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详细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1.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的根据: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意见》精神,围绕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人才市场的需要而制定。
2.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本门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课程,学生的学习模式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人人能动手操作实习。
由于计算机发展迅速,本课程知识更新太快,要求在学习中以教材为蓝本,增加新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简介:第一篇计算机硬件第一章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基础1.1.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要求达到“了解”层次)2.1计算机系统组成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1 关于计算机组装、维护与维修课程(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第二章主板2.1 主板的作用。
(要求达到“了解”层次)2.2 主板的分类。
(要求达到“了解”层次)2.3主板的结构。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4 主板的性能指标。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5 主板新技术。
(要求达到“了解”层次)2.6 主板的选购。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2.7 市场流行主板介绍。
(要求达到“了解”层次)2.8 主板的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要求达到“掌握”层次)2.9 主板的维护。
(要求达到“掌握”层次)第三章中央处理器及散热器3.1 CPU基础知识(要求达到“了解”层次)3.2 CPU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要求达到“了解”层次)3.3 CPU新技术(要求达到“了解”层次)3.4 CPU编号识别(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5 CPU的选购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3.6 CPU散热器(要求达到“了解”层次)</DIV>3.7 CPU、CPU散热器的安装(要求达到“掌握”层次)3.8 CPU、CPU散热器的维护。
(要求达到“掌握”层次)第四章内存储器4.1 内存的作用、发展、分类。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总学时数:72 (讲授学时:32 实践学时:40 )学分:4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等专业适用班级:13级计算机中职适用学期:第1学期一、课程定位1. 课程性质:专业课2. 课程作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中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课程,它是为培养计算机应用专科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
3.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构成,各硬件的相关知识;具有微型计算机的组装能力;掌握计算机的日常维护;掌握计算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
课程以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为主线,按照项目的编排方式,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计算机配件的选购、计算机的组装、设置BIOS的基本方法、安装操作系统的一般过程、系统备份和优化、计算机外设的使用和维护、计算机上网和病毒防护、计算机软件故障诊断、计算机硬件故障诊断以及计算机数据的恢复方法等内容。
二、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理念2. 课程设计思路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2. 掌握计算机软件知识;(二)能力目标:1.熟练拆装计算机;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安装与维护;3.初步具备考工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表现、与人沟通能力;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性格;3.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四、课程内容1. 内容选取项目一认识计算机系统项目二选购计算机项目三组装计算机项目四设置BIOS项目五搭建计算机软件系统项目六系统的备份与优化项目七软件故障的诊断项目八硬件故障诊断与维护项目九硬盘的优化与管理项目十计算机病毒与系统安全2. 内容组织与安排(1)内容组织项目一认识计算机系统任务一初步了解计算机(一)了解计算机的特点(二)了解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及发展方向(三)了解计算机系统任务二认识计算机的硬件(一)了解计算机的硬件体系结构(二)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硬件(三)深入认识主机箱内的部件(四)认识外围设备任务三认识计算机软件项目实训识别计算机硬件项目小结思考与练习项目二选购计算机任务一组装计算机的配件选购(一)选购CPU(二)选购风扇(三)选购内存(四)选购主板(五)选购硬盘(六)选购显卡(七)选购光驱(八)选购显示器(九)选购机箱和电源(十)选购键盘和鼠标(十一)选购外围设备(十二)DIY个人机配置任务二主流配置方案分析任务三成品计算机选购(一)了解品牌机的选购原则(二)了解笔记本电脑选购原则项目实训配置电脑项目小结思考与练习项目三组装计算机任务一了解装机前的准备工作任务二掌握计算机的组装过程(一)安装CPU和内存(二)安装主板(三)安装光驱、硬盘、软驱(四)安装显卡、网卡和声卡(五)安装电源(六)连接外部设备(七)测试与调试计算机项目实训安装双硬盘项目小结思考与练习项目四设置BIOS任务一了解BIOS基础知识(一)了解BIOS的主要功能(二)了解BIOS的分类(三)掌握BIOS与CMOS的关系(四)BIOS参数设置中英文对照表任务二清除BIOS密码恢复出厂设置(一)跳线设置(二)拔CMOS电池任务三掌握BIOS设置方法(一)标准CMOS设置(二)高级BIOS特性设置(三)计算机健康状况(四)CPU倍频/电压控制(五)恢复默认设置(六)设置超级用户密码(七)其他设置项目实训项目小结思考与练习项目五搭建计算机软件系统任务一掌握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一)硬盘分区和硬盘格式化(二)操作系统安装任务二掌握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一)安装主板驱动(二)安装显卡驱动任务三常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与卸载(一)安装Office2007(二)卸载Office2007项目实训安装WindowsVista操作系统项目小结思考与练习项目六系统的备份与优化任务一熟悉利用系统备份与恢复的方法与技巧(一)创建系统还原点(二)使用系统还原点恢复系统任务二掌握利用软件备份与还原系统的方法与技巧(一)利用Ghost备份系统(二)利用Ghost还原