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计划71个协同创新中心

合集下载

高校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大盘点

高校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大盘点

高校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大盘点——煤炭资源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8月1日,由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神华集团、东方电气、中材集团等4家国企联合组建的“煤炭资源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举行了高峰论坛,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并讲话。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8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创建的“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举行培育启动仪式。

这也是首个由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育创建的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了启动仪式。

——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8月10日,“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

江苏省省长李学勇、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仪式并为中心揭牌,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以及雨润集团、青岛啤酒、茅台集团、伊利集团、光明乳业、完达山乳业、中粮集团、鲁花集团、渤海实业等共建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仪式。

——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8月10日,“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在河海大学举行培育启动仪式。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等领导出席,河海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电力建设集团、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共建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仪式。

——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8月12日,“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培育启动仪式。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等领导出席,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共建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仪式。

——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8月15日,由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联合鞍钢、宝钢、武钢、首钢等骨干钢铁企业和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上海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共同组建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举行培育启动仪式。

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行业产业
16
煤炭分级转化清洁发电协同创新中 心 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华能 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 任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 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沈阳机床(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等 洋石油总公司等 同济大学、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 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国家信息中心、潍柴 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52 所、中科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等 行业产业 行业产业 行业产业
类型
科学前沿
2 3 4
科学前沿 科学前沿 科学前沿
5
郑州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文化传承创新 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等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6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 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 心 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部考试中心、安徽科大讯 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文化传承创新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 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 新中心 科学院经济学部、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等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大学、湖
文化传承创新
8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 南大学、吉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 创新中心 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 研究院、中山大学等 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社会 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 武汉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清华大学、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等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电子信息产 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 大学等 清华大学、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 中国华能集团、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 总公司、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 公司等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思路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思路

2020/7/8
20
成都会议精神
三句话
➢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凝练、落实、组 织完成重大协同创新任务,是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 设的根本路径
➢ 围绕重大协同创新任务的凝练、落实和完成,通 过不断创新机制汇聚队伍、整合资源、创新人才培 养模式,是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的根本方式
➢ 明确主要协同单位的资源贡献、政策支持和任务 担当,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方式
OUTLINE
“2011计划”简介 “2011计划”规划 “2011计划”教育部精神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2020/7/8
2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
《教育部划、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
见》-2012.3.23
➢ 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
➢ 总体要求
国家急需、世界一流
制度先进、贡献突出
1. 能够持续产出国际学术界公认、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原始创新性成果,引领该领域前 沿的部分新方向和新兴学科。协同创新中心依托的主体学科学术影响力进入国际前列,总 体实力达到该领域的世界一流水平,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
2. 能够吸引国际化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培养出具备国际化视野、杰出创新能力的科研人 才,人才培养水平为国际一流大学和顶尖科研机构所认可,成为该领域国际优秀创新人才 的集聚中心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围绕战 略新兴产业发展中重大关键问题、核心技 术与装备、系统集成能力等
重点推进:节能环保 新兴信息产业 生物产业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 高端装备制造 新材料 教育信息化等
12
区域发展类
区域经济建设 围绕区 域支柱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与 关键技术问题,以支撑区域创新发 展和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

教育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11 计划

教育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11 计划

教育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011计划教育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个重要的科研机构,成立于2011年。

该中心的目标是通过协同创新来推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是一门涉及地球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综合学科。

它涵盖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技术、地球观测技术等多个智能领域。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2011计划是该中心在成立时确定的一系列发展目标和任务。

这一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合作等方面。

首先,人才培养是该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心计划通过开设研究生课程、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来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

中心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科研创新是中心的核心任务之一。

中心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

中心将组织开展一系列科研项目,包括遥感数据处理算法的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等。

中心还将与其他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此外,中心计划推动产业合作,促进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中心将与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相关的企业、政府部门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新产品推广等活动。

中心将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等支持,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教育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中心的科研人员在遥感技术、导航定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中心的研究项目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广泛支持,为我国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未来,教育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将继续推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

中心将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攻关重大科研项目,促进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

