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章句一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孟子·梁惠王上》PPT

高中语文《孟子·梁惠王上》PPT
(3)后世的历史印证了“民欲与之偕 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理论的正确性.
思考四:
•梁惠王的语气与 孟子的修养,体会 孟子的用心。
《史记·魏世家》
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 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梁惠王曰: “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 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 甚丑之,叟不远千里,①辱幸至獘邑之廷, 将何利吾国?”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 若是。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 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为人君, 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思考五:
孟子生在战国时期,而且远游 过各国,难道他★ 真的是那么迂 阔,不懂时势,甚至连当时风尚 游说之士们纵横捭阖的作风, 一点都不会吗?
思考五答案:
答:不是.他对那些只图个人进身之阶 的做法和博取功名富贵的办法完全懂得.他 之所以不肯那么做,是“非不能也,是不为 也”.可以说孟子是不屑于那么做,因为他 完全是从济世救人的宗旨出发,他希望在那 个只将霸术,争权夺利的时代中,找出一个 肯实行王道仁政,以济世为目的的领导人物, 促使这个领导人物齐家、治国而平天下.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梁惠王章句上。第一章

梁惠王章句上。第一章

《梁惠王章句上。

第一章》孟子見梁惠王。

梁惠王廣納賢才,孟子前往梁國晉見梁惠王。

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梁惠王說:「老師千里跋涉、不辭辛勞的來到梁國,莫非帶來有利梁國國強民富的方法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

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回答說:「君王您何必談利益呢?我帶來的是君王治國的仁義之道而已啊!如果君王關心的是『如何為國家謀求利益』?卿大夫關心的是『如何為自己的家族謀求利益』?知識份子及百姓關心的是『如何為自己謀求利益呢』?舉國上、下都以謀取利益為導向,那麼這個國家就有爭權奪利的危機了。

在擁有萬輛馬車的大國逆上殺君的,必定是千輛馬車的卿大夫家族;千輛馬車的國家逆上殺君的,必定是百輛馬車的大夫家族。

卿大夫為擴大家族的勢力範圍,就從君王處奪取,士大夫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就從卿大夫處奪取,這樣的案例在歷史來算,不能算不多。

假如每個人都將自己的利益擺在前端,卻將道德、道義擺在後端,就會不擇手段,不達目的不會善罷甘休。

有仁德的君子是不會遺棄自己的親人,有義的臣子是不會背叛自己的君王。

所以梁惠王您應該以仁義之道來治國而已,何必以利益治國呢?」註一:『仁』:人的惻隱之心、良心、慈悲、正直、良知、良能、善性等,這些都是「仁」的範圍。

註二:『義』;羞惡之心、大「義」行事(正義)、義氣、道義,要羞恥憎惡,「知恥近乎勇」,包容心,「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羞惡之心,「義」之端。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仁義是道德的代表。

「君子行仁道」仁就是「道」的本體,「道」是道路,是人身應該走的正途,應該要做的正行。

「義」就是「德」,「德」的本位是「尊」,遵守本份、尊師重道、尊前提後、敬老尊賢、公私分明等,這些都是「義」的範圍。

《孟子》梁惠王上下PPT课件

《孟子》梁惠王上下PPT课件

推广到百姓的身上,这样就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戴,
从而稳固国家的统治。
.
3
2、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①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②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③有肥肉,厩④有肥马,民有饥色,野 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⑤在其 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⑥,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上》1)
.(《孟子·梁惠王下》128
(1)下列各项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一定要谨慎,否则,就会 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 的。 B、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不能听左右之人和大夫的 意见,而要听国人的意见,只有国人的意见才是可靠 的。 C、孟子认为国君在任用贤人的时候能做到一切都听 从国人的意见,这样的国君就真正是百姓的父母之君 了。 D、老百姓认为可以,就任用他;老百姓认为不可以 ,就不任用他,这是一个深具全民意识的观点。
.
4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A.“以梃与刃” 的譬喻是为了说明“以刃与政” 的“不 仁”,来引起惠王的警惕,提高他的觉悟。
B.“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强调的是用人形的土 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 呢?
C.文中用人们对兽相食尚且恶其残忍,来说明人之 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对人的同情,这样来激发惠王对 人民的仁心。
D、从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到与人为善,虽然有程度 的不同,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善于吸取别人的优 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

