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常见病鉴别诊断
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局灶性癫痫:癫痫发作常为刺激性症状,如抽搐、发麻症状,常按皮质的功能区扩展。
老年患者局灶性癫痫常为症状性,脑内常可查到器质性病灶。
过去有癫痫病史或脑电图有明显异常(如癫痫波等),有助鉴别。
2、有先兆的偏头痛:其先兆期易与TIA混淆,但多起病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以偏侧头痛、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为主。
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少见。
每次发作时间可能较长。
3、内耳眩晕症:常有眩晕、耳鸣、呕吐。
除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外,很少有其他神经功能损害的体征和症状。
反复发作后常有持久的听力下降,一般起病年龄较轻(如梅尼埃症)。
内耳眩晕症还见于良性位置性眩晕。
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1、脑出血:脑出血常起病于活动时,有高血压病史,起病发展较快,可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脑膜刺激征,脑出血多见,而且出现得较早;头颅CT可见高密度出血灶。
2、脑栓塞: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某些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肿瘤也可呈卒中样发病,表现偏瘫等局限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高压症状并不明显,CT/MRI检查不难鉴别。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1、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多见于青年,常有意识障碍、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可有动眼神经瘫痪,脑脊液压力增高,呈血性,脑血管造影可发现有动脉瘤等,可助诊断。
2、脑栓塞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脑血栓形成发病较缓慢,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一般发生在休息或睡眠中,起病之初常无意识障碍,脑脊液压力不高、透明,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鉴别。
4、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某些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肿瘤也可呈卒中样发病,表现偏瘫等局限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高压症状并不明显,CT/MRI检查不难鉴别。
神经内科常见病鉴别诊断
神经内科常见病鉴别诊断意识障碍等症状。
行头颅CT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4、颅内压增高:多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脑水肿等,头痛常为晨起或夜间加重。
伴有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
行颅内压检查可明确诊断。
头晕和头痛是常见的症状,但具体原因却各不相同。
头晕可能是由于内耳问题或者血管问题引起的,而头痛则可能是由于偏头痛、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压增高等疾病引起的。
对于头晕和头痛症状的鉴别诊断,需要仔细观察症状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结合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病因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烈抽搐和失控的特点,而且在发作后能够很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
2、部分性癫痫:又称局限性癫痫,发作时只涉及大脑的一部分区域,患者的意识不会完全丧失,但可能会出现感觉异常、肌肉抽动、视觉幻觉等症状。
部分性癫痫的发作可能会扩散到整个大脑,此时患者会出现全身抽搐、意识丧失等典型的癫痫大发作症状。
3、全面性癫痫:又称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强直和阵挛两种不同的症状。
强直是指肌肉突然僵硬,阵挛则是指肌肉突然抽搐,两种症状通常会交替出现。
全面性癫痫的发作通常会导致患者意识丧失,持续时间也较长。
4、良性癫痫样发作: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发作时患者会出现类似癫痫的症状,如肌肉抽搐、意识丧失等,但通常持续时间较短,且不会对患者的智力和神经系统造成明显的损害。
良性癫痫样发作通常会在成年后自行消失。
癫痫发作的特征是无大发作阵挛性运动,而是表现为快速收缩和缓慢松弛的全过程。
患者可能会拒绝睁眼,同时伴有眼睑的快速震颤。
晕厥则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摔倒、面色苍白、四肢发凉,一般不会出现抽搐、舌咬破和尿失禁等症状。
晕厥的诱因有很多,如悲哀、恐惧、焦虑、晕针、见血、创伤、剧痛、闷热、疲劳等,而癫痫发作则与体位改变和情境无关,不分场合时间。
晕厥发作后意识恢复较快,而癫痫发作后常有意识模糊,持续时间较长。
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脑栓塞、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分水岭梗死。
2020年神经内科常见病鉴别诊断(课件)
2020年神经内科常见病鉴别诊断(课件)神内常见病鉴别诊断头晕: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多在头位变化时发作,如起卧床、抬头、转头或坐梯,保持一定位置后症状消失,直立行走时症状不明显.每次发作时间:以秒计算,多在10秒以内。
发作时为眩晕,发作间期可表现为头晕或昏沉感,眩晕具有易疲劳性、自我好转性和可复发性.Nylen-Barany或Dix-Hallpike体位诱发试验可呈阳性。
......感谢聆听2、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又称内耳性眩晕或发作性眩晕,为内耳的一种非炎症(淋巴代谢障碍)性疾病。
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
病人多数为中年人。
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为四大主症。
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冷热水试验可见前庭功能减退或消失。
