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人教一年级下册(2016年新编)(2017春季版)《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及反思
11.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内容:《让我自己来整理》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第11课,主要学习内容是初步掌握整理的方法,养成自己整理的好习惯。
这一课是单元主题“我爱我家”在生活中的拓展和延伸。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差,生活中不知道如何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物品,也缺乏自己整理物品的意识,但是一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模仿能力也较强。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应让学生掌握物品整理的一些技能,由此激发出自己会整理、能为家长分担的自豪感,体会到整理物品的好处。
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能初步感受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以及生活用品的好处。
乐于自己整理书包及其他用品。
懂得这也是减轻长辈负担,关爱长辈的一种方式。
2、行为与习惯:经常整理生活用品,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知识与技能:体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生活用品的多种方法。
教学重点发现、学习一些整理自己物品的方法,懂得整理物品的目的是为了摆放整齐、有序、美观,用起来便利。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懂得以自己的方式去爱父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小卡片;学生准备:书包、文具。
课前互动:1.播放《闪烁的小星星》学生跟唱。
2.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为本组摘星星。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认识“小伙伴”1、出示谜语“一个长方盒,里边住一家,跟你去上学,学习要用它。
”等三个谜语,学生猜出谜底分别为“文具盒”“铅笔”“书”。
师概括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它们都是学习用品(板书:学习用品)2.由杯子导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来认识和交流生活用品(板书:生活用品)【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谜语认识学习用品,通过实物区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
第二环节:找不到“小伙伴”了1、出示课本43页的插图“我的橡皮哪儿去了?”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的小朋友为什么找不到橡皮?2、引发共鸣:找不到“小伙伴”了,好麻烦啊!今后该怎么做?初步感受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以及生活用品的好处。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整理是生活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可以提高生活效率,保持身心健康。
2.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整理的方法和步骤,掌握整理的基本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引导他们学会辨别物品的价值。
教学重点1.让学生意识到整理的重要性,积极掌握整理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教学难点1.教会学生整理的方法和步骤。
2.帮助学生克服整理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
教学准备•教师备课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
•展示屏或白板。
•一页白纸和笔。
•教材《道德与法治》第11课。
•让学生自己带来一个简单的物品或绿植。
教学内容及过程1. 整体感知(5分钟)教师放映一段小视频,让学生观看一个社区居民小区的自发整理活动,以提高学生对整理活动的认知度和兴趣性。
2. 案例学习(10分钟)教师抽取5-6个学生,通过学生带来的物品或绿植,让他们展示物品的整理前和整理后的情况,让学生可以切身感受到整理后物品的美好变化。
3. 整理方法和步骤(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白纸的整理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整理的方法和步骤。
然后在白纸上进行演示,步骤如下:•筛选:将杂物分为需留,需要扔或捐赠的三类。
•分类:将留下的物品分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进行分类。
•归纳:按照物品所属的类别进行归纳。
4. 整理技巧(2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照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折叠叠衣和家具摆放等。
5. 练习与检验(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所学技巧对教室进行整理,然后组织学生一起评估教室的整洁程度。
6.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让学生整洁的感受、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分享和总结,以达到提高学生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估的能力。
课后作业1.学生观察家庭、学校或社区中需要整理的物品,进行筛选、分类和归纳,并记录下自己的整理过程和体会。
2.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介绍此物品的重要性,并对此物品进行整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让我自己来整理》第一课时
11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材分析《让我自己来整理》是《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3课。
这一单元主要引导儿童进入家庭生活,着重教育学生热爱,尊敬长辈,学会自理,学做家务,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第四条“爱护家庭和公共卫生环境卫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二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而编写,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教材通过四个板块的教学活动以及绘本材料的补充拓展,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第一个栏目用两个谜语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物品,建立与它们的亲密关系;第二个栏目用遗失文具的事件,让学生体会乱放东西、不整理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烦恼;第三个栏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物品;第四个栏目展示了学生对整理物品的错误认识,重点交流怎样养成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和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平时离不开各类生活用品以及各种玩具,但物品使用过后,学生不能够物归原位,学习完后书本也摊了一堆。
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使用物品后进行有序归类和整理的能力需要加强,更需要系统的方法指导。
