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汤

合集下载

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

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1.通窍活血汤乃治疗头面部瘀血神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老葱,生姜,大枣,麝香,黄酒。

方歌为: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酒葱姜;当归川芎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2.会厌逐瘀汤是治咽喉部瘀血的良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枳壳,甘草,生地,柴胡,桔梗,玄参。

方歌为:会厌逐瘀是病源,桃红甘桔地归玄。

柴胡枳壳赤芍药,水呛血凝立可痊。

3.血府逐瘀汤是治疗心胸中瘀血奇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甘草,生地,柴胡,牛膝,桔梗。

方歌: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归芎草赤芍。

柴胡桔梗枳牛膝,血化下行不作劳。

4.膈下逐瘀汤善治疗瘀血在膈下,即肝胆经所过的两胁部,周围痞胀不舒。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甘草,五灵脂,延胡索,香附,牡丹皮,乌药。

方歌为: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

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5.少腹逐瘀汤乃治疗血瘀少腹及下腹部的妙方,也是女人调经种子的要方,一般在月经当天服,连服3~5付,能令少腹子宫内瘀血因势下导,便于推陈出新。

方为: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延胡索,小茴香,肉桂,干姜,蒲黄,没药。

方歌为:少腹逐瘀桂茴姜,当归川芎赤芍黄。

元胡没药五灵脂,经暗腹痛急煎尝。

(种子安胎第一方)6.身痛逐瘀汤是治疗周身经络血脉被瘀血阻闭的效方,不管是肩痛,臂痛,指痛,腰痛,背痛,腿痛,甚至是周身风湿痛久不愈,只要是瘀血阻滞,皆可用此方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没药,甘草,五灵脂,香附,川牛膝,羌活,秦艽,地龙。

方歌为:身痛逐瘀桃归芎,红花秦羌膝地龙。

灵脂香附没药草,通络止痛力最雄。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清代名医王清任,6张活血化瘀方,打遍天下无敌手,用过的都说好

清代名医王清任,6张活血化瘀方,打遍天下无敌手,用过的都说好

清代名医王清任,6张活血化瘀方,打遍天下无敌手,用过的都说好展开全文对于疑难杂症,古代的中医无外乎两大论点,一个是“百病多因痰作祟”,另一个则是“万病之源皆因瘀”。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郁而成瘀却越来越多,而活血化瘀的中医治法却在当今却大受欢迎。

对于活血化瘀的治法,医圣张仲景可以说是活血化瘀的祖师,但是真正将活血化瘀用得出神入化的,却是清代名医王清任。

他创立了6个活血化瘀方,可谓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1.身痛逐瘀汤说到身痛逐瘀汤,从方名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止痛的良方,事实上这个方子的确方如其名,这个方子具有活血通经、宣痹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湿邪气闭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全身疼痛等症。

不难看出,只要是风湿邪气导致经络受阻而出现的全身各处、各种形态的疼痛,都可以在身痛逐瘀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运用。

那么,身痛逐瘀汤这么厉害,究竟有哪些药物组成的呢?据《医林改错》记载,全方由“秦艽一钱,川芎二钱,桃仁三钱,红花三钱,甘草二钱,羌活一钱,没药二钱,当归三钱,五灵脂二钱(炒),香附一钱,牛膝三钱,地龙二钱(去土)”等12味药组成。

这个方子在止痛领域可以说是疗效独特,久经考验,是地地道道的止痛神方。

2.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汤,从方剂的名字来看,主要是治疗腹痛的,的确,它没有辜负大家对它的期望,无论是女人的痛经、腹痛,还是男人的淋证疼痛,它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不仅如此,它还没有辜负名医王清任对它“调经种子第一方”的能耐,现代应用中发现,可以广泛应用于男人不育、女人不孕等症。

少腹逐瘀汤这么厉害,究竟由哪些药物组成呢?据《医林改错》记载,全方由“小茴香七粒(炒),干姜二分(炒),延胡索一钱,没药二钱(研),当归三钱,川芎二钱,官桂一钱,赤芍药二钱,蒲黄三钱(生),五灵脂二钱(炒)”等10味药组成。

这个方子对女性可谓是特别关照,不仅仅能够缓解痛经、腹痛等症,还对女性的月经病、带下病以及妇科杂病有着良好的调理作用。

中药方歌

中药方歌

1、身痛逐瘀汤:秦艽3g 川芎6g 桃仁9g 红花9g 甘草6g 羌活3g 没药6g 当归9g 五灵脂6g 香附3g 牛膝9g 地龙6g。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歌:身痛桃红膝地龙,香附秦艽草归芎,羌活五灵兼没药。

2、独活寄生汤:独活9g桑寄生6g 杜仲6g 牛膝6g 细辛3g 秦艽6g 茯苓6g 白芍6g 防风6g 川芎6g 当归6g 甘草6g 肉桂6g 人参10g 熟地6g 秦艽6g 蜈蚣5g。

