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事情》教学案(教师).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上的事情》教学案(教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出22个片段的内容及作者得到的启示。

2.懂得善待野生动物,善待大自然,即善待自己的道理。

3.品味文章洗练精当的语言。

4.激发大家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的主要见解。

2、明确“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洗练精当的语言。

教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受法、讨论分析法。

课时分配: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主要任务:

熟读课文,疏通主要内容,概括22个片断的内容,找出每个片断中作者的启示;挑选自己喜欢的片断反复朗读,体会语言的优美。

二、学前尝试:

(一)知识链接:

苇岸,1960年1月生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小营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

(二)学法指导:

1.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情况。

2.借助工具书查阅字词,熟读课文。

3.想象联想课文中描写的片断,品味修辞的巧妙、语言的优美。

(二)尝试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酒班坟逐衔筑果繁哲崛

起蜷曲尊条椽子租刀体目喙翌

绊啼育僖息零畛拾搂翌子思

驻3

贫瘠飒飒挥霍汲取用之不

2.读完课文归纳一下,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人?最喜欢的是那个片断?陈述一下理由。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文章采用了断片式写法,这些片断之间看似没有什么联系,作者是怎样将它们串联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从空间、时间、章法、感情、主旨等角度思考)

(1)空间上,作者的观察点基本是立足加重的阳台眺望空地、田野、旷野和天空,或者立足野外实地观察’

(2 )时间上,所有观察的事物自身变化和断片间相互串联上都有着一种隐约可见的四季轮回的时间变化;事物自身中的时间变化可以以第三节的日出日落、第十二节的麻雀的叫声的观察为例,而本文节选部分的所有片断所描写的大地上的事情(播种、劳动、繁殖以及诸多为人所忽视的事物)总是同古老的时间联系在一起的,周而复始,不断轮回。

(3)再次情理上,

首先,所有片段和片断间的组合都是有着作者鲜明的个性化的印记,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语文经验”:有着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流露心扉的语句,每一个片段都是白描、取喻、议论这三者的融合,从而使每一段文字既是对实物的描绘,也是充满诗意的哲理片段;

其次,全文选用材料看似散漫,但由于作者能用一条对大地的深情的情感线索把它们贯串起来,集中地揭示了 "反对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善待野生动物,善待大自然,善待地球,即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的主旨。

通过文中自在状态的展示和作者不动声色的叙述文字,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他怀着热切的爱,专注而执著于大地上的一切诗意事件的聆听和涵容。把自然与人们和谐统一,看着是最高幸福,把大自然作为拯救心灵和活得生命力的精神故乡。从而在字里行间,一个寻求诗意栖居与自在生命状态的主体形象跃然纸上。作者以心灵的承载,博爱的情怀,将散文与生命重新系结起来。

3.“大地上的事情”是指什么事情?作者发现了什么?

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肆意破环自然,掠夺资源,滥砍滥猎。他对自然万物都无比赞美,用博爱之心关怀这万物。他发现世界所呈现的物质与精神的悖谬,物质文明、现代进程是“一个剥夺了精神的时代,一个不需要品德、良心和理想的时代,一个人变得更聪明而不是美好的时代”,他为人类的无知愚昧行为感到羞耻和遗憾。

第二课时

一、主要任务:

细读课文,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分析比喻等修辞的作用,品味文章的语言,归纳写作特点。

二、学前尝试:

找出文章中使用比喻手法的句子2个,并用“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写出了 '什么’的’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的形式分析比喻的作用。

1.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析其作用。

(1)它们将短硬的喙像北方农妇在缸沿砺刀那样,在枝上反复擦拭。

(2)麻雀蹲在枝上啼鸣,如孩子骑在父亲的肩上高声喊叫,这声音蕴含着依赖、信任、

幸福和安全感。

(3)秋收后,田野如新婚的房间,被农民拾掇得干干净净。

(4)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5)骤雨是一个丧失理性的对人间复仇的巨人。

(6)它们的体态肥硕,羽毛蓬松,头缩进厚厚的脖颈里,就像冬天穿着羊皮袄的马车夫。

(7)孩子欢乐撒在里面,仿佛一颗颗珍珠滚到我的窗前。大人告别了童年,就像游戏像玩具一样丢在了一边。但游戏在孩子们手里,依然一代代传递。

(8)麦田整整齐齐摆在辽阔大地上,仿佛一块块耀眼的黄金。

(9)那里是一个阳光的海湾,温暖、平静、安全。

(10)观看落日,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观看日出,则像等待伟大英雄辉煌的诞生。

(11)每一匹新驹都不会喜欢给它套上羁绊的人。

(1 )把鸟儿擦拭短硬的喙比作北方农妇在缸沿砺刀,本体、喻体除去动作外在的相似外,还有所磨砺的都是赖以生存的工具,借助这个比喻,作者热情赞美了为生活而辛劳的人和物。

(2)把麻雀的啼叫比作生活中孩子在父亲肩上高声喊叫,形象的表现出了大自然内在的和谐、融洽感,表达了作者内心对麻雀的叫声的喜爱之情-

(3)用“被农民拾掇得干干净净”的“新婚的房间”比喻秋收后的田野,既形象地写出了秋收后田野的干净,也表现出一种欣喜、欢悦和对新的开始的向往之情。

(4 )把大型蚁比作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把大型蚁的巢比作北方人的举止,刻画出随意、粗略、洒脱、不拘小节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形象直观。

(5)以人喻物,不仅写出了骤雨的杂乱、疯狂,而且写出了骤雨似乎带着一种仇恨,表现出作者内心对骤雨存有的一种阴郁,不喜欢之情;两个修饰语连写,朗读上更有力量感、强硬感■(6)把待在阳台这样阳光海湾的麻雀比作冬天穿着羊皮袄的马车夫,形象生动的写出麻雀生活的温暖、惬意、悠闲。

小结:本文绝大多数比喻都带有拟人色彩,作者对自然万物的剖无比赞美,把自然界的蚂蚁、麻雀、大树、太阳、麦田、冬天的雪,都视作自己的家人及平等的伙伴,他的笔下,流淌着一种博大的人类之爱。

(7)前者使用通感,形象生动、化虚为实,把孩子们的欢乐描写的有质感和画面感。“滚” 极具有动态美。后者用被丢弃的游戏、玩具比喻大人告别童年,贴近生活,便于读者更好了解,写出了大人对童年的随意、不珍惜,也写出了作者的叹惋,,“依然”对比孩子和大人对游戏的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