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二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2014-2015学年苏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 2 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
2. 能力目标:(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假说——实验验证——理论。
(4)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 年的研究实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难点:(1)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与运用。
(2)运用遗传规律解释生活、生产的实例现象。
三、教学方法1. 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探究。
2. 指导学生在教材中找疑点、难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问、勤思考,且做好笔记3. 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和推理来学习本节内容。
4. 归纳概述、强化基础。
四.课前准备1. 学生的学习准备:(1)根据课本“边做边学”为引导,学习模拟实验的制作过程,进而理解生物在有性生殖时,由于遗传因子分离以及受精作用,结果导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2)通过解题过程的辅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师的教学准备:(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图、豌豆花示意图、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挂图。
(2)收集新颖素材,设计课件内容,形象直观地介绍实验操作步骤,激起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热情与欲望。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3.1.1基因的分离定律-苏教版
第三章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2)说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
(3)阐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4)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3.情感目标(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试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说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解释性状分离的现象。
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三、学法引导1.学习概念要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和理解。
2.注意遗传图解的正确书写。
3.体验孟德尔的科学探索过程,领悟实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四、学习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法。
五、学习过程:首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导入新课: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图片展示:展示几张明星及其孩子的照片,让学生对对碰,看谁与谁有亲缘关系。
提出问题,你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相似——遗传,差异——变异。
亲代与子代遗传相似的规律:是由孟德尔提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先认识了解孟德尔。
1、介绍孟德尔:(学生介绍)2、孟德尔的实验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阅读课本P31-32,找出原因:问:(1)孟德尔选择了正确遗传实验材料:豌豆,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1)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结果可靠易于分析。
(2)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杂交试验的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
1、相关概念自花传粉:相对性状:举例说出:人的一些典型的相对性状的图片,如有无酒窝、有无耳垂、是否卷舌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并通过练习教学巩固(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在弄清1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后,在进行2对、3对,甚至更多对。
苏教版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案
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假说——实验验证——理论。
(4)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实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难点:(1)对假说-演绎法的理解与运用。
(2)运用遗传规律解释生活、生产的实例现象。
三、教学方法1.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探究。
2.指导学生在教材中找疑点、难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问、勤思考,且做好笔记。
3.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和推理来学习本节内容。
4.归纳概述、强化基础。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1)根据课本“边做边学”为引导,学习模拟实验的制作过程,进而理解生物在有性生殖时,由于遗传因子分离以及受精作用,结果导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2)通过解题过程的辅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的教学准备:(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图、豌豆花示意图、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挂图。
(2)收集新颖素材,设计课件内容,形象直观地介绍实验操作步骤,激起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热情与欲望。
苏教版必修2 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案
教学设计本节内容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分离定律的应用三部分内容。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以及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教师在本节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概要地向学生介绍孟德尔的简历,介绍他在1865年发表的《植物的杂交试验》论文中,不但总结出科学的遗传研究方法,并提出“遗传因子”假说和揭示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从而为遗传学的诞生奠定了科学基础。
因此,孟德尔是遗传学奠基人。
教师在教学中,应先阐明孟德尔精心选择豌豆品种为试验材料的道理,以及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要点,为讲述一对相对性状的内容进行必要的铺垫。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是揭示分离定律的试验依据,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孟德尔的纯种紫花豌豆与纯种白花豌豆杂交试验现象,对F1和F2的性状表现,既要作准确的定性描述,又要作准确的定量描述。
定性和定量描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
