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课件

合集下载

《渔家傲》ppt课件

《渔家傲》ppt课件
2024/1/24
爱国主义精神
作品中展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如抵御外侮、保卫家园等,激励人 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自强不息精神
作品中所倡导的自强不息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 向上的品质。
和谐共生理念
作品中所强调的和谐共生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和睦 、合作的精神。
18
05
跨文化对比研究
12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比喻的运用
如“帆樯往来通南北,满江渔火 映星河”等句,运用比喻手法形 象地描绘了渔家生活的繁忙与宁
静。
2024/1/24
拟人的效果
通过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的情感和动 作,如“波涛汹涌如狂怒,风雨雷 电助神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和感染力。
排比的气势
运用排比句式,如“捕鱼捞虾不辞 辛,晨昏劳作度光阴”,营造出一 种磅礴的气势和节奏感。
引导学生思考《渔家傲》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 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2024/1/24
24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展示民族精神
《渔家傲》作为一首边 塞词,展现了中华民族 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 民族精神,有助于激发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024/1/24
强化国家意识
通过介绍词中所描绘的 边疆景象和战士们的豪 情壮志,引导学生认识 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增强爱国情感。
14
04
文化内涵挖掘
2024/1/24
15
渔家文化及其特点
2024/1/24
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01
以海洋渔业为生,形成了独特的渔家生产生活方式,包括捕鱼
、晒网、造船等。
丰富的民俗文化
02

渔家傲李清照PPT课件

渔家傲李清照PPT课件

02
诗词内容解析
全文朗读与欣赏
全文朗读
播放或现场朗读《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 雾》,让学生初步感受词作的音韵之美。
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活背景及创作风格,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作。
欣赏要点
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意象、情感和语言特 点,为后续的解读做铺垫。
逐句解读及意象描绘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海天一色图景,通 过“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 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在哲学领域的应用
阐述《渔家傲》在哲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如对人生哲理、道德观 念、审美意识等方面的探讨。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问题一
渔家傲这首词中,李清照用了哪些手法来描绘自 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问题二
词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对你有什么启 示?
问题三
你认为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海上仙山
通过描绘海上仙山的美丽景象,表达对自 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风雨飘摇
运用风雨飘摇的意象,表现诗人内心的动 荡不安和豪情壮志。
孤独无助
通过描绘孤独无助的情境,抒发诗人内心 的苦闷和无奈。
音韵美感和节奏感
01
02
03
音韵和谐
运用押韵、平仄等手法, 使诗句音韵和谐,读来朗 朗上口。
节奏感强
诗句长短相间,节奏感强 ,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 。
语言优美
李清照运用优美的语言, 将自然景物和内心情感描 绘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 佛身临其境。
04
文化内涵挖掘
女性意识体现

《渔家傲》PPT优秀课件

《渔家傲》PPT优秀课件
求理想生活,寻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意境瑰奇壮阔,充满 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课文全篇探究
[发散思维] 文学史上一般将李清照归入“婉约”一派, 即认为 其作品内容侧重儿女之情,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 种柔婉之美。但《渔家傲》这首词却以雄奇的想象、雄健的笔力 营造了一种豪放之美。对此,应该如何理解?
重点,涉及积累拓展五
2 结合诗(词)人生平和诗词创作背景,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
难点,涉及积累拓展四
3 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XXX美,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
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三,积累拓展五
品行素养
感受诗词魅力,领略作者高洁的志趣、品行及爱国情怀, 培养爱国意识。
预习资料速查
我们将某位诗人、词人划归某个流派,或对其总体风格做出 归纳总结, 往往是就其主要作品给人的印象而言的,事实上很多 诗人、词人的创作风格是多样化的。
课文全篇探究
李清照的作品虽然以婉约风格为主,但并不妨碍她写出 《渔家傲》这样想象雄奇、豪迈奔放的作品。除此之外, 她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也是大方雄健、掷地 有声,不作小儿女语。其他诗人、词人也是如此。比如 陶渊明除了《饮酒》这样闲远散淡的田园诗外,也有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这样 “金刚怒目”的诗句。
温庭筠和李煜等。
文言知识积累



