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Q_(10)研究新进展

合集下载

产辅酶Q_(10)菌株选育及发酵过程优化研究

产辅酶Q_(10)菌株选育及发酵过程优化研究

产辅酶Q_(10)菌株选育及发酵过程优化研究辅酶Q10(CoQ10)作为细胞有氧呼吸链中的一个重要递氢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

近年来,CoQ1o作为一种辅助药物,在治疗心脏衰竭方面,使用比例逐年增加,因此对CoQ1o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对产CoQ1o微生物的开发利用也愈发重要。

本文以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为出发菌,研究了该菌的诱变选育、培养基优化和补料分批发酵工艺。

1.对比皂化法、超声波破碎法、反复冻融法、酸热法和酸热辅助超声法对CoQ1o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酸热辅助超声破胞方法的可行性。

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法实验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酸热辅助超声法提取类球红细菌中CoQ1o最优的提取条件是加入300μL的盐酸、80 ℃、400w超声处理20min。

此时,CoQ1o得率为3.738mg/g。

2.以自然筛选获得的R.spl-11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LiCl、NTG结合VK3、NaN3和PHB 复合抗性诱变,获得一株遗传性状良好的CoQ1o高产菌株,其产量为71.23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32.17%。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R.sp3-7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条件为:32℃、初始pH为7.0、接种量8%及装液量为40mL/250mL, CoQ10产量为82.70mg/L。

3.对R.sp3-7生产CoQ1o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筛选确定了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和需添加的金属离子。

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培养基中的9种成分进行筛选,获得影响发酵的3个重要成分:葡萄糖、玉米浆干粉和硫酸镁,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上述三种成分进行优化,获得最佳浓度:葡萄糖36.9g/L、玉米浆干粉5.3g/L、MgSO4 14.4g/L。

优化后CoQ1o产量达到135.20mg/L,比优化前提高了68.62%。

4.在5L发酵罐中考察了pH、溶氧(DO)水平对CoQ1o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CoQ1o合成的最适pH为6.8。

辅酶Q_(10)经蛋白激酶A胞浆型磷脂酶A_(2)信号通路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_(2)的生成

辅酶Q_(10)经蛋白激酶A胞浆型磷脂酶A_(2)信号通路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_(2)的生成

辅酶Q10经蛋白激酶A/胞浆型磷脂酶A2信号通路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牙甫礼1,张春梅2,陈彬林3,谷仕艳1,贾小娥1(1.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云南大理 671000;2.河口海关,云南河口 661300;3.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营养科,广西南宁 530000)摘 要:目的:血小板来源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辅酶Q10(coenzyme Q10,CoQ10)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和血栓形成。

本实验旨在通过体外实验探讨CoQ10对血小板TxA2生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方法:用不同浓度(0、1、10、100 μmol/L)CoQ10与健康人纯化血小板在体外共同孵育50 min,在激动剂激活条件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小板分泌TxB2水平;用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胞浆型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cPLA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

结果:CoQ10显著抑制多种激动剂(如凝血酶、胶原和Convulxin)诱导的血小板TxA2生成;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oQ10下调凝血酶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cPLA2磷酸化水平;cPLA2特异性抑制剂苯乙酮与CoQ10联合使用时,对血小板TxA2的生成没有协同效果;此外,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特异性抑制剂H89可完全逆转CoQ10对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cPLA2 磷酸化和TxA2生成的抑制作用。

结论:CoQ10具有显著抑制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TxA2生成的作用,其机制主要是调控PKA/cPLA2介导的信号通路。

