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专家力荐的养生之术
胡耀中辟谷 养生之道
![胡耀中辟谷 养生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c26d1102844769eae009edc8.png)
胡耀中老师意念辟谷疗法——最天然最健康有效的辟谷健体术胡耀中简介:意念辟谷疗法首创者,意念辟谷疗法是辟谷养生专家胡耀中老师精心研修十数年,首创的一种辟谷养生方法。
“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
辟谷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
集秦汉前礼仪的论著《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是为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
《淮南子·地形训》也有类似的记载。
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
从汉至宋,辟谷术在道教内一直十分流行。
意念辟谷养生疗法从辟谷文化探源,探求辟谷养生历史,促进身心灵健康和美丽。
意念辟谷养生剖析辟谷机理,全面细致引导操作辟谷操作技术,避免辟谷者无知和迷惑,以免滋生辟谷心魔,误入封建迷信活动。
意念辟谷疗法讲科学,辟谷安全,没有副作用,正确掌握修炼辟谷法,防止出现不良事故,最终达到身心健康,心平气和;教授辟谷减肥,辟谷养生原理,心能量养生好处,心场能的强化、开智健身操,清除体内多余的脂肪,清除体内垃圾,内部环境清净之后,进入无为心态,快乐心理,进而延年益寿,健康人生,圆满健康之道。
一、辟谷的原则:四句话:第一句:不饥饿。
第二句:不想吃。
第三句:你就不吃。
第四句:越来越有精神。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就可以试验辟谷的过程。
辟谷可能提高功能,辟谷是气功训练的一个过程、一种方法。
不饥饿、不想吃、你就不吃,不能有任何犹豫,不能有任何暗示。
第四句话是判断检验的标准。
越来越有精神,这就是气功的正常辟谷。
不吃饭是辟谷的一种现象,但有的人可以喝点水,吃一点菜汤、水果等等,不过吃得很少。
标准的辟谷,那就是什么都不吃,连水都不喝。
二、胡耀中辟谷,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养生方法。
由于道家秘而不宣,更是视为本教的上乘功法而更加变得神秘。
辟谷源于中国本土道教,后被宗教引用,成为僧侣们修行的方式和一种仪式。
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
清明节逝者的饮食禁忌了解养生之道
![清明节逝者的饮食禁忌了解养生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aad4230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d.png)
清明节逝者的饮食禁忌了解养生之道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扫墓祭祖的重要时刻。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坟墓扫墓、祭拜祖先,并向已逝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
除了祭拜和扫墓仪式外,清明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饮食禁忌。
了解并遵守这些禁忌,对于养生和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1. 食材禁忌在清明节期间,有一些食材会被视为禁忌,不宜食用。
其中包括五谷杂粮、海味、野味等。
五谷杂粮是指各种谷类,如小麦、大米、玉米等。
这些粮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但在清明节,人们一般会避免食用这些食材,以示尊重逝者。
海味和野味是指海鲜和各种野生动物的肉类。
这些食材往往较为油腻,容易引起身体不适,所以人们在清明节也会避免食用。
2. 烹饪方式禁忌在清明节,除了禁忌一些具体的食材外,还有一些烹饪方式也被认为不宜使用。
比如,在清明节的饮食中,煮汤一般被视为不吉利的做法。
传统上认为,在清明节期间,煮汤会带走家人的福气,因此应避免使用这种烹饪方式。
此外,烧烤和油炸等烹饪方式也不宜在清明节使用。
这些烹饪方式不仅会使食物油脂含量过高,而且容易引起火灾事故,给家庭带来不安全隐患。
3. 饮食习惯禁忌除了特定的食材和烹饪方式外,清明节还有一些饮食习惯上的禁忌。
首先,人们应避免在清明节吃剩饭剩菜。
这与尊重和敬重逝者的精神有关,剩饭剩菜意味着浪费和不重视食物。
其次,人们在清明节也不宜大鱼大肉,应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如蔬菜、豆腐等。
这种食物易于消化,对身体健康更有益处。
清明节的饮食禁忌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还能够提醒人们注重饮食健康和文明节俭。
遵守这些禁忌可以减少对身体的负荷,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清明节也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通过共同遵守这些禁忌,可以增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总结起来,清明节逝者的饮食禁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节日,人们需要遵守特定的食材禁忌、烹饪方式禁忌和饮食习惯禁忌,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并保持身体健康。
2022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及养生原则
