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清朝廷部分官僚,为挽救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引进外国武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要名词解释及重要简答题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时间、地点、人物、经过、意义)(简答题:问什么答什么)(论述题:有什么答什么)1.魏源:清朝后期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官高邮知州。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
鸦片战争时,他在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痛愤时事,著《圣武记》。
他又依据林则徐的嘱托,对照历代史志将林则徐所编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增补为《海国图志》。
在这部书中,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开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他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建议制造枪炮轮船和其他“有益民用”的机器工业产品,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要求改革漕运减轻赋税,兼顾商人利益。
他的思想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1853年太平天国军进攻江南,逼近扬州时,魏源组织地主武装进行对抗。
1857年,他病卒于杭州。
魏源除上述著作外,还著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书古微》等。
2.《海国图志》:魏源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祥备的世界史地巨著.书中介绍和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战舰和火器生产技术;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和辩证关系.是一部研究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探寻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之路的维新思想的启蒙书。
3.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他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所谓“师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
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他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
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
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1.辛酉政变答:1860年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不久病死,年仅6岁的载淳继位,由肃顺等八大臣辅佐,1861年慈禧太后勾结恭亲王发动政变,派肃顺等八大臣护送咸丰灵柩起程,自己先期4天于11月1日回到北京。
次日,突然发动袭击,逮捕载垣、端华、肃顺,并以“不能尽心议和”、阻止回銮及抗旨反对垂帘等罪名,处以极刑,其余肃顺一派亲信分别革职、遣戍。
奕被任命为议政王,桂良、文祥、沈兆霖等为军机大臣,奕兼管军机处,并将载垣等拟定的祺祥年号改为同治(1862—1874),两宫皇太后共同垂帘听政,政权实际落入慈禧之手。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2.马关条约答: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直接后果,就是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其主要内容是: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等。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最苛刻的卖国条约。
它不但规定中国割地、赔款、增开商埠,还使中国为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敞开大门。
从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辛丑条约答: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901年(辛丑年)9月7日,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个国家的代表,与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在北京签订。
主要内容为:中国赔款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折合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管理,中国人概不准居住;拆毁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和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十二个重要地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清政府惩办首祸诸臣;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各部之前。
这个条约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大学近现代史机考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二章试题一、单项选择1、中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很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康雍乾盛世2、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3、最早对办洋务指导思想进行完整表述的人是(冯桂芬)4、(赫德)从1863年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直到1908年,掌握中国海关大权40年之久。
5、“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左宗棠)6、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手段的新阶段的条约是(马关条约):7、康有为称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严复(翻译《天演论》)9、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为(时务报)1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B)A经济技术落后 B社会制度腐败 C思想文化保守 D军事装备落后12、“师夷长技以制夷”14、谭嗣同在维新运动时期宣传维新变法的著作为15、将中国领土台湾及所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外国的不平等条约是(马关条约)16、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的是(林则徐)17、在近代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的不平等条约为(马关条约):18、洋务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京师同文馆)19、雨果曾愤怒的谴责到“两个强盗走向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