系统任务三熟悉手动设置优化系统的方法与技巧(一)取消多余的启动项(二)停用多余的串口、并口(三)禁用多余的服务任务四掌握利用软件优化系统的方法与技巧(一)清理冗余的注册信息(二)优化开机速度(三)优化磁盘缓存项目实训使用超级兔子优化系统项目小结思考与练习项目七软件故障的诊断任务一了解软件故障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法(一)了解软件故障产生的原因(二)掌握软件故障的解决方法任务二掌握解决常见的软件故障的方法与技巧(一)解决WindowsXP中不能安装软件的故障(二)解决Windows运行时出现蓝屏的故障(三)解决无法浏览网页的故障(四)解决IE被恶意修改的问题(五)解决杀毒软件造成网页无法访问的故障(六)解决IE不能开新窗口的故障(七)解决IE窗口始终最小化的故障(八)解决IE发生内部错误导致窗口被关闭的故障(九)解决病毒引起的打印故障(十)解决复制的CD没有声音(十一)解决Word文件无法打开的问题(十二)解决打开Word文档变慢的故障项目实训解决打开一个Word文档时系统死机的故障项目小结思考与练习项目八硬件故障诊断与维护任务一了解故障诊断与维护的安全措施任务二了解硬件故障诊断与维护的步骤和原则(一)故障诊断与维护的步骤(二)排除故障的基本原则(三)相关案例分析任务三认识硬件维护使用的工具(一)一级维护用工具(二)二级维护用工具任务四掌握常见硬件故障的维护方法(一)常见维护方法详解(二)相关案例分析项目实训解决不能正常播放声音的故障项目小结思考与练习项目九硬盘的优化与管理任务一了解硬盘的优化任务二掌握硬盘的故障及维护方法任务三掌握恢复被破坏文件的方法(一)恢复被破坏的系统文件(二)恢复被病毒感染的文件任务四掌握恢复硬盘数据的方法(一)了解被删除文件的恢复原理(二)使用FinalData恢复被删除的文件项目实训恢复U盘中的数据项目小结思考与练习项目十计算机病毒与系统安全任务一了解计算机病毒和木马(一)认识计算机病毒(二)认识计算机木马(三)预防病毒和木马的方法任务二掌握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的方法(一)安装金山毒霸(二)使用金山毒霸查杀病毒(三)使用金山毒霸进行漏洞修补任务三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任务四掌握设置计算机用户权限的方法(一)设置用户权限(二)安全设置项目实训安装并使用瑞星杀毒软件项目小结思考与练习(2)教学安排五、实施建议1. 教材选用与编写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三版)主编:柳青高等教育出版社2.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实一体教学六、考核方式1. 考核方式:笔试2. 考核内容:理论3. 实施办法:专业课理论考试4. 成绩评定:平时30%+笔试70%七、其他说明制定人:黄宜龙(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系主任:(签字)。
【DOC】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及管理学时数: 30(讲授20、实验10)执笔人:龚健2004年4月23日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属于计算机应用及管理专业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掌握计算机组装,掌握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掌握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等内容。
二、课程教学内容(2学时)第一章电脑组装与维护基础教学内容:掌握:微机基本工作原理;总线基本概念、分类及相关技术;多媒体电脑的部件组成及主要组成部件。
第二章电脑主机部件及优选(2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主机部件:主板、CPU、内存、常见板卡、典型;外部存储器及机箱电源的基本结构、特性及选择。
第三章常见外设及优选(2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显示器、键盘和鼠标、打印机、扫描仪、MODEM等基本原理、性能及选择。
了解音箱及其它周边设备。
第四章电脑的组装(8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组装前的准备步骤及安装测得基本方法、步骤。
第五章电脑的调试、软件安装和系统优化(4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电脑调试、软件安装的基本步骤和优化技巧。
第六章电脑维护与检修(6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电脑维护与检修基础知识。
第七章常用工具软件(6学时)教学内容及要求:掌握Fdisk、PQMagic、WINZIP 基础知识及使用;了解其它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员熟悉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的组成以及掌握计算机组装、维护与鼓掌排除等技术,包括: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软盘驱动器和软盘、硬盘驱动器和硬盘、显示卡和显示器、光盘驱动器和光盘、声卡和多媒体音箱、打印机、键盘和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MODEM、UPS电源、多媒体计算机组装、计算机的系统设置、测试和优化以及计算机的维护和鼓掌排除等。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梁波,《新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程》,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建议教材)[2]方耿,《新编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冶金工业出版社[3]丁唐,《最新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程》,冶金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任务1、目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选修课程。
通过对微机软硬件的初步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有感性的认识并理性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特点,学习微机出现故障时解决和处理的方法,为今后使用计算机提供必要的微机硬件知识,以便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好和维护好计算机,更好地使计算机发挥作用。
2、任务本课程通过阐述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维修方法,让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组成、基本原理、部件选型、维护和维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所学人员奠定计算机硬件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分析计算机软硬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二、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总课时数为32课时,讲课和实验课时比例约为2.2:1;2、本课程的重点是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各部件的基本参数、整机的维护技术及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独立选择、购买并组装一台适合于不同应用的计算机及其配件,并能独立完成常见的系统故障的处理;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分重要,本课程既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又要求学生能实际动手操作,进行硬件的组装、维修,具有一定难度;5、由于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都在飞速发展,掌握维护与维修的方法、原则,然后在这些方法与原则指导下进行自学,并能迅速接受新硬件的安装、调试、维护等任务是本课程的难点;所以,积累非富的经验显得十分重要。