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约分+乘除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2分式的加减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2分式的加减15.2.2.2分式的混合运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https://img.taocdn.com/s3/m/f13028c94afe04a1b071dea7.png)
第2课时分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分式混合运算步骤的过程,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新问题,获得成就感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勇气.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分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学习了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化简:.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1分式乘除混合运算
典例1化简:.
[解析]原式=-=-.
探究点2分式混合运算
第 1 页共 2 页
典例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5.
[解析]原式=
=
=-(x-2)
=-x+2.
当x=5时,原式=-5+2=-3.
探究点3化简求值
典例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的值从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中选取.
[解析]由不等式组可解得-1<x≤2.
∵x是整数,
∴x=0或1或2.
∴原式==(x+2)·,
当x=0时,原式=0.
当x=2时,原式=.
当x=1时,原式=.
三、板书设计
分式混合运算
分式混合运算
◇教学反思◇
本节是一节习题课,内容是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把握运算顺序.不少学生在分式运算中出错,就是因为不重视审题,题没看完就动笔计算,或者受题中部分算式的特殊结构的影响而不遵循运算顺序,如化简,就常出现乱约分而不遵循运算顺序的典型错误,要同学通过练习、板演充分暴露问题所在,纠正,最后总结出容易忽视和出错的地方,提醒自己.
第 2 页共 2 页。
15.2.1.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15.2.1.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d8946f702b160b4e777fcf0c.png)
m
工作效率是 b 公顷/天,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
n
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a
b )倍.
mn
以上两类式子是 什么运算?
15.2分式的运算(第1课时)
自主探究:
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 归纳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
分式乘除法法则:
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 做积的分母。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后与被除式相乘。
鲁班在这里就悄悄运用了我们数学上 的一种重要方法,同学们知道吗?
(1) 32 54 = 23 54 (2) 7592=5729
猜一猜
(3) 2 4 = 2 5 = 2 5 3 5 3 4 34
上述运算,我们熟悉吗?体现了什么 法则?
能用文字表述吗?
1.化(简 x yx2)x22xxy yy2xx2y = -y
2、当 x 2004, y 200时 5 求 x4 y4 yx 的值
x2 2xy y2 x2 y2
先化简 再求值
原式= -(x+y)=-(2004+2005)=-4009
小结
(1)分式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
a2 1 a 1 2
∴ “丰收2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2)
500
(a1)2
500
a2 1
500
(a1)2
a2 1
500
(a 1)(a 1)
(a 1)2
a a
1. 1
丰收2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丰收1号”
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 a 1 倍 . a 1
拓展:
问题1 一个长方体容器的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
《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精品教学方案
![《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精品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96db2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f.png)
第十五章分式15.2.1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2.能熟练地进行分式乘方及乘、除、乘方混合运算;3.经历乘方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等数学能力;4.通过乘方以及分式乘、除、乘方混合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式乘方运算法则的运用,分式乘除法以及与乘方的混合运算.难点:分式乘方法则及混合运算的准确使用.三、教学用具多媒体等.四、教学过程设计423⎛⎫= ⎪⎝⎭22223333⨯⨯⨯=22223333⨯⨯⨯=⨯⨯⨯1681.2222233333nn ⎛⎫=⨯⨯⨯⨯⎪⎝⎭个.教师活动:衔接分数乘方的回顾,引导学生根据分式的乘法运算写出运算过程,并设出疑问:多个相同分式的乘法,是否可以简写呢? 回顾板书:3355x x y y ⋅=3355x xy y ⋅=⋅22925x y . 333555x x x y y y ⋅⋅=333555x x xy y y⋅⋅=⋅⋅3327125x y . 33335555x x x x y y y y ⋅⋅⋅=33335555x x x xy y y y ⋅⋅⋅=⋅⋅⋅4481625x y . 35nx y ⎛⎫ ⎪⎝⎭33335555n x x xxy y y y⋅⋅⋅⋅个环节二探究新知【探究】教师活动:带领学生根据乘方的意义和分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让学生了解字母可以表示数,最后类比数的乘方,得出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2()a =b a a b b⋅ a a=b b ⋅⋅ 22a =b . 3()a =b a a a b b b ⋅⋅ a a a=b b b⋅⋅⋅⋅ 33a =b . 10()a=b10a a a b b b ⋅⋅⋅个1010a a a=b b b⋅⋅⋅⋅⋅⋅个个 1010a =b . ()n a=bn a a a b b b ⋅⋅⋅个n n a a a=b b b⋅⋅⋅⋅⋅⋅个个n n a =b .集体回答通过类比分数的乘方,归纳总结分式的乘方,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目的,培养学生类比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n ab b b ⋅⋅⋅个nna a a==b b b⋅⋅⋅⋅⋅⋅个个nnab=nnab.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分别表示分子与分母,它们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巩固例题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5.2分式的运算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5.2分式的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9a2e8db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5.png)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5.2 分式的运算一. 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15.2分式的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性质和分式的化简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分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需要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式的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具备了分式的基本知识,对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进行分式的运算时,还存在着对运算规则理解不深,运算步骤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式运算的规则,明确运算的步骤,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式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对分式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的掌握和运用。
2.教学难点:分式运算步骤的清晰和运算规则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总结,深入理解分式的运算规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分式的运算学习。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通过讨论和总结,明确分式运算的步骤。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运算的规则。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提升,明确分式运算的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板书中,可以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用图示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一目了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2.1:分式的乘除法课件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2.1:分式的乘除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1a71329ec3d5bbfc0a7411.png)
分 乘分 ,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2)12xy8x2y 5a
解:原式
12xy 5a
8
1 x2
y
12xy 5a 8x2 y
3 10 ax
巩固 练习
(3) xy yx ; xy xy
解:原式 x y -(x y) ; xy xy
(x y)(x y) (x y)(x y)
分 乘分 ,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一定要注意符号变化呦!
