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文化地理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人文地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文化地理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人文地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文化地理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摘要本文以文化地理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文化地理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机制和路径,探讨了城市发展中文化地理因素的重要性。
研究认为,文化地理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等方面。
因此,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应该更加重视文化地理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地理因素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文化地理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文化地理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2. 文化地理与城市发展的关系2.1 文化地理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文化地理是研究人类文化在地理环境中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统计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分析城市发展中的文化地理因素。
2.2 文化地理对城市发展的影响2.2.1 经济影响文化地理因素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文化产业等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特征。
例如,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因其独特的文化吸引力,成为旅游业的重要支撑点,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2.2.2 社会影响文化地理因素也对城市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习俗和价值观念对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产生塑造作用。
例如,社会和谐的城市往往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2.3 空间结构影响文化地理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也具有重要作用。
不同文化背景和传统塑造了城市的空间布局和景观特色。
例如,在中国古代城市中,文化地理因素影响了城市的规划设计、建筑风格和道路布局,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近十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摘要: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的发展历经知识的积累、学科的形成和理论的演变、学科的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等过程。
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由最初的自成体系逐渐演变成如今几乎一致同意的系统分类。
中国人文地理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复兴以来,开始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
本文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几个方面介绍近十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简单的科学展望。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中国、人地关系、发展趋势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1、理论的发展1.1人地关系论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始终被视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2]。
从古代“天人合一”的协调思想演进到近代的人地关系协调思想,再升华到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演进主线基本围绕人地关系和谐这一核心伸展。
特别是近年来,伴随全球性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开展人地关系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人地关系系统的性质及人地关系理论内涵在演进中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等等都是新形势下人地关系理论的具体实践形式,充分体现出人地关系论在指导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重大作用[3]。
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是近年来人地关系研究出现的新动向。
近年来一大批学者分别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不同层面,和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全球化等不同切入点思考人地关系的本质与内涵、基本特征、客观规律和学科分支等问题,实现了人地关系研究视角由单源切入向多源转化,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的转变[4]。
有关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期末论文:我国南北建筑风格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学生姓名:王佳慧子学院:经济学院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班级:B1008学号:0114100825辽东学院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我国南北建筑风格差异及其形成原因摘要:建筑的形成与自然气候环境有关。
主要气候要素如太阳辐射、气温、地温、降水量和风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气候差异大有不同,所以房屋建筑设计亦不尽相同,房屋的内外结构、高度、造型及建筑材料等亦大相径庭。
当今的建筑设计更考虑到国际先进性,务使建筑物的外形和色彩别具一格。
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气候多种多样,有冷暖、干湿、雨量、大风、暴雨、积雪和沙暴等气候的差异。
