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讲课讲稿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讲课讲稿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4110430课程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3 总学时:48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0开课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专业开课分院、系:外语外贸学院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统称为经济学,在我国被称为西方经济学。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以使得人类的无限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理论经济学。

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许多经济学科如管理经济学、公共财政学、市场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等的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学是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即宏观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

它试图通过对社会总体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二)课程的目的宏观经济学关于一国国民经济总量问题比如:经济增长、就业、价格水平、国际收支平衡等的学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及其效果。

本课程的教目标是使经济类本专科生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类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任务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对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结合实际分析与应用,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 由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因而不能像微观经济学那样运用个量分析方法,而要用总量分析方法,学生在研究和学习思路上要有相应的转变。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2014年6月修订)------学院二○一四年六月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Macroeconomics)学院: 财经学院执笔人:专业负责人:制定(修订)时间: 2014年6月一、课程基本信息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绪论【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2.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4.宏观经济目标及其工具。

【基本要求】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理解: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掌握: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本章重点】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本章难点】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思考拓展】1.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2.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和GDP的算法【教学内容】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2.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3.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4.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5.名义GDP和实际GDP【基本要求】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理解: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掌握: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本章重点】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本章难点】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思考拓展】1.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2.名义GDP和实际GDP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教学内容】1.均衡产出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其他关于消费的理论4.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5.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基本要求】了解: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理解:其他关于消费的理论掌握: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本章重点】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本章难点】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思考拓展】1.其他关于消费的理论2.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第三章一般均衡【教学目标】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的涵义【教学内容】1.投资如何决定2.IS曲线3.利率的决定4.LM曲线5.IS-LM分析6.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基本要求】了解:投资如何决定理解:IS-LM分析掌握: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本章重点】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本章难点】IS-LM分析【思考拓展】1.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的涵义2.LM曲线的推导、LM曲线的涵义第四章宏观经济学政策分析1.财政对应的几种情况,其如何影响国民收入2.货币对应的几种情况,其如何影响国民收入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教学内容】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2.财政政策效果3.货币政策的效果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基本要求】了解:财政政策效果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掌握: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本章重点】财政政策效果【本章难点】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思考拓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第五章宏观经济学政策实践【教学目标】1.宏观经济政策的几个具体目标2.财政政策的具体模式3.货币政策及其工具【教学内容】1.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3.货币政策4.资本证券市场5.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理解:经济政策目标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本章重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本章难点】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思考拓展】1.财政政策的具体模式2.货币政策及其工具第六章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教学目标】1.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2.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3.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4.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各自效应【教学内容】1.总需求曲线2.总供给曲线的一般说明3.长期总供给曲线4.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5.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6.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7.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数学小结【基本要求】了解:总需求曲线理解: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掌握: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本章重点】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本章难点】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思考拓展】1.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2.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失业与通胀间的长期和短期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1.失业经济学解释2.奥肯定率3.通胀原因4.菲利普斯曲线【基本要求】了解:失业经济学解释理解:通胀原因掌握:菲利普斯曲线【本章重点】菲利普斯曲线【本章难点】通胀原因【思考拓展】1.通胀原因2.菲利普斯曲线第八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教学内容】1.汇率和对外贸易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基本要求】了解:汇率和对外贸易理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掌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本章重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本章难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思考拓展】1.推导蒙代尔弗莱明模型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教学内容】1.增长核算2.新古典增长模型3.经济周期理论【基本要求】了解:经济周期理论理解:增长核算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本章重点】新古典增长模型【本章难点】新古典增长模型【思考拓展】1.推导新古典增长模型2.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四、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以学生关注的经济实际问题、思想中存在的疑惑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关注。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将IS-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中,引入BP线来分析汇率、国际资本 流动等因素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政策搭配与协调
在开放经济下,政府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搭配与协调 ,以实现内外部均衡。
0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策的工具
财政政策的实践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变动税收 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从而 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分析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贸 易保护主义的利弊。
区域经济一体化
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对成员国经济 的影响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与汇率制度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介绍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国际金融市 场的发展趋势。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 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中央银 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来 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调整存款准备 金率来影响银行的信贷能力,以及通 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和消费。
货币政策的实践:在实践中,货币政 策通常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中央银 行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等 宏观经济指标,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能采取 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和减少 货币供应,以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 济衰退时,则可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 策,如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以 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因素
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 术进步、制度变迁等,这些因素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因时期和 地区而异。
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平衡增长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协调发展,而不平衡增长则主张优 先发展某些地区或部门以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宏观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该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研究的是整体经济运行中的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地体现在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与波动等方面。

