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关中学拓展训练案 我的第一本书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5篇)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5篇)《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复述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主旨。
3、了解第一本书的含义,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含义。
学习重难点:1、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层含义。
(重点)2、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难点)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牛汉,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0月,陕西省定襄县人。
1940年发表作品,主要写诗,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主要诗歌作品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等。
2.积累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掺和()马鬃( )磨蹭()()塾师()训斥()2)解释词语。
翻来覆去知书识礼磨磨蹭蹭哄堂大笑3、快速阅读(跳读)完成下面的知识结构:开头:我的第一本书是。
朋友的疑惑:课本有什么好写的?我的解释:这是一本的书。
主体部分:①父亲带回来许多书,但不属于我。
②写的不寻常的经历。
③ 带我离开到念书。
④与有关的事。
结尾:“我”的结论:。
4、理解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②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③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④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二、课堂学习1、交流展示自学成果2、讲解释疑3、复述第一本书的经历4、合作探究⑴、请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把我的第一本书是一本的书”这个句子补充完整。
(至少三句)⑴、用心朗读课文的有关段落或表演课堂剧深层理解文本、思考下列问题:“我”为何难忘这本书?它的珍贵在何哪里?给了“我”什么样的教育?用“我的第一本是一本()的书”的形式,概括你对文中第一本书的理解。
(至少三句)三、拓展延伸1、对照乔元贞和“我”的命运,你有什么想法?2、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是作者终身的财富。
我的第一本书 教案2篇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第一篇:标题:《我的第一本书》-教案导语:这是一本旨在帮助学生书写第一本自己的书的教案。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学习如何构思、规划、撰写和编辑一本书,为他们开启创作之旅,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书写一本书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2. 培养学生书写和组织思维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话题(约10分钟)教师可以以“为什么我们应该写一本书?”为主题进行引入讨论。
与学生一起探讨写书的好处,如记录经历、表达观点、分享知识等。
步骤二:构思和规划(约1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构思和规划一本书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写下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帮助他们设定一个清晰的目标和主题。
步骤三:撰写第一稿(约30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撰写第一稿的步骤和技巧。
鼓励学生写下他们的想法和故事,不必担心语法错误和不完美的表达。
步骤四:编辑和修订(约20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如何编辑和修订自己的作品。
鼓励学生检查并改正语法错误、改善句子结构和逻辑。
步骤五:插图和设计(约20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如何为自己的书添加插图和设计。
鼓励学生使用图画、照片或其他视觉元素来增强书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步骤六:最终编辑和排版(约1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如何进行最终编辑和排版。
鼓励学生仔细检查每一页,确保文字和图像的位置和格式正确。
步骤七:展示和分享(约20分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书。
鼓励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书,并提供互相反馈和建议。
小结:通过本教案,学生将学习如何构思、规划、撰写和编辑一本书,并展示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将是学生们开启创作之旅的重要一步。
第二篇:标题:《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续)导语:这是《我的第一本书》教案的续篇。
在上一篇教案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撰写和编辑一本书的基本步骤。
接下来,本教案将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以及学习如何发布和传播自己的书。
3我的第一本书
从目标出发,带着目标去思
考、解决
问题。
目标是否明确,学生是否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自主学习
温故知新
2分钟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有个人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他走过了迢迢人生征途,饱尝了世间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这节课我们就去看看到底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
2分钟
复习上节课所学字词以及有关作者的知识。
自学法
对上节课
所学内容是否掌握
阅读有法
4分钟
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诵读法
学生能否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
内容。
研读共品
10分钟
研读文章的结尾部分: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述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出新。
展示交流
小组展示
3分钟
请用“读着,读着,我被其中的之情感动了”的句式组内交流,小组选取喜欢的精彩语段设计朗读展示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小组合作交流,把有关作者的资料整理到笔记
本上。
了解作者,更好理解作者
情感。
班级展示
2分钟
