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2000-2010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更新

合集下载

2010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0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非专业人员不进行脉搏检查
3.革命性的修改:流程更换
更加强调了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2005年 A.保持气道通畅 B.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 2010年 C.胸外按压 A.保持气道通畅 B.人工呼吸
成年人及儿科病人(包括儿童及婴幼儿, 但不包括新生儿)
3.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 代替 A-B-C

4.团队合作!
第八部分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LS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是在基础生命支持的基础上,应用辅助 设备、特殊技术等建立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运循环 主要内容:

1.气道管理、通气支持以及治疗缓慢型和快速型心律失常 2.治疗心脏骤停(药物治疗等) 3.改善心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预后的措施(第九部分)


2. 弱化了脉搏的检查

医务人员在检查反应时应该快速检查是否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 (即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然后,该人员会启动急救系统并找到 AED(或由其他人员寻找)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果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 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 AED(如果有的话)



声门上气道(喉罩、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和喉管),由受过培 训的人员实施CPR时声门上气道可以替代球囊-面罩通气 和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

8.1 气道管理辅助措施和通气

1.球囊-面罩通气:
当放置高级气道有延误或不成功时,球囊-面罩通气尤其 有帮助;

抢救人员应确保用仰头-抬颏法充分开放气道,提起下巴 紧贴面罩,手持面罩紧贴脸,使面罩与口密闭;
以上建议旨在支持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早期除颤, 特别是在发生心脏骤停时现场有AED或除颤器的情 况下

成人BLS在ICU中的应用

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更新

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更新

纵观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更新——2000—2010年2010-10-29 09:10:45 沈洪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更新后正式发布。

如指南导言所述:过去的50年,形成了“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早期除颤,早期紧急救治”的生存链,因而挽救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正是这些被挽救生命证明了CPR的重要性。

1 2005年以来复苏科学的新进展1.1 EMS系统与CPR质量急救医疗服务(EMS)系统与急救人员需要认识并强化生存链的“薄弱环节”。

许多证据支持准确判断和评价每例心脏骤停的救治和实际预后的重要性,提出社区救治对改善患者生存率可能机会更大。

新近研究表明,院外心脏骤停预后的真正改善,特别是经过电除颤患者,更应强调CPR按压频率和幅度标准的重要性,每次按压后胸廓要回弹恢复原状,尽量减少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2-4] 从2005年指南实行情况表明,复苏的预后有所改善,但一个新指南的实行过程可能需要18个月乃至4年,其障碍是教学的延迟(如需更新材料、培训教师和教具供应商),技术升级(如AEDs重新编程)和决策层面的问题(如有关机构、政府监管部门、医疗部门协调及参与)。

1.2 非专业救助人员CPR的效果过去5年,一直注重简化CPR流程,强调高质量CPR的重要性。

从亚洲复苏协会大规模调查和其他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关现场急救者对院前心脏骤停者CPR存活率正面影响的重要信息。

对院前大多数心脏骤停成人患者,由目击急救者只做胸外按压(单纯CPR)与传统CPR(按压并行人工呼吸)的复苏效果相仿,但对儿童而言传统CPR更为适合。

1.3 CPR的质量缩短除颤时需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可增加除颤成功的机会和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从除颤器下载CPR 传感和反馈数据,为复苏团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也促进了院内复苏团队和院前急救者培训主要内容的变化。

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CPR2010

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CPR2010

要不要先清除口腔内异物?No!
只有在吹气时胸廓不上抬时,才需要花时间检查口腔 内异物
BLS—Rescue breathing
AHA2010推荐:600ml潮气量,维持1秒(室内 空气或者复苏者呼出气均相同)
ERC2010:持续1秒,给足够的潮气量使患者胸廓抬起, 要避免过快和用力吹气。无论口对口呼吸还是面罩通气, 通气时有无给氧均如此。连续2次呼吸时间不超过5秒
BLS---何时开始复苏?
病人无反应
无正常呼吸
Unresponsive and not breathing normally
不必检查患者脉搏*
公众复苏者,不推荐脉搏检查
BLS——先按压还是先吹气?
Compression-Ventilation Sequence ABC or CAB?
AHA2010:CAB ERC2010:ACB
用力按压:深度——至少5cm(2005年指南4-5cm) 快速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ERC2010 100120bpm) 两个 at least 完全回复:每一次按压后必须让胸廓完全复位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BLS——opening the airway
非专业人员:只需仰头 举颏法(无论患者有无 颈椎损伤)*
BLS—Compression-only
专业人员不推荐!
BLS—气道梗阻的处理
除颤
对于双相除颤/电复律,自粘电极板与手持金属电极 板一样安全有效 单相波电复律时,手持电极板更合适
电极板的size>8cm
除颤器的选择:双相波比单相波更有效
除颤
能量的选择:双相截断指数波形:150-200焦耳, 单相波:360焦耳
生存链的变化*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更新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更新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更新心脏停搏、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

如未能在现场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患者将因全身严重缺氧而由临床死亡转为生物学死亡。

常温下,心脏停搏3秒时病人就感到头晕;10秒即出现昏厥;30~40秒后瞳孔散大;60秒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6min后大脑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因此,对心脏停搏、呼吸骤停病人的抢救应当在4min内进行心肺复苏,开始复苏的时间越早,成活率越高。

据统计,在心脏停搏4min内进行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并于8min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则病人的生存率达43%。

