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常见易混病句类型
常见病句类型丨结构混乱(判定方法+例句分析)
常见病句类型丨结构混乱(判定方法+例句分析)结构混乱,又叫句式杂糅,主要有以下类型:举棋不定、藕断丝连、中途易辙、反客为主、结构含混。
(1)举棋不定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 ...”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断丝连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硬凑起来。
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①例如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
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
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闪待。
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
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常考易错类型总结常见的中考语文修改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词语使用错误:包括词性、词义、词语搭配等方面的错误。
例如:她的鞋已经穿坏了,得 (改为) 得赶快买一双新鞋。
2. 语法错误:包括句子结构、时态、语序等方面的错误。
例如:我去年买了一本书,现在 (改为) 现在我正在读这本书。
3.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包括标点符号的缺失、误用、多余等方面的错误。
例如:我喜欢看书但是我没有时间。
(改为) 我喜欢看书,但是我没有时间。
4. 冗余与啰嗦:句子中内容重复或冗长,导致表达不清晰。
例如:我坐在教室的后排, (去掉) 后排是我最喜欢坐的地方。
5. 主谓不一致:主语与谓语不一致,造成语句不通顺。
例如:他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书, (改为) 他们一起去图书馆看书。
6. 换词不当:换词造成语句不通顺或表达不准确。
例如:我很兴奋,因为我考了第一名。
(改为) 我很激动,因为我考了第一名。
7. 连词使用错误:连词使用不当导致句意不明确或语句不通顺。
例如:上课期间我不敢玩手机,因为老师会惩罚我 (改为) 上课期间我不敢玩手机,于是老师会惩罚我。
8. 主谓宾关系错误:主语与宾语的关系不清晰,造成句子意义不明。
例如:她的妹妹五年级, (改为) 她的妹妹是五年级。
9. 语言表达不准确:表达不够精确或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例如:我觉得他没办法过关, (改为) 我以为他过不了关。
10. 语句病句:句子结构混乱、语意模糊或语句过于简单等方面的错误。
例如:有时候晴有时候雨 (改为) 时晴时雨,气象多变。
以上是中考语文中常见的修改病句类型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病句的常见类型
病句的常见类型
病句是指语法、用词、表达等方面出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句子。
常见的病句类型包括:
1. 主谓不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如“我喜欢他们”(主语是单数,谓语是复数)。
2. 主谓宾不一致:主语、谓语和宾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如“他们喜欢我”(宾语是单数,谓语是复数)。
3. 误用词语:使用了与语境不符的词语,使句子表达不准确,如“我去了一趟书”(应为“图书馆”)。
4. 词序错误:破坏了句子的语序规则,如“昨天见到了我在公园的朋友”(应为“我昨天在公园见到了朋友”)。
5. 拼写错误:单词的拼写错误,如“我喜欢apple”(应为“苹果”)。
6. 句子不完整:句子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等要素,使句子意思不完整,如“喜欢跑步。
”。
7. 并列结构不一致:在并列结构中,使用了不一致的语法结构或连接词,如“我喜欢游泳和跑步”(应为“我喜欢游泳和喜欢跑步”)。
8. 时态错误:句子中的时态使用不准确,不符合语境,如“我明天去图书馆看书”(应为“我明天将去图书馆看书”)。
9. 主谓混淆:主语和谓语之间没有清晰的逻辑关系,使句子意思不明确,如“吃完饭就出发了车站”(应为“我们吃完饭后就出发去车站”)。
10. 冗余重复:句子中出现了不必要的重复词或表达,使句子显得冗长,如“我昨天去了一趟图书馆,图书馆里有很多书籍”(重复了“图书馆”)。
以上是常见的病句类型,写作时应尽量避免这些错误,以保证句子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在我们的日常写作和交流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句。
了解病句的类型以及掌握正确的修改方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常见的病句类型以及相应的修改方法。
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指句子中词语的顺序排列不合理,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或者不符合逻辑。
1、定语位置不当例如:“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这句话中,“棉花的生产”应该改为“生产的棉花”,才能使句子表达清晰,即“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状语位置不当比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3、虚词位置不当像“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应改为“如果他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对于语序不当的病句,我们需要仔细分析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指句子中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修饰语和中心语等搭配不符合语法规则或不符合逻辑。
1、主谓搭配不当比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例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与“队伍”搭配不当,可将“队伍”改为“人才”。
3、主宾搭配不当像“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不能是“一天”,可删去“的劳动”。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比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将“很大”改为“很多”。
