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在无疑处设疑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指向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指向作者:苏元癸来源:《语数外学习·下旬》2013年第08期设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存疑才能求解,释疑才能长知,就个意义上说,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不断释疑求解的过程。
“在可疑与不疑之间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的话精辟地阐述了学与疑之间的关系。
经过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为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也正在逐步地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着“主导作用”。
但是,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互动,教师要真正地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深入地研究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提出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的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常可见到一些课堂提问,由于设疑不能扣紧文本,导致无味无趣无效;或由于设疑不够准确,使学生理解起来困难,思维出现“卡壳”现象。
因此,恰当的设疑能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自信心,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根据课前提示设疑课前提示是专家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紧扣文章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精髓来设计的,主要是为学生登堂入室铺设的台阶,大部分是在“写什么”和“怎样写”上作比较明确的提示。
教师在备课时,若能吃透“提示”意义,据此设疑,强化思维指向,就可让学生在细品文章之前,先有个居高临下的视点,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如鲁迅先生的散文,篇幅较长,内容容量较大,而且还由于时代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往往不易理解,教学时若能充分利用课前提示,就能够让学生先有一个大体的把握,为深入品味文章旨趣奠定基础。
《藤野先生》一文,意在表现藤野先生学识渊博、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等优秀品质,课前提示设计了几个问题:写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样的品质?学生可以带着这些“疑”阅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设疑为: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这样,学生对教师课上讲授的重点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学习课文不再盲目。
多“疑”的语文课堂更动人
多“疑”的语文课堂更动人语文课堂,是学生们学习语言文字、文学、修辞、修辞等知识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教授知识,学生们学习理解,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课堂氛围平淡无奇,学生缺乏主动性和求知欲。
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在语文课堂中引入更多的“疑”。
疑,就是对事物的深思和探索,是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在语文课堂中,多“疑”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引入多“疑”呢?老师要营造一个鼓励提问的氛围。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质疑并追问。
不管是对于课文的内容还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学生都应该能够表达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才会敢于探索和思考,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老师要多引入疑问性的教学方式。
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疑难点、分析文本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
在解释课文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推理出答案,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在批评文学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去看待问题,不断质疑作者的用词、结构、表达方式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老师要提供更多的素材和资源。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名言警句、文化常识、历史典故等,来激发学生的疑惑和兴趣。
通过这些素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化对知识的把握,并激发对知识的疑问和探索。
语文课堂的评价也要更注重“疑”。
在语文评价中,老师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深度和角度。
在回答问题时,学生是否能够有序地展开论述,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是否能够准确地总结出自己的看法等,这些都是值得关注和鼓励的地方。
只有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学生的“疑”点和思考深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多“疑”的语文课堂能更动人。
语文课堂上,多“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适度、适当、适时——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疑
时 ,要 有 意 识 地 培 养 学 生 观 察 的 些 人 ?他 们 在 干 什 么 ?( ) 上 有 要 善 于 把 握 时 机 ,引 导 学 生 带 着 2图
兴趣 ,堵养 良好 的观 察习惯 和观 哪 风筝 ?它 们的形 状 、颜 色 怎 高 昂 的情 绪 去 观察 课 文插 图 , 理
重要壬段 . 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然而 ,在众多 的公开课 展示 和 E常 的教学评估 通过对 比阅读 和思 考 ,跳 几跳”应该 不难从 文 中找 t “ ,
活动 中 , 我们 不难 发现 , 师 要么设 疑 过 于简单 , 教 缺 到答案 , 接着设 疑“ 店铺 为何会发 生如此大 的改变? ”
碍” 的满 足感 , 尝 到释 疑 的成 就 感 , 而打 破 其 品 进
师: 穷青年得 了大宅子 这一段 , 用 了什 么论证 运
“ 唯教 师独是” 的依赖 心理 , 张扬 “ 生主体 ” 学 的全 新 方 法 ?