嗟( jiē ) ·
谩( màn ) ·
文言知识积累

假 字
学诗谩有惊人句( 同“漫”,空、徒然 ) ·
文言知识积累



殷勤问我归何处 ··

( 古义:情义恳切;今义:热情而周到 )
文言知识积累

李清照《渔家傲》优秀课件

李清照《渔家傲》优秀课件

李清照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思想意义。她的词作关注女性命运和社会现实,体 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同时,她的作品也展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 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具有普世价值。
2024/1/27
26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7
27
2024/1/27
该诗传达的怀才不遇主题在后世文学 作品中得到广泛共鸣和传承。
《渔家傲》的艺术手法和审美追求对 后世诗词创作具有启示意义,丰富了 文学艺术的内涵和表现力。
18
05
知识拓展:相关作 品欣赏与比较
2024/1/27
19
李清照其他代表作品介绍
2024/1/27
《如梦令》
这是李清照的早期词作之一,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春夜醉酒和醒后的追忆,表达了作者对 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
2024/1/27
对重点词汇进行解析,包括词 义、词性、用法等,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 景等元素,深入剖析诗词所蕴 含的思想和情感。
9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分析《渔家傲》中的意象描绘, 如“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 千帆舞”等,引导学生想象和感
受诗词中的画面美。
2024/1/27
21
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作品对比欣赏
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描写一位琵琶女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同情。 与李清照的《渔家傲》相比,白诗更注重现实主义的描写和批判精神,而李词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超脱现 实的想象。
杜甫《登高》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抒发怀才不遇、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诗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 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与李清照的《渔家傲》相比,杜诗更注重社会责任感和深沉的历史感,而李词则更注 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和超脱现实的意境创造。

《渔家傲》PPT优秀课件

《渔家傲》PPT优秀课件
• 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 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渔家傲》创作背景
•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 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根据陈祖美《李清 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李格非藏书甚富。出嫁后与丈 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 ,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 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 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 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应用三
通过学习《渔家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韵律和格律 特点,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分享三
通过阅读《渔家傲》,我对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有了 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应用一
在学习《渔家傲》时,我们可以借鉴作者运用意象和比喻的手法 ,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应用二
词中所描绘的渔家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可以启发我们在生活中更 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真谛。
情感真挚
词人通过描写边塞风光和 征人生活,表达了对家国 的深情厚爱。
语言凝练
运用简练的语言,传达出 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经典名句欣赏与传承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诗词五首渔家傲(李清照)》优秀课件

《诗词五首渔家傲(李清照)》优秀课件

06 总结回顾与课堂 延伸
2024/1/24
2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渔家傲的背景介绍
李清照生平、时代背景等元素对诗词创作的 影响。
诗词的韵律和格律
运用平仄、押韵等技巧,使诗词具有优美的 音韵效果。
2024/1/24
诗词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描绘,表现出作 者内心的感受。
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此词描绘了李清照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
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02
《声声慢·寻寻觅觅》
此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
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2024/1/24
03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
《诗词五首渔家傲(李清照) 》优秀课件
2024/1/24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4
• 诗词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 知识拓展:相关诗词作品欣赏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 总结回顾与课堂延伸
2
01 诗词背景与作者 简介
2024/1/24
3
李清照生平及时代背景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4
7
《渔家傲》篇章结构分析
起承转合的结构
该词采用了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通 过描绘景象、叙述事情、表达情感、 抒发感慨四个环节,将词人的所见所 感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来。
时空交错的叙述
词中通过时空交错的叙述方式,将现 实与梦境、回忆与想象巧妙地融合在 一的诗词中也有豪放洒脱的一面。 她能够突破传统女性的束缚,以豪放的笔触展现自己的个性 和才华。如“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展现了诗人豪情满怀 、志向远大的精神风貌。

