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2.4 探究世界的本质

合集下载

高考高三一轮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高三一轮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高三一轮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引言《高考高三一轮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是高中高三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世界的本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审视世界的角度。

本文将探讨该课程的重要性、学习内容以及对学生的启发与提升。

重要性探究世界的本质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深刻理解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审视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探究世界的本质也是高考考点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这门课程对于高考取得好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内容《高考高三一轮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的学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物质与运动本单元主要介绍物质和运动的概念,通过学习物质的属性和运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世界的物质基础和运行方式。

2. 空间与时间本单元主要围绕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展开,介绍宇宙的构成和演化、地球的形成和变化、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定位等内容。

3.变与不变本单元主要研究变与不变的规律和机制。

通过学习这一单元,学生将了解到事物的变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深化了对物质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4.因与果本单元主要研究因果关系的探究和理解。

通过学习这一单元,学生将逐渐认识到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并学会运用因果关系解答问题。

对学生的启发与提升《高考高三一轮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对学生的启发和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系统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逐渐培养系统思维的能力。

系统思维是将问题整体化、综合化的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关联性,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拓宽眼界和知识面探究世界的本质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生将通过学习掌握世界各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和全球视野。

3. 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学习探究世界的本质可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学案1:2.4 探究世界的本质

学案1:2.4 探究世界的本质

探究世界的本质【课前预习案】【目标导引】一、物质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都是中的一部分。

2.物质的含义(1)含义:(2)唯一特性:知识拓展:对比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联系①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

②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

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的产物。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体现在:(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体系。

体现在: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因此,世界是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

知识拓展:1.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2.深刻理解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二、运动1.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2.运动和物质(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知识拓展: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的本质上讲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或固有属性),这是从物质存在的状态上讲的。

3.运动和静止运动静止区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1.含义:知识拓展:不能把哲学上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规律不等于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规律的客观性,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

规律一定是联系,但联系不一定都是规律。

规律并非永恒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因此,任何事物的规律也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规律也是变化发展的。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核心知识)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核心知识复习讲与练(新教材新高考)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核心知识)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核心知识复习讲与练(新教材新高考)

第二课探索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的几个阶段: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①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②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的规律性1.规律是客观的(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①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014年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检测:2.4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4)

2014年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检测:2.4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4)

2014年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检测:2.4探究世界的本质(必修4)一、选择题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此处的“物质”是指( )。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2.康德在其撰写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指出,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这一观点( )A.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B.否认了意识现象的存在,陷入了“一元论”的泥潭C.认为意识能够创造物质,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D.否认了自然界的物质性,把宇宙看成是意识的产物3.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

这表明( )。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4.在我国历史上曾掀起“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做法,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

这从侧面告诉我们( )A.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B.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C.人们不能选择生产关系D.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意识影响5.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②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③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生物进化论指出,动物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

动物产生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动物慢慢发展到高级哺乳动物,进而由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

这说明( )。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②自然界是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世界③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④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7.2012年10月6日,武汉市气象局称,今年年底前,我市将投入400万元,实施10次人工增雨,“让雨水把城市洗得更干净”,以便改善我市空气质量。