观念和进取精神 , 推动教学进程 的发展 。 二、 堂设疑应 “ 当” 生 动有趣 。 课 适 。 举一反三 课堂 设 疑 , 切忌 枯燥 无 味。而 应直 接 、 动有 生 生: 例证 法 , 就是 举例子 。 中的“ 文 譬如罢 ” 就是 , 举 个例 子的意 思。
一
一
、
课堂设 疑应“ 度 ”巧设梯 度 , 易到难 适 , 由
课堂提 问应该难 度适 中 ,依据学 生思维 的认 识
个不断 没疑 、 疑以至解 疑 、 释 无疑 的过程 。课堂 上 规律设疑 , 讲究提 问 的层 次性 。《 教育 学》 中的 “ 跳一
“ ” 设置 , 疑 之 能引 起学 生 的“ ” “ , 他 们在 不 跳 , 思 、 辨” 让 摘桃 子” 就是这个 意思 。如果学 生“ 了几跳 ” 跳 仍 知不觉 中钻 进理 解 课文 的 “ 套” 激发其 好 奇心 和 未能摘下桃 子 , 圈 , 或者根 本不“ 便 能摘 下“ 子” 他 跳” 桃 , 求知欲 , 培养其 独立思考 的 良好 品质 。 它更能使 教师 们便会失 去兴趣 , 这样 的问题 没有新鲜感 和吸 引力 ,
于“不疑”处“有疑”——品肖培东课例
课堂•对话ketang52279@ 163. c o m栏目编辑张莉莉教艺会展•看课案45于“不疑”处“有疑”—品肖培东课例吴俊开(龙岩市永定区高陂二中,福建龙岩364102)摘要:善教疑者,先要会疑;善用疑者,须会引疑;善疑善引,“疑”动课堂。
肖培东老师引领学生回归文本,走进文本深处,去发现、质疑、品味、辨析、梳理,在课堂交流互动中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
教师应善疑善引,让学生的思维在语言的丛林中不断生长。
关键词:设疑;引疑;思辨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55(2020)11 -0045 -02笔者曾在福建龙岩永定聆听过肖培东老师的教学讲座,也在福建三明、福州,陕西西安观摩过他的课堂教学,同时对他的课例专著《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也情有独钟。
观其课堂,品其课例,笔者为他精彩生动的课堂,新颖独创的案例,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所折服。
肖老师的课总能在看似无疑处质疑、发问,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边学边疑,边疑边思,在疑思辩论中不断生成,达到深人浅出的教学效果。
一、以题目为切入口,留意®目有奇思肖培东老师的课是那样干净、纯粹,没有过多的花架子。
他的课堂提问,没有咄咄逼人、故作高深,也没有碎碎念;有的是曲径通幽,走向文本深处;有的是因势利导,简洁而直人主题。
如执教《怀疑与学问》,课堂开始,肖老师就从题目切入,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不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换成课文当中的短语或者短句做标题,同学们会选用哪一个?这一“疑”,立马让学生的思维“动” 了起来。
一是“疑”得新颖,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问得有度,学生可以找到不少答案,但要找准则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是思而有源,学生可以在“课文当中”寻找“短语或短句”,经过阅读、思考、筛选后找到答案。
肖老师的问题,使平静的水面荡起了涟漪。
学生的目光迅速聚焦在文本上,他们带着问题思考、筛选,不一会儿,学生便说出了十来个不同的答案。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疑的运用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疑的运用策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思维追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从设疑的意义、设疑的形式和设疑的运用策略三个方面来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疑的运用。
一、设疑的意义设疑是一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语文学科中,学生需要通过认真的思考来理解文章,把握文本的主旨和要点,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设疑是一种思维启发,它可以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帮助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和层次。
同时,设疑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设疑的形式设疑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择。
1、提出问题在讲解文章时,老师可以在某个段落或句子中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
例如:为什么作者会这样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的词义是什么?通过这种提问形式,可以让学生理解文章,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分析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也是一种很好的设疑方式。
例如,在课堂上讨论作文题目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析题目的含义、提炼主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考深度。
通过分析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观点清晰、思路清晰,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自主思考让学生自主思考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设疑方式。
在阅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理解文章,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
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分析思路。
三、设疑的运用策略在设疑的过程中,老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运用策略。
1、联想法联想法是一种通过联想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思维方法。
例如,在讲解语文课文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联想法来理解文字意义。
比如:在讲解《小石潭记》时,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小石潭里的泉水为什么清澈见底?”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清心寡欲”,帮助理解文字内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设疑置问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设疑置问摘要:语文课上的设疑置问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教师要掌握更多的提问方法才能更好的驾驭语文课堂。
针对语文课的不同实际情况,教师对问题要有所设计,要有启发性,层层深入、步步递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关键词:兴趣启发性分层次掌握时机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一名教师若不熟知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
阅读教学完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在教学中的呈现,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
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课堂提问常有以下几种不良倾向: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
