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优秀7篇)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优秀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漂亮的编辑帮家人们分享的《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优秀7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篇一《父亲的菜园》中有这么一个片断:父亲辛勤劳作后有了回报,菜园里长出了一片绿绿的豌豆。
父亲却把这些豌豆要来肥田。
教学这个片段时,设计在课件中出示豌豆的图片,然后提问:假如这绿绿的豌豆就在眼前,是你家的,你有什么想法?孩子们顿时兴奋了起来。
“我想吃了他。
”“我想卖掉它。
”……“但父亲是怎么做的?”就像我想象中的一样,我顺势提出了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后问道:“老师,干嘛偏要用豌豆来肥田,到山上摘些树叶肥田不就行了吗?”“对呀,其实,把豌豆摘下来一半要来吃,一半卖了要来买化肥可以吗?”……看来孩子们都舍不得把豌豆要来肥田。
其实,我也这么想,但是……。
面对孩子们的质疑,说什么好呢?尴尬死了!哪个家伙写篇这样的鬼文章。
在这堂课的较后,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假如现在这位父亲就在眼前,你会跟他说些什么呢?孩子们又兴奋起来了。
“叔叔,你好!”麦胜焯一站起来就吐出了这么一句。
“你好!”幸好,我的反应也不慢。
”“你能教我们怎么种蔬菜吗?”“当然能!”我像条件反射似的的回答。
“那就先交学费吧!”末了,我心血来潮又补充了一句。
全班哄堂大笑起来。
“叔叔,我建议你在地里种些地瓜。
”黄伟明说。
“你一定很喜欢吃地瓜了。
”我说。
“可惜我的儿子不喜欢吃。
”我又补充了一句。
同学们又笑了,我也跟着他们在快乐地笑。
……我不知道这样的教学是否合符规范。
但我觉得这样的课堂很快乐,学生快乐,我也快乐!《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篇二《父亲的菜园》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通过讲“我”家因新修的公路失去菜园,父亲却克服重重困难在山坡上重新开辟了一个新菜园,赞扬了父亲不怕辛劳,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1刚刚讲了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父亲的菜园》,感触颇深,下面是《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父亲的菜园》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
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教学反思《《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可是在真正讲课的过程中,却发现了诸多问题:一、课堂容量过于多。
因为内容量大,导致某些环节处理的不够细致,特别是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不够充裕,读的时间也无法充分的保证。
课文比较长,对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训练还不够到位;学生交流时,还不能完全放开,指导较多;教学时间长,略读课文居然用了两课时。
这也给自己提了个醒,在今后的略读课文教学中要做到有针对性,简洁明快。
二、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有待全面提高。
从课堂上学生的总体表现来说,喜忧参半。
有一部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很快,积极性也高。
相对的另一部分孩子的表现则不尽人意。
我想这可能也与自己平时在课堂的训练中忽视这部分不太爱表达的孩子有关。
在今后的课堂中,与学生间的口语交际训练得加强,争取大面积的提高孩子的说话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课堂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差距还是不小的。
特别是很多孩子的表现是很被动的,在教师的引导下是一个样,自己学习的效果又是另外一个样。
阅读理解方法的指导还需进一步总结提高。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2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教师发展中心和王__名师工作室给我这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下面,我就我指教的《父亲的菜园》谈谈的思考,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近年,我们重视“学本课堂”,重视学生的学情,这一次的磨课也让我在备课的过程中更重视孩子的学情。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精心整理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下面是3篇关于小学语文课文《父亲的菜园》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阅读!《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一《父亲的菜园》是一篇略读课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
本设计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
重点结合“父亲”在开荒、“我们的”“力。
《父亲的菜园》是一篇略读课文,重点在学生自读自悟。
但讲完这篇课文后,我深刻感受到新课改的课堂艺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是你对新课改理念的综合体现,具体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
1.创设情境。
这节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父亲,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逐步走入课文,这样便于体会人物精神风貌,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2.以读代讲。
读书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充分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实施有效指导的过程,以读代讲在尊重学生对课文个体化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从而挖掘它的人文思想,并能指导学生的行动。
提高了读书活动的实效性,教育他们学会敬重父母。
3.自读感悟。
课堂上我让学生边读边做批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
同样的文本,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让他们做批注,不但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性化的理解,而且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4.及时评价。
教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及时有效。
多元化的评价也会博得学生的致高兴趣。
所以,我觉得自身的应变能力及简洁明快的课堂语言很重要,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
教学反思,—写出感悟—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
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
重点结合“父亲”在开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引导学生畅谈读后的感受。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1《父亲的菜园》是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选读课文,因为上一个学期单元测试时曾出现过这一篇文章,孩子们基本能解读文章蕴含的道理。
于是我想,在这一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是重点引导孩子关注文中父亲的一些言行表现体会他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吧。
课开始了,我们在通读的基础上,开始交流。