作者档案: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10月出生,山西定襄人。有“诗坛硬汉”之称,是有着蒙古族血统的少数民族诗人。1940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写诗,近些年来写了大量散文。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温泉》《牛汉诗选》等10多部;出版散文集《滹沱河和我》、《牛汉散文》、《童年牧歌》等多部。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的第一本书》,使学生体验和认识书籍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我的第一本书》课本,课件,单词卡片,图片等教具。
2. 学生准备:学生读书记录本。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让学生展示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并简单介绍书的内容。
2. 引导学生讨论:读书的好处是什么?大家现在最喜欢看什么书?有没有想过写一本自己的书?Step 2 看图猜词1. 准备一些与书相关的图片,如书店、图书馆、阅读、写作等。
2. 让学生观察图片,猜测与之相关的词汇,并将单词卡片贴到相应的图片上。
Step 3 读《我的第一本书》1. 播放课件,同学们跟读《我的第一本书》。
2. 学生阅读理解:(1) 课堂上,老师读时,学生们跟读。
(2) 学生自己独立阅读。
(3) 学生回答问题:这本书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你觉得这本书有哪些有趣的地方?Step 4 探索阅读的乐趣1. 学生小组合作,每组选择一种书的类型(童话、科普、小说等),讨论并列出各自最喜欢的一本书。
2. 小组代表分享自己选择的书,并向全班推荐。
3. 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你喜欢这本书?阅读这本书给你带来了什么?Step 5 创造自己的书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力,创造一本自己的书,并设计书的封面和故事内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你的书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觉得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3.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书分享给同学,可以选择朗读或讲述故事的方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们初步认识了书籍的功能和种类,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并通过创作自己的书来发展了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们也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的方式,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经典的童话故事和科普读物,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12篇)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优秀12篇)《我的一本书》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初中八年级下学期是孩子的知识水平提高的时期,也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时期,更是思想初步成型的时期,在这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会感动。
因此在进行《我的一本书》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思想渗透,抓住文章中渗透出的“情”来安排教学。
其次,在学习文章的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读促写,学习写作的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目标】1、识记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
3、了解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4、引导学生从人物思想中受到启示。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围绕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在特定条件下人物的精神世界。
【课前准备】1、自读文章,扫清文字障碍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2、布置学生查阅,了解牛汉的有关资料,以开阔视野,增加材料积累。
3、回忆自己拿到一本书时的心情和场景,把它写成文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之间交流拿到一本书时的心情,听读学生的小习作。
师:听了同学们的感受,老师也仿佛回到了那个时候,心中也有许多的感慨,但我却无法表达出来,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牛汉的一本书,有什么与众不同吧!检测预习情况:1、认读字词:幽默凄惨奥秘酷似掺和磨磨蹭蹭翻来覆去2、交流有关牛汉的材料。
二、整体感知1、生默读课文,或快速浏览全文,讲述“一本书”的故事:(提示:语言简洁,条理清楚,交代明白)2、再次快速浏览,思考以下问题:⑴明确:⑴ “我的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一课。
这人生的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⑴ 描写“我”的境遇的句子如“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希奇东西。
”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我”的童年是贫苦而枯燥的,从而更显出书的珍贵,是书给了我人生的启迪。
我的第一本书 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1.了解写作一本书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2.掌握书籍创作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3.提高写作和创作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计算机和投影设备•白板、黑板或幻灯片•教学范例和参考材料•学生笔记本和写作工具教学过程1. 引入 (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本教案的主题和目标:写作一本属于自己的书籍。
•引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写作创作的热情。
2. 了解书籍创作 (15分钟)•向学生介绍写一本书的基本要素和流程:创意、大纲、章节、写作、修改等。
•分享一些著名作家的创作经验和写作习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 创作主题和大纲 (20分钟)•让学生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思考并确定自己书籍的主题和内容。
•引导学生制作书籍的大纲,明确书籍的章节和内容结构。
4. 写作与修改 (30分钟)•鼓励学生按照书籍大纲开始写作。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使自己的写作更具吸引力和流畅性。
•鼓励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提供反馈和修改意见。
