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和利用生活资源开展聋校数学教学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对于聋哑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可能面临一些特殊的困难。
为了构建聋哑学校的数学有效课堂,我们可以运用生活化的理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下面将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选择适合聋哑学生的教材是关键。
教材应该具有生活化的特点,以便学生能够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应该体现聋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配有丰富的实例和练习。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由于聋哑学生无法通过听觉接收教师的讲解,可以通过视觉、手势和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使用标语、手势、口型、画图等手段来解释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课堂上还可以设置小组活动、实验和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是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动画、图片、视频等形式的教学材料,以视觉刺激替代听觉输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学校应该配备足够的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探究,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为聋哑学生提供电子计算器、放大器、手势翻译等辅助设备,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评价方式应该注重能力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聋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简单地从听力、口头表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作业、小组活动、实验报告等形式的综合评价,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需要运用生活化的理念,教材选择要体现生活化特点,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学资源要充足,评价方式要个性化。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激发聋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在聋校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生活化探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生活化的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生活化的探究方法。
第一,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开展数学探究。
聋校的学生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例如购物、交通、饮食等等。
通过从这些问题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可以让学生通过购物的例子,观察和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重量等属性,然后通过计算、图形展示等方式进行数学分析。
第二,运用游戏和实践活动引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游戏和实践活动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有趣和具体。
可以在聋校的数学教学中引入各种各样的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和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拼图、数学竞赛等活动,通过竞争和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利用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可以创建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可以设计一个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计划和管理一个小型活动,例如学校的运动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预算、时间管理等方面的计算和决策。
第四,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和探究数学概念。
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和反思,共同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展示等方式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
[聋哑学校,数学教学]试论在聋哑学校中如何将生活引入数学教学
试论在聋哑学校中如何将生活引入数学教学【摘要】在聋哑学校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而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将生活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将其二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其教学更生活化、实践化,从而使学生得以进步和发展。
本文主要对在聋哑学校中如何将生活引入数学教学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聋哑学校;数学教学;生活对聋哑学校的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让他们能够了解和掌握生活中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有关数学的问题。
正是因为这样,教师在向聋哑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生活中的资源与数学知识相联系,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在了解聋哑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其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展开教学,合理恰当地将生活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来,从而进一步加强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二者之间的联系,使其数学教学能够生活化、实践化。
一、对学生“生活化”的数学加以引导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而且更服务于生活。
丰富多彩的数学资源有很大的一部分来自于我们现实的生活,对于聋哑学生来说,他们要学习的数学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数学。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之所以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是因为我们要学习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并且将其看作教育的全部。
但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呈现给学生的就是一些数学概念、公式以及原理等等,这不仅很难让学生能够看到系统知识以外的内容,而且学生也不会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教师在对聋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对客观世界有一个更深入地了解,让学生真切地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学习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而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处理好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更好地体会生活。
浅谈聋校数学生活化教学
聋 生 由于受 到残障类型 的影 响 , 他们获取知识 的途径 较为狭 们 的生活经历 , 采取探究 的方 法 , 让学生 自己获得知识 。如 , 教学 隘, 他们对数学的接受 、 理解 和认知通常 总是 与他 们 自身的直接经 “ 圆锥体积公式 的推导 ” 时, 我根据学生 已有的生活经验 , 在教学中
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能借助周 围熟悉 的事 物学 习 的切人点 , 使学生主动地参 与观察 、 实验 、 猜想、 验证 、 推 理等数学 使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如, 在教学“ 长方体和 数学 、 理解数学 , 体验数学的魅力 。 在聋校数学教学 中, 把生活融入 活动 , 时, 我把学校要给心理咨询室贴墙 纸这个生活情 课堂, 让数学走 进生活 , 激发 听障学生学 习数 学的浓厚兴趣 , 让 他 正方体的表面积” 提 出想把咨询室贴得漂漂亮亮 的, 可又不知道要买多 们更好 地感受到数 学无处不在 , 生 活处 处有数学 , 从而认识 数学 、 景引入课堂 ,
果 把枯 燥的数学知识 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结合 起来 ,就能唤起学生 的规律性。接着 , 让学生通过计算“ 1 + 3 ” “ 7 + 9 ” , 掌握循环小数的特点。 已有 的生活经验 , 拉近学 生与数学 的距 离 , 引发他们学 习的欲望 。 三、 提供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 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 , 又用于生活 的道理 , 为学
关键词 : 聋校 ; 数 学生 活化 ; 教 学 在教学 中, 教师既要明确教材 的 《 义务教育数 学课程标 准》 十分重视数学 与现实生活 的联系 , 接纳知识的可能性 就越高 。因此 , 强调数学 教学要从学 生熟悉 的生 活情境和感 兴趣 的事物 出发 , 为 知识点 , 又要挖掘生活素材 , 寻找数学知识 与学 生熟 悉的生活情境