结合“孟德尔的实验数据说明了什么?”的“积极思维”学习栏目教学,先引导学生阅读,从“事实”中发现七种不同的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结果,认识F1的表现型,F2代出现了两种性状,并通过计算发现显、隐性之比都接近3∶1的规律。
教师适时提出“如何解释孟德尔关于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结果?”激发起学生产生探求疑问的兴趣和欲望。
教师可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尝试自己解释F2的表现型出现了两种性状,并且显、隐性之比都接近3∶1的原因。
然后,教师再结合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试验遗传分析图解,把孟德尔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的解释概括如下:(1)卵细胞和花粉细胞中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因子,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因子,用大写英文字母(如A代表紫花因子)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因子,用相对应的小写英文字母(如a代表白花因子)表示。
(2)紫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产生的F1含有一对遗传因子(Aa),由于A是显性因子,因此,F1的表现型都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如紫花)。
3.1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1课时 教案 (苏教版必修2)
3.1 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课标要求1.识记并能准确书写遗传符号如自交、杂交、亲子代、母本、父本等。
2.本节课涉及到的基本概念比较多,可通过构建概念图的方法梳理相关的知识网络,加深学生对概念以及概念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如杂交、自交、测交;正交与反交;性状与相对性状;杂合子与纯合子等。
3.运用遗传图解解释1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现象。
●课标解读1.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教学地位遗传的基本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理解分离定律是理解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关键。
因此本节内容在遗传定律的学习中至关重要。
近三年的高考中,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综合应用、分离比的变式、显隐性的判断、概率的计算等知识的考查尤为突出,常以致死现象、基因互作等为信息,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教法指导1.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通过1对相对性状的豌豆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本节教学应先介绍1对相对性状的豌豆实验。
2.对于杂交试验过程“去雄、套袋、授粉”,建议先介绍两性花的结构,并播放初中已学习的关于自花传粉、向日葵的花序、异花传粉的flash影片,最后播放孟德尔杂交试验的基本步骤,强调杂交试验的过程——三部曲。
(强调各项实验技术的应用及其目的) 3.由豌豆实验的结果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原因,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解释实验的结果。
4.最后根据对实验结果解释的假说,归纳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新课导入建议1.英国有位漂亮的女演员,写信向大文豪萧伯纳求婚:“因为你是个天才,我不嫌你年迈丑陋。
假如我和你结合的话,咱们的后代有你的智慧和我的美貌,那一定是十全十美了。
”萧伯纳给她的回信说:“你的想象很是美妙,可是生下来的孩子外貌像我,智慧像你,那又怎么办呢?”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随着整容医疗水平的日臻完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治造”美丽,雕塑形体。
如今愈演愈烈的“整容热”似乎屡屡应验着莎士比亚当年的那句预言:“上帝给她们一张脸,她们却还要自己造一张”。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第1-1课《基因的分离定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第1-1课《基因的分离定律》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2.理解基因分离定律中的基本概念
3.掌握后代表现型、基因型的概率计算及分析
2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二已经学习过分离定律,对相关的概念已经有初步的认识
3重点难点
掌握后代表现型、基因型的概率计算及分析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活动】阅读书本回忆概念
分离定律、等位基因等基本概念
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
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性状分离
基因型:纯合子、杂合子
表现型:显性表现型、隐性表现型
自花传粉、闭花传粉
杂交、自交、测交
分离定律
2【活动】讨论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选用的材料-豌豆
实验方法-先一对后多对。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苏教版
(1)请结合实例,论述基因分离定律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请论述等位基因的独立性在遗传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请论述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
(4)请论述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对遗传学发展的影响。
5.实验题:
(1)请根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现象,设计一个验证实验。
(2)请解释实验操作中,如何确保等位基因的独立性得到验证。
重点题型整理
1.填空题: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现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因分离定律在遗传育种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等位基因的独立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基因分离定律,使学生认识到遗传现象在生物繁衍过程中的重要性,形成对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解,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念。
4.社会责任:学生能将基因分离定律应用于实际生活,如遗传育种、疾病诊断等领域,认识生物科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培养关爱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本节课通过以上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当F1代进行自交或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时,F2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3)基因分离定律在遗传育种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选择优良品种、控制疾病等。
(4)等位基因的独立性体现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独立分离。
(完整版)分离定律教案
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苏教版版高中生物必修2模块第三章第一节,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
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