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先分解因式便于约分的进行
3a16b 分 的乘法法则:
解:原 式 分 的乘法法则:
2
4b9a (3)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应用;
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
分数除以分数,把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数相乘。
2 分式运算的结果通常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4 xy (3)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应用; 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先分解因式便于约分的进行 2
3 3 分 乘分 ,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6 x y 分 乘分 ,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先分解因式便于约分的进行
分 的乘法法则:
(3)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应用;
4xy 分 的除法法则:
解:原 式 (2)运用法则时注意符号变化;
(3)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应用;
3
3y2x (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先分解因式便于约分的进行
分 乘分 ,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分 乘分 ,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分式》15.2 分式的运算 15.2.1 分式的乘除 15.2.1.1 分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分式》15.2 分式的运算 15.2.1 分式的乘除 15.2.1.1 分](https://img.taocdn.com/s3/m/0f073dce87c24028905fc372.png)
15.2分式的运算15.2.1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那么,运用法那么进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教学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运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观察以下运算:.猜一猜=?=?二、合作探究探究点1分式的乘法典例1化简分式的结果是()A. B. C. D.[解析]进展分式乘除法运算时,先约分,再化简即可..[答案] B变式训练计算的结果是()A.-1B.0[解析]原式==1.[答案] C探究点2分式的除法典例2化简的结果是()A.a2B.C. D.[解析]先将分子因式分解,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后约分即可.原式=.[答案] D变式训练计算:,其结果正确的选项是()A. B.C. D.[答案] D探究点3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典例3计算的结果是()A. B.-C. D.-[解析]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根据分式的乘法法那么计算、约分即可.=-.[答案] B【技巧点拨】做分式乘除混合运算时,一般是先统一为乘法运算,所以分式乘除法的运算,归根到底是乘法的运算,运算的最后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计算÷(y-x)·.[解析]÷(y-x)·.三、板书设计分式的乘除分式的乘除◇教学反思◇在分式的乘除法这一课的教学中,仍然采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示学生分式的乘除法法那么与分数的乘除法法那么类似,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那么.学生反响较好,能根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除法法那么;要让学生明确分式乘除运算的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最后的结果是要化简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e8193bd44b73f242326c5f65.png)
2.运算中的注意事项.
数的乘方的运算方法,然后采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得出分 1第2分课式时的乘分除式(的2课乘时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
教2.材运第算14中6的页注习意题事15项. .
本例题是本节课运算题目的拓展,对于(1)指数为字母, 不过方法不变;(2)(3)是较复杂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要进 一步让学生熟悉运算顺序,注意做题步骤.
教学设计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139页练习第1,2题. 五、课堂小结 1.分式的乘方法则. 2.运算中的注意事项.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146页习题15.2第3题.
分第式2课的时除法分法式则的:乘分方式及除乘以方分与式乘,除把的除混式合的运分算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1第.2课分式时的分乘式除的法乘法方则. 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 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 教分材式第 的1乘3法9页法练则习:第分1式,乘2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用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
2x 3 x 教材第139页练习第1,2题. 解: ÷ · 2.理解分式乘方的原理,掌握乘方的规律,并能运2用乘方规律进行分式的乘方运算. 5x-3 25x -9 5x+3 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第1 2分课式时的分乘除式(的2课乘时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2
2x 25x -9 x 教材第139页练习第1,2题. = · · 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及乘方与乘除的混合运算 5x-3 3 5x+3 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3)确定分式的符号,然后约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 分式的乘除(一)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 分式的乘除(一)](https://img.taocdn.com/s3/m/0fb4514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b.png)
15.2.1 分式的乘除(一) 课堂导案
2xy 1
15.2.1 分式的乘除(一) 课堂导案
15.2.1 分式的乘除(一) 课后练案
x
6.计算:
x3 y2
·
y 2x2
=__2__y__.
7.计算:
ab a+b
·
a+b a
=___b___.
8.计算:
2a2b c
÷
4acb22=___a2_cb____.
15.2.1 分式的乘除(一) 课后练案
(3)
a-1 a-2
·
a2-4 a2-2a+1
÷
1 a2-1
;
(4)
x2-16 x2+4x+4
÷
x+4 x+2
·
x+2 2x-8
.