让“生活”走进聋校数学课堂
常生 活 中的 实 际问题 的具 体 体验 中 , 培养 每 一位 学 生用 数 学 的眼 光和 意识 去观 察 生活 , 让 学 生 加深 对数 学 问题 的能 力 。
兴趣。
十册《 三角形的特性》 的教学时 , 聋生通过操作实践认识 了
三 角形 的稳 定性 , 但对 于 三角形 稳 定 性的 特性 在 生 活 中的
运 用不 太 熟 悉 , 教师把“ 生活 ” 带进课堂 , 让 学生 观 察 和 操 作来 自生活 中 的如 自行 车 的三 角架 、 电线 杆 上 的三 角支 点
认 识事 物之 间 的现 象和 本 质以 及它 们 之 间的 内在 联 系 。 然 后 抽象 出三 角形 的 特性 , 进行 抽 象 的思 维 。真正 放 手让 学 生操作 , 从 而 体 验到 了数 学 的思 维 过 程 , 同 时 也 培养 了学
生 的数学 思维 能力 。
子 的汽 车 图片 , 问学 生 图上 的汽 车漂 亮吗 ? 喜欢 哪 一种 ? 学 生 的答 案 是喜 欢 圆形 的车 轮 。问 及为 什 么不 喜 欢正 方 形 、
行 驶 过程 , 让 学 生 直观 上 感 受 了 圆在 生 活 中 的 作 用 , 然 后 直 接导 出 了课 题 。这样 的教 学 , 不仅 激 发 了学 生的 学 习兴 趣, 而 且让 学 生 体会 了数 学知 识来 源 于 生 活 , 感 到 学数 学 亲切 自然 、 具体 现实 。
椭 圆形 的 轮子 时 ,他们 说 这样 的 汽车 虽 然颜 色 很好 看 , 形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1. 引言1.1 背景介绍聋哑学校是为听力和语言障碍学生提供教育的特殊学校,这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面临着诸多困难。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对于聋哑学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如何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的数学有效课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生活化理念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生活化理念强调将学习内容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实用价值,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在聋哑学校中,应用生活化理念构建数学课堂,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的数学有效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聋哑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撑和指导。
通过深入分析生活化理念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构建聋哑学校数学课堂的必要性,总结生活化理念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实践方法,评估有效课堂的有效性,以及分析生活化理念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旨在为聋哑学校的数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利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
通过对聋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我们旨在找到适合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和途径。
研究将重点考虑如何让数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地呈现给聋哑学生,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1. 探讨生活化理念在教育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聋哑学校数学课堂中的实际可行性和效果。
2. 着眼于聋哑学生学习数学的特殊性,研究构建聋哑学校数学课堂的必要性。
3. 探讨生活化理念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实践方法,包括如何结合生活情境和实际案例来教授数学知识。
4. 对有效课堂的评估与有效性分析,探讨生活化理念对数学学习的影响,以达到提高聋哑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目的。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为聋哑学生的数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和成长。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一、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聋哑学生由于听觉功能的障碍,无法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数字、公式等抽象概念,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多地运用视觉、触觉、肢体语言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聋哑学生的阅读能力可能相对较弱,教师还需要耐心地辅导学生学习数学相关的知识,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
二、生活化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的生活为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教学内容,以学生的生活问题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法。
对于聋哑学校的数学教学来说,生活化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 利用身边的事物生活化教学法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身边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数学知识,并引导他们去应用。
在教学《分数》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到厨房,让他们通过分割蛋糕、水果等实物来感受分数的概念;在教学《几何》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或图书馆,让他们通过观察场地、建筑等来感受几何的应用。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 结合实际问题生活化教学法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学《代数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代数方程的概念和运用。
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境,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和实验,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效果。
三、多元化教学手段在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 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结合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将数学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数学知识更加生动、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殊教育领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聋哑学校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以生活化理念构建数学有效课堂,使得学生在自然、生活和社会环境中都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为此,本文将从生活化理念入手,探讨如何在聋哑学校构建数学有效课堂,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一、了解学生现实生活情况,因材施教聋哑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一般学生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的主要交流方式是手语,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存在较大的难度。
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首先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差异,因材施教,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视觉教学法、动手操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只有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注重将数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生活化构建数学有效课堂,离不开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教师可以以校园为教学场所,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测量的实际应用,比如体育场地的测量、食堂饭菜的配料等等,让学生亲自实践,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起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规律。
在食堂饭菜配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食材的比例和数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操场上,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游戏中的计算距离、速度等数学知识,来体会数学的生动和实际应用。
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使数学课堂更有意义、更有趣味性。
