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三人教社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

高三人教社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

高三人教社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0 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课方案第 10 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课方案课标要求概括汉字、绘画发源、演变的过程,认识中国书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

认识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课目的一、知识与能力1 .认识中国汉字、书画的发展演变脉络2 .理解文化繁华的原由。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历史比较、赏识图片、赏识戏剧等方法,认识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感觉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珍惜和弘扬古代优异文化。

教课要点、难点要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点教课过程导入:今日我们要学习第三单元第十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以其说学习,不如说我们一同往返首学过的知识,去找寻古代中国文化之美。

一、穿越时空之找寻书法之美请同学们来赏识《龙》字组图,找出这些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教师指引)学生议论:不同点是这些字写法都不同样;同样点事它们都是“龙”字(或许说都是汉字)问题设置 1 :书法和汉字的关系?合作研究: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字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到艺术。

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结构,表现感情、气概和境界,拥有特别的审美价值。

经过以上观点,我们能不可以总结书法之美有几点美呢?学生议论教师总结:1 、文字之美(文字源流美)高三人教社必修三第三元第10充魅力的画和曲教课合作研究:指学生文字的发源和展,引入“ 造字”的神故事 .得出文字的发源和展:发源:事→刻竹、木→ 画文字→象形字→ 字展: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草→行(引入王懿荣甲骨文的故事)2 、写法之美(法字体美)隶→楷→草→行(展现各样法,通片欣比的方法学生以直印象。

)3 、境界之美(法感情、境界美)引入境界的观点通王羲之的《亭序》和旭的《肚痛帖》领会心境之美度:通猜的方式度到画二、穿越空之找画之美指学生欣《沙王堆帛画》《人物》《清明上河》《敦煌彩塑》《墨竹》《夫妇宴》《富春山居》领会古代画的1 、形神之美2 、感情之美引入政:黄公望《富春山居》和海峡两岸的梦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2.利用问题驱动法,设置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和分享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创设情境教学,如组织学生参观书画展览、观看戏曲表演等,使学生在真实的艺术氛围中感受艺术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策略:
(1)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情境教学:创设富有艺术氛围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讨论、实践操作、合作学习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章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点、发展脉络以及代表人物和作品。此外,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论文、作品展示等形式,检验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4.教学拓展:
(1)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书法、编写戏曲剧本等,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2)开展课外阅读,推荐与书画和戏曲艺术相关的书籍、文章,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艺术比赛、展览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1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1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审批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Array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学习目标】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了解京剧的产生【学习模块】(一)汉字与书法艺术学什么?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图画文字—商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2.书法艺术的发展(1)阶段:魏晋以前是阶段,魏晋以后开始进入阶段。

(2)各种书法的发展①楷书:始于,通行至今。

魏晋时期完善,唐代步入盛世。

比如的柳公权的《》。

②草书:起源于汉代,成熟于。

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比如东晋被称为“书圣”,还有王献之、唐代的、怀素等。

③行书: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

王羲之的《兰亭序》有“”的美誉。

“天下第二行书”指的是。

怎么学?根据书本知识整理相关知识点,并注意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书法艺术的发展学会了吗?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与上述书法风格有关的时代背景是()A.经济发展,社会走向正轨B.国家统一,盛世气象C.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D.社会危机,世人反省(二)京剧的出现学什么?简要叙述京剧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概括京剧产生的背景。

历程:清代前期:昆曲与地方戏争雄形成:乾隆末年,进京;道光年间,形成“”局面发展: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走出国门:民国时期,成为国粹背景: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的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学兴起。

怎么学?阅读这一子目,了解京剧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学会了吗?清末的北京街头,到处是对谭派京剧唱腔的众口模仿:“家国兴亡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狄楚青《庚子即事》)。

本质上反映了()A.谭鑫培(谭叫天)京剧艺术水平高 B.清末北京民众昏昧C.北京人喜爱京剧艺术 D.京剧艺术取得艺术上的统治地位(三)笔墨丹青中国画学什么?怎么学?从绘画的七个发展阶段中总结中国绘画的发展特点,代表作。

历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历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人教版必修三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汉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两种特性,尤其是汉字构成的独具民族风格的书法篆刻艺术。

2、了解著名的画家和画作,掌握中国传统绘画历史发展。

3、了解中国戏曲产生与发展的大概历程,知道京剧等剧种的艺术成就。

过程与方法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汉字起源和发展演变大体进程的事实,在欣赏异彩纷呈的书法篆刻艺术的同时,将书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2、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气韵和意境。