修改搭配不当的病句,需要我们准确判断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替换或调整不合适的词语。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如:“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这句话因为“通过”和“使”并用,导致句子没有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常见的病句类型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混乱、代词不清、句子结构错误、概念混淆等。
主谓不一致的修改方法:
-确保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
-注意名词的单复数形式是否与谓语动词相匹配。
时态混乱的修改方法:
-根据上下文的时态要求,确定整个句子的时态。
-使用正确的时态标志词来引导句子。
代词不清的修改方法:
-澄清代词所指的具体对象或名词。
-尽量使用具体的名词替换代词,以避免歧义。
句子结构错误的修改方法:
-检查句子构成是否完整,包括主谓宾等要素是否齐全。
-确保句子的词序和语法结构正确。
概念混淆的修改方法:
-澄清概念的含义,避免语义上的混淆。
-使用准确的词汇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概念。
总之,修正常见的病句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错误的类型进行分类和分析,找出错误所在,并使用合适的修正方法来修改。
同时,多加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修正病句的能力。
常见病句类型句子结构混乱的句子
常见病句类型句子结构混乱的句子病句是指在写作中出现的错误、不通顺或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
常见的病句类型之一是句子结构混乱,即在一个句子中使用了多个不同的句子结构,导致句子意义不明或表达混乱。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如何修复这些句子,以帮助读者写出更加准确、流畅的句子。
1. 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和时态等方面不相匹配的情况。
例如:"The students is studying",应改为"The students are studying"。
修复主谓不一致的方法是根据主语的人称、数和时态确定相应的谓语形式。
2. 并列结构混乱并列结构是指在句子中使用并列连接词(如"and"、"but"等)将两个或多个相同重要的成分连接起来。
常见的错误是在不同的并列成分中使用不同的结构。
例如:"I went to the store and bought milk, bread,and to meet my friend.",应改为:"I went to the store to buy milk, bread, and to meet my friend."。
修复这种错误的方法是确保并列成分在结构上保持一致。
3. 从句结构混乱从句是指在句子中充当成分的句子。
常见的错误是从句结构混乱,如将主语从句与宾语从句或条件从句混淆。
例如:"I know that she isgoing to the party if she finishes her work on time.",应改为:"I know that she will go to the party if she finishes her work on time."。
修复该错误的方法是确保从句的结构与它所充当的句子成分一致。
病句错误类型
病句错误类型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错误类型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错误类型,欢迎阅读病句错误类型1一、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1: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
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例2: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心语“参观”和宾语中心语“经验”不搭配。
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
3.主宾搭配不当例3: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济南”和宾语中心语“季节”不搭配。
将“冬天的济南”改为“济南的冬天”即可。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例4:他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很大”和中心词“心血”不搭配。
将“很大”改为“很多”即可。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5:哥哥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将“不但……而且……”改为“虽然……但是……”即可。
6.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例6: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能否”包含了两方面内容,“成功”只包含了一方面内容。
在“成功”前加上“是否”即可。
二、成分残缺1.缺少主语例7:通过讨论,使我们的决心更大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主语。
将“使” 删去即可。
2.缺少谓语例8:春天来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谓语。
在句末加上“生机勃勃”即可。
3.缺少宾语例9: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缺少宾语。
在句末加上“的美德” 即可。
三、成分赘余1.重复多余例10: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于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常见易混易错病句类型
常见易混易错病句类型一、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改法有二:①在“要”前面加上“是否“一词,构成两面对两面;②去掉“能否”一词中的“否”。
)2、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改法有二:①在句首加上“能否有”之类词语;②将“成败”改成“成功”。
)★3、一部现代小说的优劣高低,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是否构成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不在于……而在于”句式中的“不在于”,排除了作两面讨论的可能性,故应去掉第一个“是否”。
类似的句式还有“不是……而是”等。
)★4、无论中国队输赢与否,当地华侨组织都将在比赛结束之后为中国队举办盛大的庆功宴会。
(“与否”前面词语必须是正面的,不能是正反两方面。
另外,如果是输了,就不存在“庆功”之说。
)二、并列结构所出现的搭配不当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的并列、名词的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
动词的并列结构中,往往出现动词与宾语不能搭配的现象;而名词的并列结构中,往往有一个或多个名词与后面的谓语(并列的名词结构作主语时)或前面的谓语(并列结构作宾语时)不能搭配。