5. 最终编辑与发布 (20分钟)•教导学生进行最终编辑和校对,确保书籍内容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引导学生理解书籍的出版和发布过程,讨论不同的出版方法和平台选择。
6. 自我评估与总结 (10分钟)•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书籍创作进行评估,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通过小组讨论和集体分享的方式,总结本次创作经验和收获。
导师反馈与评估•指导学生撰写一份个人反馈报告,总结自己的创作过程、收获和反思。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反馈意见,帮助彼此进一步提升写作和创作能力。
扩展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他人,获得更多的反馈和建议。
•提供进一步的写作指导和技巧,帮助学生提升创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在写作和创作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享受写作的过程,并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才华。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的第一本书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的第一本书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书籍的爱好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素质目标•学会借阅图书馆内的书籍;•学会阅读、了解图书的类型、内容并进行评价;•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设计图书内容;•掌握图书制作的基本技巧以及保护图书的方法。
实践步骤第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书籍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教师通过讲述书籍的重要性,向学生灌输保护图书的意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介绍不同类型的书籍,向学生展示各种书籍都是人们的智慧之光,它们记录了人类文化和历史的发展;•指出不良阅读习惯和处理方法会破坏书籍,从而影响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引导学生了解书籍的存储、保管和维护方法,向学生传递对文化遗产的爱护之心。
第二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教师可以在图书馆内引导学生选择书籍。
在选择书籍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书籍的种类、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评价书籍的方法,例如:•阅读书籍的封面、封底以及表格(如果有的话),了解书籍的基本信息,例如出版社、出版时间、作者、作品简介等;•阅读书籍的简介和目录,了解书籍的主旨、内容和故事情节等;•选择适合自己阅读能力和兴趣的书籍,以及判断书籍读后的收获是否符合自己期望。
第三步:学生阅读自己选的书籍在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之后,教师可以制定一个适当的阅读计划,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
同时,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让学生写阅读总结,包括书籍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在学生阅读期间进行随堂检查,进行书籍内容的互动交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交流,发表个人精彩观点。
第四步:制作“我的第一本书”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一本以自己阅读过的书籍为主题的“我的第一本书”。
《我的第一本书》阅读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阅读教案一、教材《我的第一本书》二、教学目标1. 了解书的基本要素:封面、作者、讲述的内容和插图等。
2. 掌握阅读技巧:起承转合、细节理解、识别重点、主旨归纳。
3. 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注意阅读环境、培养热爱阅读的习惯。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1)课前导入:老师带领学生回想自己第一次读书的场景和感受,引导学生表达对阅读的兴趣与期待。
(2)认识书的基本要素:老师先向学生展示一本图书,引导学生辨认封面、作者、讲述的内容和插图等。
请学生各自选择一本图书,分享墙上自己找到的书的名称与作者。
(3)阅读指导:老师让学生先浏览全书,领着学生阅读第一段,让学生说出这段话讲了什么。
接着,老师分别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第二段及第三段,掌握“起承转合”的思路,逐步提高细节理解和主旨归纳的处理能力。
(4)练习巩固:老师公布课堂练习,带领学生进行反复阅读练习,起到巩固知识点,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2. 教学方法(1)导入法:老师通过回忆自己第一次读书的场景和感受,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好奇和兴趣。
(2)讲解法:老师详细解释书的基本要素,并引导学生对书籍进行初步认识。
(3)分析法:老师采用“起承转合”的方法进行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4)练习法:老师通过课堂练习形式,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四、教学手段(1)黑板、白板和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2)书籍资料和教学练习材料。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书的基本要素。
(2)掌握起承转合的阅读方法。
(3)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起承转合的阅读方法。
(2)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六、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2. 听读能力评价3. 阅读理解评价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水平较为分散,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理解的还不够到位。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和细节理解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思维转换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对于教师而言,设计一份精心的教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份好的教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引导他们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力。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份关于《我的第一本书》的教案。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熟练掌握《我的第一本书》的内容2. 