BLS和ALS开始的时间与病人存活率的关系见下表。

开始BLS时间(min)开始ALS时间(min)存活率(%)< 4 < 4 8~ 12 8~ 12 > 12 < 816< 16> 16> 1643106一、《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需要,包括:(1)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100 次(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100 次)(2)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

(3)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4)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5)避免过度通气二、新“生存链”的五个环节2010年AHA CPR-ECC指南更新的流程,在原“生存链”的基础上新增了第五个环节,即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早期电除颤、早期救治以及心脏骤停后的救治(见图1)。

这个变化更加强调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只是CPR复杂的临床病理过程和救治的开始,需要采用多学科的综合优化进行救治的重要性。

(1)早期识别求救:施救者发现患者突然倒地,快速检查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叹息样呼吸),首先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大声求救,启动急救反应(EMS)系统,要求取带除颤器(AED)。

心肺复苏更新指南

心肺复苏更新指南

心肺复苏更新指南前言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的救治措施,对于突发疾病和意外事故的急救十分重要。

然而,随着医学技术和救治标准的不断更新,心肺复苏的指南和方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本篇文档将为您介绍最新的心肺复苏更新指南,以及其对于实际急救操作的影响。

新指南内容1. CPR的顺序优化在旧版指南中,CPR的标准顺序为“检查呼吸-求救-按压胸部-人工呼吸”。

但在新的指南中,这一顺序被优化为“求救-按压胸部-人工呼吸-检查呼吸”。

这是因为在实际急救过程中,发现心跳停止后要先立即进行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才能让更多的氧气进入到肺部和大脑。

因此,在新的指南中,检查呼吸被调整到了最后。

2. 压力和深度的更新在过去的指南中,CPR的按压深度为5-6cm。

但在新的指南中,这一深度被增加到了6-7cm。

同时,旧的指南中要求按压胸部的速度为100-120次/分钟,而新的指南中则统一定为100次/分钟。

这是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深的按压深度可以更好地恢复血流循环,而更统一的速度可以更好地控制操作强度和控制在合适的频率上。

3. 药物的使用时机和剂量在旧的指南中,CPR操作成功后,常规使用肾上腺素和/或盐酸阿托品进行进一步救治。

然而,在新的指南中,肾上腺素的使用时机已经被优化。

在此指南中,建议在前两次电击后使用肾上腺素,而不是之前的每五次按压才使用。

同时,药物的剂量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身体情况和血压水平。

实际应用新的指南对于实际急救操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急诊医生和护士来说,他们需要在不断地进行培训和更新,以掌握最新的操作流程和标准。

此外,公众也需要了解这些更新,以便在遇到急救事件时能够尽快进行正确的救治。

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的救护技能,需要漫长的实践和不断的更新和优化。

新的指南内容包括CPR的顺序优化、压力和深度的更新以及药物的使用时机和剂量等,这些更新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和减少患者损失至关重要。

我们希望这篇文档能够为您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让您能够更好地了解心肺复苏最新的更新内容和应用方法。

201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进展

201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进展

肾上腺素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 在猪的室颤心脏骤停模型中,硝酸甘油 和肾上腺素联合应用可改善改善冠状动 脉灌注压 • 研究分组: A组:生理盐水+肾上腺素0.02mg/Kg B组:硝酸甘油50ug/kg+肾上腺素 0.02mg/kg
肾上腺素与激素的联合应用
• 联合垂体后叶素+肾上腺素+甲基强的松 龙在复苏中以及复苏后的应激剂量的氢 化可的松能改善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的存 活率
新版CPR操作视频
谢 谢!
7.成人的按压幅度略有增加,从以前建议 的大约4至5厘米增加到至少约5厘米 8.继续强调需要缩短从最后一次按压到给 予电击之间的时间,以及给予电击到电 击后立即恢复按压之间的时间 9.进一步强调通过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 2010 版心血管病高级生命支持 (ACLS) 中的主要更改如下: 1. 建议进行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以 确认并监测气管插管位置和心肺复苏质 量
新版欧洲指南推荐的成人急救生存链
• • • •
早期识别和呼叫援助——预防心脏骤停 早期实施心肺复苏——争取时间 早期除颤——使心脏复跳 心脏骤停后处理——维持生存质量
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
从 A-B-C 更改为 C-A-B
•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 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开放气道、人工呼 吸、胸外按压)更改为 C-A-B(胸外按压、开放气 道、人工呼吸)
肾上腺素与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应 用
• 在复苏早期联合使用艾司洛尔可提高室颤阈值, 减少除颤次数,显著降低自主循环恢复后室颤 的再发生率 • 在猪的心脏骤停模型中,联合应用肾上腺素+ 阿替洛尔能显著改善48h生存率和改善复苏后 心功能 • 大鼠心脏骤停模型中,联合应用兰地洛尔和肾 上腺素能有效防止肺水肿的发展

《2010 美国心脏协会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理论试题 文档

《2010 美国心脏协会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理论试题 文档

一、针对所有施救者的主要问题这部分总结《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主要问题,主要是针对所有施救者,即医务人员或非专业施救者的基础生命支持 (BLS) 方面的问题。

《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强调了高质量胸外按压(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并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的重要性。

2005 年前后发表的研究表明:(1) 尽管在实施《200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后心肺复苏质量已提高且存活率已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2)各个急救系统 (EMS) 中的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相差较大;(3) 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任何旁观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作出了一些更改建议,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提出有关重视心脏骤停后治疗的新建议,以提高心脏骤停的存活率。

