菌等耐药菌时应第一时间报告医院感控办和病人所在的科室。
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早隔离、早治疗。
三、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知识》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的实施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或者延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产生。
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控制措施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带菌患者集中隔离,设置隔离病房,专人管理。
2、进入隔离病房必须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患者专人护理。
3、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每次诊疗操作结束后必须用抗菌肥皂液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4、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需每天清洁消毒。
(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5、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
6、隔离病房用后织物,用臭氧初消后封装好,送洗衣房,再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处理后方可清洗。
7、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h)均未培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方可解除隔离。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泛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MDR(PDR)-AB〕、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等,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
有关预防控制制度如下:一、多重耐药菌的监测、诊断与报告1、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检验结果。
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
2、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株,应及时发出书面报告,同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临床科室医务人接到“多重耐药菌株”的报告后,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4、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可能时,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进行有关相应处置。
5、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定期公布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6、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对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株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向临床科室反馈。
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一)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1、首选单间隔离(如VRSA),也可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不可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间。
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当感染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病员一览表有接触隔离标识;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挂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挂接触隔离标识。
3、减少人员出入,如VRSA应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包括护工和保洁工。
4、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及周围环境后、摘脱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和/或卫生手消毒。
5、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6、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
7、标本需用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
重症监护病房的MRSA
重症监护病房的MRSA标题:重症监护病房的MRSA引言概述: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中治疗重症患者的关键部门,然而,其中存在的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中MRSA的相关情况及应对措施。
一、MRSA的传播途径1.1 空气传播:MRSA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易传播给他人。
1.2 直接接触:患者的皮肤或者伤口是MRSA的主要藏身之地,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者其污染的物品易感染。
1.3 医疗器械传播:医疗器械、设备等可能被MRSA污染,若未及时清洁消毒,会成为传播途径。
二、重症监护病房中MRSA的风险因素2.1 长期住院:重症患者在ICU中的长期住院会增加感染MRSA的风险。
2.2 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生素会破坏人体内正常菌群,使MRSA易于感染。
2.3 免疫功能低下: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MRSA感染。
三、预防重症监护病房中MRSA感染的措施3.1 严格的手卫生:医护人员应定期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者消毒液,减少传播风险。
3.2 隔离措施:对已感染MRSA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少传播给其他患者。
3.3 定期清洁消毒:定期对ICU中的医疗器械、设备等进行清洁消毒,减少MRSA的滋生。
四、治疗重症监护病房中MRSA感染的方法4.1 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对于感染MRSA的患者,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4.2 外科引流:对于MRSA感染引起的皮肤或者软组织感染,可进行外科引流手术。
4.3 免疫调节治疗:针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采取免疫调节治疗方法。
五、重症监护病房中MRSA感染的监测与管理5.1 定期监测:医院应定期对ICU中的患者进行MRSA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病例。
5.2 建立感染控制小组:设立专门的感染控制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预防MRSA感染的措施。