李清照《渔家傲》精品PPT课件

李清照《渔家傲》精品PPT课件

课堂检测
象愈加壮伟,境界愈益恢宏。 词中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
主义的想象,表现了词人刚健昂扬的气 概,词风豪放。
板书设计
渔 家
描述:拂晓时候海上的景象(意境辽阔) 想象:天帝的好意(浪漫色彩)
浪 漫
傲 抒情:遭逢不幸,奋力挣扎(语言豪迈) 豪
典故:学鹏借风力吹到三山(胆气豪迈) 放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豪放词名句?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
课堂检测
2、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词延续了李清照清新活泼的词风,有一种柔婉 之美。 B.“路长日暮”用来比喻人生少年,反映了词人早年 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C.词末三句话的意思是大鹏正乘飞向九万里的高空。 风突然停住了,我这艘蓬草一样轻的小船该如何吹去 三座神山。 D.这首词写出了词人空有才华,不能为世人所用,加 之长期漂泊,年老力衰,更感到彷徨无计,唯有通过 幻想,向天帝倾诉,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
合作探究
在词人的梦境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天 帝形象?
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 天帝。“你打算到哪儿去呀?”虽然只 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 的感情。这同现实中置人民于水火、畏 敌如虎狼、只顾自己一路奔逃的高宗皇 帝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路长日暮”的深意?
“路长”、“日暮”用路途遥远而 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也是词 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诗歌翻译
天边的云彩如同汹涌的波涛,与清晨的雾 气连接成一派迷蒙壮观的景象。银河流转,天 快亮了,无数的星星闪烁,好像千帆竞舞。仿 佛我的梦魂回到了天帝住的地方,听到天帝的 话语,天帝情意恳切地问我要回何方。

第26课《渔家傲》课件(共37张PPT)

第26课《渔家傲》课件(共37张PPT)

细读品味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主要写了什 么?
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词人把 低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 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字的妙处。 “接”“连”二字将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海、弥漫的晓 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景象苍茫。“转”“舞”二字化静 为动,生动地描绘出了天河流转,繁星闪烁似船帆舞动起 伏的景象,既富有生活的真实,又具有梦境的虚幻性。创 造了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译文:天空连接着那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云霞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胧朦。 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星星如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像 在起舞。我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飞入天国。听着天帝在对我说话,他殷勤 地问我回到哪里去? 我告诉天帝,我走的路很远,现在已到黄昏,还没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 句子,又有什么用呢?我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风呀,不要停止,把我 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去过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重点字词
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之意。嗟,慨叹。 “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报,回答。路长:意仿《离骚》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灼《碧 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谩:徒, 空。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sad

第26课《渔家傲》课件(共20张PPT)

第26课《渔家傲》课件(共20张PPT)
诗词五首
——渔家傲
李清照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约 1155),号易安居士,济 南(今属山东)人,宋代 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 其诗文并美,尤长与词。 前期的词多写悠闲的生活, 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形 式上善用白描手法,力求 创新,语言清丽,富有生 活气息,被称为“易安 体”。代表作有《如梦令》 《声声慢》《醉花阴》等。
“转”、“舞”两字,则形象逼真地写出了词人在 风浪颠簸中的感受。描绘出似梦似幻,美妙神奇 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豪放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梦魂回到了天帝住的地 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恳切地问我要回何方。
在词人的梦境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天帝形象?
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疾苦的天帝形象。 “你打算到哪儿去呀?”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 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 。
(1)“嗟”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词人对日暮途远的叹息。
(2)“路长”、“日暮”是词人颠沛流离痛苦经 历。表现了词人在现实生活中孤苦无依、奋力挣 扎的苦闷
(3)“谩”是“空有”的意思,表现了词人对自己 空有才华而遭遇不幸的慨叹,以及对南宋黑暗社 会现实的失望与不满。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同现实中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狼、只顾自 己一路奔逃的高宗皇帝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归”写出词人设想自己是从天阙来到人间, 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又回到天帝身边。“殷勤问我 归何处”的询问,使词人终于得到诉说心事的机 会,由写梦自然引出下片的抒情。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译文:我回答说,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我虽然能 写出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
“天接云涛连晚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29张PPT)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课件(29张PPT)

