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合集下载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它们主要负责抵抗病原体、维持免疫平衡以及清除废旧细胞。

在临床检测中,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是评估免疫功能和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单位内,数出的白细胞总数。

通常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或显微镜进行数计。

白细胞计数是评估机体免疫状态和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

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为4-10×10^9/L,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均可提示机体存在问题。

白细胞计数过高可能是由于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等引起,而白细胞计数过低则可能是因为免疫功能低下、骨髓抑制等原因引起。

二、白细胞分类白细胞分类是根据白细胞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类型的细胞的过程。

通过白细胞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机体免疫功能和疾病的发展情况。

常见的白细胞分类包括中性粒细胞(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1. 中性粒细胞(中性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是最常见的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病原体和进行巡行杀菌。

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占总白细胞的50-70%。

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升高可能是感染、炎症、应激等原因引起,而计数的降低则可能是由于感染性疾病、骨髓抑制等引起。

2.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它们具有识别和记忆病原体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占总白细胞的20-40%。

淋巴细胞计数的增加可能是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增多性白血病等引起,而计数的降低则可能是免疫功能受损、慢性病等引起。

3.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主要负责吞噬和清除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正常情况下,单核细胞占总白细胞的2-8%。

单核细胞计数的升高可能是急性感染、慢性感染、细菌感染等引起,而计数的降低则可能是骨髓抑制、急性感染等引起。

4.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参与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占总白细胞的1-5%。

《白细胞分类和计数》课件

《白细胞分类和计数》课件

《白细胞分类和计数》课件一、白细胞的概述1. 白细胞的定义2. 白细胞的功能3. 白细胞的来源和分化二、白细胞的分类1. 粒细胞系列a) 中性粒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b) 嗜酸性粒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c) 嗜碱性粒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2. 淋巴细胞系列a) B淋巴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b) T淋巴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3. 单核细胞系列a) 单核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b) 巨噬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4. 其他白细胞a) 树突状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b) 肥大细胞i. 形态特征ii. 功能三、白细胞的计数方法1. 显微镜法a) 原理b) 操作步骤c) 结果解读2. 自动化血液分析仪a) 原理b) 操作步骤c) 结果解读四、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临床意义1. 粒细胞系列a) 中性粒细胞增多i. 感染ii. 应激状态iii. 某些血液病b)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 过敏反应ii. 寄生虫感染iii. 某些血液病c)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i. 慢性髓系白血病ii. 某些寄生虫感染2. 淋巴细胞系列a) B淋巴细胞增多i.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i. 某些病毒感染b) T淋巴细胞增多i. 细胞免疫功能增强ii. 某些病毒感染3. 单核细胞系列a) 单核细胞增多i. 急性感染ii. 某些血液病b) 巨噬细胞增多i. 急性感染ii. 某些血液病4. 其他白细胞a) 树突状细胞增多i. 某些病毒感染b) 肥大细胞增多i. 过敏反应五、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 样本采集和处理2. 仪器校准和维护3. 结果解读和报告4. 临床综合分析六、总结1. 白细胞分类和计数的重要性2. 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3. 持续关注白细胞的研究进展科学性评估课件中的白细胞分类和计数方法描述是否与当前医学研究和技术标准相符。