(一)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需要,包括:l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 100 次)l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

请注意,不再使用 5 厘米的成人范围,而且为儿童和婴儿指定的绝对深度较《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早期版本中指定的深度更深。

l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l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l 避免过度通气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单人施救者的按压-通气比率建议值 (30:2) 并未更改。

在《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仍然建议以大约每秒钟 1 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

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速率为每分钟至少 100 次)且不必与呼吸同步。

之后,可按照大约每 6 至 8 秒钟 1 次呼吸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 8 至 10 次呼吸)。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解析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解析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年 3 月第 46 卷第 3 期 Chin J Nurs, March 2011, Vol 46, No.3
·指南与共识·
· 317 ·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解析
陈永强
2010年2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及国际复苏联盟(ILCOR) 在 心 肺 复 苏 国 际 研 讨 会 上 ,再 一 次 更 新 了 心 肺 复 苏 (CPR)的 理 论 及 技 术 ,并 在 《循 环 》(Circulation)[1]和 《复 苏 》(Resuscitation)[2]上 发 表 了 《2010年 国 际 心 肺 复 苏 和 心 血 管 急 救 指 南 及 治 疗 建 议 》(简 称 《新 指 南 》),这 是 根 据 数 以 万 计 已 由 同 行 讨 论的复苏研究总结出的国际临床指南。 《新指南》的循证评估 由来自29个国家的356名急救专家 进 行 ,他 们 总 结 了 包 括277 个复苏和心血管急救主题的411份科学证据。 专家一致认为: 各地紧急医疗系统的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有差异,大 多 数 院 外 心 搏 骤 停 (OHCA) 患 者 得 不 到 任 何 旁 观 者 实 施 CPR,以 及 胸 部 按 压 的 质 量 仍 需 改 善 。 新 的 AHA心 血 管 急 救 成 人生存链中包括5个环节: ①识别心搏骤停并尽早启动急救 系 统 ;②尽 早 进 行 心 肺 复 苏 ;③快 速 除 颤 ;④有 效 的 高 级 生 命 支 持 ;⑤综 合 的 复 苏 后 治 疗 。
除新生儿之外, 所有患者基础生命支持的操作顺序从 ABC(开 放 气 道 、人 工 呼 吸 、胸 外 按 压 ) 更 改 为 CAB ( 胸 外 按 压 、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即当发现患者意识无反应及没有呼吸 时,首先施行胸部按压(C)30次,然后再开始常规的开放气 道 (A),施行人工呼吸(B)。 原因是大多数心搏骤停患者为成人, 他 们 的 初 始 心 律 一 般 表 现 为 心 室 颤 动 (VF)或 无 脉 性 室 性 心 动过速(VT)。 在这些患者中,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 外 按 压 和 尽 早 除 颤 。如 果 仍 采 用 以 前 的 ABC程 序 ,施 救 者 要 用 较长时间去打开患者的气道和施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易被 延误,患者的生存率将大大降低。 大多数院外心搏骤停患者 没有由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 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急救,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
脉搏检查(步骤5)
对于非专业急救者,如果意识丧失的患者没有呼吸,就可假定为心脏停搏。对于专 业急救者,可以用较长时间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脉搏,而决定脉搏存在与否也是有困难的。专 业急救者检查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如果在10秒内不能确定脉搏,就开始胸外按压。
紧急吹气而不行胸外按压(仅限专业急救人员步骤5A)
2. 解除异物气道阻塞
在 FBAO 出现严重体征时,急救者必须迅速解除阻塞。如果是轻度阻塞,患者在用 力咳嗽,则不要影响患者的自主咳嗽和用力呼吸。仅在患者的咳嗽变得安静,呼吸困难显著, 以及伴有喘鸣或者意识丧失等严重阻塞体征时,才采取解除梗阻措施。
如果患者表现为呼吸极度困难,立即启动 EMS 系统。如果现场有多名急救者,一名 拨打急救电话,其他人员尽力解除阻塞。联合使用背部拍打、腹部推拿及胸部推拿可提高救 治成功率。
异物气道阻塞(窒息)
1. 识别异物阻塞气道
识别阻塞气道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将 FBAO 与晕厥、心脏病发作、癫痫及其他一些 可引起突然呼吸窘迫、紫绀或者意识丧失的急症中区别开来很重要。患者可能双手抓颈部, 表现出窒息的体征。迅速询问“是窒息吗?”如果患者点头回答,而不能用语言表达,这表明患者 是严重的气道阻塞。
复苏体位 复苏体位适应于已经具备正常呼吸和有效循环的无意识患者。复苏体位可维持患
者气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塞和误吸的危险。最理想的复苏体位是稳定的、接近真正侧卧、头 部稳定及胸部没有压力限制呼吸。
一、2005年指南中的主要变化
(一)有效的心脏按压心脏停搏时要求急救人员要“用力而快速地按压”,按压频率达100 次/分,且按压后要使胸廓完全恢复到正常位置,按压/放松时间大致相等。同时尽量减少中断胸 外按压时间。为了快速确定按压位置,可采取两乳头连线中点的办法,此点在2000年指南中未 着重强调。 (二)CPR 按压/通气比建议从婴儿至成人,所有单人 CPR 时,按压/通气比均为30:2。而2000 年指南中建议成人 CPR 按压/通气比为15:2,而婴儿和儿童 CPR 时,按压/通气比为5:1。 (三)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应为1秒钟以上,急救人员应见到胸部起伏,为避免过度吹气或过 用力,在吹气前不要深吸一口气。而2000年指南中,仅建议有氧或无氧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 秒或1~2秒。 (四)现场电除颤需电除颤时,只给1次电击,而后即进行 CPR,应在给过5组30X2的 CPR(约 2分钟)后,再检查患者的心律。2000年指南中对需“电击”的心脏骤停患者,给连续3次电击, 其间不进行 CPR,并在电击前后都要检查心律。 (五)建议自动体外除颤(AED)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但尚证据不足以建议或反对 AED 用于 1岁以下婴儿。 二、基本生命支持最为重要 (一)单人院前急救的程序先确定成人患者有无反应,确定已无意识,要“首先打急救电话”, 目的是求救急救人员,并带来 AED。对无反应的婴儿或儿童,应“首先行 CPR”,先做5个循环 或2分钟 CPR 后再求救。这与最可能导致猝死的原因有关,如患者突发心脏性猝死,需要尽快 使用 AED。如果患者可能是因缺氧(窒息性)导致的猝死,如溺水,应先进行5个循环的 CPR。