15.2.1 分式的乘除(一) 课后练案
12.化简后求值:已知a=2- 2,b=2+ 2,
求
a3b+a2b2 a2+2ab+b2
4 15
,…,若10+
a b
=102×
a b
(a,
b为正整数),求分式 a2+2ab+b2 的值. ab2+a2b
感谢聆听
第十五章
分式
15.2.1 分式的乘除(一)
15.2.1 分式的乘除(一)
1 …核…心……目…标..… 2 …课…前……学…案..… 3 …课…堂……导…案..… 4 …课…后……练…案..… 5 …能…力……培…优..…
15.2.1 分式的乘除(一) 核心目标
理解并掌握分式 的乘除法则,能熟练运 用法则进行运算.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1 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2.1 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c673e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6.png)
15.2
分式的运算
15.2.1 分式的乘除
第1课时
导入新知
通过前面分式的学习,我们知道分式和
分数有很多的相似性,如基本性质、约分和
通分.那么在运算上它们有相似性吗?
素养目标
2.能准确地进行分式的乘除法的计算.
1.知道并熟记分式乘除法法则.
探究新知
知识点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500
a 2 -1 a +1
2
(2)
=
=
.
2
2
(a -1) a -1 (a -1) 500
a -1
∴“丰收2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丰收1号”小麦的
单位面积产量的
倍.
巩固练习
取一条长度为1个单位的线段AB,如图
第一步,把线段AB三等分,以中间
的一段为边作等边三角形,然后去掉这
一段,就得到由4条长度相等的线段组
则,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
怎样用字母来表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呢?
探究新知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a c
ac
a
c
a d
a d
;
.
b d
bd
b
d
b c
bc
乘法法则:
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
分母.
除法法则: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
相乘.
C.ab
D.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
1.化简
A.
2.计算:
清丰县X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1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课件
![清丰县X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2分式的运算15.2.1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7631fa7cd184254a353550.png)
考点三 : 勾股定理的应用 14.(2019·南京)无盖圆柱形杯子的展开图如下图.将一根长为20 cm的细 木筷斜放在该杯子内 , 木筷露在杯子外面的部分至少有___5__ cm.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 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 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C.在△ABC 中,若 a=35 c,b=45 c,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D.在△ABC 中,若 a∶b∶c=3∶2∶4,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8.在△ABC中 , AB=n2+1 , AC=2n , BC=n2-1(n>1) , 那么这个三角形
是( C)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15.如下图 , 铁路MN和公路PQ在点O处交汇 , 公路PQ上有一点A距离O点 240 m , 点A到MN的距离是120 m.如果火车行驶时 , 周围200 m以内会受到 噪音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上沿ON方向以72 km/h的速度行驶时 , A 处受噪音影响的时间是多少 ?
解 : 作AD⊥MN于点D , 并作AB=AC=200 m交MN于点B , C.因为AD=120 m , 所以BD=160(m) , BC=160×2=320(m)=0.32(km) , t=0.32÷72×3600 =16(s).答 : A处受噪音影响的时间是16 s
解 : 〔2〕 500 500 (a-1)2 a2-1
=
500
a2-1
(a-1)2 500
= a+1 . a -1
所以,“丰收2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是
“丰收1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
a a
+ -
八年级上册数学15.2.1第2课时分式的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级
![八年级上册数学15.2.1第2课时分式的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级](https://img.taocdn.com/s3/m/909ed64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7.png)
乘方
(x - y)2 x2 y2
(x2
y2)
(x
x3 - y)3
除法变乘法
(x - y)2 (x y)( x y) x3
x2 y2
(x - y)3
分解因式
x2 xy y2 .
乘法、约分
探索新知
知识点2 分式的乘方
含有乘方的分式乘除混合运算的步骤 (1)先算分式的乘方; (2)除法变乘法; (3)若分子或分母为多项式,要分解因式; (4)进行乘法运算,约分得到结果.
第十五章 分式
15.2.1 分式的乘除
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探索新知-课堂小结-课堂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练分式的乘除法则,会进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重点) 2.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方法则.(重点) 3.能熟练运用分式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会进行含乘方的分式的乘 除混合运算.(难点)
(x
3)(x
3)
1.
课堂练习
7.(1)化简:a a
2 2
-
4 a
(
a -1 a2
)2
a a2
2 1 2a
.
解:原式 (a 2)(a 2) a(a 1)
a 12 a 22
a(a 2) (a 1)(a 1)
a a
2 1
.
1
(2)当a=5时,其结果为 2 .