三、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为了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课堂,教师应该注重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聋校数学教学要生活化
聋校数学教学要生活化作者:李丽娟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第4期河北省黄骅市特殊教育学校李丽娟《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联系学生生活实践,形成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
由于聋生缺乏必要的,精确的语言沟通,在数学的理解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困难。
经验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聋校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聋生生活,从而培养聋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我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的。
一、给学生提供应用数学的机会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所以要让聋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时,可以带领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学习,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存、取钱,观察银行的周围环境,特别是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在看、听、记的时候,不知不觉接触了数学问题。
这样,既培养了聋生的动手能力、演算能力,又培养了聋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当聋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之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深刻体会数学巨大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聋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二、探究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生活中充满数学。
在教学中紧扣教材,以教材和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帮助聋生正确理解数学中的东西。
对于创设的新问题,由于聋生急切想要解决,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应运而生。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的障碍,理解水平较差,从而影响了智力的发展,要让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效率,需要教师利用直观教具,促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聋哑学生因其特殊的交流方式和生活环境,学习数学时往往面临较大的困难。
因此,构建一个适合他们的数学课堂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将生活化理念引入到数学课堂中。
聋哑学生平时交流时较为依赖手语和视觉,可以通过手语和视觉元素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比如,可以通过手势、面部表情和漫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符号。
同时,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比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预算等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
其次,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学习方式。
聋哑学生因其不同的交流方式和生活背景,可能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方式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分层教学,给予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帮助。
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水平和交流方式等因素,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的划分和选择。
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聋哑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往往更具有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在课堂中,可以注重数学实践操作,比如制作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软件等,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求解和计算能力。
最后,需要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互动机制。
聋哑学生在课堂中很难通过语言和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
比如,可以通过写字板、投影仪等设备进行多媒体互动,让学生通过手势、面部表情等方式回答问题和表达困惑,以增加课堂氛围的活跃度。
总之,构建一个适合聋哑学生的生活化数学课堂,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互动机制,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和社会生活中。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未来的希望。
在教育领域,聋哑学生的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他们在普通学校中往往面临着各种困难,而聋哑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也需要不断提高。
在聋哑学校中,数学一直被认为是难以教授的学科之一,由于学生无法通过口语交流来理解数学知识,教学过程常常陷入被动。
如何在聋哑学校中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活化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理念,它将学习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来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聋哑学校中,引入生活化理念,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如何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这一主题展开探讨,旨在为聋哑学校的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在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
因为聋哑学生由于缺乏嗓音无法通过普通语言进行交流,通常会使用手语进行交流。
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与一般学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观察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
二、整合生活化教学资源在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时,需要整合各种生活化教学资源,包括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案例、生活化数学教学素材、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等。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挑选一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话题,制作生活化数学教学案例,通过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一些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学生的主动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哑学校数学有效课堂,从而促进聋哑学生的数学学习。
1.2 问题阐述在聋哑学校数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以书本知识为主,缺乏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导致学生对数学理解困难,学习兴趣不高,应用能力有限。
特别是聋哑学生由于无法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更需要一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
而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聋哑学生的学习需求,造成了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困境。
急需一种能够激发聋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如何在聋哑学校数学课堂中有效应用生活化理念,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适当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利用实际生活场景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可以有效提高聋哑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如何构建生活化主题的数学课堂,更好地激发聋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将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