![2022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及养生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7a8791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3.png)
2022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及养生原则清明节传统食物1、青团江南地区的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青团的饮食习俗。
青团是用一种叫做浆麦草的植物用工具捣烂之后挤压出汁液,把汁液与糯米粉揉捏成团,这样青团那个青色的皮就做好了,中间包上红豆沙制成的馅料,然后放在蒸笼中蒸熟,出锅之后在表面涂抹上一层菜油,这样青团就做好了。
2、润饼菜泉州人在清明节的时候有食用润饼菜的习俗,润饼菜是由面粉烘制成薄皮,在食用的时候中间包裹上海蛎,肉丝,胡萝卜丝,芜荽等食材,然后食用,口感清爽味道甜润。
3、馓子在清明节的时候,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馓子的习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虽然南方和北方都会吃馓子,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做法却有所不同,南方的馓子以米面做为主料,制作精巧细致,而北方的馓子是以麦面做为主料,制作大方洒脱。
4、子推馍在清明节的时候有吃子推馍的饮食习俗,是用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品质。
子推馍的外形像古代将领的头盔,一个有半斤到一斤重,又叫做老馍馍,子推馍的中间包着红枣或者鸡蛋,顶端的四面则贴着面花,面花也就是面做的小馍,可以捏成各种形状。
食用子推馍还有一些规定,不同形状的子推馍不同的人食用,像圆形的子推馍是只能男性食用,条形的梭子馍是已婚妇女食用的,而未婚女性则是食用抓髻馍,儿童则是食用不同形状的面花。
5、粽子大家都知道粽子是在端午节的时候食用,用来纪念屈原的节令食品,但是最初吃粽子并不是在端午,而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因此还有很多地方有在清明节的时候吃粽子的习俗。
6、鸡蛋在清明节有食用鸡蛋的饮食习俗,起源于先秦时代的一些地方,并且古人认为在清明节的时候吃鸡蛋,也就是意味着接下来的一整年都有一个好身体。
清明节这天的鸡蛋不仅可以吃,还可以拿来玩,主要有两种鸡蛋的玩法,分为画蛋和雕蛋,而画的蛋还可以食用,雕的蛋则是拿来赏玩的。
7、薄饼在厦门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吃薄饼”,也就是在厦门有清明节扫完墓之后一家人一起食用薄饼,不仅仅是厦门,闽南多数的地方都有吃薄饼的习俗。
清明节饮食注意事项盘点
![清明节饮食注意事项盘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bc483de009581b6ad9ebd6.png)
清明节饮食注意事项盘点清明节饮食该注意1:清明养生“明前茶”著名明代大医家李时珍在清明时节养生中最推崇的是品茶,尤其是“明前茶”。
“明前茶”是指每年清明前采摘加工的新茶,有养肝清头目、化痰除烦渴的功效。
俗话说“春眠不觉晓”,饮用“明前茶”则有提神醒脑之功,如李时珍所说的“茶苦而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宜饮茶为单枞、铁观音、龙井和花茶等。
此时节也是胃肠容易不适之时,近年人以三花奶冲普洱茶的方法来健肠胃,有胃病的人不妨一试。
清明节饮食该注意2:饮食规律,低盐多蔬果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适当“增甘”即多食甜食,顺应春天养生生机。
但肥胖者宜相应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相应增加钾的摄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类食品。
以上这些同样也是健康人群要注意的。
清明节饮食该注意3:忌食“发物”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等。
养生的汤品宜红萝卜竹蔗水、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鲜土茯苓煲猪展、咸菜滚黄沙蚬、猫爪草煲猪瘦肉等。
清明节饮食该注意4:注意“病从口入”而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一、枇杷叶粥配方:枇杷叶10—15克,粳米50—100克,冰糖少许。
做法先将枇杷叶用布包入煎,取浓汁后去渣,或将新鲜枇杷叶刷尽叶背面的绒毛,切细后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入冰糖少许,煮成稀粥。
清明节前后如何养生_清明节
![清明节前后如何养生_清明节](https://img.taocdn.com/s3/m/9e828cf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7f.png)
清明节前后如何养生清明节如何养生?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你是不是已经开始打算清明节的计划了呢?那您知道清明节养生有哪些方式呢?1、增添衣物防感冒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出游前应随身携带抗过敏的药物,并戴上口罩、手套等“防护装备”。
另外,患有急性病、身体弱或过敏体质的人群,要尽量少去踏青,避免直接接触各类容易诱发过敏症状的植物,以防止过敏性皮炎的发作。
花粉过敏症多由各种树木、蒿类或其他植物花粉引起,而眼下正是花粉传播的时期,花粉飘浮在空中,被人吸入体内后,常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鼻腔以及全身发痒等症状。
2、踏青防花粉过敏尤其误食毒蘑菇后,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因为毒蘑菇属于阴毒类生物,若未及时救治,将造成生命危险。