功用:温经通络,祛寒除湿。

方歌: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苓桂心(肉桂),杜仲牛膝人参草,痹症日久能屈伸。

3、大秦艽汤:秦艽9g 川芎6g 独活6g 当归6g 白芍6g 石膏6g 甘草6g 羌活3g 防风3g 白芷3g 黄芩3g 白术3g 茯苓3g 生地3g 熟地3g 细辛2g 牛膝10g 地龙5g防己5g。

治则:清热化湿,宣痹止痛。

方歌:大秦艽汤羌独防,辛芩芷芎二地黄,石膏归芍苓术草。

4、右归丸:熟地24g 山药12g 山茱萸9g 枸杞子9g 菟丝子12g 杜仲12g 鹿角胶12g 肉桂6g 制附子6g 当归9g。

功用:温补肾阳,强筋健骨;方歌:右归熟地附肉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

5、左归丸:熟地24g 山药12g 山茱萸12g 枸杞12g 牛膝9g 菟丝子12g 鹿角胶12g 龟板胶12g。

功用:滋阴补肾,强腰健膝。

方歌: 愚弟要牛狗兔鹿龟(山茱萸、熟地黄、山药、牛膝、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6、新伤续断汤:当归尾12g 地鳖虫6g 乳香3g 没药3g 丹参6g 自然铜醋煅12g 骨碎补12g 泽兰6g 延胡索6g 苏木10g 续断10g 桑枝12g。

功用:和血生新,接骨续筋。

方歌:新伤续断归木虫,乳没丹参自然铜,泽兰延枝续骨碎。

7、壮筋续骨汤加减:当归12g白芍10g川芎10g熟地15g杜仲10g 续断10g五加皮15g骨碎补10g 桂枝10g 三七10g 黄芪15g 补骨脂10g 菟丝子10g 党参15g木瓜10g 刘寄奴15g 地鳖虫10g。

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

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

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师说,病⼈有胸闷、唇紫暗、脉涩者都可运⽤⾎府逐瘀汤。

王清任《医林改错》⾥的六个逐瘀汤都⾮常有⽤,给你们布置个任务,你们三天之内把这六个逐瘀汤都背下来。

六逐瘀汤介绍如下。

通窍活⾎汤乃治疗头⾯部瘀⾎神⽅也,⽅药为桃仁、红花、⾚芍、当归、川芎、⽼葱、⽣姜、⼤枣、麝⾹、黄酒。

⽅歌为:通窍全凭好麝⾹,桃红⼤枣酒葱姜。

当归川芎⾚芍药,表⾥通经第⼀⽅。

会厌逐瘀汤是治疗咽喉部瘀⾎的良⽅,⽅药为桃仁、红花、⽢草、桔梗、⽣地黄、当归、⽞参、柴胡、枳壳、⾚芍。

⽅歌为:会厌逐瘀是病源,桃红⽢桔地归⽞。

柴胡枳壳⾚芍药,⽔呛⾎凝⽴可痊。

⾎府逐瘀汤乃治疗⼼胸中瘀⾎奇⽅也,⽅药为桃仁、红花、当归、⽣地黄、川芎、⾚芍、柴胡、桔梗、枳壳、⽜膝、⽢草。

⽅歌为:⾎府逐瘀⽣地桃,红花归芎草⾚芍。

柴胡桔梗枳⽜膝,⾎化下⾏不作劳。

此⽅⼴泛⽤于冠⼼病、⼼绞痛,乃⾄周⾝瘀⾎疼痛等各种病症中。

病⼈⾆质暗红,⼝唇紫暗,⾆下静脉瘀滞,六脉弦涩或紧。

膈下逐瘀汤善治疗瘀⾎在膈下,即肝胆经所过的两胁部,周围痞胀不舒。

⽅药为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芍、牡丹⽪、五灵脂、乌药、延胡索、⽢草、⾹附、枳壳。

⽅歌为:膈下逐瘀桃牡丹,⾚芍乌药元胡⽢。

归芎灵脂红花壳,⾹附开郁⾎亦安。

此⽅⼴泛⽤于肝郁⽓滞,怒伤两胁及上腹部,导致⽓滞⾎瘀形成的痞块诸病。

少腹逐瘀汤乃治疗⾎瘀少腹及下腹部的妙⽅,也是妇⼈调经种⼦的要⽅,⼀般于⽉经当天服,连服3~5剂,能令少腹⼦宫内瘀⾎因势下导,便于推陈出新。

⽅药为⼩茴⾹、⾁桂、⼲姜、当归、川芎、⾚芍、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

⽅歌为:少腹逐瘀桂茴姜,当归川芎⾚芍黄。

元胡没药五灵脂,经暗腹痛急煎尝(种⼦安胎第⼀⽅)。

⾝痛逐瘀汤是治疗周⾝经络⾎脉被瘀⾎阻闭的效⽅,不管是肩痛、臂痛、指痛、腰痛、背痛、腿痛,甚⾄是周⾝风湿疼痛久不愈,只要是瘀⾎阻滞,皆可⽤此⽅活⾎⾏⽓,祛风除湿,通痹⽌痛。

⽅药为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没药、⽢草、羌活、秦艽、五灵脂、⾹附、川⽜膝、地龙。

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

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

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1.通窍活血汤乃治疗头面部瘀血神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老葱,生姜,大枣,麝香,黄酒。