同时,自主整理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伙伴”,学会物归原位和定时整理,也有助于学生美好品德的形成。
教学目标1.乐于整理自己的物品,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生活习惯。
2.初步掌握正确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提高自理能力,体会成长的快乐。
3.关爱父母,主动为家人分担家庭责任,知道感恩。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难点形成自主整理自己物品的意识,初步养成自己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猜图、猜谜语、介绍等方式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功能及特点,养成乐于整理自己物品的良好生活习惯。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让我自己来整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的第三个主题。
本课以“整理”为抓手,旨在通过让学生认识自己身边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以及切合自己生活实际的活动体验等四个板块的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树立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和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类生活用品以及各种玩具,但物品使用过后常常呈现以下两种情况:1.没有自己整理物品的意识,多数认为爸爸妈妈会整理;2.大部分孩子不懂得如何进行有序归类整理。
三、教学目标1、学习整理的方法,如归类整理和有序整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
2、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要学着做。
3、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懂得以自己的方式去爱父母。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发现、学习两种整理自己物品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
难点: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懂得以自己的方式去爱父母。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2.准备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小卡片;3.小书架学生准备:带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六、教学流程课前激趣,引出整理小朋友们好!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了道德与法治第十课,感受到:家人的爱。
那么你们的爱自己的家吗?光头强也爱自己的家,可是他的家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熊出没》之熊二帮光头强整理房间的视频。
小朋友们,光头强的房间原先是?后来变得?闪亮整洁,谁是大功臣呀?今天老师可把熊二请到课堂上来了,想见见它吗?闭上眼睛,DENGDENG,哈喽,小朋友我是熊二,我可是整理冠军呢,你们班有没有像我这样的整理高手呢?噢,这么多呀!不愧是自能富阳娃。
可是我不信,你们敢和我PK闯关游戏吗?哪个小组最先靠近我,我就把富阳自理娃的奖杯颁发给他们。
有信心吗?我熊二的口号是:我是整理大冠军,收拾物品我第一。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下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让我自己来整理》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1课的一篇课文。
本课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整理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课文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了解整理的重要性,学会自己整理物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对于整理物品有一定的认知,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这一阶段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同时,学生在这一阶段也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整理的重要性,学会自己整理物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整理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自主独立的情感态度,培养团队协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整理的重要性,学会自己整理物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整理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观察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小组讨论等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表演,引出整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观察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理的好处。
3.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整理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整理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4.合作交流:小组内讨论整理的方法和心得,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整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自主独立的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1《让我自己来整理》第一课时(教案)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文具
学习用品 衣物
课后作业
1.给自己的房间整洁度打个分,如果你觉得不合格,那该怎么办 呢?
2.请教大人如何整理房间。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让我自己来整理》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教材以“整理”为抓手, 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自己的事情 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本课所呈现的劳动带给生活的改变和 美好,是本单元的编写基调。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平时离不开各类生活用品以及各种玩具,但物品使用 过后,怎样有序归类、整理?许多学生缺乏这方面系统、科学的方法 指导和行为训练,这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学生的“照 顾”过于周到有很大关系。因此,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生活基本技能, 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物归原位和定时整理,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又有助于学生美好德行的养成,为其今后合理、有序安排自己生活奠 定基础。
2.播放音频:大家好!我叫小雨。和同学们一样,我也有许多小 伙伴。想知道我的小伙伴都有谁吗?
师:他的小伙伴就藏在这谜语里面。 (1)出示两则谜语,师读一读,请大家猜一猜。 (2)学生猜出袜子和鞋子。 3.师:你们真棒!(出示 42 页图),看看小雨还有哪些小伙伴? 如果给它们分分类,你会怎么分?