2011计划与协同创新

2011计划与协同创新

一、“2011计划”背景和意义
2、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从1998年扩招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 的快车道。我们用十多年时间,把中国的高等教育从 精英教育阶段快速推进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 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 量已经成为新的历史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 紧迫的任务。
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支 撑国家创新发展。
一、“2011计划”背景和意义
3、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
2012年7月6号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
在十八大前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上印发了《中共中
央 国务院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 见》。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核心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强化企 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并建立完善与之配套的政策环境和支撑 条件,关键是系统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科技资源配置的决策体 制、科技评价体系、科技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科技人员评聘管理
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
特别强调“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 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 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一、“2011计划”背景和意义
革优先发展的实验区。 充分汇聚现有资源,积极吸纳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
国家将给予“2011协同创新中心”相关政策倾斜和引导性、
奖励性资金支持。 建立“2011协同创新中心”全程绩效管理模式。
三、“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要求

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现状及探究

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现状及探究

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现状及探究作者:李一辰孙玲王雅楠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8期摘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针对科学研究、学科融合发展、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改革。

本文针对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现状,以机制体制、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纵深发展展开研究,建议协同创新中心突破机制体制壁垒建立伙伴关系,形成创新共同体以保证其能长期稳定的运行,推进高校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协同创新;伙伴关系;创新共同体一、“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背景介绍“2011计划”是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启动的第三项国家工程,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深化高校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

该计划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1]明确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原则及重要任务,并对通过认定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提出“2011协同创新中心政策支持意见”,充分给予中心在机制体制改革、人事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优先权、自主权。

通过认定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为38家,覆盖 14 个省份,且基本分布在中、东部地区。

京(9)、苏(5)、沪(4)、湘(3)、浙(3)5 省(直辖市)占据 24 席,川、鄂、闽、津、陕各占 2 席,辽、豫、黑、皖各占 1 席。

[2]根据重大需求划分,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涵盖量子物理、司法文明、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军民共建等多个国家发展重大需求领域。

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一个创新综合体,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政府功能部门整合,将支持政策、科研实力和生产工厂一体化。

在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创新实力上,都是高度匹配,是目前较为前沿的的协同创新模式。

地方高校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的思考

地方高校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的思考

地方高校参与“2011计划”协同创新的思考作者:吕剑红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3年第08期摘要:文章分析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并从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瞄准目标与加强协作、建立完善政策激励机制、更加重视优秀年轻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贯彻实施“2011计划”参与协同创新对策。

关键词:“2011计划”;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8-0008-02“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胡锦涛同志2011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并于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2011计划”的总体思路是:面向需求、推动改革、探索模式、提升能力,即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创新模式,重点推进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

一、“2011计划”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按照目前约定俗成的分类,我国高校被区分为“985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属重点高校、地方高校等几类。

其中地方高校通常是指行政关系隶属于各省、市、自治区,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

据有关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级各类地方高校2500多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95%以上。

2011计划

2011计划

“2011计划”让创新要素活起来所谓“2011计划”,其实是一个简称,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1年4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其后不久,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两部委联合颁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该计划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

2012年5月7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正式启动。

简称“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

2013年2月27日至28日,“2011协同创新中心”答辩会在北京举行。

这是协同创新中心自组建以来首次接受同台检阅。

经过激烈的角逐,167个参加“检阅”的中心,仅14家通过专家认定,成为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的中心将以“国家队”身份进行协同创新,做“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大事,形成若干国家“智库”。

“211”“985”“2011”三驾马车驱动中国高等教育提升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在根本目标方面,“211”“985”“2011”三大工程并无二致。

“2011计划”可以看做是“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发展和延续,加速建立能够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和新实力。

“2011计划”的新特点在于:力争突破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美国从基础研究中的一个发现到成为市场上的产品,仅需要6年,而我们往往还停留在写文章的阶段。

”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葛墨林说:“…2011计划‟切中要害,高校再不整合资源,就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北京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进行阶段检查评估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北京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进行阶段检查评估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北京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进行阶段检查评估的通知【法规类别】高等教育【发文字号】京教函[2016]130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6.03.28【实施日期】2016.03.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对北京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进行阶段检查评估的通知(京教函〔2016〕130号)各有关高校:根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2011计划”实施方案,市教委决定对北京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进行阶段检查评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对象15个北京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见附件1)。

二、评估内容依据市属高等学校“2011计划”实施方案,重点对体制机制改革及运行、科研创新、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内外合作交流、社会服务与贡献、条件保障、经费筹措和使用、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考评,检视建设进展、运行状态以及任务目标完成等情况。