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呢?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
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4.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
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本人想就怎样运用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一、提问要具有启发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问是为了督促学生用脑、动脑。
现代的教育不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索取知识。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
谈语文教学中的设疑提问
谈语文教学中的设疑提问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在语文教学中,设疑提问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设疑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设疑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设疑提问的方法以及如何做好设疑提问等方面展开探讨。
1. 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通过设疑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自觉地去思考问题,并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设疑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思考问题和寻找答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也会得到提升。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设疑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辩证思考,学会质疑和反思,保持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通过设疑提问,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用简练、准确、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设疑提问的方法1. 设立具体、贴近生活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设疑提问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内容,设计一些具体、贴近生活的问题,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思考,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在设疑提问时,问题的设置应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从表层到深层逐渐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
3.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通过设疑提问,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找寻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设疑提问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流。
三、如何做好设疑提问1. 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在设疑提问之前,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设疑
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设疑设疑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启发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而设计问题.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疑”是思维的动力,可使学生积极思维,保持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谈谈我在教学法实践中是如何设设设疑的.一、为培养学生的理解而设疑阅读是和种复印杂的智力活动,其中理解是掌握阅读技能的最主要的标志.因此,为培养学生的理解而设疑是十分重要的.例如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正在这时,从桔红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玲声”.我围绕”飘来”一词设疑,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在这里为什么用”飘来”而不用”传来”呢?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经过广泛讨论,学生清楚了”传来”是直接听到的,而”飘来”是由远及近随风渐渐听到的.学生把”飘来”一词弄明白了,理解了,品出了滋味,进而体会到了作者运用”飘来”一词的用意,仿佛也置身于桔红的晨雾中,与阿玲.小象同行.又如:课文中描写阿玲神态的句子有”微微一笑”,读到此处,我设疑:语中提到我们和阿玲素不相识,她冲我们”微微一笑”,这一笑告诉我们什么?这一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于是议论开了,有的说,阿玲这一笑说明她很善良,有的说:阿玲很有礼貌,有的说:阿玲冲我们笑,可以看出她很热情,开朗.还有的说;阿玲这一笑,,说明她和我们很友好等等.围绕这微微一笑,同学们积极动脑思考,踊跃发言,使学生读懂了文章,领会其用意,为下文阿玲热心帮助”我们”指挥小象拉车做了极好的铺垫.二、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设疑想象是指运用已有的想象加上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有时头脑里呈现某些生活美景,有时则出现过去的生活的景象,有时还会出现离奇古怪的情景,这就是想象的结果.运用想象可以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深刻地领会课文的真正含义.如一课,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看图,此时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在此处设疑:除了蜻蜓和小鱼.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告诉我们什么呢?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已的想象力,争先恐后地回答:一只小蜜蜂飞过来对我说,荷花姐姐你真香,我闻到你的香味就飞过来了.有的同学说,小燕子飞来对我说,荷花姐姐你真美,我们一起跳舞吧.还有的同学说.青蛙跳到荷叶上说,荷花姐姐你真漂亮,我给你唱歌吧.同学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师生共同陶醉于梦幻般的情境之中,感到趣味无穷,学犹未尽.又如;一课,在理解爸爸向孩子介绍白杨树一段时设疑,难道爸爸只有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为什么说他也是在表白自已的心呢?同学们边看图边展开想象,在那茫茫的.浑然一体.干旱无水的大戈壁竟长着一排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在老师的引导下,又把爸爸和白杨树联系起来,想象到爸爸生活环境的恶劣,工作环境的艰苦,爸爸一代人如同这白杨树一样,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在哪里安家,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像白杨树那样绝不动摇,进一步体会到爸爸不仅是介绍白杨树,而是在表达.这样自已的心.