如:1、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出色工作”是不能被“采用”的。
)2、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句中第一个谓动词“阅读”与宾语“精神实质”不搭配,应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
)3、眼前,沙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
(“浪声”和“海面”均为主语,其中“浪声”不能与谓语“构成”形成主谓关系。
语文病句十大类型归纳
语文病句十大类型归纳一、语序不当这语序就像排队,要是排错了,那可就乱套喽。
比如说“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这就不对啦。
正常得先听取才能讨论呀,应该是“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你想啊,就像吃饭,得先把饭吃到嘴里,才能慢慢嚼呢,哪有先嚼再吃的道理?二、搭配不当这就好比是给衣服搭配鞋子,搭配错了就很别扭。
像“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水平”能说“改进”吗?不行啊,得说“提高”。
这就像把球鞋配到了晚礼服上,多奇怪呀。
这是名词和动词搭配不当,还有其他的搭配不当呢,咱们可得小心着点儿。
三、成分残缺这就像一个人少了胳膊少了腿似的,不完整了。
我同学写作文“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这里面“通过……使……”一起用,句子就没主语了。
这就像一个机器人,没有了核心的芯片,还怎么工作呢?要么说“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要么说“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四、成分赘余哎呀,这就像是给蛋糕上放了太多的奶油,腻得慌。
“他大约三十岁左右”,“大约”和“左右”意思重复了,说一个就行啦,改成“他大约三十岁”或者“他三十岁左右”。
这就好比你已经说吃饱了,还不停地说吃撑了吃撑了,没必要嘛。
五、结构混乱这就像把两种不同的拼图混在一起拼,乱得一塌糊涂。
“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你看这句子,前面说“主要成分是……”,后面又说“由……配制而成的”,到底是啥呢?只能有一种说法,要么说“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要么说“止咳祛痰片是由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这就像你要做一道菜,不能又说这道菜主要是鸡蛋做的,又说这道菜是由鸡蛋和面粉等混合而成的,让人迷糊呀。
六、表意不明这就像捉迷藏,让人找不到准确的意思。
“小李和小王在路上走着,他对他说:‘明天去图书馆吧。
’”这里的“他”到底是谁对谁说呀,不清楚。
就像在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常见的病句种类
常见的病句种类一、语序不当1.多项定语的位置不当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②指称代词或数量词;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2.多项状语的次序不当复杂状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范围、频率等的副词;④表情态的形容词;⑤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3.虚词位置不当①两个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之后;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之前。
②否定副词,一般紧挨着介宾短语,且放在介宾短语的前面。
③介宾短语是介词和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代词组成的短语,在句子中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一般不能作谓语,如果介宾短语放在谓语位置上,会导致谓语残缺,可将它移到主语前面去。
4.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并列词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的关系,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分为:1.主谓搭配不当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怎么能“浮现”呢?应把“品质”改为“形象”)2.动宾搭配不当如:第二课堂的活动推动了同学们积极自学的热情。
(“热情”不能“推动”,应把“热情”改为“积极性”,或把“推动”改为“激发”)3.主宾搭配不当例如: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的过程。
(“世界”怎么会是“过程”呢?应在“世界”后面加上“的发展”)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如: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另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有两种改法:①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
②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5.肯定与否定不搭配例如: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原意应是“谁都能想象出”。
)三、句子成分残缺或赘余1.缺主语如:经过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语文病句十大类型归纳
语文病句十大类型归纳病句啊,就像是一群调皮捣蛋的小怪兽,在语文的世界里到处搞破坏。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病句的十大类型。
一、语序不当。
这就好比把鞋子穿在手上,帽子戴在脚上一样滑稽。
正常的语序被打乱,句子读起来就像一个醉汉在走路,东倒西歪。
比如说“我昨天吃了在饭店里一顿大餐”,正常的应该是“我昨天在饭店里吃了一顿大餐”,这语序一乱,感觉就像把做菜的顺序都搞混了,先上菜再开火似的。
二、搭配不当。
这就像是给大象穿上小短裙,或者让蚂蚁拉大车。
像“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水平只能是提高,而不是改进,这种搭配就很别扭,就像让鱼在树上生活,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儿。
三、成分残缺。
这就像是盖房子少了几块砖,整个房子摇摇欲坠。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这里“通过……使”就把主语给弄丢了,就像一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四、成分赘余。
这就像一个人穿了好几件棉袄,还不停往身上加衣服。
“大约一百左右”,“大约”和“左右”重复了,多此一举,就像一个人已经吃得很饱了,还不停地往嘴里塞食物。
五、结构混乱。
