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节检测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题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题、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B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灌溉农业C .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 .退耕还草2.下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绿洲分布示意图 , 图中古绿洲退化成沙漠的主要原因①禁樵禁采 ②盲目开垦 ③过度用水 ④封沙禁牧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3.下图为宁夏自治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南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②图中降水分布特点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③宁夏黄河沿岸引水灌溉, 干旱危害程度低 ④宁夏中西部第一产业为主, 抵御干旱能 力较强⑤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宁夏应山区恢复天然植被,增强水源涵养功能⑥宁夏应在引黄灌区增加水稻种植,提高粮食产量A .①③④B .②⑤C .③⑤D .②④⑥4.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 ( ) A .气温变高,湿度变小 B .气候变干( )C.气温变低,湿度变小 D .气候变湿润5.下图为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林土壤枯枝落叶多因而有机质含量高B.此循环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C.雨林生长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D.雨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原状图为我国某地区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障城镇用水②开发水能资源③蓄水灌溉农田④发展水产养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7.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③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④营造防护林,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9.读我国西北某地景观图,从整体性的角度,下列自然地理特征与图中所在地不相符A .降水稀少,气候干B .植被稀疏,生态脆弱C .河流短小,多内流河D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10 .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土壤 ⑤植被。
地理必修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练习附答案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图3—2—1所示的9个省区(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l~3题。
1.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内蒙古、甘、藏、青 B 新、内蒙古、藏、青C.青、藏、内蒙古、新 D 新、藏、甘、青2.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灌溉农业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草3.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B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D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图3—2—2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4~7题。
4.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B.鼠害猖撅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5.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6.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o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③⑤⑥7.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题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读“我国部分省(区)盐碱地统计图”,完成以下题。
1.M省(区)可能为( )A.四川 B.安徽 C.黑龙江 D.内蒙古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
读下图回答以下题。
2.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来源主要是( )A.黄河上游泥沙B.黄土高原泥沙C.地上河河床D.渤海海底泥沙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材料,完成以下题。
3.上述材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各地经济活动复杂,流水、风力、化学和物理四种营力过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属于荒漠化。
据此完成以下题。
4.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物理及化学作用产生的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相关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结合下图,完成以下题。
5.该图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为( )A.资源短缺 B.生态破坏 C.环境污染 D.全球环境变化读“我国某区域沙漠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题。
6.图示地区的草场载畜量相比较( )A.西部高于东部 B.东部高于西部C.东、西部相当D.南部高于北部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属优等牧草。
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逐步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
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结合下图完成以下题。
7.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同步测试卷
单元质量评估(二)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1·蚌埠高二检测)当今世界,荒漠化在不断蔓延,我国荒漠化也在不断加剧,据此回答1~3题。
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地区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3.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恢复荒漠化地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D.改善荒漠化地区小气候,降低风速(2011·襄阳高二检测)胡杨林是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一道生态屏障,但是在过去的50年里胡杨林急剧衰败。
读塔里木河下游某断面胡杨林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4.影响图示区域胡杨林分布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5.胡杨林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意义是( )①改善当地气候②阻挡风沙侵袭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④防止土地盐碱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11·汕头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6、7题。
6.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7.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过度樵采B.过度开垦C.过度放牧D.过度砍伐9.A、B两图的荒漠化分别表现为( )A.斑点状水土流失大面积水土流失B.大面积草场被破坏斑点状荒漠化圈C.斑点状荒漠化圈大面积草场被破坏D.大面积水土流失斑点状水土流失读世界森林分布图,回答10~12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试测试卷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
读“非洲红树林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 ) A . 固岸护堤 B . 调蓄洪水C . 防风消浪D . 净化海水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系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1~11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 值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超出了鱼类生存极限。