孩子们随意地开始畅谈自己的学习所得,有的说,父亲是一个勤快的人;还有的说,父亲是一个很爱家的人;有的则说,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看得远(去年的单元测试中曾有这样一道题目)。
这时生1站起来说:我重点研究了课文的第一段,课文中说“一条新修的公路,使我家失去了四季翠绿的菜园。
我们的心情都不大舒畅,没有了新鲜的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
”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婴儿来讲,奶是最美味的食物,断奶时一定是很痛苦的。
生2紧跟其上,说:对,我也这样想,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这一个四季翠绿的菜园就如同是婴儿每天要喝的奶一样,非常重要。
生3说:我是从下一段中联想到的,‘父亲望着饭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说明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了这一块菜地,意味着我们一家人再也难以吃到足量的.蔬菜了。
在孩子们的启迪下,我突然发现了一条有意思的通道,眼前如同出现了一片新的天地,毅然收回原有的一些设想,引领孩子们奔向一片新的天空。
师:没有了菜地,可以再开辟一片呀,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的父亲现应承担起这一份责任啊!终于有一天,父亲望着饭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说要重新开一块菜地。
你能读懂这一句话吗?生4:我读懂了,终于有一天,说明父亲想了又想才作出决定的。
师:为什么要想了又想才作出决定呢?父亲做事是不是有点不够果断哪?生5:不,因为‘在我们这里要找一块可以当菜园的地,是相当困难的。
生6:虽然很困难,但父亲说这一句话的神情是非常‘坚毅’的。
生7:我是从我们的神情当中了解到开辟新菜园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当时的神情是“诧异”,是“疑惑”。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1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锻炼,也是一次提升,以我自己的性格,做任何事好像都是临时抱佛脚,所以拿出的东西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时间的雕琢,从两天赶一篇论文到一个晚上备好一堂30分钟的课,把苦痛的日子留到最少,大概可以算得上是我的一种风格了。
结果于我来讲并不重要,只是每次都像是被卡在沙漏的瓶颈,无论怎样挣扎,还是容不下下一个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教我如何说。
回来谈这节课,30分钟的小课,又是略读课文,不能面面俱到,又不能没有重点,仔细阅读文本,从中揪出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句子: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从这个变化之大出发,探索父亲身上的一些闪光品质,牵一发而动全身。
还有听取了校长给的字词教学的建议,时间短,又是略读课文,不能每个词都讲,但是可以抓住某一个词重点讲,在“箢箕”这个词的教学后我发现,采用图片的方式更加直观、亲切,因为这跟孩子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整节课从导入到字词的教学设计都还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个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把字词教学与文本的内容结合起来,之前设计让孩子们从文中找出描写祖父的菜园的短语,可是想想四年级的孩子会不会什么是短语都不懂,然后找出所有的短语有可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如果半天找不出来,这节课就完了。
一方面字词比较多,另一方面找短语又比较困难,我就把两者结合起来,先入为主,直接给孩子们短语,但是形容词又以空格的形式让孩子们从文中自己去搜索,既让孩子们锻炼了略读课文搜索关键信息的能力,又让孩子们积累了这些词语的用法,学会了这几个词的写法,唯一欠缺的是这个时候如果能自己面批一些学生,然后发现学生在写的时候出现的问题,这样效果会好。
遗憾的地方是关于父亲的品质分析部分,关键的一段少了两次读的环节,这两次读的遗漏让这节课大打折扣。
对于重点段落的教学一定要熟悉,这是给自己的一点建议。
让学生板书父亲身上的一些闪光品质可能不够准确,但是学生的自主性还是发挥了,总体而言,品读环节太过简单,衔接到最后一段的朗读,情感也不够,本来还要给大家看一幅与文本相称的图片,当时不知道怎么就草草结束了这节课,这点有些失败。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7篇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整编的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较新7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篇一这篇略读课文记叙了父亲在一片荒凉的山坡上开垦一块土地,使它成为“我家”菜园的事,表现了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体现出作者对父亲、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依次写了“失去菜园、决定开垦、开垦荒地、垒上石墙、种上豌豆、豌豆肥田、拾粪肥田、菜园丰收”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父亲言行的具体描写,表现父亲的优秀品质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引导学生从描写父亲开垦菜园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的爱是教学重点。
体会父亲在荒坡上开垦菜园的艰辛,对城市的学生来说是教学上的难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加强学生自主阅读实践,加强对记事写人这一类文章特点的感悟,进一步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从父亲坚忍不拔的品质中受到教育,培养热爱土地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也就是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其中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学习文中的父亲的优秀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的质疑问难、讨论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出现了下列的现象:课文第九自然段落是描述父亲用“豌豆肥田”的情节,文中有这么一个句子——“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而后又告诉作者:“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针对用“豌豆肥土”的做法,学生们展开了争辩,褒贬不一。
有的学生认为:用豌豆肥田不合算,理由是:(1)文中说家里的菜碗总是盛不满,说明家里缺少菜,这些豌豆果实应当让家里人吃;(2)肥田有更好的的办法,如去远点儿的地方割青草,然后挑回来……还可以……老师,您说是吗?我没想到学生会钻“牛角尖”钻到这儿来了,学生的这种观点是对教材内容的否定?是生命化教育的亮点?这是我在备课时始料不及的,真让我叫苦不迭,心里暗暗地嘟囔着:在高喊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今天,怎么来了个这样的教材……课堂上,为了维护做老师的尊严,只好自找下台阶的路,绞尽脑汁想了一番,我故作轻松地说:“看来你们舍不得用豌豆来肥田。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一、引言《父亲的菜园》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的故事。
本文通过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反思,探讨如何提高略读课文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勤劳和坚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尊重。
(2)引导学生学习“父亲”的勤劳和坚韧,培养学生的坚韧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勤劳和坚韧。
(2)引导学生学习“父亲”的勤劳和坚韧,培养学生的坚韧品质。
2. 教学难点(1)体会“父亲”的情感变化,理解“父亲”的勤劳和坚韧的精神内涵。