这两个强盗是(英国和法国)20、近代中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是在(洋务运动时期)2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洋务事业最多的洋务代表人物为(李鸿章):2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群众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为(三元里人民起义):23、鸦片战后,帝国主义利用武力和欺诈手段,在中国设立完全由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第一个租界设在中国的(上海):24、在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中,爱国官兵表现了英雄顽强的斗争精神,其中在中法战争中越边境镇南关战役中,年近70身先士卒,率部打败法军的是(冯子材)25、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的奋力反抗)28、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30、戊戌维新时,康有为创办的宣传维新的学堂为(京师大学堂)31、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江南制造总局)33、近代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是在(第二次鸦片在战争以后):34、侵略者第二次侵入北京并洗劫和焚烧圆明园是在(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35、中国近代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36、哪个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辛丑条约):39、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40、甲午战争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以身殉国:42、提出“物竞开择,适者生存”口号的书是(《天演论》):43、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1.闭关政策明清为了维护自身封建统治在对外关系上采取的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措施,亦称“海禁”。
在清朝这项政策更加严格。
其内容主要有实行一口通商、“公行”制度、防范夷人等。
其实质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反映。
长期实行闭关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起到了抑制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作用,但是从长远和全局作用来看,它阻碍了必要的中外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束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2.虎门销烟由林则徐在广东虎门主持的一次销烟运动,是清政府禁烟运动的高潮。
当鸦片泛滥对清政府造成巨大危害且威胁到上层统治时,在禁烟派努力下,道光帝命林则徐开展禁烟运动。
自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将所缴获英美两国的鸦片当众销毁。
各地群众闻讯赶来观看,万众欢腾。
虎门销烟的壮举,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10.片面“最惠国待遇”《虎门条约》中规定的一项不平等条款。
正常的国际交往中,最惠国待遇应是双方互惠。
英国只要求中国给予英国最惠国待遇,却未承诺英国给予中国同等待遇。
这就成为签约双方不平等的"片面"最惠国待遇。
继英国之后,有15个国家先后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
清政府只要给一国某种特权,就要给所有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国家同样的特权,中国变为资本主义世界争相宰割的对象。
11.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强迫中国与之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一种司法特权。
依照这种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不论其发生何种违背中国法律的违法或犯罪行为,或成为民事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时,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领事或由其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据其本国法律裁判。
故“领事裁判权”也称“治外法权”。
29.“亚罗号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之一。
“亚罗号”是一艘走私的中国船只,曾在香港注册,所领执照在1856年9月底已经失效。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1.辛酉政变答:1860年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不久病死,年仅6岁的载淳继位,由肃顺等八大臣辅佐,1861年慈禧太后勾结恭亲王发动政变,派肃顺等八大臣护送咸丰灵柩起程,自己先期4天于11月1日回到北京。
次日,突然发动袭击,逮捕载垣、端华、肃顺,并以“不能尽心议和”、阻止回銮及抗旨反对垂帘等罪名,处以极刑,其余肃顺一派亲信分别革职、遣戍。
奕被任命为议政王,桂良、文祥、沈兆霖等为军机大臣,奕兼管军机处,并将载垣等拟定的祺祥年号改为同治(1862—1874),两宫皇太后共同垂帘听政,政权实际落入慈禧之手。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2.马关条约答: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直接后果,就是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其主要内容是: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等。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最苛刻的卖国条约。
它不但规定中国割地、赔款、增开商埠,还使中国为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敞开大门。
从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辛丑条约答: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901年(辛丑年)9月7日,英美俄德日奥法意西荷比十一个国家的代表,与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在北京签订。
主要内容为:中国赔款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折合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管理,中国人概不准居住;拆毁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和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的十二个重要地区;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的各种组织,违者处死;清政府惩办首祸诸臣;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各部之前。
这个条约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近代史论文
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近代史论文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战争,达到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
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
正如天地会的《万大洪告示》所说:“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1842年至1850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
清政府调兵镇压,但群众斗争此起彼伏,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反抗。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并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天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
其平均分配的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因此最后也未能付诸实行。
谈起太平天国运动,首先映入我的脑海中的是一个个首先站出来反抗清王朝奴隶般统治的一位民族运动的英雄们: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李秀全,陈玉成„„早些时候,我读了曾国藩的传记,在我看来,曾国藩最伟大的成就在于在那个昏庸是非颠倒的社会中,依靠了自身和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志士们一起建立了湘军,成功的镇压了当时清廷无力镇压的太平运动的起义军们,并且引领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军工厂“安庆军械厂”,并提拔了一批有能力,有正气的将领们,其中当然包括后来建立淮军并成为清末第一重臣的李鸿章,为清朝的延续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近代史纲要名词解释
