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名师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7824a0f61fb7360a4c6511.png)
(3)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 制度 、天文历法、文字、
典籍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6
2.鉴真东渡: (1)过程: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是 鉴真 。他接收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 5 次
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继续第 6 次东渡,终于 在 754 年抵达日本。
31
1.(2017·青岛)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 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 70 余个”。由此可见,唐
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D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 ④对外交通发达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
14.“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
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A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
15.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
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
袈裟作舟帆
27
材料三
28
(1)材料一图中 A 国在唐朝时叫什么?唐朝时有一个中国僧 人不辞辛苦到 A 地去,目的是什么?他所留下的著作对后 世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天竺;取佛经;《大唐西域记》成为 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9
(2)材料二电视剧主题曲歌词所涉及的主人公是谁?他有哪 些贡献?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0af81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a.png)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推荐阅读《隋唐史》、《唐朝史》等相关的史书,以深入了解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视频资源:《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的纪录片,以直观地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给予学生的时间太少,导致部分小组没有充分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下次我应该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成果。
此外,我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过程中,有时候过于严格,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压力。我应该更加注重营造轻松自由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怕犯错误。
最后,我也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个别关注不够。下次我应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板书设计
①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念和重要性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唐朝时期与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重要性: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是唐朝繁荣与开放的重要体现。
②唐朝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情况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深入研究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学生可以结合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知识竞赛、撰写历史论文等活动,以提高对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历史解释:通过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和评价,培养学生的History解释能力。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388786f8ed630b1c58eeb547.png)
总结本课内容,结束本课学习。
板书设计
习题演练
教学反思
5.以日文平假名、片假名为引,说明日本文字源于汉字书法且传说发明人为遣唐学问僧空海与遣唐使吉备真备,通过文物与纪念材料说明空海与吉备真备的历史地位。
6.展示材料,对阿倍仲麻吕进行简要介绍,说明他取汉名晁衡,在唐朝做官并最终葬于长安的史实。通过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碑刻的相关内容说明晁衡与李白的情谊,借《望乡诗》与《哭晁卿衡》说明唐代诗歌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历史学科学习方法,对于历史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思考和理解能力。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还有较大兴趣,因此通过图片、视频等呈现,通过生动语言进行陈述,有助于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核心素养
拥有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正确的历史思维分析方法,拥有唯物史观。通过解读史料素材,提炼有关信息,掌握史料实证能力。通过观看地图,制作时间轴,将历史发展带入时间空间之中,形成时空观念。根据相关材料,掌握准确的历史分析方法,拥有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唐朝中外文化交往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先进,文化强盛,产生家国情怀。
1.展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东罗马金币与相关壁画,说明大秦(东罗马帝国)与唐代之间的交往与景教的传播。
2.通过阿拉伯文陶瓷、大食人俑等文物,说明唐朝时期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商业来往与科技交流。
3.展示何家村窖藏出土的玻璃杯与镶金兽首玛瑙杯、波斯银币等文物,说明萨珊波斯文化在唐朝的传播以及波斯王室与唐朝的关系。
2.展示那烂陀寺遗址与玄奘游历考察的地图,说明玄奘抵达天竺后学习、生活、研究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之后的一系列成就。
人教版 七年级 历史 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人教版 七年级 历史 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181b09ee06eff9aff80719.png)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对外交往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唐与新罗的关系、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1)、思考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主要原因,知道对外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了解日本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了解佛教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唐朝政府所起的作用,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
(2)、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贡献值得后人称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唐人街》的相关图片(有美国唐人街、英国唐人街、日本唐人街、悉尼唐人街等)。
出示问题:你认为这些图片的共同之处是什么?通过这些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唐朝对世界的影响深远、唐朝成为中国的象征。
师: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唐朝留给世界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
大唐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大国崛起、走向世界的象征。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一睹大唐中外交往的风采。
(二)、讲授新课:师:唐朝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唐与各国通过商业贸易,互派使者,加强交流与联系,使中国的文明、友谊传向世界,唐朝逐渐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一、遺唐使与鉴真东渡:一名唐朝时期的中国水手跟随日本的船只去了日本。
