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作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12课)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一遍过
背记手册 (三)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12课)--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一遍过 【背课标+背线索+背考点+图片解读+易错点+分类速查】1. 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2. 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单元时空】(时空定位把握脉络)时间事件作用/地位/重要史实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前221年-前207年*区别秦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皇帝制度、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焚书坑儒 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公元前 209 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 207 年 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秦朝灭亡 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景帝继续推行,出现“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
(梳理考点夯实基础)考点1、秦灭六国考点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考点3、巩固统一的措施经济措施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长度、容量、重量单位)影响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便利了经济的发展交通措施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影响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交通网;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军事措施设郡派兵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军事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回被匈奴占领的地区筑长城在原有北方诸侯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影响对边疆地区的开拓和经营,使其管辖的范围大为拓展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考点4、秦的暴政秦始皇评价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注重发展生产,加强对社会的管理,对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解读-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2024新版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素养提升教案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解读一、单元课标解读【导论】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推行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东汉后期,政治动荡,社会危机严重。
两汉时期,中国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
【内容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知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马迁与《史记》、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朵病论》、华佗的故事等。
【素养目标】二、单元教材分析【大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秦汉时期的历史。
这一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单元在全册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历年中考考查的重点,需要重点把握。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秦朝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
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东汉统治后期,政治动荡,社会危机严重。
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
秦汉时期的文化辉煌大气,史学、文学、科学技术、艺术都有创新,许多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
D 是( )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D.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经济上: 1.统一铸币 (五铢钱)2.盐铁官营
3、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三、作用: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P55 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国力强盛,版图拓展。 想一想,这与汉武帝强化中央权力有什么关系?
《汉武帝》 宋 .释智圆 酷矣秦皇灭,荒哉汉武还。 将军封五利,神药访三山。 重色为金屋,穷兵过玉关。 岂知尧舜道,千古在人间。
2.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
B 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
A.锦衣卫 B.刺史
C.太尉
D.节度使
3.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食用盐的管
理。下列哪一位皇帝曾经把地方上的盐
D 的经营权收归中央( )
A.秦始皇 B.汉文帝
C.汉景帝 D. 汉武帝
随堂训练
4、西汉时期我国古代的最高学 府是 ( B ) A.书院 B.太学 C.大学 D.学宫
作用:增强了中央财力
补充说明:
军事上:反击匈奴 ①河套战役,卫青率兵夺回河套, ②河西战役,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 ③漠北战役,卫青、霍去病进击漠北,大败匈奴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
一、条件(客观、主观)
政治上: 1、颁布推恩令 2、建立刺史制度
二、
措 施
思想上: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设立太学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空纵横】【阶段特征】政治上:秦朝完成国家统一,创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统一国家的特征得到完整体现。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社会动荡,王朝走向衰败。
三国鼎立的形成,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经济上: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秦朝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和货币制度,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等措施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思想上:秦始皇“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汉武帝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
秦汉时期史学、文学、科学技术、艺术都有突出成就。
【知识建构】【考点梳理】第9课秦统一中国(p44)一、秦灭六国——实现统一1.条件:①使秦国国富兵强,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②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善用人才。
采取了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
③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这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要求。
2.过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结果:(时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定都。