关键字:南北建筑差异;气候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居住都是人们考虑的重要基本生活条件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筑担负着为人们提供工作、学习场所以及生活住房的任务。
建筑物的建造需与周围气候环境相适应,才能防御室外反覆变化的天气,创造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
一、不同的建筑风格(一)北方建筑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比较寒冷,用地相对宽松,地形较为平坦。
居民建筑普遍强调向阳,并呈现出普智、敦厚的建筑特色,在群体布局上,则呈现出总体整齐、方正的格局。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地区气候分界线,我国北方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环境,东北和华北气候环境有异,建筑风格有所不同。
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清凉。
冬寒是居住条件中的主要矛盾,建筑设计着重於采暖、防寒;因此,建筑基地应选在能充分吸收阳光的地方,所以在东北地区房屋具紧凑密闭的程度较高、窗门相对较窄小的特点。
华北地区的冬季不及东北严寒,但仍有来自北方的寒潮大风,气温较低,特别春季多风沙,所以华北地区的建筑设计较着重保湿和避风沙,住房布局通常座北向南,以避风向阳。
北京的“四合院”是一种避寒风的好形式,紧凑的四合院中,尽管院外北风怒吼,院内却有风平浪静之感。
文化地理学论文
透过地理看跨湖桥文化兴衰地理091班周舒云摘要:本文通过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成果,对跨湖桥遗址地区的古地理环境的演变进行粗略描述并且研究分析跨湖桥文化兴衰的原因,得出全新世海平面上升以及跨湖桥遗址周围的地形加剧天文大潮的强度而使跨湖桥文化消失。
关键词:跨湖桥文化、地理学、兴衰作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跨湖桥遗址的年代比文明于世的河姆渡遗址还早1000年,在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体现出不同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原有的其他考古学文化,是一种新的发现。
为了更加科学的了解跨湖桥人当时的环境演变规律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需要借助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成果,探讨跨湖桥遗址文化兴衰的原因。
1 跨湖桥文化的特点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南约4km的原湘湖地区,先后进行2次发掘,有以下4个方面的重大发现[1]:1 在跨湖桥遗址发现的木榫构件,为距今7000a前河姆渡遗址的榫卯木构件,被认为找到了遗址构件的源头。
2 跨湖桥遗址的彩陶与黄河流域山西临潼白家村老官台文化遗址的彩陶,分属南北两大彩陶系统。
3 在跨湖桥遗址发现的遗迹和遗物,从宏观上分析,至少可以说是钱塘江南北两岸地区的河姆渡—马家浜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源头4 跨湖桥遗址的绝对年代,经C-14测定并经校正后为距今8000多a ,比距今700a的余姚河姆渡遗址还要早1000多a。
浙江萧山跨湖桥文化包括跨湖桥遗址和下孙遗址,为浙江省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文化层之一,尤以中国最早独木舟的发现而饮誉考古界。
木榫构件的出现,后来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特点。
2 跨湖桥遗址区域概况钱塘江从皖浙边界蜿蜒向东,经625公里,入杭州湾。
浙江北部的地理形势,被钱塘江—杭州湾切割成两块,北为杭嘉湖平原,南为宁绍平原,海拔多10米以下,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是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
平原向西,则进入孕育钱塘江水系的丘陵、山地[4]。
杭州对岸,120°04′22″E~120°43′46″,29°50′54″~30°23′47″N之间,就是萧山。
文化地理学 期末课程论文例文,结合文化现象分析称因
修水的文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
美国作家爱默生如是说。
人类因文化的创造而富有内涵,文化又深深地影响着人类文明。
地域文化的差异又创造出不同的文化形式。
我的家乡是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位于赣、湘、鄂三省交界处,是一个山水环绕的城市。
不像北方大气粗犷的中原文化,也没有江南水乡的秀气婉约,我的家乡文化独具一格,富有浓浓的南方山城文化色彩。
首先来谈谈家乡的物质文化。
什么是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存及生存所需的物质产品即表现为物质文化,修水作为一个南方山城,地理上“八山半水一分田”是她的特征,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创造的物质文化同样是富有特色的。
首先,从衣食住行上来说,修水人喜食大米,蔬菜及腊肉;穿着有着明显的四季特征。
从文化的物质变迁上来讲,从过去六、七十年代的“吃饱喝足”时代到现在的“平民珍馐”时代;从过去的“蓝衣黑裤”到现在的“彩旗飘扬”;从“吊脚楼、砖瓦房”到“商品房”,这些文化现象的变迁离不开我国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和物流业等服务产业的迅速发展。
从地域文化特色上来讲,修水人喜饮茶,出产“宁红茶”;修水人偏爱油、辣的食品,特色小吃有“哨子”;在修河沿岸有一些富有特色的江南吊脚楼。
为什么修水有着这样的地域物质文化?首先自然方面,地形多山地,少耕地,适合发展茶林农业,而粮食则显得十分珍贵,受人喜爱,而崎岖的地形又为吊脚楼的建设创造了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使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吃辣御寒,服饰风格也各种各样。
人文方面,国家的经济政策使得文化物质在发生着变革。
在精神文化上,修水可谓是独树一帜,宋代黄庭坚诗书双绝,齐名苏轼。
“万化途中能邂逅,可怜风烛不须臾。
”感叹人生之无奈;“玉堂端要真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
”对当时官场的揭讽......桃里陈氏“一门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陈封怀)蜚声海内外,陈寅恪更成为中国近代与王国维并肩的国学大师。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领域,它探讨了文化在地理空间内的特征、传播和演变规律。
文化地理学涉及到人类活动、环境、景观、空间和地域等多方面内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就文化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学科意义进行探讨。
基本概念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融合了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它研究人类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表现形式,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传统、价值观念等。