三、评估程序检查评估将按照学校自评、听取汇报、提问评议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程序如下:(一)学校自评牵头高校在年度报告的基础上,对协同创新中心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北京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总结报告(见附件2 )。

(二)听取汇报市教委将组织专家于4月14日,4月15日集中听取各中心汇报(见附件3),请牵头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管理部门组织各中心负责人按照汇报顺序,提前半小时到达指定会场等候,每中心PPT汇报30分钟,并现场提交如下材料:1.《北京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阶段总结报告》;2.带有“协同创新中心”标注的研究成果汇编(发表论文一览表及汇编、成果采用证明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等材料汇编);3.经费及配套经费使用情况报告;4.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名单及会议纪要汇编等;5.规章制度汇编。

(三)提问评议和现场考察各中心负责人向专家组汇报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情况;专家组提出疑点问题,由各中心负责人进行解答交流,每中心约20分钟,并根据情况和需要,进中心实地考察。

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高校分布情况

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高校分布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牵头学校 批次 四川大学 第1批 先进磷化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 第1批 智能空管系统协同创新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 第1批 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第1批 制造业产业链云服务平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第1批 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成都理工大学 第1批 地质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 成都中医药大学 第1批 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 西南民族大学 第1批 青藏高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农业大学 第1批 川猪产业升级与猪肉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西南石油大学 第1批 页岩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师范大学 第1批 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西华大学 第1批 四川汽车关键零部件协同创新中心 成都医学院 第1批 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 第2批 肺癌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第2批 中国西部重大脑疾病与脑健康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 核心电子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 第2批 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 第2批 川粮丰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农业大学 第2批 铁道运输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西南交通大学 第2批 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协同创新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 第2批 新材料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 第2批 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西南交通大学 第2批 石油天然气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西南石油大学 第2批 针灸经穴效应协同创新中心 成都中医药大学 第2批 攀西战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成都理工大学 第2批 会计功能拓展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 第2批 心血管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 泸州医学院 第2批 大数据与智慧信息系统协同创新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 第2批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西南石油大学 第2批 川菜产业化和国际化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旅游学院 第2批 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西南交通大学 第2批 大数据分析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 第2批 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农业大学 第2批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西南科技大学 第2批 稀土钒钛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 第2批培育 能源动力重大装备及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西华大学 第2批培育 新抗生素创制及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 成都学院 第2批培育 传统酿酒产业改造升级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理工学院 第2批培育 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西南民族大学 第2批培育 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西华师范大学 第2批培育 信息技术与个性化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师范大学 第2批培育 民机复合材料结构维修与验证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第2批培育 图形图像智能系统协同创新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第2批培育 四川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师范大学 第2批培育 长江上游航运物流协同创新中心 宜宾学院 第2批培育 移动应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第2批培育

2011协同创新中心评审认定管理办法

2011协同创新中心评审认定管理办法

“201 1协同创新中心"评审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做好“2011协同创新中心"评审认定的管理工作,根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中四类“2011协同创新中心”,即“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A类)、“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B类)、“而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C类)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D类)的评审认定。

第二条评审认定坚持全面开放、择优认定的原则,须在高校前期充分培育组建并取得实质性成效的基础上.,才能申报协同创新中心的评审认定。

第三条评审认定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有实效的标准,宁缺毋滥。

重点支持符合“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要求、具有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具备良好机制体制改革基础和明显培育成效的协同创新中心。

第四条评审认定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建立第三方评审机制,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成立“2011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

第六条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由来自国家有关部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以及海外机构的战略科学家、行政管理专家和知名学术专家组成。

第七条专家咨询委员会由“2011计划’’领导小组聘任.每届50人左右,一届任期四年。

原则.卜.每位咨询专家任期不得超过两届,高校现任领导不得参加咨询委员会。

第八条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对“2011计划”发展战略、计划口标、阶段任务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与建议;(二)对通过专家评审的协同创新中心进行综合咨询,提出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候选私单;(三)参与评估验收以及绩效评价T作,并对“20ll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四)承担“2011计划”领导小组委托的其他相关工作。