3、透过中国传统戏剧发展流变的史实,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捕捉古人的生活场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欣书法、篆刻欣作品,理解其作为艺术的特征、审美的情趣和民族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含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3、明确传统戏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其对传统戏曲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汉字与书法。

难点:京剧的形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提问:“假设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没有文字的社会,那么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提示:无法清楚地知道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不能看书,无法与好友书信交流等。

)文字的重要性便从我们这些小而重要的身边事情中体现出来。

写字是同学们天天进行的事情,同学们想过没有,汉字具有哪些特性?讨论后指出: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起源和演变过程关于文字的起源。

教师可补充材料,介绍有关神话传说,如神农见嘉禾八穗而作穗书,黄帝见景云而作云书、仓颉造字等。

说明这些毕竟只是神话传说,不足为证。

事实上,任何文字的出现都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群体智慧的结晶。

文字的出现是在长期的社会劳动实践巾群体创造的成果,“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点圆,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鲁迅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1
4.培养学生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鉴赏能力,学会运用专业术语进行评论和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掌握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书画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探讨中深入理解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以上重难点,以下提出以下教学设想:
1. **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历史上的经典书画作品和戏曲选段,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加深对艺术形式的理解。
2. **互动体验**:组织学生参与书画创作和戏曲表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4.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中国古代书画和戏曲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往往缺乏深入的认识和鉴赏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技法特点、历史价值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学生在艺术鉴赏方面,容易受到个人兴趣和审美观念的影响,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欣赏可能存在片面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美学价值。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4. **戏曲表演视频**: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戏曲选段进行排练和表演,录制一段不少于5分钟的视频。视频要求包括完整的表演、角色介绍和戏曲背景知识介绍,以此展现学生对戏曲艺术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考试说明学习要求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

1.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2.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材料,分析其设计特点,掌握书法的艺术特点。

京剧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1. 弄清影响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了解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2. 《京剧脸谱》图片材料,分析京剧的艺术成就,讨论京剧的艺术特色。

b 草书艺术:魏晋以来名家辈出。

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流畅,纵性,审美价值高。

代表: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盛唐张旭、怀素c 行书艺术: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兼具审美和实用价值。

代表: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祭至文稿》(天下第二行书)、宋朝苏轼《寒食贴》、元朝赵孟兆页、明朝文征明。

二、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演变、特点、代表:①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代表作战国帛画《人物驭龙图》和《人物龙凤图》。

②秦汉时期,绘画门类丰富。

代表作: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和河南洛阳东汉墓《夫妇宴饮图》,是工笔重彩的杰作。

③魏晋时期,士大夫画家总结出绘画理论,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

代表: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并提出以形写神,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④隋唐时期,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

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代表:隋朝展子虔《游春图》,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

盛唐“画圣”吴道子,人称“吴带当风”,《送子天王图》。

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⑤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

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代表: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⑥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人教版必修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人教版必修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人教版必修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2)理解: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3)通过了解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

(4)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学会欣赏京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体会国粹京剧的魅力;(2)汉字书画及京剧都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书画同源)学法指导1.绘画艺术和当时社会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

例如宋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增加,文化需求扩大,风俗画开始流行;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画家们多画残山剩水寄托抑郁心情。

2.绘画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

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构筑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了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是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一.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1.汉字(1)演变:①起源: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起源于“图画文字”。

②成熟: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③演变: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2)特点: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1)阶段特征:①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

②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从此,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高中历史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高中历史必修3《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2.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理解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学会欣赏京剧。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2.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46-49,在书上进行圈、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一目“汉字与书法艺术”(注意“前言”、学思之窗等部分)A:(1)请依据时序梳理汉字的演变过程。

其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请注意阅读“前言”综合思考)?【1组学生板演预测】甲骨文→金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由繁到简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A:(2)书法艺术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段?楷书、草书、行书各有什么特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请注意阅读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2组学生板演预测】分为魏晋前后后两个阶段(自发——自觉);由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和草书。

形体特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魏晋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初唐的欧阳询(欧体)、盛唐的颜真卿(颜体)、晚唐的柳公权(柳体)草书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

虽难于辨识,实用性不大,却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等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

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唐朝颜真卿的《祭姪文稿》——天下第二行书;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书画艺术中的笔法、墨色、构图等技法的掌握;
-戏曲艺术中的唱腔、表演、脸谱等特色元素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如何将所学技法运用到创作中;
-学生在欣赏与分析过程中,如何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学生在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共同总结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书画和戏曲艺术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练习题,包括书画创作和戏曲表演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1.情感层面:通过学习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2.态度层面: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活动,尊重艺术、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
3.价值观层面:通过深入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使学生认识到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审美,更在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1.书面作业:
-结合教材内容,总结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技法和戏曲艺术的基本元素,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不少于300字;
-选择一幅你喜欢的中国书画作品,分析其笔法、墨色、构图等方面的特点,并撰写一篇150字左右的鉴赏短文。
2.实践作业:
-创作一幅书画作品,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的技法,体现中国书画艺术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一幅著名的中国画,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意境、笔法和墨色,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书画的特点;