......感谢聆听3、前庭神经元炎:是一种前庭神经元的病变,病变部位可位于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末梢的整个通路上。
多见于20—60岁成年人,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使,以突发的重度眩晕,而无耳聋、耳鸣等耳蜗及其他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于病毒性疾病后24—48小时内发生,持续4—5天。
头部移动时症状加重,但听力不受影响。
冷热变温试验前庭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有时呈现健侧优势偏向;无头痛及其他神经体征;急性期内血象常偏高,发作期中可有自发性眼震。
......感谢聆听4、后循环缺血(PCI):PCI包括后循环的TIA和脑梗塞。
患者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头晕是PCI的常见表现,后循环脑梗塞可同时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定位征,如饮水呛咳、构音障碍、眼球活动异常以及共济失调等。
头颅MRI,特别DWI检查有助明确。
......感谢聆听头痛:1、偏头痛: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呈一侧或两侧疼痛,多成波动性.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少数典型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可有家族史。
神经内科常见病诊疗常规
神经内科常见病诊疗常规目录脑梗死 (3)脑出血 (1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2)癫痫 (27)血管性痴呆 (38)帕金森氏病 (43)头痛 (49)面神经炎 (52)颈椎病 (55)格林巴利综合症 (58)多发性硬化 (63)病毒性脑炎 (67)蛛网膜下腔出血 (70)化脓性脑膜炎 (75)周期性麻痹 (81)脑梗死(TCD编码:BNG080;ICD-10编码:I63.902)【概述】脑梗死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依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通常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
【诊断】(一)病史1.易患因素: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心律不齐。
2.诱因、起病形式:静态,低动力循环等,起病急缓,症状达高峰时间。
(二)症状1.颈动脉系统CI: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
2.椎基底动脉系统CI:眩晕、交叉瘫、四肢瘫、球麻痹、意识障碍等。
(三)体征1.颈动脉系统CI:三偏症状、视力障碍、血管杂音、体像障碍、尿失禁及/或尿潴留、精神症状。
失语、失读、失写、失认、椎体外系症状的有无。
2.椎基底动脉系统CI:眩晕、眼震、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交叉瘫、四肢瘫、球麻痹、意识障碍等。
(四)其他物理检查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面色、全身系统检查。
2.原发病的检查:(1)心脏:大小、节律、杂音。
(2)大血管:搏动、血管杂音等。
(3)其它栓子来源:如骨折、后腹膜充气造影等。
(五)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脂、血糖、血电解质、凝血五项、血沉、肝肾功能、高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血培养+药敏(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所致)等。
腰穿:不作为常规,但对于观察颅内压及鉴别诊断方面有时意义重大。
2.头颅CT:8小时内一般不能显示梗死灶,但可以鉴别缺血和出血病变;24小时后一般可以明确看到低密度区。
神经内科鉴别诊断
一.颈椎病:1.梅尼埃病:支持点:突发眩晕伴恶心;不支持点:无耳鸣、波动性或渐进性听力减退。
2.前庭神经元炎:支持点:突发眩晕伴恶心;不支持点:起病前无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泌尿道感染症状,无耳鸣、听力下降。
二.脑出血:诊断要点:1.大多数发生在50岁以上高血压病患者。
2.常在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时突然发病,3.病情进展迅速,具有典型的全脑症状或和局限性神经体征。
4.脑脊液压力增高,多为血性。
5.头颅CT 扫描可确诊。
鉴别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2.脑血栓形成;3.脑栓塞;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三.脑梗死1.脑出血:一般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起病,发病突然,血压常明显升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压升高的表现,有偏瘫、失语等局造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脑膜刺激征,可伴有意识障碍,头颅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老年人突然出现局灶性脑损害症状,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24小时内回复完全。
3.脑栓塞:青壮年多见,多有心脏病史起病最急,头颅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4.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或脑脓肿等也可急性发作,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类似于脑梗死。
四.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要点:突发剧烈头痛及呕吐,面色苍白,冷汗,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血性液或头颅CT见颅底各池、大脑纵裂及脑沟中积血等。
少数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头痛等症状不明显,应注意避免漏诊,及时腰穿或头颅CT检查可明确诊断。
除和其他脑血管病相鉴别外,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脑膜炎:有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有一定过程,脑脊液呈炎性改变。
2.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多在产后发病或病前有感染时,面部及头皮可见静脉扩张,脑膜刺激征阴性,脑脊液一般无血性改变。
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梅尼埃病;2.前庭神经元炎;六.面肌痉挛1.局灶性运动性癫痫:虽然有面肌局限性抽搐,但抽搐范围大,多波及头、颈、肢体,仅局限于面肌者少见。