中国近代史纲要名词解释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
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百日维新。
1898年(夏历戊戌年)中国维新派在清光绪帝支持下推行的革新运动。
又称戊戌维新、戊戌变法。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希望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推行政治、经济改革,争取国家富强。
维新派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设立学堂,宣传变法主张,受到少数官僚赞助。
光绪接受维新派改革方案,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国事”既可以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诏”,宣布变法维新。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辛亥革命是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四川等地爆发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武昌起义,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因为1911年为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单项选择题110题
1、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A)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1A、1840B、1911C、1919D、19492、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逐步成为(D)国家。
10A、殖民地B、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D、半殖民地半封建3、晚清时期,出现了一批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其中有(B)。
12A、林则徐B、曾国藩C、康有为D、段祺瑞4、(B)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1A、魏源B、林则徐C、严复D、孙中山5、(CA6A7A8害。
36A9A10、A11A12A13A14、遵义会议上,成立了由(C)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A、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B、周恩来、李德、博古C、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D、周恩来、毛泽东、张国焘15、抗日战争时期,在关内占领区,日本军国主义者允许“中华民国”国号的存在,所谓“中华民国”是指以(C)为首的政府。
A、袁世凯B、蒋介石C、汪精卫D、溥仪16、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C)。
A、反蒋抗日B、拉蒋抗日C、逼蒋抗日D、联蒋抗日1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C)。
A、8月15日B、9月2日C、9月3日D、10月25日18、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
会议通过的宪法草案规定,中央政权体制相当于(B)的议会制和内阁制。
这对于蒋介石的独裁政体是一种限制。
A、美国B、英国、法国C、德国D、苏联19、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的时间是在(C)。
A、1927年B、1937年C、1947年D、1957年20、(C)1月,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A、21、AC22、从AC23AC24ABCD25A26、(B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B、《论十大关系》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中共八大的召开27、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C)的宏伟目标。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及简答答案
“闭关政策中国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
清建立全国政权之后,厉行闭关政策。
以乾隆二十二年(1757)为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
前期禁海的目的主要在于隔绝大陆人民与台湾郑氏抗清力量交通,防范人民集聚海上;后期则着重防禁“民夷交错”,针对外国商人,以条规立法形式,严加限制对外贸易。
乾隆二十二年,清廷针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而厉行闭关政策,只准在广州一口贸易。
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又实行商行制度,即设广州十三行以进行垄断。
清政府只允许少数殷实富商设立“公行”,负责与外商从事进出口贸易,并代表清政府与洋商交涉。
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是封建经济的产物。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人们彼此隔绝,在政治上自然产生闭关自守。
此外,满族统治者对汉族人民防范甚严,他们惧怕外国人支持汉人反抗清廷的活动。
同时,清政府对出洋贸易的中国人也有种种严格限制。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阻碍作用,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使中国人民与世界潮流隔绝,不明世界大势,而清统治者更是闭目塞听。
1840年,英国终于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虎门销烟在林则徐主持下,自1839年6月3日起,在虎门“就海滩高处,周围树栅,开池漫卤,投以石灰,顷刻汤沸,不爨自燃,夕启涵洞,随潮出海”,将所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
直到6月25日,全部销毁干净。
各地群众闻讯赶来观看,万众欢腾,无不称快。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一个重大胜利。
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良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林则徐福建候官人。
鸦片战争前,主张禁烟,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主持禁烟事宜,严拿烟贩,惩办不法官弁,晓喻外国烟贩,限期收缴所有鸦片,并于1939年6月主持“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分)。
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积极组织人员搜集和翻译西方国家新闻纸,了解西方,派人编写《四洲志》(1分)。
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7个论述题
1、礼法结合过程(一)汉代礼法结合的开端汉律以儒家思想为指导,首次确立了峻礼教以防,准五服以制罪的定罪量刑原则。
这是引礼入律的最重要的标志。
所谓“准五服以制罪”即对于九族之内亲属之间相互侵害的犯罪行为,要根据五服所表示的远近亲疏关系定罪量刑。
“服制愈近,对以尊犯卑者的处罚愈轻,对以卑犯尊者的处罚愈重;服制愈远,则与此相反”这一原则的确定“,是按照儒家强调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标准,将儒家礼的原则引入刑事立法原则中”。
作为定罪量刑的首要依据,这显然是引礼入律。
融礼于法的产物,也是是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重要表现。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礼法结合的新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礼法结合的新阶段。
三国时,曹操、诸葛亮是以“重法”而著称的,然而,他们的“重法”也是打着“德主刑辅”的旗帜进行的,曹操说他的立法宗旨是:“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
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诸葛亮则主张立法要体现“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的精神,他说:“明君理其纲纪,政治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