需要确保所有的信息都是基于可靠的医学文献和权威机构的指导原则。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与白细胞分类计数讲稿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与白细胞分类计数讲稿
对值都低于正常,但无明显形态学改 变。
骨髓异常增生
白血病时,可有一种或几种白细胞 增加,伴有原始、幼稚细胞、形态 异常或出现异常结构。
有时也会因细胞成熟及释放障碍使 周围血白细胞减少和形态异常。
(3)应激
如大出血、大面积组织损伤(烧伤、心 肌梗死、挤压伤等)、中毒、大量血细 胞破坏等,由于应激,多导致中性粒细 胞增加甚至核象改变。而应激又经常导 致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2)在检验医师正式签发的血液检查报告 单中,白细胞手工分类结果为:Nsg 86%, Nst9%,L5%。中性粒细胞内有中毒颗粒 及空泡变性,还有中性晚幼粒细胞1%。
该血象说明了什么?
2.某女,半年前确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一 直口服他巴唑治疗。最近一次复查时,血 液检验结果为:
RBC4.0×1012/L,Hb120g/L,Hct0.36, MCV90fl,MCH30pg,MCHC333g/L, RDW14%,WBC3.2×109/L,LCR42%, MCR13%,SCR45%,Plt135×109/L。 血片上红、白细胞、血小板形态基本正常。
(1)该血象是否异常?可能原因是什么? (2)若明确诊断,还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3)是否有必要进行白细胞手工分类?预
期结果如何? (4)对该病人的情况应如何处置?
3.某男,16岁,因“感冒、发烧”静脉点滴 青霉素和病毒唑,3天后不见好转。
手工法白细胞检查结果为:WBC6.2×109 /L, 中 性 分 叶 核 粒 细 胞 5 2 % , 单 核 细 胞 4%,淋巴细胞44%。改用“菌必治”5天 后症状无缓解,且出现咽部疼痛、乏力等 症状,查体咽部充血、扁桃腺Ⅰ度肿大。
2.电阻抗法白细胞计数及分群
3.其他分析技术(VCS、激光法、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是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具有识别和消灭病原体的功能。

通过对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可以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健康状态,辅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感染、过敏等疾病。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白细胞分类及计数方法。

一、嗜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嗜中性粒细胞是最常见的一类白细胞,占据总白细胞数的60-70%。

它们是人体最重要的防御细胞,能通过吞噬和杀死病原体来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计数嗜中性粒细胞的常用方法包括:1. 血液常规检查:通过自动化检测仪器对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结果以绝对计数(白细胞计数)或百分比(白细胞分类百分比)的形式呈现。

2. 酶标仪法:利用特定抗体标记嗜中性粒细胞表面的抗原,然后测定抗原与抗体的反应来计数嗜中性粒细胞。

3. 流式细胞术: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样本中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性质。

二、淋巴细胞(Lymphocyte)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占据总白细胞数的20-30%。

它们在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能生成抗体来识别和攻击具体的病原体。

计数淋巴细胞的方法包括:1. 流式细胞术:将样本中的淋巴细胞与特定抗体结合,然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测量相应的细胞群体,从而计数淋巴细胞的数量。

2. 酶标仪法:与嗜中性粒细胞类似,使用特定抗体标记淋巴细胞并测定抗原与抗体的反应来计数淋巴细胞。

三、单核细胞(Monocyte)单核细胞占据总白细胞数的3-8%,是一类具有吞噬能力的免疫细胞。

它们主要负责清除细菌和死亡细胞,同时参与调节炎症反应。

计数单核细胞的常见方法有:1. 静态显微镜法:将血液样本涂片制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计数单核细胞的数量。

2. 自动化细胞计数仪:通过自动化检测仪器对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其中包括单核细胞的计数。

四、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嗜酸性粒细胞占据总白细胞数的1-4%,主要参与过敏反应和抗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也被称为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们是我们身体抵抗疾病和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是评估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概念、方法以及临床意义。

1.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指在给定体积的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

它通常用于评估机体的免疫状况和检测某些疾病。

白细胞计数的常用单位是每升白细胞的数量(白细胞计数每升)。

正常成年人的白细胞计数范围通常在4,000-11,000每升之间。

白细胞计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包括手工计数、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流式细胞术。

手工计数是指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和计数白细胞。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它可以自动进行计数和分类。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高级技术,可以对某些特定的白细胞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分类。

2. 白细胞分类计数除了总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也很重要。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在给定体积的血液样本中各种类型的白细胞的数量。

常见的白细胞类型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白细胞分类计数可以通过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血液样本来进行。

专业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将血液样本涂片染色,并使用显微镜分析和计数不同类型的白细胞。

一些先进的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也可以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

3. 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意义。

它们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和监测疾病的进展。

白细胞计数的增加可能表明感染、炎症或其他免疫反应的存在。

相反,白细胞计数的降低可能是由于骨髓抑制、免疫系统缺陷或药物的副作用。

因此,白细胞计数是许多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指标。

白细胞分类计数可以更细致地评估免疫系统的状态。

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在不同的疾病和炎症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通过分析白细胞分类计数,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类型和进展,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是评估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在医学检验中有什么作用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在医学检验中有什么作用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在医学检验中有什么作用618100在医学检验中,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是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用于评估机体免疫状态、诊断和监测炎症、感染和许多其他疾病,白细胞计数指的是测量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而分类计数则进一步细分白细胞的类型和相对比例。