2011计划-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2011计划-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行业
11
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河Βιβλιοθήκη 工业大学等区域12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工业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
区域
13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等
区域
14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工业大学中科院过程所等
区域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院等
文化
6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等
文化
7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航科技集团等
行业
8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集团等
行业
9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
行业
10
有色金属行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中南大学中国铝业公司等
“2011”计划: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序号
中心名称
主要单位
类别
1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
前沿
2
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四川大学清华大学等
前沿
3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
前沿
4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
前沿
5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2011计划 71个协同创新中心

2011计划 71个协同创新中心

附:71个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名单1、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2、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北京大学3、肿瘤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4、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5、量子调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7、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9、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10、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与成果转化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11、国家清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协鑫集团12、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13、拓扑材料科学与技术上海协同创新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微系统所等14、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15、知识经济与法制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16、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17、主要粮食作物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8、畜禽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21、中华创新药物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22、“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科技大学23、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24、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5、生物医用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26、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钢铁研究总院27、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河海大学,清华大学,长江三峡集团28、先进磷化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29、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30、特殊区域公路大通道协同创新中心:长安大学牵头,同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同31、长江黄金水道绿色和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32、阻燃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33、雷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空军装备研究院,海军装备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科院电子所34、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35、农业高效用水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36、有机发光显示(OLED)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37、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国家审计署,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38、山西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焦煤集团,太重煤机等单位39、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40、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41、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罗马大学,国际汉学会42、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43、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浙江大学药学院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44、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45、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46、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工业大学牵头,由天津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及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成。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报送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报送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报送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7.09•【字号】浙教电传〔2014〕253号•【施行日期】2014.07.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报送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教电传〔2014〕253号各有关高校: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教技〔2014〕2号)的有关要求,加强我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现就报送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报送要求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当按照“国家急需、世界水平”和“浙江急需、全国领先,部分领域达到世界水平”要求,围绕中心的建设使命和面临的重大需求,在对照认定申报书的基础上,明确四年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细化发展目标和重点考核指标。

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组织专家对各“2011协同创新中心”编制的发展规划进行论证。

对发展目标偏低、任务不明确、计划不清晰的,将提请牵头高校重新编制,并暂缓下拨“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级补助资金。

二、报送范围经批准认定的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见附件1,其中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已完成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可不编制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

其中第一批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期为2013―2016年,第二批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期为2014―2017年。

三、报送材料和时间各协同创新中心应认真编制发展规划(见附件2),并于2014年9月19日前将发展规划一式5份报送至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师资处。

电子版同时发送至*****************(务请注明“**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

联系人:省教育厅高科处姜毅,联系电话:0571―88008970。

高校做好“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的若干思考

高校做好“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的若干思考

高校做好“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的若干思考范瑞泉;张莉恒;梁丹
【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
【年(卷),期】2013(000)018
【摘要】在分析“2011计划”的核心内容和对首批批准的协同创新中心共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山大学在组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心过程中的体会,提出做好“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的若干思考,以期为高校组建和培育“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86-89)
【作者】范瑞泉;张莉恒;梁丹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医学科学处,广东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医学科学处,广东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医学科学处,广东广州 51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11;G322.23
【相关文献】
1.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的问题及思考 [J], 车玮
2.培育与建设民办高校大学精神的若干思考 [J], 张朝霞
3.盯牢受众需求,培育核心竞争力——做好党报重大主题报道的若干思考 [J], 钟荣华
4.高校研究生学术品德培育研究\r——基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若干思考 [J], 陈
莉;高铭竺
5.关于培育高校大学生创客教育的若干思考 [J], 高燕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工业大学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广东工业大学 2011 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摸底调查表
学院(盖章) :
中心名称 合作地市
(注:如果是与地市重点支柱产业合作的,请填写地市名称)
牵头 单位 情况
单位名称 (学院名称) 姓名 牵头人 联系电话 参与单位 1 电子邮箱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履历: 履历: 履历: 履历: 履历: 履历: 年龄 职务/职称
参与单位 2 有可能参 校、科研 参与单位 3 与的国内 院所 外主要合 作单位及 其优势说 明(可增 加栏数填 写,合计 大型骨干 至少 6 项) 企业 参与单位 4 参与单位 1 地方政府 参与单位 2 参与单位 3 参与单位 1 参与单位 2 参与单位 3 姓名 姓名 核心成员 及简要履历 (可增列)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大专院