关键词:辅酶Q10;血小板;血栓素A2;胞浆型磷脂酶A2;心血管疾病Coenzyme Q10 Attenuates Platelet Thromboxane A2 Generation through Regulating theProtein Kinase A/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 Signaling PathwayYA Fuli1, ZHANG Chunmei2, CHEN Binlin3, GU Shiyan1, JIA Xiao’e1(1. Institut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Dali University, Dali 671000, China;2. Hekou Custom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ekou 661300, China;3.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530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hromboxane A(TxA2) derived from platelets can facilitate atherosclerosis and thrombosis. Previous2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coenzyme Q10 (CoQ10) attenuates platelet activation, aggregation and thrombus formation.Our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Q10 on TxA2 generation and to clarify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Methods: Gel-filtered platelets prepared from heathy adults were incub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oQ10 (0, 1, 10 and 100 μmol/L) for 50 min. After agonist activation, the level of TxB2 secreted from platelets was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e phosphorylation of 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 (cPLA2) was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CoQ10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platelet TxA2 generation induced by several agonists, including thrombin, collagen and convulxin. Western blot showed that CoQ10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thrombin- and collagen-induced cPLA2 phosphorylation. Moreover, pyrrophenone, a cPLA2 specific inhibitor, showed no any additive effects on TxA2 generation when combined with CoQ10. Furthermor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oQ10 on agonist-induced platelet cPLA2 phosphorylation and TxA2 generation was almost completely reversed by protein kinase A (PKA) inhibitor H89.Conclusion: CoQ10 can attenuate agonist-induced platelet TxA2 generation, and the mechanism is mainly through regulating the PKA/cPLA2 signaling pathway.Keywords: coenzyme Q10; platelet; thromboxane A2; 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 cardiovascular diseasesDOI:10.7506/spkx1002-6630-20200608-108中图分类号:R15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21)09-0130-07收稿日期:2020-06-08基金项目:大理大学2020年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Y2096107240);大理大学2018年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YBS2018006)第一作者简介:牙甫礼(1989—)(ORCID: 0000-0002-7810-4403),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营养与慢性病防治。

辅酶Q_(10)亚微乳注射剂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辅酶Q_(10)亚微乳注射剂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辅酶Q_(10)亚微乳注射剂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丁燕飞;姚瑶;陶昱斐;张俊林
【期刊名称】《中南药学》
【年(卷),期】2007(5)5
【摘要】目的对静脉注射用辅酶Q10亚微乳剂的处方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体外
理化性质进行考察。

方法以乳剂粒径、稳定常数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对制剂
处方进行优化,用高压均质法制备辅酶Q10亚微乳。

结果按照优化的处方工艺制备的辅酶Q10亚微乳平均粒径为(176.4±15.2)nm,zeta电位为(-35.93±8.13)mV,40℃下考察6个月,理化性质稳定。

结论该处方工艺可行,所制备的辅酶Q10静脉注射
亚微乳剂具有较高稳定性,解决了辅酶Q10的水溶性问题。

【总页数】4页(P448-451)
【关键词】辅酶Q10;亚微乳;高压均质
【作者】丁燕飞;姚瑶;陶昱斐;张俊林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4.1
【相关文献】
1.辅酶Q10亚微乳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考察 [J], 张翠霞;殷栋二;王东凯;杨秀丽;孔俐文
2.黄体酮亚微乳注射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研究及其性质考察 [J], 翟宇;黄青
3.辅酶Q10纳米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外抗紫外辐射研究 [J], 王小雪;党磊;张美姿;郭飞马;庞欣
4.2008-01辅酶Q10亚微乳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考察 [J],
5.辅酶Q_(10)生产菌株粟酒裂殖酵母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研究 [J], 冀颐之;李政;林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川牛心肌渣辅酶Q_(10)的萃取方法研究

秦川牛心肌渣辅酶Q_(10)的萃取方法研究
马 志科 ,昝 林 森 ,张双 奇
(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动 物科 技学 院 , 西杨 凌 西 陕 720) 11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为综 合 利 用 资 源 , 以提 取 细 胞 色素 c 后 的 秦 川 牛 心 肌 渣 为 原 料 , 用 醇 碱 皂 化 , 油 醚 萃 取 , 胶 柱 采 石 硅
yla c olc y t 1 Th e uls s we h loh a e s o fc to uia e t mpe a ur s 9 loh r s a . e r s t ho d t e a c olb s aD niia i n s t bl e r t e wa 0℃ ,
Qic u n Ca t a tM u ceS r ls n h a tl He r sl u p u e
M A ike。ZAN n s n a Zh — Li — e nd ZH ANG hu ng q S a —i
( l g fAnma ce c n c n lg Col eo i lS in ea d Te h oo y,Norh s 8 ie st e t wetA LF Unv riy,Ya gi gSh a x 71 0 Chna n ln a n i 21 0, i )
辅 酶 Q1( o n y 。 是 一 种 线粒 体 氧 化 。C e z meQ1 ) 还 原酶 的辅 酶 , 在于 细胞线 粒 体 内膜上 , 细胞 存 为 呼吸链 上 的一种 递 氢 体 , 细 胞 自身产 生 的天 然 是 抗 氧化 剂和 细胞 呼吸代 谢 的激 活剂 。 同时它 与 网
Ab ta t sr c :A{e x r ce y o h o r m n h a a teh a tm u ce o n y 0wa x r c t re ta td c t c r meC fo Qi c u n c tl e r s l ,c e z meQ1 se ta —

