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题型突破五小说探究类5大题型课件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小说探究》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小说探究》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16分)阴影与阳光徐慧芬14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
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
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
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一张凳子。
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的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
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教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过,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了。
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小蒙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
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教师全部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蒙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其中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就更糟糕了。
小蒙向妈妈哭诉了今天的遭遇:他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刚准备跨上自行车,迎面一辆卡车突然掉下一个大纸箱。
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
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
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捡起装回箱子里。
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不久的新车啊!“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小蒙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就能回来吗?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妈妈不是要你做一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蒙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方向发展吗?”小蒙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心情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车!”小蒙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丈夫听,一旁的小蒙哭得更厉害了。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题型突破三小说形象类3大题型课件
(2)从犯人的角度侧面烘托 “老头儿挑起面迎光看了看,手上的铐‘哗啦啦’ 响,吃了一口,说:‘是这个意思。’” 运用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表现出“老头儿” 对铁良抻面手艺的肯定,衬托出铁良抻面手艺的高超。
题型二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小说文本中的必考题,这部 分常常有两种命题形式:①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 特点;②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在具体命题时,部分考 题是只概括,不分析;部分考题是概括之后再分析。
抻面最讲究的是和面。和面先和个大概齐,之后放在案 子上苫块湿布醒着。后来运动多了,铁良说,这“反省”就 是咱们的醒面;醒好了面,愿意怎么揉掐捏拉,随您便。
醒好了的面,内里没有疙瘩。面粉一掺了水,放不多时 就会发酸,所以要下碱。下了碱的面,就可以抻了。
有人用舌头试碱放多了还是少了,舔舔,有一股苦甜 香,就是合适了。铁良试碱不用舌头,一半儿的原因是抻面 是个露脸的活儿,是公开的,客人看着,当面的。铁良用鼻 子闻闻,碱多了,就再放放,醒碱。
题型突破(三) 小说形象类 3 大题型 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 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 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 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 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 点。因此本部分将以高考对小说形象考查题的类型为突破口, 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够准确把握小 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作用,结合文本 分析,规范答题。
[满分解构]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从题干来看,命题很明确,是“间接描写(侧面衬 托)”,答题信息区间为描写铁良的抻面手艺的段落。需要解 决以下问题:哪些句子采用了“间接描写”的方法?这些间 接描写有哪些作用与效果?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本文主要借助其他人物侧面烘托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 至于物象衬托、环境烘托,文中没有体现出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小说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箫之韵梁晓声时下,文化人士的这个协会那个协会,都搬入文化局新盖的机关楼里了,腾出的那些房子,租作酒楼、洗浴中心什么的。
美术家协会的房子由一位五十几岁的副主席承包,改造成了画廊。
前不久,我应友人相邀,前往画廊,赴茶聚,幸会了那位副主席。
他姓谭,留髯,穿唐装,着布鞋,形象特古代。
一隅,有白发翁抚古琴,仙风道骨,其调袅宛。
友人言:“今日谭先生高兴。
”问何故?答曰:“近来售画频频。
”谭先生忽然问我:“怎么不发高论?”我笑道:“听琴。
”谭先生神情郁悒,轻叹一声,正欲开口,有人制止:“万勿再提小穆。
”众人一时默然,各动怀想之容……友人送我归至宾馆。
我忍不住问小穆何人?友人说,谭先生创办画廊之初,公开招聘善箫者,结果一下子就吸引了近百名应聘者,但都难令谭先生满意。