4.意义:结束了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二、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目的:适应,加强(二)内容1、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2、中央政权机构:由、、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决断权由掌控3、地方行政制度:废除(制度),建立由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三)影响1、郡县制的实行,使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的基本模式(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三、秦代的统一措施(一)目的:适应(二)措施1、文化上:统一文字,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影响:使政令能够在;有利于2、经济上:①统一货币,以秦国的 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影响: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影响: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3、交通上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影响: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②开凿灵渠 ※影响:沟通了湘江和漓江;至今仍具有运输和灌溉功能 4、民族关系上 ①对南方: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在越族地区设郡管理 ②对北方: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三)影响1、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评价秦始皇:功绩:(1)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罢黜百家,尊崇儒
儒”;采用法家思想,
的不同点 文化
术”;兴办太学
崇尚法治
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皇帝和杰出的政治家;都在政
相同点 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
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命题点:秦统一中国
★(2022·甘肃省卷)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
公元前 60 年,西汉朝廷设置西西域域都都护,标志着西
西域都护 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护
对西域
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
的管理 班超经
与汉朝建立联系,班超在西域期间,派甘英出使
营西域
大秦(即罗马帝国),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考点 7: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七上第 15 课 P72-78)[2022·甘肃省卷 18(3), 2020·甘肃省卷 15(2),2019·甘肃省卷 13(2)]
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考点 1:秦统一中国(七上第 9 课 P44-49)(2022·甘肃省卷 2,2020·甘肃 省卷 2,2019·甘肃省卷 2)
课标要求: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
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公元前 230 年—前 221 年,秦秦国国先后攻灭韩、赵、魏、
影响 (2)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东汉末年,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张陵创立的五斗米
道教
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道教和
佛教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丝绸绸之之路传入中国,佛教 佛教 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路在社会、思想、文学以
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核心考点梳理)-【历史奇妙游】2023-2024
一、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休 背 为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政权 养 景 和稳定社会局势 生时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时期 息期 政 表 增加农业劳动力(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轻徭薄 策 现 赋的政策;减免徭役及兵役
“
汉朝初期采取了① 休养生息 的政策,注重农业生
背
文
产,使遭受秦末战乱破坏的社会生产逐渐得以恢复和
一 事
的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派大将 安定和民族之间的和平 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西起临 相处,也一定程度上保 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护了黄河流域的经济、
措
文化的发展
施
巩固统 思
一的措 想
施
焚书坑儒: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 思想言论,下令烧毁诸子百家书 籍,又将众多提出非议的儒生和 方士坑杀
钳制了思想, 摧残了文化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核心考点梳理
一、 时空线索 三、 素养提升
二、 考点解读 四、 综合训练
一、 时空线索
二、 考点解读
考点1 秦始皇 秦统一中国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 措施 2022年课标: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一、秦始皇、秦统一中国
秦朝形势图
关键信息:秦、咸 阳、骊山、临洮、辽 东郡、象郡
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秦朝疆域:东至东
海,西到陇西,北至
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1)兼并六国:公元前230—前
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
秦
统 一 中
概 况
国
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
221年,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三、盐铁专卖
汉武帝的烦恼3
那时候,私人铸币 还没有完全禁绝,
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里,富
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汉武帝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的?
经济上:把盐铁铸币权收回中央
,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专
卖;平抑物价。
“五铢”钱
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 五铢,故得名。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 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
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资料: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 千乘(shèng)万乘,和天子一样 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 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汉武帝的烦恼1
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 你会劝汉武帝怎么做?
主 父 想办法削 偃 弱诸侯国
的势力。
猜猜“我”是谁?
汉A景帝经社过会汉比高较祖 安、 定文 ,帝 百和 姓富我裕的起共来同,努出力现,了汉“朝
文景之治”
汉B文帝我,奖和励景农帝桑一,直提坚倡持节汉俭高,祖重休视养“生以息德的化政民策
我”和。我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
汉C高祖亡的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
生产。
汉D武帝我一统在,政汉治朝、开经始济进、入军鼎事盛和时思期想上实现了大
诸侯国势力强大, 颁布推恩令,削 严重威胁到中央 弱诸侯国的势力
2.请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 不同态度。汉代讲经图中 的“经”主要是什么内容?