辅酶Q10的开发与研究进展

辅酶Q10的开发与研究进展

3.3 微生物发酵提取法
3.3.1 微生物资源 自然界里微生物菌体中含有CoQ的种类很多,但多数其发酵产 物为CoQ多种同系物的混合产物,造成CoQ10的提纯成本较高。 因此在CoQ10的发酵生产中,生产菌株的选择是首要的。表1例 举了用于发酵生产CoQ10的微生物。
菌名 荚膜红细菌 浑球红细菌 嗜硫小红球菌 沼泽红假单胞菌 深红红螺菌 铜绿假单胞菌
物种
长寿哺乳动物、鸟 类、高等植物、青 蛙某些海鱼和某些 微生物
某些海 鱼、老 鼠、家 蝇、藻 类

某些微生物
某些微生物
辅酶Q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应用价值。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血管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广泛用于食品和化妆品作为优良的抗氧 化剂。
2理化特性
• 辅酶Q10化学名称为二甲氧基-5-甲基-6-癸异戊二烯苯醌, 又称泛醌,结构类似于维生素K,为黄色或淡橙黄色结晶 体粉末,无臭无味。
图1 辅酶Q10产品
辅酶Q10为脂溶性:易溶于氯仿、苯、四氯化碳;溶于丙酮 乙醚、石油醚;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和甲醇遇光易分解 成微红色物质,对温度和湿度较稳定。
3生产工艺
辅酶Q10的生产主要有三种方法: ● 动植物组织提取法

化学合成法 微生物发酵提取法

3.1 提取法
工艺流程:
原材料预 处理
3.3.3发酵条件的优化 3.3..3.1 培养基优化
在CoQ10发酵中通过选择不同来源成分的碳源、氮 源、生长因子、无机盐等进行发酵优化实验,以确定培养 基的组成。有研究表明,金属离子,尤其是Mg2+、 Fe2+Mn2+对混球红细菌发酵生产CoQl0有促进作用。另外, 前体物能明显提高产品的产量,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控制菌 体合成代谢产物的流向。有报道称在CoQ10发酵生产中添 加的前体物有对羟基苯甲酸、甲羟戊酸、异戊烯醇和香叶 醇。

尼可地尔联合辅酶Q_(10)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衰疗效观察

尼可地尔联合辅酶Q_(10)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衰疗效观察
治疗 缺 血性 心 肌 病慢 性 心 力 衰竭 临床 应 用 效 果 , 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院伦理 研究 会制 定 ) 。
1 . 2 方 法
结 如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一 般资 料
1 . 2 . 1 治疗 方法
对 照组 缺血 性心 肌病 慢性 心力 衰
竭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 ( 抗心肌缺血+ 抗 心衰 ) , 根 据其 实 际情况 选择 利尿 剂 、 醛 固酮 拮抗 剂 、 抗血 小
心功能分级( N Y H A) : I I 级2 9 例、 I I I 级4 7 例、 I V级 基 础上 加用 尼可 地 尔 、 辅酶 Q 其 中尼可 地尔 ( 生 产 1 4例 。经抽 签 ( 具 随 机性 ) 将9 O例 缺血 性 心肌 病 慢 厂 家 : N i p r o P h a r ma C o r p o r a t i o n K a g a m i i s h i P l a n t 。 批
心血管病 防治知识
2 0 1 6 年 第 1 1 期
7 9
始 论 著 /心力 衰竭 稚
尼可地尔联合辅酶 Q 0 治疗缺 血性心肌病慢性心衰 疗 效 观 察
王 传 辉
( 福 建省 三 明 市第二 医院 , 福建 三明 3 6 6 0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尼 可地 尔、 辅酶 Q 联合 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 心力衰竭临床 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
给 予常规 临床 治疗( 抗 心肌缺 血+ 抗心 衰) , 研 究组在常规抗 心肌 缺血+ 抗心 衰治疗基 础上加 用尼 可地 尔、 辅酶 O
记 录 两组 缺 血 性 心肌 病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患者 心 功 能指 标 ( L V E F 、 L V E D D 、 N T — p r o B N P ) 、 心 功 能 分级 ( N Y H A) 变 化 情 况