孟子梁惠王上课件PPT课件

孟子梁惠王上课件PPT课件
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 为"四端";此"四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之有也 ",(《孟子•告子上》)而它们正是仁、义、理、 智"四德"的基础。这即是孟子的"性善论"。 •
《孟子》
•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 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 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 端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公孙丑上》)
《孟子》
• 2,主张行政爱民,确立“民贵君轻”的民本 精神。
• 在先秦诸子的政治学说中,孟子的“民本” 思想最引人注目。冯友兰认为民本“乃孟 子政治及社会哲学之根本意思” 。有研究 者将之称为“先秦民本思想的高峰” 。
《孟子》
• 3,主张“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确定“制 产裕民”的经济政策。
• (1)制民之产,实行井田制。 •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
《孟子》
• 1,性善论和王道仁政是“贵民说”的理论 基础。
《孟子》
• 2,古代重民思想是“贵民说”的思想之源。 • 《尚书·皋陶谟》说:“天聪明,自我民聪
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尚书·泰誓》 也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周 书·泰誓上》) • 《管子·权修篇》提出:“士、农、工、商 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孟子》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 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 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 矣。”(《梁惠王上》)孟子又说:“亲 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 这里存在着这样一种“推”的程序:亲 (亲)→ 仁(民)→ 爱(物)。这就是 儒家关于如何“施爱”方面的“爱有差等” 的思想。

《孟子见梁惠王》课件

《孟子见梁惠王》课件

叟:对老人的尊称。 亦:句首助词,无义;但,只。
利:使动用法。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将对我国有‘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注释和翻译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 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见梁惠王
注:梁惠王,即魏惠王,他为避秦兵威胁, 把都城迁到了大梁(今河南开封),所以魏 国又称梁国。
资 料
经典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 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 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 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家:古代执政大夫都有一定的封邑,称为家。
“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 夫之家;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百辆兵车 的大夫之家。从一万里取一千,从一千里取一百,不算是不多了。”
注释和翻译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

经典原文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 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 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 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和翻译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一、不排斥物质利益
"非其有而取之,不义也"。 ——《孟子·尽心》

《孟子见梁惠王》优秀课件(41张)

《孟子见梁惠王》优秀课件(41张)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修身名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赏读:谁说小草稚弱的心可以报答三春阳光的温暖呢? “寸草”,象征子女,“春晖”象征母亲的慈爱。母亲的恩 情极大,像春天的阳光之于小草,是怎么也回报不完的。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二、文体常识
1.《孟子》的文章特点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笔带锋芒, 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是极富特色的散文 专集。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2.《庄子》的文章特点
《庄子》的文章特点是注重表现生活理想和人生境界,带有 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达到了哲理与诗意的交融;大量运 用比喻和寓言讲述道理,其寓言注重细节刻画和夸张渲染, 具有寓真实于诡诞、超乎言意之表的特点;大胆借鉴神话传 说,突破常规性思维的局限,展开奇异丰富的想象,富于浪 漫色彩;文章汪洋恣肆,行文跌宕开阖,变化多端,语言奇 峭富丽,生动泼辣,有时用韵,颇富有诗意。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预习作业
一、通假字
1.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 (通“__柜______”)
2.然则乡之所谓知者 3.罔罟之所布
(通“_向____”,先__前__,__从__前___) (通“___网_____”)
4.阖四竟之内
(通“___境_____”,__疆__界____)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高中语文】孟子·梁惠王上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孟子·梁惠王上ppt精品课件

思考五:
孟子生在战国时期,而且远游
★ 过各国,难道他真的是那么迂 阔,不懂时势,甚至连当时风尚 游说之士们纵横捭阖的作风, 一点都不会吗?
思考五答案:

答:不是.他对那些只图个人进身之阶 的做法和博取功名富贵的办法完全懂得.他 之所以不肯那么做,是“非不能也,是不为 也”.可以说孟子是不屑于那么做,因为他 完全是从济世救人的宗旨出发,他希望在那 个只将霸术,争权夺利的时代中,找出一个 肯实行王道仁政,以济世为目的的领导人物, 促使这个领导人物齐家、治国而平天下.
内圣外王
读《孟子》方法
经史合参
以《孟子》的原文为
“经”,春秋战国的社 会背景,人物活动为 “史”,配合其他历史 故事和社会现象.
孟子简介: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① 。 道既通②,游事齐宣王③ ,宣王不能用。 适梁④,梁惠王不果所言⑤,则见以为迂 远而阔于事情⑥。当是之时,秦用商君, 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 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 面朝齐⑦。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⑧,以攻 伐为贤⑨,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 ⑩,是以所如者不合⑾。退而与万章之徒 序《诗》、《书》⑿,述仲尼之意⒀,作 《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⒁。
圣人的界定
他始终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放弃
自我而为天下人着想,不顾自己短 暂一生的生活现实,而为千秋万代 着眼.因此,也就受到人们一种超 越的崇敬,称他为 “圣人”了.
•谢谢!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孟子见梁惠王课件

孟子见梁惠王课件

观孟 子 的 义 利

•首先,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认为这种物利 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 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梁惠王上》)
•其次,孟子认为,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 的。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 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
孟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说说孟子的义利观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
设问置疑
1.孟子是哪国人?到梁惠王那儿做什么? 2.想让国君愿意听你的话,你得做到什么?
设问置疑
1.回顾孟子是哪国人?他到梁惠王那儿做什么? 2.想让国君给你推行的机会,你得做到什么?
3.回归文本,当时梁惠王好什么?你如何看出的?
4.梁惠王关心什么对自己的国家有利难道不对 吗?那他为什么又用一系列排比句加强语势, 又反复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 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览背 景 纵

战国中期,诸侯纷纷以征伐经营天下, 往往追名逐利、惟利是图。世风蜕变,江河 日下;兄弟反目成仇、儿子遗弃父母、臣子 不顾国君,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混乱 动荡。为了改变社会现实,孟子在世人面前 高高地扬起了仁义的大旗。
1. 齐读课文,了解内容。
2. 分小组讨论,把握重点 字、词、句式并翻译文章 。
•孟 子 见 梁 惠 王
•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
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正
•国危矣 •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 •举例论
证:不夺

孟子见梁惠王ppt1 人教课标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孟子见梁惠王ppt1 人教课标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 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 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 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 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 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 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 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 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 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 著书。
【译文】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遍野;为争夺城池而战, 杀死的人满城,•这就是带领土地来吃人肉,死刑都不足以赎出他们 的罪过。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 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 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
【译文】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 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百姓最为重要的,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 为次,君主是最为轻的。
(3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 围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 的地势. (3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 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 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 不深,兵器铠甲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 多,弃城而逃,这便是有利的地势不如人 心的团结.
孟子语录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

《孟子见梁惠王》 ppt课件

《孟子见梁惠王》  ppt课件
《孟子见梁惠王》第八节记载了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对话。梁惠王询问孟子远道而来将如何为其国家带来利益,视仁义。孟子指出,当国家上下都追求个人利益时,国家将陷入危机。他通过比喻说明,大国之君被弑,往往是因为权臣贪婪;同样,小国之君遭弑,亦因权臣对利益的过度追求。孟子警告说,如果人们将利益置于仁义之前,那么他们的贪婪将永无止境。此外,文档还提供了本节中重点字词的详细解释,如“亦”、“交征”、“弑”、“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等,以及全文的逐句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孟子的思想和这一节内容的深层含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2.3-孟子见梁惠王(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2.3-孟子见梁惠王(共17张PPT)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 说,被尊为“亚圣”。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政治上主张 统治者施行“仁政”,哲学上提出“性善论”。《孟子》一书全面反映 了孟子的思想,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善用 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NA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激烈争辩的现实需要和策士纵横文风的沾染, 使《孟子》与《论语》的“慎言”拉开了距离,而呈现出雄辞激越和 气势磅礴的风格。战国诸子,以好辩、善辩为时尚,而孟子尤以“知 言善辩”著称。他所谓“知言”的本领根植于“养气”,而“养气”就是对 自己本性中的善端,循乎自然地加以扩充,不断地进行道义的积累, 具体运用于对话和论辩中,形成了刚柔相济而析义极精的论辩艺术, 充分表现了《孟子》散文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孟子的论辩 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他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 物身份开展辩论,由远而近,步步紧逼,层层推理,运用犀利的语言、 严密的逻辑力量,把自己的观点阐发得非常透彻,确实有“若决江河, 沛然莫之能御”的气势。他还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且比喻多 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雄辩滔滔,气势夺人 《孟子》是记述孟轲及其弟子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和个 人修养的书,《孟子》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散文,但较《论语》有 很大发展。一般认为,《孟子》与《论语》的语言特色基本相同, 多由对话组成,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但比《论语》更有文采和富 于气势。