(3)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数作为a的值,则a不可以取 0,±1,-.2
(2)( 3xy 2 )3; 4z
解:(1)
( 2a2b )2 3c
( 2a 2b) 2 (3c)2
4a4b2 9c2
;
15.2.1《分式的乘除1》教案-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5.2.1《分式的乘除1》教案-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fd1c6b8a45177232e60a2c9.png)
15.2.1《分式的乘除1》【课标内容】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运算。
【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十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是在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分式加减法和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针对我班学生,大部分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起来困难比较大,所以,课堂内容的设置相对小一些,由最简单的题目,一点点的上梯度,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以照顾到所有的学生。
【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法则.2.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教学重点】会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乘除法运算【教学方法】五步教学法、复习引入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预习新学阅读教材P 135~137,完成预习内容.1.问题1和问题2中的v ab ·m n ,a m ÷b n怎么计算? 2.复习回顾:(1)23×45=2×43×5=815. (2)57×29=5×27×9=1063. (3)23÷45=23×54=2×53×4=1012=56. (4)57÷29=57×92=5×97×2=4514. 【设计意图】 给出几个分数的乘除运算回顾分数乘除运算法则,如果把数字换成字母让同学们想一下该怎样运算。
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1.两个分数相乘,把________相乘的________作为________,把________相乘的积作为________;2.两个分数相除,把除数的分子、分母________后,再与被除数________.3.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总结出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1)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________,分母的积作为积的________;(2)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________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表达:a b ·c d =a·c b·da b ÷c d =a b ·d c =a·d b·c【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可以很容易的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数学八年级上册《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
![数学八年级上册《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80c5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2.png)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3分钟)
1.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法则分别是什么?
2.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_____ _____ ___ ___ ____ 。
3.大胆猜一猜:分数的混合运算与分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___ (是
否)相同。
二.自主学习(7分钟)
课本141例7,
归纳:(1)分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
况下,按从左到右的方向,先(),再(),然后( ). 有
括号要按 ( )的顺序.
(2)混合运算后的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最后的结果
是=).分子或分的系数是负数时,要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
面.结果要化为最简分式。
三.例题讲解(20分钟)
计算(1)
(2)
(3)
(4)(+)÷()
(5)(-)÷ 四.当堂自测(10分钟)
计算(1)
(2) 五.课时小结(2分钟)
六.分层作业(1分钟)
x
x x x x 22)242(2+÷-+-)11()(
b a a b b b a a -÷---)2
122()41223(
2+--÷-+-a a a a 21-a 2122---a a a 2
-a a 2x
x x 222-+4
412+--x x x x x 4-)1)(1(y
x x y x y +--+22242)44122(a
a a a a a a a a a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2 分式的运算(5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2 分式的运算(5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8d1ad44453610661fd9f45b.png)
15.2 分式的运算 15.2.1 分式的乘除 第1课时 分式的乘除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对比的过程,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增强对法则的理解与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过程,提高对比、归纳的能力,培养从已学知识中推导新知识的习惯.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35~P137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式子表示为a b ·c d =a ·c b ·d.2.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表示为a b ÷c d =a b ·d c =a ·db ·c.3.分式的乘除法运算,运算结果应化为最简分式.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1)c 2ab ·a 2b 2c ; (2)y 7x ÷⎝⎛⎭⎫-2x .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解答】(1)原式=a 2b 2c 2abc =abc .(2)原式=y 7x ·⎝⎛⎭⎫-x 2=-xy 14x =-y 14.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分式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运算结果应化为最简分式.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计算a 2-1(a +1)2÷a -1a ,结果正确的是( D )A.12 B .a +1a +2C .a +1aD .a a +12.计算: (1)x 2y x 3·⎝⎛⎭⎫-1y ; (2)a 2-4b 23ab 2·ab a -2b ;(3)x 2-x x -1÷(4-x ); (4)42(x 2-y 2)x ·-x 235(y -x )3.解:(1)原式=-x 2y x 3y =-1x.(2)原式=(a +2b )(a -2b )3ab 2·ab a -2b =a +2b3b .(3)原式=x (x -1)x -1·14-x =x4-x.(4)原式=42(x +y )(x -y )x ·x 235(x -y )3=6x (x +y )5(x -y )2.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已知(a +b -2)2+||1-a =0,求4a 2-ab 16a 2-8ab +b 2·2a的值. 【互动探索】利用已知等式求出a 、b 的值→计算分式的乘法,化简所求式子→代入a 、b 值进行计算.【解答】∵(a +b -2)2+||1-a =0,∴⎩⎪⎨⎪⎧ a +b -2=0,1-a =0.解得⎩⎪⎨⎪⎧a =1,b =1.4a 2-ab16a 2-8ab +b 2·2a =a (4a -b )(4a -b )2·2a =24a -b. 