这好比把几种不同的动物零件拼凑在一起,造出一个四不像。
“这种盆景最好放在案头上较合适”,“最好”和“较合适”混在一起,就像把猫和狗的习性硬塞给一只兔子。
六、表意不明。
这就像在雾里看花,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银行”,到底是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还是只背着总经理呢,就像在迷宫里转圈圈。
七、不合逻辑。
这就像说白天和黑夜同时出现一样荒谬。
“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死难者还能幸免,这就像说冰块在火里越烧越硬一样不合理。
八、否定不当。
这就像一个人一直在摇头,最后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了。
“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多重否定把意思完全搞反了,就像把方向完全弄反的指南针。
九、关联词使用不当。
这就像两个不合适的人强行凑在一起跳舞。
“虽然他很努力,但是他成绩很好”,这里关联词就用错了,应该是“因为……所以”,就像让两个冤家非要手拉手做朋友。
典型病句类型
典型病句类型
1.文法错误:句子中存在语法错误或句子结构不完整。
例如:我好喜欢猫咪,它的尾巴软软的。
2.思维混乱:句子表达过程中思路不清晰,造成表达无法准确、清晰。
例如:我和朋友去爬山,路上风景很美,我们拍了很多照片,然后下
山吃了火锅。
3.冗长啰嗦:无意义语言过多,让句意变得复杂,不易理解。
例如:我买了一部电视,一看就知道它是一台高清液晶电视,画面清
晰而流畅,音质也非常好,它能为我提供极佳的观影体验。
4.词语搭配:使用不当的词语搭配,让句子的表达不准确、不流畅。
例如:我看了一场非常精彩的电影,这部电影的特效非常惊艳,让我
感到非常有趣。
5.重复冗余:一些词语反复出现,导致表达冗余。
例如:昨天我去了一家餐厅,那里的气氛非常好,服务员也非常好,
菜品味道也非常好。
6.夸张言辞:使用过于夸张或不切实际的言辞,让句子的表达不真实。
例如:我今天跑了一个马拉松,跑得飞快,跑了两个小时,直接破了
世界记录。
易错病句类型
易错病句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小结:1. 语序不当2. 搭配不当3. 成分残缺4.重复累赘5. 句式杂糅6. 表意不明7. 不合逻辑一语序不当1.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同学们把自己零食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
3.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4.这个村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5. 她是技术高超的的国家队的一名运动员。
6. 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7这.动人的故事不禁让人留下眼泪。
二、搭配不当1.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2.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3.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4.实验中学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三、成分残缺1经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2 校运动会中,我班运动员大力发扬敢拼敢搏,取得了好成绩.3.政府把全国文明城市为总目标。
四重复累赘1.对学校的未来发展,专家们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的意见。
2.价格悬殊太大了。
3.爸爸看完小品后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4.到会的15名与会者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五句式杂糅1. 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2.年货大多以美食为主.3.考试成绩不好是由于没复习好的结果.六表意不明1.有人说对,有人说不对,他同意这种看法.2.大会上,几个学校的优秀学生得到表扬.3.妹妹找不到妈妈很着急.4.他扶着奶奶过马路,手里提着包.七不合逻辑1..他无时无刻不忘整理资料,及时复习,取得了好成绩。
2. 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努力学习吗?3. 为了防止地质灾害不再发生,总指挥发布了应急方案。
4. 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5.他的文章写得不长,所以艺术成就不高6汽车突然慢慢停下来.7.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病句的常见错误类型
病句的常见错误类型病句的常见错误类型病句的常见错误类型11) 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2) 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3) 前后矛盾.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4) 重复罗嗦.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5) 不合逻辑.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6) 词序不对.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调整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7) 形容不当.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教室里不可能出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病句的常见错误类型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的一句是:A.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为本市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也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
常见易混易错病句类型