方歌为: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酒葱姜;当归川芎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2.会厌逐瘀汤是治咽喉部瘀血的良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枳壳,甘草,生地,柴胡,桔梗,玄参。

方歌为:会厌逐瘀是病源,桃红甘桔地归玄。

柴胡枳壳赤芍药,水呛血凝立可痊。

3.血府逐瘀汤是治疗心胸中瘀血奇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甘草,生地,柴胡,牛膝,桔梗。

方歌: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归芎草赤芍。

柴胡桔梗枳牛膝,血化下行不作劳。

4.膈下逐瘀汤善治疗瘀血在膈下,即肝胆经所过的两胁部,周围痞胀不舒。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甘草,五灵脂,延胡索,香附,牡丹皮,乌药。

方歌为: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

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5.少腹逐瘀汤乃治疗血瘀少腹及下腹部的妙方,也是女人调经种子的要方,一般在月经当天服,连服3~5付,能令少腹子宫内瘀血因势下导,便于推陈出新。

方为: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延胡索,小茴香,肉桂,干姜,蒲黄,没药。

方歌为:少腹逐瘀桂茴姜,当归川芎赤芍黄。

元胡没药五灵脂,经暗腹痛急煎尝。

(种子安胎第一方)6.身痛逐瘀汤是治疗周身经络血脉被瘀血阻闭的效方,不管是肩痛,臂痛,指痛,腰痛,背痛,腿痛,甚至是周身风湿痛久不愈,只要是瘀血阻滞,皆可用此方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没药,甘草,五灵脂,香附,川牛膝,羌活,秦艽,地龙。

方歌为:身痛逐瘀桃归芎,红花秦羌膝地龙。

灵脂香附没药草,通络止痛力最雄。

身痛逐瘀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身痛逐瘀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身痛逐瘀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身痛逐瘀汤的功效和作用
每年到了季节交替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也就纷纷而至,补养身体的时候到了,多喝点中药方剂是很有效的,一起来看一下身痛逐瘀汤的功效和作用吧。

【处方】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灵脂6克(炒)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去土)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治瘀血挟风湿,经络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本方以川芎、当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五灵脂、地龙行血舒络,通痹止痛;秦艽、羌活祛风除湿;香附行气活血;甘草调和诸药。

共奏活血祛瘀,祛风除湿,蠲痹止痛之功。

【摘录】《医林改错》卷下
今天给大家讲解了一些关于身痛逐瘀汤的食疗方法等,你是否有记住一些呢,其实如果生病的话不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还应该在饮食上多加注意,这样才会让身体更快的恢复健康。

生活常识分享。

五大“逐瘀汤”

五大“逐瘀汤”

五大“逐瘀汤”五大“逐瘀汤”一、血府逐瘀汤方歌: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

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痨。

组成:桃仁四钱;赤芍、枳壳、甘草各二钱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三钱川芎、桔梗各一钱半;柴胡一钱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证。

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方解:本方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

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

胸中为气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经循行之分野。

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则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及胃,胃气上逆,故呃逆干呕,甚则水入即呛;瘀久化热,则内热瞀闷,入暮潮热;瘀热扰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征象。

治宜活血化瘀,兼以行气止痛。

君: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

臣: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入血分,性善下行,可去瘀血,通血脉,并引血下行,共为臣药。

佐:生地、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以上均为佐药。

使:桔梗并能载药上行,兼有使药之用;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诸药合用:一为活血与行气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二是祛瘀与养血同施,则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又无伤阴之弊;三为升降兼顾,既能升达清阳,又可降泄下行,使气血和调。

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症可愈,为治胸中血瘀证之良方。

临床运用:王氏认为,“隔膜以上满腔皆血,故名曰血府”。

血府逐瘀汤是为血府血瘀而立,因瘀血阻碍,致气血循环、交换发生障碍,影响心行血、肺行气功能,故可见“胸痛、胸任重物、胸不任重物、瞀闷、夜不安、心跳心忙”等症状,而这些症状与现代冠心病、心律失常、慢阻肺等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的症状很相似。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肌力减退等。

目前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多以药物镇痛、物理治疗或手术为主,疗效不尽如人意且易导致一些并发症。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逐瘀汤作为经典方剂被广泛运用。

单纯使用方剂治疗效果有限,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该疗法依托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为中医药治疗该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更多患者早日康复。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该治疗方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腰椎疼痛程度、活动功能、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探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更多临床证据,推动中医药在神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推广。

2. 正文2.1 患者资料本研究共选取了5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名,女性25名,年龄范围在30岁至60岁之间。

患者平均病程为6个月,主要症状包括腰痛、下肢放射痛、感觉异常等。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在入组前,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腰椎MRI检查等。

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等指标均记录在案。

患者资料的详细调查和记录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的相关信息将不断进行调整和更新,以实现对治疗效果的准确观察和评估。

2.2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均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

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

1.通窍活血汤乃治疗头面部瘀血神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老葱,生姜,大枣,麝香,黄酒。

方歌为: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酒葱姜;当归川芎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2.会厌逐瘀汤是治咽喉部瘀血的良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枳壳,甘草,生地,柴胡,桔梗,玄参。