将a =1,b =1代入上式,得原式=24a -b =24-1=23.【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b 的值后,要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进行计算.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2课时 分式的乘方及乘除混合运算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式的乘方法则,掌握分式乘方与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经历计算、思考、归纳的过程,归纳出分式的乘法法则,通过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和乘方运算,加深对分式乘除法法则和乘方法则的记忆,并了解乘方与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归纳分式乘方法则的过程,养成归纳意识,通过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和乘方法则进行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分式的乘方法则和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和乘方法则正确计算.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38~P139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教材第138页“思考”:⎝⎛⎭⎫a b 2=a 2b 2;⎝⎛⎭⎫a b 3=a 3b 3;⎝⎛⎭⎫a b 10=a10b 10.2.分式的乘方法则: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用字母表示:⎝⎛⎭⎫a b n =a nb n . 3.分式的乘除法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法.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2x -64-4x +x 2÷(x +3)·(x +3)(x -2)3-x.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类比整式的乘除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分式混合运算. 【解答】原式=2x -64-4x +x 2·1x +3·(x +3)(x -2)3-x =2(x -3)(2-x )2·1x +3·(x +3)(x -2)3-x =2(x -3)(x -2)2·1x +3·(x +3)(x -2)-(x -3)=-2x -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计算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时,先统一为乘法运算,再依次进行计算.【例2】计算:(1)⎝⎛⎭⎫-2b 2a 33; (2)⎝⎛⎭⎫c 3a 2b 2÷⎝⎛⎭⎫c 4a 3b 2·⎝⎛⎭⎫c a 4.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分式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当式子里同时有乘除法和乘方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解答】(1)原式=(-2b 2)3(a 3)3=-8b 6a 9.(2)原式=c 6a 4b 2÷c 8a 6b 2·c 4a 4=c 6a 4b 2·a 6b 2c 8·c 4a 4 =c 2a2.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分式乘方时,注意分子、分母分别乘方,式子中有乘除法与乘方时,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法.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已知⎝⎛⎭⎫x 3y 22÷⎝⎛⎭⎫-x y 32=6,则x 4y 2的值是( A ) A .6 B .36 C .12 D .32.计算:(1)3ab 22x 3y ·⎝⎛⎭⎫-8xy 9a 2b ÷3x (-4b ); (2)3(x -y )2(y -x )3·(x -y )4÷9y -x ; (3)⎝⎛⎭⎫c 3a 2b 2÷⎝⎛⎭⎫c 4a 3b 2÷⎝⎛⎭⎫a c 4; (4)⎝⎛⎭⎫a -b ab 2·⎝ ⎛⎭⎪⎫-a b -a 3·(a 2-b 2). 解:(1)16b 29ax 3.(2)(x -y )43.(3)c 2a 2. (4)a (a +b )b 2.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许老师讲完了分式的乘除一节后,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若x =-2018,求代数式x 2-4x 2+x +1÷x 2-2x x 3+x 2+x ·1x +2的值.小明通过计算,发现题目中的x =-2018是多余的.你认为小明的发现是否正确?【互动探索】先计算分式乘除运算的值→验证分式乘除运算的结果与x 的关系. 【解答】x 2-4x 2+x +1÷x 2-2xx 3+x 2+x ·1x +2=(x +2)(x -2)x 2+x +1·x (x 2+x +1)x (x -2)·1x +2=1.∴代数式x 2-4x 2+x +1÷x 2-2xx 3+x 2+x ·1x +2的值是一个定值,与x 的取值无关.故小明的发现是正确的.【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将代数式化简后,如果结果是一个常数,那么该代数式的值与其中字母的取值无关.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5.2.2 分式的加减 第3课时 分式的加减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并能正确计算分式加减法. 2.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计算步骤,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思考、类比、归纳的过程,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在掌握分式通分的基础上,掌握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比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养成类比思考的习惯,通过运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加减法运算,提高运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 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计算步骤.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39~P140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 1.观察填空: (1)15+25=35; (2)15-25=-15; (3)12+13=36+26=56; (4)12-13=36-26=16.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把分子相加减. 2.类比分数的加减,你能说出分式的加减法则吗? (1)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字母表示为a c ±b c =a ±bc.(2)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用字母表示为a b ±c d =ad bd ±bc bd =ad ±bcbd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 (1)x +3y x 2-y 2-x +2yx 2-y 2; (2)1a +3+6a 2-9; (3)m +2n n -m -n m -n +2m n -m ; (4)1x -3+1-x 6+2x -6x 2-9.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异分母分式相加减时,应该注意什么?【解答】(1)原式=x +3y -(x +2y )x 2-y 2=5yx 2-y 2. (2)原式=a -3(a +3)(a -3)+6(a +3)(a -3)=a +3(a +3)(a -3)=1a -3. (3)原式=m +2n n -m +n n -m +2mn -m=3m +3n n -m.(4)原式=2(x +3)2(x +3)(x -3)+(1-x )(x -3)2(x +3)(x -3)-122(x +3)(x -3)=-(x 2-6x +9)2(x +3)(x -3)=-x -32x +6.【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异分母分式相加减时,首先要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C ) A.a a -b -b b -a=1 B .m a -n b =m -n a -bC.a 2a -b -b 2a -b =a +b D .b a -b +1a =1a3.