辅酶Q10在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辅酶Q10在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辅酶Q10在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者:李爱萍赵慧娟贾梦阳李怀智潘红艳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22年第09期[摘要]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胰岛素血症以及高血压等聚集发病的临床症候群,各组分相互关联,促进疾病的发生。

体重增加是 MS 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胰岛素抵抗是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和中心环节。

MS 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患病率明显增加。

MS 各组分与 CVD 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各组分所致 CVD 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不明确。

辅酶 Q10(CoQ10)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自由基,保護细胞免受氧化,在MS 及 CVD 中起着重要作用。

补充 CoQ10可改善 MS,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近年来 CoQ10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就 CoQ10、MS 和 CVD 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辅酶 Q10;胰岛素抵抗;脂肪因子[中图分类号] R589; R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0616(2022)09-0054-04Study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enzyme Q10 in 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LI Aiping ZHAO Huijuan JIA Mengyang LI Huaizhi PAN Hongyan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Shenzhen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Guangdong,Shenzhen 518055, China[Abstract] Metabolic syndrome (MS) is a group of clinical syndromes with the clustering of obesity, hyperglycemia, dyslipidemia, hyperinsulinemia and hypertension, which are interrelat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Weight gain is the main risk factor for MS,while insulin resistance is the main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and central link. The prevalence rat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MS. The above-mentioned components of M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VD, but 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CVD induced by each component are not identified yet . Fortunately, coenzyme Q10(CoQ10) is found to be an effective antioxidant that scavenges free radicals and protects cells from oxid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S and CVD. CoQ10 supplementation can improve MS, increase cardiac ejection fraction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Q10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tudyfocus in recent years. A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rrelation among CoQ10, MS and CVD, and demonstrates the related study advances.[Key words] Metabolic syndrom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Q10; Insulin resistance; Adipokines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一种以炎性细胞因子活性增加为特征的促炎状态,包含一系列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发生发展相关的危险因子。

辅酶Q_(10)生物学效应与合成

辅酶Q_(10)生物学效应与合成
2 1 9月 0 0年
辅酶 Q。 物学 效应 与合成 生
辅 酶 Qo 生物 学效 应 与 合 成
杨红 梅
( 江苏省盐城生物工程高等 职业技术 学校 , 江苏 盐 城 2 4 5 ) 20 1 摘 要: 辅酶 Q。 。 是一种具有应用价值 的药物 , 过去几 十年 内已报导大量合 成辅酶 Q。
到 了几何构型较满意的产品( / E Z=8/ 5 但产率 以异 51)
在于 自然界 的动物 、 物 、 生物 体 内多种 生 物体 内 , 植 微 15 9 7年从 牛心 肌 线粒 体 中发 现 的辅 酶 Q。 C ezme 。( ony Q.,o 。) 是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 , 结构式为 : 。C Q。 , 其


加快 。
— —
的辅酶 Q。 。 。
稳定 , 点 4℃ 。 熔 9 I 生 物学 效 应
如辅酶 Q。 来抑制 自由基 的侵 害。 , 由此可见 , 酶 Q, 一 产 品具 有 广 阔 的应 用 前 辅 。 这 景, 而辅 酶 Q。 。 的合 成也 一直 是较 为活 跃 的领域 , 面 下
就 辅酶 Q。 。的合成 研究 状况做一简要综述。
应的结果 , 辅酶 Q。 为一种强 抗氧化剂单 独使用或与 。 作 维生素 B ( 6 吡哆醇 ) 结合 使用 可抑 制 自由基 对免 疫 细
这 类方法合成辅酶 Q。 。的三个 关键 问题是 : 1 反 ()
应过程 中聚异戊 二烯链 中双键构型如何 保持 ; 2 防止 () 反应过 程中侧链 副反应的发生 ;3 聚异戊二 烯链部 分 () 与母核 化合 物高产率的结合。
物, 需分离 , 因此 此方法的应用受 到 了限制。( e表示 M
甲基 , 同) 下