方歌为:会厌逐瘀是病源,桃红甘桔地归玄。

柴胡枳壳赤芍药,水呛血凝立可痊。

3.血府逐瘀汤是治疗心胸中瘀血奇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甘草,生地,柴胡,牛膝,桔梗。

方歌: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归芎草赤芍。

柴胡桔梗枳牛膝,血化下行不作劳。

4.膈下逐瘀汤善治疗瘀血在膈下,即肝胆经所过的两胁部,周围痞胀不舒。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甘草,五灵脂,延胡索,香附,牡丹皮,乌药。

方歌为: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

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5.少腹逐瘀汤乃治疗血瘀少腹及下腹部的妙方,也是女人调经种子的要方,一般在月经当天服,连服3~5付,能令少腹子宫内瘀血因势下导,便于推陈出新。

方为: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延胡索,小茴香,肉桂,干姜,蒲黄,没药。

方歌为:少腹逐瘀桂茴姜,当归川芎赤芍黄。

元胡没药五灵脂,经暗腹痛急煎尝。

(种子安胎第一方)6.身痛逐瘀汤是治疗周身经络血脉被瘀血阻闭的效方,不管是肩痛,臂痛,指痛,腰痛,背痛,腿痛,甚至是周身风湿痛久不愈,只要是瘀血阻滞,皆可用此方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没药,甘草,五灵脂,香附,川牛膝,羌活,秦艽,地龙。

方歌为:身痛逐瘀桃归芎,红花秦羌膝地龙。

灵脂香附没药草,通络止痛力最雄。

身痛逐瘀汤在骨痹患者运用不良反应总结与分析

身痛逐瘀汤在骨痹患者运用不良反应总结与分析

身痛逐瘀汤在骨痹患者运用不良反应总结与分析摘要:骨痹属于五体痹之一,是由六淫之邪侵扰人的大中小关节,导致经脉气血被封闭,从而出现肢体沉重关节剧痛等不良症状。

身痛逐瘀汤主要活血化瘀、调节气血、祛除湿热,帮助患者疏通经脉和气血。

目前,关于骨痹的西药治疗主要有: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等激素类药物,中成药类有身痛逐瘀汤,可以较好的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减少患者痛苦等,但其由于所涉及的药物种类繁多,往往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产生。

[关键词]:身痛逐瘀汤骨痹不良反应骨痹这一个词语出自东汉时期《素问·痹论》。

其含义指人体气血不足,导致寒湿之邪伤发于骨髓的病症。

骨痹的主要症状为骨痛、四肢沉重、感觉有麻痹不适感、四肢难举,无法进行日常活动。

用现代化的词语来说就是:风湿类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居多。

发于周围关节者以女性较多。

发于中枢关节者以青年男性居多。

本病与痛痹、历节、痛风、热痹、鹤膝风、尫痹等的某些证型可能有所交错,如果出现关节剧痛、活动受限、肢节拘挛屈曲和脊柱强直畸形者均可列入本病的范畴。

身痛逐瘀汤其具体的药方构成是:当归与怀牛膝各15g,秦芫、没药、羌活、五灵脂、桃仁、川芍、地龙各12g,党参与白蛇草各30g,2条4cm左右长的成年娱蛤,红花9g,香附10g,甘草6g。

将这些中药混匀,先小火再大火,水量分成三次加,以最后熬制成一天的量三碗左右。

熬药过程中勿盖上盖子,确保药气流通。

这种药物对于治疗风湿类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药效复杂、具体的药物作用机制不太明确,这就病人在服用该汤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本文作者,从分析骨痹患者在服用身痛逐瘀汤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帮助相关医生治疗该类临床疾病时,可以有参考和借鉴的资料,并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具体分析如下:1.骨痹患者在服药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1.恶心、呕吐,肠道不适: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在广西某中西医结合医用针对身痛逐瘀汤应用于骨痹患者的治疗中,患者自诉服药七日后,治疗效果良好,但是却出现了食欲不振,胃口变小这种情况,平日里见到油腻的食物或者过油过咸的菜无法正常服用。

身痛逐瘀汤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身痛逐瘀汤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身痛逐瘀汤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uritis)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Bernhardt病、Roth病。

为一种股外侧皮肤感觉异常的疾病。

多见于20~50岁较肥胖的男性。

表现为股前外侧麻木、蚁行感、刺痛、烧灼感、发凉、出汗减少及沉重感等症状亦可出现,以麻木最多见。

体力劳动、站立过久时可加剧,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查体可有程度不等的浅感觉减退或缺失,主要是痛觉与温度觉减退而压觉存在。

少数患者可有色素减退或沉着。

有些患者皮肤可呈轻度菲薄,稍干燥,皮毛减少。

本病通常为单侧性,少数双侧发病。

慢性病程,时轻时重,常数月至多年不愈。

单神经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规律及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病人、肥胖者不断增加,而其所带来的并发症也日益增多。

一、基本资料关键词:身痛逐瘀汤股外侧皮神经炎治疗1 资料与方法2019年1月~2019年8月采用身痛逐瘀汤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60例。