宏观经济理论正是要通过对整个经济运行的分析说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宏观经济政策正是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总之,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将为后续课程提供分析框架及分析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用经济思想及经济学的方法来看待和解释客观经济现象。

2、本课程的教学遵照循序渐进原则,讲述宏观经济基本理论,做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使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注意培养学生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能力。

3、本课程的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就各宏观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根据我国的国情,积极探索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具体应用的条件和规律。

三、教学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并想学生说明如何把这些结论运用到他们生活的世界中。

因此,在教学中应遵照循序渐进原则,讲述宏观经济基本理论,做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使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注意培养学生进行总量分析的能力。

强调理论知识与实用方法的结合,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以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练习题等多种方式进行。

四、课程重点与难点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等章节。

五、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81****0007【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一、课程性质和目标课程性质: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主要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达成如下教学目的:1.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不同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和长期经济增长模型,能够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解释宏观经济现象,理解不同宏观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2.具备运用宏观经济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状况的能力。

掌握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能够运用宏观经济指标考察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状况。

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

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供给管理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理解不同政策运用的背景以及如何运用政策工具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正确理解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6学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国内生产总值3.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4.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概念5.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6.名义GDP和实际GDP教学要求: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并与微观经济学进行比较2.理解GDP及相关指标的含义3.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4.应用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5.理解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重点难点: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2.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其它教学环节:课后查阅当前全球GDP排名,熟悉前20的国家和地区;登录我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查看历年《统计年鉴》,熟悉GDP核算的两种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使用。

(二)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一支出模型9课时(理论讲授)教学内容:1均衡产出3.凯恩斯的消费理论4.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5.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6.潜在国民收入与缺口7.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教学要求:1理解均衡产出的概念2.掌握凯恩斯消费函数3.掌握不同经济部门下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4.理解各种乘数的概念重点难点:1均衡产出的含义2.凯恩斯的消费函数3.乘数原理其他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影响消费的具体因素。

2024版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2024版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04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 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 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06
结构性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 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 上涨现象。
13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此消彼 长的关系。即失业率降低,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上升,通 货膨胀率下降。
会。
02
汇率与货币政策
全球化使得汇率和货币政策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各国央行需
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动态,适时调整汇率和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稳
定。
03
国际经济风险
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风险的影响,如国际金融危机、
贸易战等。这需要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国际经济风险。
32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影响
绿色经济发展
发展绿色经济是应对环境问题的 重要途径。通过推广清洁能源、 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措施,促 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 环。
环境政策与宏观调

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 并将其纳入宏观调控体系。通过 环境税、绿色信贷等手段引导企 业和个人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 境资源。
2024/1/25
2023
REPORTING
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 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2024/1/25
1
2023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 失业与通货膨胀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国际经济部门 •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 当代宏观经济问题与挑战
2024/1/25
2
2023 PART 01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共13页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共13页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基本信息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学分:3学时:54学时适用对象:财经类院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及相关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与知识准备:《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学生需要初步掌握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二、课程简介宏观经济学是财经类院校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学科共同课,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的经济学科,由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两部分组成。

宏观经济理论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分析产出、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学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以理论研究为依据,主要分析政府财政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机制和效应。

本课程以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为主体框架,并且融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

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为学习其它相关专业课程建立理论基础,而且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用来认识和理解现实中的宏观经济,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学可大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一方面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以及宏观经济研究对象与框架,另一方面介绍国民收入及其核算理论,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重要恒等式。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其中核心内容是总需求分析模型,包括二个具体模型: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扩大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并引入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在总需求分析模型基础上,又引入总供给曲线后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共同决定国民收入的模型。

第三部分为宏观经济学问题分析,主要是对四个主要宏观经济学问题进行探讨,即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第四部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目前动态、最新发展。