这过程中谭先生收到一封求职信——写信人声明,自己是个只哑不聋的哑巴。
因为都不满意,谭先生就想起了那封信。
即日下午,一个面容清秀的小青年出现在谭先生面前。
谭先生给了他一支笔,两页纸。
先问青年姓甚名谁,何方人氏,青年写出自己的名字“穆小小”,接着写了“保密”二字。
又问师从,笔答“父亲”。
其字娟小,笔画工整。
再问其父艺从何来?似有所讳。
半页纸没写满,谭先生已无心多问,命吹来。
青年唇触之际,箫音悄起。
但觉五声曼妙,缠绵低回,如诉如泣,似怨似慕。
欣录之。
谭先生刚刚创业,急于收回投资,处处精打细算。
对于小穆的薪水,也不例外,月付三百元而已。
每到一小时另付50元。
小穆默然认可。
且要求不论早晚,随传随到。
自用小穆,谭先生的财运,一月旺过一月,却连为小穆定做的一套服装,也从定薪里照单扣钱。
画家画商,凡听过小穆吹箫的,无不大加称赞。
谭先生得意,小穆知足。
两周后,不知从哪儿来了一个修鞋的老头儿,在画廊门旁摆开了摊位。
谭先生命手下捧人。
老头儿作揖打躬,苦苦哀求。
恰逢小穆前来赶场。
(完整版)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归纳复习
【思考角度】情节对情节,情节对人物,情节对主题,情节本身的阅读效果。
【作答步骤】①辨析题干:题干是否只要求回答“情节展开”作用?题干表述是否与“情节作用”等价?②找出所考察的情节区间,分析情节内容。
③从四个角度为切入口,分步作答。
【答题格式】①对情节:照应前文,为下午铺垫/设悬/埋下伏笔/提供依据,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转折,与另一情节对比,使小说波澜起伏,预示故事结局,将故事推向高潮等。
②对人物:表现人物性格或特征,促成人物发展变化,丰富人物形象使其更为丰满鲜明,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等。
③对主题:点题,突出主题,升华主题(多在结尾),暗示主题(多在开头)等。
④阅读效果:引人入胜,跌宕起伏,陡生波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等。
【思考角度】小说叙事结构,情节的展开与脉络,叙事方式,前后情节关系(伏笔、照应、烘托、铺垫、悬念、图转、抑扬、对比、补充、因果、依据等),情节作用。
【作答步骤】①抓人物抓事件:根据人物读懂小说,明晰中心事件。
②抓时间抓地点:寻找时间、地点标志,梳理故事脉络,根据事件发展过程或者人物心理变化过程分析叙事结构,抓住小说的线索与思路。
③理结构分层次:把小说全文分成几个板块,概括“何人做何事”。
【答题格式】何时、何地、为何、何人做何事。
(何人、何事不可省略)【思考角度】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①顺叙:按时间顺叙/故事发展/空间地点变换为顺序,展开情节。
②倒叙:将后发生的情节前置,再回头从头开始叙事。
③插叙:情节中断,插入某段与中心情节偏离的文字,将之完全删除不影响情节的表达。
④补叙:将之前发生的情节故意隐藏,直到后文再来叙述。
补充:“嵌套式”叙述结构:故事中套故事的手法,既体现人物内心世界,又有外部观察,叙述动人心魄。
【作答步骤】判断叙事方式,结合文章内容,根据格式作答,注意详细分析。
【答题格式】①顺叙的优点:事件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②倒叙的优点:设下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标题分析题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标题分析题型考点解读一、题型总览通常情况下,小说类文体标题命题分为题目理解、题目含义、题目作用、拟定标题、题目比较五类。
而题目理解属于综合性理解,相对较难,占分也较多,一般4或5分。
小说标题作用序号类型解读1结构标明线索;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2内容交代对象、环境等。
3情感表达情感,奠定感情基调。
4写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5语言生动形象,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6主旨揭示(或暗示)主旨,点明中心。
【答题公式】标题理解=含义(表层+深层)+作用(结构、修辞、内容、语言、情感、主旨)二、考点解读(一)小说题目含义小说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
表层含义就是标题的字面意思;深层含义是指标题的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特指义,它常常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关。
这类题型通常包括含义分析、综合性理解两类。
无论哪种命题一般都会有两个及以上的部分组成,赋分2~4分。
需要注意的是,除含义、内涵外,问妙处的也常从含义角度作答,一般不答作用,但答案里有时也会涉及作用。
至于题目“理解”型题,作答时要考虑含义和作用两方面,但不一定二者俱备。
【答题公式】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作用)(角度:字词、手法、内容、情感、主旨等)(二)小说题目作用小说的标题与文章的内容、情感、主旨、结构、写法、语言等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分析标题的作用可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综合分析。
此类题型赋分2或3分。
需要注意的是,作用类试题按说不需答含义,但很多答案常包含含义。
因此,建议作答时将含义也答上。
【答题公式】标题作用=(含义)+选角度+答作用(角度:结构、内容、写法、语言、情感、主旨等)(三)小说标题拟定文章的标题空缺,由学生对文章仔细阅读和整体理解后,给文章拟定恰当、合理、准确的标题。
这类题在以往中考试卷中有涉及,但出题概率较低,解答常从核心人物、景物、事件、情感角度入手。
【答题公式】自拟标题=线索(主要事件、人物、环境、情感、主旨)关键词(四)评价标题好坏以其他标题作参照,分析评价原标题优点是历年中考常见题型。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归类与知识点梳理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归类与知识点梳理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大致可以归为几类:语言修辞、布局谋篇、艺术手法、归纳要点、人物形象、文本探究等。
答题示例1:问: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
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答题示例2:问: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
附原文首尾两段:世纪之星陨落了,陨落在世纪终结的前夜。
她的使命已经完成,她整整燃烧了一百年!她以不竭的热情在自己拥有的一角天空,默默地放射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教他们如何爱、如何为弱小者和善良者献出心力,既不高调,亦不卑微,一百年不间断,以一以贯之的从容和平淡,燃烧自己,烛照世间。
这样的人,在这一百年中。
即使不是仅见,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斗转星移,岁月不居,冰心走完她的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远去了。
但她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