1、船上载着什么人?他们来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午饭时间到了,水手人生地不熟,找了很久没有发现家餐馆,甚至连卖东西的地方都没找到,原来他来到了“坊”里。
之后他改变了线路,去“市”上找吃的。
进入餐馆后,他更加惊讶了。
菜单上的菜名有许多中国字夹杂在里面,而日本字也和汉字的偏旁很相似。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1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c6158df524ccbff021840c.png)
反映了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经济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
遣唐使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 为“________ 鉴真 ,曾___ 6 次东渡日本,第 的人物是扬州大明寺高僧______
6 次成功,因辛劳而双目失明。他在日本10年,主持修建 ___
俗。
阿倍仲麻吕和鉴真
鉴真像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了解日本、朝鲜半岛、印度的位置
日本的遣唐使及主要路线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㈠
鉴真东渡主要路线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㈡
唐与新罗的关系
唐与新罗的关系
用《西游记》剧照引出玄奘西行
上西天取经
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
玄奘西行
课后活动
课后活动
唐招提 寺。 了________ 新罗 ,朝鲜 2.唐朝进口最多的物产来自_____ _____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天竺,高僧______ 玄奘 西行前往天 3.唐朝时,国人把印度称为_____
《大唐西域记》 竺取经。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____________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交流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交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46756e02d276a201292e61.png)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活泼的情况,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表达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对历史开展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出现交往盛况的原因并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唐朝对外交往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幻灯片显示〕旧金山唐人街:在如今的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都有一条街叫“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幻灯片显示〕唐朝壁画?礼宾图?反映了唐时对外交往的一个场面。
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
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三、讲授新课(一〕遣唐使(出示幻灯片〕同学们,上图是一艘遣唐使船的模型。
隋唐时期曰本人到中国乘坐的就是这样的船。
“遣唐使〞作为一个特殊的词语,已经被中日两国人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曰本“遣唐使〞来华情况。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他们在中国长期学习,与中国诗人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倍仲麻吕〔晁衡〕。
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传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_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_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dd5404c5da50e2524d7fa0.png)
修订人(一)章节题目: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二)课程目标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2、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故事,找出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
3、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基本史实。
难点:牢记鉴真、玄奘的历史功绩。
(三)教学过程Ⅰ.导入新课(约2分钟)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一个师傅仨徒弟》。
提问:歌中的“唐三藏”指谁?“西天取经上大路”中的“西天”指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西游记》是以玄奘西行天竺求学问取真经为背景而虚构的一部小说,故事中的唐僧原型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游记》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玄奘一样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第五课《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就会给你答案。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展示学习目标)Ⅱ.学生自主学习与反馈(约8分钟)根据教师展出的自学提纲阅读教材内容,梳理本课知识点。
完成本课《历史助学》“知识梳理”。
遇到障碍作好标记。
教师提出基础问题检查反馈。
Ⅲ. 小组合作学习(约13分钟)根据下列问题进行合作学习(1)“遣唐使”的由来,他们对日本社会发展的贡献?(2)鉴真东渡对中日交流的贡献,从鉴真东渡日本的艰辛过程中学习他怎样的精神?(3)玄奘在唐朝与天竺的友好交往的贡献?Ⅳ.教师导学(有微课的可渗透微课助学)(约12分钟)(一)遣唐使唐朝时来中国的日本人很多很多,日本先后10多次派赴唐使者来到中国学习交流,这批人叫遣唐使。
有关这部分内容请大家看课本19页。
回答: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唐朝的官制、法律制定等影响了日本。
日本的文字、建筑、服装、习俗等都颇有唐代遗风。
可见唐文化全方位的影响了日本。
)(二)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为取佛经,唐朝时还有一名高僧是东渡日本传播佛学,他就是著名的鉴真和尚。
(投影《鉴真坐像》这时供奉在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坐像。
)让学生看书鉴真东渡一部分内容,结合鉴真东渡图,⑴说说鉴真东渡的经过,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鉴真为什么被称为“天平之甍”?(三)玄奘西行盛唐时,中国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与外国的经济和文化往来十分频繁。
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新人教版)
![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8b0db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1.png)
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材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
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我国对外友好交往的历史事实,以及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上的空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掌握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外来文化的态度,提高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以及这些交流对于世界的影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认识到唐朝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场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古文诗《登鹳雀楼》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唐朝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对于世界的影响。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5.案例分析:以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21张PPT)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185028503d8ce2f00662396.png)
岂能东归而生!”
玄奘西行
1.玄奘西游是哪位皇帝 在位期间?