1.3 目的说明在聋哑学校的数学教育中,学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他们无法通过听力和口语来接收和表达数学知识,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构建一个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对聋哑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目的说明: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用生活化理念来构建聋哑学校的数学有效课堂,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帮助聋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也旨在强调生活化理念在聋哑学校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建议未来在聋哑学校数学教育中更多地应用生活化理念,为聋哑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数学学习机会。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为提高聋哑学校数学教育质量和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生活化理念在聋哑学校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方法1. 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针对每位聋哑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根据其生活经历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
贴近生活实际 强化聋校数学教学
贴近生活实际强化聋校数学教学数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石之一。
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聋校学生同样需要学好数学,以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有更好的未来。
然而,由于听力障碍,聋校学生学习数学的挑战更加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贴近实际,强化聋校的数学教学?以下将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来介绍。
一、教学方法在聋校的数学教学中,传统的黑板讲解并不适合无法倾听教师讲解的聋校学生。
聋校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为聋校学生创造适合他们学习的环境。
这里提供两种教学方法。
1. 视觉化教学法视觉化教学法是指通过视觉手段来让聋校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这类教学方法适合聋校学生,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视觉手段很好地理解概念和公式。
例如,利用视频和动画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使用图表来表示数学模型,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2. 实践教学法二、教学内容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也需要根据聋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1. 实用数学实用数学是指与聋校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内容。
例如,日常生活中的度量单位换算,商店买东西时的计算,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和日期等。
这些内容比较实用,聋校学生可以轻松掌握,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应用。
2. 数学趣味数学趣味是指通过有趣的方式,让聋校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例如,利用各种游戏来教授数学知识,包括数字游戏、数学迷宫等。
这些有趣的游戏可以刺激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的热情。
三、教学资源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学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流的教学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学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视频教学资源是指以视觉形式来展示数学概念和公式的教学资源。
如果教师想讲解某个数学概念或公式,但难以以口头形式进行,那么视频资源就非常有用了。
例如,通过教育视频、数学公式演示等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2. 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适用于数字设备的教学资源。
贴近生活实际 强化聋校数学教学
贴近生活实际强化聋校数学教学一、了解聋生的特点在进行强化聋校数学教学之前,首先需要充分了解聋生的特点。
聋生大多数无法通过听觉去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因此他们更加依赖于视觉和其他感官来获取信息。
聋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面临语言交流的障碍,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具有更高的耐心、创新能力和教学技巧。
二、贴近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强化聋校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尝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结合学校周边的实际场景,通过数学形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校园的面积、计算食堂的营养成分等。
还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来讲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三、多媒体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
对于聋校数学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和生动地呈现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来展示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其他感官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四、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实施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对于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采用更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如结合手势、写字板等辅助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更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合实践活动,丰富教学内容为了贴近生活实际,强化聋校数学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实践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
可以组织学生到市场上实地调查商品价格,制作商品价格表格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可以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观测和测量物体的大小、长度、重量等,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强化聋校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聋校数学教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因为聋生无法通过口头交流来学习。
因此,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思考和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活动,以确保聋生的数学学习有趣、有效和具体化。
本文将探讨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
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基于现实生活情境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和实施的教学活动,以期创造一种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认识问题、感知问题并学会反思。
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教学更加生动和具体。
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基于学生兴趣和情境设计数学活动,例如聋生可以参与购物、旅游、烹饪等活动中的测量、计算和估算等实际数学问题。
2.在课堂上播放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频,例如数学运算、几何形状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电影场景来解释线性方程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使用生动形象的教具,例如球体、盒子、棒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4.利用社区资源设计实际的数学问题,例如聋生可以参与本地统计数据的收集、数据分析、制图等活动来学习数学。
以上都是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聋生数学。
重点在于实践如果我们要将生活化教学方法理解为一种理论框架,那么实践就是这个框架中最重要的部分。
只有在实践中,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