能够通过阅读体会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变化和成长3. 能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体验第二部分:教学重点及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2. 教学难点:通过文字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第三部分: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我的第一本书》、课堂笔记本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3.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PPT等第四部分: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故事封面或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2. 阅读理解:分段阅读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每个章节的内容,并进行讨论分享,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3. 情感体会: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4. 写作训练:结合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5. 总结反思: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分享自己的读后感,老师进行评价和点评,激励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表达第五部分:课堂延伸1. 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多做阅读笔记,积累阅读经验和方法2.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围绕故事情节进行创作,拓展思维和创造力3. 阅读分享:组织朗读比赛或朗诵活动,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第六部分: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我的第一本书》的理解,还通过写作训练提高了表达能力,激发了阅读兴趣和热情。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这就是本次针对《我的第一本书》设计的教案内容,希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
愿每一位学生都能受益于这份教案,快乐成长!。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书的基本知识,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等;2.能够正确使用图书馆的借阅系统,借阅自己感兴趣的图书;3.能够阅读并理解一本简单的英文图书,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书中的故事情节;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图书馆的借阅系统,借阅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能够阅读并理解一本简单的英文图书,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书中的故事情节。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书馆的借阅系统,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英文图书中的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文图书;2.图书馆借阅系统的使用说明;3.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本英文图书,让学生猜测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2.教师介绍图书馆的借阅系统,让学生了解如何借阅自己感兴趣的图书。
2. 阅读(20分钟)1.学生在图书馆借阅系统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并借阅;2.学生阅读图书,教师辅导学生理解书中的故事情节。
3. 分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本不同的英文图书;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所读的图书,分享书中的故事情节。
4. 课堂展示(10分钟)1.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所读的图书中的故事情节;2.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书中的故事情节。
5. 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正确使用图书馆的借阅系统的重要性;2.教师鼓励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书馆的借阅系统,让学生能够借阅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并通过阅读图书,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环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图书中的故事情节。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对于图书馆借阅系统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
我的第一本书 教案 (3)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4.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写作原则和技巧•规划写作内容:确定主题、目标读者,收集素材;•构思写作结构:编写提纲、确定段落;•选择适当的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比等;•注意语言表达:使用生动形象的词语,合理运用句式。
2. 我的第一本书的主题和情节•主题:我的成长经历;•情节:描述自己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成长过程,包括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的变化。
3. 写作练习和创作•阅读优秀作品:为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成长故事,如《小王子》、《哈利·波特》等;•分析文本结构和修辞手法:解读优秀作品的写作结构和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作练习:提供写作题目,让学生练习构思、写作和修改;•创作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我的第一本书》的故事,包括主题、情节和一些关键性的场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给学生展示一部优秀的成长故事的书籍或电影。
引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作欲望。
2. 讲解写作原则和技巧讲解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规划写作内容、构思写作结构、选择适当的文体、运用修辞手法和注意语言表达等。
通过示例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写作技巧。