主要包括各个学派的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

三、教学目标宏观经济学是财经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教学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原理,帮助学生们了解西方国家的政府进行经济决策的机制与过程,客观地认识经济现象,并为学生们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应修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经济数学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是学习其他经济课程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最基本概念,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能够运用宏观经济学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经济学及其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各个总量的概念及其关系,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2、教学内容:(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2)国内生产总值Δ(3)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4)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Δ(5)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6)名义GDP和实际GDP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其他消费理论。

(2)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3)掌握投资乘数等乘数的概念。

2、教学内容(1)均衡产出Δ(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Δ(4)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Δ(5)乘数论(6)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7)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8)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投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IS曲线和LM曲线的概念及其移动。

(3)掌握货币需求动机和货币需求函数。

(4)了解利率的决定。

(5)掌握IS―LM模型的分析方法(6)掌握凯恩斯的主要理论内容。

2、教学内容(1)投资的决定Δ(2)IS曲线(3)利率的决定Δ(4)LM曲线*Δ(5)IS—LM曲线分析(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2002年制订,2004年修订)课程编号:英文名:Macroeconomics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前置课: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后置课: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等学分:3学分课时:54课时(+18课时辅导)主讲教师:西方经济学课程组成员选定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下册)》(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课程概述: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及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课。

它以国民经济总量为考察对象,分析宏观经济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阐述一国实现充分就业和长期经济增长的机制,说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作用。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第二部分,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包括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开放条件下的IS-LM-BP模型;第三部分,财政和货币政策分析;第四部分,经济增长和波动分析,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让经济及管理类本科二年级学生初步掌握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的理论构架和分析逻辑,掌握理论分析和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为他们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经济学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宏观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同时又与现实经济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

所以在教学中,首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案例阐述宏观经济理论,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学中注意介绍经济分析的逻辑,强化图形分析和数理分析的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判断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将数学分析与经济学教学有机联系起来。

《宏观经济学》本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本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本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宏观经济学》本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工商管理系本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宏观经济学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课程编码:1111203 学分:3分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适应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执笔人:审订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宏观经济学》是经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是现代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宏观经济的总体结构、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宏观经济学理论的不同学派等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现实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运行的基本趋势进行初步的分析。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所运用的基本方法,以作为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

同时也了解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为学生将来的实践和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6学时)本章为宏观经济学的导言,简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问题,讨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及其核算方法,分析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

本章重点要求学生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一些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与难点:1、定义和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的五个总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2、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3、国民收入的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第四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投资--储蓄恒等式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6学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

2024年度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PPT大纲

2024年度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PPT大纲

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全球治理、国际合作等
2024/2/2
12
03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2024/2/2
13
失业类型、原因及影响分析
01
02
03
失业类型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等。
2024/2/2
失业原因
经济周期波动、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 市场不完善等。
失业影响
浪费劳动力资源、减少产 出、增加社会成本、影响 社会稳定等。
工具选择依据
经济形势判断、政策目标取向、金融 市场状况等。
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 开市场业务等。
2024/2/2
16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效果评估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调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
货币政策效果评估
通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估货币政 策效果。
27
06
宏观经济学前沿问题探讨
2024/2/2
28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融合趋势
1
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传统界限
介绍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方法 和假设上的传统区别。
2 3
融合趋势的表现
分析近年来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理论、方 法和政策上的相互融合趋势,如宏观微观一体化 模型的发展等。
融合的意义和影响
相机抉择原则
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灵活选 择财政政策措施
2024/2/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相互配合,共 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实践与挑战
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动稳定 器作用和相机抉择原则,是宏观经济 调控面临的重要挑战

宏观经济学C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范文

宏观经济学C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范文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Macroeconomics课程编号:学时:32学分:2.0适用对象:经济学系先修课程:经济数学,微观经济学等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特别是经济学系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课程学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许多专业课程(如:技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会计理论等)的掌握程度,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体系,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能够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完成规定的授课学时、作业,要求学生掌握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及运用经济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分析的学习和借鉴。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 基本内容:(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2)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3)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4)储蓄-投资恒等式(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2.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要使同学们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核算方法和体系。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熟悉国内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对名义GDP和实际GDP能进行比较说明。