辅酶Q10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辅酶Q10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辅酶Q10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刘向国;刘洪海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24(36)3
【摘要】辅酶Q10是线粒体呼吸链的重要电子载体和抗氧化成分,广泛存在于人
体细胞中,有多方面的功能,它的缺乏与很多疾病密切相关。

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药品、膳食补充剂以及生物样品中辅酶Q10的主要检测方法。

包括辅酶Q10的提取和样品制备,主要测定方法如HPLC-UV、HPLC-MS/MS、HPLC-ECD、HPLC-FL、HPLC-CL、分光光度法、荧光法、电化学检测法等,另外还介绍了氧化型和还原型
辅酶Q10的同时测定,总结了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总页数】7页(P56-62)
【作者】刘向国;刘洪海
【作者单位】德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27
【相关文献】
1.辅酶Q10制剂新技术研究进展
2.辛伐他汀对血浆辅酶Q10浓度的影响及外源性补充辅酶Q10的保护作用
3.辅酶Q10软胶囊中的辅酶Q10与VE高效液相色谱
法研究4.产品数字孪生体的内涵、体系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辅酶Q10的临床新用途(一)

辅酶Q10的临床新用途(一)

辅酶Q10的临床新用途(一)【摘要】辅酶Q10(CoQ10)是生物体内线粒体呼吸链的主要成分,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具有传递电子的作用,是维持线粒体功能产生高能磷酸盐的一种关键性辅酶。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CoQ10尚具有稳定生物膜、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及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等作用,因而CoQ10有广泛的临床新用途,特别是用于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CoQ10是一种很有前途,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的药物。

【关键词】辅酶Q10(泛醌)膜稳定剂抗氧化作用自由基清除荆1心血管系统疾病1.1充血性心力衰竭Folkers等于1970年证实心脏病人心肌缺乏CoQ10,并首先应用CoQ10治疗心衰,此后他们的研究又证明了严重心衰者心肌的CoQ10含量明显低于轻、中度心衰者,应用CoQ10对Ⅲ~Ⅲ级的心衰进行治疗有效。

又据报告,克山病人心肌组织的CoQ10含量为正常人的一半,在用狄戈辛(0.25mg/d)的基础上并用CoQ10(30mg/d)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CoQ10治疗心衰的机理为其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结果,也与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增加心肌高能磷酸盐的储存有关。

1.2心绞痛Kamikawa等用CoQ10(150mg/d共4wk)治疗12例侵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结果运动时间显著延长。

又有报告用两种剂量的CoQ10(150mg/d和300mg/d)治疗心绞痛,并与安慰剂作对照,证明用药组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提高运动耐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疗效与剂量呈线性相关。

关于CoQ10治疗心绞痛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有的认为可能系通过维持氧化磷酸化过程,对缺血性心肌发挥保护作用,也有人提出可能与其直接保护细胞生物膜或减少自由基的形成有关。

1.3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Nayler于1980年首先用兔制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模型,并用CoQ10对兔进行预处理,结果证明CoQ10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辅酶Q10的现代研究进展

辅酶Q10的现代研究进展

辅酶Q10的现代研究进展摘要:文章对辅酶Ql0的理化性质、现有剂型、制备方法、制剂新技术、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辅酶Ql0;理化性质;现有剂型;制备方法;制剂新技术;药理;临床应用辅酶Ql0是一种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又名泛醌、癸烯酸和维生素Ql0,它作为人体中唯一的辅酶Q类物质,参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与ATP的产生过程。

调控细胞氧化还原反应环境。

在电子穿膜过程中携带还原电子进入囊泡或带出胞外,参与内膜和质膜的质子梯度形成(1,2),是细胞呼吸和代谢的激活剂,也是重要的抗氧化剂和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1理化性质辅酶Ql0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脂溶性醌类化合物,不同来源的辅酶Ql0其侧链异戊烯单位的数目不同,人类和哺乳动物体内的辅酶Q是10个异戊烯单位,故称辅酶Ql0。