”这里所说的“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纪”,即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间关系的“六纪”,这表明他是推崇正统的“德主刑辅”思想的。
(三)隋唐礼法结合的成熟隋初制定《开皇律》时,隋文帝杨坚就敕令尚书左仆射高颖、上柱国郑译等人,要坚持以“导德齐礼”为指导思想,把封建道德规范注入法律之中。
《开皇律》在篇章体例上大致继承了《北齐律》,《开皇律》在《北齐律》“重罪十条”的基础上,改为“十恶”,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到了唐代,礼法综治的治国模式已臻于成熟和定型。
在唐律中,礼不但指导着法律的制定,而且体现宗法伦理关系的复杂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
唐太宗李世民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的主张,就是推行德治,施刑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名词解释1.鸦片战争:为了改变贸易逆差,英国将大量的鸦片输入到中国,遭到中国人民的抵制。
英国以此为借口,于1840年6月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日益受到严重的破坏。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2.《海国图志》:中国近代思想家魏源编撰的一部著作。
书中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翻译了并介绍了西洋科技船炮图说,总结了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了海防的战略战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海国图志》开阔了当时知识界的眼界,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3.洪秀全:太平天国革命领袖。
他创立了拜上帝教,于1851年领导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并定都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后与杨秀清争权导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4.《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根据“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这一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的理想和农民起义的特色,成为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
5、天京事变: 1856年8月,杨秀清自恃功高,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
洪秀全召集韦昌辉率军进入天京并杀害杨秀清,引起变乱,太平军将士二万余人被杀,石达开出走败亡。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而爆发的一场内乱,它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分水岭”。
6、《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到天京主持政务,他向洪秀全提出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它的主要内容是效法西方资本主义来改革中国社会:在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事业;在改良社会方面发展近代文化卫生福利事业;在法律方面提出善待轻犯、改革刑罚制度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课后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课堂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是在:( A )A、金田村B、桂林C、武昌D、天京2、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 C )A、北伐的失败B、天京事变C、天京陷落D、洪秀全逝世3、《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内容是:( C )A、反对帝国主义侵略B、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C、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D、平均地权4、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话说明太平天国:( B )A、不能充分依靠人民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没有彻底革命精神D、没有实行宗教改革5、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C )A、是否抵御外来侵略B、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D、是否学习西方文明6、《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主要是指它:( C )A、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B、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C、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7、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D )A、领导阶级B、指导思想C、斗争形式D、革命任务8、洋务派不主张进行政治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D )A、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B、认为富国强兵就可以改变一切C、其大多数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D、他们本身是封建大官僚大地主9、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根本原因是:( A )A、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B、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C、没有采用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制度D、西方列强极力阻碍破坏10、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A)A、开始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进程B、初次实现了“师夷长技”的思想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D、促成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11、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直接目的是:( B )A、发展民族工商业B、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方面的困难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充实国库,弥补财政亏空12、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D )A、西方列强的破坏B、顽固派的阻挠C、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D、引进西方技术设备,而没有变革封建制度13、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D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B、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D、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14、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 B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5、变法维新运动产生的社会条件是:( C )A、地主、官僚办洋务,中国近代军用、民用工业的产生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D、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16、变法维新运动的性质是:( D )A、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B、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运动C、洋务运动的继续D、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二、多项选择题1、“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庚子勤王运动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庚子勤王运动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庚子勤王运动是指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反清起义运动。