这颗星已燃烧了一百年!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整个民族永远珍惜。
[答]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了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以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
三、有关艺术手法的题型艺术类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答题示例: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小说的阅读方法
考情分析1.选材范围(1)以现当代的中外名篇或名家作品为主,作品内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或审美情趣、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文章多节选自现当代名篇,情节相对完整,能展现人物的性格侧面。
作品多反映底层人的生活。
(2)人物选择上,主人公大多平凡而典型,他们身上具有闪光点;主题上,反映小人物身上勤劳、善良、乐于助人、轻财重义等中华传统美德,以弘扬核心价值观为主,多展现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征程上的高贵品质。
2.考点考向(1)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
往往在以下题型中选择4个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含“探究情节设计的合理性”);②揣摩人物形象;③注意环境描写;④概括(或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及鉴赏小说的标题。
(2)问题的切入点较小,问题较具体。
集中于分析综合和鉴赏题。
(3)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集中于拓展和探究题。
基础知识一、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1.小说的概念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其中,人物是核心,情节是骨架,环境是依托。
二、小说篇幅(1)长篇小说(六万字或十万字以上)。
一般认为,字数在六万或十万以上的小说为长篇小说,还可细分为小长篇(一般六万字到十万字),中长篇(一般十几万字到三五十万字),超长篇(一般超过百万字)。
(2)中篇小说(三万字至六万字)。
一般认为,字数在三万字至六万字的小说为中篇小说。
也有少数十几万字的小说也被算作中篇而不归于长篇,这取决于文章内容的丰富度。
(3)短篇小说(几千字至三万字)。
一般认为,字数在几千字到三万字的小说为短篇小说。
(4)微型小说(数百字至几千字)。
一般认为,微型小说的字数应在两千字以下。
三、常考小说题材、主题(1)军事小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小说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残月符浩勇常年漂泊在外,但每隔一年,他都会回四英岭下的家乡。
他伫立村头,无服感慨:躲开了城里的喧嚣尘闹,扎进无边的宁静;没有城里光怪陆离的色彩,满眼却是灰蒙的苍凉。
那破旧剥落的瓦房似乎更加低矮,屋顶檐甪似乎更加黢黑,村路坑坑洼洼,池塘横布垃圾草芥,不见了那儿时熟悉的面孔,更多的是行色匆匆的陌路人,湿漉滑膩的井台爬上了蓬勃的苔藓,田边园角是无所顾忌随地撒尿拉屎的猪狗……刚进门,母亲就说:“早晌,村支书托人捎来口信,说是明儿晌午到他家去团聚。
”还说,村支书前阵子就一直打探他的归期。
他不置可否地笑笑。
他知道,那是上年为修建进村前的那段泥泞路,他掏了一万元。
那时,村支书就嚷道,待到修好路,一定要好好宴请他。
吃过晩饭,母亲又说:“你抽个空,去探看一下陆老师,你还记着他吧。
”“好。
”他应了声,脑海里浮现一个身板瘦弱却精神矍铄的小老头。
“小时候读书,他可为你操了不少心。
”母亲继续说,“你进城去读中学了,他还总是以你为榜样,教育小孩……还有你去海那边读大学时,你打信回来催钱,你爹捏不出,就奔他去借……”他不知道,母亲何时变得这样唠叨了。
他随口问:“陆老师现在还在村小学?”“唉,早不了,都许多年啦!当了二十多年民办的,上头说不干就不让干了。
去年修村前那条泥泞道,村里家家户户摊派,他上山打柴筹款,不慎摔扭了脚筋,起初没理会,待到肿成箩筐才焦急,后来吃了草药消肿,以为没事了,没想一拖,错过了医治最号的时日,眼下时好时坏的,瘸脚了。
”母亲还真唠叨。
趁着母亲收拾碗筷,他说:“那我今夜就去。
”母亲却拦住他,塞给他一只手电筒。
他出门了。
山里的夜好黑。
他打开手电,却只是一丝暗红。
过了片刻,眼睛才适应四周的寂静。
天上的星星很亮,依稀可辨发白的路面。
拐了一个转折弯,过了一片黑黑魆魆的田野,就到了村小学的操场。
操场上那面红旗在夜色里没了颜色,却也懒得飘动一下。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的主题
基础知识1.常见题型(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2.分析方式(1)情节和人物。
(作者认为谁的做法好,就是告诉读者该怎么做。
反之则是批判、讽刺某种做法。
)(2)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
(作者认为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人们该怎么做,就是主题。
)3.小说主题的表现形式(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2)用故事的形式反映社会问题,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4.常见答题形式(1)通过叙述……的情节或对……的描写。
(2)揭示……的现象。
(3)反映人物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
(4)揭示人性真善美、假恶丑。
(5)揭露、批判、讽刺……的现实(或赞扬……)。
(6)告诉……的道理。
(7)表达……的情感态度。
典例示范第9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
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
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
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
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
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题型突破一小说情节类3大题型课件
二、情节梳理的2个答题模板 模板一:完整叙述的答题模板 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 应有的要素不能缺失,尤其是“何人”“做何事”更不能 少。“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模板二: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的答题模板 故事较复杂、关涉到的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 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住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括, 做到前后贯通。 常用答题模板:某人做了哪些事。