2010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0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至少100次/分)和深度(至少5 ㎝) 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谢谢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几个主要的变化
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 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 托品 (7)维持ROSC(自发循环恢复)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几个主要的变化
整合修改了BLS (基本生命支持) 和ACLS(高级 生命支持)程序 图
胸外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原因: 1、按压次数,中断时间,决定了胸外按压的频率。 2、这也是影响正常循环和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 3、在大多数研究中,胸外按压次数与存活率成正比。 4、作为CPR组成的重要部分,胸外按压不仅要把重点放 在按压频率上,也要尽量缩短中断时间。 5、按压不足或频繁中断将会使每分钟的按压次数减少。
6、《2010指南》明确:如果旁观者没有经过心肺复苏术 培训,可以提供只有胸外按压的CPR。即“用力按,快速 按”,在胸部中心按压,直至受害者被专业抢救者接管。 训练有素的救援人员,应该至少为被救者提供胸外按压。 另外,如果能够执行人工呼吸,按压和呼吸比例按照30: 2进行。在到达抢救室前,抢救者应持续不间断实施CPR。

2010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0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0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新旧对照及解读发表时间:2011-06-14 发表者:任建谋(访问人次:308) 《2010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新旧对照及解读《目录》1.针对所有施救者的主要问题2.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3.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4.电击治疗5.心肺复苏技术和装臵6.心血管病高级生命支持7.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第一部分:主要问题一、针对所有施救者的主要问题这部分总结《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主要问题,主要是针对所有施救者,即医务人员或非专业施救者的基础生命支持 (BLS) 方面的问题。

《2005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强调了高质量胸外按压(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并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的重要性。

2005 年前后发表的研究表明:(1) 尽管在实施《2005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后心肺复苏质量已提高且存活率已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2) 各个急救系统 (EMS) 中的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相差较大;(3) 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由任何旁观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作出了一些更改建议,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提出有关重视心脏骤停后治疗的新建议,以提高心脏骤停的存活率。

(一)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需要,包括: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 100 次)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

请注意,不再使用 5 厘米的成人范围,而且为儿童和婴儿指定的绝对深度较《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早期版本中指定的深度更深。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亮点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亮点

(00 2 1 年美 国心脏协 会心肺复苏 与心血管急 救指南》 的亮点
覃 成杜
( 钢 医院) 柳

要 : (O O年 美 国心脏 协 会 心肺 复 苏与 心血 管急救 指 南》 主要 更 新 :新 “ 2L 生存 链 ”的 5环
节 ;简化 成人 基 本 生命 支持 的 流 程 , “ — — ” ( A BC 开放 气道 、人 工 呼吸 、胸 外按 压 )步骤 改 为 “ — C
正 式 发表 (0 0年 美 国心 脏 协 会 心肺 复苏 与心 21
瓶 管急 救 指南》 在 ( ( { 盾 和 ( ( 复苏》 杂 志 上 。
为 了使 大 众 更 好 地 理 解 和 掌 握新 指 南 ,本 文 分
作 者 :覃 成杜 , 大 学 学 历 ,主 治 医 师 ,现 从 事 急
A B ( 外按 压 、开放 气道 、人 工 呼吸) —” 胸 ,删 除 “ 看 、二 听 、三 感 觉” 判 定 呼 吸流 程 ;重 点 突 出 一
持 续 、不 间断有 力 (5c ) > m 、快 速 ( 1 0次/ >0 分) 胸 外按 压 。 旨在尽 快在 全社 会普 及 心肺 复 苏。 关键 词 :心肺 复 苏 ;心搏骤 停 ;基 本 生命 支持 ; 自主循 环恢 复 ;胸 外按 压
am st o u a iec r i - h o a y r s s i t n i o es ce ya o n a s il . i op p lrz a d o pu n n r e u ct i nwh l o it ss o spo sb e ao
Ke r s C ri- um n r R ssi t n ada r s;B sc i u p r B S ; R s rt n y Wo d : ado p l o a euc a o ;C ri A r t ai Lf S p ot L ) y ti c e e ( et a o o i

心肺复苏2010年指南

心肺复苏2010年指南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较前改动之比较)
1.概述:2010年10月18-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的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