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计算机概述(1学时)(1)授课内容①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及其意义;②计算机的三种分类方法:按功能、按用途、按处理对象;③几种常见的计算机: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工作站,及其异同;④冯•诺依曼(Von Neumann)体系结构计算机的两个特点及基于本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图及其对应硬件;⑤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2)重点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数:72 学时学分数:4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先修课程:一、本课程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基础课。
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
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络技术专业、电子商务管理专业、信息管理技术专业一门职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学习计算机组装的基本理论。
2、培养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3、培养判断计算机结构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4、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本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1、掌握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组装与维护方法。
2、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各个零件组装成机体。
3、熟练的计算机各种软件的使用和维护。
4、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计算机最新结构的能力,并具有查阅有关标准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课题一选购配件本课题主要阐述组装流程和装机的一般方案;主板的选购和CPU的选购;内存的选购;硬盘的选购;光驱和刻录机的选购;卡的选购。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选购电脑零件;组装流程;装机基本方法和步骤。
课题二装机实战本课题主要阐述装机准备工作;装机流程图;组装电脑;连接外设。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脑组装的具体;电脑各个件的组装;电脑外设的安装。
课题三BIOS设置本课题主要阐述BIOS与CMO概述;BIOS的功能和作用;CMOS 参数设置、BIOS升级。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BIOS与CMO概述;BIOS的功能和作用;CMO 参数设置、BIOS升级。
组合相关实例进行实训。
课题四DO砾统及常用命令本课题主要阐述:DOS系统;常用的DOS命令。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DOS系统的概念;如何使用DOS命令。
课题五安装操作系统本课题主要阐述系统安装方法;系统设置;驱动程序安装方式。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掌握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的安装; 显卡驱动程序安装案例。
课题六电脑测试、系统优化本课题主要阐述电脑测试准备工作;测试准备;整机测试软件;优化BIOS;系统优化软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我校计算机类专业必修课程。
采用网络+教师面授的形式,教学时注意课程的系统性,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要开展启发性的教学,注重以学员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仅教会学员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学员如何去学习,达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相关知识,而且对软件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故障排除都得心应手。
二、教学目标
“目的要求”是指通过教师的讲授及学生的认真学习所应达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目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
“掌握”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使学生达到彻底明了,能用文字或语言顺畅地表述,并能独立做好实验,对电脑的拆装及出现故障进行分析、排除进行分析,同时也是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熟悉”的内容,要求教师予以提纲挈领地讲解,使之条理分明,使学生对此内容完全领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及其梗概,在考试时会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进行考核;“了解”的内容,要求教师讲清概念及相关内容,使学生具有粗浅的印象。
最低课时安排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最低总计学习课时为64课时。
各章节最低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四、教学内容
我们对本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会提供PPT,并在PPT中标明知识点的讲述要点,详细内容请参考PPT。
《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技术(第3版)》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本课程是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主要讲授个人计算机硬件选购、软件的安装、配置、维护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选配、安装、配置和维护个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能力,结合实际更进一步的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及组成原理,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历史(2)理解计算机的分类和组成(3)掌握典型微机的物理结构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基本的计算机分类、构成和工作原理的能力(2)具有对计算机物理结构宏观认识的能力(二)第二章 