其分子式为C59H90O4,室温下呈橙黄色结晶物,熔点49℃。

无臭无味,光照易分解。

对湿度和温度较稳定,易溶于氯仿、苯、四氯化碳,可溶于丙酮、石油醚和乙醚,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和甲醇。

2现有剂型目前的辅酶Ql0有片剂、胶囊、软胶囊、注射剂等多种剂型。

因辅酶Q10 极不溶于水,当前上市的辅酶Q10 注射剂稳定性较差,辅酶Q10 极易析出,有待于改进剂型。

3制备方法目前辅酶Q10的制备方法(3)主要有生物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化学合生法3种。

2.1生物提取法是制备辅酶Q10最传统的生产工艺。

也是国内较多采用的方法。

原料有动物心肝脏、玉米芽、菠菜等。

提取方法有皂化法和吸附层析法[4,5J。

由于该方法得到的辅酶Q10是侧链双键全反式构型的天然产物.故易被人体吸收。

产品纯度高,质量好;不足之处是该方法成本高,产品价格昂贵。

不适合工业生产。

2.2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辅酶Q10生产方法。

该方法生产的辅酶Ql0。

产物活性好,可通过规模放大生产能力。

其技术关键是辅酶Ql0产生菌的生产能力及分离纯化方法【6】。

不同菌株的辅酶Ql0含量差异很大,含量比较高的有浑球红菌、荚膜红菌、深红红螺菌等。

辅酶Q10的合成及分离研究进展

辅酶Q10的合成及分离研究进展

本控制与自身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要时刻将企业的利益放在 项目,更好的推动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心上,在工作中要杜绝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保证项目造价尽量
不超出预、概算,以此实现压缩投入成本的目的【4】。 2.6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
现代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同时信息 化建设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项目管理的水平,可以让信息 的交流更加方便、迅捷,在第一时间为项目建设提供最新的资 料。煤化工企业应打造信息管理体系,其中包含进度管控、投 资和合同管控、采购管控、质量监管、资料管理以及协作平台, 这样一来项目管理更加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及时化,可以 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为项目可以收获最大的收益提供有力保 障【5】。
参考文献:
[1]武祥东. 现代新型煤化工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J]. 中国工程科学,2012,02:54-58.
[2]闫学前. 新型煤化工建设项目 HSE 管理模式探讨[J]. 安 全、健康和环境,2015,06:54-56.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 业健康发展的通知[J]. 化工技术经济,2006,09:52-55.
找出含量较高的来研究。例如:含有较多辅酶 Q10的生物组织有 动物心脏、花生、大豆、烟草等。袁艺[2]尝试从猪心中提取并纯 化辅酶 Q10,发现每千克的猪心只能提取微量的辅酶 Q10。鉴于 此方法原料来源比较单一提取同样量的产品,需要大量的原 料,所以只适用于研究时采用。 2.2 化学合成法
化学合成法又可以细分为半合成和全合成法,其中全合成
关键词:辅酶 Q10;抗氧化剂;合成;提纯
1 辅酶 Q10的研究背景介绍
辅酶 Q10又将其称为泛醌,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醌类化合 物,纯品为黄色或者橙黄色固体结晶粉末。人类衰老过程主要 是由于自由基的氧化作用,而人们发现辅酶 Q10的抗氧化性能正 好能够作为年轻人的美容剂使用。为满足市场需求,那么对辅 酶 Q10的合成方法及分离技术的要求就更高,下文正是对这几个 方面进行概括。

辅酶Q(10)新剂型研究进展

辅酶Q(10)新剂型研究进展

A b s t I I a c t : 0 b j e c t i V e : R e v i e w i n g t h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n e w p r e p a r a t i o n s o f c o e n z y m e Q l M e t h o d s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i n t r o d u c i n g t h e c o e n z y m e Q i o s o l i d d i s p e r s i o n ,p- C D i n c l u s i o n ,p o l y m e r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 m i c r o - c a p s u l e s . R e s u h s : c o e n z y m e Ql o c o e n z y m e Q l 0 s o l i d
d i s p e s r i o n ,B - C D i n c l u s i o n ,p o l y m e r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 m i c r o ca - p s u l e s . c a n e n h a n c e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a n d b i o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o f C o e n z y m e 9 1 C o n c l u s i o n s : N e w p r e p a r a t i o n s o f C o e n z y m e Ql 0 a r e v e r y p r o m i s i n g c a r r i e s r f o r i mp r o v i n g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a n d b i o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o f C o e n z y m e Q 1 o