题型一 情节梳理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一、情节梳理的 3 种思考方式 对小说情节梳理的考查主要是从分析作品结构来入手的。
这要求考生既要注意小说的整体构思、贯串线索,又要注意各 个段落以及各段内部层次之间的关系。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 按照现实生活中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有时可省略某一 部分,有时可颠倒或交错。因此梳理情节时必须要清楚小说情 节的叙述顺序。(小说的叙述顺序见“题型二 情节手法”中 “叙述方式”)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 “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 “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 么又跑开来呢?”
“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 “唔!……”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 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 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 么花头。于是,我说:“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 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 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 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题型突破(四)小说语言类2大题型课件名师优质公开
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 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 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 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 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 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 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 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 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题型一 体会重要语句含意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首先要理解语句的表层意义,即 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语句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语 句的临时意义;第三要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如反语、 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审读判别
(2015·安徽高考)画线②处运用了比喻和对比 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2014·江西高考)理解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 义。
题型突破(四) 小说语言类 2 大题型 新的《考试大纲》对于“小说语言”的考查有两大方面 的规定:一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 子的含意”;二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 语言表达艺术”。前者是 B 级(理解)要求,后者是 D 级(鉴赏 评价)要求。这两大方面从小说命题实际来看,可作为两大题 型:一是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二是品味语言艺术。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 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 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 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 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 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 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 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 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
近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定点突破5 小说探究(2021年整理)
(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定点突破5 小说探究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定点突破5 小说探究)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定点突破5 小说探究的全部内容。
定点突破5 小说探究·浙江卷改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静流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歌曲,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
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蜻蜓”歌唱组合。
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捉放蜻蜓是儿时最喜欢的游戏。
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
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
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
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
为了实现愿望,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兵,这最后也没实现.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
