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重庆市云阳盛堡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散步》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散步》ppt课件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作者写此文前,确实有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动机。1985年,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在美国这是不可想象的。作者听后感慨不已:我们的传统美德被外国人如此看重。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份看起来很普通的浓浓亲情体现出的价值,写作的念头就此产生了。
合作探究
朗读课文,圈画表现人物形象的词句,分小组讨论后,各小组代表分析某一人物形象。 人物:我 母亲 妻子 儿子
第二课时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到:课文通过记叙(一家三代四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我们”一家(互敬互爱、相处和睦)的深厚情感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但是在《散步》发表二十年后,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去年9月,在重庆举办的一次作文大赛上,有人问我:你那个《散步》,是写尊老呢,还是爱幼?或者既尊老又爱幼?我认真回答:看起来当然是既尊老又爱幼,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二十年后说<散步>》莫怀戚咱们这一节课,就来品读《散步》中的“生命”。
李永强
再读课文,点评人物
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赏谁?为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我最欣赏 ,因为,从文中 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 的人”句式回答。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言外之意是说,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很短
母亲给“我”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所以作者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个结尾富含深意,耐人寻味,正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6散步 课件 (共27张PPT)
妻子:贤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
母亲:慈祥善良,善解人意,疼爱孙子。
儿子:聪明可爱,懂事明理。
文中谁的权利最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哺育子女是 动物也有的本能, 赡养父母才是人类 的文化之举。这个, 全世界数中国人做 得最好。”
--培根
互动感知
真情有约:亲情无价
写法借鉴 中心
尊老爱幼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感知 了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同 时,也学到了一种以小见大 的写作手法。
语言赏析
找出你感受最深,觉得最 值得体味的句子,读出来, 并说说你的感受。自己先思 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一个散步中的分歧,在一家人的相 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中消除了, 于是他们共同走向那条开着金色菜花、 长着整齐桑树、闪着粼粼水波的幸福小 路。
让我们齐读文章的最后一个段落, 共同分享一家人的和谐幸福。
请说说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 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
这个形象又有其象征意义:突出中年一代责 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 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家庭、民族、 国家都是如此。
记叙文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线索:人物、物品、感情、事件、时间、地点 方法:文章标题、反复出现的句子 写作顺序:顺序、倒叙、插叙
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
我的母亲
母
子
婆
情
媳
情
我
夫 情妻
我的妻子 母子情
祖 孙 情
父子情
我的儿子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1/52021/11/5November 5,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2021/11/52021/11/52021/11/511/5/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1/52021/11/5
部编版《散步》PPT优质课件1
莫怀戚,1951年生于重庆,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生前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 授。作品有长篇小说《经典关 系》,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 录》,中篇小说《透支时代》 《陪都旧事》《花样年月》《六 弦的大圣堂》《诗礼人家》《隐 身代理》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6 课《散 步》教 学课件 (共62 张PPT)
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亲 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2.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6 课《散 步》教 学课件 (共62 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6 课《散 步》教 学课件 (共62 张PPT)
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 儿子要走小路
问题:为什么我决定要 委屈儿子?
设想一下:假如“我”毫不 犹豫地依从儿子,那么,母 亲会怎样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6 课《散 步》教 学课件 (共62 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6 课《散 步》教 学课件 (共62 张PPT)
2.想一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6 课《散 步》教 学课件 (共62 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6 课《散 步》教 学课件 (共62 张PPT)
整体感知
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人物,
写了一件什么事,
结果如何?