4.指名生回答。(玩具、学习用具) 5.师:同学们一定也有这些小伙伴。可是为什么说它们是我们的 小伙伴呢? 指名生回答。(他们整日陪伴着我们,并给予我们帮助;这些物 品我们每天都要用,缺少了哪一个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困扰,它们 就是我们的“小伙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白“小伙伴”指的是什么,启发学生发 现这些“小伙伴”在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用。】 活动二:找不到“小伙伴”了 1.师过渡:小雨有这么多小伙伴真是幸福呀!可是他的小伙伴经 常不见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2.播放音频:看,这是我的房间。你们喜欢吗?什么,太乱了? 哼,我要写作业了,不理你们了。哎呀,我的橡皮呢? 师:糟糕,写作业没有橡皮可不行!让我们帮帮他吧! 3.师:橡皮是哪类物品?应该放在哪里?请你把橡皮放回原位。 4.学生找一找。找到之后说一说应该放在哪里。 5.谢谢你。如果不学会整理房间,那么房间里真的会乱七八糟, 整个生活也会乱作一团!所以我们要学会整理房间!(贴板书“整 理”) 6.要想顺利找到东西,那得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类物品,现在我们 一起做个游戏吧!看看你会不会分类(希沃白板游戏:分分类) (1)游戏一:属于学习用品的有哪些?2 名学生 pk。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教学设计
3.练习结束后,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整理成果,让其他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整理书桌的方法和技巧。
2.强调整理书桌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整理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体现。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整理个人物品的能力,掌握整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品质,增强团队意识。
2.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整理的重要性,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如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整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引导学生总结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整理个人物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整理与杂乱的区别,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如何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整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展示整理前后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整理带来的改变,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整理书包、书桌等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整理。
2.分组合作,互动交流: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探讨整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11课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1课【教材分析】本课程是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1课,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分类整理物品,掌握分类整理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理解整理的重要性,并且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让生活更加有序和整洁。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2、学生能够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3、学生能够感受到整理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感。
【教学重点】1、整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2、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整理对自己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教学准备】1、课件2、整理物品的图片3、讲解整理方法的图片4、讲解整理重要性的图片5、整理小工具(例如,纸张、笔、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老师走进教室,向学生打招呼)老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你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等待学生回答)学生1:整理!老师:对啦,今天我们要学习整理的方法和重要性。
你们有没有听过“整理”这个词?学生2:整理就是把东西放到它应该在的地方。
老师:非常好!整理就是把东西放到它应该在的地方,这样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就会更加有序和美好。
那么,你们自己整理过什么东西呢?(等待学生回答)学生3:我整理过自己的玩具。
学生4:我整理过自己的书包。
学生5:我整理过自己的房间。
老师:好的,大家都整理过自己的东西。
那么,我们来看看整理的方法和重要性。
二、讲解整理方法(10分钟)(老师打开课件,呈现讲解整理方法的图片)老师:首先,我们来看看整理的方法。
整理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把物品分类,把不同类别的物品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等等。
你们看,这是把衣服按颜色分类,这是把书按类别分别放在不同的书架上。
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自己的东西。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4)
整理呢,同桌、前后桌
之间互相说一说
a 谁愿意到屏幕上操作 学生到前面在 Flash 动 画 学 课件制作随
整理?
课件上演示整 生操作(00: 机整理,提
b 总结方法,科学、合 理房间
26:16—00: 供给学生充
理的整理物品
30:03)
分思考的自
由
三、总结 1、同学们,看整理后的 开心、舒服、
播放爸爸妈
*在猜谜的
过程中,引
导学生寻
找、感受生
活中与自己
密切相关的
物品,建立
与它们之间
的亲密关
系。
2、爱护学习用品
听故事,答问 课件出示铅笔、 由小故事引
(1)听故事-《小雨和 题
书本的动画,由 入,要爱护
她的学习用品小伙伴的
学生配音(00: 学习用品,
故事》听了小雨的故事,
04:48-00: 进而整理学
谁来说一说,小雨的学
精讲。在指导学生观察“整理书包”这一活动时,我引导学生思 考:书包的里东西都有哪些?要怎么来进行分类?学生们对这些明确 的后,进而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整理书包》,再让学生参照方法,
然而并不拘于视频的方法,提倡在整理过程中找到自己更适合的方 法。 三、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来辅助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乐学的精神状态。在这 节课中我充分利用 ppt、flaill、视频帮助学生学习,多样的手段同, 使教学不枯燥虽不花哨,但非常实用,目的达到。学生在这过程中提 高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加深了记忆。
07:57)
习用品
习用品小伙伴为什么那
么喜欢小雨呢?