高三第一轮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1

高三第一轮复习-探究世界的本质1

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的概念: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 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2)运动与静止的区别
一切存在物,一切 生活在地上和水中 的东西,只是由于 某种运动才得以存 在、生活。
马克思的上述论断的哲学涵义是(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
劳动者 生产力 生 产 方 式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决 定 适 应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
产品的分配
运动与静止的区别:
• 运动: 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 静止: 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两个错误倾向:
否认运动,只看到静止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既看到绝对运动, 又承认相对静止 只看到运动,否认静止
辩证法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宏观物体—— 机械运动的载体
原子、离子—— 化学运动的载体 生命有机体—— 生物运动的载体 生产方式—— 社会运动的载体 人脑—— 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
考点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的概念: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 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
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 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A.规律是不存在的 B.规律是可以被消灭的 C.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人们必须创造符合自身利益的规律 [答案]C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 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答案]B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答案]B
7.古希腊诡辩论者提出“飞矢不动”,指出飞行着的箭在 飞行轨道上的每一个点上是静止不动的,所以飞行的箭是不动 的。该观点( )
①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只承认绝对运动 而否认相对静止 ③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的表现 ④把相 对静止绝对化
4.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 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 )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答案]B
5.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 这种观点( )
[错因剖析]本题易错选 B 或 C,错在没有正确理解规律的 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规律不能被改造,但是规律也会 发生变化。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是人们自觉利用规 律的表现,D 项正确。A 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尝试解题]D 【指点迷津】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 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制定、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 ③否认了劳动创造 了人 ④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必修4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2.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新人教必修4
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精选ppt
2.注意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 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 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 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 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2)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 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 神、意识现象。
提示 (1)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 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唯物主 义大厦的基石。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特性是在物质 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
精选ppt
思维拓展
1.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提炼核心术语
一、世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 物质 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
的 物质性 。 3.世界是 物质 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
的 物质性 。
精选ppt
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 固有属性 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②错误,故不选。④是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观点,故不选。
精选ppt
对点训练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
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
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必修4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必修4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思想政治
课标要求 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备考指导 1.引述事例,证明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围绕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阐释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 意识 3.领会规律的客观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说明要按客观规律办 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4.以“为什么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为议题,探究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的意义
误区辨析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比较 区别 联系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 物的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 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 第一性的东西,它不包括精 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 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 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 质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
③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不具有客观内容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命题立意本题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为情境,通过剖析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标的主题和设计理念,调动物质与意识的 关系等必备知识,考查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等关键能力。
答案:A
[真题实战]
1.(2023·山东卷)月亮门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开设在院墙上的圆弧形洞门,因 其形如一轮满月而得名。月亮门通常与云墙配合使用,在波浪形的云墙上 开设门洞,看上去如同月亮在云间穿行。由于寓意美好且形态优美,月亮门 的营造案例远传海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C )

高中政治高考复习哲学部分主要原理(共35个)

高中政治高考复习哲学部分主要原理(共35个)

高考政治哲学部分主要原理一、辩证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

②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

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我们要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能指导人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3)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正确意识,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方法论】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又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变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高中政治必修四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

高中政治必修四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
①规律的含义? ②规律的普遍性原理? ③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④规律的可知性原理?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必背概念:
物质、运动、静止、规律。
二.必背原理:
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3.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4.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5.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正确理解物质概念
明确世界物质性的五种表述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世界统一于物质。 (5)世界是物质的。
3.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属性和 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方法论? 2.什么是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根本属性?
3.客观存在和客观实在是什么关系?(个性和共性)
4.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 5.什么叫运动?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6.什么叫静止?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7.规律的相关知识(原理)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
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运动离不开物质)
③物质与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
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
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物质的五种运动形式: 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
对于规律的理解: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 定的联系。
固有的 -不是主观赋予或神创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本质的 -不是现象的 (苹果落地、水往地处流) 必然的 -不是偶然的(守株待兔) 稳定的 -不是多变易逝的

高考政治 4.2.4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课件 人教版

高考政治 4.2.4探究世界的本质同步课件 人教版
高考典题回顾
例 1 (2010·全国卷Ⅱ)在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
所占比例最大,对它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捕捉后封存。目前,科学家正
致力于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的研究,利用它与氢气反应,产生甲醇,
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乙烯,从而为工业提供原材料,使二氧化碳
转变为廉价而充裕的可再生能源。这一研究思路体现了科学家力图通
①客观实在是从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抽象出来的 共同特征
②客观实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就不是 客观实在
③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④客观存在的东西,就是客观实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是从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和 社会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所以①和③是正确的。客观实在的 物质有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的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电场、 磁场、暗物质等,故②错误。因为客观存在的东西包括精神、意志等, 而这些不是物质,所以④不正确。故本题选 B 项。
4.人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有意识的,所以社会的存在和 发展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明辨]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考点训练 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 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据 此回答 1~2 题。 1.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人在自然界面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 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 C.人类的生产能力是受客观物质条件制约的 D.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是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 前提 答案:D 解析:马克思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类改造自然是在遵循自然 规律,承认物质的固有属性前提下进行的,故答案选 D。A、B、C 不符合题意。