此指南重新安排了CPR传统的三个步骤,从原来的A-B-C改为C-B-A。

这一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但不包括新生儿。

2.原有步骤:A.保持气道通畅。

B.人工呼吸。

C.胸部挤压。

3.修改后步骤:胸部挤压
保持气道通畅
人工呼吸
4.修改理由:仅就始于胸部挤压一项就会挽救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传统方法把胸部挤压滞后,而胸部挤压对全身血液循环至关重要。

改进后的指南将鼓舞更多的人来实施心肺复苏术,因为如果不加以专业培训,口对口人工呼吸动作很难完成,而任何人都可以做胸部挤压。

正确的胸外挤压的确能够挽救生命。

在许多情况下,人从前一次呼吸中储备在血液和肺部一些氧气。

而我们就是利用这个储备的氧气来做胸部挤压。

5.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1.发现病人倒地,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以免影响救治。

2.判断病人意识,(注意做到轻拍重唤!)如无反应,立即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或请求他人拨打。

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触摸颈动脉,未触及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4.按压30次后立即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为2:30。

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分钟频率至少为100次。

有条件要及早实施体外除颤。

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要点

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要点

通气的要点:
每次人工呼吸超过秒
足够的潮气量( )
避免过度通气
高级气道建立以后的通气,按压和通气可以不同步
每秒一次呼吸,每分钟次呼吸
无论是名还是名施救者, 按压和通气的比例都是
中成人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施救者应该
施救者不应该
以至次分的速率实施胸外按压 按压深度至少达到英寸(厘米)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回弹
不能“拼命”按压(胸外按压()设定的目标)
、胸外按压速率:成年患者次分 新指南提出以每分钟次的速率按压。年指南仅有下 限,至少次分。在一项大规模临床研究中发现,按 压速率如果超过次分,尽管速度足够快,但会导致 按压幅度不足,因此为了保证有效按压,新指南强 调按压速率为次分。
、胸部按压深度: 年指南提出,应将成人胸骨按下至少 ,而年新指南 强调,在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以至少 的
前言
心脏性猝死是全世界多数国家的第一位的死亡原 因。
在美国和加拿大每年的死亡人数达到万人。 我国每年的死亡人数达到万人。
心肺复苏的历史
早在世纪的荷兰,人们就开始尝试运用心肺复苏的方法来 抢救溺水者。
►世纪年代,两位现代心肺复苏之父教授和 教授分别提出 了电除颤的概念和人工呼气和胸外按压结合的方法,由此 现代心肺复苏诞生了。
开放气道 ()无更改
在新指南中延续了以往指南的推荐,目前临床有两种方法
一只手的手掌向下按患者前额, 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患者 下颏的骨性部位往上提。
救治者需要跪在或站在患者头部的顶端, 双手中指和食指并拢,分别固定在两侧 的下颌角,向上提使头部后仰 。
呼吸()通气设定了频率
方法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球囊面罩通 气以及一些高级气道的通气方法。

2010心肺复苏新指南的认识

2010心肺复苏新指南的认识

2010心肺复苏新指南的认识1、历史回顾20世纪50年代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和电击除颤三大技术的产生和结合标志着现代心肺复苏术的形成。

之后这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国相继制定了自己的指南和培训标准,以约束和规范本国医生的医疗行为。

2000年,美国心脏协会和国际复苏联盟组织世界各国的专家制定了第一部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的国际指南,之所以称为国际指南,是因为它在世界范围内的适用性。

2000年指南更加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内容更加全面和丰富,成为以后2005年指南和2010年指南的蓝本,所以2000年指南是有历史意义的。

心肺复苏方面的专家会经常召开循证医学证据评价会,对指南每5年更新1次。

2010年指南在10月18日发布,它也是根据一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新的认识,对2005年指南的具体建议进行评价和改进,并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心肺复苏面临的问题①心肺复苏的总体成功率仍不高;这门技术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不断利用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每一个步骤,不断优化与改进,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这是令人欣喜的。

虽然短期的复苏成功率或自主循环恢复率提高明显,然而出院存活率仍不理想,因缺血、缺氧并发症导致的预后不良仍然令人失望。

美国近期猝死人群调查:院外调查35万猝死者,只有1/3的人能接受到心肺复苏,到达医院的只有10%,存活出院5.7%,很好存活且无并发症的只有3.4%。

②心肺复苏质量问题按压次数复苏期间给予总的按压次数是心脏骤停后存活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

按压总次数受两个方面影响,即按压频率和绝对按压时间。

提高按压频率可以增加按压总数,但是迄今尚无足够的人体研究来确定胸部按压的最佳频率。

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提示,按压频率大于80次/分能获得理想的前向血流量,进一步增加频率血流动力学可能会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按压频率是指按压速度而非每分钟实际按压次数。

2005年指南中规定的按压频率是100次/分,实际操作和训练中经常过多地注意按压频率“100”这个具体数字,或者说经常注意按压快慢是否标准而忽视了按压中断,以致于每分钟内实际的按压次数不够。