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人世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怼的。
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
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亘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测,没有光亮。
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我那时已在江南。
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专题入门小说的高考命题点和读文关注点课件
②父亲与母亲实在不般配,母亲高挑的个头,走路时背挺 得直直的,如她的人品一样端正。父亲与母亲一个属相,是整 整大一轮那个属相,也就是说长12岁。父亲年龄大些尚可,可 身高偏偏与母亲不成比例,比母亲矮半头。父亲与母亲走在一 起,像一个小屁孩儿跟在大人身后屁颠屁颠地跑着。
③母亲整天挂嘴边只一句话:你毁了我一辈子,我要跟你 离婚。母亲每当说这句话时,都会用手指着父亲的鼻尖,咬牙 切齿地发狠,好像要把父亲撕巴撕巴炖着吃了才解气。这时, 父亲并不焦恼,像一只做错事的小狗,蔫头耷脑龟缩身子,知 趣地躲一边面壁反省去了。
(2)自然环境——从“太阳暖暖地正向天边垂落,父亲的 脸像涂了油彩映得红润光鲜”中太阳“向天边垂落”暗示 父亲年事已高,“暖暖地”“父亲的脸像涂了油彩映得红润 光鲜”又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暗示了母亲此时的心理变化, 也引出了下文父亲与母亲真情流露这一情节。
第四步:多方联系,获取主旨 本文通过描写母亲与父亲不离不弃、相互体谅和理解、 艰苦生活的一生,展现了母亲日久生情的婚姻,也是亿万个 善良的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通过父亲和母亲普通的家庭生 活,概括了很多中国人的家庭、婚姻的生活真相和情感真相, 触及了人性的深层内涵和爱情的真谛。
答案:①“太阳暖暖地正向天边垂落”,暗示父亲年纪已 大;②父亲的脸被阳光映得红润光鲜,像涂了油彩,暗示 父亲在母亲眼中形象已经变化;③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出 下文父亲、母亲真情流露的情节。
3.小说三次写母亲说“你毁了我一辈子,我要跟你离婚”, 在不同的情节中,母亲每次说这句话的心情都不同。请结 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命题点:分析情节设计的表达效果或作用。对应“高效读 文”第一步中的“情节”。 解题提示:回答本题,首先要找到母亲三次说这句话在文 章的哪一个故事情节中,然后根据上下文分析母亲每次说 这句话时的不同表现,从而分析母亲的心理。回答表达效 果时,不仅要明确语言描写是为塑造人物、表达主旨等服 务的,还要对比三次描写,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用意。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一小说阅读第五节探究题的5大考点课件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结合主题、内容、情节和结构来探究小说 人物形象的能力。对“我”在小说中表现出的“人性弱点”, 可以持肯定态度,也可以持否定态度,结合文本从上述几个不 同角度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 (观点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点。 ①“我”对马裤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任之。②“我” 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③“我”对自 己缺乏反思精神。 (观点二)不同意,“我”没有人性弱点。 ①“我”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 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征不明显。③“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 缀情节的作用。
形象解读类探究 ☞ 咀嚼经典高考题目 提升审题答题技能
高考曾经这样考
品答案,悟技巧,不丢分
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
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负一定责任。②王有
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福害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的理由不够正当充 是否状告酒店,“我” 分。③王有福害怕被骗而拒绝索赔,在当时情况下,未尝 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 不是理性的选择。(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 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 分,给6分。)
谁衬托谁,谁与谁形成对比)等角度去判定。
2.对某一人物,是该批 可以从时代发展的趋势、作者的评价、其他人物
评还是该赞颂?
的反应、人物的结局等角度去分析。
3.小说中某个人物是否 多余?
可以从此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衬托、此人物在情节 发展中的作用、此人物对主题的丰富等方面进行 分析。
4.对某一人物,有不同 认识,你认为呢?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 他站起来,数他自己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 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我没有行李。” “口欧?!”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 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毛巾把!” “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 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题型突破(三)小说形象类3大题型全省一等奖公开课
20世纪50年代,犯人被押去刑场的时候还允许点路边的 馆子,吃最后一口人间食。有个老头子被押在车上,路过铁 良的店,说是去阴间的路上得吃口抻面。于是押进去,老头 子张口要龙须面,铁良也不说话,开始抻。
[满分解构]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从题干来看,命题很明确,是“间接描写(侧面衬 托)”,答题信息区间为描写铁良的抻面手艺的段落。需要解 决以下问题:哪些句子采用了“间接描写”的方法?这些间 接描写有哪些作用与效果?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本文主要借助其他人物侧面烘托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 至于物象衬托、环境烘托,文中没有体现出来。
(1)请赏析文中画线处人物的语言。
有“刻画”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 “表现”
怎样的作用?