5.3 教育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MRSA感染的预防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和能力。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制度生效日期:2008年9月1日修订日期:2013年5月27日一、监测范围: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耐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难辨梭菌。
二、报告及隔离1.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
如发现多重耐药菌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在报告单上盖上“多重耐药”字样印章。
3.经管医生发现“多重耐药”患者后,应在晨会上通报,做到人人知晓。
应尽快判定是否院内感染,如系院内感染应立即电话报告院感科,并按药敏用药。
4.临床科室护理组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无条件时实施床边隔离),并在床头牌上放置相应隔离标志。
5.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如需手术,应在《手术通知单》及《麻醉通知单》上标注“多重耐药菌感染”字样,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并在指定手术间实施手术,术后严格消毒。
6.做好工作人员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严格按照流程处置。
三、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应每天查阅细菌培养结果并做好记录,同时查对,督促医生按药敏用药,甄别医院内或医院外感染,及时发现流行暴发隐患,同时下发“消毒隔离指导单”,并指导、督促各项措施的落实。
四、严格手卫生:上述多重耐药患者床头应置速干手消毒剂,以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使用。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五、严格实施隔离:首选单间隔离或将同类感染安置在同一房间。
不能将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制度与措施[1]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卫生部2008年[130号]文的要求及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一)开展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XDR-AB)、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等。
【注】(二)早期检出带菌者、严密监测高危人群加强微生物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早期检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加强对从其他医院转入者及易感者的检查,尤其是对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如气管切开患者、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等高危人群要严密监测。
(三)监测报告、职责为全面掌握导致耐药菌株感染的发病原因及流行特点,预防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临床发现耐药菌株病例后应于2小时内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进行督导及流行病学调查。
1、临床科室职责临床医师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或疑似)患者后,应立即采集相应的病原学标本送检,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发现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或接到反馈电话后,记录在登记表上,并立即向科主任及护士长报告,由科主任及护士长通知全体医护人员,做到人人知晓,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在床头牌、病历夹上放置相应隔离标志,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调查表报院感科。
2、检验科职责微生物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对多重耐药菌者应在检验报告上标注“多重耐药”,立即电话(或院内网上发检验报告)通知临床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做好记录。
若发现某一科室在短时间内发生3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时,应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一次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暴发流行调查分析和感染控制措施
病 学调 查 及 环 境 微 生 物 学 监 测结 果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并 采 取控
日、4日、6日 ,2月 5日 、2日 、7日、8日、9日 , 2 2 1 2 2 2 2 1月 3
制措 施 , 次 暴 发得 到控 制 , 本 现报 告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 床 资料 : U1 . I C 8例 MR A 患 者 中 , 性 1 S 男 2例 , 性 女 6 , 龄 4~9 例 年 1 O岁 , 均 6 . 平 5 9岁 , 部 分 患 者 有 严 重 基 大 础 疾病 。其 中脑 外 伤 8例 ; 梗 阻 、 性 支 气 管 炎 急 性 发 作 肠 慢 1 ; 梗 阻 、 染 性 休 克 1例 ; 溢 血 4例 ; 股 骨 骨 折 例 肠 感 脑 左 术 、 血 压 Ⅲ期 1例 ; 性 支 气 管 炎 急 性 发 作 1例 , 管 癌 高 慢 食
江 苏省 泰 兴 市人 民 医院 ( 2 4 0 2 50 )
潘 虹 霞 蔡 波 姚 国平 刘 卫 红 袁 海 燕 王 华平
耐 甲氧 西 林 的 金 黄 色葡 萄球 菌 ( R A) 医 院 感 染 的 M S 是
13 诊 断 标 准 : . 医院 感 染 的诊 断 标准 参 照 20 年 卫 生部 颁 01
・
41 ・
・
4 ・ O
山 西 医 药杂 志 2 1 0 0年 1月 第 3 9卷 第 1期 上 半 月 S a x dJJn ay2 1 , o 9 No 1teFrt hni Me ,a u r 0 0 V l , . h i 3 s
一
次 耐 甲氧 西林 的金黄 色葡 萄 球菌院 内感染 暴发 流行 调查 分析 和感 染控 制措 施
神经外科MRSA医院感染事件的调查与控制
神经外科MRSA医院感染事件的调查与控制发表时间:2017-03-09T16:15:49.9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4期作者:邹荣云陆彩芳吴飞霏[导读] 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首次被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太仓 215400)【摘要】目的:探索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及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通过对感染病例临床资料的调查和病区环境、设备仪器及工作人员进行微生物采样检测,分析可能存在的传播途径。
结果:通过流行学调查,6例MRSA感染者3例考虑神经外科监护区感染。
工作人员手、工作服、仪器设备及环境均存检测MRSA,推断环境、医疗设备污染及医务人员的手是此次MRSA医院感染暴发传播的关键因素。
结论:应加强MRSA的实时监控,强化手卫生、环境及设备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关键词】神经外科;MRSA;医院感染;暴发【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4-0292-02 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首次被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已成为院内和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