2010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

2010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

同步电复律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房颤首剂量电复律治疗的建议双相波能 量首剂量是120至200J,房颤电复律治 量首剂量是120至200J,房颤电复律治 疗的单相波首剂量是200J。 疗的单相波首剂量是200J。 成人房扑和其他室上性心律的电复律治 疗通常需要较低能量,一般采用50至 疗通常需要较低能量,一般采用50至 100J的 100J的
作为他山之石,新指南无疑是急救医学 界的重要财富,但也并非一个相当长时 期内不可动摇的中国标准。我国医务人 员尤其是实际参与现场心肺复苏、心血 管急救从事专业院外急救的医护人员有 很大的发言权,应经常总结、提高。
谢谢! 谢谢!
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识别问题 快速进入复苏程序
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0版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单人(双人)复苏: 单人(双人)复苏:“C-A-B” “D-C-A-B” D 临床发现: 临床发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均为有 目击者的。 目击者的。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是胸外按 压和早期除颤。 压和早期除颤。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二氧化碳图的建议:目前,建议在围停 搏期为插管患者持续使用二氧化碳波形 图进行定量分析。目前的应用包括确认 气管插管位置及根据呼气末二氧化碳值 监护心肺复苏质量和检测是否恢复自主 循环的建议(下图例)
新的用药方案
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电活动和心搏停 止是常规用阿托品并已将其从高级生命 支持的心脏骤停流程中去掉 有脉搏心动过速的流程简化。建议使用 腺苷,但腺苷不得用于非规则宽QRS波 腺苷,但腺苷不得用于非规则宽QRS波 群心动过速,因为它会致室颤
Circulation
基本生命支持(BLS) 基本生命支持(BLS)的主要改变

2010年CPR指南的改变

2010年CPR指南的改变

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
• 2010(新):BLS流程中传统步骤是帮助单人施 救者区分操作先后顺序的程序。 强调以团队方式给予心肺复苏,由不同施救者 同时完成多个操作。例如,第一名启动急救系统, 第二名胸外按压,第三名通气或找到气囊面罩呼 吸,第四名找到并准备好除颤器。 基础生命支持的医务人员培训不仅应教授个 人技能,还应当训练施救者作为一个高效团队的 一名成员进行工作。
• 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重点内容
快速识别心脏骤停 高质量CPR ALS 心脏骤停后综合症的监护
快速识别心脏骤停
unresponsive No breathing or Not breathing normally (occasional gasps)

5 cycles of 30:2
《2010 美国心脏协会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摘要 改 变
©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数百位国际复苏科学家和专家对数千份已经过同行审 核的发表物进行评估、讨论和辩论。

自第一次发表记录对心脏骤停患者进 行胸外按压后的存活率的相关研究文献以 来,今年已是第 50 周年,复苏专家和施 救者将继续致力于减少因心血管病和中风 导致的死亡和残疾。 • 旁观者、急救人员和医务人员在为心脏 骤停患者进行心脏复苏的过程中都具有重 要作用。 • 另外,专业急救人员可提供出色的心跳 骤停间和骤停后护理。
AED使院 外心跳骤停 的抢救成活 率可从原来 的2%上升到 了30%。
电极位置
• 2010(已修改原建议值):因为便于摆放和进行培训,前 -侧电极位置是合适的默认电极片位置。 可以根据个别患者的特征,考虑使用任意三个替代电极 片位置(前-后、前-左肩胛以及前-右肩胛)。

《201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解读

《201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解读

《201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解读20世纪50年代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和电击除颤三大技术的产生和结合标志着现代心肺复苏术的形成。

2000年,美国心脏协会和国际复苏联盟组织世界各国的专家制定了第一部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的国际指南,心肺复苏方面的专家对指南每5年更新1次。

在心肺复苏(CPR)问世50周年之际,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由29个国家的356名复苏专家共同研讨修订后正式发布。

其重要大变动分析如下:大庆龙南医院急诊科侯春风1程序的改变:将“A-B-C”改变为“C-A-B”新指南最将成年人及儿科病人(包括儿童及婴幼儿,但不包括新生儿)的基本生命支持(BLS)的程序从“A-B-C”(Airway气道、Breathing呼吸、Chest Compression胸部按压)改变为“C-A-B”(胸部按压,气道,呼吸)。

其理由如下:一、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于成年人,心脏骤停存活率最高的患者是心律为室颤(VF)或无脉性室速(VT)的心脏骤停者,这些患者CPR的关键起始措施是胸部按压及早期除颤。

二、“A-B-C”程序中,胸部按压往往被延迟,因为目击者要开放气道,给予口对口呼吸或应用屏障器具或其他通气装备。

将程序改为C-A-B,则胸部按压可迅速开始。

三、开始先做胸部按压,可以保证有较多的患者接受CPR救治,即使救助者不愿意或不能够为患者提供通气,但至少可以完成胸部按压。

四、施救者对发生心脏骤停最可能的原因制定复苏救治程序是合乎情理的。

2生命链的改变:延长至5环节(全面的心脏骤停复苏后期救治)新指南将“生命链”由原来的4个环节延伸为5个环节:一、迅速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二、早期CPR,强调胸部按压。