文章记叙了一家祖孙三代 四口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温馨地 散步的事情。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6 课《散 步》教 学课件 (共62 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6 课《散 步》教 学课件 (共62 张PPT)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课件PPT模板下载.pptx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课件PPT模板下载.pptx1、散步散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家是暖和的港湾,在我们疲乏时给我们依靠;家是人生的加油站,当我们感到沮丧时,它总是给我们前进的力量课程导入简介壹·整体感知贰·品读明情叁·拓展延长肆·名目简介壹第一部分介绍背景链接重庆人,作家。
他的作品很留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
代表作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小说《大律师现实录》《经典关系》《透支时代》莫怀戚〔1951—2021〕作/者/介/绍背/景/链/接本文写于1985年。
莫怀戚的父亲刚过世,照料父亲多年的母亲一下子生活没有了目标,身体也不好。
做医生的弟弟私下说母亲处于丧偶综合征中,必需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同2、时,在和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沟通的时候发觉他对中国人的敬老爱幼大加欣赏,认为是“文化的精髓”,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
这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与陪伴相伴的,是对“生命”的感受和思索。
整体感知贰第二部分初读课文散步过程初/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初/读/课/文比较:下面改写后的句子和原句相比,哪个更好?〔1〕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母亲、妻子和儿子。
第〔1〕句更好。
“我的”重复出现3、,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主体,一是突出“我”在家庭中的重要,二是突出“我”与“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之间的至爱亲情。
散/步/过/程03.散步的起因02.散步的欢乐01.产生分歧04.分歧解决品读明情叁第三部分段落解析人物特点品析语言深入探究段/落/解/析一家人这次散步与我们平常的散步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再读课文,从散步的过程表达人物关系的角度〔母子、父子、夫妻、祖孙〕,分组谈论阅读中的发觉从文中的“散步”一事,我读出了家人之间的关爱、敬重,读出了祖孙之间的和谐、谦让,读出了儿子对母亲的孝顺。
《散步》ppt课件23张
三、再读课文,探究“歧”义
(五)课堂总结
《散步》是一篇精美散文,它表现了生命的生机和活力,也道出了生命的不易与艰辛,更多的是在对称回环中,感受了生命的温情。同学们,将来的某一天,当父母老了,父亲坚实的臂膀不再坚实有力,母亲花样的容颜上也爬满了皱纹,希望你能像莫怀戚一样,陪伴父母来一场“爱的散步”。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1.母亲选择大路的原因探寻
“熬”,忍受的意思,写出了母亲度过冬天的艰难,暗示母亲身体虚弱,也表现了作者为母亲能度过一个冬天感到很庆幸,很欣慰。
1.母亲选择大路的原因探寻
散 步
莫怀戚
《散步》选自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本文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任务的重任,又担负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责任。文章取材于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细节中感受生命的不易、温情、轮回和责任,展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优良传统的重大主题。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从文章内容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感悟生命。
一、标题导入,问题激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散步》,文章的作者是莫怀戚(“戚”的读音qī)。你们看到这个标题,会提出一些什么问题呢?
谁在散步?什么时候散步?在哪里散步?散步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散步?散步看到了什么?散步有什么收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简述内容
学习任务1:自由朗读课文, 圈画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关键语句,准备简要复述这个故事。
七年级语文上册 1.1 散步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衰老的生命
尊敬
幼小的生命
爱护
使责 命任
成熟的生命
• 1、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还有哪些是 你不能理解的? (提示:先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来。
大家共同解决。)
• 例如: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就是整个世界
分析:人到中年,对上,肩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 对下,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所以,肩负 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莫怀戚,1951年生于重庆,当过知青、 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摩托车手、 小提琴演奏员。经 历复杂、意志坚强、
随和、豁达、原则性强。从事文学创 作二十余年,能胜任多种体裁,但小 说见长,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 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在 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作品有长篇小 说《经典关系》、系列小说集《大律 师现实录》、短篇小说《孪生中提 琴》、中篇小说《透支时代》、中篇 小说《陪都旧事》、中篇小说《花样 年月》、中篇小说《六弦的大圣堂》、 中篇小说《诗礼人家》、中篇小说 《隐身代理》等一系列小说。2008年 又成就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白沙码 头》
远与近,点与面,动与静,有色彩、有形态、 有声音,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的生机,从侧面衬托 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气氛。
联线生活 感悟亲情
(1)小朋友,你和谁一起生活,生活 中出现过摩擦吗?
(2)如果有是什么事?又是怎么解决 的?