唐太宗
2.玄奘为什么要西行, 前往天竺?
佛经中有些疑难问题,众 说纷纭,难得定论。
3.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带回大量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0
0 0
0
鉴真和玄奘有什么共同之处?
1、都生活在唐朝,都是僧人, 2、都对唐与邻邦的友谊和文化交流做 出重大贡献, 3、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 尽艰辛, 4、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 精神。
(3)为什么日本会派那么多遣唐使来中国?
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
遣唐使对日本政治、文化、生活有 何影响?
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 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 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动脑筋”:日币与唐币有哪些相似之处?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708年)
想一想: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什么如此广泛和活跃?
展启示时今?期大天,食波的我中斯们国能正从处唐于朝改的革对开外放交,往经中济得高到度什新么发 罗
第一,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广,州坚持 对外开放的政策。 第二,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 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 为己所用。
阿拉伯半岛
天竺
印度半岛
长安
新罗
朝鲜半岛
日本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 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日本遣唐使
(1)什么叫“遣唐使”?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 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pdf)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pdf)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51034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2.png)
讲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定义,包括其主要交流方式和文化成果。
详细介绍唐朝时期佛教、诗歌、科技等方面的对外传播,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案例分析(15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案例进行分析。
- 让学生思考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对现代文化交流的启示和影响。
- 鼓励学生探讨唐朝时期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文化交流中的互动与影响,以及如何促进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 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研究报告或文章。
通过这些拓展与延伸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学生也能够学会从多元角度审视历史问题,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 佛教:玄奘西行、佛教文化的影响
- 诗歌:唐诗的外传、文化交流的作用
- 科技:四大发明的传播、科技进步的影响
- 贸易: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促进
2.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 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
- 提升了唐朝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 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发展和交流方式
3.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启示
- 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
2. 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
3. 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分析的能力,指导学生从多元角度审视历史问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447d9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2.png)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主要讲述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文字,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包括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历史事件。
教材还介绍了唐朝时期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唐朝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唐朝的基本情况,对于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名字有所混淆,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行澄清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和人物,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唐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2.难点: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2.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深入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baf6f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e.png)
2. 鉴真东渡:学生将了解鉴真东渡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
3. 遣唐使:学生将了解遣唐使的背景、组成、任务及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作用。
4. 唐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学生将了解唐朝与周边国家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情况。
3. 价值观:通过学习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4.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5. 时空观念: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运用时空观念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考虑到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历史知识,我们需要分析所教年级的学生层次、知识储备、能力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
5. 唐朝的对外贸易:唐朝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 玄奘西行的目的是什么?他如何将佛经带回中国?
2. 鉴真东渡的原因是什么?他的努力对日本佛教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 遣唐使的作用是什么?通过遣唐使,唐朝与周边国家在哪些方面进行了交流?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具体知识点如下:
1. 玄奘西行:了解玄奘西行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贡献。包括他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历时多年到达印度,学习佛法,并将所学的佛经带回中国,对中印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鉴真东渡:了解鉴真东渡的原因、过程及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包括他如何五次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对日本佛教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32ed2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f.png)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知识与能力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识读《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远播中华文化的品质,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教师:(配乐展示一组图片:唐朝曲辕犁、筒车、科举图、仕女图、唐三彩、敦煌莫高窟等).教师:前几课我们学习了唐朝的历史,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对唐朝的印象吗?学生:繁荣昌盛、强大统一、盛世繁华、博大宏伟、昂扬进取等。
教师:大唐的气息如同春风般扑面而来,盛唐的大门向着四方来者迤逦大开,高度的繁荣造就了它的自信和从容.现在世界各地很多地区都有“唐人街”,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唐朝时期与外国友好往来的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一起去见证唐朝的开放与交流。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一)遣唐使1.概况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遣唐使?(2)为什么日本要派遣唐使来中国?(3)日本共派遣唐使多少批?(4)遣唐使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学生:(阅读教材,回答)(1)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进行学习交流,当时称为“遣唐使”。
(2)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3)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
(4)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师:(总结)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的评价是“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正值“大化改新”,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唐朝封建经济高度发展,自然吸引了日本的注意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90b308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3.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主要讲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