2016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6名患者相继检出MRSA,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环境卫生学采样,分析可能存在的感染途径和感染高危因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3月2日接到微生物实验室通知,神经外科近一周内4例患者痰培养检出MRSA。
调查显示2016年2月1日至3月2日神经外科共检出6例MRSA,均为痰培养,且耐药谱基本一致,6例患者均有入住神经内科监护区史,时间分布较为集中,初步推断为疑似下呼吸道MRSA医院感染暴发。
1.2 调查方法通过现场调查,与床位医护人员访谈、查阅相关病例资料、跟踪操作等方法对6例MRSA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对该病区医护人员、陪护人员、患者周围环境及医疗器械进行微生物采样,查找可疑的感染途径。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及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及管理制度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s)是指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ESBLs)、碳青霉烯酶产生肠杆菌(CRE)等。
这些菌株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易在医疗机构内引起院内感染,对患者健康和医疗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监测和管理多重耐药菌的院内感染,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及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监测多重耐药菌2.建立标本采集和送检规范:指导医务人员正确采集标本,如血液、呼吸道、尿液、伤口等。
确保标本质量,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的发生。
3.建立标本处理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规定标本处理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细菌鉴定和耐药性测试等。
严格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4.建立感染和耐药信息数据库:建立感染和耐药信息的数据库,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及时掌握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和分布情况。
二、管理多重耐药菌1.强化感染控制措施:制定和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个人防护、环境清洁、消毒灭菌等。
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培训和宣教,提高大家的感染控制意识。
2.制定感染管理方案:建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管理方案,包括各临床科室感染控制管理流程、感染防治制度及操作规范等。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感染管理的协同推进。
3.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抗生素监测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指南,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合理选择抗生素,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和误用。
4.实施感染预防措施: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如手卫生、环境消毒、器械灭菌等。
对高危患者采取特殊措施,如单间隔离、定点医院感染监测、抗菌药物管理等。
5.建立感染报告制度:建立感染报告制度,对院内感染进行及时报告,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评估。
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的传播和扩散。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流行的控制和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分为散发、局部流行和爆发流行3种形式。
爆发流行往往涉及多个菌株,其中常见的菌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优势菌株(EMRSA)感染可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后果,给医院和社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
1998年5月我院曾发生1起EMRSA爆发流行。
现报道如下。
1998年5月,我院产科9例新生儿中,发生MRSA感染4例。
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
孕周最短36周+3,最长42周+3,平均37周。
分娩方式为产钳助产2例,会阴侧切2例。
新生儿Apgar评分最高9分,最低7分,平均8分。
体重最重为4100 g,最轻为2900 g,平均3000 g。
新生儿出生1周后相继出现发热、哭闹和拒食。
2例额顶部及眼睑出现脓点,2例肩背和会阴部皮肤发红,发红皮肤加压后颜色变白。
继而皮肤病变中央部分颜色变为暗红色。
经病原学检测,诊断为EMRSA感染。
处理:迅速对妇产科全体42名医护人员的手和鼻前庭广泛采样,并进行MRSA培养。
结果EMRSA分离率为62%(26/42),因而认为妇产科医护人员是重要的传染源。
立即隔离患儿,处理与患儿接触的衣物。
对患儿鼻腔、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的分泌物、损伤的皮肤等部位进行EMRSA 培养。
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模仿葡萄球菌+赛氏葡萄球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1例,MRSA分离率为100%。
26例MRSA携带的医护人员口服环丙沙星,并用万古霉素涂鼻腔。
立即采取全体妇产科医护人员加强洗手;更换病房、手术室通风设备以加强通风;对病房所有的设备用0.5%“84消毒液”擦试消毒。
立即给患儿口服利福平,20 mg/Kg,每日2次,并加服复方新诺明(每千克含甲氧苄氨嘧啶10 mg)。
2周后行EMRSA培养,4例患儿均转为阴性,患儿治愈出院。
讨论:EMRSA感染的治疗较困难,死亡率高,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1.E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和医源性因素两类。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监测及控制措施分析
20 2 0 0 5~ 0 7年
【 摘要 】 目的
法
对 20 05年 1月至 20 0 7年 l 1月住 院 患 者 的 1 5 份 送检 标本 及 20 8 3 0 8年 1月至 2 0 08年 1 2月呼 吸 内科 2 6份 送检 标 0
理 , MR A的检 出率明显下 降, 防 M S 使 S 预 R A的暴发流行 , 少并发症的发生 , 减 降低 医疗 费用 , 高医疗护理质量。 提
耐 甲氧 西 林 金 黄 色 葡 萄球 菌 ( e iii eiat 委员 会 ( C I 的标准 进行 , m t cl h ln—rstn s N CS) 挑取单 个菌 落调整 菌悬 Sahl ocsaru ,M S t y ccu ues R A)自 16 p o 9 1年英 国首 先报 道 液 的浊度 为 05麦 氏单 位 , 匀涂 布 于 MH 平板 , 上 . 均 贴 0 在 7 4h观察 结果 , 抑 以来 , 的感 染 问题 越 来 越受 到 人们 的关 注 。MR A是 3 g头孢 西丁纸 片 , 3 ℃下 培 养 2 它 S
13 细 菌培 养及分 离鉴定 .