脑电图可有癫痫波发放。
2.习惯性面肌痉挛:常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为双侧眼睑强迫运动,可自主控制,肌电图正常。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神经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多发性硬化1、视神经脊髓炎:表现为四肢瘫、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MRI检查示脑及脊髓弥散性病变,病程出现缓解-复发。
2、颈椎病导致脊髓压迫症:可有四肢瘫伴后束损害,颈椎平片及MRI检查提示颈椎间盘突出,一般病程不出现缓解-复发,MRI检查一般无病灶分布弥散,不同时累及脑与脊髓。
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发生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起病较急且凶险,常伴有意识障碍、高热、精神症状等,病程较短,多无缓解-复发病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癫痫的部分性发作:一般表现为局部肢体抽动,多起至一侧口角,然后扩散到面部或一侧肢体,或表现为肢体麻木和针刺感等,一般持续时间较短,EEG可有异常,部分性癫痫大多由脑部局灶性病变引起,头部CT和MRI可能发现病灶。
2、梅尼埃病:好发于中年人,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波动性耳聋耳鸣,除自发性炎症外,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冷热试验可见前庭功能减退或消失。
3、偏头痛:首次发病在青年人或成人早期,多有家族史,头痛前可有视觉先兆,表现为亮点、闪光等,先兆消退后出现头痛,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麦角胺制剂止痛有效。
4、其他:1)有些疾病偶尔也可导致发作性症状,多发性硬化发作症状可表现为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等,类似于TIA; 2)某些颅内接近皮层或皮层内的占位性病变如脑膜瘤和脑转移瘤等,也会引起类似于TIA症状;3)低血糖、低血压、慢性硬膜下血肿和小灶性脑出血也可以出现。
脑梗死1、脑栓塞:起病急骤,局灶性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常有栓子来源的基础疾病,如心源性(心房纤颤、冠心病心肌梗死、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非心源性(颅内外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空气、脂滴等),大脑中动脉栓塞,引起大面积脑梗死最常见。
2、脑出血:多在活动中发病,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症状达到高峰,多有高血压病史,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多为均等性偏瘫,头颅CT可见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
神经内科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
莫旺综合征(caspr2阳性):肌肉抽搐、疼痛,乏力,严重睡眠障碍,多汗。
定位:周围神经定性:炎症?代谢中毒?肿瘤性?1、吉兰-巴雷综合征:常急性起病,多在2-4周左右达到高峰,表现为多发神经根及周围神经损害,可出现神经根性疼痛,脑脊液常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该患者院外脑脊液检查不支持,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亦不支持。
2、重金属中毒:该患者有双小腿肌束震颤,肌肉疼痛和乏力,不能排除此病,需要完善重金属全套以排查。
3、莫旺综合征:以肌肉抽搐、疼痛、多汗、乏力、体重下降、周期性幻觉以及严重的睡眠缺失为临床表现,该患者需完善自免脑及副肿瘤相关抗体以排查。
4、肿瘤相关性周围神经病,如POEMS综合征:患者系中年男性,缓慢起病,病程中除肢体疼痛乏力外,尚有体重减轻需考虑,但患者无明显肿瘤病史,完善肿瘤标志物、胸部CT和腹部彩超、蛋白电泳和骨穿等进一步排查。
5.血管炎相关性周围神经损害:患者出现肢体疼痛、乏力、腰骶部疼痛,需考虑,但无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皮疹等表现,不支持,完善免疫相关检查以明确。
1、重金属中毒:患者病程中出现痛觉障碍,牙床疼痛,全身肉跳、下肢明显,有大汗、下肢乏力和共济失调表现,既往近2+月湿疹后中药药浴,口服蝎子、蜈蚣等,不排除重金属中毒引起神经系统改变。
完善重金属相关检测以明确。
2、副肿瘤综合征:患者中年女性,近一月消瘦5kg,病程中出现消瘦、肉跳、共济失调、乏力、大汗等,尚不能排除该类疾病可能性,完善肿瘤标志物、腰穿外送副肿瘤综合征标志物等,以明确。
3、格林巴利综合征变异型:患者发病前有感冒病史,病程中出现脸部麻木,痛觉减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出汗增多,查体见双下肢肌力下降和共济失调,故尚不能排除该疾病可能性,完善腰穿和肌电图,以明确。
4、Issacs综合征:是一种良性的肌纤维颤搐,可以表现为肌肉跳动伴肢体乏力,但没有明显疼痛、情绪和睡眠障碍,抗体检测阴性。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表现为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病,可伴有自主神经症状,该患者主要表现为多颅神经损害,故可能性小。
神经内科鉴别诊断
神经内科鉴别诊断脑出血1、脑梗塞:急性起病常无明显诱因,有脑局灶体征,常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CT检查可低密度灶。
2、脑肿瘤:脑肿瘤起病较慢,常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头颅CT及磁共振等可见占位性病变。
3、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引起昏迷的全身性中毒(酒精、药物、一氧化碳)、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低血糖、肝性昏迷、尿毒症),其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可提供诊断线索,头颅CT 无出血性改变,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此患者排除以上诊断。
晕厥1.癫痫:癫痫全面性发作可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可不伴有四肢抽搐,神志可自行转清,发作时脑电图有异常表现;结合该患者临床特点,目前考虑可能性不大,必要时行脑电图排除。
2.低血糖发作:表现为意识丧失,伴全身冷汗,发作时测血糖明显偏低,予以葡萄糖静推后意识可恢复,患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此次于进食后发病,当时未监测血糖,目前考虑可能性不大。