辅酶Q制剂在改善骨骼健康和预防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辅酶Q制剂在改善骨骼健康和预防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辅酶Q制剂在改善骨骼健康和预防骨质疏松中的应用骨骼健康对于我们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人面临着骨质疏松的风险。

作为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骼变薄和易碎,增加骨折的风险,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辅酶Q(CoQ10)制剂作为一种可能的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的补充剂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辅酶Q制剂在改善骨骼健康和预防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辅酶Q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细胞中的天然物质,参与能量的生产与转运过程。

它在维持正常细胞功能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辅酶Q还参与调节骨骼健康所需的多种生化过程,包括调控骨骼细胞的代谢和增殖,以及抗氧化作用等。

因此,辅酶Q制剂作为一种可能的治疗选择在改善骨骼健康和预防骨质疏松方面引起了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辅酶Q通过多重机制改善骨骼健康。

首先,辅酶Q能够增强骨骼细胞的活力和存活率,促进骨骼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加骨密度和强度。

其次,辅酶Q具有抗氧化的特性,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对骨骼的影响。

此外,辅酶Q还能够抑制骨吸收细胞的活动,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这些作用的综合效果使得辅酶Q制剂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的补充剂。

临床研究显示,辅酶Q制剂在改善骨骼健康和预防骨质疏松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一项对60名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的研究显示,辅酶Q治疗组在治疗期结束后骨密度的改善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此外,长期服用辅酶Q制剂还能显著降低骨折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目前关于辅酶Q制剂在骨骼健康方面的研究还较有限,因此仍需更多的临床实验和研究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与此同时,应该注意到辅酶Q制剂并不能单独治愈骨质疏松症,它通常用作辅助治疗手段,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使用。

例如,辅酶Q制剂可以与钙和维生素D等骨骼健康所需的营养素一起服用,以提高其效果。

此外,积极的生活方式也是维护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如适度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和避免烟草和酒精等有害物质的摄入。

辅酶Q_(10)新剂型研究进展

辅酶Q_(10)新剂型研究进展

辅酶Q_(10)新剂型研究进展
陈银武;卢琳;陈敏;戚华吉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
【年(卷),期】2013(10)5
【摘要】目的:综述辅酶Q10新剂型研究进展。

方法:分别介绍了CQ10固体分散体、环糊精包合、纳米粒、微囊技术。

结果:通过固体分散体、环糊精包合、纳米粒、微囊技术,可以提高CQ10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

结论:CQ10制剂新剂型是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有效载体。

【总页数】2页(P46-47)
【关键词】CQ10;固体分散体;环糊精包合;纳米粒;微囊
【作者】陈银武;卢琳;陈敏;戚华吉
【作者单位】浙江省工业大学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
【相关文献】
1.辅酶Q10新剂型研究进展 [J], 陈银武;卢琳;陈敏;戚华吉
2.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辅酶Q_(10)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J], 宋亚琼;高盼盼;吕乐
3.辅酶Q_(10)菌种选育及高通量筛选研究进展 [J], 庄秀红;陈林;杨章萍;王明兹;林清强;柯崇榕;黄建忠
4.辅酶Q_(10)化学合成方法与工艺研究进展评述 [J], 陈田;杨运泉;刘文英;陈健
5.辅酶Q_(10)的合成及分离研究进展 [J], 唐起生;濮克淼;张洋洋;彭志国;丁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辅酶Q_(10)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应用辅酶Q_(10)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应用辅酶Q_(10)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石雅晴;徐龙乾;尤雅丽;王立立
【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24(26)5
【摘要】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

据报道,我国心力衰竭推测患病人数约达890万,约占心血管疾病人数的2.69%[1]。

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善心肌重构、拮抗代谢炎症机制及免疫炎症机制以及靶向心肌细胞信号通路[2]。