CPU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CPU及其品牌、种类和兼容性(2)理解CPU的技术规格、性能指标、典型CPU的技术特征(3)掌握CPU的频率设置和散热,CPU的合理选用及其对系统的影响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掌握CPU基本知识的能力(2)具有合理选购、设置、维护、识别分析CPU的能力(三)第三章微机的主板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主板的组成、种类及架构(2)理解总线标准、扩展槽、芯片组、CACHE、BIOS、其它部件及主板辅助功能(3)掌握主板的合理选用及其对系统的影响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掌握主板基本知识的能力(2)具有识别分析、合理选购、安装维护主板的能力(四)第四章存储系统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内存、硬盘、软盘和光盘驱动器的发展和类型,微机存储系统的体系结构(2)理解内存、硬盘、软盘和光盘驱动器的基本结构(3)掌握存储系统的合理选择及其对系统的影响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掌握存储系统体系结构基本知识的能力(2)具有识别分析、合理选购、安装维护内存、硬盘、软盘和光盘驱动器的能力(五)第五章显示系统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显示器基本知识、显示卡工作原理及3D图形处理(2)理解显示卡、液晶显示器和其它类型显示器技术基本结构及特点(3)掌握显示卡、显示器的合理选择及其对系统的影响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显示器、显示卡基本知识(2)具有识别分析、合理选购、安装维护显示卡、显示器的能力(六)第六章其它部件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外围设备的发展及种类(2)理解键盘、鼠标、声卡、音箱、网卡、调制解调器和电源的基本结构及特点(3)掌握键盘、鼠标、声卡、音箱、网卡、调制解调器和电源的合理选择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掌握键盘、鼠标、声卡、音箱、网卡、调制解调器和电源基本知识的能力(2)具有识别、选购、安装维护键盘、鼠标、声卡、音箱、网卡、调制解调器和电源的能力(七)第七章部件的选购与组装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关联和兼容性(2)理解各部件的协调及组装注意事项(3)掌握如何协调各个部件的选购和组装以最高的性价比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整体把握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关联和兼容性能力(2)具有合理选购整体硬件并进行规范组装、维护的能力(八)第八章常用软件安装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各种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2)理解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硬件间的联系(3)掌握硬盘分区和格式化、微机系统测试及BIOS的设置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掌握操作系统基本知识的能力(2)具有进行硬盘分区和格式化、微机系统测试及BIOS的设置的能力(九)第九章常用工具软件及实用技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常用工具软件及实用技术的特点(2)理解常用工具软件及实用技术的功能(3)掌握常用工具软件及实用技术的基本应用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掌握常用工具软件及实用技术基本知识的能力(2)具有掌握常用工具软件及实用技术的基本应用的能力(十)第十章常见故障处理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常见故障的特点(2)理解常见故障的原因(3)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及系统优化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掌握计算机常见故障原因、特点的能力(2)具有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及系统优化的能力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一)实践性教学项目一1、项目名称:计算机系统概述实验2、属性与学时:实验课,2学时3、教学目标与要求:(1)目标通过实验,认识了解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计算机维护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和安装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 4. 熟悉常见的软件安装和配置操作; 5. 具备计算机维护和故障排除的基本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组成和功能;•总线、主板、电源等硬件的工作原理和连接方式;•各种接口和插槽的使用方法。
2. 计算机组装与安装•计算机硬件的选购与搭配;•主机箱、主板、CPU、内存、硬盘等硬件的安装;•驱动器、显卡、声卡等扩展硬件的安装;•BIOS设置和硬件检测。
3. 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计算机的清洁与维护;•硬件故障的常见原因和排查方法;•CPU温度过高、硬盘故障、内存错误等故障的处理方法;•BIOS固件升级与设置。
4. 系统安装与配置•操作系统的选择与安装;•系统驱动程序的安装与更新;•常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系统优化与性能调整。
5. 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和方法;•硬盘克隆和分区的操作;•数据恢复与修复。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指南》•参考书目:–《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与维修实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术》–《计算机硬件维护与故障排除实战》七、备注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建议学生提前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硬件设备。
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学生需在实验室中进行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实际操作,实践能力对于课程的学习和考核非常重要。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计算机系教学大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课程代码:8656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授课对象: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性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相关各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也可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选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对微机硬件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有感性的认识并理性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特点,学习微机出现故障时解决和处理的方法,为今后从事计算机应用和使用计算机提供必要的微机硬件知识,以便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好和维护好计算机,更好地使计算机发挥作用。