常见易混易错病句类型一、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改法有二:①在“要”前面加上“是否“一词,构成两面对两面;②去掉“能否”一词中的“否”;2.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改法有二:①在句首加上“能否有”之类词语;②将“成败”改成“成功”;★3.一部现代小说的优劣高低,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是否构成了独特的心灵世界;“不在于……而在于”句式中的“不在于”,排除了作两面讨论的可能性,故应去掉第一个“是否”;类似的句式还有“不是……而是”等;★4.无论中国队输赢与否,当地华侨组织都将在比赛结束之后为中国队举办盛大的庆功宴会;“与否”前面词语必须是正面的,不能是正反两方面;另外,如果是输了,就不存在“庆功”之说;二、并列结构所出现的搭配不当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的并列、名词的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动词的并列结构中,往往出现动词与宾语不能搭配的现象;而名词的并列结构中,往往有一个或多个名词与后面的谓语并列的名词结构作主语时或前面的谓语并列结构作宾语时不能搭配;如:1.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出色工作”是不能被“采用”的;2.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句中第一个谓动词“阅读”与宾语“精神实质”不搭配,应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3.眼前,沙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浪声”和“海面”均为主语,其中“浪声”不能与谓语“构成”形成主谓关系;4.读他的诗会使人感到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如,感情宣泄不急不火,语言简约通达,给人亲切、自然之感;谓语“感到”与最后一个补语不搭配,存在语义重复,应去掉“给……之感”;三、句式杂糅它是结构混乱的一种,即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如:1.这起明显的错案之所以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与“党风不正在作怪”两种句式糅在一起,去掉“在作怪”;2.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要么用“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3.这次老人节茶话会的地点是在老年活动中心举行的;“地点是老年活动中心”与“是在老年活动中心举行的”两种句式糅合在一起,只能保留其中一种;4.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应去掉“是十分重要的”;四、关联词位置不当所引发的语病配套使用,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两个关联词,如果第一个关联词放在前一个分句主语的前面,那么意味着两个关联词所连接的是句子结构,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必须保留并且不同;如果第一个关联词放在前一个分句主语的后面,那么意味着前后两个分句都是以该主语作为陈述对象,两个关联词所连接的是谓宾语成分,后一分句不得再保留主语;如:1.最近,巴以局势尽管出现缓和的迹象,但有关各方表示要真正实现美国提出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仍将十分艰难;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确实不同,第一个关联词“尽管”应放在前一分句主语“巴以局势”的前面;2.与其说抄版现象是一个企业同另一个企业间的行为,不如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行为;前后两个分句事实上都以前一个分句主语“抄版现象”作共同的主语,故“与其说”应放在前一个分句主语“抄版现象”的后面;3.一块块砖石、一根根钢筋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参天的高楼大厦却是用它们建成的;将“虽然”放在句首;五、缺主语或宾语中心词如:1.凭借NBA的一部宣传片,姚明完成了从单纯的“体育明星”到“体育、娱乐明星”,昨天,小巨人再一次成了娱乐界的焦点人物;主宾不搭配,需要在“体育、娱乐明星”的后面添加中心词“转变”;2.目前,虽然每年大学毕业生不少,但是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主宾不搭配,需要在句尾添加“的需求”;3.目前,城市交通干道车辆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有关部门准备采取车辆分流,限制货车在上下班高峰时间进入市区,以缓解矛盾;在“车辆分流”后面添加“的措施”;4.中国强烈要求所有核武器国家及早谈判并缔结一项无条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及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划分句子的结构,“要求”后面的文字全作宾语;宾语是一个句子形式:“所有核武器国家”作小主语,“谈判并缔结”作小谓语,“一项”后面的文字全作小宾语,结果就会发现缺乏“一项”所修饰的中心词;改法就是在句尾添加“的协定”;5.学生个人缴费,承担一部分教育成本是我国高教改革的方向,也是弥补社会教育投入不足的有效方式;主宾不搭配,需要在“教育成本”的后面添加“的做法”之类词语;6.提高早餐质量是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需要在“早餐营养”的后面添加“品”;7.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句尾添加“的论述”之类词语;8.为防止东南亚地区发生的禽流感传入我国,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今天联合发出通知,自即日暂行禁止进口来自疫区的禽类及其产品;在句尾加“的规定”;六、介词短语固定结构的缺损或不配套如:1.我们青年志愿者出发前,老师就已作了明确的分工,安排男同学和力气大的干重活,负责把垃圾运到垃圾掩埋场;在句首必须加“在”,与其后的“前”相配套,构成表时间状语的介词短语结构,否则主语就有两个;2.刘涌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七项罪名被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判处死刑;据悉,对刑事案件启动再审程序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的首次;“以”含有主动色彩,与“被”连用,不合逻辑,应改成“因”;3.日常生活中是少不了烦恼的,而像缺电、涨价、堵车这样的烦恼都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而产生的,是“成长的烦恼”;改法有二:①在“经济社会”前加“在”,与后面的“中”相配合,同时去掉“而”;②在“经济社会”前加“因”,与后面的“而”相配合,同时去掉“中”;4.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需要在“为”和“城市”之间加上“以”,与后面的“为”相配合;第一个“为”是介词,领取的对象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第二个“为”是作为之意;5.我国卫生部接到广东省卫生厅发现非典疑似病例的报告后,立即派出专家协助和指导当地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在“接到”前面加“在”或“自”;七、其它特殊语病一主客体颠倒如:1.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正是他那首自勉诗的真实写照;“写照”的对象是人,不是“自勉诗”这个物,“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与“他那首自勉诗”位置调换2.