这些指标对医生来说提供了关键的信息,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本文将为大家科普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在医学检验中有什么作用。

一、白细胞计数在医学检验中的作用白细胞计数在医学检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血液中白细胞的总体数量信息,对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炎症反应非常有价值。

以下是白细胞计数在医学检验中的几个重要作用:1.评估免疫状态:白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白细胞计数,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较低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提示免疫功能较弱,容易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而较高的白细胞计数可能表示机体正在进行免疫应答,例如感染或炎症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白细胞计数提供了评估免疫状态的一种指标,但它并不足以完全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

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包括多种类型的白细胞和其他免疫相关细胞和分子。

因此,在评估免疫状态时,医生通常会结合其他免疫参数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评估,如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等。

2.检测感染和炎症:许多感染和炎症状态会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

感染性疾病和炎症反应时,免疫系统会释放更多的白细胞来对抗病原体或处理组织受损。

因此,通过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并帮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

通过白细胞计数的动态监测,可以评估治疗对感染和炎症的影响。

随着治疗的进行,有效的治疗措施通常会导致白细胞计数的下降。

例如,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白细胞计数的下降可能表明感染正在受到控制。

这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的效果,并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3.监测治疗效果:白细胞计数可用于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变化。

例如,在抗生素治疗感染期间,白细胞计数的下降可能表示感染得到了控制和改善。

3白细胞分类和计数

3白细胞分类和计数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一.白细胞计数 试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改良牛鲍计数板计数池的结构原理及技 术方法。 2.熟练使用一次性微量定量吸管。 3.掌握目视法计数白细胞的原理及方法。
1.改良牛鲍计数板计数池计数原理
一定稀释倍数的血液或者体液,混匀后滴 入具有固定体积和精密划分刻度的血细胞计 数板中,在显微镜下对所选择区域中的细胞 进行计数,再乘以稀释倍数,即可换算成单位 体积内的细胞数.
操作步骤:
1.加入稀释液:0.38ml。 2.吸取血液20ul加入到稀释液中混匀。 3.充池。 4. 计数:在低倍镜下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 细胞总数。 5.计算:
白细胞=[4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数量(N) /4]x10x20x106=(N/20)x109/L
注意事项:
1.充池不能有气泡,充好后不能随意移动。 2.计数池内细胞应该分布均匀,各大方格细胞数相 差不应大于8个,两次重复计数误差不超过10%。 3.细胞数量过多或者过少时应增大或减少稀释倍数。
牛鲍计数板的结构
大方格
中方格
1个大方格容积=1mm x 1mm x0.1mm=0.1mm3=0.1ul
中方格
计数时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细胞充池后应充分沉淀后再计数.
2.凡压线的细胞按照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 则,避免漏数或重复计数。注意识别非细胞成分。
2. 微量吸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直接流水冲洗3-5分钟 (切勿先倒掉染液)
123
涂片经水洗干燥后用油镜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
李 四
血涂片的观察
低倍镜观察 1.染色情况(满意、偏酸、偏碱) 2. 细胞分布情况 油镜下分类计数:体尾交界处。 油镜分类时应按一定走向,不要重复计数。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法
2.血液分析仪
[质量控制]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6页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A 反应性 1)急性感染或炎症
2)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
3)急性失血
4)急性中毒
5)恶性肿瘤
B 异常增生性 1)粒细胞白血病
2)骨髓增生性疾病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4页
[参考值]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6月-2岁(11-12) ×109/L [临床意义] 同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5页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原理]将血液制成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于 油镜下按白细胞形态学特征逐一分别计数,得出各 种白细胞百分率。结合白细胞计数结果,可间接求 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绝对值。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16页
3、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增多 4.淋巴细胞 增多 感染性疾病 血液病 排斥反应 相对性增多 降低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17页
5.单核细胞 增多 感染性疾病 血液病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18页
血小板计数
❖ 原理 ❖ 参考范围
(100-300)×109/L ❖ 临床意义 (1)降低
生成降低 破坏或消耗过多 分布异常 (2)增多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19页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11页
中毒颗粒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12页
空泡形成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
第13页
杜氏小体