其主要任务是为所学人员奠定计算机硬件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分析、排除计算机软、硬件故障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采用边讲授边实践的教学原则;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际操作过程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既突出基本知识与典型应用的结合,又注重基本知识与最新知识的联系;3、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小组实验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教学中多通过解决问题达到知识传授,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5、通过大量实验,加深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增强动手能力。
课程总学时:总学时数为50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4学时,实验26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讲授2学时,实验1学时)(1)微型计算机的硬件子系统(2)微型计算机的配置与选购(3)实验:计算机系统部件的认识具体教学要求:①认识计算机系统中的基本部件;②了解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安装位置;③实验中要求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微机的硬件组成(讲授10学时,实验6学时)(4)CPU的结构、类型、主要技术参数和发展情况(5)系统主板的结构、类型、主要部件和发展状况(6)内存的类型、参数、使用注意事项(7)软盘驱动器介绍- 103 -计算机系教学大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8)硬盘驱动器介绍(9)光盘驱动器与光盘介绍(10)显示卡与显示器介绍(11)键盘与鼠标器介绍(12)机箱与电源介绍(13)常用声卡、网卡、调制解调器、音箱和打印机的使用(14)其它外部设备介绍(15)学生分组熟悉各个部件的用途及安装方法具体教学要求:①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掌握各个部件的基本功能;②让学生明确各个板卡上主要部件的标称值和指标;③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各部件的安装方法和安装位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1、教学目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网络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基础课程,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初步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各个硬件设备有一个感性认识,并理解各个硬件设备的功能特点,掌握硬件选购的方法以及计算机故障排除和维护方法,为后续深入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有关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主要作用、选购方法、真伪辨别技巧、维护保养与故障维修方法,奠定学生的硬件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独立地组装和测试计算机硬件系统、选购合适的硬件设备、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与设备驱动程序、保养与维护计算机系统、检修计算机常见的故障、选配与销售计算机整机产品等。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本课程具有完善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为保证教学效果,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结合项目案例法与小组实训法进行知识讲解与技能实操。
三、教学要求与能力培养1、本课程的重点是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各部件的基本参数、硬件设备及整机选购、计算机维护保养及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独立地组装一台适用于不同需求的计算机,处理常见的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并能按需选配与销售计算机整机产品。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分重要,本课程既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基本特点和功能作用,又要求学生能实际动手操作,进行硬件的组装、测试、保养、维修与产品营销,具有一定的难度。
4、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产品在飞速发展,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一般性维护与维修方法,同时还要迅速学习与接受新的硬件和软件产品,这是本课程的难点。
因此,对于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单元1 初识计算机(1)授课内容①计算机的分类;②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大纲《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科学教育参考学时:6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6学时实验学时:24一、课程的教育目标与基本要求《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计算机及应用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熟练掌握计算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在掌握计算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
本课程以《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作为教材,但由于计算机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太快,要求在学习中以教材为蓝本,增加新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1.章节及内容要点第一章、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概述一.教学内容:1、微型计算机简介:微处理器的七代发展过程,增加586时代和奔二奔三时代,以及目前的奔四时代;PC个人微型计算机的由IBM开始的发展历程。
2、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微机主机的大致结构。
3、微机的种类和选型:微机按CPU性能分类的七代;微机的台式、便携式和掌上三种结构形式;个人微机的生产厂家。
教学要求:掌握: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微机主机的大致结构。
了解:微机的种类和选型;计算机各个配件的作用第二章、中央处理器CPU教学内容:1、各种CPU的外观及印记说明。