3.心脏疾病:阿斯综合症,严重心律失常如室上速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早,室速或室颤,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等,可因阵发性全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昏,晕倒和意识丧失,但常无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此患者无心慌,胸闷等表现,无心脏基础病,目前依据不足。
4.癫痫的部分发作:以黑曚表现较少,必要时行脑电图检查。
5.冠心病: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心前区不适,心电图及心脏功能检查可发现异常,患者有上述症状,需完善相关检查以排除。
1.心源性晕厥:起病急,发病前可有心慌、胸闷等不适,晕厥期有意识不清、血压下降,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常见于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病、冠心病等,动态心电、心脏超声等可发现异常。
该患者起病急,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具体回忆不清,但不排除心源性晕厥可能,完善检查以进一步明确。
2.脑源性晕厥:常见于严重的脑动脉闭塞、主动脉弓综合症、高血压脑病等,血管造影可发现闭塞的血管。
3.反射性晕厥:常见于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排尿性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咳嗽性晕厥及舌咽神经痛性晕厥等,可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最新资料推荐------------------------------------------------------神经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神经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一、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吉兰巴雷综合征有肢体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常伴有双侧周围性面瘫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2》莱姆病伯氏螺旋体感染导致的面神经麻痹,多经蝉叮咬传播,伴慢性游走性红斑或关节炎史。
可应用病毒分离及血清学试验证实。
《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常伴其他脑神经麻痹,以动眼、外展及面神经麻痹居多,科单独发生。
《4》继发性面神经麻痹腮腺炎或腮腺肿瘤、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中耳炎及麻风均可累及面神经,但多有原发病的特殊表现。
《5》后颅窝病变桥小脑角肿瘤、多发性硬化、颅底脑膜炎及鼻咽癌颅内转移等原因所致的面神经麻痹,大多起病较慢,有其他脑神经受损或原发病的特殊表现。
二、急性感染性多发神经性神经病《1》脊髓灰质炎起病时多有发热,肌肉瘫痪多为节段性,可不对称,无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和细胞均增多《2》急性脊髓炎表现为截瘫,锥体束征阳性,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脑脊液蛋白和细胞均多有轻度增高或正常《3》周期性瘫痪发作时无感觉障碍和脑神经损害,脑脊液正常,发作时多有血钾降低和低钾心电图改变,补钾后症状迅速缓解《4》重症肌无力也表现四肢迟缓性瘫痪,并可有1 / 5对称性脑神经所支配肌肉无力,特别是面瘫和咽部、喉部肌肉瘫痪,但本病有病态易疲劳性、波动性和新斯的明试验阳性《5》白喉和肉毒中毒应作喉部检查好相应的血清学检查,以除外此两种疾病三、脊髓疾病《1》视神经脊髓炎属于脱髓鞘疾病,多为发性硬化的一种特殊类型。
除有横惯性脊髓炎的表现外,尚有视力下降等视神经炎的表现或视觉诱发电位异常。
视神经病变科在脊髓炎症状之前或之后出现,需注意《2》脊髓血管病脊髓前动脉闭塞综合征容易和急性脊髓炎相混淆,病变水平相应部位出现根通,短时间内发生截瘫、痛温觉缺失、尿便障碍,但深感觉保留,即脊髓前 2|3 综合征。
神经内科常见病
2021/10/10
3
2021/10/10
4
(一)短暂脑缺血发作 诊断依据
2021/10/10
5
2021/10/10
6
(二)脑梗死
分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脑血栓形成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动脉壁病变的基
础上形成管腔内血栓,造成该动脉供血区血流中 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相 应的临床症状。
2021/10/10
27
治疗
4.对抗脑血管痉挛: 为了解除SAH所致的脑血管痉挛,可用异丙基肾上腺素、 利血平,必要时可与利多卡因配合。目前多主张用钙离子 拮抗剂,如尼莫地平可阻止钙离子的内流,扩张血管,解 除动脉痉挛。用法:可在发病的第 3天开始口服,每次 30毫克,每日3次,用至 3周或更长。
诊断依据
2021/10/10
26
治疗
原则是控制继发出血,预防迟发型脑血管痉挛,去除病因和 防止复发。
1.一般治疗绝对卧床休息4-6周,头部稍抬高。保持大便通 畅,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控制脑水肿 降颅内压和降血压药物。因颅内血肿二病情 加重者,可考虑血肿清除手术。
3.用止血药物:抗纤维蛋白溶解酶类止血药物,能预防动脉 瘤再次破裂出血。如6—氨基己酸能与纤溶酶原激活物质 产生竞争性抑制,使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从而使 纤维蛋白不易被相对应的酶所破坏,因而可延迟血块的溶 解,也就是出血部位被纤维蛋白固定较牢固。常用6—氨 基己酸、对羧基节胺、止血敏等,加入5%葡萄糖液250 毫升内静滴。止血药需用多长时间,应视病情而异,通常 用7-10天或稍长。
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 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 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 ,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 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 栓塞常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相 对少见。脑栓塞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20%。
神经内科疑难病例类型
神经内科的疑难病例类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疑难病
例类型:
1.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这些疾病在诊断和治疗上往往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2.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需要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才能确诊。
3. 神经系统肿瘤:如脑瘤、神经鞘瘤等,这些肿瘤在诊断和治疗上往往较为困难,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影像学检查等因素。
4. 神经系统外伤:如脑震荡、脑挫裂伤等,这些外伤在诊断和治疗上往往需要紧急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等因素。
5.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共济失调、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这些疾病在诊断和治疗上往往较为困难,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家族史、症状、影像学检查等因素。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神经内科疑难病例类型,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疑难病例。
对于这些疑难病例,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神经系统鉴别诊断
神经系统鉴别诊断:1.脑出血:多有高血压病史,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可出现头痛、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
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不同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可有偏瘫、失语、癫痫发作、昏迷等表现。
头颅CT见高密度出血灶可以鉴别。
2.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中青年,由脑动脉瘤或动静脉畸性破裂导致,常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有或无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头颅CT示脑池、脑室及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
3.脑梗塞:起病宜亦多见于老年人和有动脉硬化基础的患者,但多于安静时起病,急性起病,症状可与脑出血相似,但颅CT多显示为脑实质内低密度病灶或无殊。
本例病人尚待进一步明确诊断。
4.高血压脑病:是血压急骤升高导致一过性急性全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成人舒张压>140mmHg,儿童、孕妇或产妇血压>180/120mmHg,本病多见于急进型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病人,其次是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嗜铬细胞瘤等,可有头痛、呕吐、黑朦、烦躁、反应迟钝、意识模糊、失语、偏瘫等表现,眼底检查可见Ⅳ级高血压眼底改变、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等。
本患者目前病史辅检暂不支持本诊断。
5.颅内肿瘤:本病呈进行性发展,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查头颅CT或MRI可见颅内占位性病变,部分有颅外原发肿瘤表现。
本患者目前病史辅检暂不支持本诊断。
6.颅内感染:病人多有发热、昏迷、抽搐,颈部抵抗感,和(或)其他神经定位体征。
头磁共振,腰穿等可助诊断。
7.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起病年龄多较轻,无高血压病史。
可见于一些特殊部位。
行头CTA、MRA、DSA等,有助于诊断。
8.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transient cerebral ischemic attacks,TC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
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min内完全恢复,超过2h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
(完整word版)神经内科常见病鉴别诊断
神内常见病鉴别诊断头晕: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多在头位变化时发作,如起卧床、抬头、转头或坐梯,保持一定位置后症状消失,直立行走时症状不明显。
每次发作时间:以秒计算,多在10秒以内.发作时为眩晕,发作间期可表现为头晕或昏沉感,眩晕具有易疲劳性、自我好转性和可复发性。
Nylen-Barany或Dix—Hallpike体位诱发试验可呈阳性.2、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又称内耳性眩晕或发作性眩晕,为内耳的一种非炎症(淋巴代谢障碍)性疾病。
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病人多数为中年人。
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为四大主症。
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冷热水试验可见前庭功能减退或消失。
3、前庭神经元炎:是一种前庭神经元的病变,病变部位可位于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末梢的整个通路上。
多见于20-60岁成年人,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使,以突发的重度眩晕,而无耳聋、耳鸣等耳蜗及其他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常于病毒性疾病后24-48小时内发生,持续4-5天.头部移动时症状加重,但听力不受影响。
冷热变温试验前庭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有时呈现健侧优势偏向;无头痛及其他神经体征;急性期内血象常偏高,发作期中可有自发性眼震。
4、后循环缺血(PCI):PCI包括后循环的TIA和脑梗塞。
患者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
头晕是PCI的常见表现,后循环脑梗塞可同时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定位征,如饮水呛咳、构音障碍、眼球活动异常以及共济失调等.头颅MRI,特别DWI检查有助明确。
头痛:1、偏头痛: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呈一侧或两侧疼痛,多成波动性.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少数典型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可有家族史。