文化地理学关注的焦点在于文化如何影响地理空间的塑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又如何影响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通过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研究方法在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常采用田野调查、案例研究、比较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进行研究。
田野调查是文化地理学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表现形式和演变过程。
案例研究则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挖掘特定文化地理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结果。
比较分析则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角度理解不同文化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共性和差异性。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展示文化地理数据,在地图上展现不同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交互关系。
学科意义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
其次,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促进文化交流与交融。
再次,文化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为城市规划、生态保护等提供决策支持。
最后,文化地理学对我们理解和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
综上所述,文化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跨学科领域,为我们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方法支持。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期末论文:论文题目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学生姓名:冯川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专业:营销与策划班级:四班学号:1042100428辽东学院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1.中国饮食民俗的地方差异西北之人食陆畜,东南之人食水产汉民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其传统食物结构是以植物性原料为主。
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果,外加少量的肉食。
以畜牧业为主的一些少数民族则是以肉食为主食。
从新石器时代始,我国进入农耕社会,人们的饮食以谷物为主。
但因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谷物种类有所不同。
我国存在着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两种不同的主食类型,前者以粟为主,后者以稻为主。
稻几乎是南方水田唯一可选的主食作物,而在北方旱地则有粟、黍、麦、菽等作物可供选择。
战国以后,随着磨的推广应用,粉食逐渐盛行,麦的地位便脱颖而出。
北方的小麦逐步取代了粟的地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粮。
而南方的稻米却历经数千年,其主粮地位一直未曾动摇。
不仅如此,唐宋以后,水稻还不断北调。
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湖广足,天下足”的谚语,苏湖、湖广均盛产水稻。
这反映出水稻地位的重要。
明清时期,我国人口增长很快,人均耕地急剧下降。
引入的番薯、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对我国食物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成为丘陵山区的重要粮食来源。
我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谷食多、肉食少的食物结构,这在平民百姓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长期以来,肉食在人们食物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而在食品的动物原料中,猪肉、禽及禽蛋所占比重较大。
在北方,牛羊奶酪占有重要地位;在湖泊较多的南方及沿海地区,水产品所占比重较高。
直至今日,虽然我国食物结构有所调整,但仍保持着传统的食物结构的基本特点。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肉禽蛋奶的比重已有明显增加。
2.在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发展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其过重要作用1)民众生活和精神的需要2)寄托着中国人的美好向往3)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4)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5)天地人合一养生文化内涵和动植物生长周期科学内涵。
文化地理学课程论文
南米北面——饮食的自然环境烙印中国饮食的地区差异是非常大的。
《史记》说:“人民谣俗,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
”“楚越之地”,“饭稻羹鱼”。
晋朝张华在《博物志·五方人民》中记载:“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
”“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
”在口味方面,除了酸、甜、苦、辣、咸五味,还有麻、糟、香等。
有些地区爱吃臭味。
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常到附近的火宫殿吃油炸臭豆腐。
1959年回长沙,又去品尝,说了一句:“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文化大革命”期间,火宫殿挂出大幅标语:“最高指示——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
”喜好臭味,也是一种地方特色。
南米北面是我国饮食的主要区域差异之一。
南方盛产稻谷,主食以米为主。
米粉、糕团、粽子、汤圆等风味食品都用米制成。
北方盛产小麦,主食以面为首。
一面百吃,有蒸煮煎炸,烤烙炒拌多种加工方法。
天下面食,尽在三晋。
老舍称赞山西面食:“驼峰熊掌丰敢夸,拨鱼猫耳实且华”。
太原有十大面:拉面、切面、揪面、擦面、刀削面、拨鱼、剔尖、烙烙、柳叶、猫耳朵。
南方人认为面食只能当点心,当面点。
北方人认为米饭是吃不饱的,有“三十里糕,四十里面”一说,只有面食走长路不饿。
从前北京大户人家常用做面食考验厨师的手艺。
新厨师试工,不等主人吩咐,一连十天半月能天天做出不同的面点,就有资格掌灶做“大师傅”。
否则是个技术不高的“二把刀”。
童年在浙江镇海乡间居住,祭祖时用花卷和糖包。