专家提醒,如果误食有毒的或被污染的野菜,要饮用大量清水,进行人工催吐,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治。
如果患者出现痉挛、休克等重度中毒症状,就不宜催吐,应第一时间送医院治疗。
此外,采摘生长于河边、水沟旁的野菜时,要看河水是否被污染,如果有工业污水排放于河水中,就不要随便采摘,谨防食用被污染的野菜后造成中毒。
市民在采摘野菜时,首先要寻找自己熟识的野菜,例如灰灰菜、荠菜等,不可随便采摘;其次,不要随便采摘生长于路旁的野菜,因为大量汽车的尾气排放使路边的野菜铅含量超标,因此不主张食用。
3、慎吃野菜防中毒“扫墓时一般要焚烧纸钱,但这会产生烟灰,容易对眼睛造成意外伤害。
”一旦焚烧后的烟灰、空中飘飞的粉尘进入眼睛,就会引起眼部过敏、角膜炎、结膜炎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用清水或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冲洗眼睛,简单处理后到眼科就诊。
扫墓时不要戴隐形眼镜,避免粉尘进入隐形眼镜内部,对眼睛产生刺激引发炎症。
并且,焚烧纸钱时不要过于靠近,以防烟雾刺激到眼睛。
4、烧纸钱时护好眼在此提醒,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扫墓时一定要注意稳定情绪,不要悲伤过度,且身旁最好有亲人陪伴,带上常用药品或急救药品,以避免突发疾病。
清明艾叶洗澡
![清明艾叶洗澡](https://img.taocdn.com/s3/m/2ce654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e.png)
清明艾叶洗澡
《清明艾叶洗澡》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民间传统习俗中的一个重要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祭扫祖先的坟墓,感恩祭奠先人,同时也会进行一些清明习俗活动。
其中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艾叶洗澡”。
据史书记载,清明节洗澡用艾叶是古代民间习俗之一,因此被称为“艾叶洗澡”。
艾叶洗澡是为了祛病防疫,传说清明节是阴气转阳气的时候,人体也会随之转变。
艾叶有着驱虫杀菌、消炎镇痛的作用,因此人们相信清明节洗澡用艾叶不仅可以清洁身体,更能带走一年来的病患和不洁之气。
这种习俗至今仍然延续,成为了清明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清明节洗澡用艾叶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传承和敬仰先人。
在洗澡的时候,人们会用艾叶包裹在香皂中或直接放在水中,使得洗澡水散发出淡淡的艾叶清香。
这是为了纪念先人,并祈求祖先保佑后人健康平安。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但是清明节洗澡用艾叶这一传统习俗仍然得到了许多人的重视和传承。
在这一天,人们不仅会洗澡用艾叶,还会举行一些祭祖活动,缅怀故人,感恩生活。
清明节洗澡用艾叶,既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信仰和祈愿,是为了纪念和传承先人智慧和伟业。
清明节洗澡用艾叶,不仅可以清洁身体,更是一种传统的仪式,
体现着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感恩之情。
这个古老的习俗,将随着时代的变迁,持续传承下去。
养生术法
![养生术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73ceed4afe04a1b071de44.png)
10.少吃盐。如果每天食用比身体所需多5倍的盐,就有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危险,对有慢性肾病、肝病的人更不利。
11.少咖啡。咖啡同心脏病的发病有直接关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于心力衰竭的风险可增加3倍。
12.少吃糖。多吃会增加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
13.多运动。45岁左右经常锻炼的男子,比不锻炼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要小3倍,所以每天应当锻炼30分钟以上。
9.闭目养阳。老年人适当闭目静心晒晒太阳,可以养阳。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发现,如果不是严重高血压症,经常晒太阳能降低血压。当人的皮肤受到阳光照射时,便会产生维D,维D参与人体的血液循环。
10.闭目动行。找一清静之地双目微闭,全身放松,以尽可能慢的动作打一套太极拳,充分体会缓慢柔韧,圆滑连贯的要领,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7.多进钙。这个年龄段的人应注意补钙。鱼、杏仁、绿色蔬菜和奶制品(脱脂奶)都含丰富的钙,应多吃。
8.重淀粉。淀粉能保护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预防心脏病和癌症。你每天的食谱上必须有面包和米饭,也可每天吃80克扁豆或土豆。
9.常吃鱼。吃鱼能延年益寿。鱼脂肪少,而且多为人体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鱼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每天定时用大拇指或中指分别按压足三里、合谷、内关穴一次,每穴每次按压5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
胡耀中辟谷 养生之道-推荐下载
![胡耀中辟谷 养生之道-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941cd0f089eb172ded63b768.png)
胡耀中老师意念辟谷疗法——最天然最健康有效的辟谷健体术胡耀中简介:意念辟谷疗法首创者,意念辟谷疗法是辟谷养生专家胡耀中老师精心研修十数年,首创的一种辟谷养生方法。