该运动始于庚子年(公元1900年)由义和团领导,蔓延于全国范围。
这场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推翻清朝政权,恢复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尊严。
庚子勤王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一次大规模民众抗争,凸显了广大人民群众深深的民族自尊心和反对外来侵略的强烈愿望。
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敌入侵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民族主义觉醒的象征。
庚子勤王运动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它使清朝政权备受冲击,清廷的腐败和无能暴露无疑。
其次,庚子勤王运动的兴起使得中国政府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关注,引起了各国列强的干预和议论。
同时,该运动也导致了八国联军的入侵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摧残,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
然而,庚子勤王运动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觉醒和启蒙,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庚子勤王运动的兴起和失败,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究和解读庚子勤王运动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和尊严的伟大斗争。
1.2文章结构2.正文2.1 庚子勤王运动的定义和起源2.2 庚子勤王运动的目标和意义2.1 庚子勤王运动的定义和起源庚子勤王运动,又称义和团运动,是指在清朝末年的1900年,发生在中国北方的一场大规模民众运动。
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农村地区,由基层农民组成的团体秘密发展起来。
这场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为目标,通过打击外国侵略势力和清朝官员来维护中国的主权与尊严。
该运动得名庚子是因为据中国的干支纪年法,1900年是庚子年。
勤王二字则体现了这场运动的目标,即呼吁人民弘扬爱国精神,支持清朝皇帝,同时也暗喻着反对外国侵略者。
清朝历史故事【5则】
清朝历史故事【5则】了解历史的作用:引发青少年对历史的兴趣,并从中学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会让其对某些任务产生崇拜,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历史故事(一)努尔哈赤的妻子到底有多少?搞不清楚,从文献记载来说,他有十六个妻子,《清史稿·后妃传》说是有十四个妻子。
我们查了一下,实际上根据文献的记载,他有十六个妻子,这十六个女人,同宫廷斗争密切相关的有五位:一,佟佳氏,名哈哈纳扎青。
佟佳氏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夫妻,佟佳氏是努尔哈赤的结发妻子,努尔哈赤他19岁分家,这个时候就和佟佳氏结婚,时间是万历五年,1577年。
结婚以后就生了一个女儿叫东果格格,后来嫁给开国五大臣之一何和礼,之后就生了长子叫褚英,随后又生了第二个儿子,叫代善,代善出生的时间是万历11年,1583年,比他大哥小3岁。
佟佳氏自己没有卷入宫廷斗争,但是他的这两个儿子完全卷到宫廷斗争里头了,因为佟佳氏死得早,哪年死的没有明确记载,估计是在生了代善之后不久就故去了。
二,富察氏,名衮代。
富察氏原来结过婚,嫁给努尔哈赤的堂兄叫威准。
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叫阿兰泰珠,老二叫充善,老三叫昂阿拉,生了第三个儿子之后,威准就死了,于是富察氏就嫁给了努尔哈赤。
哪年嫁的?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有一条,富察氏衮代生他第三个儿子的时候,是万历十三年,嫁给努尔哈赤之后,生了个儿子叫莽古尔泰,是万历十五年,所以,推断她可能是在万历十四年嫁给了努尔哈赤。
这件事情清朝的所有官书,讳莫如深。
富察氏嫁给努尔哈赤之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莽古尔泰,一个叫德格类,还生了一个女儿叫莽古济格格,这个莽古尔泰和莽古济格格牵扯到宫廷斗争,所以富察氏衮代总共生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同努尔哈赤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三、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
叶赫那拉氏有一段故事,努尔哈赤起兵之前有一段时间是落难。
落难的时候就逃到了叶赫部,叶赫部的贝勒叫杨吉砮看着努尔哈赤这个人不平凡,很器重他,说我有一个小的女儿长大之后可以嫁给你。
大一近代史复习资料第二章、第五章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单项选择题知识点: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是〔洪秀全〕。
P442、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宗教组织是〔拜上帝教〕。
P44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14年〕。
P464、最能表达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
P445、太平天国运动面临的以往农民运动从未遭遇的新情况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P476.洋务运动中,左宗棠率领的用洋枪装备的军队是(湘军 )P497、洋务运动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
P488.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 )P559、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P4910、洋务派最先兴办的是〔军事工业〕。
P4911、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大多数采用〔官督商办〕。
P491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进运动〕。
P5613.洋务运动时期,严复在天津主办的报纸是(《国闻报》)P5314、1895年,康有为组织发动了〔公车上书〕。
P5215、戊戌维新运动的高潮是〔百日维新〕。
P5216、百日维新发生于〔戊戌变法〕时期。
P5417、戊戌变法中,表示要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是〔谭嗣同〕。
P5518、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实现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皇帝〕身上。
P5719、“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属于〔洋务派〕的主张。
P5920、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P542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戊戌维新)。
P5822.冯桂芬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著作是(《校邠庐抗议》)P4923、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P4924、在近代不是对国家出路进行早期探索的是〔新文化运动〕。
目录P225、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天京〕。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整理] 精品
中国近现代史材料分析题(附答案)一、问答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