南人不会做这类面食,从镇上食肆订购。
到北京后发现花卷和糖包是北人日常食品。
祭祖选用是慎终追远,不忘祖辈习俗。
从家谱中得知远祖在宋时从河南省沈丘县南迁浙东定居。
北方饺子南方鱼是南北除夕团圆饭的差别。
北方除夕守岁不可以没有饺子。
饺子,形状像元宝,读音同“交子”,在除夕子时进食有招财进宝和更岁交子双重吉祥意义。
明时饺子叫扁食,《明宫史》说:“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吃水点心,即扁食也。
【地理】中国文化地理结业论文
【关键字】地理大学课程论文报告课程名称:中国文化地理论文题目:南北方的地理条件对各自文化现象的影响分析姓名:系别:专业班级:学号:目录摘要 (3)关键字 (3)一、粗犷辽阔、四季分明的北方地区 (4)1、位置范围 (4)2、地形特征 (5)3、气候特征 (5)4、饮食习惯 (5)关于鲁菜 (5)5、建筑风格 (5)6、综合论述 (5)二、支离破碎、终年湿润的南方地区 (5)1、位置范围 (5)2、地形特征 (6)3、气候特征 (6)4、饮食习惯 (6)关于维扬菜 (6)关于川菜 (7)关于粤菜 (7)5、建筑风格 (7)6、综合论述 (7)三、结论 (7)参照文献 (8)南北方的地理条件对各自文化现象的影响分析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使得东西之间的经度范围相跨较大,南北之间的地区差异性显著。
故而,每个地区由于其不同的地理条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现象。
本文通过对地理条件的分析,总结出地理条件对文化现象影响的相关结论,以便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地理与文化之间的关联。
关键字:地形地貌、气候特征、饮食习惯、建筑风格Abstract: land area with a vast territory, making something between longitude range across a larger phase,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regions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refore, each region due to their different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formed and adapted to the culture phenomen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summed up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on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f the relevant conclusion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s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Association between.Key words:Landform,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dietary habits, architecture style一、辽阔、四季分明的北方地区1、位置范围自然: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黄海和渤海。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发展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文化的重要承载体。
在文化地理学的视角下,城市的发展与文化息息相关。
城市文化发展既是城市的软实力,也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探讨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城市文化发展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市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独特标识和品牌形象,能够吸引人才、资本和资源的流入,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例如,巴黎的浪漫文化、纽约的时尚文化、东京的动漫文化等都成为了吸引游客和投资的重要因素。
其次,城市文化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创新和创意,而城市文化是创新和创意的源泉。
城市文化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城市的经济、科技和艺术的发展。
例如,硅谷的科技文化孕育了众多的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成为了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头羊。
最后,城市文化是城市居民身份认同的重要依据。
城市文化是城市居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他们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来源。
城市文化能够凝聚人们的情感和力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例如,伦敦的多元文化使得不同族裔的居民能够相互融合和共生,形成了一个包容和谐的城市。
二、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文化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地理环境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
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等。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孕育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发展方向。
例如,位于海滨的城市常常以海洋文化为主题,而位于山区的城市则常常以山水文化为主题。
其次,历史和传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历史和传统是城市文化的根基,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源头和灵魂。
城市的历史和传统能够为城市文化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激发人们对于文化的热爱和保护。
例如,北京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成为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再次,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文化学与地理环境的文化地理研究
文化学与地理环境的文化地理研究导言文化地理研究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探讨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以及人类文化如何塑造地理环境。