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是消 极避世,想以死来摆脱困境?
点拨: (1)环境优美,十分和平,与黑暗 现实不同,这里没有战乱,没有生离 死别; (2)词人饱读诗书、满腹才华,渴 望在这个仙境里得到施展,实现理想。
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 什么? 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 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 她对现实的不满及对人生坎坷 际遇的感怀。词人还借虚幻梦 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 人生的追求.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她听着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
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 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 啊!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天上 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她 在若干年来的逃难生活中,多少事,凭谁诉?这次竟然得 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 困难和心愿。
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 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用,有 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有李贺《南 园十三首》中的“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之意。两者象是对立,实则统一,是互为因果的。那么, 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请看: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 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仿佛梦魂归帝所”
“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宫殿。其实,这是人们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所 希望和追求的美好前途。而她之所以梦回“帝所”,是有其思想根源的。 古代诗人往往设想自己是从天上宫阙来的,所以在幻想美好的前途时也 就往往说“归帝所”去。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说:“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也就是写他想回到天帝宫殿去。那么, 作者魂回帝宫去,情况怎样呢?

《诗词五首:渔家傲》课件(共25张PPT)

《诗词五首:渔家傲》课件(共25张PPT)

词作背景
• 赵明诚重病时期,一位探望者携带一把石壶 给这位病榻上的文物鉴赏家看过。赵明诚死 后,谣言四起,说他把石壶托人献给金国。 李清照为了洗刷冤屈,她便想把多年携带的 古董一起献给宋高宗赵构。
词作背景
• 她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带着沉重的书籍文 物,踏上了惶惶不可终日的逃难历程。从南京 到越州,经明州、奉化、宁海、台州,然后漂 泊到海上,又过海到温州,皇帝最后回到杭州。
渔家傲
李清照
•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 日暮:太阳将要下
• 我回答说路途漫长, 慨叹已是黄昏却还 未到达。我学诗能 写出一些惊人的句
山,黄昏。
子,可又有什么用
• 路长:用典。
呢?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出处是《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 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将上下而求索”。
01
理解词意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 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 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李清照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 河欲转千帆舞。
• 云涛:比喻。像波涛 翻滚的云。
词作背景
• 李清照一路追随,雇船求人,历尽辛苦,像一 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途中,她贫病交 加,身心憔悴,她与赵明诚收集的金石书画也 丧失殆尽,全部散佚。
1.李清照无疑是有才华的,词人自己对 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但她的才华仅限 于写作一些精彩的诗词文章,在这国难 当头、家破人亡、战火纷飞的时节却毫 无用处。此句有一种奋力挣扎的苦闷感。
• 天空中如波涛翻滚 的白云笼罩在清晨 的浓雾里,银河中

李清照渔家傲精品课件

李清照渔家傲精品课件

李清照渔家傲精品课件一、引言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词中之冠”。

她的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其中《渔家傲》是她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本课件旨在通过对《渔家傲》的深入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的艺术魅力。

二、《渔家傲》原文及注释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释:1.天接云涛连晓雾:形容天空与海面相接,云雾缭绕。

2.星河欲转千帆舞:形容夜空中繁星闪烁,宛如千帆舞动。

3.归帝所:指回归天庭。

4.殷勤问我归何处:天帝关切地询问我归向何方。

5.我报路长嗟日暮:我告诉天帝,路途漫长,太阳已落山。

6.学诗谩有惊人句:学习诗词,虽有惊人之处,但也只是徒劳。

7.九万里风鹏正举:形容风力强大,如同鹏鸟展翅飞翔。

8.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风停了,让我的小舟吹向遥远的三山。

三、《渔家傲》解析《渔家傲》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通过描绘一幅海天相接、星河闪烁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归宿的思考和追求。