我们建议聋校数学教师探索各种方法和实践指南,因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进行复杂的运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或电脑软件等辅助工具来帮助学生,这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并提高学习效果。
常规课程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体验自然而然、有趣的学习过程。
聚焦实际问题设计的数学问题可以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解决方案并将理论联系到实际生活中,使学习成为自发和愉悦的过程。
实施生动有趣的数学课程可以让聋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事业和生活做好了准备。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校数学教学的有效课堂
用生活化理念构建聋校数学教学的有效课堂摘要:教师在对聋校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可以了解数学,并引起学生对于数学探索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能力。
聋校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前要带领学生捕捉实际生活中关于数学的现象,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氛围,让生活和数学充分的结合,使数学知识可以更加生活化,通过这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聋校数学;课堂引言:因为聋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有听力障碍,导致无法很好的理解数学公式和数学概念,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因此,聋哑学校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借助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来开展教学活动,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使学生可以拥有牢固的数学基础。
一、结合生活领悟数学问题要想使数学教学有效开展,教师要带领学生领悟数学中的理论知识和问题,使学生更好的对其进行理解,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来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的领悟数学内容,养成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学习[1]。
例如:在为学生讲述加减混合运算中,教师可以在开课前为学生准备有趣的活动,将书中的问题设计成为小游戏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因为聋校学生相对较少,教师就可以充分根据学生的人数来展开数学小游戏,让每个同学都可以参与进来,教师可以为学生描述所要开展的问题,如书店本身有6个人,在下午时来了3个人,又走了2个人,询问书店目前多少人,教师可以让学生演示书店内的场景,先让6个学生坐在一起读书,然后在加上三学生,再减去两个学生,最后询问学生书店目前的人数,学生这时就直观的了解到书店有7个人,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对于学生的想法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适当的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使用数学运算,从6人中,加上3个人,再减去2个人就得到书店的准确人数,学生这时就可以充分的了解到运算的理念。
利用生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数学更加熟悉。
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教学生活化。
在聋校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将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生活足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
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共性,进行巧妙的引导,使学生以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为基础,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进行教学。
比如,家庭的支出,可以用来教学习算表、计算比例等;火车站的候车室,可以用来教学坐标系等;超市的购物单,可以用来教学加减乘除等。
这些生动的事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情境思维在聋校的数学教学中,情境思维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创设一些情境,使学生在交互中自然运用学习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奠定基础。
比如,当教师在教授三位数的加法时,可以利用班级中学生的身高,将身高作为角色,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身高来进行加法的练习。
这种情境思维能够让学生在游戏化和趣味化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小组合作在教学中,小组合作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能够使学生互相学习和协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比如,当教师在教授几何中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通过协作的方式来求出两点之间的距离。
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四、互动式教学在聋校的数学教学中,互动式教学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通过互动式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比如,当教师在教学习算表时,可以利用数字卡片或者计算器让学生直接操作、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种互动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总之,在聋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情境思维、小组合作和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特殊教育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聋校作为特殊教育的一部分,在数学教学方面一直面临着许多困难。
如何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提高聋校学生的学习效果,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聋校学生由于听力障碍,往往对数学的概念理解困难,导致学习成绩较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在教授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找出与所学图形相似的形状,通过比较、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在教授算术运算时,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实际生活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运算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缺乏趣味性,聋校学生往往对数学教学缺乏兴趣,难以持续集中注意力。
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可以采用一些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乐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设计一些数学题目的游戏,让学生进行比赛,通过游戏的竞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可以设置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是为了解决聋校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场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聋校学生的数学学习。
教师们应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聋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
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探究在职教育中,聋校数学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局限在纯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对于聋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如何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让聋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一直是教育界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就聋校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师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
可以在校园里进行一些数学实践活动,比如测量校园的面积、体积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生活化数学教学。
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设备,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增加对聋生的吸引力。
也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寻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到这些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一些个性化的数学教学活动。