“展现”等
(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 字样。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
常用手法为人物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初中就已经学
题型突破(三) 小说形象类 3 大题型 人物形象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 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 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 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 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 点。因此本部分将以高考对小说形象考查题的类型为突破口, 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够准确把握小 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作用,结合文本 分析,规范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 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 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 静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⑨皮匠一听来人是历史专家,心里就已经有数了。第二 天,皮匠和女儿陪着教授在藏书室里整整待了六个小时。这 六个小时里,从《续 资治通鉴 长编》《宋人轶事汇编》 《宋史选举志》到《南充史志》《保宁府志》《将相堂记》 《重修三陈书院记》《陈氏家谱》……教授一直在翻书,皮 匠女儿一直在拍照,皮匠一直在回答教授的提问。
“启示”等字样。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主旨类题的“4从1联 ”
[4从] 第一,从小说的题材入手 小说的作者选取怎样的题材来反映怎样的生活,来传达 怎样的感情,来表现怎样的思想,是在小说创作之前就拟定 好的。所以从小说的题材着眼,可以把握其主题方向。具体 需“二抓”:
①抓标题。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 象征义、双关义、引申义等。如《祝福》就具有双关义, “祝福”是鲁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但深层意蕴就是把 “凶人的愚顽的欢呼”和“悲惨的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 到读者的面前,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表现主题方面更增强了 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第四,从作者的思想倾向入手 从作者的思想倾向入手,就是:①先抓住文本里不同 的人、事、物,再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或它们的情感态 度;②或者抓住小说中流露作者思想倾向的关键性词语或 语句来把握。 [1联] 联系生活实际,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学规范作答——解构满分,知怎么答
[例一] (2014·重庆高考)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东坛井的陈皮匠 何晓
审读判别
(1)题干中一般有 “题目”“标 题”“为题”等字 样; (2)题干中有“好处 ” “妙处”“寓意” 等字样; (3)题干中有“谈谈 你的看法(观点、 理由)”等字样。
明答题技巧——厘清思路,知答什么
(一)标题意蕴理解性探究题的3个步骤 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的表达技巧 比如:双关、比喻、反讽(反语)、反问、引用等。 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 即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 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 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
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 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 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④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 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了。陈皮匠的 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 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陈家 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丁对着的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 时总关着。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 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 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题干示例
(2014·重庆高考)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 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 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
(2013·重庆高考)作者对贝尔蒂和霍夫曼持何态 度?你怎样看待文中所涉及的风度与尊严?
(2012·福建高考)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作品蕴含 的情感。
⑤皮匠的手艺好,补的鞋既巴适又牢实。了解他的人都 说:可惜哟,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 成气候嘛,去当皮匠。皮匠才不这样想,他悠闲自在地守在 摊子上,不管生意好坏,中午十二点都要准时收摊。他上午 挣了多少钱,下午就要买多少钱的书。古城收售旧书和收藏 旧书的人,都认得他,晓得他在意哪一类书,只要看到他来 了,立马抱一摞出来任他选。钱不够,也没关系,第二天拿 来就是了。古城的人都爱老书,或者自己读,或者倒来倒去 当古董卖。
(2010·安徽高考)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 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 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 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意图”“意 蕴” “情感”“理 由”等字样; (2)题干还有 “探讨”“探 析” “看法 ”“见 解”“启示” 等字样。