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材料二清湖南巡抚王文韶说:“夫四民(士、农、工、商)之中,农居大半,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渐众,……”——《洋务运动》材料三(清朝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
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神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正气为之不伸,邪氛因而弥炽。
数年之后,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回答:(1)根据有关材料概述洋务运动对外近代技术的态度。
你如何评价这种态度?(4分)(2)根据有关材料指出顽固派反对洋务活动的理由?(4分)并进一步分析其社会历史根源。
(4分)2.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
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
……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
……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忧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近代史名词解释
近代史名词解释1.洋务运动: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打击下,清朝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为维护清朝统治,御侮自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以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起点,以《马关条约》签订为终结,历时30余年,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2.百日维新:在维新派的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终于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宣布变法。
诏书明确表示了变法的决心。
这一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戊戌年,历史上被称为戊戌变法;从正式宣布变法开始,到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止,光绪帝发出了100多件维新谕旨,推行新政共计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这是维新运动的高潮和集中表现。
在此期间,根据维新派的建议,光绪颁发了数十道推行新政的诏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文教等各个方面。
3.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
它于1905年8月20日在东京正式成立。
同盟会在组织上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建设,孙中山为总理,下设三部,国内外分别建立支部,支部下设立分会。
同盟会的章程是“驱除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的主要成员是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文化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封建旧文学和文言文。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解放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在客观上准备了思想条件,但是,它并未超出旧民主主义的范畴,没有给中国人民指出彻底解放的道路。
十月革命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成长起来,赋予了新文化运动以新的方向,把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到首要地位,因此,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一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波澜壮阔的文化革命运动。
部编版历史七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期末考前小测
部编版历史七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期末考前小测部编版历史七下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期末考前小测一.选择题(共10小题)1.1726年,雍正皇帝为了筹划西北战事,在宫内设立了军需房;后来权力日益扩大,成为秉承皇帝旨意,经办国家一切军政大事的中枢机构。
上文反映的史实是()A.锦衣卫的出现B.文字狱的迭兴C.驻藏大臣的设置D.军机处的设立2.历史史事是历史的真实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件的看法或结论。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史事的是()A.《三国演义》中的“孔明草船借箭”B.张仲景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C.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D.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3.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军机处由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由此可知,军机处是()A.清初皇帝独掌朝政的常设机构B.专为皇帝草拟谕旨处理机要事务的机构C.协办军务颁布诏书的专门机构D.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4.清朝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
雍正帝因此将其革职,又派人查他的诗集,以诽谤朝廷的罪名将其治罪。
这反映清朝前期()A.大兴文字狱B.八股取士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焚书坑儒5.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特许设立了一个对外贸易机构,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并管理外国商人。
这一机构是()A.宣政院B.内阁C.广州十三行D.军机处6.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隋文帝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明太祖“废丞相,设三司”;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以上帝王这样做的共同目的是()A.保证国家长治久安B.严密控制知识分子C.推进政治经济改革D.杜绝官员贪污腐败7.清朝前期,政府先后出台了禁止南洋贸易、只准粤海关一口贸易等政策。
这些政策()A.加速了北方人口的南迁B.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C.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D.妨碍了中外经济的交流8.如图对联行文巧妙,其表达的意图是()A.赞美唐朝繁荣开放B.嘲讽宋朝重文轻武C.抨击明朝专制皇权D.颂扬清朝帝王功德9.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原因表述错误的是()A.国家完全不具备远洋航行的经验和技术B.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犯C.统治者惧怕沿海反清势力与国外势力勾结,危及清朝统治D.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对外交流10.清朝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
近代史纲要模拟题--美化版
•
4、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 • 出现“左”倾错误?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 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 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 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3分)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1分)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 理。(1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 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 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 的思想、路线和政策。(1分)