13 1 金 黄色葡 萄球 菌分 离鉴 定 ..
将标 本 直接 接种 或
增菌后转种于哥伦 比亚血平板 ,5 3 ̄ C培养过夜 , 观察菌
落形态并 挑取 可疑 菌落涂 片 染 色 , 取 单个 菌 落按 A I 22 挑 P . MR A阳性 率 在送 检 的 138份标 本 中 , 离 出 1 S 5 分 Sah细菌 鉴定操作 规程 进行 鉴定 。同 时做 血浆 凝 固酶 08份金黄色葡萄球菌 , 6份为 M S 占 7.7 t p 1 8 0 R A, 9 1%。各科
重症监护病房的MRSA
重症监护病房的MRSA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耐药性强的细菌,常见于医疗机构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使用抗生素频繁以及医疗设备的使用,MRSA感染的风险更高。
因此,针对重症监护病房的MRSA感染,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1. 严格的手卫生措施- 医护人员应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进食前后、使用洗手间后等。
- 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并确保彻底涂抹至少20秒。
- 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也进行手卫生,提供洗手设施和消毒剂。
2. 严格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 医护人员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前,应佩戴干净的手套、隔离衣、护目镜和口罩。
- 在与患者接触期间,确保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和适时更换。
3. 患者隔离措施- 对已确认感染MRSA的患者,应采取单间隔离措施,并确保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的充分防护。
- 采用空气隔离装置,保持空气流通,并定期清洁和消毒。
4. 医疗设备和环境清洁- 定期对重症监护病房内的医疗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其无菌状态。
-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表面,如床单、枕头、床栏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5.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指南,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
- 在患者感染病原体未明确的情况下,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
6. 定期培训和教育- 对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关于MRSA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加强他们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 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MRSA感染的信息和预防措施的教育。
7. 定期监测和报告- 建立MRSA感染的监测系统,定期对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患者进行筛查。
- 及时报告感染病例,进行病例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以制定更有效的控制措施。
8. 感染控制委员会的建立- 成立专门的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重症监护病房的MRSA感染控制措施。
- 委员会应由感染科医生、临床微生物学家、护士长等多个专业人员组成,确保综合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调查分析
表1 542株葡萄球菌中MRS的分布
Hale Waihona Puke 细菌 株数 MRS % 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 230 152 66.1
金黄色葡萄球菌 221 147 66.5
中间型葡萄球菌 9 5 55.6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312 222 71.2
表皮葡萄球菌 225 165 73.3
我们从ICU分离到542株葡萄球菌,MRS 374株,占69.0%,其中MRSA、MRCNS各占39.3%和59.4%,MRCNS分离率明显高于MRSA,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目前万古霉素是治疗MRS感染的最有效抗生素,但随着万古霉素使用频率的增加,已有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菌株的报道。利福平对MRS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单独使用时短期内即可有耐药菌株出现,因此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MRS的感染。
(三) β-内酰胺酶试验 采用产色头孢菌素法。Nitrocefin纸片由英国Oxoid公司生产,阳性显红色。
(四) 药敏试验 MH琼脂由杭州微生物试剂厂生产,药敏纸片购自北京天坛药品检定所,采用Kirby-Baucer纸片扩散法,按NCCLS1993标准判断结果。药敏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重症监护病房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调查分析