人教版语文选修《孟子见梁惠王》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选修《孟子见梁惠王》ppt课件
只有自爱的人才能爱别人。知道自己生命的珍贵,才会懂 得珍爱他人的生命;而尊重生命,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然而, 在当今社会,我们仿佛正在日渐淡忘生命的可贵——对物质的贪 欲,对成功的痴迷,正在使我们对生命的意义产生错误的认识。
生命对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只有人们对这一问题有了真 切的认识之后,社会才会稳定有序。
动词,遗弃,抛弃 动词,遗留
动词,遗失,丢失 动词,送给
动词,赠送,给予
动词,打开 动词,把箭射出去,发射
动词,出发 动词,征发,征调
动词,抒发 动词,发掘 动词,送,发送 动词,发生,兴起 动词,拿出 动词,生长,长出 名词,头发
动词,建置 形容词,治理得好,社会安定太平
动词,医治 动词,部署 动词,治罪 动词,对付 名词,国家 名词,诸侯国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赏读:为报答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 羊跪下来表示对父母之恩的一种感激,小乌鸦将食物口对口地 喂养年老的父母。这则《贤文》让人看后肃然起敬。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韩诗外传》 赏读: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当子女想起去 赡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却已等不及离我们而去了。趁父母健 在好好孝敬他们吧,不要等年华老去、双亲不在时懊悔。
预习作业
一、通假字
1.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通“___柜_____”) 2.然则乡.之所谓知者(通“__向___”,__先__前__,__从__前___) 3.罔.罟之所布(通“____网____”) 4.阖四竟.之内 (通“___境_____”,__疆__界____) 5.子胥靡.(通“___糜_____”) 6.擿.玉毁珠(通“____掷____”,__扔__掉____)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鴈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

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

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11
一、读
1、听读 2、学生齐读
2020/4/11
二、理解文意
2020/4/11
三、思:
“何以利吾家?何以 利吾身?“
2020/4/11
梁惠王章(上)一
孟子见梁惠王
2020/4/11
一、简介《孟子》 阐发孔丘的思想学《孟子》一
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 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 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 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 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 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 “王道”,主张德治。
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 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 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
2020/4/11
译文:
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 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 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 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 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 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 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原文:
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 未有仁而遗。 ⑧苟:如果。 ⑨餍(yan):满足。遗:遗弃,抛弃。
2020/4/11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 “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 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 “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 行了。
大王说‘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呢?
2020/4/11
原文:
‘何以利吾家?万 乘之国,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 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 乘之家⑦。万取千焉,千取百焉, 不为不多矣。
2020/4/11
原文:
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 未有仁而遗⑩ 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2020/4/11
原文:
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④土庶 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 ⑤交征:互相争夺。征,取。
2020/4/11
原文:
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 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⑦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 多矣。
2020/4/11
原文:
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 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 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据刘向《战国 策。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 韩、赵、魏(梁)、燕、齐、楚、秦 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 东周、西周。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 “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 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 20小20/4/,11 有兵车百乘。
2020/4/11
译文:
大夫说, ‘怎样才对我的封地有利呢?’
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 ‘怎样才对我自己有利?’
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 国家就危险了啊!
2020/4/11
译文:
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 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 兵车的大夫;
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 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 兵车的大夫。
2020/4/11
二、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 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 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 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 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2020/4/11
原文: 王曰:
“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 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 “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 已矣。王曰, ‘何以利吾国?’ 大夫
2020/4/11
原文:
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 未有仁而遗⑩ 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2020/4/11
原文:
孟子对曰: “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 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 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 交征⑤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