计算: (1)3a +2b 5a 2b +a +b 5a 2b ;(2)b 2a -b +a 2b -a; (3)3b -a a 2-b 2-a +2b a 2-b 2-3a -4b b 2-a 2; (4)x x -y +x x +y -x 2x 2-y 2. 解:(1)4a +3b5a 2b .(2)-a -b .(3)a -3ba 2-b 2. (4)x 2(x +y )(x -y ). 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已知3x +4x 2-x -2=A x -2-B x +1,其中A 、B 为常数,求4A -B 的值.【互动探索】要求4A -B 的值,需要先求出A 与B 的值.通过化简等式右边,再对比可求出A 、B 的值.【解答】Ax -2-Bx +1=A (x +1)(x +1)(x -2)-B (x -2)(x +1)(x -2)=(A -B )x +(A +2B )(x +1)(x -2).因为3x +4x 2-x -2=Ax -2-Bx +1=(A -B )x +(A +2B )(x +1)(x -2),所以⎩⎪⎨⎪⎧A -B =3,A +2B =4.解得⎩⎨⎧A =103,B =13.故4A -B =4×103-13=13.【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通过对比等式中等号两边的分式,得出关于A 、B 的二元一次方程,求出A 、B 的值,从而求解.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第4课时 分式的混合运算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1.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正确计算分式的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计算、对比、归纳的过程,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明确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分数的混合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比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得出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养成类比思考的习惯,通过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提高运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分式的混合运算.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41~P142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1.分式的混合运算,关键是弄清运算顺序,与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混合运算一样,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运算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地运用运算法则,灵活地运用运算律,使运算尽量简便.2.分式运算与分数运算一样,结果必须化为最简,能约分的要约分,保证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1)x x -y ·y 2x +y -x 4y x 4-y 4÷x 2x 2+y 2; (2)⎝⎛⎭⎫2a b 2·1a -b -a b ÷b 4; (3)⎝⎛⎭⎪⎫x +2x 2-2x -x -1x 2-4x +4÷4-x x.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分式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计算. 【解答】(1)原式=xx -y ·y 2x +y -x 4y(x 2+y 2)(x 2-y 2)·x 2+y 2x2=xy 2(x -y )(x +y )·-x 2yx 2-y 2=xy (y -x )(x -y )(x +y )=-xy x +y .(2)原式=4a 2b 2·1a -b -a b ÷b 4=4a 2b 2(a -b )-4a b2=4a 2-4a (a -b )b 2(a -b ) =4abb 2(a -b )=4ab (a -b ).(3)原式=[x +2x (x -2)-x -1(x -2)2]·x -(x -4) =[(x +2)(x -2)x (x -2)2-x (x -1)x (x -2)2]·x -(x -4)=x 2-4-x 2+x x (x -2)2·x -(x -4)=-1x 2-4x +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分式混合运算,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注意结果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若代数式⎝⎛⎭⎫A -3a -1·2a -2a +2的化简结果为2a -4,则整式A =( A ) A .a +1 B .a -1 C .-a -1 D .-a +12.计算:(1)⎝⎛⎭⎫x 2x -2+42-x ÷x +22x ; (2)⎝⎛⎭⎫a a -b -b b -a ÷⎝⎛⎭⎫1a -1b ; (3)⎝⎛⎭⎫1+y x -y ⎝⎛⎭⎫1-xx +y ;(4)⎝⎛⎭⎫x 2y 2·y 2x -x y 2·2y 2x.解:(1)2x . (2)-ab (a +b )(a -b )2. (3)xy x 2-y 2. (4)x -16y 8y.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先化简⎝⎛⎭⎫1-1x -1÷x 2-4x +4x 2-1,再从不等式2x -1<6的正整数解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代入求值.【互动探索】先化简代数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从解集中选择一个数代入求值. 【解答】原式=x -2x -1÷(x -2)2(x +1)(x -1)=x +1x -2.由2x -1<6,得x <72.故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1,2,3.当x =3时,原式=x +1x -2=3+13-2=4.【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选择x 的值时,要使每个分式都有意义. 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5.2.3 整数指数幂(第5课时)一、基本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2.掌握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的正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思考、计算、对比的过程,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将正整数指数幂的性质推广到任意整数,从而掌握整数指数幂的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比正整数幂的性质,结合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推导出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养成类比思考的习惯,通过运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的正数,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二、重难点目标 【教学重点】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小于1的正数.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5 min 阅读】阅读教材P142~P145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3 min 反馈】 一、负整数指数幂1.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有:(a ≠0,m 、n 为正整数) (1)a m ·a n =a m +n ; (2)(a m )n =a mn ; (3)(ab )n =a n b n ; (4)a m ÷a n =a m -n ; (5)⎝⎛⎭⎫a b n =a nb n ; (6)a 0=1.2.负整数幂:一般地,当n 是正整数时,a -n =1a n(a ≠0),这就是说,a -n (a ≠0)是a n 的倒数.二、科学记数法1.绝对值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是正整数.n 等于原数的整数数位减去1.(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0=102;2000=2.0×103;33000=3.3×104.2.