【总页数】3页(P587-589)
【作者】石雅晴;徐龙乾;尤雅丽;王立立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辅酶Q_(10)治疗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2.尼可地尔联合辅酶Q_(10)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3.辅酶Q_(10)联合盐酸曲美他嗪辅助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NT-proBNP及CPP水平的影响
4.大剂量辅酶Q_(10)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1例
5.西地兰注射液联合辅酶Q_(10)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辅酶Q_(10),甘露醇及别嘌呤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ESR研究

辅酶Q_(10),甘露醇及别嘌呤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ESR研究

辅酶Q_(10),甘露醇及别嘌呤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ESR研

周明;支启华;于德山;韩家康
【期刊名称】《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年(卷),期】1992(19)3
【摘要】药物清除氧自由基的ESR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已有报道,但以中药有效成分为多见,我们选择了在心脏直视手术时用于临床心肌保护的几种有效药物:辅酶
Q_(10)甘露醇及别嘌呤醇,用ESR技术测定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以了解它们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

【总页数】3页(P231-233)
【关键词】电子顺磁共振;再灌注损伤;氧自由基
【作者】周明;支启华;于德山;韩家康
【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外科;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生物物理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3
【相关文献】
1.几种饮料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ESR研究 [J], 郑莹光;董凤霞;袁毅
2.赤芍等六种中草药活性部位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ESR研究 [J], 张世珍;李建喜;齐志明;孟嘉仁;赵朝忠;冯良波;孙维宏
3.褐藻硫酸多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用及动力学的ESR研究 [J], 田晓华;丛建波;施定基;孙存普;顾景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保健食品中辅酶Q_(10)含量的测定及其提取条件的研究

保健食品中辅酶Q_(10)含量的测定及其提取条件的研究

保健食品中辅酶Q_(10)含量的测定及其提取条件的研究王辛;乔海鸥;穆敏杰【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年(卷),期】2008(18)7【摘要】目的:本文建立了测定保健食品中辅酶Q10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对不同溶剂对辅酶Q10提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方法:样品在40℃下,乙酸乙脂超声提取15min,采用Symmetry C18 4.6×250min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乙醇(30+70),样品盘和色谱柱温度均为35℃,流速为1.5ml/min,检测波长275nm。

结果:在10-60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RSD为0.6%,最低检出限0.8ng。

样品中辅酶Q10的提取率〉96%,RSD为2.83%。

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提取效率高,适用于保健食品中辅酶Q10含量的测定。

【总页数】3页(P1321-1323)【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辅酶Q10;保健食品【作者】王辛;乔海鸥;穆敏杰【作者单位】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72【相关文献】1.抗衰老保健食品中白藜芦醇和辅酶Q_(10)的含量测定 [J], 姜伟;杨小妹;陆豫;余勃2.牛心肌中辅酶Q_(10)的提取及测定 [J], 张双奇;昝林森;田万强;马志科3.发酵菌体中辅酶Q_(10)的提取及其测定方法 [J], 王根华;钱和;肖刚4.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构树叶中辅酶Q_(10)含量 [J], 李万仓;郑宏燕;张惠娟;张浩;曹玉广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辅酶Q_(10)的含量 [J], 方从容;杨大进;马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辅酶Q_(10)的毒性试验及对溶血空斑形成细胞的刺激效应

辅酶Q_(10)的毒性试验及对溶血空斑形成细胞的刺激效应

辅酶Q_(10)的毒性试验及对溶血空斑形成细胞的刺激效应胡钧;许以盛;张汉云;李朝达
【期刊名称】《动物学研究(英文)》
【年(卷),期】1985(6)3
【摘要】辅酶Q_(10)(以下简称CoQ_(10))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

它是细胞呼吸链中主要的递氢体,在生物能量转化中占重要地位,它又能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因此人们对于CoQ_(10)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1979)。

我们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独创地从提取细胞色素丙的猪心残渣中分离制备了CoQ_(10),(许以盛等,1985),并与有关生产及临床单位协作,于1977年12月通过了鉴定,为我国的生化药物填补了一项空白。

【总页数】7页(P219-225)
【作者】胡钧;许以盛;张汉云;李朝达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黄芪和辅酶Q_(10)联合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2.抗体形成细胞介导的溶血空斑和溶血试验
3.辅酶Q_(10)片与辅酶Q_(10)胶囊溶出度试验方法的探讨
4.
应用辅酶Q_(10)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5.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辅酶Q_(10)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肌保护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