备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必修4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1世界的物质性

备考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必修4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1世界的物质性

其次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标要求命题点考题取样核心素养1.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表达无神论立场。

2.表明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的看法。

世界的物质性2024浙江6月选考,T272024海南,T16①政治认同:坚决唯物主义信念,在敬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认同党和国家的路途方针政策以及发展理念。

②科学精神:科学认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的本质、规律的客观性;科学相识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和违反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对改造世界的不同作用。

③公共参加:在实践活动中,用物质确定意识以及规律的观点指导实践活动;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处理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敬重客观规律的关系,正确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意识的本质2024湖北,T132024浙江7月,T25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2024湖北,T152024辽宁,T122024广东,T152024全国卷Ⅲ,T212024全国卷Ⅱ,T2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2024山东,T72024湖南,T1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024全国卷乙,T232024全国卷乙,T40(1)2024广东,T122024天津,T13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2024山东,T102024全国卷甲,T232024全国卷甲,T23命题分析预料高考对本课的考查,命题情境多样,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贴近生活实际的漫画,有时还会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要考查规律的特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动身。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2025年高考,可能会以科技发展等为情境,考查世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也可能以党和国家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等的部署和支配所取得的成效为材料,模块内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跨模块上联系选必修1中的经济全球化、选必修2中的就业与创业、选必修3中的辩证思维、超前思维等进行综合考查。

考点1世界的物质性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1)精确把握物质概念提示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

2022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解读:探究世界的本质

2022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解读:探究世界的本质

2022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解读:探究世界的本质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注意】(1)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喜爱不喜爱、明白不明白,它都不依靠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

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关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客观存在是相关于主观而言,它既能够指具体的物质形状,也能够指具体的思想。

关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状不能将二者等同,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样与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物质的唯专门性(全然特性)≠物质的全然属性物质的唯专门性(全然特性)是客观实在。

物质的全然属性是运动。

(4)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⑤世界是物质的。

(5)马哲物质观的意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不依靠于人的意识”→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限②“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③“客观实在”→克服旧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缺陷(将物质混同为物质的具体形状,必定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进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确实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相伴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情况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3.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的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高考文综政治必考点: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文综政治必考点: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文综政治必考点:探究世界的本质2013高考作为2013年六月的关键词,牵动着万千考生和家长的神经,高考频道会全程陪伴大家,为大家提供贴心的服务。