(2)引导学生将“父亲”的勤劳和坚韧的精神品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劳动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2)提问学生:你们的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是如何工作的?你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2. 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3. 精读课文(1)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父亲为什么要开辟菜园?父亲是如何开辟菜园的?父亲在开辟菜园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从父亲开辟菜园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以上问题,交流学习心得。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一、引言《父亲的菜园》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父亲在荒凉的山坡上开垦出一块菜园的故事。
文章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以及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形象,体会文章的主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以及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生字词教学:通过预习、检查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2. 课文内容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形象,体会文章的主题。
3. 写作方法教学:通过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如描写、对比等,让学生学习如何描写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父亲的形象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4. 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习如何描写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生字词教学:让学生预习生字词,然后通过检查、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3. 课文内容教学: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形象,体会文章的主题。
4. 写作方法教学:通过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如描写、对比等,让学生学习如何描写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一、引言《父亲的菜园》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一块菜园的故事。
这篇课文不仅展现了父亲勤劳、坚韧的品质,也表达了对父亲的赞美和敬意。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形象,体会文章的主题。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 8 个生字,理解“诧异、疑惑、坚毅、狰狞、可怖、贫瘠”等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形象。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形象。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勤劳、坚韧的品质,体会父亲对家人的爱。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形象。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 教学难点体会父亲勤劳、坚韧的品质,以及对家人的爱。
理解“父亲的菜园”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形象。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形象。
3. 朗读感悟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感受父亲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在朗读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农民劳作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农民的辛勤付出。
提问:你们的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父亲的菜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位父亲是如何在荒凉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一块菜园的。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父亲的菜园》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的故事。
文章赞扬了父亲执着、勤劳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反思:一、成功之处(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让学生自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能力,还培养了自主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注重朗读指导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教学中,我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父亲”开垦菜园的部分时,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父亲”的艰辛和执着;在教学“父亲”的语言时,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父亲”的勤劳和朴实。
通过朗读指导,学生不仅提高了朗读水平,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例如,在教学“父亲”的品质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身边的人是否具有“父亲”的品质;在教学“父亲”的语言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与他人交流的。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提高了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二、不足之处(一)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教学中,我没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导致有些教学环节时间过长,有些教学环节时间过短。
例如,在教学“父亲”开垦菜园的部分时,我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教学环节时间过短,没有充分展开。
(二)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在教学中,我没有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导致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我没有及时给予评价,导致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范本(2篇)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范本《父亲的菜园》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园,父亲毅然要开一块菜地,重点描写了开荒、填土和育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依据略读课文的编写意图,设计以下教学环节:先让学生借助字词典把课文内容读准确、读通顺。
然后让学生用简略的语言概括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目的。