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文化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文化学与地理环境的文化地理研究,探索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与变迁的影响以及文化如何影响地理空间的塑造。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塑造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背景条件,它对文化的形成与变迁起着重要影响。
地理环境的不同能够塑造出不同的文化特征。
例如,生活在山区的人民由于地形陡峭、资源贫瘠等因素,形成了勤劳朴实的山地文化;居住在平原河谷地区的人民则养成了开阔豁达的性格与农耕文化;而在海洋沿线居住的人则发展出了悠久的海洋文明。
地理环境的自然条件也对文化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丰富的水源与肥沃的土地常常使得农业在这些地区发展兴盛,农业文化也因此得以繁衍。
而荒漠化、水资源匮乏的区域则更注重节约与合理利用,形成了独特的环境文化。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也塑造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对自然的敬畏。
地理环境如何影响文化发展的同时,文化又如何影响地理空间的塑造呢?文化对地理空间塑造的影响文化是地理环境演化的动力之一,不同的文化会对地理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响。
传统的建筑风格、城市布局、农田划分等,都是文化对地理空间的直接塑造。
举个例子,中国古代围绕城市修筑了密集的城墙,这不仅是为了防御敌寇,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和封建文化的表现。
而美国的城市规划则注重个人隐私与社区功能的结合,反映了美国人独立、自由的价值观。
文化还会影响到地理环境的开发和利用。
岭南地区的水稻种植文化导致了复育水稻田、排灌水利设施的发展,而印第安人的狩猎文化则造就了他们出色的狩猎技巧和对生态的敏感。
总结与展望文化地理研究中,地理环境和文化学的交叉探讨,丰富了我们对文化与地理空间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塑造,以及文化对地理空间的影响,都是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化地理学论文2
《文化地理学》期末论文:中华酒文化浅析中华文化之历史,酒文化贯穿其中,它着实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之内涵,文人骚客更是在其浸染下留给后世诸多不朽之名篇,文章以此为基点,阐释了酒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希望以此给时人留下一点借鉴。
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
酒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它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催化剂。
从古至今酒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化史中的精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社会生活中不能排除的存在一部分。
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悠久、丰繁,渗透了日常生活的每个领域,因此,关于酒的故事经常会成为人们交流、谈吐的话题,大都以历代名人诗文中咏酒的名句、佳话为内容,这既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又绵延和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一:中国酒史(一)酒的起源酒的起源,我国古籍记载各不相同,一说源于轩辕黄帝,一说始于禹时仪狄。
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酒的起源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然酒过渡到人工造酒的过程。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历经了漫长的2000年,即由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启蒙期。
(二)酒的发展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历时1800年,这一段落为我国传统酒(三)酒的成熟从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宋朝,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成熟期。
(四)酒的提高第四段落是由公元1000年的宋朝到公元1840年清王朝的结束,历时840年,这一时期为我国传统酒的提高期。
(五)酒的变革从公元1840年一直到现在,为第五段落,是我国传统酒的变革时期。
二:酒文化与礼仪(一)酒的礼俗请酒斟酒敬酒劝酒饮酒祝酒谢酒(二)酒令—酒席上的助兴游戏(1)雅令:先推选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要根据令官的意令来出相应的诗句或对子,否则将会被罚酒。
这是最能考验饮酒者才思的一个项目。
(2)通令:有叫做俗令,行令方法主要有划拳,猜数,抽签,投掷等,通令很容易渲染酒宴的热闹氛围,但是就其划拳,猜数等喧哗,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与嘈杂。
中国文化地理论文
中国文化地理论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文化地理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中国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以及文化地理的动态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
本文将从地理条件、历史背景和社会因素等方面对中国文化地理进行分析和解读。
1. 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的国家。
地理环境对于文化的形成和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广袤土地、多样的气候和地形,以及丰富的资源和人口,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化地理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 地理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中国地理条件的多样性对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地理环境分布着多种不同类型的文化。
南方的湿润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造就了南方地区的水乡文化;北方的寒冷气候和广阔的草原,孕育了北方地区的游牧文化。
这些不同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为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其次,中国的地理条件也对经济和交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中国两大经济中心,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农业和贸易中心。