2011-07-19 史伟峰 陈菊茂 姜庆波 周克勤
80年代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为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葡萄球菌的分布、感染状况及耐药特点,1996年1月~1997年12月,我们从ICU患者、工作环境和医护人员的标本中分别分离到349、151和42株葡萄球菌,对所有葡萄球菌进行了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筛选试验,检测了MRS的β-内酰胺酶,并用13种抗生素测定了533株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现报告如下。
耐甲氧西林 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措施。
在住院患者一览表、病历夹、床旁放置蓝色接触隔离标识,开具接触隔离医嘱,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
2、将患者置于单间或同种病源同室隔离。
限制、减少人员出入,尽量分组专人诊疗护理,无条件时,可将该患者在最后进行诊疗、护理。
3、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避免污染。
做好个人防护:操作时戴帽子、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近距离操作时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应及时脱去防护用品并及时进行手卫生。
5、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
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6、物体表面每班进行擦拭消毒,抹布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置。
7、采集的血、痰等标本要密闭运送。
8、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用密闭防渗漏容器进行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内处置。
9、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时解除隔离,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置。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菌株具有传播医院感染的巨大危险,常能够耐多种抗菌药物,仅对万古霉素等一两种药物敏感。
医院内一旦发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该感染的传播速度就非常快。
由于其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故需采取以下预防控制措施:(1)减少医院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在病区内的流动性:立即将感染或者带定植菌,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隔离于单人间。
如果病房不充足,可以做好床边隔离,并以“接触隔离”警示标明。
(2)早期检测病例,尤其是从外院转入者,筛查高危人群,保证早期检测和恰当的预防控制措施。
(3)患者及时送检做病原学检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4)医务人员接触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后要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拭双手。
出入病房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在诊疗、护理患者或处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物品时要穿围裙。
(5)严格控制探视人员进出,加强医院陪护人员的管理,陪护人员出入病房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
(6)制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暴发期间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管理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病例监测与控制方案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又称MRSA)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而且也越来越成为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为有效筛查MRSA感染病例,及时发现和控制因MRSA感染造成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疫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一)加强对MRSA感染病例及其它耐药菌的监测,规范管理。
(二)及时发现MRSA感染病例及其它耐药菌感染病例,有效控制其传播。