“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养生方式。
辟谷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
集秦汉前礼仪的论著《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是为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
《淮南子·地形训》也有类似的记载。
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
从汉至宋,辟谷术在道教内一直十分流行。
意念辟谷养生疗法从辟谷文化探源,探求辟谷养生历史,促进身心灵健康和美丽。
意念辟谷养生剖析辟谷机理,全面细致引导操作辟谷操作技术,避免辟谷者无知和迷惑,以免滋生辟谷心魔,误入封建迷信活动。
意念辟谷疗法讲科学,辟谷安全,没有副作用,正确掌握修炼辟谷法,防止出现不良事故,最终达到身心健康,心平气和;教授辟谷减肥,辟谷养生原理,心能量养生好处,心场能的强化、开智健身操,清除体内多余的脂肪,清除体内垃圾,内部环境清净之后,进入无为心态,快乐心理,进而延年益寿,健康人生,圆满健康之道。
一、辟谷的原则: 四句话: 第一句:不饥饿。
第二句:不想吃。
第三句:你就不吃。
第四句:越来越有精神。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就可以试验辟谷的过程。
辟谷可能提高功能,辟谷是气功训练的一个过程、一种方法。
不饥饿、不想吃、你就不吃,不能有任何犹豫,不能有任何暗示。
第四句话是判断检验的标准。
越来越有精神,这就是气功的正常辟谷。
不吃饭是辟谷的一种现象,但有的人可以喝点水,吃一点菜汤、水果等等,不过吃得很少。
标准的辟谷,那就是什么都不吃,连水都不喝。
二、胡耀中辟谷,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养生方法。
由于道家秘而不宣,更是视为本教的上乘功法而更加变得神秘。
辟谷源于中国本土道教,后被宗教引用,成为僧侣们修行的方式和一种仪式。
清明节的养生与健康保健优秀作文
![清明节的养生与健康保健优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8851a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1.png)
清明节的养生与健康保健优秀作文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除了祭拜祖先和扫墓外,还有着许多与养生与健康保健相关的传统习俗。
这些习俗不仅代表了古人的智慧,更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重视。
本文将从饮食、锻炼和精神调整等方面探讨清明节的养生与健康保健方法。
一、饮食养生在清明节期间,人们注重保持身体的平衡,在饮食上更加注重养生和健康。
首先,清明节期间人们少食油腻和辛辣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低盐低糖,保持清淡饮食,以利于消化吸收和调节身体机能。
其次,合理搭配食物,尽量避免单一食物的摄入,多食用粗粮、杂粮,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帮助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
此外,清明节期间人们还要注意适量补充水分,多饮开水或茶水,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促进新陈代谢,预防中暑和身体不适。
二、锻炼养生清明节正值春季,气候适宜,是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好时机。
清明节期间人们可以选择进行散步、登山、打球等锻炼方式,既可以增强体力,又能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
在户外活动过程中,还可以让身体接触到阳光,吸收到更多的维生素D,有益于骨骼健康。
此外,清明节也是人们祭扫祖先的时间,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人们的体力,还缅怀了先人,增强了家族凝聚力。
三、精神调整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可以放松心情和调整自己精神状态的时刻。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可以选择读书、绘画、写字等活动,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提高心理健康。
此外,人们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回家团聚,与亲人和朋友共度时光,增进感情,释放快乐和温馨。
同时,祭扫祖先也是人们亲近自然、反思人生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反思自己的生活、感恩和珍惜现有的一切。
这种精神调整和情感满足对于健康和幸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清明节的养生与健康保健方法包括饮食养生、锻炼养生和精神调整。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应该注重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合理饮食,适量锻炼,放松心情,强化家庭和社交关系。
清明要预防哪些疾病的方法最有效
![清明要预防哪些疾病的方法最有效](https://img.taocdn.com/s3/m/6a98fefc2f60ddccdb38a0ac.png)
清明要预防哪些疾病的方法最有效清明是24节气中属于春季的节气,那么清明节的时候我们要如何养生保健呢?清明节前后要预防哪些疾病呢?供大家参考!清明要预防哪些疾病皮肤病春季里,人们喜欢外出踏青。
当室外风速超过每秒6米时,风沙、尘土等污染物会刺激人的鼻腔和咽喉黏膜,使人患上呼吸道疾病。
即使是每秒2米左右的微风,也会将散落在地的花粉扬起,容易使人患上荨麻疹、花粉过敏症。