3. 分析优秀作品选取一部优秀的成长故事作品,如《小王子》或《哈利·波特》,分析其文本结构和运用的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使他们对优秀作品的写作技巧有更深入的理解。
4. 写作练习提供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要求他们按照规划的写作内容、构思的写作结构和选择的文体,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技巧,完成一篇短文。
5. 创作作业布置创作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一篇《我的第一本书》的故事,包括主题、情节和一些关键性的场景。
要求他们尽可能地运用所学的写作原则和技巧,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的第一本书 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前言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完成他们的第一本书的写作过程。
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将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了解写作的基本要素。
本教案适用于中小学的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
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自信心;4.实践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
教学准备1.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台电脑或平板电脑;2.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个Markdown编辑器,如Typora、VS Code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Markdown1.通过简短的演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Markdown的基本语法和用法。
2.告知学生Markdown的优点,如简单、易读、易写等。
第二步:选择书籍主题1.向学生解释写作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主题。
2.鼓励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并与他们分享一些好的书籍主题的例子。
第三步:制定写作计划1.引导学生制定写作计划,包括预计完成时间、每天写作的时间安排等。
2.建议学生每天至少分配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第四步:构思故事情节1.告知学生故事情节的重要性,并提醒他们要保持故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2.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等工具来帮助构思故事情节。
第五步:撰写书籍大纲1.引导学生撰写书籍的大纲,包括引言、章节划分、重要事件、高潮、结尾等。
2.提醒学生在大纲中保持思路清晰和结构合理。
第六步:逐步写作1.教导学生如何分段写作,保持每段独立且完整。
2.鼓励学生多次修改和润色文字,以提高写作的质量。
第七步:编辑和排版1.告知学生写作完成后需要进行编辑和排版,以保证文本的格式和布局整齐清晰。
2.引导学生学习使用Markdown的排版语法,如标题、列表、引用等。
第八步:互相交流和反馈1.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成果,并提供宝贵的反馈意见。
2.指导学生如何接受反馈和改进自己的写作。
评估与总结1.在学生完成第一本书的写作后,进行个人评估,并提供适当的鼓励和建议。
以《我的第一本书》为例的作文指导教案
本文将针对《我的第一本书》这本儿童读物,给学生编写一份作文指导教案。
本教案通过对该书内容的剖析、阅读策略的讲解、写作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同时,本教案将适用于小学二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
一、教材分析1、书名:《我的第一本书》2、作者:Maya芬利(Maya Angelou)3、出版时间:2024年6月4、内容简介:《我的第一本书》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演员及社会活动家Maya芬利的自传形式的儿童读物。
整本书由不同主题的短篇故事和插图构成,透过作者童年时期的经历,以一种生动有趣、富有情感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奋斗拼搏的重要性,讲述了一个强大而美好的故事。
二、阅读策略讲解1、预测:在读每个故事前,可以通过分析标题和插画,预测内容,并根据预测来激发阅读的兴趣。
2、猜测: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困惑之处,可以运用上下文推测词义或意思。
也可以通过作者使用的语言形式、表达方式等,来推断作者的意图。
3、提示: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文章及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作者可能会在这两个位置针对主题发表意见或提出问题。
在看完全文后,可以回顾这些关键点,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三、写作技巧指导1、写好开头:文章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通常用例子、引言、比喻等方式来吸引读者。
2、保持结构清晰:文章要有明确的结构,包括引入、主体和结尾。
在主体部分,要写出逻辑清晰的段落,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可以用主题句来总结段落中的观点和信息。
3、合理运用语言:在写作中要注意合理运用语言,使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达信息,要用具体明白的例子来加强阐述,不要使用太过华丽、晦涩难懂的语言。
四、写作实践1、作文主题:阅读《我的第一本书》有感2、指导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围绕阅读《我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3、写作步骤:① 开头:引入书名、作者和主题,简述阅读心得。
② 中间:依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理解,选择主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和想法,并结合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来加以支撑。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我的第一本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2)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1)自主阅读,理解字里行间的深意。
(2)合作探究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过去苦难的生活下,“我”读书的困难。
(2)人不能忘本,要珍惜今天读书的好条件。
二、教学重点感悟“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导入:从自己的书籍导入,联系到课文的主体内容。
点到核心词语:第一把握课文的主要结构。
把握课文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记叙的顺序是:倒叙。