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然后,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染色体和基因的知识,归纳总结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最后,介绍分离定律在生产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本小节在编定上,注意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方式,以便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并且知道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对遗传学所涉及到的各种概念以及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这部分内容的高考考查方式及这些零散的知识在具体的题目情景中怎么应用还不是很清楚,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节课旨在教会学生知道高考的考查方式并通过标杆题分析归纳出解题的思路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理解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及其解释(3)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2、能力目标:(1)对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结果和解释进行介绍,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2)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试验验证——理论(3)掌握在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符号及应用(4)解答遗传学相关习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对孟德尔生平及研究过程进行介绍,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教学重点】(1)孟德尔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常用遗传学术语的识记;(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遗传图解的写法【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创设学习情景:导入:如果双亲都是双眼皮,其子女一定双眼皮吗?如果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这是前世造孽还是现世报应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其实这些问题孟德尔在一百多年之前给了我们一定的答案,一起来看看。
高中生物必修2《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材地位】《基因的分离定律》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本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该节内容是前面第二章中减数分裂及生物的生殖等内容的延续,又是后面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等内容时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也为后面学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甚至是选修课本的有关内容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整个高中生物的知识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1.分析孟德尔选择豌豆做实验的原因;2.说出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3.阐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4.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5.确立科学实验导致科学发展的观点,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说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理解测交实验。
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学法引导】1.概念较多,学习上要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和理解。
2.体验孟德尔的科学探索过程,领悟实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教学设计说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苏教版教材本节内容的编排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定为六小部分:豌豆适宜用作遗传试验材料的原因、豌豆杂交的方法、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教学上,我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第一是本节课的新概念特别多,而教材上的甚至都不齐全,因此在编写的学案中第一部分整理了系统的概念,方便学生接受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第二是本节课容量较大,所以不仅自己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且特别要求学生课前依据学案进行预习;第三是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结果的解释”进行教学时,尊重事实,采用传统的讲述法,没有滥用讨论法或是探究式教学,因为天才的孟德尔提出的完美无瑕的解释不是几十个学生讨论一会就能得出的;第四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以及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与价值观教育。
【教学过程】导课在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的是生物的生殖,我们知道生物生殖的子代在性状表现上总是与亲代个体相同或相似,这就是遗传。
苏教版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活动目标】: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活动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实质2、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活动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活动方案】:活动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 常用符号及含义:P表示亲本(父本父与母本早) ____________ 表示杂交,__________表示自交,杂种子一代用 ___________ 表示,杂种子二代用____________ 表示,以此类推。
2、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3、杂交实验过程图解:活动二: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1、假设:(1 )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 决定的,决定显性性状的为_______________ ,用 _____ 字母表示;决定隐性状的为_________________ 用 ________ 字母表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细胞的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彼此分离。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__________2、用字母表示遗传图解:活易三=对分畫现蘇解释的如——测夾实隘1、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谆如果F1为朶合体(DJ),则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与隐性类型亲車进行杂交(只产生一种弊鱼的配子为止人产主两种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比例沖1:b表现型为—_和____________ ,比例为_____________ ・3.诗写出遥传图解:活动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______________ 成对存在,不相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__________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苏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的1.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并了解基因的混合和表现规律;2.了解杂交及其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3.掌握植物杂交育种的基本方法;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及其规律和遗传现象;2.混合和表现规律;3.杂交育种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遗传现象;2.熟练掌握植物杂交育种的基本方法。