另外,还有不少人对春天阳光中的紫外线过敏,从而易产生一种叫“桃花癣”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脱屑、瘙痒、干痛等症状,有些女性的脸上还会出现红斑、丘疹,或表现为雀斑增多和黄褐斑加重等。
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冷暖空气交替最活跃的季节,天气多变,这样的天气条件会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所以,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流感、腮腺炎、猩红热时常流行。
心脑血管病春天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仍然较低,而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幅度又大,所以要注意预防中风和心肌梗塞。
我国医学家和气象学家调查结果表明,每年的3-4月份是心肌梗塞病的高峰期之一,其中诱发心肌梗塞的主要天气之一就是“寒潮过境时的大风、低温”。
关节病一年中,春季的空气湿度是比较大的,尤其江南地区的阴雨天数较多,此时湿度常常在90%以上,关节痛和风湿病变的症状就会加剧。
当然,湿度的变化也常常表现于冷空气过境前后,因而春季关节病的特点是反复性比较大,症状的轻重常常与天气的阴晴变化相对应。
精神病每年的3-5月份,是精神病复发率最高的时段,约占全年的70%以上。
临床实践证实,当暖流性的春风吹来时,精神分裂症、情感性和更年期精神病患者无法入睡的情况显著增加,情绪变化、行为异常、躁动不安和吵架摔东西的比例也比寒冷时多10%左右,精神病人的自虐和自杀也常常发生在春季里。
清明节预防感冒的方法清明过后早起床为了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床。
7时~9时是辰时,中医认为此时属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
清明养生汤及做法
![清明养生汤及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a14d7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4.png)
清明养生汤及做法清明养生,以喝汤最佳,那么清明养生汤有哪些呢?下面店铺为你介绍清明养生汤及做法。
清明养生汤1、桑葚薏米炖白鸽进入清明之后,湿度大的不仅是室内的空气,还有人身体里的湿气,中医认为这一时期,健脾祛湿是养生的关键。
在清明汤品调理中,桑葚薏米炖白鸽是食补佳品,可以利水渗湿,补中益气,养血舒筋。
材料:桑葚20克,薏米30克,白鸽1只,姜、盐、香油少许。
做法:桑葚和薏米洗净;洗净宰好的鸽子,氽水捞起;煮沸清水,倒入大炖盅,放入所有材料,隔水炖两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品尝。
2、青蒿蹄花汤眼下正值初春,风大雨少,气候干燥,容易燥热上火,症状有如咽干疼痛、眼睛干涩、鼻腔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等。
怕上火的朋友们,不妨吃上一些青蒿蹄花汤,因为青蒿的清热功效还是不错的。
青蒿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清热解毒佳品,再配以胶原蛋白、脂肪丰富的蹄花,更具滋补润燥功效。
其中,青蒿蹄花汤是非常不错的食疗佳品。
材料:猪蹄800克、青蒿200克、姜15克、鸡精2克、盐15克。
做法:将鲜猪蹄烧去表面细毛后刮洗干净;对剖成两片,每片砍三段,用清水漂净血水;青蒿去杂质后,放入电沙锅底;上放猪蹄、老姜,灌入鲜汤,炖至猪蹄软糯离骨;放入盐、鸡精即成。
3、河蚌豆腐汤清明节前后的河蚌最干净,肉质最肥厚,且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之功效,老人们常说“春天喝碗河蚌汤,夏天不生痱子不长疮”。
河蚌吃法以煲汤居多,当季烧锅河蚌豆腐汤,实为美味佳肴。
材料:豆腐,河蚌,香菇,小白菜,料酒,香油,大葱,姜,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豆腐切成长条片;豆腐片与生蚌肉分别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汤锅置火上,放入清汤、料酒、精盐、味精、葱末、姜末、香菇、蚌肉片、豆腐片、小白菜心;待汤沸后,撇去浮沫,移至微火上煮10分钟;起锅盛入汤盆内,淋入香油即可。
4、粉葛黄豆煲猪脚粉葛主要成分是淀粉,有生津、止渴、止泻、退热、解酒毒的功效。
黄豆富含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接近全价蛋白。
【最新】清明时节话养生-范文模板 (4页)
![【最新】清明时节话养生-范文模板 (4页)](https://img.taocdn.com/s3/m/b66c06c75ef7ba0d4b733b2d.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清明时节话养生清明时节,气候逐渐温暖,此时应该注意身体的养生。
以下是小编为你推荐清明时节话养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清明时节养生方法清明时节养生方法1:防病出场人物:陈女士养生心得:清明时节应该注重饮食,慎食“发物”,避免诱发或是加重慢性病。
不少中老年人感觉清明期间容易头痛、眩晕。
今年56岁的陈女士是一位退休教师,她患有轻微高血压已经多年。
过去她清明期间常感觉到浑身不舒服,原本还以为是因为春夏交替时热时冷的气候造成的,或者是自己的高血压所导致。
后来与朋友交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不舒服主要还是来自饮食。
羊肉、竹笋、烧鹅、海蟹等等,都是陈女士喜欢吃的食物,有了高血压之后她也在饮食上注意分量,平时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不适,可到了清明期间就“来事”了。
陈女士说,她还记得201X年3月,别人送给她好几斤笋干,这可把她乐坏了,从3月中就一直吃到了4月头,几乎天天都离不开笋干炒肉丝。