(三)及时了解耐药菌流行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二、MRSA的概念(一)MRSA的基本情况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常见的细菌,致病性较强;上世纪40年代青霉素的问世使该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预后得到很大改观;但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对青霉素耐药。
此后,—种新的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甲氧西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耐药菌感染带来的压力;英国的Jevons于1961年首次证实了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cus,MRSA)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性。
MRSA除对甲氧西林耐药外,对其它所有β-内酰胺类和头孢类抗生素耐药;MRSA还可通过多种机制,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喏酮类、磺胺类、利福平等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
(二)MRSA相关感染侵袭性MRSA感染是指无菌部位(血液、脑脊液、关节或滑膜液、胸水、腹水、骨骼)发生感染者。
医疗相关MRSA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HA-MRSA):是指存在以下危险因素的MRSA感染者,既往有MRSA定植或感染史、感染发生时有侵入性器械或插管者、入院48小时以后的标本培养发现MRSA、一年内住过院、外科手术、透析或住在社区中心的病人。
社区相关MRSA感染(community-associated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CA-MRSA)是指没有上述危险因素的MRSA感染者。
三、MRSA流行病学特点(一)MRSA产生、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接受多种抗菌药物治疗、从另一个MRSA高流行病区或医疗机构转入、住院时间长、经常住院、病情危重或曾经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
但也有研究显示,MRSA的社区感染病例也可没有这些危险因素。
(二)MRSA传播方式MRSA主要通过接触从定植或感染者传播给其他人。
医务人员的手是MRSA 在病人间传播的主要媒介。
有研究显示在清创、更换敷料、吸痰、护理插尿管病人后,医护人员的手上都会沾染MRSA。
对社区MRSA感染暴发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常服用抗菌药物者虽然没有明显的感染危险因素,但大多是社区MRSA 的传播者。
(三)MRSA的储源MRSA感染或定植者是主要储菌源,它主要在皮肤和鼻前庭定植;在地面、洗手盆、止血带、血压计的袖带以及工作区域都可发现。
四、MRSA感染病例的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发现MRSA医院内感染散发病例,应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于24小时之内上报给本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出现MRSA感染暴发事件时,应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和时限上报。
无暴发病例按“零报告”处理。
五、MRSA感染控制与预防医务人员临床发现MRSA医院感染病例后除了按规定报告,还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耐药菌在病区的传播。
预防MRSA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洗手、戴手套、清洁被服、环境清洁和应用接触隔离的警示。
洗手是防止MRSA传插最关键的环节。
手套的使用:当可能接触到患者伤口、溃疡面、侵入操作或病人的粘膜、任何其他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痰、尿液、粪便)时应戴手套。
面罩和护目镜:适用于可能接触到咳嗽患者或冲洗患者伤口等或可能存在飞沫迸溅污染时使用。
其他污物的处理:床单、面巾、睡农、餐具等在MRSA的传播中虽不是主要传播途径,但应严格遵照常规清洁消毒原则处理,物表也是如此,需做到每日清洁消毒。
接触隔离的警示:可随时提醒医务人员和其它进入病区的其他人员遵守必要的隔离措施,降低MRSA传播的风险。
MRSA的监测与病原菌培养:不必对病人和医务人员、环境表面进行常规MRSA的监测培养。
感染暴发时才进行MRSA监测培养。
物体表面培养也是如此。
进行监测培养前需要通知检验科室进行的是MRSA监测培养,可供选择的采样部位是鼻前庭、侵入部位(如气管插管、创面等)。
六、MRSA暴发的应对措施(一)暴发的定义:流行病学的定义:三个或以上的医院内感染病例,且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应常规开展对MRSA感染病例的目标性监测,以便对MRSA的流行暴发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对于不能进行同源性检测的医疗机构,当同一病区短时间内出现较多MRSA感染病例,应按照暴发处理。
同时,对感染的高危部门如烧伤科、心脏外科等对发生的散发病例应纳入重点监测。
(二)应对措施:一旦明确暴发,要紧急采取感染控制措施,要求每一个医务人员都必须参与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制定的控制策略。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单间或床边隔离,分组护理;2.病室定时通风,物体表面及地面定时清洁消毒;3.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执行按需防护;4.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手消毒,一患—洗手;5.病人用后的器械或物品单独处理;6.避免锐器伤,医疗废物单独收集;7.患者治愈一周或转出后,解除隔离,并对病室进行终末消毒。