三、授课内容与教学方法1. 授课内容1.1 基因的分离定律1.1.1 恰当的实例以豌豆为实例,先通过课件和PPT展示豌豆特征相异的例子,引出遗传学这一概念,并引入亲代和子代这些术语。
1.1.2 基本假设英国生物学家门德尔,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这里要点重点说明:他的实验方法、观察结果以及结论。
1.1.3 分离定律的内容门德尔观察了豌豆的颜色、外形等性状,提出了两个规律:基因等位基的分离和随机组合原则。
说明这两条规律的含义。
1.1.4 遗传现象通过实验结果,引出遗传现象: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分析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1.2 生物体的遗传规律1.2.1 混合及其规律门德尔在实验中也观察到了混合现象,并总结出混合规律。
说明混合规律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
1.2.2 自由组合说门德尔的实验结果说明了基因自由组合的原则。
由此引发对自由组合说的讨论。
1.3 植物杂交育种1.3.1 植物杂交育种的基本方法说明常见的植物杂交育种方法,如人工杂交、自然杂交等方法。
2.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PPT与黑板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来授课。
PPT呈现图表与图片,直观生动地展现了基因分离定律和植物杂交育种的基本过程。
同时,运用多种举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课件中的思考题与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互动交流,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意识。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理解豌豆的实验和实验过程,以及各个术语的分别含义,其中包括亲代、F1、F2等概念的区别。
3.1.1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必修二)
课题:基因的分离定律(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姓名:一、学习目标备注1 •举例说明相对性状等遗传学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区别2 .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二、课前预习:阅读课本27-30页,完成下列内容:(一、)几个重要的遗传学概念以及杂交实验过程中各种符号的含义1 .父:父本J 母本P :亲本F i :子一代F2 :子二代X:杂交E:自交2. 杂交:一般指两个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
自交:是指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的雌雄交配或同一纯系内各个体之间的交配。
3.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异花传粉。
4.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 i中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F i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
5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6.纯合子:基因(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杂合子:基因(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7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 .实验者: __________________2 .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1)豌豆是严格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2)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3 .实验过程:P紫花X白花F1J ®F 2紫花白花(705) (224)比例: 3 :14.人工杂交实验的一般步骤:「父本(供应花粉)选择亲本'•T去雄T套袋T人工授粉T再套袋L母本(接受花粉)5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3.1.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苏教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导学案(第2课时)—分离定律及分离定律的应用一、学习目标1.记住分离定律的内容;2.会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及完成相关计算;3.简述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重、难点会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及完成相关计算三、教学过程一】分离定律的概念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不相_____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______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____遗传给后代。
二】分离定律中的推断问题a亲本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子代性状及比例AA×AAAA×AaAA×aaAa×AaAa×aaaa×aa【例1】视神经萎缩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子,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A.25%B.12.5%C.32.5%D.75%b 、逆推型—由子代推断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 1.方法一:分离比法F 1⎩⎨⎧显性∶隐性=3∶1⇒亲本:显性∶隐性=1∶1⇒亲本: 全为显性⇒亲本: 全为隐性⇒亲本:2.方法二:隐性纯合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中必然都至少有一个a 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类型进一步判断。
【例2】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 、a 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组 亲本表现型 F 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黄果 492 501 2 红果×黄果 997 0 3红果×红果1 511508A.番茄的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1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红果为AA ,黄果为aaC.实验2的后代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Aa 或AAC 、个体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1)已知显、隐性性状: (2)已知或未知显、隐性性状:【例3】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甲,要确定甲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高茎,则甲为纯合子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三】分离定律的应用预测遗传病—有的遗传病是由显性致病因子控制的——显性遗传病;有的遗传病是由隐性致病因子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苏教版-必修二-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省一等奖】