学科名称 依托的重点学科及 其特色与优势 学科名称 学科名称 平台名称
支撑的科研平台 室、研究中心、工程 中心等,至少要有 1 个省级平台) 拟建协同创新中心 的协同创新方向 及对行业或产业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分析 (300 字内) 拟建协同创新中心 为什么需要协同创 新, 需要哪些协同创 新资源 (100 字内) 拟建协同创新中心 在行业或产业中所 处地位与优势分析 (300 字内) 拟建协同创新中心 将对哪些区域(地 市) 的哪些产业具有 哪些支持创新的服 务和支撑作用 (200 字内) 拟建协同创新中心 可能采用的协同创 新模式与相应的机 制体制的建议 (200 字内)
(注: 包含重点实验平台名称 平台名称 平台名称

















协同创新将什么连成一个整体

协同创新将什么连成一个整体

协同创新将什么连成一个整体
人才、资本、信息、技术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主体要素内实现创新互惠,知识的共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高水平的系统匹配度。

而协同创新的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可以从两方面对协同创新平台进行宏观布局。

一是面向科技重大专项或重大工程的组织实施,建设一批可实现科技重点突破的协同创新平台,二是面向产业技术创新,建设国家层面支撑产业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主要特点有两点:
1、整体性,创新生态系统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
2、动态性,创新生态系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因此协同创新的内涵本质是:企业、政府、知识、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
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71个协同创新中心(“ 2011”计划)名单1、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2、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学部,北京大学3、肿瘤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4、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5、量子调控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7、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9、绿色交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10、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与成果转化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11、国家清洁能源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协鑫集团12、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13、拓扑材料科学与技术上海协同创新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微系统所等14、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15、知识经济与法制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16、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17、主要粮食作物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8、畜禽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21、中华创新药物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台湾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22、“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湖南科技大学23、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24、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5、生物医用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26、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钢铁研究总院27、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河海大学,清华大学,长江三峡集团28、先进磷化工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工程大学29、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30、特殊区域公路大通道协同创新中心:长安大学牵头,同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同31、长江黄金水道绿色和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长沙理工大学32、阻燃材料与技术协同创新联盟: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33、雷达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空军装备研究院,海军装备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科院电子所34、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35、农业高效用水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36、有机发光显示(OLED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37、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国家审计署,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38、山西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焦煤集团,太重煤机等单位39、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40、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41、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罗马大学,国际汉学会42、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43、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浙江大学药学院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44、首都世界城市顺畅交通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45、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46、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工业大学牵头,由天津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及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成。

47、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台湾物联网联盟。

48、海洋运输绿色与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大连海事大学、长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集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协同。

49、煤炭高效安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矿业大学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科研院所、企业、高校[协同高校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组建。

50、深海工程与舰船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武汉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校协同。

5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共同组建。

52、世界文明与区域研究协同: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联合成立。

53、替代石油路线大型化工过程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54、广东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55、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为主导,苏州大学牵头,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创新联盟等单位参与。

56、小麦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农业大学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河北农大青岛农大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正大股份有限公司57、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该协同创新中心由华侨大学牵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暨南大学、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协同组建,主管部门为国务院侨办。

58、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天津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共同协作。

59、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参与单位: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政部、国家宗教局等政府部门和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国际社会调查组织(ISSP)、东亚社会社会调查(EASS、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

60、中国企业“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对外经贸大学牵头,商务部、浙江省义乌市、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国工发组织、日内瓦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为协同单位。

61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协同创新中心:合肥工业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人民政府、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等10家单位协同参与。

该中心旨在汇聚国内外电动汽车及分布式能源领域的优质资源,构建人才高地、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平台、形成一流学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建设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解决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国家级协同创新基地。

62、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牵头,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参加的“共性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携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3家龙头企业组建的“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

主要研发领域包括材料结构设计、绿色新工艺开发及化工工艺优化集成等。

63、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医科大学、南开大学,依托天津医科大学在医学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的领先优势及其在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优势,南开大学在生命科学、药学等方面的优势,联合北京大学、华大基因有限公司及瑞典卡罗林斯卡分子医学中心(CMM等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展科研攻关。

64、湖南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牵头的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近日成立。

该中心依托湖南中医药大学4个国家级平台及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为参与单位。

65、网络计算与信息处理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建设。

66、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共同建设。

67、通航时代协同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