3.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GDP核算;储蓄-投资恒等式教学难点:收入法核算GDP;储蓄-投资恒等式的理解4. 教学建议: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 基本内容(1)从国民收入核算到宏观经济理论(2)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2)乘数理论2.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要使学生了解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凯恩斯总需求分析的理论框架;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2014年6月修订)
------学院
二○一四年六月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Macroeconomics)
学院: 财经学院执笔人:
专业负责人:制定(修订)时间: 2014年6月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绪论【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
1.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2.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4.宏观经济目标及其工具。

【基本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理解: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掌握: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本章重点】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本章难点】
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思考拓展】
1.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和GDP的算法
【教学内容】
1.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2.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3.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4.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5.名义GDP和实际GDP
【基本要求】
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理解: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掌握: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本章重点】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本章难点】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思考拓展】
1.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2.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二章国民收入决定【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
【教学内容】
1.均衡产出
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3.其他关于消费的理论
4.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5.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
【基本要求】
了解: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理解:其他关于消费的理论
掌握: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本章重点】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本章难点】
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
【思考拓展】
1.其他关于消费的理论
2.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
第三章一般均衡
【教学目标】
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的涵义
【教学内容】
1.投资如何决定
2.IS曲线
3.利率的决定
4.LM曲线
5.IS-LM分析
6.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基本要求】
了解:投资如何决定
理解:IS-LM分析
掌握: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本章重点】
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本章难点】
IS-LM分析
【思考拓展】
1.IS曲线的推导、IS曲线的涵义
2.LM曲线的推导、LM曲线的涵义
第四章宏观经济学政策分析【教学目标】
1.财政对应的几种情况,其如何影响国民收入
2.货币对应的几种情况,其如何影响国民收入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教学内容】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2.财政政策效果
3.货币政策的效果
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基本要求】
了解:财政政策效果
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掌握: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本章重点】
财政政策效果
【本章难点】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思考拓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五章宏观经济学政策实践【教学目标】
1.宏观经济政策的几个具体目标
2.财政政策的具体模式
3.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教学内容】
1.经济政策目标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4.资本证券市场
5.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基本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理解:经济政策目标
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本章重点】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本章难点】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思考拓展】
1.财政政策的具体模式
2.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第六章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教学目标】
1.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2.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
3.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4.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各自效应
【教学内容】
1.总需求曲线
2.总供给曲线的一般说明
3.长期总供给曲线
4.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
5.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6.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
7.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数学小结
【基本要求】
了解:总需求曲线
理解: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掌握: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
【本章重点】
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
【本章难点】
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
【思考拓展】
1.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
2.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失业与通胀间的长期和短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1.失业经济学解释
2.奥肯定率
3.通胀原因
4.菲利普斯曲线
【基本要求】
了解:失业经济学解释
理解:通胀原因
掌握: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重点】
菲利普斯曲线
【本章难点】
通胀原因
【思考拓展】
1.通胀原因
2.菲利普斯曲线
第八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教学内容】
1.汇率和对外贸易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基本要求】
了解:汇率和对外贸易
理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掌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本章重点】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本章难点】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思考拓展】
1.推导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
【教学内容】
1.增长核算
2.新古典增长模型
3.经济周期理论
【基本要求】
了解:经济周期理论
理解:增长核算
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
【本章重点】
新古典增长模型
【本章难点】
新古典增长模型
【思考拓展】
1.推导新古典增长模型
2.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四、教学改革与创新
【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
以学生关注的经济实际问题、思想中存在的疑惑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关注。

这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思维框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就是改过去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做法,从学生关注的经济改革、社会发展的焦点、热点切入,引出理论。

这主要是通过讨论课和课后经济学学术交流来带动整体教学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在学生中,学生们组织了“经济热点沙龙”社团,其活动形式多样,如开展辩论赛、举办“学好经济学,誓做成功人”学术讲座、协助组织大型的财经学院“专业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通过课程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学生中影响较大。

课堂上,老师非常重视案例教学,经常引入一些典型案例。

每个暑假,都要指导学生的社会调查,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调查报告成绩的评定。

毕业实习是每个学生必经的一个实践环节,毕业论文是每个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预演。

- 1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