2、CPU的种类:8086、80286、80386、80486、Pentium、Pentium2、Pentium3、Pentium4、Core以及AMD、CYRIX等CPU的主要特点。
3、 CPU的性能及常见CPU的性能指标:主频、内存总线速度、扩展总线速度、工作电压、地址总线宽度、数据总线宽度、协处理器、高速缓存。
4、 CPU的主要生产厂商:INTEL、AMD、CYRIX、VIA、IBM、MOTOROLA。
5、微机系统CPU的选购:购买CPU时要注意的主要问题、CPU 的使用注意事项教学要求:掌握:CPU的种类;CPU的性能及常见CPU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一)本教学大纲是根据电子商务专业高级技工班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制定的。
(二)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脑硬件的各种知识,如何选购,如何将一系列零件组装成一台可运行的电脑,如何维护,如何处理常见的问题。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大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电脑的各种硬件组成;2、电脑组装与安装操作系统;3、电脑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整体认识电脑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员对电脑有一个基本的整体把握,牢记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构成,之间的联系,对组装原则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脑的概述第二节电脑的硬件组成第三节认识电脑软件第四节电脑组装原则教学重点:电脑硬件系统构成、软件系统构成教学难点:电脑组装原则教学建议:建议用实物展示和多媒体课件、图片演示,这样更形象。
第二章全面认识CPU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员掌握CPU的性能指标、主要供应商、类型,了解工作原理、使用维护,了解选购。
教学内容:第一节CPU概述第二节CPU的性能指标第三节主流CPU推荐第四节CPU选购技巧第五节CPU的使用与维护教学重点:CPU概述、CPU的性能指标、主流CPU推荐。
教学难点:CPU的性能指标。
教学建议:内容较抽象,一定要将重点内容讲清楚、用多媒体课件增加形象性。
第三章全面认识主板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员掌握主流主板的分类、选购,基本掌握主板的结构、使用与维护。
教学内容:第一节主板的概述第二节主板的结构第三节主流主板的推荐第四节主板的选购要点第五节主板的选购技巧第六节主板的使用与维护教学重点:主板的结构、主流主板的选购。
教学难点:主板的结构、主板的使用与维护。
教学建议:实物展示和多媒体课件、放大的图片相结合,用形象的教学方法来降低学习梯度。
第四章全面认识内存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员基本掌握内存的性能指标、种类、选购、使用与维护,了解内存与CPU的关系。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总学时周学时学分: 72/8/4.考核方式:考查.开课院(系):计算机系.面向专业:计算机教育.对应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名称: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立足于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强调实践应用能力。
. 课程目标:强调全面、具体、恰当且具有针对性的个人综合能力培养,不仅关注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同时关注学生的方法与社会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参数,硬件的选购和安装,参数设置,硬盘的初始化,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和设置,操作系统的安装和设置,系统的测试,微机的维护及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等内容。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微型计算机概述(一)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分类。
(二)教学具体内容.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实训:微机外部线缆的连接(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四)考试内容及要求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第二章(一)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的发展历史,的分类、结构、基本工作,的主要参数掌握主流介绍及选购。
(二)教学具体内容.的发展历史.的分类、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主流介绍及选购.散热器. 实训——的安装、拆卸与检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的发展历史.掌握的分类、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掌握主流介绍及选购(四)考试内容及要求了解的发展历史,掌握的分类、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
第三章主板(一)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主板的分类,掌握主板的组成结构,掌握主流芯片组,掌握主板中的新技术,主板的选购。
(二)教学具体内容.主板的分类.主板的组成结构.主流芯片组.主板中的新技术. 主板的选购. 实训——主板的安装和拆卸(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主板的分类.主板的组成结构. 主流芯片组(四)考试内容及要求掌握主板的分类,主板的组成结构,主流芯片组。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个部件和整体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的能力。
2.教学要求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安排
1.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
2.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设计题目
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与调试
(2)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1)母盘制作
2)硬盘克隆
3)硬盘安装
4)系统调试
5)系统盘(C盘)备份
6)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3)方案选择及工作原理
(4)设计成果的要求
1)操作系统、各种软件能正常使用
2)对系统做好备份,并能够进行还原
3)设置好IP地址,并能进行局域网访问
3.课程设计安排
课程设计总课时是28个课时,其中,18个课时做课程设计,10个课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考核办法
从设计说明书质量、设计成果质量、设计纪律和总体表现等方面制订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
四、教材(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
《新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程》