类似地,我们可以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些绝对值小于1的数,即将它们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n 是正整数,1≤|a |<10)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1=1×10-2;0.001=1×10-3;0.0033=3.3×10-3. 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 【例1】计算: (1)x 2y -3(x -1y )3;(2)(2ab 2c -3)-2÷(a -2b )3;(3)3a -2b ·(2ab -2)-2;(4)4xy 2z ÷(-2x -2yz -1).【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利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解答】(1)原式=x 2y -3x -3y 3=x -1y 0=1x .(2)原式=14a -2b -4c 6÷(a -6b 3)=14a 4b -7c 6=a 4c 64b 7.(3)原式=3a -2b ·14a -2b 4=34a -4b 5=3b 54a4.(4)原式=-2x 3yz 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利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结果负整数指数幂写成分数的形式.【例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0001; (2)0.00024; (3)0.0000000035.【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正数,一般形式是怎样的? 【解答】(1)0.0000001=1×10-7. (2)0.00024=2.4×10-4. (3)0.0000000035=3.5×10-9.【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小于1的正数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是正整数.【例3】计算:(1)(2×10-6)2·(3×10-4);(2)(3×10-5)3÷(10-3)-2.【互动探索】(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关计算应该注意些什么?【解答】(1)(2×10-6)2·(3×10-4)=(4×10-12)·(3×10-4)=12×10-16=1.2×10-15. (2)(3×10-5)3÷(10-3)-2=(27×10-15)÷106=27×10-21=2.7×10-20.【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有关计算,结果应符合科学记数法.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计算(-π )0÷⎝⎛⎭⎫-13-2的结果是( D ) A .-16B .0C .6D .192.计算:(1)(m 3n )-2·(2m -2n -3)-2;(2)(2xy -1)2·xy ÷(-2x -2y );(3)⎝⎛⎭⎫b a -2·⎝⎛⎭⎫a b 2; (4)(2m 2n -1)2÷3m 3n -5.解:(1)n 44m 2.(2)-2x 5y 2.(3)a 4b 4.(4)43mn 3.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0021; (2)0.00000034; (3)0.00102. 解:(1)2.1×10-5. (2)3.4×10-7. (3)1.02×10-3.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 (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15.2.1分式的乘除(第一课时)教案
![15.2.1分式的乘除(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fce81487c24028915fc3a2.png)
课堂解决方案教学详案15.2.1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设计说明】本节课从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式乘除运算是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故以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利用表格给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更利于学生的对比和理解;例题采取学生自主运用新知识代替单纯的教师讲授,这是教学方法的一大尝试。
本节课采取把自主权交给学生,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
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认识。
3、教学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
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运算。
【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出示多媒体)活动1:问题1 :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器,其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时,水面的高度为多少?问题2:大拖拉机m天耕地ahm2,小拖拉机n天耕地b hm2,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师生活动:学生根据题意,分别列出问题1、问题2所求的数量关系式为:问题 1:求得容积的高:问题2: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两式的特点得出它们分别是分式的乘法和分式的除法。
从上面的问题可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时需要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那么分式的乘除是怎样运算的呢?这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活动2 :类比联想,探究新知计算下式:类比分数的乘除法则猜想分式的乘除法则本环节的任务:让学生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比探究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金牌导学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8)
![金牌导学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8)](https://img.taocdn.com/s3/m/779ebc5ca98271fe910ef9cd.png)
第十五章
分式
金牌导学案 15.2.1.2 分式的乘除(二)
15.2.1.2 分式的乘除(二)
1 …核…心……目…标..… 2 …课…前……预…习..… 3 …课…堂……导…学..…
15.2.1.2 分式的乘除(二) 核心目标
会根据分式乘方的运算性 质熟练进行分式的乘方运算, 能应用分式的乘除法则进行混 合运算.
a2 b
c2 ab
2
bc a
4
;
(2)
y2 2x
y x2
3
1 xy
3
.
感谢聆听
15.2.1.2 分式的乘除(二) 课前预习
1.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
2.分式乘方法则是__分__式__乘__方__要__把__分__子__、__ __分__母__分__别__乘__方____.
15.2.1.2 分式的乘除(二) 课堂导学
【例1】计算:(1)
b3
2a2
2
;(2)
b 3a
2
【例2】计算:
a3 2b
2
a2 b
3
b 2
【解析】首先计算乘方,然后再统一成乘法, 约分相乘即可.
15.2.1.2 分式的乘除(二) 课堂导学
【答案】解:原式= a6 4b2
a6
b3
b 2
a6 b3 b
b2
4b2
a6
2
8
【点拔】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一般是统一为乘法 运算,如果有乘方,还应根据分式乘方法则先乘 方,即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然后再进行乘除 运算.
15.2.1.2 分式的乘除(二) 课堂导学
4.计算: b
a
a3 b2
分式的乘除法公开课
![分式的乘除法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103757b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5.png)
练习2计算:
3a3b 25a2b 10ab a2 b2
注意:
3. 在进行分式运算时,如果分式的分子或 分母有多项式,且多项式能因式分解, 一般先因式分解,再进行约分,化简成 最简分式或整式.
(1) x y x y xy yx
典例讲解
(1)aa2242aa注意14:aa214;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整 式约分得-1.