活动后头痛加重.2、脑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通常在活动、情绪激动及突然用力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可伴有血压升高、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意识丧失成昏迷状态,行头颅CT 示可见脑内高密度的新鲜血肿。
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
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局灶性癫痫:癫痫发作常为刺激性症状,如抽搐、发麻症状,常按皮质的功能区扩展。
老年患者局灶性癫痫常为症状性,脑内常可查到器质性病灶。
过去有癫痫病史或脑电图有明显异常(如癫痫波等),有助鉴别。
2、有先兆的偏头痛:其先兆期易与TIA混淆,但多起病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以偏侧头痛、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为主。
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少见。
每次发作时间可能较长。
3、内耳眩晕症:常有眩晕、耳鸣、呕吐。
除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外,很少有其他神经功能损害的体征和症状。
反复发作后常有持久的听力下降,一般起病年龄较轻(如梅尼埃症)。
内耳眩晕症还见于良性位置性眩晕。
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1、脑出血:脑出血常起病于活动时,有高血压病史,起病发展较快,可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脑膜刺激征,脑出血多见,而且出现得较早;头颅CT可见高密度出血灶。
2、脑栓塞: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某些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肿瘤也可呈卒中样发病,表现偏瘫等局限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高压症状并不明显,CT/MRI检查不难鉴别。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1、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多见于青年,常有意识障碍、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可有动眼神经瘫痪,脑脊液压力增高,呈血性,脑血管造影可发现有动脉瘤等,可助诊断。
2、脑栓塞:起病急,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但恢复较快,脑脊液检查正常,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资鉴别。
3、脑血栓形成;发病较缓慢,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一般发生在休息或睡眠中,起病之初常无意识障碍,脑脊液压力不高、透明,CT脑扫描可见低密度影,可鉴别。
4、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某些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肿瘤也可呈卒中样发病,表现偏瘫等局限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时颅内高压症状并不明显,CT/MRI检查不难鉴别。
神经内科疾病鉴别诊断(总表)
体格检查T:..˚C, P:..次/分, R:..次/分, BP:..mmHg;意识清晰,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形如常;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眼球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对称存在;耳廓无异常,外耳道无流脓;鼻翼无扇动;唇无紫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
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运动对等,两侧语颤无明显差异,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晰,双肺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无异常心尖搏动点,未扪及震颤,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
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未扪及异常包块,无压痛、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肛门外生殖器未见明显异常。
脊柱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自如。
神经系统检查:双眼球各向运动正常,视力尚可。
双耳听力正常。
双侧鼻唇沟无变浅,伸舌剧中,浅深感觉无异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对称。
腱反射活跃。
双侧Babinski 征、Oppenheim征、Hoffmann征、Chaddock征、Gordon征、Lasegue征阴性。
脑膜刺激征阴性。
此处总结了眩晕的鉴别诊断:小脑出血:患者一般为老龄,常伴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于活动中动态下发病,多数表现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
少数呈亚急性进行性,类似小脑占位性病变。
重症大量出血者呈迅速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很快进入昏迷。
多在48小时内引枕大孔疝而死亡。
颅脑影像学可以明确诊断。
美尼尔病:又称内耳性眩晕或发作性眩晕,为内耳的一种非炎症(淋巴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
病人多数为中年人。
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为四大主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内常见病鉴别诊断头晕: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多在头位变化时发作,如起卧床、抬头、转头或坐梯,保持一定位置后症状消失,直立行走时症状不明显。
每次发作时间:以秒计算,多在10秒以内。
发作时为眩晕,发作间期可表现为头晕或昏沉感,眩晕具有易疲劳性、自我好转性和可复发性。
Nylen-Barany或Dix-Hallpike体位诱发试验可呈阳性。
2、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又称内耳性眩晕或发作性眩晕,为内耳的一种非炎症(淋巴代谢障碍)性疾病。