说一说自己平
(2)那你是怎么爱护你 时在学习中是
因势引导到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11 让我自己来整理-部编版
11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七、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我的“小伙伴”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小雨。
大家跟小雨打个招呼吧!小雨非常热情的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做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镜头,仔细观察一下,小雨的房间里有些什么?出示任务:1.PPT出示教科书42页内容,观察小雨的房间,说一说,房间里有些什么?2.听一听,说一说,我们的小伙伴,谁的功劳大?为什么?3.分小组介绍自己的小伙伴,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再议一议,它的作用是什么。
4.根据小伙伴的功能,学习给小伙伴分分类吧。
反馈指导:1.(PPT出示42页内容)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小雨的房间有什么?(追问)这么多东西啊!咦,小雨的房间怎么吵闹起来了?你们听……2.出示PPT动画:《谁的功劳大》。
小朋友,你来评评理,他们谁最重要呢?小结:是啊,他们都有各自的长处,都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方便,所以,他们都很重要,都是我们的“小伙伴”。
(板书:小伙伴)3.交流讨论,说一说,我的小伙伴是什么样的。
(1)分组交流:课前,老师请每位小朋友带一个小伙伴,你们带来了吗?好,下面请大家4人一小组,在小组内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其他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议一议它的作用是什么。
这些小伙伴,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那么多的帮助,你们说,他们的作用大不大?(大)是啊,小伙伴作用大。
(板书:作用大)(2)展示:哪组的小朋友愿意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
4.分类认识:(PPT出示一系列日常用品)这么多的小伙伴,你能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功能,给他们分分类吗?(1)你想怎么分?(我想把......放在一起)(2)你为什么这样分?(他们都和......有关)(3)那你想给这类小伙伴家族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5.实践操作:请小朋友拿出你们的小贴板,试一试,给图上的小伙伴分分类吧!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分类。
小结:小伙伴,作用大,给我们帮助,伴我们玩耍,真是我们的好伙伴。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猜一猜、说一说、做一做、摆一摆、考一考等过程,提高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整理的方法,并学会主动去整理自己的物品。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星星贴画、学具袋(玩具、衣物图片、学习用品等)学生:书包、文具用品、书本。
四、教学设计:(一)激趣:1.明确本节课活动:摘星星2.一起认识小布叮(二)活动一:猜一猜1.文具盒2.铅笔3.书4.师小结并板书:学习用品(三)活动二:说一说1.听小布叮和它的学习用品小伙伴的故事2.说一说:(1)为什么这些学习用品小伙伴这么喜欢小布叮?(2)你是怎样爱护你的学习用品小伙伴的?(四)活动三:做一做1.猜一猜东东找东西为什么那么困难?2.谁能告诉他书包怎么整理呢?3.师小结并板书:分类整理4.小朋友们把书包里的文具用品摆放在桌子上5.揭示课题并板书:让我自己来整理6.整理自己的书包7.比赛拿出《道德与法治》书放在桌子上(五)活动四:理一理1.说说有哪些生活用品板书:生活用品2.看教材第43页情景图(1)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2)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3)再想一想,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呢?(4)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3.师小结并板书:物归原位4.小组合作理一理5.小组汇报并展示(六)活动五:你能做到吗?1.自己收拾书包;2.自己整理书桌和抽屉;3.自己整理玩具;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自己叠被子。
(七)全课总结:1.说说你帮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事?2.说明爱爸爸妈妈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八)课后作业:选择自己最想整理的地方,用上今天学习的方法把它整理好,登巴巴妈妈回来之后给他们一个惊喜。
别忘了拍照下节课一起来分享!(九)板书设计:让我自己来整理学习用品分类整理爱生活用品物归原位。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让我自己来整理》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材分析:小学低年级是儿童品格、智力和生活能力等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健康、安全的生活”中的第四条提出了“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二条强调了“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家务”。
本课《让我自己来整理》就是为此而设定,旨在通过三个板块的教学活动以及绘本材料的补充拓展,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养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惯。
这是达成单元目标的重要内容。
《让我自己来整理》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教材以“整理”为抓手,重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日常生活惯和生活能力,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显现出劳动带给生活的改变和美好。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研究整理的四种方法,即分类、排序、物有定位、物归原位。