(3)学习了本文,你对家人解决问题 的方式方法有什么感悟?
就大胆说出来-------
1、自由朗读课文,感悟纯真朴实的亲情。 2、总结字词,把今天你认识的生字记在
“词语积累卡片”上。 3、学习了本文,我明白了--------------------
---
• 一次平常的散步,一点小小的波折,却折 射出人性中最闪光的地方-----善良宽容理 解尊重,一件司空见惯的家庭琐事却开掘 出颂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深 意。这种以小事情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手法 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散步》PPT课件(28张)
•
4.对于话题作文的拟题我们一定要多 一些有 针对性 的训练 ,掌握 一定的 技巧, 达到需 要应用 时信手 拈来, 出语不 俗的效 果,感 动自己 ,征服 读者。
•
5.这些根据材料提供的话题,进一步 挖深、 提炼出 来的题 目,源 源源于 材料而 高于材 料,加 进去个 体的感 悟与理 解,充 满了理 性的光 辉,于 平凡中 见奇倔 ,也是 很多喜 欢定议 论文的 同学拟 题一种 好方法 ,很有 思想深 度。
琢磨一下,这个句子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有 什么特点?类似的句子在全文中还很多。 找出来,读一读。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 的话一样。 2.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 小路,小路有意思。 3.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 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 的父亲; 4.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 背起了儿子。
水波粼粼(lín)
2.词语
信服:相信并佩服。
熬: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取决: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
一霎时:极短时间。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第二板块:咀嚼“我们”
1.“我们”都有哪些人? 我,母亲,妻子,儿子。
2.“言为心声”,一个人说的话最能表达他是 一个怎么样的人。你最喜欢谁,就用演读的方 式把他的话读好,并且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
8.生存于宇宙间,同顶烈日炎炎,共 沐明月 清辉, 我不比 别人多 ,也不 比别人 少。只 要勇于 展示自 己的个 性与风 采,我 就没必 要仰视 任何人 。
如果要用一种图形来形容这样的句式的 特点,你选择哪种图形?正方形?圆形? 梯形?三角形?直线?弧线?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件 第1课《散步》(共张36PPT)
• 请同学根据学习体会和自己的生活 体验,以“亲情”“父爱”为主题 进行仿写。 • 例: • 亲情是受伤时,父母那温暖的怀 抱;
• 亲情是 • 亲情是
; 。
•例: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 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父爱是 •父爱是
;
。
同学们,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 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 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 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 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 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孝顺
我
委 屈 儿 子
走 大 路
母 亲 改 变 主 意
疼爱孙子,满足他 的想法 (“摸摸”) 慈爱
走 小 路
一家人:尊老爱幼, 相亲相爱, 温馨和睦
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 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样? (结合文中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的语句 说一说) 孝顺善良 我: 我的母亲: 慈爱亲切 我的妻子:温柔贤惠 我的儿子: 聪明乖巧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一直沐浴着亲情。如日常生 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 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 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 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读课文
整体感知:
要求: 1.划出生字新词和词义; 2.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人物? 写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
1.积累生字
熬(áo)分歧(qí) 嫩(nèn)芽
•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的 执着——孝顺;
• “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 起了儿子”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 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 第4段: 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散步》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同学们,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 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 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 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 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 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反馈 总结
一 反馈:
1 读了这篇情意浓浓的散文,你的感触一定很深,请用一个
词来形容你对这一家的评价。
这是一个
• 3.你从这样的处理方式中感悟到了什么?
• 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 “尊老”的美德。
• 同时母亲的选择是——走小路。 • 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
“爱幼”的美德。
母亲走大路 大路平坦
分歧
儿子走小路 小路有趣
我(责任重大)
六.揣摩词句,体味语言
• 下面请同学们把你们认为写得最美的词句找出来, 并说出理由。
四.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提示: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什么人?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干什么?)
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围绕“散步”这件事,文章具体写了些什 么内容,请理出文章结构?