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把“为……所”去掉,在“中外游人”前加“使”;“为……所”表被动,“为”后的对象是谓动词的发出者,而客观上显然是“风姿”倾倒中外游人,“风姿”才是谓动词的发出者;3.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这是由介词“关于”的位置不当所引发的语病;“对于”所引导的对象就是“熟悉”的对象,“中国近代史”熟悉“中学生”显然不合常情,对象肯定搞反了;改法有二:①直接在“中学生”后面加“来说”,与前面“对于”相配合,“中学生”就成了“熟悉”行为的发出者;②将“对于”移到句首;4.这种“壮心不已”的精神对于我们这个走向中兴的民族自然也是备感亲切的;语病和改法同上;二不合事理如:1.经过高中三年的勤奋学习,你一定能昂首走进久违的大学城;“久违”是好久未见之意,意味着曾经见过,曾经在此学习过,与前面所说的将第一次进大学城学习相矛盾;2.一声令下,运动员们冲出了起跑线,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野马”不可能有缰绳,所以应去掉“野”字;年,刘永行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第二首富;“第二”与“首富”的“首”相矛盾,应去掉“首”;4.新华社上海2001年1月27日电:近日,首位华人教授杨福家就任英国诺西汉大学校长;“首位华人教授”表述不当,该句应改为“杨福家教授就任英国诺西汉大学校长,是华人任外国大学校长中的第一位”;5.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对因公殉职的公安干警及家属表示崇高的敬意并致以亲切的慰问;不适宜的合述造成了表述上的不合情理;应分述为:“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对因公殉职的公安干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并对他们的家属致以亲切的慰问;”6.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蜿蜒”是曲曲折折的,而“离弦之箭”是一直向前的,相互予盾,比喻不合事理;7.当今世界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人文教养、精神建设已经成为引起严重关注的问题;可以说“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是一种“问题”,但不可以说“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一种“问题”,它只是“对象”;同理,“人文教养、精神建设”是“对象”,不属于“问题”;第二个句子语病改法有二:①将句尾的“问题”改为“对象”;②在“人文教养、精神建设”后面添加“欠佳”字样;8.从农业部最近几年检查的结果来看,我国农药的合格率为75%,也就是说,进入生产领域的农药有25%是假冒伪劣产品;在“假冒”后面加“或”;9.公安分局接到受骗未遂的群众举报:有人在新华北街工商银行门前利用“掉钱”和“捡钱”的方式诈骗钱财;“未遂”多用来表施事主语的行为,而“受骗”为受事主语;故应改为“骗钱未遂”;三语义重复如:1.毕竟,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中国终于在国际间扬眉吐气了,所有大国应享有的地位,中国现在全有了;“国际”指国与国之间,应将“间”改为“上”;2.本次联赛大爆冷门的八一队,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和积极拼抢,终于以1:1逼平了志在卫冕桂冠的申花队;“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卫冕”与“桂冠”存在语义上的重复;四状语位置不当如:1.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贵昂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事实上,不是“诱惑”“无法”,而是“现代人”“无法”,将“无法”一词移至“现代人”之后;2.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生产,以平均每年递增20%的速度大步向前发展;“平均”修饰的是“递增”,应挪到“递增”前;3.每一个立志成才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将“将来”挪到“成为”的前面;4.我们顺利地按照老高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顺利地”实际上是修饰“找到”的,应挪到其前面;5.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饮用水质已经成为威胁50亿地球人生存的尖锐问题;这是由于“每天”的位置引发的费解:一个人怎么可能反复死呢改法就是将“每天”挪至“至少”前面;五修饰成分内部的成分残缺1.各级政府特别有关部门应当很好地履行中小企业发展的职责,要依法规范和引导其经营行为,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在“履行”后面加“扶持”;2.有关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在“把”后面加“打击”;。
常见的病句类型
常见的病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语序不当、重复累赘、用词不当、句式杂糅、关联词不当、不合事理、分类不当、否定误用。
四种修改符号见考易通①成分残缺:主要是指缺主语或缺谓语或缺宾语。
例如:通过学习,使我们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病因:缺主语。
改正:去掉“使”即可。
又如: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病因:缺谓语。
改正:应在强国后面添加“奋斗”。
再如:农业生产必须走现代化。
病因:缺宾语。
改正:在现代化后面添加“的道路”。
②搭配不当:主要有主谓、动宾、定语与中心语、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这个公司的产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病因:质量与提高可以搭配,但数量与提高不能搭配,应该为“数量增加”。
③前后矛盾: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病因:肯定的前提推出不肯定的结论,应删去“否”。
④语序不当:如:我们要学会研究问题和调查问题。
“调查问题”应放在“研究问题之前”。
⑤重复累赘:如:学校里出现了空前的前所未有的植树热潮。
这类病句是由于语义重复造成的,修改时将同义的词语删去。
⑥用词不当:如:仿生学这个词可能对我们较生疏。
“对”弄错了对象,应改为“我们对仿生学这个词”。
⑦句式杂糅:把两句话的意思放在一句里说。
如:他的家乡是福建省福州市人。
应该为:他的家乡在福建省福州市,或他是福建省福州市人。
⑧关联词不当: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如果错用、滥用、配对不当、省略不当等都会造成病句。
如:只有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只有”应对“才”,所以,应把“就”改为“才”。
⑨不合事理:就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或不可能出现的现象。
如:深蓝的夜空中明月高照,繁星密布。
明月高照时不可能出现“繁星密布”的情形,应是“月朗星稀”。
⑩分类不当:如:商店里摆满着香蕉、梨、苹果、萝卜等许多水果。
“萝卜”属于蔬菜,不属于水果类,应删去。