2、情感目标:形成家庭和学校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养成自己整理物品的好惯。
这是我的教学重点。
3、行为目标:通过生活实践获得自主整理意识的启蒙,体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承担家庭生活的责任,就是照顾身边人的表现。
这是我要突破的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研究有序整理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养成整理物品的好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惯和生活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脏乱差房间的照片,分类储物箱。
学生:整理家里一角的照片。
教学思路:一、绘本引入——明白整理的好处二、模拟操作——研究整理的方法三、梳理延伸——总结整理的秘诀教学过程:板块一:绘本导入——探究整理作用1、讲述绘本《乱做一团》。
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和___、___一起来整理房间!首先,我们要完成两个任务包:整理玩具和整理书柜。
在完成任务时,我们要和同桌商量怎么来整理玩具和书。
将任务包上的贴纸贴在底板上,最后展示汇报。
在整理玩具时,我们要将同一类物品放在一起,这就是分类整理的小秘诀。
而在整理书柜时,我们要根据书的高低来排序,这就是排序整理的小秘诀。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天津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陈静一、教材分析《让我自己来整理》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3课。
本课以“整理”为抓手,重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本课所显现的劳动带给生活的改变和美好,是本单元的编写基调。
二、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平时离不开各类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因此课前我对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一年级学生的整理现状。
通过统计发现38%的学生知道一些整理方法,62%的学生明显有依赖情绪,不愿意整理。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来孩子们的整理意识淡薄,物品使用过后进行有序的整理和归纳的习惯,仍然在养成当中。
因此,我力求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要学着做,并掌握一些整理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要学着做。
2.学习整理的两种方法,即物品归类及定时整理。
3.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四、教学重点1.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要学着做。
2.学习整理的两种方法,即物品归类及定时整理。
五、教学难点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小雨和他的“小伙伴”(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陪伴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小伙伴”都有哪些,并且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物品的作用。
教师课件展示一个书包师:看,这是什么?生:是书包。
师:对,书包是我们每天离不开的好伙伴。
那像这样和我们朝夕相伴的好伙伴还有哪些呢?生:玩具、铅笔、剪刀、……师:这些“小伙伴”都有什么作用呢?生1:我天天玩玩具,玩的很开心。
生2:我用铅笔写字。
生3:我用剪刀剪物品。
……师:这些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愉悦。
【环节二】找不到“小伙伴”了(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体会东西乱放、不整理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烦恼。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精品教案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3.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教学重难点1.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2.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4个储物箱,箱内零乱地堆放着各种学习用品和无危险的生活用品。
2.把桌椅挪开,使活动地点空间尽量大。
教学过程一、小雨和他的“小伙伴”课堂小调查1.课堂小调查:你的书包是谁整理的?有谁自己整理自己书包的?2.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学生介绍他(或她)是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的。
比一比,看谁做得好1.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音乐书、语文田格本,找好后摆在桌面上并起立。
2.教师计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
3.师采访第一名:为什么找得这么快?4.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5.两个小口袋,天天贴身带,如果带一只,就把人笑坏。
我是……6.小小船儿一对,坐着客人十位。
白天忙着赶路,晚上靠岸休息。
我是……二、找不到“小伙伴”了1.教师根据本班学生数分成相应的几组(假设4组),从准备好的储物箱中找东西。
2.看哪组同学最先找到(橡皮、卷笔刀……)3.谈感受:在刚才找东西的过程中,说说大家感受到什么困难?(太乱、东西多、……) 4.以小组为单位将储物箱中的东西进行整理,再比赛看谁找得快。
5.让优胜组介绍他们得胜的经验,让大家体会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
三、送“小伙伴”回家师:把“小伙伴”送到哪里去呢?1.参照教材,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做到了哪些?没做到哪些?2.分组讨论,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还可以做哪些?(整理自己的图书、玩具、房间、床铺等,帮父母整理家中的摆设……)。