三、快速除颤。

四、有效的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五、全面的心脏骤停复苏后期救治。

如果能有效地实施这些环节,则目睹的院外室颤(VF)所致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可达约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CPR的质量 缩短除颤时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可增加除颤
成功的机会和心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从除颤器 下载CPR传感和反馈数据,为复苏团队提供有价值 的信息,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这也促进了院
IX)l:10.3760/cma.j.i鲫.1671-0282.2010.11.002
作者单位:100853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
生堡垒趁医堂盘查垫!Q生!!旦筮!!鲞箜!!翅£堂』地丛型:堕业堂垫!Q:y丛:12:塑!:!!
.1127.
・述评・
纵观2000—2010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 指南的更新
沈洪
2010年10月18 13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 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正式发布。现结 合10年来指南的更新情况作一介绍,以提高我国心 肺复苏的水平。
2010
CPR指南的亮点
“A—B—C”步骤更改为“C.A.B” 2010年AHA的CPR和ECC指南最新变化是将
成人和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几)基本生命支持 (BLS)中“ABC”(气道、呼吸、胸外按压)步骤改为
万方数据
.1128.
主堡叁趁医堂盘查垫!Q生!!旦筮12鲞箜!!塑£丛坠』蜮丛鲴:盟型堂垫!Q:堕:12:№:!!
2.3.2
“CAB”(胸外按压、气道、呼吸)。其重要意义是缩短 一开始胸外按压的时间,这一步骤顺序的变化意味 所有人要重新学习心肺复苏术。其理由:①大多数 心搏骤停者为成人,这些患者早期CPR关键要素是 胸外按压和电除颤;②如按ABC顺序,现场施救者 开放气道、口对口呼吸、放置防护隔膜或其他通气 设备都会导致胸外按压延误,改变了CPR顺序,能 使胸外按压开始的更早,通气延迟时间更少;③ABC 顺序中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对现场施救者开始做 最难,相对开始就胸外按压可使更多心搏骤停者获 得CPR,特别是对不能或不愿做人工呼吸者至少做 了胸外按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2.5 am。
气道管理2010年指南对成人新的I类推
荐:使用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和监测气管插管 位置和复苏效果。可用口咽气道作为心肺复苏过 程中气管插管气道管理的替代。心搏骤停患者常 规使用通气时气管环状软骨压迫方法不再推荐。 2.4.2心律失常治疗2010年指南对有症状心律 失常的干预方法作了重要改变。在安全性和潜在 疗效新证据的基础上,腺苷被考虑用于稳定、单一 宽QRS波形,且固定、单形态心动过速的诊断和治 疗。对有症状或不稳定的心动过缓阿托品治疗无 效时,推荐静脉注射(IV)变时激动剂可替代体外起 搏,同样具有治疗效果。 2.4.3复苏流程图 2010年AHA提出新的ACLS 心脏骤停复苏流程图,替代传统的框架和路线模 式。两种流程调整和简化模式把重点放在对预后 有最大影响的干预措施上。重点放在高质量、最少 中断CPR,针对心室颤动(VF)/无脉快速性室性心 动过速(VT)除颤,建立血管通路、给药,气管插管。 此外,对无脉电活动(PEA)或心室停搏不再推荐常 规使用阿托品。 2.4.4应用生理参数 如按压频率及幅度、胸廓回 弹恢复、按压中断持续时间、通气频率及幅度,均可
2.4.1
2010年CPR和ECC指南的主要变化
2.2.1简化BLS流程判定呼吸采用的“看、听、感 觉”方法已从流程中删除。因为这些动作并不协调 一致,也耗时。基于这个原因,2010年指南强调发 现心搏骤停者立即启动EMS系统,对无呼吸或不正 常呼吸(叹息样呼吸)成人患者马上做胸外按压。 2.2.2单纯心脏按压 鼓励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只 做单纯胸外按压,其实际上更容易行单纯胸外按 压,EMS调度人员可通过电话对施救者进行指导。 2.2.3先行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前即行胸外按压 (C.A.B顺序优于A.B—C)。胸外按压可即刻开始 CPR,毕竟固定头位,密封口对口呼吸,取/安装球囊 一面罩呼吸器都较费时。即开始30次按压比先给 2次通气时问耽搁更少。 2.2.4确保高质量CPR 方法上更重视确保实施 高质量的CPR。适当的胸外按压是强调提供合适 的按压幅度和频率,注重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回弹恢 复原状,尽量避免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推荐 的成人按压幅度由(4~5 cm)改为至少5
2.2
减少按压中断
有效胸外按压是持续至
ROSC或复苏终止,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任何不 必要的胸外按压中断(包括超过暂停按压行人工呼 吸所需的时间)都会使CPR的成功率降低。 2.3.3脉搏检查并不重要 弱化施救者检查脉搏 的重要性。检查脉搏很困难。无血压或血压过低 时,甚至训练有素的急救人员也常会出现判断错 误,即使有脉搏,急救者检查时间也不应超过10