《新编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
《最新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程》
五、有关说明
课程设计的各个部分是否可以实现将受到实训设备的影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研究计算机硬件组成、选购、组装和维护的一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工作原理及CPU、内存、主板、硬盘等其它部件的构成和维护方法,计算机组装、系统调试和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和基本设置方法,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各组成部件的性能指标等,并掌握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二、课程的类别、作用和目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做好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并及时地排除故障,对于预防计算机出现故障、延长计算机使用寿命、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该课程可以作为全校的公共选修或考查课程;对于工科专业可设置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关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方法,并能理论联系实际。
在掌握计算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
本门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课程,学生的学习模式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理论及实际动手的技能。
通过对计算机硬件、组装及维护、操作系统安装、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内容的详细讲解,以及在计算机硬件实训实验室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践技能。
本课程考核包括笔试和实践测试两部分。
笔试部分重点考核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及组装与维护的基本方法及流程,各部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实践部分重点考核故障排除方法的运用。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导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导论,课程可以开设在第二学期,为各个专业后续的计算机理论、应用的相关课程奠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及功能和性能指标,掌握常见故障的现象及排除方法,破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在培养计算机基础理论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计算机故障现象及排除故障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微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各方向选修的一门实践课。
3学分,54学时。
其中上级操作18学时,理论学习36学时。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适当的上机实验。
教材说明本门课程采用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计算机组装维护入门与提高》这本书,该书由编委会编著,2003年3月第1版,2003年3月第1次印刷。
本书主要介绍计算机的硬件设备、计算机的组装、软件设置和计算机的维护技术。
本书从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入手,分别介绍了计算机的各个配件,如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显示器等,硬件设备都触及到新技术的最前沿。
为了提高读者的动手能力,以Pentium 4 计算机为例,讲述了计算机组装的详细过程。
此外,还讲述了局域网的组建及其一些常用的硬件设置和软件安装方法,主要有 CMOS 设置、硬盘分析、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程序的安装等。
因此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本课程的预期目标、考核办法和管理方式分述如下:预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成为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装与维护技巧,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为面向基层、面向实践的服务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考核方法:考试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方法。
其中形成性考核占20%,终结型考核占80%。
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和实验,终结性考核为期末笔试考核,由省电大统一命题。
管理方式:在省电大的指导下,由地市电大组织实施。
教学和实验说明第一章选购系统核心配件教学内容:1、主板的构成:主板芯片组、BIOS芯片、总线扩展槽、I/O接口和二级缓存等构成。
主板芯片组:主板芯片组主要负责管理CPU 、内存、总线扩展槽和各种外设。
BIOS芯片:是用于基本输入输出存储的专用芯片,BIOS芯片负责在主板通电后即对计算机的各个部件进行自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摄像头 2、教学要求:了解: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的选购 理解: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的分类 掌握: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的安装 3、教学重点: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的工作原理 4、难点: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的工作原理
2.6.4API和系统调用的关系70
本章小结70
实验271
习题271第3章首次系统配置72
3.1登录、注销和关机72
3.1.1登录系统72
3.1.2注销系统73
3.1.3关机与重启系统74
3.2首次配置Ubuntu74
3.2.1配置网络74
3.2.2配置显示78
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2学时) 1、讲授内容:(1) 计算机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系统组成 (3) 计算机的选购 (4) 计算机组装的基础知识 2、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的结构 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方式 掌握:计算机组装的技术和计算机维护方法 3、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的结构 4、难点:掌握计算机的维护方法 第二章:中央处理器(2学时) 1、讲授内容:(1) CPU的发展历程 (2) CPU的工作原理 (3) CPU的性能指标 (4) CPU的选购 2、教学要求: 了解:CPU是主机的核心部分 理解:CPU是主机的核心部分 掌握:CPU的基本结构、特性及选择 3、教学重点:掌握CPU的性能指标 4、难点:CPU的优选与安装 第三章:主板(2学时)1、讲授内容:(1) 主板的组成 (2) 主板的分类 (3) 主板的性能指标 (4) 主板的新技术 (5) 主板的选购 2、教学要求:了解:主板是主机的核心部分 理解:主板是主机的核心部分 掌握:主板的技术参数及发展趋势、识别、选购 3、教学重点:主板的基本组成 4、难点:主板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第四章:内存(2学时)