《分离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分析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方案的关键步骤2、理解分离定律的内容(二)能力目标1、通过孟德尔从“现象—假设—验证—规律”的科学研究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归纳、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杂交过程图形板书,培养学生由点到线到面的分步观察能力。
(三)情感目标1、感悟假设演绎法的科学研究思路2、体验研究思路创新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2.分离定律的内容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三、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解释的内容P:纯种紫花豌豆×纯种白花豌豆(♀或♂)(♂或♀)F1:紫花豌豆自交F2:紫花豌豆:白花豌豆70:2243:1并做遗传图解格式的介绍2.模拟子二代性状分离比的实验①实验目的:通过子二代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认识成对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要相互分离,认识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
②材料用具(4人一组):标有“雌”“雄”的大信封2个(分别表示F1的雌、雄生殖器官),每个信封内有黑色的围棋子(表示含显性基因的配子)和白色的围棋子(表示含隐性基因的配子)各10颗。
③方法步骤:a.准备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F1的雌、雄生殖器官:晃动两个信封,使两种“配子”在“生殖腺”中均匀分布。
b.模拟F1产生配子:一名同学从“雄”信封内随机取出一颗棋子,另一名同学从“雌”信封内随机取出一颗棋子,表示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
c.模拟受精作用:将分别从两个信封中取出的棋子组合在一起,记录为CC、Cc或cc,表示F2的基因型。
(记录后将棋子放入原信封内)d.重复步骤b、c10次,计算F2中的基因型的比例和表现型的比例。
④记录实验结果(在对应处打勾)⑤结果与讨论3.验证假设(测交实验)假说不仅要能解释当前的实验现象,还要能够预见新的实验的结果。
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验证假说关键是去验证哪一环节?从而引出测交实验的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基因的分离定律(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理论。
(4)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试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相对性状,杂交方法。
三.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并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
2.指导学生在教材中找疑点、难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问、勤思考,且做好笔记。
3.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和推理来学习本节内容。
4.将模拟实验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机结合,突破教学难点。
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⑴根据课本“边做边学”为引导,学习模拟实验的制作过程,进而理解生物在有性生殖时,由于遗传因子分离以及受精作用,结果导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⑵通过解题过程的辅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的教学准备:(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试验图、豌豆花示意图、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表、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试验的分析图解、一对相对性状测交试验的分析图解挂图。
(2)收集新颖素材,设计课件内容,形象直观地介绍实验操作步骤,激起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热情与欲望。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有趣的生物遗传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这种现象叫什么呢?学生:遗传。
教师:什么是遗传?你是如何理解的呢?学生:子代与亲代个体之间的相似现象。
教师:遗传是否是100%的呢?为什么?学生:不是。
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会出现差异,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教师:基因作为控制生物体性状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生物体的一切性状都是由基因来控制的。
我们知道,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后代具有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那么,亲代的性状是怎样被传递给子代的呢?作为控制生物体性状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亲代的基因又是如何传递给子代的呢?(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基因的分离定律现象阅读课本P27-P29相关内容,并结合图3-1和图3-2,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问1〗什么是遗传和变异?【讲述】子代与亲代个体之间的相似现象称为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会出现差异,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问2〗研究遗传规律的最基本的方法是什么?【讲述】杂交实验法。
孟德尔是通过杂交实验法来研究生物体性状遗传的规律的。
选取两种一个或几个性状方面具有稳定差别的植物做杂交亲本进行杂交,从中找出性状遗传的规律性,这种研究遗传规律的方法,叫做杂交实验法。
它是研究遗传规律的最基本的方法。
〖问3〗孟德尔为什么选择了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讲述】豌豆作为试验材料的优点有(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在豌豆花还没有开放的时候,雌蕊的柱头上已经沾上了雄蕊的花粉。
所以在自然状态下,它永远是保持纯种,避免了外来花粉粒的干扰,从而避免了天然杂交的可能。
(2)豌豆各品种间具有许多稳定的、差异较大而又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试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
〖问4〗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时,在杂交前要做什么工作?【讲述】由于豌豆花的结构很适合自花传粉,花在未受粉之前,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
所以,做豌豆杂交试验必须人工进行异花传粉。
〖问5〗什么是相对性状?【讲述】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问6〗孟德尔在总结前人杂交试验实践的基础上,在对豌豆的相对性状进行分析研究时,首先针对几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了研究?【讲述】他在对豌豆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时,首先选择了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问7〗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孟德尔应用了什么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讲述】孟德尔不仅注意到杂交试验中出现的性状变化情况,而且对出现的各种遗传性状的个体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了数量上大量的统计和分析。