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 他思想文化进行极其粗暴野 蛮的破坏。汉武帝独尊儒术 ,以儒学为正统。 “经”主要是《诗》《书》 汉代讲经图 《礼》《易》《春秋》(《五经》)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秦朝 西汉
北击匈奴 修筑长城 和亲政策
反击匈奴
凿空西域 丝绸之路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西汉初期,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 汉武帝时大举反击匈奴。对抗的高潮是公元前119年的漠北 战役,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逐渐形成,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 大动脉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复三十而税一”“复五铢钱”“释奴婢”“并官省职”,结合所
学可知,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还合并郡县,
5.(2023·山西中考)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
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这反映了他们主张( A )
A.以农为本
B.戒奢从简
C.兴修水利
D.重农抑商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可知,其建议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
农业,都附着于本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他们主张以农为本,A正确。
齿轮残件
【解析】依据图片可以看出,汉代出土的文物制作精良,构思巧妙,有较高的科技水平,
这表明汉代手工业技术水平较高,C正确。
9.(2023·广州中考)汉代某皇帝统治时期,陆续下诏“复三十而税一”“复五铢钱”“释奴
婢”“并官省职”,这些措施使社会逐步安定。该皇帝统治的时期被称为( B )
A.“文景之治”
(部分)。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 B ) A.春秋诸侯的争霸战争 B.秦统一六国的进程 C.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 D.秦走向灭亡的原因
十七年,攻韩。 十八年,攻赵…… 十九年, □□□□南郡备敬[警]。 廿年……韩王居□山。 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属。 廿二年,攻魏粱[梁]。 廿三年,兴,攻荆, □□守阳□死。四月,昌文君死。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复习
方法梳理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史论结合,客观,全面,一分为二。 将历史人物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
总
结
特 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征
英雄展厅
蒙恬
卫青
霍去病
张骞
纵横梳理
秦汉民族关系
秦朝与匈奴的关系 派蒙恬被击匈奴
汉初: 和亲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 汉武帝:卫青、霍去病 反击匈奴
经济凋敝
家思想郡的(正统守地)位
集权
推行儒县学(教育令郡,)县在制长__安___地兴方办政太府学
统一铸造_五__铢__钱_
实行盐铁_官__营___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_物__资___平
抑__物__价__
军事 北 东 开击到 发统匈南一辽秦奴疆东的,,是)修兴多;我筑修民长_国灵_城_族渠历_(_的。史西封起上_建临_第_洮_国一_,家个公 _霍_。元_去_前_病_1_1出9年击,匈派奴卫___青__、
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 五岭之戌,外内骚动,百姓罢蔽……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三:以下是某校初三学生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 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首字方连词经法济: 文长化河交西流,中西欧
疆域对比
西域都对比护西的汉设和秦置朝的疆域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公元前60年 职能:总管西域事务
意义
从此,西域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 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秦朝和汉朝的历史,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建立和发展等。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夏商西周的历史,对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秦汉时期的历史知识相对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秦汉时期历史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建立和发展。
2.教学难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合作,探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过程。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相关内容。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案例资料:准备与秦汉时期相关的历史案例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故事,引起学生对秦汉时期的兴趣,如:“你们知道秦始皇是谁吗?他有什么样的成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如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建立和发展等。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解读)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课标解读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标描述
课题
课标分解(核心素养)
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陈胜和吴广 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西汉
通过阅读教材,知道 汉武帝的大一统及汉 匈的关系发展。进一 步认识到到我国自商古鞅变法 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 家,祖国的历史是由 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 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强化家国情怀。
尝试阅读古代的文献 材料、图像材料,观 察实物材料,并加以 分析,概括并提取其 中的历史信息。尝试 运用可靠的、典型的 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 论证,有根据地说明 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看 法。在此基础上形成 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
3.二者之间的联系:①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②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 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4.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专制主义是针对皇权和相权而言的,中央集权是针对中央和地方来讲的。
大一统
《春秋公羊传》提出的重要政治思想。大,重视、推崇;一统,统一。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解读
课标解读
中国古代史
秦汉时期
课程内容
课标解读
张
蔡
仲
伦
景
司
马
文景之治
迁
华 佗
丝绸之路
独尊
儒术
秦始皇
道
教
大泽乡 起义
汉武帝
佛教
休养 生息
内容要求
了解 与 知道 了解:对所列知识内容有初步的认识,能够厘清事件的 来龙去脉,要“说得清”; 知道:识记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如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标志、意义等,要“记得准”
七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复习课件(部编版)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公元前221年——220年】
2.【阶段特征】
中国历史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政治:官僚制度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 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农耕区域扩大到岭南、河套、河西、 西南夷。 (3)思想:从法家独尊,经历汉初的黄老学说治国,到汉武帝时期形 成各家合流而成的新儒学,占据主流。文学中盛行气势宏大的汉大赋, 反映了大一统时代的气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5.【知识梳理】
原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重;法律严苛) 因 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
前期:陈 时间地点
胜、吴广