实验七、白细胞分类计数

实验七、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 涂 片制 备
推片 血液
载玻片
一张满意的血涂片应厚薄均匀


尾鲜明
将推片匀速向前,勿停顿。涂片的厚薄取决于 速度和角度:快、大(厚)。慢、小(薄)
涂片干燥后用铅笔在血涂片的头 部写上姓名和编号
B 123 李 四
血 涂 片 染色
涂片干燥后加瑞氏染色Ⅰ液3-5滴至 覆盖整个血膜,约1min
滴加瑞氏染色Ⅱ液3-5滴,用洗耳球将Ⅰ液和 Ⅱ液轻轻吹混,静置5-10min
实验七、白细胞形态观察及分类计数 临床检验诊断学教研室
目的 掌握显微镜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及各种白细胞的正常形态。
原理
将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血涂片,用Wright染液染色,根据各 类细胞的形态特点和颜色差异将白细胞区别病进行计数。通常分类 100个白细胞,计算得出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器材 载玻片、推片、洗耳球、显微镜、微量吸管、香柏油、 乙醇-乙醚溶液、擦镜纸 试剂 瑞氏染液、磷酸缓冲液 标本 抗凝血
分析讨论
1.请分类100个白细胞,并报告结果。 (本次实验课只写作业题)
直接流水冲洗 (切勿先到掉染液)
123
干燥后用油镜分类计数100个白 细胞
李 四
正 常 白 细 胞 形 态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正 常 白 细 胞 形 态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正 常 白 细 胞 形 态
嗜酸性粒细胞
正பைடு நூலகம்常 白 细 胞 形 态
嗜碱性粒细胞
正 常 白 细 胞 形 态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总结 中性粒细胞:小、多、匀 嗜酸性粒细胞:大、多、匀、眼镜性 嗜碱性粒细胞:少、乱、杂 淋巴细胞:核偏位、核浆比大、粗糙致密 单核细胞:不规则、疏松网状,膨胀立体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实验报告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实验报告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实验报告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实验报告一、实验简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是临床血常规检查中的重要项目,对于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和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白细胞计数是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或手工方法计算血液中白细胞的数目,而白细胞分类则是根据白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染色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协助诊断感染、炎症、过敏、血液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三、实验原理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原理主要基于血液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白细胞计数是通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机体的炎症状态或感染程度。

白细胞分类则是通过观察白细胞形态和染色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类型。

1.白细胞计数: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或手工方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血液中的白细胞进行计数。

根据标准操作规程,将血液样本稀释并加入计数板中,然后通过显微镜计数白细胞数量。

最后根据白细胞计数结果,可计算出每微升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

2.白细胞分类:根据白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染色性质进行分类。

中性粒细胞直径较大,染色性质为中性颗粒阳性;淋巴细胞直径较小,染色性质为酸性颗粒阴性;单核细胞直径较大,染色性质为嗜碱性颗粒阳性。

通过显微镜观察白细胞的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并计算各类型白细胞的比例。

四、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全血样本、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计数器等。

2.稀释血液样本:按照规定的比例将血液样本稀释,加入血细胞计数板中。

3.计数白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计数板中的白细胞,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

4.计算白细胞分类比例:根据不同类型白细胞的特性,使用显微镜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并计算各类型白细胞的比例。

5.分析实验结果:结合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对患者的健康状态和潜在疾病进行评估。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表1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比例偏高,淋巴细胞比例略低。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主要成分,起着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有害物质侵害的作用。

对于评估机体免疫功能和判断疾病情况,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和意义。

一、白细胞计数方法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样中计算白细胞个数。

常用的方法有:1. 血液像差计数法:通过像差计数仪对样本进行分析,根据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形态学差异来计数。

2. 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利用自动分析仪器对血液样本进行细胞分类和计数,速度快、精确度高。

3. 血片计数法:将血液涂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手动计数。

这种方法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操作者进行操作,准确性较高。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在白细胞总数的基础上,根据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对各类白细胞进行计数。

常用的方法有:1. 血片涂片法:制备染色的血液涂片,根据特定染色剂的作用,观察各类白细胞的形态特征,手动计数。

2. 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利用特异性抗体标记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计数。