年龄49~76岁。

2 材料和设备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30例,证型为气滞血瘀型,疼痛程度分级法属于Ⅱ级疼痛范围,应用身痛逐瘀汤口服4周;对照组30例为维生素B1 10mg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 25ug日1次口服4周。

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组方如下:秦艽10g 川芎10g 桃仁6g 红花10g甘草9g 羌活3g 没药6g 当归10g五灵脂6g 香附6g 牛膝20g 地龙10g水煎服日2次口服功用: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主治:瘀血挟风湿,经络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

加减:若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量加黄耆30~60克。

《医林改错注释》:方中秦艽、羌活祛风除湿,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祛瘀,没药、灵脂、香附行气血,止疼痛,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

中医属痹证,证属气滞血瘀型,《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腰腿痛50例

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腰腿痛50例

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腰腿痛50例作者:孙泽渊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年第12期关键词:身痛逐瘀汤;腰腿痛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2-0076-02腰腿痛是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伤科病症。

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等。

腰腿痛在祖国医学归属“腰痛”、“痹症”范畴。

其病因为风寒湿邪、跌扑、劳损而致气血凝滞,筋脉不利,并与肾气不足,腰膝不利有关。

《诸病源侯论·腰腿侯》说“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腿痛”。

可见,外伤和风寒湿是导致腰腿痛的外因;气血不足,肾精亏损导致筋骨萎弱才是腰腿痛的内因。

腰腿痛的病情可长可短,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给患者工作、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痛苦。

笔者对50例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5岁;病程最长5 a,最短3个月。

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2治疗方法笔者根据“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中医理论,在临床上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处方如下:秦艽10 g,川芎15 g,桃仁10 g,红花6 g,甘草6 g,羌活10 g,没药10 g,当归30 g,炒五灵脂10 g,制香附15 g,怀牛膝15 g,地龙15 g,鸡血藤膏粉20 g,党参20 g,通大海6 g。

随症加减:气血严重不足加口芪30 g,枸杞15 g,熟地15 g,炒杭芍15 g;肾气不足加炒杜仲15 g,炒巴戟天15 g,炒川断15 g,骨碎补15 g;畏寒怕冷加桂枝15 g,肉桂10 g,炒菟丝子15 g,淫羊藿10 g;心烦口苦加炒黄柏12 g,炒栀子10 g,茵陈10 g,党参易条参。

理血方之身痛逐瘀汤

理血方之身痛逐瘀汤

身痛逐瘀汤
【方源】:《医林改错》
【组成】: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五灵脂6克,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

【主治】:气血痹阻经络。

症见肩痛,臂痛,腰痛,腿痛,及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方解】:红花、桃仁、川芎、当归活血祛瘀,为君药。

羌活、秦艽祛风除湿;五灵脂、没药、香附行气血,止疼痛,为臣药。

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

临床若气虚,酌加黄芪;若微热,加苍术、黄柏。

【按语】:本方以肢体或全身痹痛、日久不愈、舌紫暗或有瘀斑为辩证要点。

现代常用于治疗腰扭伤、坐骨神经痛、脑外伤后遗症、面神经麻痹、末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雷诺症、丘脑综合症、泌尿系结石等。

如见微热,加柴胡、黄柏;气虚,加党参、黄芪;腰腿痛,加川续断、杜仲、桑寄生;肩臂痛,加威灵仙、天仙藤;痛剧,加全蝎或蜈蚣;兼寒,去秦艽,加制川乌;坐骨神经痛,去五灵脂,加伸筋草;治结石,加葎草、石苇;面神经麻痹,去牛膝、五灵脂、甘草、
加白附子、鸡血藤、僵蚕、全蝎。

孕妇禁用。

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

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

王清任的六个逐瘀汤1.通窍活血汤乃治疗头面部瘀血神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老葱,生姜,大枣,麝香,黄酒。

方歌为: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酒葱姜;当归川芎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2.会厌逐瘀汤是治咽喉部瘀血的良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枳壳,甘草,生地,柴胡,桔梗,玄参。

方歌为:会厌逐瘀是病源,桃红甘桔地归玄。

柴胡枳壳赤芍药,水呛血凝立可痊。

3.血府逐瘀汤是治疗心胸中瘀血奇方。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甘草,生地,柴胡,牛膝,桔梗。

方歌: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归芎草赤芍。

柴胡桔梗枳牛膝,血化下行不作劳。

4.膈下逐瘀汤善治疗瘀血在膈下,即肝胆经所过的两胁部,周围痞胀不舒。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甘草,五灵脂,延胡索,香附,牡丹皮,乌药。

方歌为: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

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5.少腹逐瘀汤乃治疗血瘀少腹及下腹部的妙方,也是女人调经种子的要方,一般在月经当天服,连服3~5付,能令少腹子宫内瘀血因势下导,便于推陈出新。

方为: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延胡索,小茴香,肉桂,干姜,蒲黄,没药。

方歌为:少腹逐瘀桂茴姜,当归川芎赤芍黄。

元胡没药五灵脂,经暗腹痛急煎尝。

(种子安胎第一方)6.身痛逐瘀汤是治疗周身经络血脉被瘀血阻闭的效方,不管是肩痛,臂痛,指痛,腰痛,背痛,腿痛,甚至是周身风湿痛久不愈,只要是瘀血阻滞,皆可用此方活血行气,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方为: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没药,甘草,五灵脂,香附,川牛膝,羌活,秦艽,地龙。