这样设疑诱导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三、为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而设疑前苏联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整个系统工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工程,奠定这个基础,离不开知识经验的丰富积累有效巩固,而这一切都需要良好的记忆力.在教学时我注意为培养学生记忆力而设疑.如一课,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记忆能力,帮助学生在课上将第二段背下来,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段里有几句话?请把每段里的意思概括出来.经过阅读,同学分别把四句话概为:白荷花冒出来---半开的荷花----全开的白荷花----未开的花骨朵.我又稍加引导,同学们看,第一句与后面的三句有什么关系呢,刚开始,学生们处于困惑状态,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后回答:第一自然段先总写了白荷花从荷叶中冒出来,面后面三句具体写了荷花的三种姿态.学生们对内容理解了,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顺序掌握了,就能堂几分钟就能背下来,同学们也学到了记忆的方法.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也很强,愿动脑,思维敏捷丰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启发学生思考的闪光点,并给学生的思维赋予一种解决任免的性质,才能打开学生心灵中智的天窗.,使他们产生获取知识的愉悦,真正地愿学,乐学,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善于设疑是非常重要的.。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质疑问难
( )从课文 “ 三 无疑处”质疑 问难 课文 中有些语句 、段落或情 节等 ,学 生阅读不觉得有
学 生 在 思 考 问题 遇 到 困 难 时 , 教 师 可 引 导 他 们 转 换 思 考 的 疑 问 , 往 往 一 瞥 而 过 , 而 这 些 “ 疑 处 ”有 时 却 是 理 解 课 无 角 度 , 另 辟 蹊 径 , 使 学 生 产 生 一 种 别 有 天 地 、豁 然 开 朗 的 文 的枢 钮 ,或 者 是 容 易 发 生 差错 的 要 端 。语 文 教 师 若 能 引 感 觉 。有 时 学 生 想 要 质 疑 问难 而 一 时 “ 壳 ” , 教 师 可 引 导 学 生 在 课 文 “ 疑 处 ”质 疑 问 难 , 既 可 激 发 学 生 深 思 , 卡 无 导 学 生 或 正 面 冲 锋 , 或 迂 回突 击 , 从 而 冲 破 障 碍 , 开 通 思 深思后释疑又可促进 学生求得对课文 的深入理解 。 路 ,活 跃 思 维 ;有 时 学 生 思 考 的 问题 无 法 进 一 步 深 入 ,教
语 文 教师 应善 于 引 导学 生从 课文 “ 白 ”处 质 疑 问 留
“ 白” 处 所 造 成 的 朦 胧 的美 学 境 界 时 ,会 产 生 无 限 的意 留
疑 难 、 自行 思 索 解 决 , 以锻 炼 学 生 质 疑 问 难 的主 动 性 。老 难 , 当 学 生 通 过 自 己的 想 象 与联 想 ,反 复 咀 嚼 、 品 味 课 文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盾 ”之处 。例 如,学 了 《 福》 ,有 学生产生疑惑 : “ 祝 小 说 明明是写祥林嫂,为什 么以 ‘ 祝福 ’为题 ?” 语 文教师 引导学生从课 文关键处质疑 问难 ,不仅能充
“设疑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设疑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
一个好的导入能够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效。
“设疑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求知的激情和欲望得以唤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基于此背景,文章对“设疑导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提出了“紧扣课题,设疑导入,促进文本感知;紧扣重点,设疑导入,调动阅读热情;紧扣内容,设疑导入,引导文本探究”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疑导入戏曲、小说等艺术作品经常会用到“悬念”这一艺术手法,通过“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人们的观看兴趣和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入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形式很多,“设疑导入”就是其中的一种。
所谓“设疑导入”,就是指通过具有一定悬念性的问题或者情境进行的导入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让学生求知的激情和欲望得以唤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让课堂教学呈现“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效。
一、紧扣课题,设疑导入——促进文本感知课题是一篇课文的“眼睛”,通过课题可以很好地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脉络进行把握。
紧扣课题设疑导入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小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并且能够让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一定的感知。
1.紧扣课题,设疑导入——调动阅读兴趣。
题目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概括了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并且有一些课文题目具有一定的来源。
教师在进行导入时,围绕课题来源进行悬念设置,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让他们急切地想要通过学习知道结果,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对《匆匆》这一课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提问:作者原名叫作朱自华,朱自清这个名字是他自己后来改的,大家知道原因吗?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大家就知道答案了。
这时学生内心一定充满了疑惑,教师此时不将答案说出来就会激起学生的疑问,让他们想去课文里寻找答案。
谈语文教学中的设疑提问
谈语文教学中的设疑提问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设疑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有效手段。
通过设疑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专注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将从设疑提问的定义及作用、设疑提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对语文教学中的设疑提问进行探讨。
一、设疑提问的定义及作用设疑提问是指通过教师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表达的一种教学方法。
设疑提问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设疑提问具有以下作用:(一)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和归纳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设疑提问是一种基于“读懂题、理解文”的教学模式。