(9) 内存条的安装 (10)计算机外设的安装 (11)组装后的整体检查 2、教学要求: 了解:装机的注意事项 理解:硬件组装的必备工具 掌握:硬件组装的步骤 3、教学重点:组装各类部件的连接工作 4、难点:组装各类部件后的整体检查 第十四章:计算机常用软件安装与使用(4学时)1、讲授内容:(1) Windows 7的安装 (2) Windows 注册表 (3) 性能管理与维护 (4) 常用软件的介绍 2、教学要求: 了解:Windows 7的安装 理解:安装过程 掌握:Windows 7安装后进行设置 3、教学重点:Windows注册表及性能管理和维护 4、难点:ghost软件的使用 第十五章:计算机病毒与防治(2学时) 1、讲授讲授:(1) 计算机病毒 (2)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 (3) 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现象 (4) 典型病毒的介绍与防治 (5) 防治病毒的常用措施 2、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结构和分类 3、教学重点:防治计算机病毒常用的措施 4、难点:防治计算机病毒的辅助方法 第十六章:计算机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6学时)1、讲授内容:(1)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2) 计算机故障类型和及其原因分析 (3) 硬件故障的查找方法 (4) 硬件维护工具 (5) 计算机常见故障及排除 2、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理解:硬件故障的扣除方法 掌握:计算机维修的工具及方法 3、教学重点:计算机常见故障及排除 4、难点:计算机常见故障及排除
2.2 电源的工作原理 2.3 电源的分类 2.4 电源的性能指标 2.5 电源的选购 2、教学要求:了解:机箱、电源的选购 理解:机箱、电源的分类 掌握:机箱的结构及电源的工作原理 3、教学重点:机箱的结构及电源的性能指标 4、难点:机箱的结构及电源的工作原理 第十章:网络设备(2学时) 1、讲授内容:(1) 网卡 1.1 网卡的结构 1.2 网卡的分类 1.3 网卡的选购 (2) 调制解调器 2.1 调制解调器的原理 2.2 调制解调器的分类 2.3 调制解调器的选购 2、教学要求:了解:网卡、调制解调器的选购 理解:网卡、调制解调器的分类 掌握:网卡、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3、教学重点:网卡、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4、难点:网卡、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5.7.2halt命令135
5.1.1Shell程序的启动105
5.1.2命令的格式105
5.2目录操作基本命令106
5.2.1ls命令106
5.2.2cd命令108
4.2.3pwd命令109
5.2.4mkdir命令109
5.2.5rmdir命令110
5.3文件操作的基本命令110
5.3.1touch命令110
(1) 显卡 1.1显卡的发展历程 1.2显卡的结构 1.3显卡的工作原理 1.4显卡的性能指标 1.5显卡的选购 1.6显卡的产品介绍 (2) 显示器 2.1显示器的发展与历程 2.2 显示器的分类 2.3 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2.4 显示器的性能指标 2.5 显示器的选购 2、教学要求:了解:各类显示器 、显卡等基本原理 理解:各类显示器 、显卡等基本原理 掌握:它们的性能及选择、连接方法 3、教学重点: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出设备的原理、选购与保养 4、难点:显卡、显示器的性能及选择、连接方法 第七章:声卡与音箱(2学时)1、讲授内容:(1) 声卡 1.1 声卡的发展历程 1.2 声卡的结构 1.3 声卡的工作原理 1.4 声卡的分类 1.5 声卡的性能指标 1.6 声卡的选购 (2) 音箱 2.1 音箱的结构 2.2 音箱的分类 2.3 音箱的性能指标 2.4 音箱的选购 2、教学要求: 了解:声卡的发展历程 理解:音箱的结构和分类 掌握:声卡的工作原理及音箱的分类 3、教学重点:声卡及音箱的性能指标 4、难点:声卡的工作原理及音箱的性能指标 第八章:输入设备(2学时) 1、讲授内容:(1) 键盘 1.1 键盘的布局 1.2 键盘结构及工作原理 1.3 键盘的分类 1.4键盘的选购 (2) 鼠标 2.1 鼠标的工作原理 2.2 鼠标的分类 2.3 鼠标的选购 2、教学要求:了解:键盘、鼠标的选购 理解:键盘、鼠标的分类 掌握:键盘、鼠标的工作原理 3、教学重点:键盘、鼠标的结构 4、难点:键盘、鼠标的工作原理 第九章:机箱与电源(2学时) 1、讲授内容:(1)机箱 1.1 机箱的结构 1.2 机箱的分类 1.3 机箱的选购 (2)电源 2.1 电源的结构
第1章Linux简介与系统安装1
1.1Linux简介1
1.1.1什么是Linux2
1.1.2Linux发展历程4
1.1.3Linux特点7
1.1.4Linux的版本9
1.1.5Linux的应用和发展11
1.2Ubuntu简介12
1.2.1什么是Ubuntu12
5.4.5sort命令121
5.4.6find命令122
5.4.7which命令122
5.4.8whereis命令124
5.4.9locate命令125
5.5压缩备份基本命令125
5.5.1bzip2命令和bunzip2命令125
5.5.2gzip命令126
5.5.3unzip命令126
1.2.2Ubuntu的特点13
1.2.3Ubuntu的版本13
1.2.4Ubuntu的获得方法14
1.3安装前的准备15
1.3.1安装预备15
1.3.2Linux主机的硬件条件17
1.3.3虚拟机简介19
1.3.4Linux的安装规划20
1.4在虚拟机中安装21
2.4.1GNOME的安装47
2.4.2GNOME Classic模式介绍51
2.5Unity界面58
2.5.1Unity的常用操作58
2.5.2工作区64
2.5.3Unity常用快捷键64
2.6系统调用接口66
2.6.1系统调用66
2.6.2系统调用接口66
2.6.3Linux中的系统调用66
第十二章:BIOS设置(4学时)1、讲授内容:
1. CMOS和BIOS设置的简介 2. BIOS的组成 3. BIOS的设置 4. BIOS的错误信息和解决方法 5. BIOS的报警声和解决方法 6. BIOS的升级 2、教学要求: 了解:BIOS的分类 理解:BIOS的组成 掌握:BIOS的设置 3、教学重点:BIOS的错误信息和解决方法 4、难点:BIOS的错误信息和解决方法及升级 第十三章:计算机硬件组装(4学时)1、讲授内容:(1) 装机准备工作 (2) 主板跳线的设置 (3) CPU及其散热器风扇的安装 (4) 主板与机箱的连接 (5) 主板的安装 (6) 电源的安装 (7) 驱动器的安装 (8) 板卡的安装
5.5.4zcat命令和bzcat命令127
5.5.5tar命令128
5.6磁盘操作命令129
5.6.1mount命令129
5.6.2umount命令132
5.6.3df命令132
5.6.4du命令132
5.6.5fsck命令133
5.7关机重启命令134
5.7.1shutdown命令134
3.2.3配置软件源79
3.3系统首次更新82
3.3.1安装更新82
3.3.2更新语言支持83
3.3.3安装缺失插件85
本章小结86
实验386
习题386第4章Linux文件系统87
4.1Ubuntu的文件系统87
4.1.1文件系统简介87
4.1.2Linux文件系统架构88
5.3.2cat命令111
5.3.3cp命令113
5.3.4rm命令115
5.3.5mv命令117
5.3.6chmod命令117
5.4文件处理命令119
5.4.1grep命令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