3.把讨论中确定的自己可以继续做的事情列出来,做一个计划去进行实践。
4.教师指导学生列出准备做的事情并留出给家长写评价意见的地方。
四、养成整理的好习惯1.师:书本上这样做对吗?生:我不整理,反正妈妈会整理的。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精品教案
《让我自己来整理》一、教学目标1.学习整理的四种方法,即分类、排序、物有定位、物归原位。
2.形成家庭和学校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养成自己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3.体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承当家庭生活的责任,就是照顾身边人的表现。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懂得整理的原那么是方便、有序、美观。
2.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懂得整理生活、学习用具的小要领。
3.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基本学习习惯,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等四、相关资源图片资源、场景照片等五、教学过程活动一:我和我的“小伙伴”反应指导:1.课堂导入:课件出示两那么谜语,引导同学们思考谜底是什么。
2.趣味比赛“看谁找得快”,邀请两位学生上台从书包里找东西,明确“整理”概念。
3.请同学们说一说刚刚猜的两件物品有什么用处,想一想自己还有哪些“小伙伴”。
教师总结:这些物品我们每天都要用,缺少了哪一个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困扰,它们就是我们的“小伙伴”。
这些小伙伴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们重要的朋友。
但是如果“小伙伴”乱糟糟的,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想要把东西整齐地摆放好,就需要学会整理。
这节课,咱们就来一起学习,让我自己来整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身边都有哪些“小伙伴”,明白这些“小伙伴”以及整理的重要。
活动二:找不到“小伙伴” 了反应指导:出示教材图片,请同学们用儿个词语来形容乐乐的房间,说一说自己是否会喜欢这样的房间。
2.分组讨论乐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教师总结:你们总结得真棒,希望你们不要像乐乐孩那样,把自己的房间弄得一塌糊涂,给我们的“小伙伴”找到自己的家,那你们知道我们的“小伙伴”的家在哪里吗?你能把它们送回家吗?—如果不学会收拾房间,那么房间里真的会乱做一团,整个生活也会乱作一团哦!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小伙伴”的重要,了解这些“小伙伴”的作用。
活动三:送“小伙伴”回家反应指导:1.趣味任务:送“小伙伴”回家,课件出示一些物品,请同学们帮助它们找找自己的家。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1、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在经历整理的过程中,学会自己整理生活用品的多种方法。
行为与习惯:学生有表现自己整理物品的愿望,并能经常性的整理自己的物品,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情感与态度:学生能感受到自己整理物品的好处,认识整理物品的重要性,体会整理物品后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与日常用品。
活动难点:坚持整理,养成习惯。
教学准备:书包、程表、多媒体、学具盒。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知“整理”。
【设计意图】:开展比赛,激发兴趣;分析结果,导入题。
初步认识自己整理的好处。
(一)教师活动组织教学。
2以竞赛形式导入新,指导学生参与活动。
3记录学生完成1-项任务的时间,计个人。
计小组。
学生活动按要求做,参加竞赛。
(1)、从书包中取出《品德与生活》教材放在桌面中央。
(2)、从书包中取出文具盒放在桌面右上角。
(3)、从文具盒中取出铅笔。
(4)、打开本42页,把铅笔夹在42-43页码中。
()、安静端坐。
2比赛后最快、最慢的学生谈谈体会。
活动点评注意学生活动细节:取出铅笔时是否将文具盒关好放回原处?2堂小调查:你的书包是谁整理的?有谁是自己整理书包的?二、读图明理,尝试“整理”。
【设计意图】:以图中人物的形象启发学生,从帮着做到学着做,在尝试中提高能力。
教师活动、42页图1-2的故事,激发学生整理书包的愿望。
2、组织整理书包比赛:有意识的按照今天的表选择待整理本文具,让学生进行整理,多出物品暂不放入书包。
观察记录。
3、归纳:分类整理的方法。
学生活动、指名学生完成书包整理过程,注意观察先后顺序。
2、学着做:怎样整理书包?3、复赛:的开始的比赛活动。
再次体验:整理带来方便。
活动点评、注意听清活动要求。
2、整理书包时可以自己安排先后顺序,体现归类、整齐、方便。
三、指导践行:学会“整理”。
【设计意图】:练习运用整理方法,完成简单整理工作,并进行思维训练。
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教学设计
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准备、资源
课件、学生生活自理的情况。家庭的相片、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游戏导入新课:整理书包比赛
1.学生在自己的书包里找出自己的2号作业本,看谁做得快.
6.师课件出示教材上面的2个谜语。
7.同学们一起猜一猜。
8.教师宣布谜底,对于猜对的小朋友给予表扬。
活动二:找不到“小伙伴”了
1.课件出示:视频展示一个小学生在杂乱的房间里找不到橡皮而急得满头大汗的情景
2.师生共同观看视频。
3.师:看完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想法?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当时的感受怎样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激趣导课:故事----穿错的鞋子
二、学习探究
活动一:小雨和他的“小伙伴”
1.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有哪些?
课件出示一些学习、生活用品.
3.师:这些“小伙伴”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4.生讨论总结,并在全班交流。
5.下面老师给大家出2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我们的哪个小伙伴?