请一学生快速的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还能有多大“出息’’?在这里,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了。
总之,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进行着辛酸的“诉说”,对苦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也让读者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着生活与人生。
5、从我和乔元贞的不同人生经历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人生启迪?答:略。
6、“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的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解答“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
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了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7、这篇课文我们读起来喊沉重,在这沉重的氛围中,有没有哪些情节让我们可以的心可以活泼一点的?8、在品评文章的时候,一些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是文章的关键,请你找一找,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些语句。
9、作业:当我去送书给乔元贞的时候,乔元贞会说什么,请你写一段话?。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初二下语文导学案学生使用时间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学习目标: 1、速读并复述课文,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析本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重点的语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用心感悟生活中深蕴的人间真情。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我的第一本书》的悬念导入,作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看完题目,我们会想到些什么?么要饱含深情的描绘自己求学来用过的第一本书?作者创作的目的在于什么?本文充满了作者来自对于苦难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作者不仅要表现得是作者关于童年生活中关于第一本书的感人故事,而是与书有关的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感,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
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酷( )似掺( ) 脊( )背枉( )读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凄惨:奥秘:掺和:翻来覆去:酷似:知书识礼:三、读课文后小组内复述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探讨下面的问题: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3、情感丰富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请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
)四、揣摩与感悟: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五、拓展与延伸:1、阅读训练:要求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你用简明的话语加以概括。
2)请你猜一猜,父亲为什么没有揍我?其中蕴含着父亲的什么感情?3)请你想象一下,“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个人可能会有怎样的对话?请你用“我”的口吻写一段话,表现出我当时的感受。
3《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积累本课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来的父子情、同学情、童年的乐趣以及在极其苦难的生存条件和学习环境下苦苦挣 扎的一段生活历程。
3、品尝本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培育良好的语感。
【学法指导】: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以“我的第一本书”为抓手,探讨文中的父子深情、同学挚友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从而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
【资料链接1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歌》(1954)、《温泉》(1984)、《海上蝴蝶》(1985)、《缄默的悬崖》(1986)、《牛汉诗选》(1998)<.本文是 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知书识礼:有学问,懂礼貌。
指人有文化教养。
(3)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尝试着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温馨提示:复述时留意以下几点。
A 、交代清晰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
B 、读音精确,口齿清晰,声音噫亮。
C 、语言简练生动,表达自然流畅。
)(4)文本研讨①阅读课文后,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②围绕这一本书,文中叙述了哪些人物和动物?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疑难反馈】请把你在学习中的疑问提出,我们共同解决:合作探究,展示风采1、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本书给了同学时,为什么“深深地叹着气“?结合上下文说说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人?2、父亲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后来元贞却以做小买卖为生,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从中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信任我能!(1)注音:酷()似 掺( )和 马鬃( ) 哄堂大笑( (2)释义: 幽默:好玩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奇妙:奥妙神奇。
脊( )背 枉( )读 )挎着() 凄惨:凄凉凄惨。
我的第一本书 学案
我的第一本书学案苍溪县陵江镇初级中学车婷一本书,让人难忘;一段情,让人感动;一段岁月,让人留恋……。
走进这一课,让我们共同品读……目标导学:1、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味和诗意感悟。
2、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学习过程:一学习方式:依然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自学、互学、活学的过程。