近代史纲要模拟题
整理视图美化版
名词解释题
• 一、名词解释题(共5题,4分/题,共20分)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2),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 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2)。 2、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1),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1),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1),选出了以瞿秋白为总书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八七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 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1)。 3、重庆谈判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1),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28日偕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1)。10月10日,双 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是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1),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1) 4、《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 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1),“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敌,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 少地的农民(1)。这个大纲指引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群众,将自己的力量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1)。 5、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1分)。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1分),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 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1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 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运动的起因洋务运动中所指的洋务,指清朝廷部分官僚,为挽救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引进外国武器装备、科学技术、大机器设备创办近代企业的活动。
这种引进活动被称作洋务运动,从事这些活动的主要人物被称作洋务派。
洋务运动的产生,主要由于清朝统治阶级面临“内忧”“外患”的困扰。
面对内忧外患,用弓箭、长矛、鸟枪不能镇压国内民众起义,更无力与外国侵略者的洋枪洋炮抗衡。
要维持封建统治,必须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仿造西方船炮,采用西法练兵。
于是他们开始以“自强”“求富”为目的,推行洋务活动。
洋务运动的思想根源洋务运动是在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冲击下产生的,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
林则徐、魏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已看到外国枪炮船舰的长处和中国传统兵器的短处,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师夷长技”的思想发展成社会思潮。
一些早期的改良主义者,如冯桂芬、薛福成、王韬等人都提出了关于采用西学、制造洋枪洋炮、举办洋务自强求富的理论。
洋务思想成为当时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新思潮。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以总理衙门大臣恭亲王、户部侍郎文祥及地方大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这些人与外国人有较多的接触,对西方资本主义有所了解。
但他们的见解不同,对举办洋务的重点、政策,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集团。
洋务运动的内容包括编练新式军队,制造枪炮船舰,兴办近代工矿交通,设立新式学堂等。
洋务运动的发展有阶段性:60~70年代,以办军事工业为主,是“自强”阶段。
洋务派认为,中国的制度比西方先进,只是枪炮船舰落后于西方。
安庆内军械所是在1861年由曾国藩设立,是洋务派最早建立的军工厂,生产子弹、火药和大炮,全是手工操作,还不是机器工业,但已是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洋务派军事工业的特点与性质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有其时代的特点:1.采取官办方式,所有开支及费用由清朝廷拨付,所生产的枪炮、弹药、船舰,由清朝廷统一调配给各军使用。
2.其组织与管理混乱、腐败,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3.具有浓厚的买办性,各局的设计施工、机器设备、生产技术、原料供应,全部依赖外国,之后也长期受外国人控制。
4.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
这些军事工业,基本上都采用大机器进行生产,从不同地方招募工人,工资很低,采取雇佣劳动和工资形式的剥削,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特点。
这些军事工业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为近代国防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但它们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是具有封建、买办和资本主义多种性质的混合体。
洋务运动的意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但在中国历史上仍有一定的影响。
洋务派在30多年里,陆续开办了几十个近代化的军、民用企业,建立了近代化海陆军,兴建了新式学堂,并派遣留学生,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开端。
这些军、民用企业的建立,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出现,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封建社会解体的作用。
洋务运动创办军、民工业,开了学习西方的风气,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积累了经验。
洋务运动通过兴办新式企业,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新型科技人才,造就了一批技术力量。
洋务运动引进的新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对于中国民族资本的产生、抵制外国资本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洋务运动的历史教训反思洋务运动,也可以总结不少深刻教训。
1.洋务运动并不触动腐败的社会制度,只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不可能取得根本性成功。
2.洋务企业的利润,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洋务派没有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资本家,而是形成了垄断企业,以此作为自己在旧的统治制度中争权夺利的资本。
3.洋务派办的
企业,管理方式落后,导致成本高、亏损大、产量低、质量劣,形成营私舞弊,贪污中饱,用人惟亲,冗工滥食的局面。
这是用封建制度经营新式企业的必然后果。
实践证明,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就完全办不好近代新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