农 起义
人物口号
民
地位
起
义 后期:刘
邦、项羽 经过
起义
5.【知识梳理】
原因
①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力大大增强②秦王嬴政重用人才 (李斯、韩非等)③连年战乱,人民渴望实现统一④兼并 战争促进了局部地区统一
时间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都城
咸阳
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汉文帝、汉景帝
文景 之治
内容 表现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③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 充盈。出现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说课稿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历史变迁,包括秦朝的建立、西汉和东汉的更迭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封建社会的起始,认识秦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秦汉时期的历史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夏商西周的历史,对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
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秦汉时期的历史脉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变迁,认识秦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汉时期的历史变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教学难点:秦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的阐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材料,生动形象地展示秦汉时期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秦汉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封建社会的起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秦汉时期的历史变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秦汉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模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核心考点 素养提升 聚焦中考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项目
中国
同时期的世界
(1)政治:封建社会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大一统
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2)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
续表
秦代 的中
经 济
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 ,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 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解决了各地之间换算的困难,便 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 央集
陆路: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一 权制
(统一车轨),修筑贯通全国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度和 措 交 的道路
统一 施 通
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
措施
水路:开凿灵渠
秦代 中
大权。(2)中央官制:皇帝之下设丞相、太
的中 央
尉、御史大夫,(“三公” )分管行政、军事和
央集 集 内 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3)
权制
地方行政制度:①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由
度和 权 容 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②全国分设乡、里、亭
济发展需求:各地域经济发展,要求打
统
原 破政治分裂带来的阻碍。 一
秦朝形势图
中 因 (3)秦国实力:秦国经过商鞅变法, 识图依据:咸阳、桂林郡、象
国 实力最强,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郡、南海郡等;以咸阳为都城,
(4)嬴政的作用:秦王嬴政招募各国 实行郡县制,北部边疆以长城为
的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续表
(1)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
中考历史作业本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等。
【拓展视野】 20.(2021·贺州)如图为我国考古发现的秦汉时期的书写材料。它印证
了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前,秦汉时期使用的书写材料主要是 ( C )
中国文物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下图这组与牛有关的文物反映出汉代 ( D)
A.绘画技巧的成熟 B.盐铁官营的实施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农耕技术的发展
5.★(2021·眉山)在今山东、山西、江苏、四川等地发掘的汉墓中,西
域骆驼的形象在画像石、画像砖、壁画、摇钱树、铜镜、铜器装饰上
随处可见。这反映出当时内地与西域
9.(2021·宿迁)今天陕西西安和平门附近有个地方叫下马陵,传说就是
因为董仲舒去世后葬在此地,一日汉武帝经过此地,为了表示对董仲
舒的尊敬,特地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汉武帝对董仲
舒如此尊敬,主要因为他主张
(D)
A.“推恩令”
B.废除丞相制度
C.抑制豪强势力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2021·聊城)《汉书·食货志》载:“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
(1)根据材料,概括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 识,指出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
不同之处:贾谊否定了秦始皇,柳宗元肯定了秦始皇。(或:贾谊从儒学 的角度进行评价,柳宗元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评价) 因素:社会环境(生活时代),立场,学识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秦始皇。
( B)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世袭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_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A. 废除郡县制度 B. 巩固分封C. 完善法律制度 D. 尊崇儒术
3.(2023·广东中考)秦朝时期,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A
A. 地方治理强化 B. 南方土地开发C. 社会矛盾缓和 D. 中央机构完善
B
A. 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B. 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的相互了解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有利于“文景之治”的出现
8.(2023·江西中考)下列史实与图示中①朝代相对应的是( )
D
A. 确立分封制 B.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C. 张骞通西域 D. 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6.(2024·重庆中考A卷)汉武帝在长安为太常博士的弟子兴建太学,使他们在太学中随博士受业,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各地方也都设立学校。汉武帝此举旨在( )
C
A. 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 剥夺诸侯王的权力C. 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D. 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7.(2024·湖北中考)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时,听说了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情况。再次出使西域时,他派副使访问了安息。随后,安息使节来到汉朝,并将鸵鸟蛋等礼物送给汉武帝。这说明张骞通西域( )
A
A.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 修建秦始皇陵C. 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D. 创立分封制
2.(2024·江西中考改编)下面是七年级同学编写的历史剧本《朝会》。该剧本中“始皇”认同的制度是( )
丞相王绾:今陛下一统天下,疆域辽阔,请分封诸子以拱卫王室。廷尉李斯:武王分封子弟甚众,诸侯互相攻击,而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始皇嬴政:廷尉所言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