(三)暴发期间的监测和病原菌培养病人监测:一旦确定暴发,要对病区内的全部病人进行流行病学的监测,包括鼻前庭和侵入部位。
由参比实验室对结果进行最终判读和解释。
医务人员的监测:只有在高度可疑时才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流行病学监测,且应尽可能多地进行标本采集;除非证据明确,一般不需要医务人员调离MRSA 高危险病区。
隔离病区的监测:在MRSA暴发期间或需要外部控制措施时,医护人员不能交叉看护MRSA阳性和阴性病人,必要时建立临时隔离病区,尽可能做到专医专护;且首先治疗MRSA未感染者;MRSA肺炎或呼吸道重度定植者,限制转科或转院;在严密控制呼吸道分泌物的情况下,可以将MRSA肺炎患者转至别处进行相应操作;完成抗菌药物治疗48小时后,每隔24小时采取标本培养,两次阴性者可以解除隔离;一旦MRSA涉及新生儿护理人员或新生儿加强护理科室人员,还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包括请感染科医生的会诊指导治疗。
定植清除:不必常规对病人或医务人员进行定植清除。
(四)暴发期间的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机构发生MRSA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时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病人所在病区(隔离前后)、入院和近期入院信息、与病人直接接触的医务人员、感染或定植部位、破溃的严重程度及侵入性装置或异物的部位以及既往相应病史、年龄、性别、种族、诊断(特别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不良影响方面)、治疗(特别是抗菌药物)等。
(五)暴发期间的病人管理应对感染MRSA病人采取单间或床单位隔离,—般情况下可以不关闭发生了MRSA暴发的病区,如果不具备单间或床单元隔离条件,必须关闭病区。
其他资源:医院内需要建立应对MRSA暴发的预案,特别是感染科医生和微生物学专家的参与。
报告:对流行严重程度、传播方式、预防措施和调查方向及结果在内的多方面信息以书面报告形式报告给主管院长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调查进行中,也需要给全部参与者进行实时通报。
注意事项:在感染暴发期间,转院或转科前不需要进行检测;检验科室需保留全部分离到的菌株以便进行可能的同源性分析;进行流行病学监测时应对阳性结果和检测过程进行详细的解释。
七、MRSA诊断与治疗(一)MRSA诊断分离:可以在鼻前庭、直肠、皮肤等部位进行培养发现MRSA的定植;感染者可经血液、痰液、尿液、穿刺液或手术获得的标本培养获得。
一旦发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应该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苯唑西林耐药的对青霉素也耐药,不再进行头孢菌素的敏感试验。
MRSA定植:是指发现MRSA但没有感染的临床症状如发热、脓肿等。
定植可以在鼻前庭、直肠、气管、皮肤、开放的伤口等部位发现。
MRSA感染:由MRSA引起临床症状者,如发热、乏力、白细胞减少等。
可以是表皮感染如痤疮、深部组织感染如肺炎;重症感染者可致死。
(二)MRSA治疗MRSA感染者应住院治疗,可选择万古霉素或其它糖肽类抗菌素,也可选择呋西地酸或恶唑烷酮类的利耐唑烷。
糖肽类抗菌药物口服无治疗效果。
MRSA定植清除:是指通过感染控制措施或抗菌药物达到清除MRSA携带状态。
到目前为止,仅对以下情况有一定价值:免疫抑制者、精神异常有传播MRSA可能者、反复发生MRSA感染者。
可以局部使用莫匹罗星。
(三)MRSA病人的管理1.病人入院后的管理MRSA感染者应住院治疗。
病人应住单人间;MRSA定植者可与其他MRSA 定植者住同一房间,但不能与有MRSA感染危险者同住,如气管插管、留置胃管、中央静脉插管、留置尿管、开放的伤口或免疫抑制患者。
应严格落实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标准预防,按需防护和接触隔离。
2.病人出院管理一旦感染治愈即可出院,即使病人的培养仍是阳性;因其他疾病入院者即使存在MRSA定植,一旦原发病治愈即可出院;转院或转科病人并不需要满足MRSA培养阴性的要求,但必须通知接诊医生相关信息。
附件:感染控制措施对全部病人采取的必要措施皮肤引流和皮损溶液者:需要用较大敷料覆盖皮损;将污染的敷料或其他污物放入防渗漏的容器或包装袋;接触引流物时应戴手套,摘掉手套后均应洗手;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需要穿戴防护围裙或隔离衣;对伤口或创而进行湿敷治疗的操作人员特别需要注意隔离措施,控制污染范围、防止污染扩散。
留置尿管的病人:只在必要时更换尿管,如污染或有沉淀物;使用闭合引流系统,引流袋离开地面但应低于患者膀胱水平;使用独立的量筒,并在每次使用后进行彻底清洁消毒;避免接触引流袋和量筒;必要时,应每日清洁患者的会阴部位,应戴手套,且避免牵拉或移动尿管;处理完尿管和摘掉手套后应洗手。
有呼吸道症状者:教会患者使用面巾等辅助咳嗽并将废纸放入废物袋中以备集中处理;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应带口罩(如吸痰、口护和护理器官插管时);摘掉手套后认真洗手。
对MRSA定植或感染者采用的方法MRSA定植或皮损、褥疮感染者:尽可能覆盖皮损;将污染的敷料或其他污物放入防渗漏的容器或包装袋;接触引流物时应戴手套,摘掉手套前后应洗手;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需要穿戴防护围裙;不需要口罩;对伤口或创面进行湿敷治疗的操作人员特别需要注意隔离措施,控制污染范围、防止污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