在考前的一段时间里,本频道精心为各位考生提供了大量的高考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频道在此预祝愿大家考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部分)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1、物质2.1.1、哲学的物质概念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2.1.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的真正统一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2运动2.2.1、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2.2.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2.3、物质运动的规律2.3.1、规律的概念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3.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导引:
张同学说: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李同学说: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影响、不可分离的。
如何看待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提示:张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物质是对各个具体物质形态的抽象概括,是
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李同学的观点是正、误并存。他看到了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说两
第 23 页
(2)方法论 a.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④客观规律 办 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b.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⑤ 无能为力 的。人可以在认识和 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⑥ 利用 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 24 页
提 醒 要在物质运动中把握规律,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第1 页
第4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考一轮复习
第2 页
最新考纲
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知识框架
人的意识 物质的 客观物质性 社会
固有的根本属性
无条件 有条件
命题点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 19 页
(2017·湖北省武汉市质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
力,侧重需求管理的经济政策作用逐渐下降。对此,中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
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表明( A )
①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突破点2、细化剖析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第 14 页
问题导引: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对于经济发展的规划,既继续
坚持了以往的改革发展的一些措施,又增添了一些推进改革发展
的内容。
我国经济发展规划将坚持以往同增添新内容相结合,其哲学原因
是什么? 提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我们既要确认运
对点强化训练
第 30 页
命题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真题体验](2016·全国卷Ⅱ·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
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
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B )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考点2
物质运动的规律
第 2,4分 2016·卷Ⅱ·22,4分 2014·卷Ⅱ·21,4分
命题揭秘导航 本考点主要结合自然界自身发展、人类改 造自然和改造中的典型事例,结合名人名 言,考查对规律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复习时,既要准确 识记和理解有关规律方面的细节知识,又 要全面梳理有关规律的知识体系,还要注 意与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联系。
规律总结
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
第 26 页
第 27 页
点拨:(1)规律不等于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2)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公理、法律等都不是 规律,它们是主观的,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 (3)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 (4)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 件的。
提示:①尊重城市发展的规律,按城市建设规律办事。②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去运用规律为城市居民造福。
规律总结
第 29 页
规律的原理和方法论 (1)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 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 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 态度结合起来。 点拨: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 是“宿命论”,夸大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二是“唯意 志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规律的客观性。
2.深化理解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
第 16 页
(1)相对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是事物处于量变状
态;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主次矛盾没有发生
易位。
(2)绝对运动:在具体背景材料下,可以理解为人类认识过程的无限性、
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辩证否定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
第9 页
1.知识点“自然界的物质性”“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 物质性”,主要用于考查对世界本原问题的理解、分析人 类应该尊重世界客观性的各种问题。 2.知识点“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主要用于分析对各种名言的理解和对典型事例的分析。
重点难点突破
第 10 页
突破点1、深化理解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者不可分离是错误的,因为物质是可以离开意识的。
规律总结
1.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概念
第 11 页
(2)弄清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古代第朴12素页
唯物主义的理论界限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区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别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具体的物质形态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 个别属性 有生有灭、暂时存在
永恒 暂时
客观实在 承担者
创造
人的意志
固有的规律
客观规律 利用
第3 页
考点1
世界的物质性
第4 页
全国卷5年1考
命题揭秘导航
本考点主要结合名人名言、典型事例等考察
2014·卷 Ⅱ·21,4分
对世界物质性、运动和物质关系、运动和静 止关系等理解。复习时,突出对细节知识的 准确把握和对重点知识的变通理解,注意与
肯定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与肯定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是一致的。
1.知识点“规律的概念”,主要是从理论理解上进行考查,主要 体现在选项观点的正误判断上。 2.知识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主要用于人类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各种典型活动或重大事件,分析其背后成功或失败的 原因。
重点难点突破
第 25 页
突破点1、多角度剖析规律的含义
化、解决社会矛盾的改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等。
对点强化训练
第 17 页
命题点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2017·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高三调研)2016年9月14日13时12分,西安市临潼
区发生2.9级地震,周围地区有震感。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
A ,‘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地球常态体现的哲理是( )
突破点2、系统把握规律的原理和方法论 问题导引:
第 28 页
为解决许多城市内涝频发的问题,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
生。它要求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
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
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是如何做到按规律办事的。
①任何物质形态都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
②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④就具体存在方式来说,物质是静止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 18 页
解析:“震动”是地球常态表明了地球时刻都处于运动之中,运动 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任何物质形态都是以运动的方式存 在的,①③入选。②表述错误,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④表 述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基础知识梳理
第 22 页
1.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① 固有的② 本质的 、必然
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原理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③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b.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
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问题导引: 在规律问题上,小A和小B针对下列问题发生了争论: (1)守株待兔违背规律,其原因是什么? (2)太阳东升西落是不是规律?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争论进行分析。
提示:①规律是一种必然的联系,而守株待兔违背规律是因为将偶然联系当作必 然联系,所以是错误的。②太阳东升西落不是规律,而是一种现象。它体现着规 律,但本身不是规律。
③要暂时搁置次要矛盾,优先解决主要矛盾
④推动事物的发展需要彻底否定原来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 20 页
解析: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既体现出运动和静止的统一,又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故①②符 合题意。③错误,主要矛盾不一定要优先解决。④错误,推动事 物发展应坚持辩证否定观,而不是彻底否定。
发展观点等知识的联系。
第5 页
基础知识梳理
1.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①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 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
第6 页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产生:人类社会是② 物质世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 (2)存在(本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 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 三者都是③客观的物质的 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 类社会的物质性。 (3)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