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一些与音乐、运动、手工等结合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仅学到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表现力。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校园数学竞赛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同时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
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数学不再是一种枯燥的学科,而是一种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学科,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数学课程内容的调整和创新,使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和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可以增加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题目和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
也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掘和利用生活资源开展聋校数学教学
邢台特殊教育学校程海莉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数学脱离了实际。
”
听障学生由于先天的失聪,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抽象思维能力明显薄弱,对数学中的数量关系较难理解,缺乏必要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但是他们乐于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了解数学,身边的数学问题更能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引发他们积极的思维。
因此,在为听障学生提供学习内容时,我们要充分考虑他们现有的经验和所熟悉的事物,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挖掘生活中与之相匹配的资源,把枯燥的数学融于无限丰富的生活情境中,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交互体验,就能把死板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生动。
事实证明,只有将数学与它有关的现实世界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充满着关系的、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这些知识,而且能够应用。
一、挖掘生活中的活动资源,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新知前,组织学生参观或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
把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联系生活紧密的、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
在教学中,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把生活中的计算、应用题编到例题和习题里,带领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
在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给学生布置任务,课前每人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小模型”,同时搜集生活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
上课时让学生把准备的模型和实物拿出来,同桌共同探讨,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感知了很多知识,原本很难讲的知识,正是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思路打开了,热情也会很高,学习起来特别轻松。
授课时请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用手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在长方体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正方体。
结合在屏幕上映出动态的长方体图形变为正方体图形,以及指导学生使用学具,从不规则地看、摸、数,到按照顺序地看、摸、数,最后全班同学都能正确地边看边摸边数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使学生能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全过程,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发展。
这节课概念多,内容较为枯燥,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摸、数、说"等教学活动,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不仅理解、掌握了知识,而且增长了智慧,培养了能力,并发展了空间观念。
二、挖掘生活中的境物资源,寻找数学原形
数学本身是从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聋校数学大多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形”,特别是数学概念。
对于听障学生来说,从生活中寻找概念原形的过程,既是建立正确表象的需要,也是理解概念真正涵义的需要。
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形,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使本来抽象枯燥的内容变的有趣味性和现实性,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在认识“千米”较大的计量单位时,教师无法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实物来帮他们建立表象,大多只能凭借课本或老师的描述来想象其大小,并机械的记住它们与较低一级单位的进率。
何不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境,为其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来帮助他们建立表象呢?经过
调查,我在课堂上为学生出示了一组信息:特教学校到军需学院、家乐园到大洋百货的距离大约就是1千米。
信息中提到的这些地方、路线都是学生天天行走或比较熟悉的地方,一说起来,脑子里就能马上浮现出路的长短。
有了这熟悉的表象支撑,学生就能经常性的用所学知识来估计一段路的长度。
又比如在认识了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建立1立方厘米的表象,再列举见过的1立方厘米的实物,进一步深化认识,使原有的1立方厘米小方块与生活实物如花生米、手指头等发生实质性的联系,数学教具与生活中的“物”发生了联系,这符合认知的心理规律。
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或经验在头脑中是以表征的形式存在的,表征不同于表象,它既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找准学生的生活储备资源与所学知识的切入点,让其有想象的影子,才能把空洞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才能让学生学得活、用得活。
三、挖掘生活中的历程资源,体悟形成过程
数学知识只有在运用过程中,才能显现出其真正价值,因此,在聋校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操作,引导组织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体验数学。
通过实践活动,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课前布置学生利用休假日到超市了解若干商品的价格标签,一上课就让学生汇报各种商品的价格,汇报完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像6.50元、2.70元、120.80元、1.05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发生变化?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教者顺水推舟,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到底有没有发生变化,导出新知“小数的基本性质”。
学生在这样熟悉的的生活现实中引入课题,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使数学与自已“零距离”接触,学起来才亲切、不乏味。
又如在教学“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时,模拟生活购物场景,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说出几种关系式:“付出的钱—消费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消费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找回的钱=消费的钱”,进而根据这几种关系列解方程,得出方程的几种解法。
这样通过模拟生活实践,使学生对购物问题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而言之,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数学资源。
作为教学改革的直接实施者,只有在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全局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可用资源,激活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才能使学习内容变得鲜
活有趣,才能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有价值的数学,也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