古城 出他们对 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的热衷,对文化
人 本质 的忽略,词句中蕴含的作者倾向为批判 。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从题材 题目中“东坛井”是老街,事件主要就是捐藏 入手 书,这两点已经暗示与传统文化相关。
陈皮匠是修鞋匠,是高中生,爱藏书,与街上 从人物 的其他修鞋匠不一样,作者塑造这个不一样的 入手 人物用意就是作者的创作意图:淡然恬静的人 探讨
题型突破(五) 小说探究类 5 大题型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小说考查的探究题的类型主要有 这样几类:情节类探究、人物形象类探究、艺术特点类探究、 标题类探究、主旨类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类探究)。
题型一 主旨类探究 这里所说的主旨类探究是一种广义上的说法,不能将其 等同于主题探究。它包含的范围要广泛一些,还包括探究小 说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小说的思想意蕴是指作品表现出 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 就是指小说的思想意义,侧重于小说的内容、主旨层面,重 在探究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 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探究作者的 倾向性。
(二)标题作用分析性探究题的6个思考角度 1.环境角度: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 境氛围。 2.情节角度:①设置悬念;②贯串始终,是结构严谨的线 索;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④衔接照应。 3.形象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 4.主题角度:寄托情感、突出(揭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自身的表达特点的角度: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 6.读者角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⑥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至于他在里面 干些啥,皮匠娘子从不过问。要休息的时候,只是在外面 喊:老汉,等你哈。皮匠听了,先咳嗽一声,然后才出来。
⑦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静。古城其他人的生 活也很平静——直到上个月皮匠的女儿回来。
⑧女儿是在上飞机的时候才打电话说要回来的。黄昏 时,女儿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干巴老头。女儿一进屋就 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历史学家牟汉达教授。爸爸,老教 授想看看我们的族谱。
题型二 标题类探究 常见的标题类探究题有2种类型: 一是标题意蕴理解性探究,二是标题作用分析性探究。 无论是哪一种,均需关注以下2个方面: 一是关注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关注标题与 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 对于标题意蕴题,特别要关注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 或比喻义等)。
定考题指向——审清设问,知考什么
⑩他们终于从藏书室里出来时,教授说:你已经有了我 想有的一切。
⑪皮匠回应说:我这一辈子,就等这一天哩。
⑫数月后,一篇学术论文震惊了整个历史学界:《南宋 三陈故里之重考》。而同时被震惊的还有古城的官员、文人 和实业家:那么著名的历史人物原来是古城人啊!于是,古 城迅速掀起了一股宣传、发现、挖掘的热浪,无限的商机突 然摆在了眼前,安静的古城人一下子变得疯狂了!一批又一 批的游客被导游带来参观陈家大院,一批又一批的说客拥来 劝皮匠合伙开发陈家大院……皮匠想:这东坛井陈家大院的 大门,怕是再也关不上了。
这种环境下,主人公的人生态度就是作者的创作
意图:保护传统文化 。
探
讨
从陈皮匠与其他古城人的不同态度里,思考作者
从思 想倾 向入
手
的创作目的:作者对陈皮匠这样的文化守卫者的 态度是肯定(赞扬) 的;对其他古城人热衷于文化 开发的态度是忧虑(批判) 的。皮匠心理描写“这
东坛井陈家大院的大门,怕是再也关不上了”这 类关键语句也暗示出不赞成 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⑬收到女儿寄回的报纸、杂志,皮匠认认真真地把老教授的 论文和与论文相关的评论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他歇了十 多天业,把家里的藏书整理出来,重新造册,一一核对之后,全 部送给了牟汉达教授。
⑭从此,陈皮匠和古城的其他皮匠一样,下午也要补鞋了。 (有删改)
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 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
才不会在经济利益面前迷失方向。
陈皮匠“送书”情节,是为了保护族谱,而这
从情节 族谱背后体现出的传是统文化 ,因此陈皮匠是
入手 在 传统文化
保护
。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小说中“古城迅速掀起了一股宣传、发现、挖掘
从环 境入
手
的热浪,无限的商机突然摆在了眼前,安静的古
城人一下子变得疯狂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被导 游带来参观陈家大院”已经暗示了社会环境 ,在
②抓主要事件。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把人物、环境、作 者的看法等都包括其中,把握故事的主要事件,也就确定了 小说的主旨方向。如《祝福》一文中“祭祀”“捐门槛”等 事件就表现了主旨。
第二,从小说的形象和情节入手 小说的形象角度是探究的最主要角度,把这个角度展 开,有人物形象、物象两个角度。人物形象角度又可分为主 要人物角度和次要人物角度,而从人物角度探究,却又必然 与情节联在一起,应为“情节中的人物”,即人物在情节发 展中所体现的经历、境遇和结局等。因此可从故事情节的发 展中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中,去挖掘小说所要揭示的社会 意义。
第三,从小说的环境入手 在多数情况下,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 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但同时也是 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 中挖掘小说的思想意义和情感倾向。具体需要“一分一抓”: ①分析环境的特点。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 进而能揭示主旨内涵。 ②抓背景介绍。思考文本产生的时代,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 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 征,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达到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的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