(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发展、 结果等方面)
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 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 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 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二.关于作者
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笔名周 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人。1982年 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 现为重庆师范大 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 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 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 戚中短篇小说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 录》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 1《散步》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 2、将萦绕在你身边的亲情故事写成一篇随 笔。字数200字左右(zuǒyòu)。
• 3、预习《秋天的怀念》。
第二十页,共20页。
第十一页,共20页。
(1)写景(xiě jǐnɡ)的句子
• A:第四自然段“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 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 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 分析:这段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 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 野泥土的芬芳,衬托(chèntuō)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 的情绪。
• 这是一件小事,却折射出人性中最闪光的地方, “以小见大”地开掘出颂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 传统美德的深意。这种以小事情表现大主题的写 作手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第十页,共20页。
美点寻踪,品味(pǐnwèi)语言
• 请找出你认为最妙的一个词、最美的一句话, 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品一品。如生 动的景物描写;贴切的修辞;特殊的句式; 含义深刻的语句;精当(jīngdàng)的用 词……
• 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 分析:比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
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第十三页,共20页。
(3)对称(duìchèn)的句式
• ——有的浓,有的淡。 •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
•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 ‘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 “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 幸福时光。
散步ppt272(微课件) 人教版
•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 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 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 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 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 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母亲多出去走走? • ①:母亲身体不好跟需要锻炼 。 • ②:怕老人一人在家孤独,寂寞。一 家人在一起散步,能够让老人感到温馨的 亲情。 •
“但我和我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 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为什么把“我” 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的这么郑重其事?
• 从字面上看,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 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的, 非稳当不可。
• 这里象征着 :我背上的是老人,妻子背上的是儿 子,长辈后代,而中年人站在人生的重点上,体 现出尊老爱幼,强烈的责任感,而对生活的热爱。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3.散步的地点与季节:
田野,初春
• 4.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用原文中的一 个词来回答) •
• 1.说一说:
• 你能具体地说说散步的时候发生了 怎样的分歧吗?
母亲走大路 分歧儿子走小路 大路平坦“我”(责任重大) 小路有趣
疼爱孙子,满足他的想法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 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 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 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 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 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 爱幼的传统美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 ---霍伯斯[英国作家]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 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 ---法奇(法国科学家) 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麦考利[英国作家] 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伯克[美国想思家]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美国政治家) 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雪莱(英国诗人)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散步》课件(1)(新版)新人教版
闹,对此变得听话和理解; 儿子的性格和品质:调皮、活泼可爱、聪
明、听话
思考
结合课文语句精确概括“我”这个人怎么 样?妻子、母亲、儿子的又具有怎样的性 格?
我:孝顺、善良 我的母亲:慈爱亲切 我的妻子:温柔贤惠 我的儿子:聪明乖巧
5、最终我是如何决定的?
经过
我→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改变主意→走 小路 我为什么委屈儿子: 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 疼爱孙子 “我”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 两头的中年男人。在处理家庭矛盾的时候, 有时可以兼顾两头,但有时无法兼顾两头。
朗读课文
要求: 1、标出自然段; 2、划出你不认识的字词; 3、确定文章文体; 4、完成学法课前预习; 5、通过阅读文章,找出文章中涉及的人物,
了解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
整体把握
1、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一家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散步的事情 2、散步的人有: 母亲、我、妻子、儿子 3、散步的地点: 田野 4、散步的季节: 初春 5、散步的原因?
“还是走小路吧!” 母亲的优秀品质:谦让、疼爱晚辈、善解
人意
我的妻子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的
执着 “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
起儿子” 妻子的优秀品质:贤良、孝顺、具有家庭
责任感
我的儿子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
如文中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无法“两 全”,只能顾一头的时候,那么顾哪一头 呢?
体现了我孝顺、尊老的品质。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1散步 课件(共19张PPT)
重点研讨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 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 界”请谈谈你的理解?