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
病人多数为中年人。
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为四大主症。
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冷热水试验可见前庭功能减退或消失。
3、前庭神经元炎:是一种前庭神经元的病变,病变部位可位于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末梢的整个通路上。
多见于20-60岁成年人,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使,以突发的重度眩晕,而无耳聋、耳鸣等耳蜗及其他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于病毒性疾病后24-48小时内发生,持续4-5天。
头部移动时症状加重,但听力不受影响。
冷热变温试验前庭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有时呈现健侧优势偏向;无头痛及其他神经体征;急性期内血象常偏高,发作期中可有自发性眼震。
4、后循环缺血(PCI):PCI包括后循环的TIA和脑梗塞。
患者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
头晕是PCI的常见表现,后循环脑梗塞可同时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定位征,如饮水呛咳、构音障碍、眼球活动异常以及共济失调等。
头颅MRI,特别DWI检查有助明确。
头痛:1、偏头痛: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呈一侧或两侧疼痛,多成波动性。
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少数典型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可有家族史。
活动后头痛加重。
2、脑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通常在活动、情绪激动及突然用力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可伴有血压升高、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意识丧失成昏迷状态,行头颅CT示可见脑内高密度的新鲜血肿。
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多在剧烈活动、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出现爆裂样局限的头痛、呕吐,项背部疼痛,伴或不伴有血压的升高,少数患者出现肢体瘫痪、认知障碍及视力模糊,查体示脑膜刺激征阳性,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行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可见高密度灶,腰穿示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
昏迷查因:1、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多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可于平静状态下表现为一侧肢体偏瘫、双眼凝视、意识不清。
若为基底动脉主干梗死可伴有头痛、四肢瘫和多数颅神经麻痹,呈进行性加重,早期行CT检查可未见异常,行MRI可以明确诊断。
2、低血糖昏迷:患者因为饥饿或是因为糖尿病应用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后,突然出现心悸、出汗、饥饿感,严重者出现视物不清、步态不稳、肌张力增高性痉挛及昏迷,行随机血糖检查示血糖低于3.0mmol/L,给于应用高渗糖后神志逐渐转清,可明确诊断。
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多有糖尿病病史,在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创伤、手术及分娩等诱因下,出现昏迷、烦躁、呼气中有烂苹果味,可进一步伴有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随机血糖示16.7-33.3mmol/L,血酮体大于4.8mmol/L,尿糖及尿酮体呈强阳性。
晕厥:1、反射性晕厥: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排尿性晕厥、咳嗽性晕厥等。
发病前多有精神紧张、体力过劳、站立过久、热水浴时间过长和起立过快或排尿咳嗽等诱因。
2.心源性晕厥:由于心律失常、心瓣膜病、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等心脏病致心排血量突然减少或心脏停搏,导致脑组织缺氧而发生。
最严重的为Adams-Stokes综合征,主要表现是在心搏停止5~l0s出现晕厥,停搏15s 以上可出现抽搐,偶有大小便失禁。
3.脑源性晕厥:由于脑部血管或主要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导致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
如脑动脉硬化引起血管腔变窄,高血压病引起脑动脉痉挛,偏头痛及颈椎病时基底动脉舒缩障碍,各种原因所致的脑动脉微栓塞、动脉炎等病变均可出现晕厥。
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表现为多种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由于损害的血管不同而表现多样化,如偏瘫、肢体麻木、语言障碍等。
癫痫1、假性癫痫病:又称心因性发作,有类似癫痫样表现,而大脑中并没有不正常的放电假象。
假性癫痫发作通常是在情绪或环境因素参与下发病,发生在觉醒状态下,起病较癫痫发作缓慢,持续时间通常大于2分钟,而癫痫病发作则通常在2分钟以内。
假性癫痫患者的发作通常不具有癫痫大发作患者的强直-阵挛全过程,无癫痫大发作阵挛性运动所表现的快速收缩和缓慢松弛的特征。
发作一般表现为双眼紧闭,同时伴有眼睑的快速震颤,患者可能拒绝睁眼。
2、晕厥: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摔倒、面色苍白、四肢发凉、一般无抽搐及舌咬破和尿失禁。
晕厥常有悲哀、恐惧、焦虑、晕针、见血、创伤、剧痛、闷热、疲劳等刺激因素,排尿、排便、咳嗽、失血、脱水也可为诱因,而癫痫发作与体位改变和情境无关,不分场合时间。
晕厥发作后意识恢复多较快,而癫痫发作后常有意识模糊,可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
急性脑血管病:1、脑梗死:多见于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史的老人,常在安静或睡眠中起病,一般无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持续24小时以上,可用某一血管综合症解释。
CT或MRI发现梗死灶可确诊。
2、脑栓塞:可见于青壮年或有心脏基础病变患者。
活动中发病,一般无前驱症状。