11、否定误用:如:难道能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否定的反问表示的是肯定的意思,应删去“否”字。
常见病句六种类型
常见病句六种类型1、语序不当(1)名词修饰语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①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一连串"应修饰"事情")②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广?quot;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下面是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的例子: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
("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2)动词修饰语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看下面的例子:①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
("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②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
("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版高考中常见易混易错病句类型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胡平2005年前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和之后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都规定考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应该说是比较简单的,因为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学生一直在辨析。
但从近十年的全国高考和部分省市的高考来看,考查的类型虽仍未变,考查的形式却变化多样,考查的实例越来越贴近生活实际。
如果我们备考教师熟视无睹,那么给学生造成的结果就如同举重而不能拈轻一样。
一、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如: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改法有二:①在“要”前面加上“是否“一词,构成两面对两面;②去掉“能否”一词中的“否”。
)2.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改法有二:①在句首加上“能否有”之类词语;②将“成败”改成“成功”。
)★3.一部现代小说的优劣高低,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是否构成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不在于……而在于”句式中的“不在于”,排除了作两面讨论的可能性,故应去掉第一个“是否”。
类似的句式还有“不是……而是”等。
)★4.无论中国队输赢与否,当地华侨组织都将在比赛结束之后为中国队举办盛大的庆功宴会。
(“与否”前面词语必须是正面的,不能是正反两方面。
另外,如果是输了,就不存在“庆功”之说。
)二、并列结构所出现的搭配不当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的并列、名词的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
动词的并列结构中,往往出现动词与宾语不能搭配的现象;而名词的并列结构中,往往有一个或多个名词与后面的谓语(并列的名词结构作主语时)或前面的谓语(并列结构作宾语时)不能搭配。
如:1.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出色工作”是不能被“采用”的。
)2.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句中第一个谓动词“阅读”与宾语“精神实质”不搭配,应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
)3.眼前,沙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
(“浪声”和“海面”均为主语,其中“浪声”不能与谓语“构成”形成主谓关系。
)4.读他的诗会使人感到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如,感情宣泄不急不火,语言简约通达,给人亲切、自然之感。
(谓语“感到”与最后一个补语不搭配,存在语义重复,应去掉“给……之感”。
)三、句式杂糅它是结构混乱的一种,即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
如:1.这起明显的错案之所以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是“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与“党风不正在作怪”两种句式糅在一起,去掉“在作怪”。
)2.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要么用“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
)3.这次老人节茶话会的地点是在老年活动中心举行的。
(“地点是老年活动中心”与“是在老年活动中心举行的”两种句式糅合在一起,只能保留其中一种。
)4.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应去掉“是十分重要的”。
)四、关联词位置不当所引发的语病配套使用,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两个关联词,如果第一个关联词放在前一个分句主语的前面,那么意味着两个关联词所连接的是句子结构,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必须保留并且不同;如果第一个关联词放在前一个分句主语的后面,那么意味着前后两个分句都是以该主语作为陈述对象,两个关联词所连接的是谓宾语成分,后一分句不得再保留主语。
如:1.最近,巴以局势尽管出现缓和的迹象,但有关各方表示要真正实现美国提出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仍将十分艰难。
(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确实不同,第一个关联词“尽管”应放在前一分句主语“巴以局势”的前面。
)2.与其说抄版现象是一个企业同另一个企业间的行为,不如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行为。
(前后两个分句事实上都以前一个分句主语“抄版现象”作共同的主语,故“与其说”应放在前一个分句主语“抄版现象”的后面。
)3.一块块砖石、一根根钢筋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参天的高楼大厦却是用它们建成的。
(将“虽然”放在句首。
)五、缺主语或宾语中心词如:1.凭借NBA的一部宣传片,姚明完成了从单纯的“体育明星”到“体育、娱乐明星”,昨天,小巨人再一次成了娱乐界的焦点人物。
(主宾不搭配,需要在“体育、娱乐明星”的后面添加中心词“转变”。