1.1
内复苏团队和院前急救者培训主要内容的变化。 1.4院内心肺复苏登记 国家心肺复苏的登记表(NRCPR)大型数据库提 供了相关新的成人和儿童流行病学和院内复苏效 果的信息。登记表更好地描述心搏骤停、心肺复苏 的特点,以及确定的复苏效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 有价值的信息。 1.5设备与药品对高级生命支持的作用 2010年国际共识会议上尚无充分的证据表明, 药物或机械装置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长期疗 效有所改善,显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证实这些 干预措施用于临床的显著效果。 1.6心搏骤停后救治的重要性 心搏骤停后的救治重点涉及多学科综合方案, 重点优化血流动力学、神经系统和代谢功能(包括 治疗性低温)状态,可以改善院内外心搏骤停自主 循环恢复(ROSC)患者出院存活率。心搏骤停后救 治作为一个综合强化系统,以集中多种优势来改善 预后。 低温治疗已显示可以改善院前心搏骤停复苏 后成年昏迷者预后的一项干预措施。2005年以来, 许多研究表明低温可能对院内外心脏骤停有益。 低温也被证明可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 的存活。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低温治疗小儿心脏 骤停后的结果令人期待。 紧急救援教育和再培训的质量与频度是提高 复苏有效性的关键要素,理想的复训不应该限制在 2年时间范围。更频繁的技能重新培训是必要的, 同其他认证相似,更多的卫生保健资格认证组织应 承担这项工作。
s。
假定发现一个人突然倒地,无反应、无呼吸或异常 呼吸(叹息样呼吸),现场急救者不应去试着检查脉 搏,而应立即启动EMS系统。 2.4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可影响“生存链” 的多个环节,包括对心搏骤停的预防措施,心搏骤 停的救治,以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患者预后的 改善。2010年指南继续强调,有效BLS是ACLS成 功的基础,即开始尽可能少中断的高质量CPR、数分 钟内对室颤/无脉VT的电除颤。新增“生存链”的 第五个环节即心搏骤停后救治,强调多学科综合优 化救治的重要性。从心搏骤停识别开始,经ROSC 后救治,直至存活出院。ACLS的评估和救治为BLS 与神经功能长期良好预后提供一个关键和必备的 桥梁。
万方数据
2.3
2.3.1
2010年指南继续强调的要点 早期识别 成人突发心搏骤停是根据有无
反应和呼吸来判断的。心搏骤停患者最初可能是 叹息样呼吸,甚至疑似癫痫。急救人员可能会混淆 这些非典型表现,而造成求救或开始CPR的延误。 培训时应提醒参与急救的人员注意可能出现的不 典型心脏骤停表现。
万方数据
史堡叁趁医堂苤查垫!Q堡!!旦箜12鲞筮!!塑£些旦』她丛旦:丛型堂垫!Q:Y尘:!窆:№:!!
作为适时监测和优化CPR质量的指标,也建议使用 易行的生理学参数,如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02),胸外按压放松时动脉压力或中心静脉血氧饱 和度(Sc、,02)。指南推荐可根据PETC02结果监测 CPR质量和对ROSC的判断。 2.5心脏骤停后的救治 2010年指南意识到要加强对ROSC患者全身反 应综合征的认识,进行多学科优化干预才可能使神 经功能良好和改善出院生存率。其早期死亡多因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脑功能损 害。对心搏骤停ROSC患者而言,可以实施综合合 理的治疗方案。心搏骤停后早期救治及主要目标: ①维护及优化ROSC后患者心肺功能和重要器官的
表1
.1129.
灌注;②转运至适合的医院或综合心搏骤停后救治 的监护病房;③鉴别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采取干预性治疗;④优化体温控制治疗, 有益神经功能恢复。 3
2000—2010年CPR.ECC指南的更新
自2000年第一部国际CPR—ECC指南形成发布
后,科学循证的评价使指南成为临床推荐方案的支 撑点;随着医学证据的不断充实,指南更新也成为 相关学科领域的关注点。2005年CPR.ECC指南对 重要技术指标作了重大更改,2010年指南再度更新 了相关内容。下表归纳了2000—2010年指南的主 要变化。
加强团队协作
胸外按压、气道管理、人工
呼吸、心律检测,电除颤和药物使用多数由专业急 救人员或训练有素的救援团队完成。复苏开始时只 有一个施救者,应立即要求救援团队其他成员到达。 对急救者的培训也应注重团队建设,当多个急救人员 到场时,每个成员要尽快被委派任务角色。随着更多 人员到达,便可能按复苏任务由团队同时实施。
2000—2010年CPR.ECC指南的主要更新内容变化
2010年CPR—ECC还包含了急性冠脉综合征、脑 卒中、儿科复苏以及现场急救等救治内容,但是,再 证据完善、一致共识的指南也难依其解决任何情况
下的所有问题。掌握更改的主要内容,跟踪科学依

据的进展,会推动我国心肺复苏领域的发展。
(收稿日期:2010.10.22) (本文编辑:何小军)

2.1
2005年以来复苏科学的新进展
EMS系统与CPR质量 急救医疗服务(EMS)系统与急救人员需要认识
并强化生存链的“薄弱环节”。许多证据支持准确 判断和评价对每例心搏骤停的救治和实际预后的 重要性,提出社区救治对改善患者生存率可能机会 更大。研究表明,院外心脏骤停预后的真正改善, 特别是经过电除颤者,更应强调CPR按压频率和幅 度标准的重要性,每次按压后胸廓要回弹恢复原 状,尽量减少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从2005年 指南实行情况表明,复苏的预后有所改善,但一个 新指南的实行过程可能需要18个月乃至4年,其障 碍是教学的延迟(如需更新材料、培训教师和教具 供应商),技术升级(如AEDs重新编程)和决策层面 的问题(如有关机构、政府监管部门、医疗部门的协 调及参与)。 1.2非专业救助人员CPR的效果 过去5年,一直注重简化CPR流程,强调高质 量CPR的重要性。从亚洲复苏协会大规模调查和 其他研究结果提供了有关现场急救者对院前心搏 骤停者CPR存活率正面影响的重要信息。对院前 大多数心搏骤停成人患者,由目击急救者只做胸外 按压(单纯CPR)与传统CPR(按压并行人工呼吸)的 复苏效果相仿,但对儿童而言,传统CPR更为适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