本课内容涉及唐朝与日本、新罗、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流的广泛性以及对外友好往来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认知盲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中的文化交流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历史事件,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实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为例,分析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意义。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思考:唐朝时期,我国与外国有哪些文化交流?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主要历史事件,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
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cee95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c.png)
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新人教版河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材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状况,包括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历史事件,以及唐朝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有一定的掌握。
但对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层次意义和影响可能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历史事件,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
2.掌握唐朝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情况。
3.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交流情况。
2.教学难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深入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唐朝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然后提出本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历史事件,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唐朝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情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34fa5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74.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本节课内容丰富,涵盖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唐朝时期我国对外交往的活跃程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特点及其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授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关于唐朝诗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氛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详细讲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和影响。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历史事件,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947819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e.png)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一篇介绍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课文。
课文从佛教传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
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唐朝的历史背景和一些重要历史事件。
但对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关注中外文化交流对后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关于唐朝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中外文化交流对后世的影响。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如佛教传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一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第一章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7caa09849ec3d5bbfd0a74f7.png)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目录导航
01 目 标 导 航、思 维 导 图 02 知 识 要 点 03 难 点 释 疑、历 史 图 片 04 解历 题史 技图 巧 05 过 关 训 练 06 合 作 探 究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
( B )11.请为下面四幅图片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A.唐朝经济繁荣 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B.唐朝对外交往频繁 D.唐朝科技发达
( C )12.(2019南京)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 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 外交通,非常发达”。材料陈述的是 A.诸子百家争鸣 B.大运河的开通 C.中外交流频繁 D.都市生活繁华
合作探究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 下面材料,小组合作,开展探究。 材料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 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 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 文化的优秀成分,
返回
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 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玄奘西行带回大 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 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C )13.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体现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 A )14.某著名导演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 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 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 C.玄奘西行天竺研习佛经 D.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七年级历史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4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七年级历史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4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dae80fc30912a2161579298c.png)
第一页,共三十四页。
目
录
01 遣唐使
02 鉴真东渡
(dōnɡ dù)
03 玄奘西行
第二页,共三十四页。
01 遣唐使
第三页,共三十四页。
前 言
唐朝时期(shíqī),中国和 日本交流非常频繁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rì běn)派遣使节到中国,称为“遣唐 使”
第四页,共三十四页。
跟随使节(shǐjié)来华的,还有 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
第五页,共三十四页。
遣唐使
十几批
第六页,共三十四页。
遣唐使
最多一次500多人
第七页,共三十四页。
遣唐使
先进制度 大
典籍(diǎnjí)
盛 书法艺术
天文历法
唐
文字(wénzì)
世
建筑技术
第八页,共三十四页。
02 鉴真东渡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1)材料(cáiliào)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
答:玄奘(xuán zàng)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2)他的一生(yīshēng)和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 高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答:那烂陀寺;《大唐西域(Xīyù)记》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四页。
竺
凉州
龟兹
敦煌
长安
曲女城 那烂陀
天竺
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玄奘西行
在佛学(fóxué)最高学 府那烂陀寺游学
遍访天竺名寺,研 习(yán xí)佛法远ຫໍສະໝຸດ 闻名的佛学大师凉州龟兹
敦煌
长安
曲女城 那烂陀
天竺
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知|识|目|标|我|明|确①知道遣唐使;了解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及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等史实。
②认识隋唐时期频繁对外交往的主要原因和影响;知道唐朝在国际上的地位。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右图中双目紧闭的高僧是唐朝的鉴真,你知道他有哪些经历吗?1.遣唐使(1)含义: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________、天文历法、________、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____________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1)概况: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