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结构,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自我认知。
5.课堂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借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2.提问:“你们对这两位艺术家及其作品有什么了解?请大家分享一下。”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为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王羲之的生平、书法艺术特点及其代表作品《兰亭序》,让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
2.引导学生分析《兰亭序》的艺术价值,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展示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关汉卿的《窦娥冤》,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了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2.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分析等方式,探讨书画和戏曲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通过对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与历史的密切关系,提高对历史文化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4.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热媒体展示古代书画家和戏曲家的生活环境、创作背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感受书画和戏曲艺术的魅力。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帮助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总结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说课稿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说课稿1
2.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审美情趣,塑造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
1.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发展脉络、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各地方戏曲的特点以及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
3.学会分析书画和戏曲艺术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通过分析、比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体验艺术之美。
3.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3.技术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在线教育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拓展学生视野等。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讲授过程中,通过提问、邀请学生分享观点、进行课堂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关注学生的需求,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拟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丰富多样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艺术之美,提高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3.结合现实生活,引入一些与书画、戏曲艺术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和魅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优教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优教教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了解中国书画的发展脉络,掌握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

2.理解:元明清时代的文人写意画被西方看作中国画的代表,其融书法于绘画,追求逸上古意,为中外艺术家所追捧。

体会“书画同源”的含义。

3.运用:对中国古代名画进行鉴赏,同时对比西方的古典名画,体会两者差异,突出中国画的民族特色。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对同一人物或作品的不同角度的探究,充分领略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

2.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归纳汉字由繁到简的总趋势,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来完成。

3.出示历代名书法家的作品画册,体会其不同的艺术韵味。

4.教师通过播放名家唱段的音像资料,领会京剧的演唱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展现古代艺术本身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优秀文化遗产的了解,提高艺术的修养,加深学生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认识。

2.中国书画以其独特的风采跻身世界艺术之林,它追求意境之美和传神之效。

其融书法于绘画,追求逸上古意,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重点与难点重点突出中国画在绘画形式、艺术风格、表现技法方面的发展过程,特别重点讲述魏晋、隋唐、两宋、元明清这些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难点体会中国书画追求意境之美和传神之效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北京奥运会会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它将中国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奥运会开幕式中恢弘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表演,向世人展示了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深厚底蕴,无论是文字、科技还是书画艺术,都体现着中国古人的智慧。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汉字的起源。

汉字源远流长。

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教材分析《历史III》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

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和政治、经济领域的活动一样,皆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皆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基本特征。

学习必修I II能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学生用更开阔的视野观察人类文明的演进。

本课是必修III第三单元第十课。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本课就其内容而言,讲述三大内容:汉字与书法艺术、笔墨丹青中国画、京剧的出现。

本单元的主题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教学艺术,由此可见,本课在本单元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整个必修III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本模块的主题是思想文化史,对于学生来说是既新鲜又不易把握。

加上本课涉及内容繁多,学生不好掌握。

高二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能独立思考,且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但总体知识储备和理论思维水平仍然有限。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让明其艺术成就。

②通过了解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学会欣赏京剧。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图片,艺术作品的分析,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得到提高。

②通过自觉参与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悟书画和戏曲艺术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使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

②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情感得到升华,人文精神得到培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2)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3)通过了解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

(4)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学会欣赏京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体会国粹京剧的魅力;(2)汉字书画及京剧都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重点难点】1、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书画同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四幅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和京剧不同颜色的脸谱的含义是什么?导入新课一、汉字1、汉字的起源:图画---象形字----汉字2、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3、总趋势:由繁到简,稳定化、规范化二、书法艺术1、发展阶段:魏晋为分界线,之前是自发阶段,之后是自觉阶段2、楷书、草书、行书的特点及典型代表【合作探究】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后,随着时代变迁书法风格有何变化?1、魏晋时期发展到自觉阶段2、隋唐时期达到新高峰3、宋元时期书法的市民化趋势4、明代书法的市民化趋势加强三、中国画1、绘画的起源:(1)远古时代:彩陶画(2)战国:帛画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2、绘画的类型: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风俗画、年画等等3、中国画的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画中有诗”。