3. 流式细胞术:利用特定抗体与细胞表面的特定结构或抗原结合,通过激光流式细胞术仪器对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三、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意义白细胞分类计数可以进一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炎症程度,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及其意义:1. 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是炎症和感染的主要指示物,计数过高可能表示炎症反应或感染。

2. 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计数过低可能表示免疫功能低下。

3.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增加可能与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相关。

4. 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嗜碱性粒细胞计数的增加通常与过敏反应或某些疾病如白血病有关。

5. 单核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的增高可能与病毒感染或寄生虫感染相关。

综上所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验指标,通过对白细胞数量和分类计数的分析,可以评估免疫功能、判断炎症程度以及辅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共52张PPT)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共52张PPT)

•异常淋巴细胞主要见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毒性肝炎及风疹等 。
4、单核细胞增多
• 生理性增多:婴幼儿及儿童单核细胞可
增多。
• 某些感染:疟疾、黑热病、感染性心内
膜炎、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 。
• 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缺恢
复期、淋巴瘤。
疼痛、情绪激动、运动和劳动 目前认为中性粒细胞空泡是脂肪变性的结果。
空泡(脂肪变性所致); 消瘦、乏力、低热、明显脾肿大 常见于感染,尤其是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暴热和严寒 1923年Downey首先将不典型淋巴细胞分为三型。
孕妇妊娠5个月以上
②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1906年Auer首先在
白血病细胞中发现紫 红色杆状物,称为 Auer小体。
•Auer小体多为杆状或
梭形,1条或多条甚至 成捆,紫红色。目前 认为系嗜天青颗粒融 合而成。
• Auer小体常见于骨
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MDS)及急性非淋巴 细胞白血病M1~M6 。
类白血病反应
• 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
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周围血中白细 胞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 幼稚细胞出现。
• 当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
消失。
• 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病因很多:
• 感染和恶性肿瘤最多见 • 其次是急性中毒、外伤、休克、大面积烧伤等。
• 类型: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其它还有嗜酸
性、淋巴细胞型、单核细胞型等;
• 单核细胞功能:
– 具有吞噬功能。
• 淋巴细胞:
– 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白细胞计数
• 测定血液中白细胞总数 • 1 手工计数 • 2 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起着重要的抵御外
界病原微生物入侵以及维持机体内稳定的功能。

白细胞的计数与分类
是临床血液学中的重要指标,它能够反映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
及时发现疾病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本文将对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进
行深入介绍。

一、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的体积内,计算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

目前
临床常用的方法有手工计数法和自动计数法。

手工计数法是通过显微
镜下人工统计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数量,相对较为繁琐,但结果准确
可靠;而自动计数法则是利用血细胞计数仪来测量血液中不同类型白
细胞的数量,速度快,并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二、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按照形态特点和功能可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五类。

1.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也称为多形核白细胞,其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常呈珠
链状排列。

中性粒细胞在人体中的比例最高,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

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消化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起着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

2.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一种淡紫色的细胞,其细胞核很大,占细胞的大部分空间。

淋巴细胞的比例一般占总白细胞的20-40%。

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产生抗体来识别和抵御外来抗原,发
挥着重要的抗体免疫功能。

3.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的细胞核形状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

单核细胞在白细胞
中的比例约为3-8%。

单核细胞具有巨噬细胞的功能,能够吞噬和清除
老化的细胞、病毒感染的细胞和细菌等,发挥着重要的清除作用。

4.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分叶状结构,呈弯曲形状。

嗜酸性粒细
胞在白细胞中的比例一般为1-5%。

嗜酸性粒细胞含有大量的粒状颗粒,这些颗粒可吸收和降解组织中的异物和寄生虫,对于过敏性疾病和寄
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起着重要的作用。

5.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的细胞核常分叶状,呈杆状或弯曲形态。

嗜碱性粒细
胞的比例一般占总白细胞的0.5-1%。

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过敏反应
和抗寄生虫感染过程。

总结: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是临床血液学中重要的指标,能够反映人体免疫
系统的功能状态,并有助于发现和评估疾病。

通过计数和分类白细胞,医生可以判断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同时,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对于保护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起着不同
的作用,它们相互协作,形成一个完整的免疫系统,保障人体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白细胞计数与分类的重
要性,学会如何正确解读这些血液学指标,做好自身的健康管理和疾
病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