地理条件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路径的差异,进而影响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 文化地理的动态变化中国的文化地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文化地理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中国的历史沧桑变迁直接导致了文化地理的变化。
随着朝代更替和政权变动,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
例如,中国南方的文化传统在宋朝之后成为中国主流文化,北方的中原文化则逐渐边缘化。
其次,现代化进程对中国文化地理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导致了乡村和农业经济的衰落,这也影响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现代科技和媒体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中国文化地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社会因素对文化地理的影响除了地理条件和历史因素外,社会因素也对中国文化地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直接影响了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中国文化地理结课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结课论文题目:区域地理与江南文化精神的形成系别经济系专业会计学姓名学号 0 1 3 1 1 62012年12月17日区域地理与江南文化精神的形成摘要江南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精神江南的地理环境对江南文化精神有着先天制约性,它独特的地理背景决定了江南文化在一些基本方面如生产力的结构和布局、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等等都区别于其他区域。
关键词:江南、地理、文化、影响因素1区域文化的形成区域文化精神是在人类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长期交互作用下逐步整合显现出来的,它包含对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认识的总和。
一方面,它不断变易、逐渐丰富,随着人类各种活动的渐次展开而不断有新的内容补充并沉积;另一方面,它又相对稳定,始终保持着一些使之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独特品质。
而在此过程中,自然环境如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等,常常是作为一个最基本的限定,规定了这一区域文化精神的历史走向。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度里,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缤纷多彩、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仅就汉民族文化圈而言,大体可以以淮河为界分为江南和江北两大文化区域。
“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冀北”的清辞丽句形象地概括了两地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南方草木葱茏、清奇瑰丽,北方则土厚水深、雄浑阔大,在这样有着显著差异的自然环境中孕育成长的人文风气亦因此而各具特色。
而在大的江南文化区域中,东南地区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亚文化区域。
特别是唐宋以降,东南地区逐渐成为天下财赋之所区、士大夫渊薮,“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也从‘开封——长安’东西向轴线彻底移向江南地区,最终落在‘杭州——苏州’南北向轴线上。
”也正如宋史专家刘子健先生所认为的那样:“中国近八百年来的文化模式,是以南宋为领导的模式,以江、浙一带为重心。
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皆聚在一起,这是史所稀见的。
”因此,文人学者提及“江南”一词之时,大多指称的即为东南地区,本文亦正复如此。
广东文化与地理论文
广东文化与地理论文浅谈广东文化形成因素摘要:本文从自然、地理、政治、历史、技术、经济、心理、人口等方面,分析了广东文化的形成条件。
对广东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广东文化;形成;因素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体系,是由多种多样的因索长期作用形成的。
它们包括了自然、政治、历史、技术、经济、心理等因素。
而丰富多彩的广东文化,恰是它们相互联系、渗透和结合的产物。
一、地域条件广东地处我国南获,北枕五岭,南濒大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这造成它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区位,极利于孕育和发展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
广东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尤其在历史早期,地理环境的作用是各种格局的文化类型得以产生的基础。
二、环境感应岭南古代森林密布,瘴病袭人,环境恶劣。
岭南人为适应这种环境,除了住干栏、食槟榔以外,还砍伐森林,驱除瘴气,在山坡台地上刀耕火种,在水边低地火耕水褥,建立稻作文化;在网河海滨者则断发文身,捕捞水产;在山岗森林者则狩猎为生,创造了自成一格的南越文化。
秦汉以来,汉文化更多地传人岭南,但也经历了一个变异和整合发展过程,才演变成岭南文化主体。
这包括中原移民必须选择适应岭南地理环境的文化模式,并建立相应文化景观,例如从以种植麦、樱为主的旱作文化转到以稻、薯类为主的稻作或梯田文化,由此产生土地利用方式和食物结构的变化;为了避免与土著居民矛盾,减少冲突,中原移民自成社区,聚族而居,尽可能保持自己的固有文化,但又不能割断与环境及土著文化的联系,在这种矛盾作用下,形成兼具两者特色的混合型文化风貌。
这以客家文化至为典型。
客家人特有的建筑、语言和精神文化,主要是进入岭南山区以后与环境相互感应的产物。
宋元以来,人居岭南汉人大量增加,开发沿江平原低地成为解决人口对粮食需求主要方式,围田和基塘文化应运而生,成为粤中地区新文化景观。
当人们最基本的生理要求得到满足以后,发展商业贸易,追求金钱和财富的欲望膨胀滋长,商业文化和原有基础的海洋文化在广东沿海地区进一步兴起,城镇和市井文化随而发展起来;追到近代,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在广东日益尖锐,迫使部分人口出走,而东南亚和香港等地开发需要大批劳动力,吸引大批人口出洋,华侨文化作为一个文化类型出现,其景观遍于广东侨乡;近年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崛起,区域发展成为文化发展动因,迅速改变广东的文化风貌。
广东地理与文化论文
广东地理与文化论文第一篇:广东地理与文化论文课程论文广东客家文化课程姓名学号手机所在班级任课教师蔡平提交时间广东文化与地理广东客家文化摘要:客家文化是广东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从客家的饮食、建筑、方言出发,分析广东客家文化的特点与内涵。