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域图”,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2.关于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①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 ①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①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 值上升 ①工业生产如采矿、洗矿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 ①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 . ①①① B . ①①①C . ①①①D . ①①①“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在青海湖边的流动沙丘进行了两年多的试验和反复论证后取得成功,其原理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沙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生长的草种和灌木,以达到治沙的效果。
结合材料及条带状沙砖固沙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3.下列关于图中条带状沙砖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夜晚吸收地下水,辐射保温B . 白天释放水汽,为植被提供水分和温度C . 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D . 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4.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甲处通常用作耕地B . 乙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C . 丙处应植树种草D . 丁处打坝建库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人教版秋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__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检测题-含答案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教材第26页活动本活动的内容虽分为三个小题,但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思路:热带丛林的木材公司—砍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膨胀、两极冰川融化—淹没沿海低地—沿海低地国家关心木材产量。
1.一些沿海低地国家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因为森林具有稳定大气成分,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
当森林被大量砍伐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气温不断升高。
两极的冰川在温度升高后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沿海的国家会因此失去大量的国土,甚至有被淹没的危险。
2.联系框图如下:森林面积减少―→大气CO2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从框图中可以看出,森林资源被大面积毁坏后,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3.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是砍伐森林使得森林面积减少。
怎样才能提高森林覆盖率呢?首先要保护好现存的森林;其次是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
教材第29~30页活动1.至少15年。
垦荒者首先选择适于耕作的小块土地,然后砍倒树木,烧毁开荒。
连续耕作1~3年后,因为作物生长的消耗和雨林地区的淋洗,土壤中的养分尽失,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垦荒者只好弃耕土地,迁移到新的林地上,再砍树开垦。
被弃耕的土地,经过15~20年的时间慢慢恢复植被,但可能仍逃脱不掉再次被焚烧的噩运。
从迁移农业的过程看,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连续耕作时间加上森林再生的时间)。
2.A表示原始森林情况下的土壤肥力状况;B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C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下降至最低;D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
3.通过对比,说明迁移农业休耕期的长短,对雨林恢复的影响后果是不同的。
当休耕期小于15年时,森林再生是不完全的,若长此以往必然会引起土地性状的彻底改变,出现森林越来越少甚至完全丧失的局面。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_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达标检测含解析3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结合图完成1~3题。
1.从左图上看,巴西雨林的环境效益有()①净化空气②涵养水源③降低风速④吸烟除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雨林受人类破坏最少,因此保存完好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3.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植物吸收CO2,放出O2、H2O,说明其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风、径流经过雨林后有减小的趋势,说明其具有涵养水源、降低风速的作用。
第2题,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生物繁多,受人类破坏少,保护时间长,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第3题,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在强大的生命活动推动下,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雨林中土壤一般较贫瘠。
答案:1。
A 2.A3。
C热带云雾林是指在潮湿的热带地区经常被云雾掩盖的森林,其形成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持续充沛的水汽,二是足够低的凝结温度。
与其他地区的热带雨林相比,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
这种森林虽然只占全球热带雨林面积的2.5%,却是世界上多数生物的避难所。
下图为热带云雾林景观图。
据此,完成4~5题.4.热带云雾林树干弯曲的形态是为了()A.适应较低的气温B.抵御强劲的风力C.获取更多水分D.获得更多光照解析:结合材料可知热带云雾林光照条件不足,树木为了获得更多的光照只得蜿蜒生长,由此形成了弯曲的树干,D项正确.答案:D5.热带云雾林成为世界上多数生物避难所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类活动影响小B.栖息地空间大C.云雾的隐蔽性好D.食物来源充足解析:由于热带云雾林主要分布在热带海拔较高的山区,路途崎岖,湿度大,温度低,不适合人类长期停留活动,受人类活动影响小,因此成为生物的避难所,A项正确;栖息地空间大、云雾隐蔽性好、食物来源充足均不是最主要原因.答案:A西藏拉鲁湿地位于拉萨市西北角,介于城市和草地的过渡地区,是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
1.C2.D3.A4.D5.D 6.C7.C8.C9.C10.B11.D12.D 13.C 14A15. C 16.B 17.C18.D19.B20.D21.D22.B 23.D 24. B 25. C 26.B27.B28.C29.C30.A31.B32.A33.A
34.(1)①气候干旱,地形平坦,风力大,昼夜温差大,土壤干燥,植被稀少;过度樵采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②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由图可推测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防风固沙服务的受益范围及其获得效益的最大的地区位于该功能区的
A.东北部B.东南部C.西南部D.西北部
32.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在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沙障固沙等生态措施时,在短期内可使当地
A.直接减少经济收入B.增加就业岗位
C.极大改善生态条件D.优化产业布局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北、西、南三面环山,为新疆第一大咸水湖。湖西北部是著名的风区阿拉山口。人们发现,一方面艾比湖水面面积季节变化大,另一方面湖泊面积有波动缩小的趋势,近50年来减少了约700平方公里,湖水盐度上升较快,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大规模的农垦,在湖泊周围形成北疆地区重要的粮棉基地。第二欧亚大陆桥从艾比湖西南边缘经过,湖面变化和湖滨风沙对沿湖铁路影响很大。艾比湖生物资源丰富,沿岸有茂密的芦苇和生活在次生林里的鹤、天鹅、麝鼠等珍贵动物。下图示意艾比湖地理位置。
21.该流域( )
A.湿地的水源直接来自大气降水
B.上游兴修水库有利于下游湿地的保护
C.限制河口湿地发育的主要因素是蒸发量
D.影响中下游湿地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人类活动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 详解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
读下图回答以下三题。
1.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 B . 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C . 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D . 渤海风浪强度增加下图为“某植被类型的景观素描图”。
据图回答以下三题。