词的上片以描绘自然景象为主,下片则转向词人的内心世界。

上片首句“天接云涛连晓雾”,通过“天接”、“云涛”、“晓雾”三个意象,描绘出一幅天空与海面相接的壮丽景象。

接着,“星河欲转千帆舞”以星河、千帆两个意象,形容夜空中繁星闪烁,宛如千帆舞动。

这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下片首句“我报路长嗟日暮”,表达了词人对人生道路漫长、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学诗谩有惊人句”反映了词人对自己诗词创作的自嘲和无奈。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对自由、追求和理想的向往,通过风力强大、蓬舟飘荡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坚定的追求和决心。

整首词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人生归宿的思考和追求,展现了词人坚定的追求和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明:抒发了将士们功业未立、壮志难酬的 感慨和忧国思乡的抑郁苦闷情怀。显得雄 浑沉郁,凄凉悲壮。
• 6、同学们带着此情此意来配乐试背一遍
拓展延伸:1、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 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 明: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 脂凝夜紫” •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 马冰河入梦来。”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 麾下炙,五十弦塞外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名,可怜白发生!”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 云惨淡万里凝” •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 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回?”
整体感知: 上阕(上片):
写景。描写塞下秋景。 下阙(下片): 抒情。抒发边关将士的愁绪
塞下秋来风景异 · ·
突出边塞与中原景物的不同
词中“异”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 “异”: ①天冷。——“衡阳雁去无留 意”。 ②声杂。——“四面边声连角 起”。 ③城孤。——“千嶂里,长烟落 日孤城闭”。 统领后文景物的特点,突出边塞的秋天与 中原不同,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的特殊背景。表达了词人的忧国思乡之情。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中考题.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 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 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 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 艰苦。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 读、背诵课文。
• 嶂( ) 燕( ) 勒( ) 羌( 寐( ) • 嶂(zhàng) 燕(yān) 勒(lè) 羌(qiāng) 寐(mèi) )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
(3)“羌管悠悠霜满地”悠悠羌曲 ----无奈、凄凉、别愁
• 明:笛声悠远,寒霜满地。这一句是写景 句,从时间上看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可见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以及因“归 无计”而“人不寐”的哀伤,表现出边地 之苦。
(4)人不寐------- 焦虑、苦闷、悲 愤、担忧
• 明:“人不寐”的原因是:“燕然未勒归 无计”, 羌管幽怨的曲调加重了乡愁,遍 地繁霜的苦寒,令人难以入眠。
(5)“将军白发征夫泪”------悲怆、 苍凉、壮志难酬、痛心
• 明:对“人不寐”的乡愁的一种反衬,使 得这种悲凉有一种明亮的而不是灰暗的感 觉:听着异乡异族(羌管)的乐曲,看着 月华辉映霜花,想到自己虽然年华消逝 (有了白发),但仍然坚守在遥远的边陲, 悲中有壮。
5、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是千古戍边将士的 真实写照。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怀?
4. 《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 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 句是: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 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 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6.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 成,哀伤流泪的句子:
泪。
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解,用现代汉 语翻译诗歌。(书本或笔记本上)
•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 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 城紧闭。 • 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 儿无颜回归故里。 • 悠悠笛声在严霜的夜空回荡,谁能安然入 睡,将军白了头发士卒泪流不尽。
衡阳雁去无留意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 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 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 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暗 示 战 事 紧 , 戒 备 森 严 形 势