关键词:客家、饮食、建筑、方言客家饮食文化特点客家饮食文化中,选料方面以当地土产为主烹饪生产的劳动对象是烹饪原料,所属地区的烹饪原料直接影响菜肴朝某一方向发展。
闺粤赣客家地区绝大部分为典型的南方山区,山区所产的山珍、河鲜、蔬果野菜和畜禽自然就成了客家菜的主要成分。
客家名菜如赣南的小炒鱼、酿豆腐、粤东的东江盐煽鸡、梅菜扣肉,闽南的涮九品、香菇焖猪肉等等都是客家人利用上述原料制作而成。
客家饮食文化中,干腌腊制品的地位尤为突出.干腌腊制品地位突出干腌腊制品在客家饮食文化中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客家多处山区,交通不便,人们不能经常买到新鲜的肉类食品,于是他们就把多余的肉食腌制起来,保存在自己家里,随时取用。
二是经过腌制的食品,味道浓厚,适合客家人的口味。
不过到了现在,干腌腊制品的这些历史作用已经不复存在,它们成了客家著名的风味食品,是客家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客家出名的干腌腊制品包括有梅菜、卤凤爪、卤鸭爪、卤鸡肾、腊肉等,这些食品美味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
客家饮食文化的烹调方法注重炖煮,烹调方法注重炖煮,以原昧香鲜为主,刀功朴实无华客家饮食的烹调方法以炖、煮为主,较少的炸烤。
客家的饮食理念认为,炖、煮能使食物保持原汁原味,而且不易上火。
传统的客家名菜如白斩鸡、清蒸鱼、酿豆腐、酿苦瓜、梅菜扣肉、蒸绞骨等,无不采用这种烹调方法。
客家菜讲究原味,一般都不会放味精、白酒这些调味品,而是较常的用酒槽、禽兽骨头熬出来的汤等作佐料。
因此,客家菜总体上吃起来都是味鲜可口,老少成宜。
客家菜在刀工方面却比较粗糙。
客家典型的菜色梅菜扣肉中,扣肉切的又大又厚,方方正正的,刀工明显不够细腻。
地球的文化地理学
地球的文化地理学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
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以及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塑造作用的学科。
本文将从地球的不同地域、气候和自然资源对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化的多样性等方面来讨论地球的文化地理学。
1. 地域与文化地球的各个地域拥有独特的地理特征,这些特征对当地的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地处沿海的地区,由于临近海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常常与海洋相关,如渔业成为他们的主要经济活动,海产品成为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海洋信仰在他们的宗教和传统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位于内陆的地区,由于缺乏直接的海洋资源,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则与内陆地域特征相关。
例如,沙漠地区的居民有着独特的文化,他们依靠犁耕或牧畜等方式来维持生计,同时还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和艺术形式。
2. 气候与文化地球的不同气候区域也对人类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地的农业和食物生产方式,从而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
寒冷地区的人们往往侧重于畜牧业,例如北极地区的伊势人,他们主要以狩猎和捕鱼为生,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狩猎对他们生存至关重要。
同时,他们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发展了独特的羽绒服装和住屋方式,以适应极寒的天气。
而热带地区的人们则更多从事农业,利用丰富的阳光和雨水资源,发展出丰富多样的农作物。
例如,热带雨林地区的居民依靠种植水果、咖啡和可可等作物来维持生计。
他们的饮食习惯、建筑风格和宗教形式也与热带气候密切相关。
3. 自然资源与文化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也对当地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水源等都对人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对中东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石油资源的丰富使得中东地区成为全球能源的重要供应地,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繁荣。
同时,中东地区的宗教信仰和行为规范也与石油资源的开发紧密相连。
森林资源对亚马逊地区的原住民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地理学论文
文化地理学论文客家方言研究方言(dialect)就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与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就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就是全方言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就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就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客家方言又称客家话、客家语,客家方言属于就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研究客家方言,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客家文化以及她们的地理面貌与人土风情。
客家方言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主要包括广东东部部分、北部、福建西部、福建漳州南部的平与、南靖、云霄、诏安部分地方存在不少客家镇、村,有客家人几十万,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省也有使用客家方言。
使用受漳州话影响的客家话主要有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台湾桃园、新竹、苖粟三县、四川、浙江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
客家人就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的,虽然居住分散,但客家方言仍自成体系,内部差别不太大。
而虽然就是一种南方方言,但客家话就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的,客家话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
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约占
总人口的4%,占汉族总人口的4、5%。
依据内部的差异,客家话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粤东客家话,以赣县蟠龙话为代表的赣南客家话。
进一步,可以分为如下八片:汀州片(又称闽客片),粤台片,粤中片, 惠州片,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
客家话由于分布区域广阔,且不少分布区就是丘陵与山区,交通不便,形成多种不同的客家方言。
在方言划分上,中国大陆、台湾、海外并不统一。