〖问8〗遗传学实验中交配类有哪些方式?【讲述】①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②自交:植物体中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
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③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纯隐性个体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
④正交与反交:对于雌雄同体的生物间的杂交,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
⑤回交:是指杂种一代与亲本间的交配方式。
豌豆杂交试验中的有关概念和常用符号有哪些?〖问9〗试总结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讲述】①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②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型才相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问10〗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理论分离比,必须满足哪些条件?【讲述】①F1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这两种类型的配子完全相等。
②雌雄配子之间的结合机会均等。
③每一个受精卵都能正常发育为成熟的个体。
④个体发育所处的环境完全相同且比较优越。
⑤所有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都能完全表达。
⑥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的显性作用是完全的。
〖问1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的有哪些主要特点?【讲述】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可以看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的主要特点是:①F1 只表现出显性性状;②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具有规律性;③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
探究二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阅读课本P29-P30的相关内容,并结构图3-3,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问12〗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现象(性状分离)是如何解释的?【讲述】孟德尔认为(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
控制显性性状(如高茎)的遗传因子(基因)是显性遗传因子(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如D表示;控制隐性性状(如矮茎)的遗传因子(基因)是隐性遗传因子(隐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如d表示。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3)每一生殖细胞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在每对遗传因子中,其中一个遗传因子(基因)来自母本的雌性生殖细胞,另一个来自父本的雄性生殖细胞。
(5)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因此,配子中的遗传因子(基因)是成单的,总是含有成对遗传因子(基因)中的一个。
例如,DD或dd产生的配子是什么?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生的?(D或d,减数分裂)(6)通过杂交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合子中的遗传因子(基因)又恢复成对。
合子形成F1,F1的体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独立存在,互不混杂。
由于遗传因子(基因)D对d的显性作用,F1(Dd)只表现出高茎性状,而矮茎性状表现不出来。
(7)F1(Dd)自交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D和遗传因子(基因)d又会分离,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两种:一种含有遗传因子(基因)D,一种含有遗传因子(基因)d,并且这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
受精时,F1所形成的各种雌配子和雄配子可随机结合(即各种类型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使F2出现了3种遗传因子(基因)组合:DD、De、dd,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I。
由于D对d的显性作用,因此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性状分离的数量比接近于3:1。
〖问13〗什么是纯合子,什么是杂合子,它们在遗传中各有什么特点。
【讲述】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纯合子,可稳定遗传,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而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问14〗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小实验。
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小塑料桶放在讲桌上,向甲桶里分别放入两种颜色(并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代表雌配子)。
向乙桶里分别放入另两种颜色(分别标有D和d的小球各10个(代表雄配子)。
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来抽取。
第一次从甲桶中取出D,从乙桶中取出d,给合为Dd,请同学们记录。
第二次抓取组合为dd,第三次组合为Dd,第四次……第10次为Dd。
随机抓取10次,请同学们统计结果,是否出现三种基因组合,并且性状分离比是否为1:2:1?如果连续抓取100次或更多欢,情况又会怎样呢?【讲述】不是。
会越来越接近孟德尔的假设推论。
由这一模拟试验我们知道,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在数据越大的情况下越接近,所以孟德尔在统计豌豆杂交分离比时是统计了上千株的豌豆。
如果只统计10株足得不出这一结论的。
同时,通过这一试验,也证明了孟德尔的假设推论是成立的。
〖问15〗孟德尔是如何进行测交验证他的解释的?结论又是什么?【讲述】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合,从而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
结论:孟德尔所做的测交试验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明了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即F1为杂合子,并且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基因)发生了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基因)分别进入到了不同的配子中。
〖问16〗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讲述】(1)等位基因的概念我们先来学习等位基因的概念。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那么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分离定律的实质综上所述,分离定律的实质是:①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②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3)细胞学基础发生在减数分裂中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4)核心内容杂合体内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