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细节,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专注度和自主学习能力设疑提问需要学生在思考、探究和表达方面积极参与,因此可以增强学生的专注度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设疑提问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设疑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设疑提问方法。
(一)趣味疑问法趣味疑问法是指通过巧妙的安排,提出一些引人入胜、有趣味性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学生参与度低、学习兴趣不高等情况。
通过趣味疑问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探究疑问法是指通过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究和分析。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好,需要拓展深度和广度的情况。
通过探究疑问法,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从而扩展知识面和拓宽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设疑提问的注意事项在语文教学中,设疑提问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点:(一)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挑战学生的思维能力。
“疑则有进,以疑促学”——语文课堂应重视“质疑”的起点意识
学法教法研究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此言指出了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极具人文性的语文学科更需要在了解字词句等知识的基础上,反复思索揣摩文辞的内蕴,有问而思,以疑促学。
质疑是思维的起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作为教师,我们都深知: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语文教学尤其应注重对学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笔者最近在校内外接连听了较多的课,最大的感受是:囿于传统和习惯,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质疑的意识比较薄弱。
课堂中的问题大多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很少有学生自主思考并提出问题,课堂教学演变为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的授受式的教学形式了。
尽管很多教师也想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改变教师预设色彩过重的现状,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冷场。
是不是学生不愿意提出问题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可见学生都有提出问题的欲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对此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我们是否真正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实践,重视学生的质疑?尽管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激发学生质疑意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未能真正做到重视学生的“问”,实现有效的激发方式。
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也不断在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善思善学,但往往因引导方法不当,或是教学进度等原因,并不能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
大多数情况下仍然是告知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解答,而不是与其共同探讨。
孔子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小学语文阅读课,从“疑”处学起
小学语文阅读课,从“疑”处学起
语文阅读课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环节,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在阅读中,我们要教会学生疑,即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问题意识、怀疑心态,才能够达到真正的阅读理解。
本文将以小学语文阅读课为例,从“疑”处学起,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
生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能力。
教师在设计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明确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问题意识,激发他
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课文或文章,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矛盾、悬念或引人深思的文章,通过阅读这些
材料,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
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
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材料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来解读文章,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可以
通过分析文章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用意,从而
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主动
探究、质疑和解决问题。
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
们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后
自主思考并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和解答,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提出疑问、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设疑激趣
小学语文教学的设疑激趣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要面对诸如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设疑激趣的教学模式。
一、设疑教学的概念和特点设疑教学,就是通过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疑问和探究,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设疑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和思考,试图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疑教学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问题为导向。
设疑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培养探究意识。
设疑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和思考,试图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促进学生交流合作。