雁去 边声 千嶂 长烟 落日 孤城
边地荒漠
将士思乡
浊 酒 一 杯 家 万 里
借酒浇愁, 用一杯浊酒 来排解对家 乡亲人的思 念,来寄托 他对成就功 业的向往。
文体知识:
• “词”:是古代一种重要文学形式,如,先 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 小说。 • 词,因字数长短不一,又叫长短句。古代 的词一般是谱曲唱的,根据调的高低不同, 又有不同的词牌。词牌名仅与词调有关, 与内容无关,而词的题目则是内容的集中 体现。来自解题:谁能解释一下题目?
• 明:“渔家傲”是词牌名,首句“塞下秋 来风景异”可作题目。 •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是词 牌名,“雪”是题目。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 歌头”是词牌名,“明月几时有”是题目。
• 荒凉 • 萧瑟 • 肃杀
3、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 • • • 悲凉 寂寞 孤独 思乡
• 4、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小组合作试着在 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请 以“我从 (诗句)中感受到 (情感)“的句式回答。
(1)“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思亲
• 明:词人身在荒僻的边境孤城,夜晚难免 会起思乡之情,于是借酒消愁。但酒是浊 酒,不是清酒,是劣品不是好酒,而且只 有一杯。这酒既劣又少,显见生活寂寥清 苦,乡愁难遣,越发显得乡愁的沉重。家 乡万里之外,非常遥远,回乡困难重重, 可见这种归思是多么的深切。
2.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从“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 景 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3.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 的心 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4.本词中“四面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的塞下之 声让你联想到什么? 边塞之声让我们联想到边塞的荒凉、战事吃紧的肃 杀以及入夜后悠悠羌管声中流露出的乡恋之情、归心 似箭的感伤之意。
(2)“四面边声连角起”------- 边 声四起图 (异声)
• 各种带有边塞地域特色的声响:风声、草 声、马嘶声、驼羊悲鸣声、牧人的吟啸声、 胡茄羌笛声在傍晚时分,四面八方北疆特 有的悲凉之声随着城头的号角而起。听觉, 以声写情,从听觉上描绘边塞荒凉孤寂奇 异雄壮的景象,突出了“孤城”的氛围: 在敌人的包围之中,更衬托出归家的遥遥 无期。
落日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下阕抒情
抒发思乡 报国之情

燕然未勒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渔家傲 秋思》通过写边塞的战地 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 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 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鉴赏分析诗句:(你能总结一下赏析诗歌的方法吗?) 欣赏画面、用字之妙、修辞手法、表达的思想感情、 蕴含的哲理、写作手法…….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丛山峻岭、长烟、落日、孤城紧闭 图(异势)
• 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 座孤城紧闭城门。这两句从视觉上描绘了 边塞荒凉孤寂奇异雄壮的秋景,显示边地 生活的艰苦。“闭”字显示军事态势的严 重,戒备森严,暗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2、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 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链接中考:
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以及写边地天气渐 寒,北雁南飞的句子分别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2. 《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 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 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的句子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燕 然 未 勒 归 无 计
边患未平 功业未成
这种爱国、卫国 的精神,正是他 有家未回的根本 原因。
羌管悠悠霜满地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 浓白霜,更使人惆怅难眠。
感慨
情怀
将 人 军 不 白 寐 发 征 夫 泪
雁去
描写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渔 家 傲
范 仲 淹
上阕写景 异
借 景 抒 情
边声 孤城 长烟
(2)“燕然未勒归无计”-----使命、 责任、爱国、忧国
• 明:燕然未勒:是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据 《后汉书》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东汉的 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燕然山, 刻石记功而还。引用窦宪的典故,点明将士们守 土有责,不胜不归的壮烈情怀。(以天下为先, 以国事为重)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两句用 对比、引用典故的修辞,表现将士们思乡与忧国 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将士们以天下为先,以国事 为重的胸襟。
宋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江苏吴县人。他 在陕西守卫边疆多年。不仅是北宋著名 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政治上, 他主张革新,为守旧派阻挠,他散文 《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 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他的词,写边 塞生活,苍凉悲壮,慷慨生哀;写羁旅 生活,缠绵深致,脍炙人口。
写作背景: • 范仲淹于宋仁宗康定元年任陕 西经略副使,守边四年,作 《渔家傲》乐歌数阙。 • “军中有一范,西贼闻破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