方歌为:身痛逐瘀桃归芎,红花秦羌膝地龙。

灵脂香附没药草,通络止痛力最雄。

身痛逐瘀汤中药溻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

身痛逐瘀汤中药溻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

身痛逐瘀汤中药溻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身痛逐瘀汤中药溻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腿痛症状,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

本文通过观察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身痛逐瘀汤中药溻渍治疗的疗效,探讨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治疗组患者口服身痛逐瘀汤中药溻渍,对照组患者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

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90%,症状改善率为7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63.3%)和症状改善率(40.0%)(P<0.05)。

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身痛逐瘀汤中药溻渍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和改善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身痛逐瘀汤;中药溻渍;疗效观察Introduction: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断裂,使椎间盘的纤维环向椎间盘腔突出或向腰管内突出,刺激或压迫腰神经根或脊髓。

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腰腿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休息、理疗和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但疗效有限。

近年来,身痛逐瘀汤中药溻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得到了一些临床研究的验证,本文通过观察6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60例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治疗组患者口服身痛逐瘀汤中药溻渍(主要成分为當归、赤芍、广木香、延胡索、地龙、桂枝、川芎和红花),每日一次,每次10g,溻渍时间为30分钟。

对照组患者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或萘普生),每天两次,每次400mg。

身痛逐瘀汤加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治疗

身痛逐瘀汤加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治疗

临床经验122身痛逐瘀汤加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治疗姚泽峰吉林省前郭县白依拉嘎乡卫生院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131113【摘 要】目的:分析身痛逐淤汤加减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身痛逐淤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身痛逐淤汤加减在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麻木患者的治疗时,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后麻木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身痛逐淤汤;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疗效髓核摘除术是目前临床中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为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虽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是术后患者肢体麻木、肌力减弱等症状缓解较慢,甚至部分患者无法缓解[1]。

我院通过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身痛逐淤汤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术后麻木情况,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2-55岁,平均年龄为36.27±2.93岁。

采用随机等分的方式,将7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病情相似,P>0.50,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且在术后出现患肢麻木、疼痛及肌力减弱等情况,中医检查有血瘀征象。

1.2 术后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术后采用抗感染、理疗、术后止痛等常规对症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身痛逐淤汤进行治疗,其方为:桃仁、红花、当归、牛膝各15g,川穹、甘草、没药、五灵脂(炒)、地龙各10g,秦艽、羌活、香附各5g,经辩证加减用药。

伴有精神乏力患者加黄芪15g,党参20g;伴有腹胀、纳滞患者加神曲和山楂各10g;伴有小腹寒痛患者加干姜5g;伴大便秘结患者加大黄10g。

身痛逐淤汤治疗坐骨神经痛58例小结

身痛逐淤汤治疗坐骨神经痛58例小结

身痛逐淤汤治疗坐骨神经痛58例小结
姚欣艳;刘建和
【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
【年(卷),期】2001(014)003
【摘要】@@ 身痛逐淤汤出自<医林改错>,原方由桃仁,红花,川芎,秦艽,羌活,煅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甘草,伸筋草,鸡血藤等14味药组成.功能活血行气,祛淤通络,通痹止痛.笔者近年来应用此方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45-45)
【作者】姚欣艳;刘建和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院,410007;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院,4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5.4+2
【相关文献】
1.身痛逐瘀汤与针灸并用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 [J], 吴桂兰
2.姜附身痛逐瘀汤配合西药治疗重症坐骨神经痛77例 [J], 唐朝远;张晓莉
3.身痛逐瘀汤联合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J], 白国梁
4.“双阳”针刺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坐骨神经痛1例 [J], 马永庆;邢畅
5.身痛逐瘀汤治疗坐骨神经痛25例 [J], 张延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身痛逐淤汤治疗腰腿痛的应用

身痛逐淤汤治疗腰腿痛的应用

身痛逐淤汤治疗腰腿痛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身痛逐淤汤治疗腰腿痛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2-2021.12月,1年内收治的98例腰腿痛患者,将所有患者用数字随机法为对照组(49例,使用药物治疗)和治疗组(49例,使用身痛逐淤汤治疗)。

结果:治疗组NRS疼痛评分、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腰腿痛患者使用身痛逐淤汤治疗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字】身痛逐淤汤;腰腿痛;应用价值腰腿痛是脊柱脊髓外科门诊常见病症,最明显的症状是腰腿持续疼痛。

腰腿痛发病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外伤、慢性劳损、劳动过度、经络阻塞、风寒湿邪等都是常见的病因[1]。

腰腿痛的治疗一般都是以镇定止痛为主,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往往需要持续用药,一旦停止用药就会病情反复,出现疼痛症状。

在此背景下,中药汤剂治疗腰腿痛的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研究中,即分析了身痛逐淤汤治疗腰腿痛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择我院于2020.12-2021.12月,1年内收治的腰腿痛患者98例。