设疑教学强调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相互交流、讨论、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4.促进知识应用。
设疑教学注重知识的应用,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合到实践中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疑教学的应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疑教学可以应用于语文知识的教学和文学阅读的教学。
1.语文知识的教学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疑教学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以词语辨析为例,老师可以提出一些与课文或学习内容相关的常用词汇,让学生分析比较它们的区别和用法。
比如对于“说”和“讲”,老师可以问:“在什么场合下我们用‘说’,在什么场合下我们用‘讲’?”这样的问题既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也是对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挑战。
在写作教学中,设疑教学的应用也很广泛。
在讲解作文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有意思的话题或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尝试,在写作时的记叙手法上做出探究性尝试,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谈语文教学中的设疑提问
谈语文教学中的设疑提问语文教学中,设疑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
通过设疑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下面就设疑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设疑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中提问:“诗人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你觉得为什么用‘又’字?”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使他们主动去发现和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
设疑提问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关注和热爱。
设疑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设疑提问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找出答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提问:“小说中的主人公有什么心理活动?”这样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去分析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培养了他们对文本的独立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设疑提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
在设疑提问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回答问题。
在教学中提问:“古文中的‘君子’指的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概念,培养学生的宽广思维和多元思考能力。
通过这样的思维锻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中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视野,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设疑提问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设疑提问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他们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和运用设疑提问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述语文教学中设疑和提问的基本要求
简述语文教学中设疑和提问的基本要求( 分)
(一)问要有值
问题设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学内容。
教师要巧设疑问。
设疑提问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认为,语文设疑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问题。
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
文章的画龙点睛处。
承上启下处。
触发学生联想、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之处等等。
(二)问点要准
一是紧扣教学目的,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发问要活
活 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
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认知迥异,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教师要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 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
(四) 问要适时
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切时机,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的停顿,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间。
本文来自 招教论坛 详细文章参考:。
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作者:赖倍雄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7年第9期“设疑”是一个语文老师驾驭课堂的必备能力,这种能力常常因为老师课堂的“满堂灌”而被忽视。
课堂上,师生一起释疑解惑,学生动手动脑,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才能稳步提高。
一、导学于疑,疑启智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疑难,提出疑问,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必须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动脑筋、勤思考,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不能自觉地产生求知、探索的欲望,或者因故发生转折而中断。
这时,教师就要及时设疑进行引导。
设疑时既不能深奥莫测,又不能过于简单;释疑时也不要故弄玄虚,更不能越俎代庖。
如果说,设疑是为了引导学生敲开知识大门的话,那么,释疑是为了带领学生走上通往知识大门的开阔大路了。
在备上《孔乙己》一文时,由于该文创作年代较久远,学生们不太了解创作历史背景,更不能了解孔乙己的人生遭遇,学生们很难走进文本。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进行了简单的设疑:孔乙己姓甚名谁?越简单越有趣,只见学生们认真地研读课文。
然后我继续设疑,启发学生思考“孔乙己没有名字”的问题深刻性。
我国古代许多学者都强调设疑的重要性,如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有了疑问,就能产生好奇心,进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说,学生学习有了疑,老师导之更有效,启之更有智慧。