2.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 该森林生态系统发育的典型土壤是棕壤 B . 河流水量丰富,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C . 该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D . 雨季来临时草木茂盛,百花盛开,旱季草木凋零,一片荒芜 3.关于黄土高原位置和降水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 黄土高原地处内陆,降水较少,季节变化也较小B .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东部季风区的中纬度地带,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高原向山地过渡的区域C . 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D . 黄土高原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主要属于地形雨 读“我国某区域沙漠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三题。
4.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出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①年降水量①海拔①荒漠化程度①人口密度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大风呼呼刮,平地起黄沙,无风三尺土,沙撵人搬家”,甚至造成“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景观,这是几年前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真实写照。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5.吉林省西部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河西走廊属于甘肃省率先脱贫奔小康的地区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热点地区。
该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不合理,防护林网建设滞后。
民勤县在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沙枣林至今已有近一半消失,风沙肆虐,土地荒漠化严重。
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近年提出要“再造河西”。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3检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节检测含答案
第二章第二节一、单项选择题1.丛林的首要价值体此刻( A )A.改善生态环境B.为工业提供原料C.为人类提供食物D.为建筑业提供木材【解析】丛林的首要价值体此刻对生态环境的改善。
2.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比较完整的原始丛林位于(C)A.东南亚地域B.非洲刚果河流域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D.加拿大的北部【解析】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比较完整的原始丛林。
3.丛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若是因为丛林具有(A)①调剂气候、稳固大气成份②修养水源、维持水土③繁衍物种④保护生物多样性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⑥抽烟除尘,防风固沙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⑤⑥【解析】丛林具有调剂气候、稳固大气成份、修养水源、维持水土、繁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抽烟除尘、防风固沙等功能。
4.关于雨林的全世界环境效应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B)A.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阻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稳B.茂盛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洗,起到维持水土的作用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增进水循环、调剂水平稳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爱惜时刻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解析】茂盛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洗,起到维持水土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只是区域性的,而非全世界性的。
5.若是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阻碍是(A)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世界气候变暖②全世界水循环和水量平稳将受到重大阻碍③本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域物种灭绝速度将大大加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雨林一旦被毁,它所具有的“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的功能将会失去,环境将会被严峻破坏。
(2017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哈尼族要紧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
他们勤劳勇敢,擅长开垦梯田。
以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用意。
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丛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可持续进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答案+解析】
第 1 页 共 13 页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导致图示地区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原因有( )①燃料短缺 ①砍伐森林 ①不合理灌溉 ①盲目扩大耕地 ①风沙侵袭 ①人口和贫困问题 A . ①①①B . ①①①C . ①①①D . ①①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
尤其是以淤地坝为龙头的“亮点工程”的建设,带动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展。
结合下图完成以下两题。
2.淤地坝具有拦泥、蓄水、缓洪、淤地、增产、增收等综合功能,可谓一举多得。
图中淤地坝应建在( )A . ①处B . ①处C . ①处D . ①处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域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增大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4.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乙地区反映该地绿洲萎缩迹象的是()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地表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下图为“某植被类型的景观素描图”。
据图回答以下三题。
6.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一般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之一①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①农业发达,高度机械化①适宜热带作物种植生产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第2页共1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同步配套练习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2作业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基础巩固巴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结合下图,完成第1~2题。
巴西雨林与环境示意图1从图上看,巴西雨林的环境效益有()①稳定大气成分②涵养水源③降低风速④吸烟滞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受人类破坏相对较小,因此保存完好B.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一半以上C.亚马孙雨林的减少对物种基因影响不大D.雨林生态的脆弱性是导致物种减少的直接原因答案:1.A 2.A解析:第1题,从图上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说明其具有稳定大气成分的作用;风、径流经过雨林后有减小趋势,说明其具有涵养水源、降低风速的作用。
第2题,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是由于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
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
3亚马孙雨林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其()A.能够涵养水源B.通过自身蒸腾形成云雨C.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D.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答案:C解析: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氧气。
正因为如此,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4热带雨林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是()A.雨林的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B.雨林容易遭受人类破坏C.雨林的自然植被过于单一D.雨林的放氧量过高答案:A解析: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使得土壤很少积累养分,这是雨林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