期间参加宴会,还吃了不少烧鹅、海鲜、牛肉、羊肉等。
那年的清明节,陈女士头疼得特别厉害,还觉得眩晕乏力。
一天晚上她勉强挣扎着去公园散步,一位平时一起锻炼身体的朋友见到她不舒服的样子,便跟她聊起来。
听了她的讲述之后,这位朋友告诉她,问题很可能出在饮食上。
因为陈女士喜欢吃的东西从中医上讲都属于“发物”,是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而清明时节也是多种慢性疾病容易复发的时候,有慢性病的人就要忌口,少碰易“发”的食物。
听了朋友的劝告,陈女士赶紧调整了自己的饮食。
多吃时令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瘦猪肉之类的食物。
过了一个多星期,感觉头疼有了缓解。
次年的清明期间,陈女士早早就开始忌口,清淡饮食,果然没有再犯头疼晕眩的“老毛病”。
专家建议:忌口“发物”并非针对所有人,主要还是针对特殊体质的人士。
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养生保健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营养全面和均衡,比如说虾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于缺乏蛋白质的人士来说就应该适当补充,而不是一味忌口。
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b0e4715977232f60ddcca193.png)
养生之道!养生之道!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将养生之道等同于养生之术,其实不然。
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
在道家养生性命双修中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身体力行的练功,千百年来没有那个人不真心修炼就会功夫的,无真师亲传此功是无法达到真境界的。
道家性命双修历来讲的是口传心受,就当今而言也是传真修之人。
道家养生功是从收心求静入手,以到达到滋养精气、固本强身、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养生良法。
道家认为,维护人的生命的基本元素是精气。
精气充足则身体强壮,精气不足则身体衰弱,精气枯竭则人归死亡。
一般说来,人在青年时期精气旺盛,收支平衡,故无疲困之忧;而人到中年则精气渐亏,入不敷出。
越往后“赤字”则越大,身体则日衰,如果不懂节制情欲,精亏体衰则更迅速。
道家养生功就是教导人们如何通过自我修炼,养精蓄锐,把亏损… 养生功的理论基础可归结为一个“道”字。
道家所谓的抽坎填离,使后天返先天,就是抽出坎中的一阳,填到离中一阴里去。
原来后天的离南坎北,就变成先天八卦的乾南坤北。
这就是道家的所谓抽坎填离,又谓坎离交垢,使后天返还先天。
养生真假李一“养生大师”的光环逐渐褪去。
张悟本“养生大师”养生神话终于破灭。
养生就是养心养身!养生无处不在,道法自然。
养生受追捧。
养生长寿之道德乃根也!”、“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
老子主张“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意即一个在物质上贪心不足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入非非,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自己也会终日神不守舍,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做一个真正的德高望重的人,必然福寿延年。
修德,志为首,培养自己具有远大志向和高尚品德。
修德,业为贵,要有言行一致的敬业精神。
修德,善先行,以善为本,不做坏事恶事。
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经得到实践证明。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中医药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中医药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c0b46e5d10661ed9ac51f303.png)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中医药文化甚多,诚可谓兼滋补保健、防病疗疾、驱邪避瘴等多种功能之良方。
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
据《保生秘要》云:“和其肝气,勿食诸肝,以免死气入肝伤其魂也。
宜烧苍术香,清晨饮屠苏酒、马齿苋,以祛一年不正之气。
”可见屠苏酒还可以养肝护肝。
2、清明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它既是我国传统祭祀的节日,是人们扫墓和祭祖的日子,又是草木生发,万物生发的时候,神州大地一片生机盎然,这正是人们踏青的好时节。
中医认为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
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大,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
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此时养生重在养肝。
保健方法应以养肝为主踏青就是春季养肝最好的选择,出门踏青能起到养肝的效果。
人在春天适当增加运动,有助于人体肝气疏泄,阳气生发。
肝开窍于目,肝气越旺盛,目也就越清明。
春天还可以郊外踏青,可以使人气血冲和,心宁神安。
此时天气转暖,不可在家坐卧太久。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