其三抓住文中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的语句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
这一个环节按照“画出相关句子—写出感悟—同桌交流—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
其四:学生思考:课题为什么父亲的菜园为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范本(2)《父亲的菜园》是一篇优秀的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具有教育意义。
通过讲述父亲开辟菜园的过程,呈现了劳动的价值和乐趣,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勤奋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明确地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目标,导致学生有些迷茫。
下次教学时,我应该明确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他们将学到什么,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其次,教学内容的呈现不够简洁明了。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我有时会过于详细地讲解,导致学生容易迷失在细枝末节中。
以后我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关键点。
此外,在活动设计方面,我也存在一些欠缺。
我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下次我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或小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另外,对于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也需要加强。
在课堂上,我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发表观点,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有关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主要是对教学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便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1《父亲的菜园》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着、勤劳的品质。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园,父亲毅然要开一块菜地,重点描写了开荒、填土和育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我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感悟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
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
重点结合“父亲”在开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引导学生畅谈读后的感受。
对课文题目《父亲的菜园》,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作者所以将这块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而不是“我们的”“我家的”,正是因为这块土地是父亲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荒蛮多石,暴雨冲土,贫瘠无肥)进行抗争,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才拥有了这块“翡翠般的菜园”。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都表现出了这位普通农民勤劳朴实,执着自信的品质。
父亲创造的不仅仅是荒凉中奇迹,而且是顽强意志与不懈努力的胜利。
任何教学过程都不是完美的。
不足之处是课堂内容量大,以致某些细节处理的不够细致,特别是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不够充裕;课文比较长,对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训练还不够到位;学生交流时,还不能完全放开,指导较多;教学时间长,用了两课时,在今后的略读课文教学中做到有针对性,简洁明快。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2《父亲的菜园》是一篇略读课文,重点在学生自读自悟。
但讲完这篇课文后,我深刻感受到新课改的课堂艺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是你对新课改理念的综合体现,具体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
2021年《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15篇
When you can't make a decision, let time help you decid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2021年《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15篇《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1《父亲的菜园》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父亲的菜园是一篇略读课文,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
课文重点写了开荒、填土和肥土,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依据略读课文的编写意图,设计以下教学环节: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内容读准确、读通顺。
然后让学生合上书,用文中的词语完成词语搭配,理解难理解的词语。
接着抓住文中描写关键的语句去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菜园。
这一个环节按照“画出相关句子—说感悟”的过程组织学习。
另外思考为什么以“父亲的菜园”为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然后抓住文中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的语句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
这一个环节按照“画出相关句子—写出感悟—同桌交流—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
最后学生思考:学了课文,你在写作方法上得到什么启示或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围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特点来谈收获。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我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感悟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
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
首先,我问学生“这个是一个怎样的菜园”,学生很容易便回答到,这是一个碧绿的、诱人的、肥沃的、来之不易的,接着就趁机针对课文题目《父亲的菜园》,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作者所以将这块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而不是“我们的”“我家的”,正是因为这块土地是父亲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荒蛮多石,暴雨冲土,贫瘠无肥)进行抗争,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才拥有了这块“翡翠般的菜园”。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优秀6篇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优秀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小编给家人们整编的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优秀6篇。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篇一《父亲的菜园》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父亲历尽艰难为家人开垦菜园的动人故事。