偏瘫、失语等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数秒钟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是发病最急骤的脑卒中。
意识清楚或轻度的意识模糊。
累及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引起大面积梗死可发生严重脑水肿、昏迷、及癫痫发作等。
多数患者有栓子来源的原发病史,如心房纤颤、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及心脏手术、长骨骨折等病史。
头颅CT或MRI检查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
3、脑出血:多见于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中老年患者。
情绪激动或活动中诱发,发病急,数十分钟至数小时症状达高峰,血压常明显升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偏瘫、失语、眩晕、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站立或平衡障碍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颅脑CT发现高密度血肿即可明确诊断。
4、腔隙性脑梗死:多见于有多年高血压病史的老人。
多在安静时急性或逐渐起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可表现为多种不同腔隙综合症,无头痛、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
头部CT或MRI检查可发现相应的脑部有腔隙性病灶即可作出诊断。
5、脑分水岭梗死:多见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低血压病史的中老年人,部分患者有TIA发作病史。
发病时有血压下降和血容量不足的表现,起病时血压常偏低,主要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头部CT或MRI检查显示楔形或带状梗死灶,常可以确诊。
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中老年患者,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单肢或偏身麻木、偏瘫、单眼或双眼一过性黑矇或失明、眩晕、恶心、平衡障碍、面部麻木、四肢无力、言语不清等局灶性神经系统或视网膜的功能缺损,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多在一小时内恢复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宜留任何后遗症状,常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时的症状基本相似,具有发作性、短暂性、可逆性、反复性的特点。
头部CT和MRI多正常,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以诊断。
痴呆:1、Alzheimer病:多见于是60岁以上老年人,起病较缓慢,进行性加重,表现为逐渐出现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严重者卧床不起。
主要以记忆障碍为主,晚期呈全面认知功能减退,常伴有精神行为异常。
CT 可见脑皮质明显萎缩及脑室扩张。
2、血管性痴呆:一般有脑血管疾病基础,多急性起病,症状波动性进展或阶梯样恶化,主要以执行功能障碍为主,人格相对保留,伴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临床检查MMSE及Blessed痴呆量表支持确认痴呆,影像上可发现脑梗死或出血灶。
3、额颞叶痴呆:发病年龄在30-90岁,65岁以后发病罕见,多有家族史。
社会行为学改变为其早期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固执、易激惹或情感淡漠、欣快、抑郁,之后渐出现行为异常、举止不当、对外界漠然以及冲动行为,记忆损害晚期才出现。
影像上可出现额叶和(或)颞叶萎缩。
3、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发病比较隐匿,无明确卒中史,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智力衰退、共济失调步态、尿失禁。
行CT及MRI示缺乏脑梗死的证据,而主要是脑室扩大。
帕金森氏病:1、帕金森氏病:起病较缓慢,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和步态异常。
此外,还会合并出现语言减少和声音低沉单调、吞咽困难、流涎、睡眠障碍、抑郁或痴呆等症状。
2、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指外伤、中毒、药物、脑血管病、肿瘤、脑炎等原因造成的帕金森病症状。
病情进展多较迅速,无帕金森氏病“N”或“Z”字型发展过程,多以肌张力增高为主,震颤较少,对美多芭治疗效果不理想。
3、肝豆状核变性:为隐性遗传性疾病、约1/3有家族史,青少年发病、可有肢体肌张力增高、震颤、面具样脸、扭转痉挛等锥体外系症状。
多合并有肝脏损害,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等特征性表现。
4、特发性震颤:属显性遗传病,表现为头、下颌、肢体不自主震颤,震颤频率可高可低,高频率者甚似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频者甚似帕金森震颤。
本病无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及姿势反射障碍,并于饮酒后消失、心得安治疗有效等可与原发性帕金森病鉴别。
5、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本病也多发于中老年,临床症状可有肌强直、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
但本病有突出的眼球凝视障碍、肌强直以躯干为重、肢体肌肉受累轻而较好的保持了肢体的灵活性、颈部伸肌张力增高致颈项过伸与帕金森病颈项屈曲显然不同,均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肌无力:1、重症肌无力:可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全身乏力、咀嚼无力、面肌无力、说话鼻音,声音嘶哑等,严重可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症状常有晨轻晚重特点,亦可多变,病程迁延,可自发减轻缓解。
感冒、情绪激动、过劳、过度悲伤、生气等都可加重肌无力症状,某些药物如链霉素、非那根、安定、奎宁等药物可加重肌无力。
疲劳试验、新斯的明试验,重频电刺激等有助于确诊。
2、多发性肌炎:发病前可有感染史,表现为对称性肢体近端肌肉无力、伴肌肉疼痛和压痛。
可累及咽肌、呼吸肌和颈肌,晚期可有肌萎缩。
血肌酶谱升高,CK、LDH均高,以LDH更为敏感。
肌电图上见自发性纤颤电位和正相尖波。
肌肉活组织检查见肌纤维变性,坏死,再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等。
3、周期性麻痹:是以反复发生肢体松弛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以男性青壮年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