杜牧在《清明》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梅雨时节湿气较重,人们在家待久了就会使人的心情变得郁闷,这时就会影响肝气的疏泄作用,外出踏青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它可以使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情,帮助阳气的生发。
清明节的特色食物是青团,由青蒿和糯米制成。
青蒿味苦寒,性能清热解暑,除蒸,截疟。
清明雨水多,正是蚊虫滋生,疟疾多发时候。
吃青团可以预防疟疾3、端午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起源自南方江浙一带,源于对恶月(即农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许多端午习俗都带有驱瘟避疫的成分。
主要有驱五毒,饮药酒,佩香囊,悬艾草等。
五月被称为恶月,是由它的时令特点决定的:1、夏季是暑气当令,易感受暑邪,发为暑温。
暑邪虽为阳邪,但易夹湿。
清明节养生小知识
![清明节养生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af2bd5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a.png)
清明节养生小知识清明节养生小知识清明是清气上升的时节。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写道:“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从立春到清明整60天,其间经过雨水、惊蛰、春分,大地渐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气养生小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清明节养生小知识1“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
”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
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
因此,建议大家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
而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
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要予以重视。
在饮食方面,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
不过,“有些人是不适合吃冷食的。
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
“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此人们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是多雨阴湿、乍暖还寒。
”此时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温胃祛湿,也适宜多吃。
另外,清明节气中,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清明节养生小知识2有些人一到春天就特别容易感冒,除了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头疼,还伴有眼痒、流泪、鼻痒等症状,其实这不是感冒了,而是花粉症。
那么如何预防花粉过敏呢?首先应尽量躲避花粉,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吸入致敏花粉,利用好天气时将屋内屋外打扫一遍,遇干热或大风的天气,可关闭门窗或加挂窗帘;如果天气许可,最好每周清洗更换床罩、被单,注意身体清洁,将残留在皮肤、头发上的花粉彻底清除,以阻挡或减少花粉入侵屋内。
传统节日的民俗与民间医学
![传统节日的民俗与民间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c4a7cfe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2.png)
传统节日的民俗与民间医学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日子,被人们视为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庆祝传统节日的过程中,民俗活动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与此同时,传统节日也为民间医学提供了宝贵的舞台,人们通过从祖辈传承下来的经验和知识,运用草药、按摩和气功等方法来维护健康。
本文将探讨传统节日的民俗与民间医学的关系。
一、春节与中医养生术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活动。
同时,春节也是中医养生术得以展示的良机。
据传统中医理论,春季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期,正是养生的黄金时期。
在春节期间,人们借助传统饮食和习惯来提升健康水平。
比如,人们在春节期间会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饺子、炖汤等,以增加体内阳气的储备。
此外,春节期间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如舞龙舞狮、放烟花爆竹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增强人们的阳气。
二、清明节与中草药疗法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祭祀祖先与纪念逝者的日子。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前往祭扫墓地,寄托思念之情。
此外,清明节也为民间医学提供了宝贵的时机。
据民间医学传统,清明节时期正值春季阳气盛行,人体具有较强的排毒能力。