)2.目前,虽然每年大学毕业生不少,但是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主宾不搭配,需要在句尾添加“的需求”。
)3.目前,城市交通干道车辆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有关部门准备采取车辆分流,限制货车在上下班高峰时间进入市区,以缓解矛盾。
(在“车辆分流”后面添加“的措施”。
)4.中国强烈要求所有核武器国家及早谈判并缔结一项无条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及不对无核国家和无核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划分句子的结构,“要求”后面的文字全作宾语。
宾语是一个句子形式:“所有核武器国家”作小主语,“谈判并缔结”作小谓语,“一项”后面的文字全作小宾语,结果就会发现缺乏“一项”所修饰的中心词。
改法就是在句尾添加“的协定”。
)5.学生个人缴费,承担一部分教育成本是我国高教改革的方向,也是弥补社会教育投入不足的有效方式。
(主宾不搭配,需要在“教育成本”的后面添加“的做法”之类词语。
)6.提高早餐质量是十分重要,早餐营养应提供占人体每天所需总量三分之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需要在“早餐营养”的后面添加“品”。
)7.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句尾添加“的论述”之类词语。
)8.为防止东南亚地区发生的禽流感传入我国,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今天联合发出通知,自即日暂行禁止进口来自疫区的禽类及其产品。
(在句尾加“的规定”。
)六、介词短语固定结构的缺损或不配套如:1.我们青年志愿者出发前,老师就已作了明确的分工,安排男同学和力气大的干重活,负责把垃圾运到垃圾掩埋场。
(在句首必须加“在”,与其后的“前”相配套,构成表时间状语的介词短语结构,否则主语就有两个。
)2.刘涌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七项罪名被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判处死刑。
据悉,对刑事案件启动再审程序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的首次。
(“以”含有主动色彩,与“被”连用,不合逻辑,应改成“因”。
)3.日常生活中是少不了烦恼的,而像缺电、涨价、堵车这样的烦恼都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而产生的,是“成长的烦恼”。
(改法有二:①在“经济社会”前加“在”,与后面的“中”相配合,同时去掉“而”;②在“经济社会”前加“因”,与后面的“而”相配合,同时去掉“中”。
)4.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对城市的要求,为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需要在“为”和“城市”之间加上“以”,与后面的“为”相配合。
第一个“为”是介词,领取的对象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第二个“为”是作为之意。
)5.我国卫生部接到广东省卫生厅发现非典疑似病例的报告后,立即派出专家协助和指导当地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在“接到”前面加“在”或“自”。
)七、其它特殊语病(一)主客体颠倒如:1.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
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正是他那首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写照”的对象是人,不是“自勉诗”这个物,“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与“他那首自勉诗”位置调换)2.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把“为……所”去掉,在“中外游人”前加“使”。
“为……所”表被动,“为”后的对象是谓动词的发出者,而客观上显然是“风姿”倾倒中外游人,“风姿”才是谓动词的发出者。
)3.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这是由介词“关于”的位置不当所引发的语病。
“对于”所引导的对象就是“熟悉”的对象,“中国近代史”熟悉“中学生”显然不合常情,对象肯定搞反了。
改法有二:①直接在“中学生”后面加“来说”,与前面“对于”相配合,“中学生”就成了“熟悉”行为的发出者;②将“对于”移到句首。
)4.这种“壮心不已”的精神对于我们这个走向中兴的民族自然也是备感亲切的。
(语病和改法同上。
)(二)不合事理如:1.经过高中三年的勤奋学习,你一定能昂首走进久违的大学城。
(“久违”是好久未见之意,意味着曾经见过,曾经在此学习过,与前面所说的将第一次进大学城学习相矛盾。
)2.一声令下,运动员们冲出了起跑线,像脱缰的野马一样。
(“野马”不可能有缰绳,所以应去掉“野”字。
)3.1999年,刘永行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第二首富。
(“第二”与“首富”的“首”相矛盾,应去掉“首”。
)4.新华社上海2001年1月27日电:近日,首位华人教授杨福家就任英国诺西汉大学校长。
(“首位华人教授”表述不当,该句应改为“杨福家教授就任英国诺西汉大学校长,是华人任外国大学校长中的第一位”。
)5.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对因公殉职的公安干警及家属表示崇高的敬意并致以亲切的慰问。
(不适宜的合述造成了表述上的不合情理。
应分述为:“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对因公殉职的公安干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并对他们的家属致以亲切的慰问。
”)6.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蜿蜒”是曲曲折折的,而“离弦之箭”是一直向前的,相互予盾,比喻不合事理。
)7.当今世界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
人文教养、精神建设已经成为引起严重关注的问题。
(可以说“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是一种“问题”,但不可以说“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一种“问题”,它只是“对象”。
同理,“人文教养、精神建设”是“对象”,不属于“问题”。
第二个句子语病改法有二:①将句尾的“问题”改为“对象”;②在“人文教养、精神建设”后面添加“欠佳”字样。
)8.从农业部最近几年检查的结果来看,我国农药的合格率为75%,也就是说,进入生产领域的农药有25%是假冒伪劣产品。
(在“假冒”后面加“或”。
)9.公安分局接到受骗未遂的群众举报:有人在新华北街工商银行门前利用“掉钱”和“捡钱”的方式诈骗钱财。
(“未遂”多用来表施事主语的行为,而“受骗”为受事主语。
故应改为“骗钱未遂”。
)(三)语义重复如:1.毕竟,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中国终于在国际间扬眉吐气了,所有大国应享有的地位,中国现在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