故事中的父亲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用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他带给子女的,不仅是一个菜园,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子女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园,父亲毅然决定开一块新菜地。
课文重点叙述了开荒、填土和育肥的过程,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因此,让学生画一画课文中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并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这些语句,来理解“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进而感悟父亲坚毅、执着的品质和对土地的热爱,这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本篇为略读课文,应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在读中感悟父亲的品质,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前提下,我让学生运用学习过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出概括此类写事文章主要内容时用“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比用“段意串连法”要简洁、准确得多。
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使教学重点得到了突破,巩固了四年级“概况主要内容”这一重难点。
在教学“品读句子,感受品质”这个环节时,我让学生先来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各抒已见,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了多角度的个性解读。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必然有自己的初步感受,而这种感受也是较真且较贴近文本的,在这一真实感受的驱使下,学生才更有深入分析、理解文本的兴趣和动力。
于是,“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他身上的哪种优秀品质的?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运用我们学过的品读语句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品读作者写得较好的一件事,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的菜园》教学反思
《父亲的菜园》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阅读课文,通过讲“我”家因新修的公路失去菜园,父亲却克服重重困难在山坡上重新开辟了一个新菜园,赞扬了父亲不怕辛劳,坚忍不拔的毅力。
在教学中,我通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先充分地读了课文,自读自悟;然后围绕重点、难点讨论了一下,互相提出和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由于学生基本掌握了“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因此,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基本上能从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描写中,体会到父亲勤劳、吃苦、不怕困难,更能体会到父亲热爱土地、合理使用土地的思想感情。
在讨论的时候,重点结合“父亲”在开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付出,引导学生来畅谈读后的感受。
在这一点上,虽然能体会出父亲的美德,但是在结合实际的时候,学生却不能拓展开来,尤其是不能把这中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拓展开来,大家的思维只是限制在了这一篇课文中,后来我想可能是因为同学都生活在江南水乡鱼米之乡,无法想象那荒凉的山地开发的艰苦!所以,在课堂中我要学生们把父亲遇到的恶劣环境(荒蛮多石,暴雨冲土,贫瘠无肥)同生活中的困难联系起来,比如对于我们平凡的生活来说,困难、挫折、逆境等等,就是父亲经营菜园时遇到的困难,那么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挫折,父亲的什么精神可以激励你呢?这样一来,学生若有所思,然后就有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联系生活实际来谈,也就谈得比较好了。
课堂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差距还是不小的。
特别是很多孩子的表现是很被动的,在教师的引导下是一个样,自己学习的效果又是另外一个样。
阅读理解方法的指导还需进一步总结提高。
除了教师的引导要有方法外,学生自学的手段方法也要进一步规范。
防止学生脱离教师这根拐棍就会站不稳或摔跟头。
读文章是为了明理,更是为了导行。
如果学生读了一篇文章,能心有所动,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把学到的道理运用起来,那就是真正读懂了书,读了有用的书,也就达到了读书的目的了。
希望父亲的精神能启迪孩子们的心灵,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能助一臂之力。
用标点符号缚住你的作文
在写作文时,一些同学往往不会运用标点符号,有的在作文中乱点一气,有的干脆一“逗”到底,一大段文句,到最后才来上一个句号。
同学们之所以出现这类问题,一是还没有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二是不重视标点符号在作文中的作用。
殊不知,标点符号的作用可大着呢!
同样一句话,运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就可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有个大才子徐文长,他在一次外出时正赶山梅雨天气,无法赶路,只好吃住在朋友家里。
一连几天,朋友见他毫无回家之意,想逐客又不好开口,就写下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的本意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是在往出撵客。
可徐文长看了,却是这样念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个字都未变,就是用了不同的标点符号来断句,意思就截然相反了。
苏联早期有一位很有才华的作家安德列.梭勃里,他写作时比较急躁,经常为赶速度而忘了加上标点符号。
一次,《海员报》的编辑收到他的一篇小说。
这篇小说题材很有趣,语言也挺生动,但读起来却杂乱无章,想动手修改,又怕伤了梭勃里的自尊心,这下可难住了编辑,只好准备弃之不用。
报社的老校对布拉果夫听说后,队编辑说:”把原稿交给我。
我用人格担保,一个字不动,就能让他大为增色。
”编辑莫名其妙,但出于对老同志的尊重,还是把稿子交给了他。
第二天,编辑接过布拉果夫修改过的稿子一读,竟呆住了,小说原来的毛病一点没有了,而且确确实实一个字没改。
由于梭勃里写稿不加标点,把文稿搞得一塌糊涂。
而布拉果夫工作了一个晚上,就是为原稿打上了标点符号,他仔细地加上了逗点,句点,又划分了段落。
编辑一读,小说原来的毛病竟一点没有了。
第二天,小说就在《海员报》上发表了。
安德列梭勃里看到后非常激动,马上登门为自己不加标点的行为承认错误。
小小的标点符号,救活了一篇好小说,足见标点符号的作用之大。
唐代大诗人杜牧有一首诗,想必许多同学都熟悉: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人把这首诗改编成下面的样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你看,没有增删一字,只是巧妙地用标点符号进行一番处理,使时间、地点、场景、人物、台词一应俱全,就这样把诗歌变成了一个精练的小剧本,多么神奇!
父亲,一生受尽劳累,,您的信念只有一个,为儿女谋幸福,正是在您的耕耘下,家庭和谐美满,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今天是你的节日,谢谢你!——410班主题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