因此,一些人会选择在清明节期间使用中草药进行排毒养生。
比如,人们会采摘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草药,如茵陈、黄芩等,并通过煎煮、泡水等方式来饮用,以清除体内的湿毒。
此外,人们还可以利用清明节期间放假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三、端午节与拔火罐疗法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也是民俗活动最为丰富的时期。
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等,其中民俗活动与民间医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采取一些民间医学疗法来保护健康。
拔火罐疗法就是其中之一。
拔火罐疗法是民间医学中的一种传统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施加负压,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利用假期之余,组织家人朋友进行拔火罐疗法,以舒缓身体的疲劳和不适。
清明节的习俗和养生常识
![清明节的习俗和养生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5d831f1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6.png)
清明节的习俗和养生常识【篇一】清明节的习俗1、扫墓祭祖的习俗中国历,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
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持续的节俗传统。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2、踏青的习俗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
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
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3、插柳的习俗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
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但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
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相关。
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清明节专家力荐的养生之术
导语: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个重要的养生时期,所以多人都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养生,那么清明节如何养生呢?来看看专家推荐的清明节养生之术吧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个重要的养生时期,所以多人都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养生,那么清明节如何养生呢?来看看专家推荐的清明节养生之术吧。
跟乌龟学习呼吸
清明前后要注意呼吸,呼吸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乌龟身上取经。
平时人都是用胸式呼吸,而睡着时则多是腹式呼吸。
乌龟没有肋间肌和肋间骨,只有头颈和肚子相结合,所以它的呼吸很特别,是胸式加腹式的呼吸。
人怎么学习乌龟式呼吸法呢?其实非常简单,呼吸时,先尽力扩展胸廓将空气吸入,然后再进一步调动腹部肌肉进行腹式呼吸,让空气一路从胸部、腹部送下来,一直送到丹田里,然后再深深地由鼻子全部吐出,这就是胸式加腹式呼吸。
适合清明的三类养生运动
清明时节天气转暖,春练是必须要做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适合在此时进行。
推荐1:休闲趣味型
远足、徒步可以练习脚力,带动身体的大循环。
对于远足与徒步有一定困难,或是受时间限制的人,可以选择集休闲、娱乐和锻炼为一体的放风筝。
推荐2:和缓运动型
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健走、慢跑等相对安静的运动更适合刚刚从寒冬走过来的你。
且走且跑且停,时快时慢,这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健走或慢跑可以稳定情绪,消除疲劳,亦有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体代谢能力的保健作用。
推荐3:保健养生型
春练对于年轻朋友而言可能更为简单易行,但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春练更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
所以建议选择一些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气功功法来习练。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春天的时候,人的气血从里面往外走,整个自然界也是处在万物生发的时候。
《黄帝内经》讲,在清明前后,一定要记住,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夜卧就是天黑了以后,你就应该睡觉了;早起,就是早上早点起来。
这是因为春天体内的气血往外走,我们晚上早一点睡,有利于气血恢复。
“广步于庭”就是要经常到外面去散散步,感受一下大自然万物生发的气息,很自然地和自然界构成一种和谐的状态。
生活知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