5.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6.要想不出现这样的麻烦就得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帮我们的“小伙伴,找到自己的家。
活动三:送“小伙伴”回家
1.拿出事先准备的各种生活、学习用品放在中间的桌子上,在这张桌子的对面安排2~3张桌子,这几张桌子代表了这些“小伙伴”的家,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卫生用品等。
1.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基本学习习惯,能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优质课 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让我自己来整理》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让我自己来整理》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课。
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整理的重要性,学会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整理自己的物品,保持环境的整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自主性和自律性还不够强,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可能对整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一定能够自觉地实践。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整理的重要性,并学会整理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整理的方法,能够自己来整理物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维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整理的方法,能够自己来整理物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整理自己的物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整理。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整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整理物品的图片、实物等。
2.教学环境:干净、整洁的教室,有利于学生观察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东西乱糟糟的情况?你们觉得这样的环境怎么样?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整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整理前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整理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讲解整理的方法,如分类、排序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整理。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让我自己来整理》说课稿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让我自己来整理》说课稿1. 说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在教材中,这一课承上启下,既是对之前学习过的生活习惯和规则的延续,也为后续学习更多社会行为规范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整理个人物品的重要性,并掌握基本的整理方法;难点则在于如何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说学情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但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他们在知识基础上可能还未形成系统的整理概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模仿能力和基本的动手能力。
学习兴趣上,对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
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未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督促。
学习困难预测:学生可能难以将整理的理念转化为持续的行为习惯,或者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
解决策略包括设置具体可行的整理任务,以及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坚持力。
3. 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整理个人物品的重要性,认识整理的基本步骤。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会整理书包、课桌等个人空间。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整洁环境的喜爱,培养责任感和独立意识。
目标达成:通过故事讲述、示范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整理的乐趣,从而在情感上认同,行动上实践,最终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同步提升。
4.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整理个人物品的基本方法。
-难点:将整理习惯内化为学生日常行为的一部分。
解决方法:通过分步示范、角色扮演、定期检查反馈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并巩固整理习惯。
5. 说教法与学法-教法选择:采用情境教学、直观演示和小组合作法,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学法指导: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通过“我做你看”、“你做我看”的互动模式,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6. 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小动物整理房间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提问:“小动物们为什么要整理房间?整理后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整理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3.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教学重难点
1.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2.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4个储物箱,箱内零乱地堆放着各种学习用品和无危险的生活用品。
2.把桌椅挪开,使活动地点空间尽量大。
教学过程
一、小雨和他的“小伙伴”
课堂小调查
1.课堂小调查:你的书包是谁整理的?有谁自己整理自己书包的?
2.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学生介绍他(或她)是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的。
比一比,看谁做得好
1.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音乐书、语文田格本,找好后摆在桌面上并起立。
2.教师计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
3.师采访第一名:为什么找得这么快?
4.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
5.两个小口袋,天天贴身带,如果带一只,就把人笑坏。
我是……
6.小小船儿一对,坐着客人十位。
白天忙着赶路,晚上靠岸休息。
我是……
二、找不到“小伙伴”了
1.教师根据本班学生数分成相应的几组(假设4组),从准备好的储物箱中找东西。
2.看哪组同学最先找到(橡皮、卷笔刀……)
3.谈感受:在刚才找东西的过程中,说说大家感受到什么困难?(太乱、东西多、……)
4.以小组为单位将储物箱中的东西进行整理,再比赛看谁找得快。
5.让优胜组介绍他们得胜的经验,让大家体会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
三、送“小伙伴”回家
师:把“小伙伴”送到哪里去呢?
1.参照教材,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做到了哪些?没做到哪些?
2.分组讨论,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还可以做哪些?(整理自己的图书、玩具、房间、床铺等,帮父母整理家中的摆设……)。
3.把讨论中确定的自己可以继续做的事情列出来,做一个计划去进行实践。
4.教师指导学生列出准备做的事情并留出给家长写评价意见的地方。
四、养成整理的好习惯
1.师:书本上这样做对吗?
生:我不整理,反正妈妈会整理的。
生:等长大了我再自己整理。
2.师:怎样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呢?
我的“伙伴”真不少,它们都是我的宝。
各就各位不乱跑,每到用时才好找。
用完它们送回家,有空也给洗个澡。
3.学生分组整理。
五、小组讨论
1.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说说我们还可以做哪些?(体会父母长辈的辛苦用自己的方式爱他们)
2.录像:学生在家整理物品的实录。
3.评选“棒棒小当家”,学生采访录像中的主人公,问技巧也可以,问这样做的好处也可以。
4.小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自理能力也是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