二自学准备:1、同学们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作者一首诗《华南虎》,学习前可以温习一下,并且了解牛汉其人,了解他生活的那个年代。
2、抄写所勾划的重点字词,并明白重点所在问题·探究·发现(请把你在学习中的好想法,新发现以及还存在的疑问写在备注栏内)三互学探究(请你完成学习稿的同时,在书上标记)(一)熟悉第一本书作者的“第一本书”究竟是指哪本书?课文围绕这本书写了哪些事?哪些人?哪些情?复述这一故事。
希望你能概括其事,熟悉事情经过,在众多的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给你留下怎样的感受事:人:我最喜欢,他是一个人;在可以体现,我他。
情:……(二)解读第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一本书吗?你还可以怎样理解?A.B.C.D.E.……(三)体验第一本书(四)重温第一本书交流文章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
(富有哲理的、饱含感情的,写得精彩的……)四活学活用——亮出你的第一本书(这本书是你记忆最深刻的,也许交给了你知识,也许教会了你做人,也许其中隐含着太多的故事……把它写下来吧)四学习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又有怎样解读文本的高招?有哪些感悟?资源链接:——诗人牛汉印象(王培元)牛汉原名“史成汉”,后曾改为“牛汀”,牛汉是他写诗时用的笔名。
我觉得,牛汉才像他的名儿,才应该是他的名儿。
他是那种只要见过一面,就会让你永远记住的人。
1982年春天,在北师大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李何林、杨占升先生请来许多学者作家给我们授课,其中就有牛汉。
那天,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牛汉大步走进教室。
《我的第一本书》拓展学习
《我的第一本书》拓展学习
《我的第一本书》拓展学习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
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
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事实上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一块半亩的方型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关中学“两案三课五环节”拓展训练案
学科___语文____ 第 _八年级下___ 册第 3 课学生姓名______
年级班级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__教师创作周元立_ ___ _ _ 审核 ____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掺.和( ) 枉.然( )
脊.背( ) 哄.堂大笑( )
马zōng( ) ào( )秘
磨ceng( ) 翻来fù( )去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
..的课本生气。
(2)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
..的人。
(3)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
..。
(4)我早已把狗调教
..好了。
3.分析下面这个比喻句的构成。
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效果:
4.《我的第一本书》是一篇,但充满了诗意,一种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的苦涩诗意。
作者就是一位诗人,被称为。
我们在七年级下册学过的他的诗,其中就暗示了诗人不屈的灵魂。
祖母的呼唤牛汉
(1)耳朵也能记忆。
那幽深的洞穴是童年牧歌的一个源头。
(2)我十四岁离开家乡以后,有几年十分想家,常在睡梦中被故乡的声音唤醒,有母亲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有祖母深夜在炕头因胃痛发出的压抑的呻吟。
几十年之后,在生命承受着不断的寂闷与苦难时,常常能听见祖母殷切的呼唤。
她的呼唤似乎可以穿透几千里的风尘与云雾,越过时间的沟壑与迷障:
(3)“成汉,快快回家,狼下山了!”我本姓史,成汉是我的本名。
(4)童年时,每当黄昏,特别是冬天,天昏黑得很突然,随着田野上冷峭的风,从我们村许多家的门口,响起呼唤儿孙回家吃饭的声音。
男人的声音极少,总是母亲或祖母的声音。
喊我回家的是我的祖母。
祖母身体病弱,在许多呼唤声中,她的声音最细最弱,但不论在河边,在树林里,还是在村里哪个角落,我一下子就能在几十个声调不同的呼唤声中分辨出来。
她的声音发颤,发抖,但并不沙哑,听起来很清晰。
(5)有时候,我在很远很远的田野上和一群孩子们逮田鼠,追兔子,用锹挖甜根苗(甘草),祖母喊出第一声,只凭感觉,我就能听见,立刻回一声:“奶奶,我听见了。
”挖甜根苗,常常挖到一米深,挖完后还要填起来,否则大人要追查,因为甜根苗多半长在地边上。
时间耽误一会,祖母又喊了起来:“狼下山了,狼过河了,成汉,快回来!”偶然有几次,听到母亲急促而忿怒的呼吼:“你再不回来,不准进门!”祖母的声音拉得很长,充满韧性,就像她擀的杂面条那么细那么有弹力。
有时全村的呼唤声都停息了,只要野成性的我还没回去,祖母焦急地一声接一声喊我,声音格外高,像扩大了几十倍,小河、树林、小草都帮着她喊。
(6)大人们喊孩子们回家,不是没有道理。
我们那一带,狼叨走孩子的事不止发生过一次。
前几年,从家乡来的妹妹告诉我,我离家后,我们家大门口,大白天,狼就叨走一个两三岁的孩子。
狼叨孩子非常狡猾,它从隐秘的远处一颠一颠不出一点声息地跑来,据说它有一只前爪总是贴着肚皮不让沾地,以保存这个趾爪的锐利,所以人们叫它瘸腿狼。
狼奔跑时背部就像波浪似的一起一伏,远远望去,异常恐怖。
它悄悄在你背后停下来,你几乎没有感觉。
它像人一般站立起来,用一只前爪轻轻拍拍你的后背,你以为是熟人跟你打招呼,一回头,狼就用保存得很好的那个趾爪深深刺入你的喉部。
因此,祖母常常警诫我:在野地走路,有谁拍你的背,千万不能回头。
(7)祖母最后的呼唤声,带着担忧和焦急,我听得出来,她是一边吁喘,一边使尽力气在呼唤我啊!她的脚缠得很小,个子又瘦又高,总在一米七以上,走路时颤颤巍巍的,她只有扶着我家的大门框才能站稳。
久而久之,我家大门的一边门框,由于她几乎天天呼唤我回家,手扶着的那个部位变得光滑而发暗。
祖母如果不用手扶着门框,不仅站不稳,呼唤声也无法持久。
天寒地冻,为了不至于冻坏,祖母奇小的双脚不时在原地蹬踏,她站立的那地方渐渐形成两块凹处,像牛皮鼓面的中央,因不断敲击而出现的斑驳痕迹。
(8)我风风火火地一到大门口,祖母的手便离开门框扶着我的肩头。
她从不骂我,至多说一句:“你也不知道肚子饿。
”
(9)半个世纪来,或许是命运对我的赐予,我仍在风风雨雨的旷野上奔跑着,求索着;写诗,依我的体验,跟童年时入迷地逮田鼠、兔子,挖掘甜根苗的心态异常相似。
(10)祖母离开人世已有半个世纪之久了,但她那立在家门口焦急而担忧地呼唤我的声音,仍然一声接一声地在远方飘荡着(11)“成汉,快回家来,狼下山了……”(12)我仿佛听见了狼的凄厉的嗥叫声。
(13)由于童年时心灵上感触到的对狼的那种恐怖,在人生道路上跋涉时我从不回头,生怕有一个趾爪轻轻地拍我的后背。
(14)“旷野上走路,千万不能回头!”祖母对我的这句叮咛,像警钟在我的心灵上响着。
10.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
11.第(4)段中“童年时,每当黄昏,特别是冬天,天昏黑得很突然,随着田野上冷峭的风……”,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2.第(6)段中,作者很形象很逼真地写了狼袭人的情景,阴森可怖。
请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的狼除了狡猾、凶残、阴险之外,还蕴含着怎样的喻意?
13.第(7)段详写了祖母呼唤“我”时的形体动作,请细心品味语言,体会这样描写的妙处。
自我评价同桌评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ABCD)
教师寄语:在探究中发现在合作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