5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着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A解析: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即雨林土壤非常贫瘠,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读图,完成第6~9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二节
一、单项选择题
1.森林的首要价值体现在(A)
A.改善生态环境B.为工业提供原料
C.为人类提供食品D.为建筑业提供木材
【解析】森林的首要价值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
2.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位于(C)
A.东南亚地区B.非洲刚果河流域
C.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D.加拿大的北部
【解析】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始森林。
3.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主要是因为森林具有(A)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繁衍物种④维护生物多样性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⑥吸烟除尘,防风固沙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⑤⑥
【解析】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功能。
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B)
A.蒸发量减少B.下渗量减少
C.径流总量增多D.气候更加湿润
5.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C)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土壤肥力上升
C.生物多样性减少D.自然灾害减少
【解析】第4题,观察图发现,橡胶林的降水量比原始生态林小,蒸发量和地表径流
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水量则会减少;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从这个角度考虑径流总量减少;变成橡胶林后,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气候会更加干燥。
第5题,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变频繁。
(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
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
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
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6~8题。
6.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A)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7.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C)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8.在所列的哈尼族文化习俗中,对农业生态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的是(A)
A.新年祭祀树神B.长街酒宴庆新年
C.稻田养鱼D.土司制度
【解析】第6题,读图,图中森林分布在高海拔区,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①对。
净化地表径流,使村落有清洁的水源,②对。
森林没有分布在农田周围,不是护田林,③错。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是分布在城区绿地的功能,④错。
所以A对。
第7题,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不能减轻劳动强度,A错。
可以避免洪涝灾害与建在梯田上方无关,B错。
梯田中农业生产可能污染水源,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避免水源被污染,C对。
可以观赏梯田美景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
第8题,新年祭祀树神,将森林神化,坚定人们保护森林的意识,减少或禁止破坏森林,从而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A对。
长街酒宴庆新年与保护生态无关,B错。
稻田养鱼是对资源的开发利
用,对生态保护作用不大,C错。
土司制度范围大,对生态有保护作用,无促进作用,D错。
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9~10题。
9.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C)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10.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而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D)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D.①②③
【解析】第9题,刚果盆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
第10题,只砍伐名贵木材会导致这种物种消失,故④不正确;严禁砍伐树木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故⑤不正确。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
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
据此完成11~12题。
1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C)
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
1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B)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美化城市环境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第11题,银川平原是宁夏重要的灌溉农业区,20世纪80年代,农业开发实施排水造田导致湖泊减少,故C正确。
第12题,湿地对城市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空气的湿度和美化环境。
疏浚、恢复湖泊湿地使湖泊湿地的面积扩大,能够起到增加城市空气湿度、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故B正确。
湿地面积增大,可以降解污染,但湖泊湿地的主要作用不是对城市污染进行净化,城市排污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污水处理厂等市政设施,故①错误。
湖泊能够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使城市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小,故④错误。
二、综合题
1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
雨林能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又重新返回大气,形成云雨,亚马孙流域的降水量大约50%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产生的。
因此,热带雨林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
(2)亚马孙雨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被植被固定下来的碳的总储量有上千亿吨,因此,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
(3)一旦雨林被毁,没有了植被涵养水源,当有降水时会增强地表径流,造成水土流失;当降水量少时,没有来自雨林的水汽,会加重干旱程度。
(4)没有雨林来吸收CO2,全球CO2的含量会增高,使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两极冰川融化而淹没沿海低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带雨林的作用。
14.读下面“某国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该国的地势特点。
(2)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的差异。
(3)我国与该国之间的贸易近年来发展很快,该国已是我国铁矿资源的重要供应国之一,该矿产输往我国的路径是巴西东部沿海—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我国东部沿海。
(4)该国首都迁往内地的主要原因是高原上气候凉爽;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便于国土管理和中西部开发。
(5)A地世界性重要资源保护的意义是保护该地的热带雨林植被,雨林的迅速减少已经对全球气候产生了不利影响;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1)东南高,西北低。
(2)A地区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B地区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全年高温、干湿季节明显的热带草原气候。
【解析】由经纬网定位可知该国是南美洲的巴西;依据河流流向可推断该国的地势特
点;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是我国铁矿石的主要来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