将所有患者用数字随机法分组为对照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平均病程2.35±0.46年,平均年龄55.26±4.92岁)和治疗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平均病程2.43±0.55年,平均年龄55.11±5.14岁)。

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在治疗期间,对照组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身痛逐淤汤治疗。

所有患者使用洛索洛芬钠片(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437),餐后口服,1片/次,3次/d。

一周为一个疗程,服用一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痛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的基本资料,古籍论述1条,相关中药材10味。

身痛逐瘀汤的基本资料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卷下)处方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灵脂6克(炒)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去土)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治瘀血挟风湿,经络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若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量加黄耆30~60克。

备注本方以川芎、当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牛膝、五灵脂、地龙行血舒络,通痹止痛;秦艽、羌活祛风除湿;香附行气活血;甘草调和诸药。

共奏活血祛瘀,祛风除湿,蠲痹止痛之功。

身痛逐瘀汤古籍论述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秦艽一钱川芎二钱桃仁三钱红花三钱甘草二钱羌活一钱没药二钱当归二钱灵脂二钱炒香附一钱牛膝三钱地龙二钱去土若微热,加苍朮、黄柏;若虚弱,量加黄耆一、二两。

【方歌】身痛逐瘀膝地龙,羌秦香附草归芎,黄耆苍柏量加减,要紧五灵桃没红。

身痛逐瘀汤相关中药材1、羌活别名蚕羌,竹节羌,大头羌,狗引子花,曲药,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或川羌活的根及根茎。

春、秋挖取根及根茎,去净茎叶细根、泥土,晒干或烘干。

性状羌活药材因药用部分和形态不同而有蚕羌、竹节羌、大头羌、条羌等数种。

①蚕羌:又名:螺丝羌。

为干燥的根茎部,形态似蚕。

呈圆柱状或略弯曲,长约4~10厘米,直径约1~2厘米。

顶端有茎叶残基。

表面棕褐色,有多数紧密而隆起的环节。

节上密生疣状突起的须根痕。

质轻松易折断,断面不齐,有明显的菊花纹和多数裂隙,皮部棕红色;木质部淡黄色,中央有黄白色髓,均有朱砂点(油管)。

具特殊香气,味微苦而麻。

②竹节羌:根茎的环节较稀,如竹节状,似蚕羌而略大。

③大头羌:根茎的环节特别膨大,呈不规则团块状,大小不等,顶端具多数残留茎基,余皆与蚕羌相同。

④条羌:为干燥的根及支根。

呈圆柱形或分枝,长3~17厘米,直径约0.7~1.7厘米,顶端偶可见有根茎,表面棕褐色,有纵纹及疣状突起的须根痕,上端较粗大,有稀疏隆起的环节,质疏松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有菊花纹,朱砂点不明显,中央无髓。

气味较淡薄。

以上均以条粗壮、有隆起曲折环纹、断面质紧密、朱砂点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一般认为蚕羌的品质最优,竹节羌次之,大头羌最次。

主产于四川(称川羌活)、甘肃、青海(称西羌活)。

此外,陕西、云南、新疆、西藏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

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证。

本品有较强的发散风寒和止痛效果。

常与防风、白芷、细辛等同用,如九味羌活汤。

2、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肩背酸痛,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用。

本品能祛风胜温,散寒止痛。

常与防风、同用,如蠲痹汤。

①《药性论》:“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血癞,手足不遂,口面歪邪,遍身顽痹”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气,筋骨拳挛,四肢羸劣,头旋眼目赤疼及伏梁水气,五劳七伤,虚损冷气,骨节酸疼,通利五脏”③《珍珠囊》:“太阳经头痛,去诸骨节疼痛,亦能温胆”④《品汇精要》:“主遍身百节疼痛,肌表八风贼邪,除新旧风湿,排腐肉疽疮”⑤《本草备要》:“泻肝气,搜肝风,治风湿相搏,本经(太阳)头痛,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刚痉柔痉,中风不语,头旋目赤”⑥《会约医镜》:“治邪闭憎寒,壮热无汗”2、当归别名干归,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一般须培育3年才可采收。

秋末挖取根部,除净茎叶、泥土,放在通风处阴干几天,按大小分别扎成小把,用微火熏于令透即得。

本品带油性,易霉败、虫蛀,必须贮存干燥处。

逢霉雨季节,须用硫黄熏过或适当的烘透。

生境分布分布甘肃、四川、云南、陕西、贵州、湖北等地。

各地均有栽培。

主产于甘肃、云南。

此外,陕西、四川、湖北、贵州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的根,可分为3部:根头部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支根及支根梢部称“归尾”。

全长约10~25厘米,身长约3~10厘米。

归头直径2~4厘米,支根直径0.3~1厘米。

外表灰棕色或棕褐色,全体具纵皱纹,支根部尤多,归头顶端圆平,有茎叶残基,常有不显着的环形皱纹,归身略呈圆柱形,身面凹凸不平,其下生有3~5条或更多的归尾,归尾上粗下细,多扭曲,表面有小疙瘩状的须根痕迹。