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2)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________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朝鲜半岛上的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________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________。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________,采用________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________、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朝鲜的________也传入中国。
三、玄奘西行右图人物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为什么不远万里到天竺取经?他为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玄奘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时间:________初年。
2.概况(1)高僧________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2)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贡献(1)为中国________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____________史的珍贵文献。
,预习反馈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1)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 )(2)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3)玄奘西行的目的是向天竺传播大唐文化。
( )(4)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所体现的顽强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快学快记·数字记忆·一部著作:《大唐西域记》。
两个事件: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多方面影响: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钱币、风俗习惯等。
·歌谣巧记·中日关系渊源长,日派遣使来隋唐。
鉴真东渡到日本,文化交流美名扬。
唐与新罗来往多,仿唐建制用科举。
高僧玄奘最杰出,历经艰险到天竺。
西天取经有功绩,写成《大唐西域记》。
素材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素材二:据记载,当时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外交关系,首都侨居有大量外国客商、往来使节、僧侣、学者、留学生等,最多达万人以上。
仅日本的遣唐使就达十多批。
素材三:玄奘踏上了大戈壁,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也无水草,且极易迷路,玄奘感到恐慌,他想回头走,但思前想后,觉得自己一再表示,不到天竺,决不东归一步,怎么能回头走呢?于是又继续向西前进,经过一年的长途跋涉,他终于来到了天竺。
素材四: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
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1)根据素材,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2)结合素材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出现外交盛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结合素材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的对外交往对自身的影响。
·特别提示·(1)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
(2)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唐朝开放与兼容并蓄的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也值得我们借鉴。
(3)要明确唐朝时的中外交往事例与民族交融的不同。
·名师点睛·唐朝中外交流的历史启示①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②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③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 探究点唐朝对外交往出现盛况的主要原因及影响课堂小结课外链接唐招提寺位于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主持修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鉴真东渡日本后,于天平宝字三年(759年)开始主持建造唐招提寺,大约770年竣工。
寺院大门上红色横额“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谦女皇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
御影堂前东面有鉴真墓,院中植有来自中国的松树、桂花、牡丹、芍药、“孙文莲”“唐招提寺莲”“唐招提寺青莲”“舞妃莲”“日中友谊莲”和扬州的琼花等名花异卉。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靠遣唐使进行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日本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汉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2.下面是小强搜集到的图片,由此判断,他正在研究的历史课题是( )A.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B.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关系C.唐蕃友好关系的发展D.唐朝与天竺的友好交流3.“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
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
”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
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 A.玄奘B.鉴真C.戒贤D.戒日王4.下图佛座侧面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
“三藏法师玄奘”的历史功绩是( )A.出使西域B.西行取经C.七下西洋D.东渡日本5.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的印度历史,下列书籍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B.《西游记》C.《大唐西域记》D.《汉书》6.某同学对比了鉴真和玄奘的共同点,其中错误的是( )A.都是为了去国外求取佛经B.都历经磨难,九死一生C.都是唐朝对外交往的杰出人物D.都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7.下面两幅图片中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8.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9.某班级准备通过课本剧形式来体现唐朝的对外交往活动,下列不应该出现在此剧中的一幕是( )A.日本遣唐使觐见唐朝皇帝B.鉴真在唐招提寺讲经C.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D.玄奘回国后与皇帝讲述路上的见闻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海内统一,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
外国来使中,也有一部分由盐城、海口登陆,转道内河、陆道而抵长安。
材料二(1)唐朝时日本向中国派遣外交使团的目的是什么?简要说明唐朝对日本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简要介绍他们的事迹。
(3)唐朝时世界各国与我国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材料二历经艰险求佛法,西游天竺美名传。
历尽心血成典籍,佛学史学共珍藏。
(1)材料一诗中“盲目航东海”指的是什么?诗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2)玄奘西行后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主要著作是什么?这部著作有什么价值?(3)你从这两位历史人物身上看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发?详解详析【自主学习】一 1.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制度文字日本社会2.中日二留学生首位政治制度科举制医学音乐三 1.贞观2.玄奘那烂陀寺3.佛教大唐西域记中外交流【预习反馈】(1)×(2)√(3)×(4)√【要点探究】探究点(1)交流国家众多;往来人数众多;交往频繁;双向交流。
(2)①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唐朝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科技世界领先,对很多国家和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③唐朝对外交通发达,这为唐朝与各国的友好交往提供了重要的客观条件。
(3)密切了唐朝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丰富了唐朝文化;有利于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互补。
【课时作业】1.C 2.A 3.B4.B [解析] 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出使西域的是西汉的张骞,七下西洋的是明朝的郑和,东渡日本的是唐朝的鉴真。
5.C6.A [解析] 玄奘西行天竺是为求取佛经,而鉴真东渡日本是为传播唐朝文化,故A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7.B 8.C 9.C10.(1)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到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名校名师推荐…………………………………………………(2)图(a):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图(b):玄奘;到天竺求取佛经,回国后又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3)因为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唐朝统治者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当时东西方交通便利等。
11.(1)鉴真东渡日本。
表明了传播到日本的唐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大唐西域记》。
这部书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3)看到了他们坚忍不拔、不畏艰险和潜心钻研的精神。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牢记“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事坚持不懈、不畏困难,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