4、绘画的发展:四、戏剧【合作探究】五、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1.政治:政策的宽松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繁荣2.经济: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3.教育: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4.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5.对外关系: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归纳总结在高中答历史大题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面临两种情况,一种是面对历史大题感觉无话可说;另一种是面对大题滔滔不绝,但是这两种情况的结局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不得分或是得分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A)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1.阅读教材,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
2.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理解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学会欣赏京剧。

学法指导
1.从近年的新课程地区高考的试题看,重点要关注中国汉字的发展和绘画艺术的时代特点,特别是典型书法艺术家的作品特点,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绘画的特点以及中西绘画的比较。

2.中国文人画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师的绘画。

其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
2.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本课课件;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
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有机引入】
问题: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哪些元素?
引入: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体现了中国文字、及其书法艺术和的篆刻艺术。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46-49,在书上进行圈、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一目“汉字与书法艺术”(注意“前言”、学思之窗等部分)
A:(1)请依据时序梳理汉字的演变过程。

其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请注意阅读“前言”综合思考)?
【1组学生板演预测】甲骨文→金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由繁到简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A:(2)书法艺术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段?楷书、草书、行书各有什么特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请注意阅读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
【2组学生板演预测】分为魏晋前后后两个阶段(自发——自觉);由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和草书。

【合作探究1】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综合思考)?
【3组学生板演预测】①汉字是复脑文字,激发人的形象思维。

②汉字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为背景,信息含量大,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

③汉字有强大的组合能力,单字相对较少,占空间较小,经济实用。

④汉字中的数字有强大的逻辑性。

⑤汉字的书法是一门独特高雅的艺术。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2.阅读教材第二目“笔墨丹青中国画”
A:(1)请依据时序梳理中国画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特点、代表作及成就(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2】绘画艺术与当时社会有没有关系?请举例说明。

【5组学生板演预测】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

例如宋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增加,文化需求扩大,风俗画开始流行;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画家们多画残山乖水寄托抑郁心情。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3】在中国书法和绘画史上,自古以来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6组学生板演预测】“起源” :即是说书法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同之处;“形源”: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神源”: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之源;“心源”: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直抒胸臆的桥梁,成为人们宣泄感情的工具。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3.阅读教材第三目“京剧的出现”
A:(1)请依据时序概括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

【1组学生板演预测】原始社会,中国戏曲就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乐舞戏谑(xue)为业的艺人,即优伶。

元朝时,中国戏曲艺术开始走向真正成熟,出现元杂剧。

元代的戏曲形式称
为元杂剧。

明代时,出现昆曲。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A:(1)请简述京剧的形成、发展(请注意阅读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

【2组学生板演预测】(1)形成: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即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

③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2)发展:①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②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被称为“国剧”。

③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合作探究】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
【3组学生板演预测】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京剧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固有的并具有综合性的一种表演程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更广泛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一种浓缩。

另一种原因是因为它被梅兰芳等人传播到世界上,并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

中国的戏曲剧种种类的繁多,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所以把京剧称谓为国粹,引申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代表。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知识梳理】【师生互动小结】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起源:由图画、象形字到汉字
2.演变:从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到楷书
3.总趋势:由繁到简
4.汉字历史地位:最为古老的文字之一,硕果仅存的表意方块字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1.以魏晋为界,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两个阶段
2.主要书体与名家:楷书: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筋柳骨;草书:二王、颠张醉素;行书: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文征明等。

三、笔墨丹青中国画
1.起源: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
2.特点: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3.演变:夏商周三代以人物肖像为主;战国帛画,标志中国绘画由萌芽走向成熟;秦汉绘画门类丰富;魏晋南北朝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隋唐五代吸收外来美术风格,是中国绘画高峰;两宋绘画艺术全面发展,宫廷画最活跃,风俗画为最大亮点;元明清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四、京剧的出现
1.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从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元杂剧、明昆曲到清朝京剧
2.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徽汉合流”;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清末民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检测回馈】
1.汉字演变的脉络是()
①金文②甲骨文③篆书④楷书⑤隶书
A.②①③⑤④ B.④⑤①②③ C.⑤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组学生板演预测】A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2.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和“天下第二行书”的作品分别是()
A.钟繇的《乐毅论》、王羲之的《兰亭序》
B.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姪文稿》
C.王羲之的《兰亭序》、怀素的《自叙贴》
D.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
【4组学生板演预测】B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3.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出现“同光十三绝”
B.京剧在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而成
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并走向世界
D.形成的关键是乾隆末年徽班进京
【4组学生板演预测】C
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内容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学生自学完全可以搞懂。

所以,学生在课文中可以找到的问题,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课上将学习结果汇报给老师和同学。

在重点的地方,老师安排探究问题,适当的拓展延伸,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后,教师精讲点拨。

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书画作品、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