2.分式的乘除法则a: c ac ; acadad
b d bd b d b c bc
3.注意: ①结果需约分,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②符号问题; ③把整式的分母看作1; ④能因式分解的多项式要先因式分解. ⑤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整式约分得-1.
01
课本P138第2、3题计算.
02
作业布置
单击添加副标题
知识是引导人生 到光明与真实境 界的灯烛。用知 识的甘露,浇开 理想的花朵;用 心灵的清泉,润 育情操的美果。
欢迎来到知识的殿堂!
单击添加副标题
15.2.1 分式的乘除 第一课时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 阐述你的观点
情境引入
01
02
03
04
05
篮球场
田径场
沙坑
a
田径场材料每平价 米的 a520造 040
(2) b n b n bn a m a m am
(1)
4x 3y
y 2x3
;
例1 计算:
注意:
ab3 5a2b2
1. 按照法则(进2行)分2c2
. 4cd
式乘除运算,如
果运算结果不是
口答:
最简分式,一定
要进行约分,使
运算结果化成最
简分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下列化简过程,你能发现什么?
a bc ab
2
a 2 bc ab ab ab
=ac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将分式中分子与分母的公因 式约去。 把分式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
形叫分式的约分.
分式约分的依据是什么?
分式的基本性质
例:约分
25a 2 bc3 (1) 15ab2 c
你能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 则吗? 怎样用字母来表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呢?
探索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a c ac a c a d ad ; . b d bd b d b c bc 如何用文字语言来描述?
乘法法则: 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 作为积的分母.
练习2 计算: 3a 16b 2 y2 ( 1) ; (2) 3 xy ; 2 4b 9a 3x 12 xy x y y x 2 (3) 8 x y; (4) . 5a x y x y
分式乘除法的计算
例1 计算: 2 a - 4a+ 4 a-1 1 1 () 1 2 2 ;(2) 2 . 2 a - 2a+1 a - 4 49-m m -7m
4x y 4 xy 2 解: () 1 ; 3 3 2 3y 2x 6x y 3x
ab3 5a 2b 2 ab3 4cd (2) 2 2 4cd 2c 2c 5a 2b 2 3 4ab cd 2bd . 2 2 2 5ac 10a b c
课堂练习138页
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的两个分式如何乘除呢?
分式乘除法的计算
a - 4a+ 4 a-1 解: ( 1) 2 2 a - 2a+1 a - 4
2 (a- 2) a-1 = 2 (a-1) (a- 2) (a+ 2) 2
(a- 2) (a-1) = 2 (a-1) (a- 2) (a+ 2)
a- 2 = ; (a-1) (a+ 2)
2
分式乘除法的计算
1 1 解: (2) 2 2 49-m m -7m 1 2 =- 2 (m -7m) m - 49 m (m-7) =(m+7) (m-7) m =. m+7
分式乘除法的计算
解题策略: 1.对于分子与分母都是单项式的两个分式相乘,可 直接进行约分,将最后的结果化成最简分式. 2.对于分子或分母中含有多项式的两个分式相乘, 要先将多项式因式分解,再约分,并把最后的结果化 成最简分式.
分式乘除法的应用
500 500 2 解:(2) 2 (a-1) a -1 500 a 2 -1 = 2 (a-1) 500 a+1 = . a-1
所以,“丰收2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是 a+1 “丰收1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 倍. a -1
作业:
138页第3题
分析:为约分要先找出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 。 2 25a 2bc 3 5abc 5ac 2 5 ac 解: (1) 2 5abc 3b 15ab c 3b
约分的步骤:
1,找公因式; 2,提公因式;3,约分。
做一做
1、约分 :
2x y (1) 2 2 4x y
3
x xy ( 2) 如果分子或分母是多 2 x 项式,先分解因式再
分式乘除法的应用
解:(1)“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面积是 500 2 2 (a -1)m , 单位面积产量是 2 kg/m2; a -1 “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面积是(a -1)2 m2, 500 2 单位面积产量是 2 kg/m . (a-1) ∵ 0<(a -1)2 <a2-1, 500 500 ∴ < . 2 2 a -1 (a-1) 即“丰收2号”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探索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a c ac a c a d ad ; . b d bd b d b c bc 如何用文字语言来描述? 除法法则: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 与被除式相乘.
动脑思考,例题解析
例1
4x y ab3 5a 2b 2 计算: () 1 ;(2) 2 . 3 3y 2x 4cd 2c
2
x 4 ( 3) 2 x 4x 4
2
约分呦!
分式的约分:
1.分式的约分约去的是分子分母的 公因式。 2. 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要先分解 因式。 3.最简分式:分子分母中没有公因 式的分式叫最简分式。
探索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问题3 计算: 3 15 3 15 () 1 ;(2) . 5 2 5 2
分式乘除法的应用
例2 “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 m(a >1)的正方形去掉一个边长为1 m的正方形蓄水池后 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 (a-1)m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 500 kg. (1)哪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2)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