学生如果能针对教材提出某种问题,便是他对于某种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的开始。
二、循疑而教,步步释疑(一)预读课文,提出疑难设疑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要求学生自己预习,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
如语文教学就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到形式,从字、词、句,到谋篇布局,让学生反复阅读教材,预习思考。
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语文设疑能力探析
悟之 机也 , 一 番觉悟 , 一番长 进 。” 有 了疑 问 , 就 能
学 患无疑 , 疑 则 有 进
— —
语 文设 疑 能力探 析
◎赖 倍 雄
赖倍雄 , 广 东陆丰市 东海 中学教 师 。
产生好奇 心 ,进而提 出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 题 。可 以说 , 学 生学 习有 了疑 , 老 师导 之更有 效 , 启之更 有智慧 。学生 如果能针对教 材提 出某 种问 题, 便 是他对 于某 种知识 的学 习和研究 的开 始 。 二、 循 疑而 教 。 步 步释疑
“ 设疑” 是 一个 语 文 老师 驾 驭课 堂 的必备 能力 , 这种 能力常 常 因为老师课 堂 的“ 满 堂灌 ”
( 一) 预读课 文 , 提 出疑难 设 疑 的第一 个 阶段 就是 要求 学生 自己预 习 ,
课 堂‘ 教学 I 语 文教 学与研 宄 ・ 上 句刊 2 0 1 7- 1 ' 9月 0 4 1
有 知识经 验和 阅读体验 , 《 端午 的鸭蛋 》 必将 成 本 。如何激 发学生 的阅读兴 趣呢 ?我进行 了简单 的设疑 : 孔 乙 己姓甚名谁 ?越简单越有趣 , 只见学 生们认真地 研读课文 。然后 我继续设 疑 ,启发学 生思考 “ 孑 L 乙 己没有名 字” 的 问题深刻 性 。我 国古 代许 多 学 者都 强 调设 疑 的重 要 性 ,如 陆 九 渊认 为: “ 为学患无疑 , 疑 则有进 。 ” 明代学者 陈献章 说:
道 高 邮鸭 蛋 , 是 不 太高 兴 的 , 好像 我 们那 穷 地 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程 中 , 动脑 筋 、 勤思考 , 从 而形成 良好 的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要在无疑处设疑作者:邢玉英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6年第05期苏格拉底认为,教师的使命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存在于本性中的真理。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这里的“启发”也好,“培养”也罢,于教学实践而言,恐怕都离不开教师的问题引导,正如美国教育专家卡尔汉所言:“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在总的教学目标之下,恐怕会有种种问题,也会有种种问法。
笔者认为,于看似无疑处而设疑,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谓“看似无疑处”,是指在教学中容易被我们忽视却又有思考价值的地方。
换句话说,就是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于无疑处设疑”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对学生探究热情的激发《学科教育心理学》一文强调:“一个好的提问,能够一问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可以在师生之间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可以帮助教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于无疑处精心设计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氓》的教学,过去往往在男女主人公的性格、感情纠葛以及比兴手法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了本该关注的环境描写。
笔者在教学中问道:“诗歌中多次提到淇水有什么作用?”没想到,这一问题刚刚抛出,就引来学生的热议。
他们中有的认为是烘托氛围,有的认为是与女主人公的情感有关,有的认为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的见证等等,甚至课堂上出现了自发的不同观点的争鸣现象。
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往往能撞击出很多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火花。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是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的总结:1.表明淇水是一对恋人交往的必经之地如: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2.淇水见证了二人炽热的恋情如: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3.淇水烘托了女子被弃之后激愤的情感“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这些描写是女子被抛弃后返回娘家时所见到的景象。
这里突出了水势之大,水流之急,由此也引发了她痛苦的回忆和内心的激愤。
她回想往事,无比悔恨,恨自己看错了人,竟把大好的青春年华交付给了这样一个负心之人。
所以她愤怒谴责氓说:“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这个二三其德的士可把自己害苦了!再想想当年的幼稚,自己真像个吃多了桑椹的斑鸠,醉得被人捉住都不晓得。
所以她劝诫女子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是多么沉痛的懊悔之辞啊!4.淇水沿岸流淌,渐渐平复了被弃女子的激动的情绪,让她渐渐变得理性与决绝。
因此,她才能比较平静地自我安慰道:“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二、有利于对作品主旨的深入理解在学习《窦娥冤》时,我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窦娥的三桩誓愿的安排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这是学生没有想到的一个问题,因此,在短暂的静默后,学生自发进行讨论,或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
学生刚开始只是在窦娥的唱词中思考讨论,因此回答时并不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中。
于是,我们提示学生关注“宾白”。
这时,学生开始看书,似有所悟。
接着,再讨论。
令我们惊喜的是,学生在我们一般不关注的宾白中发现了有价值的东西。
下面是就学生的回答做出的总结:窦娥三桩誓愿的安排顺序不能互换。
三桩誓愿都是窦娥想证明自己是冤枉的,都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但程度不同。
1.窦娥的三处宾白前两段唱词前的宾白是“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若窦娥委实冤枉”,均是假设,从这里可看出,以下发的两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冤情,而由“若是”改为“若”假设语气弱了,而借助上天之力——六月飞雪更突出冤情之深重。
第三段唱词前的宾白是“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这是非常肯定的语气。
我窦娥实在太冤了!试问,窦娥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窦娥们的悲剧是谁造成的?是贪官污吏啊!到这里,我们看到窦娥已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冤枉,而是复仇!她要借助皇天惩治邪恶,惩治腐败!“三年亢旱”是窦娥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反抗的最强音!2.监斩官的三处宾白第一处:这个就依你,打什么不紧。
第二处: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第三处:打嘴!哪有这等说话!这三处宾白写出监斩官的态度变化,他的态度越来越蛮横、严厉,语气越来越急促,从侧面衬托出三桩誓愿的反抗程度在加剧。