写作特点
以小见大
小事
中心
散步
尊老爱幼
小结
亲情是人类的一种最高尚的情感。亲情是 最真挚、最无私的。是天地间无与伦比的 感情。我们沐浴在亲情的阳光下,我们是 幸福的。我们感谢亲情,回报亲情,这是 我们的责任。让我们把诚挚的爱献给天地 间至为尊贵的父亲、母亲。
•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4月21日星期四上午10时8分45秒10:08:4522.4.21 •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
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4月上午10时8分22.4.2110:08April 21, 2022 •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年4月21日星期四10时8分45秒10:08:4521 April 2022
散步
生字
• 嫩芽 nѐn 一霎时 shà 拆散 chāi • 分歧 qĺ 水波粼粼 lĺnlĺn 熬 áo
建议你这样朗读品味
要读好文章,就要注意朗读的感觉:速度感,重音 感,意味感;就要品味语句的用词美、情趣美、意 蕴美。要感受到它们对我们心灵的熏陶。
读这篇文章的历程,就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 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 行。
说说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 故事?
衰老的生命
幼小的生命
成熟的生命
通过课文内容,分别理解人物性格
母亲 我和妻子儿子来自慈爱 孝顺 听话从这个故事中,你觉得这 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周平安、 章大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 系。曾任教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 著有小说集《诗礼大家》、《大律师 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 《透支时代》。
分歧( fēn qí )
给 信服(xìn fú )
划 拆散(chāi sàn)
2、解决分歧取决于谁? 3、为什么由“我”来抉择? 4、“我”为什么会感到“责任的重大”呢? 5、最终我是如何决定的?
6“母亲”又为什么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
7、从中可以看出文中人物各有怎样的性格特 征?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和蔼、谦让
【尊老】
母亲
温馨
【爱幼】
和睦
“我”和妻
儿子(孙儿)
第二题:文中有哪些人物?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第三题: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
第四题:散步的途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分歧
第五题:分歧是怎样解决的?母亲作出了让步,选择了走小路
第六题:请根据以上问题的答案概括文章内容。
研读课文
1、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分歧?
儿子
走小路, 因为小路 有意思。
母亲
走大路, 因为大路 平顺。
子
பைடு நூலகம்
孝顺 贤良
聪敏、活泼、可爱
主题:文章通过三代人一块散步这样一件平常 的小事,体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浓浓亲 情,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假如你有一束鲜 花,请你把它献给文 中的某个人,你将献 给谁?请选读课文的 句子或段落,结合文 中描绘人物语言举止 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从不同的人物、不同 的的角度说说你献花 给(她)的理由。
走进亲情篇章
有一种水, 能让你喝醉, 这种水叫作母爱, 因为母爱如水。 有一座山, 能让你坚韧, 这座山叫作父爱, 因为父爱如山。
散 步
莫 怀 戚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 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方 法。
3.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 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以“亲情”为话题,仿照示例写话
示例1: 亲情是受伤时,父母那温暖的怀抱。 亲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情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2: 那回荡着欢声与笑语的餐桌上充满着亲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
以小见大
小事
散步
写法借鉴
中心
尊老爱幼
合作探究
• 课文最后一句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 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 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 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 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 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 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 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 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 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 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 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 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 的天空,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园。
作业
1、 真诚行动: 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
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 步……
2、向你的父母推荐《散步》这篇文章,听 听他们的感受……
名句名段推荐: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 类的文明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培根
愿同学们能将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美德代代 相传,平时身体力行,用心去孝敬父母,体 谅他们的苦心。
孝心无价(节选) 毕淑敏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 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 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 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 值。
诉说“亲情故事”
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 活细节也渗透着浓浓的亲情,真切感人的关爱。 它不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 家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说说你家中或所知道的亲情故事
抒写“亲情”
用一段话或一首小诗写写对亲情的感受。
亲爱的同学们: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 们用心灵来呵护。
线 的
霎( shà )时
汉 水波粼粼( lín )
字 嫩( nèn )芽
注 音。
熬(
áo
)过
讷讷( nè )
思考:
1、散步的时间是? 2、散步的地点是? 3、文中有哪些人物? 4、散步的途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5、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6、请根据以上问题的答案概括文章内容。
第一题:散步的季节?
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