中国大陆学界传统上将客家话分为南北两大片,各含若干片,每个片下细分若干小片。
台湾则根据“名从主人
”的原则,将客家话按行政管理机构进行划分,每个行政机构的客家话采用其语言部门的权威划分方法。
主要以梅县话为代表。
此语言历史悠久,20世纪被正式定名为客家话。
客家话的语言特征,在语音方面声母:发古浊塞音与塞擦音(并、定、群、从、澄、崇)声母字,不论平仄,大都变为送气清声母。
例如“别、辨”的声母就是 p,“地、敌”的声母就是 t,“旧、件”的声母就是q,“昨、捷、浊、住、助”的声母就是堭。
韵母:、绝大部分地区客家方言没有撮口呼韵母,撮口呼与齐齿呼混读。
以婖或 o 为主要元音的韵母较多。
声调:客家方言的声调大都为 6个。
各个调类的分合与声母的清浊有关,不容分离。
古平声清声母字今读阴平,它的浊声母今读阳平,入声也按
声母的清浊分为阴阳两类。
上声去声一般不分阴阳,但古上声全浊声母大部分读去声,古次浊声母大部分读阳平。
古去声字今仍读去声。
少数
地区没有入声(或入声只归为一个调类,不带-p、-t、-k
韵尾),平、去声分阴阳,上声不分阴阳,只剩5个声调。
古词语的沿用:日常口语中普遍使用的古词语有索(绳子)、禾(稻子)、乌(黑)、面(脸)、食(吃)、颈(脖子)、饥(饿)、朝(早晨)、昼(中午)、行(走)、沸(沸腾)等。
有一部分就是客家方言独自保留的古词语。
方言词语的创新:由于方言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状况、风俗习惯、土特产以及不同的造词习惯形成了一大批方言词语,例如:雪枝(冰棍)、粄(一种用米粉制成的糕)、□丸 p 婖 k 戻扄(一种肉丸子)、打醮(一种迷信活动)、擂茶(一种饮料)等。
借用其她方言或外语词语:有些借自粤语,例如:啱(刚刚、合得来)、靓(漂亮、美好)、呖(聪明、能干)等;有些借自英语,例如:裇衫的裇(shirt 衬衣)、波
e(乒乓球)与波珠中的波(ball 球),唛(mark 商标、标志)。
构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素次序、重叠式、附加式与单复音词等方面。
有些并列式与偏正式合成词的词素次序与普通话不同,例如:紧要(要紧)、闹热(热闹)、牛公(公牛)、人客(客人),等等,在词的重叠方式方面,单音名词、量词可重叠的范围比普通话大,重叠后有“每一”的意思,例如:碗碗(每一
碗),枪枪(每一枪),铲铲(每一铲)。
客家方言的单音动词与形容词一般都不能单独重叠,如需重叠,后面一定要加后缀-e,如“细细 e”(小小的),e 起弱化作用。
但台湾客家方言的单音形容词可以重叠、语法方面:以梅县话为例:①人称代词的领属格可以通过变韵调与加“嘅”的方法表示,②有特殊的疑问代词,例如:脉个(什么)、满人(谁)。
③有特殊的名词与量词、动词与量词的配搭关系、④双宾语的位置比较灵活:间接宾语既可以放在直接宾语之前,也可以放在直接宾语之后。
谓语可以重复,分别加在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之前。
例如:一件衫。
我给她一件衣服。
⑤比较句的格式就是甲—比
—乙—过—形容词。
例如:牛比猪过大(牛比猪大)。
⑥动词各种体的表示方法 a、动词前加"正(嬜嶈)",表示动作刚开始,如正食饭(我刚吃饭)。
b、动词后加“等”,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进行,如:吃等饭(我正在吃饭),您手 e 拿等脉个(您手里拿着什么)。
c、动词后加“e”或“过 e”,表示动作已完成,如:食 e(我吃过了)。
⑦通过变调表示近指与远指。
例如:嶉(这里) 嶈(那里)嶉边(这边) 嶈边(那边)。
⑧处置式只用介词“将”而不用“把”,例如:俉将桌搬转来(您把桌子搬回
来)将碗打烂 e(我把碗打破了)。
⑨有些词在句中的词序不同,例如客家方言的范围副词“添”相当于普通话的“再”,但两者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前者放在谓语后面或句末,后者放在谓语之前。
例如:听一摆音乐添(再听一次音乐),影张像添(再照一张像片)。
⑩形容程度深浅的表达方式不同。
例如:形容词单用,表示一般程度,形容词重叠,后加“ e”,(受前一音节的影响,e 起同部位的音变),表示程度弱化。
方言就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的保护历史文化,如保护国粹京剧,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等。
普及普通话固然重要,但就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废弃方言,抛弃民族的艺术。
中国就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地广物博,幅员辽阔。
而尊重个民族及地方人民则就是保证祖国统一的必要条件,尊重人民,首先要尊重她们的文化与语言.客方言就是汉民族共同语的一个分支.客家方言作为客家文化艺术,它蕴含着浓厚的客家民族特色,它应被保护。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客家方言更能代表客家地区文化特色,客家方言反映了当地的社会现象。
它淋漓尽致地体现当地地方特色就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其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的特色,客家语言文化遗产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
客家方具有言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它既就是其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其本身也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就是客家特定族群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体现了一个族群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与成果,它就是构成客家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同时,客家语言作为其她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族群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文化信息。
在中国,各少数民族语言的存活就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基础,客家方言的独特表达程序有利于我们领略异域情调与客家醇厚的风土人情。
客家方言代表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群,就是一种生活的韵味,就是一种奇妙的风光,就是自然风光也就是人文景观。
语言就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与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就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
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 因此,有关机构与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临消失的民族语言。
我们每个人也要积极努力保护我们的精神文化财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方言,继续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它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以及国家的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