总之,这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抗争。
这既是本折的高潮,也是全剧的高潮,主人公的反抗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三、有利于对作者情感世界的感知在学习《声声慢》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李清照到底要寻觅什么?”一些学生认为是寻觅“丈夫”,有些学生则认为是寻觅“知音”,还有人认为是寻觅“南渡前的生活”“精神伴侣”等等。
可以说学生的思路还是比较开阔的,但毕竟还不够具体、全面、深刻。
这时,我们把梁衡写的《乱世中的美神》介绍给学生,并就其中的要点进行了交流。
以下是交流的要点: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
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
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
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
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
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
她也做过再寻觅幸福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
三是寻觅自身价值。
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
四、有利于对文本人物形象的把握在教学《苏武传》时,我们设计的问题是:“卫律和李陵的劝降可否调换顺序?为什么?”学生普遍认为不应该调换顺序。
在阐释原因时,有的学生认为是因为李陵与苏武关系好,更能够打动苏武,所以让李陵在最后劝说,实际上是最后的杀手锏;有的学生则认为,李陵的劝降内容是告知苏武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没有后顾之忧便可以开始新的生活;还有的学生认为李陵言及汉朝君王昏聩,不值得为其效力,这是击垮苏武心志的最有效的手段。
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且能从不同角度思考,就这一点而言是很有益的。
不仅如此,还有利于学生对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的把握。
以下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总结:卫律劝降——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李陵劝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李陵劝降要点如下:1.单于虚心相待,受降前景可待(劝降的条件)2.苏武亲人惨状,引起切肤之痛(绝思亲之念)3.李陵受降苦痛,以让苏武共鸣(受降不得已)4.汉朝国君昏聩,告知守节无益(击垮忠君志)卫律与苏武的劝降,可以说是单于处心积虑,逐步瓦解苏武拒降斗志,摧垮苏武报国衷心的手段。
但这些手段最后均告失败。
唯其如此,方能凸显苏武的光辉形象:一位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始终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铁骨铮铮的硬汉子,不屈不挠的爱国者!五、有利于对文本布局谋篇的赏鉴教学《拿来主义》一文时,笔者设计的问题是:“本文的重点是论证拿来主义,但在前半部分为什么不谈拿来主义?”有的学生认为先谈什么不好,再谈什么好,这样更有利于读者接受好的一面。
有的学生认为先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再谈拿来主义,是非曲直判然分明,更能突出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意义。
还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先破后立的写法。
一个问题,引发了学生如此多的思考,或从论证内容入手,或从论证方法入手,或从行文结构入手,尽管思考角度不同,但都让学生对文本更加熟悉,对文本的思想内容更加清楚,对文本的写法更加明白。
要点如下:(一)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大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把“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拿来主义”的提出就水到渠成了;(二)“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孰是孰非,判然分明,由此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也更令人信服。
以上是就看似无疑处而设疑的意义而谈的。
但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不是单打独斗,而应该成为一堂课诸问题链中的一个关节点。
也就是说,问题的设计既要有价值,又要科学有序。
因此,这里有必要谈一谈问的有序性。
以《声声慢》(李清照)的教学为例。
导学这首词,我们依次设计的主要问题及其要点如下:1.作者为什么要“寻寻觅觅”?从文中找一个关键词回答。
明确:独自2.“寻觅”有结果吗?由此带来怎样的感受?请简要分析。
明确:没有。
“冷冷清清”四字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境,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情,由外而内。
“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内心感觉的描绘。
3.从“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到“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者的情感是怎样一步步加强的?明确:(1)以天气状况渲染(乍暖还寒——风急——细雨)(2)以排遣方式加剧(三杯两盏淡酒——借酒消愁愁更愁)(3)以独特意境烘托(凄风苦雨,孤独寂寥,令人伤感)该词选取“雁”“梧桐”“风”“雨”“黄昏”等意象共同构筑出了异常凄苦难耐的意境。
雁到秋天,由北而南,作者也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因而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了。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如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易安“梧桐”两句是说,即使挨到黄昏,秋雨梧桐,也只有更添愁思,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意。
“细雨”的“点点滴滴”,正是只有在极其寂静的环境中“守着窗儿”才能听到的一种微弱而又凄凉的声音;而对于一个伤心的人来说,则它们不但滴向耳里,而且滴向心头。
整个黄昏,就是这么点点滴滴,什么时候才得完结呢?还要多久才能滴到天黑呢?天黑以后,不还是这么滴下去吗?(4)以问句感叹强化“怎敌他、晚来风急!”“如今有谁堪摘?“独自怎生得黑!”“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些句子直抒胸臆,或反问,或感叹,将易安彼时彼地孤独、凄苦、无助的心境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了。
4.李清照到底要寻觅什么?(详见上)以上四个问题,由整体感知到局部细理,由理解层次到分析层次,由分析层次再到鉴赏层次,由文本分析到知人论世,由课内品读到课外延伸,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有较强的逻辑性,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如果在教学中注重“于无疑处设疑”,而且能将各个有价值的问题形成序列,那么不仅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在沟沟坎坎里的摸索中最终走向光明平坦的大道,而且使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成了水到渠成、轻而易举之事了。
吕叔湘曾特别强调:“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交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