质多柔韧,断面黄白色,有裂隙,中层有浅棕色环纹,并有多数棕色油点。

气清香浓厚,味甘微苦辛。

以主根大、身长、支根少、断面黄白色、气味浓厚者为佳。

主根短小、支根多、气味较弱及断面变红棕色者质次。

功能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②《别录》:“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藏,生肌肉”③《药性论》:“止呕逆、虚劳寒热,破宿血,主女子崩中,下肠胃冷,补诸不足,止痢腹痛。

单煮饮汁,治温疟,主女人沥血腰痛,疗齿疼痛不可忍。

患人虚冷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⑤《珍珠囊》:头破血。

身行血,尾止血。

(《汤液本草》引作“头止血,身和血,梢破血”)⑥李杲:“当归梢,主癥癖,破恶血,并产后恶血上冲,去诸疮疡肿结,治金疮恶血,温中润燥止痛”⑦王好古:“主痿躄嗜卧,足下热而痛。

冲脉为病,气逆里急;带脉为病,腹痛,腰溶溶如坐水中”⑧《本草蒙筌》:“逐跌打血凝,并热痢括疼滞住肠胃内”⑨《纲目》:“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

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⑩《本草再新》:“治浑身肿胀,血脉不和,阴分不足,安生胎,堕死胎”备注下列植物的根,在部分地区有时也作当归入药,但质量较差。

①东当归的根,又名:延边当归、日本当归。

根肥大柔软,分枝较多,呈马尾状。

质脆,油性较少。

产吉林延边。

②粉绿当归的根,又名:野秦归、云南野当归。

根圆锥形,长5~10厘米,根头部径约1~2厘米,外表棕色或黑褐色。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

产云南。

③欧当归,我国有栽培,曾试代当归入药。

3、红花别名草红花,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

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

5~6月当花瓣由黄变红时采摘管状花,晒干、阴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的管状花,长约1.5厘米,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长5~7毫米,雄蕊5枚,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

具特异香气,味微苦。

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

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

亦主蛊毒下血”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4、甘草别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

秋季采挖,除去茎基、枝叉、须根等,截成适当长短的段,晒至半干,打成小捆,再晒至全干。

也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草”。

置干燥通风处,防霉蛀。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砂质土等地。

分布东北、西北、华北等地。

主产内蒙古、甘肃;其次为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青海、新疆等地。

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所产品质最优。

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不分枝,多截成长30~120厘米的段,直径0.6~3.3厘米。

带皮的甘草,外皮松紧不等,显红棕色、棕色或灰棕色,具显着的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生,微突起,呈暗黄色。

两端切面平齐,切面中央稍陷下。

质坚实而重。

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有一明显的环纹和菊花心,常形成裂隙.微具特异的香气,味甜而特殊。

根状茎形状与根相似,但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

粉草外表平坦,淡黄色,纤维性,有纵裂纹。

带皮甘草以外皮细紧、有皱沟、红棕色、质坚实、粉性足、断面黄白色者为佳;外皮粗糙,灰棕色、质松、粉性小、断面深黄色者为次;外皮棕黑色、质坚硬、断面棕黄色、味苦者不可入药。

粉草较带皮甘草为佳。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

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

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⑤《珍珠囊》:“补血,养胃”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备注除上述主要品种外,尚有以下向属植物亦入药用。

①光果甘草,又名:欧甘草。

其特征为局部被有白霜和疏柔毛,不具腺毛,小叶长椭圆形或狭长卵形。

荚果长圆形,扁而直或略弯曲。

分布新疆。

②黄甘草,其特征茎上部被微毛或近无毛.荚果略作镰状弯曲,膨胀,具腺毛。

分布甘肃。

③胀果甘草,其特征小叶3~5片,稀达7片,下面中脉无毛。

荚果长圆形而直,膨胀。

分布新疆、甘肃等地。

5、桃仁别名桃核仁,桃核人。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种子。

6~7月果实成热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放阴凉干燥处,防虫蛀、走油。

生境分布主产四川、云南、陕西、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

性状干燥种子呈扁平长卵形,长1~1.6厘米,宽0.8~1厘米,外表红棕色或黄棕色,有纵皱。

先端尖,中间膨大,基部钝圆而扁斜,自底部散出多数脉纹,脐点位于上部边缘上,深褐色,棱线状微突起。

种皮菲薄,质脆;种仁乳白色,富含油脂,2子叶之结合面有空隙。

气微弱,味微苦。

以颗粒均匀、饱满、整齐、不破碎者为佳。

功能主治破血行瘀,润燥滑肠。

治经闭,症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①《本经》:“主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②《别录》:“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症瘕,通脉,止痛”③孟诜:“杀三虫,止心痛”④《医学启源》:“治大便血结”⑤李杲:“治热入血室,腹中滞血,皮肤血热燥痒,皮肤凝聚之血”⑥《滇南本草》:“治血痰”⑦《纲目》:“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产后血病”⑧《现代实用中药》:“治高血压及慢性盲肠炎,妇人子宫血肿”6、香附别名雀头香,莎草根,香附子,雷公头,香附米,三棱草根,苦羌头,雀头香,猪通草茹,莎草,三棱草,香头草,回头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