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肺功能不全(呼吸衰竭)(掌握加黑字体相关知识点)

1、概念: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PaO2 ,伴有或不伴有PaCO2 的病理过程。

正常:40 mmHg)

2、判断标准(血气标准):PaO2 < 60mmHg (正常:100 mmHg)PaCO2 > 50mmHg(

3、类型: 1. 按PaCO2是否升高:低氧血症型(I型)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II型)

2. 按主要发病机制:通气障碍型换气障碍型

3. 按病变部位:中枢性和外周性

4、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1)肺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型(I型)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II型)

原因分类

1)限制性通气不足——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引起肺泡通气不足

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肌活动障碍??重症肌无力、低钾、缺氧等

胸廓顺应降低??严重的胸廓畸形、肋骨骨折、胸膜纤维化

胸腔积液和气胸??

肺顺应性降低—肺纤维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2)阻塞性通气不足——呼吸道阻塞或狭窄导致气道阻力增加

中央性气道阻塞内径﹥2mm

▲胸外吸气性呼吸困难

▲胸内呼气性呼吸困难

外周性气道阻塞

内径< 2mm呼气性呼吸困难(等压点变化 P220)

3)前两者的共同后果:肺泡通气不足,肺泡气不能及时更新

血气变化的特点:PaO2分压下降,PaCO2升高,导致Ⅱ型呼吸衰竭。

(2)肺换气功能障碍

原因分类:

1)弥散障碍

弥散量取决于(1)弥散速度:两侧分压差

呼吸膜厚度

呼吸膜面积

(2)弥散时间

弥散障碍的机制:弥散面积减少

正常成人肺泡面积:80m2

静息时换气面积:35-40 m2

弥散面积减少:肺不张,肺实变,肺叶切除等

弥散馍厚度增加

肺泡膜厚度:1 μM

弥散距离:5 μM

弥散膜厚度增加:肺水肿,肺泡透明膜形成,肺纤维化,肺泡毛细血管扩张

弥散时间缩短

正常静息状态:血流通过毛细血管间:0.75s

弥散时间:0.25 s

弥散时间缩短: 心输出量增加, 肺血流加快

血气变化:(I型)呼吸衰竭

2)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机制: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解剖分流增加——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血管扩张,肺内A-V短路开放解剖分流PaO2 .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死腔样通气(生理无效腔增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概念: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机型呼吸衰竭

病因:感染(肺炎、败血症)休克、严重创伤、吸入毒物或胃酸

发生机制:致病因子导致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使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减少,导致肺表面张力增加,肺不张,使功能性分流增加。致病因

子还会使肺泡膜内皮细胞损伤,和四风中性粒细胞趋势因子,中性粒细胞聚集,释放氧自由基、蛋白酶、炎症介质,进而使

肺泡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水肿,功能性分流;使支气管痉挛引起功能性分流;使血管收缩微血栓致死腔样通气,PaO2下降,

PaCO2增加。

血气变化:通常发生Ⅰ型呼吸衰竭;极端严重者,由于肺部病变广泛,肺总通气量减少,可发生Ⅱ型呼吸衰竭。

5、呼吸衰竭时机体功能和代谢变化(变化指标)

1)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变化

呼酸: Ⅱ型呼衰——CO2潴留——血K+增加 , 血Cl-下降

呼碱:I型呼衰——肺过度通气——血K+将下降, 血Cl增加

代酸:严重缺氧——无氧代谢——乳酸增加

2)呼吸系统的变化

PaO2在30—60mmHg之间,PaCO2在50—80mmHg之间时呼吸加深加快

PaO2小于30mmHg,PaCO2大于80mmHg时抑制呼吸中枢

3)循环系统的变化

轻度PaO2 下降和PaCO2增加可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

严重PaO2下降和PaCO2 增加抑制心血管运动中枢

肺源性心脏病(概念)

4)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PaO2: 60 mmHg 智力,视力轻度减退

40-50 mmHg 神经精神症状

20 mmHg 神经细胞不可逆损坏

PaCO2 >80 mmHgCO2

麻醉(头痛,头昏,嗜睡,精神错乱, 扑翼样震颤, 抽搐, 及昏迷等

肺性脑病(概念、机制)

概念: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机制:①PaO2 下降和PaCO2增加一方面使脑血管扩张,脑内充血,颅内压升高,另一方面使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

②脑脊液PH值下降一方面使r—氨基丁酸升高,致中枢抑制;另一方面使磷脂酶活性

增加,溶酶体酶释放,致神经损伤。

6、防治原则

吸氧原则:

I 型呼衰只有缺O2而无CO2潴留,可吸入较高浓度O2,一般不超过50%2.

II型呼衰有CO2潴留, 应持续低浓度低流量吸氧,如30%,1~2L/min,使PaO2上升到60mmHg。

八、心功能不全(掌握概念、病因与诱因、机体的代偿反应;熟悉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心力衰竭概念: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使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即心泵功能减弱,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

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症称为心力衰竭。

2、病因:1.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肌衰竭)

2.心脏负荷过重

3、诱因:1.感染*

⑴发热,交感神经兴奋、代谢率增高;

⑵内毒素直接抑制心肌;

⑶心率过快,增加心肌耗氧,舒张期过短,心肌供血不足;

⑷呼吸道感染加重右心负荷

2.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中毒、高钾血症

3.心律失常:快速型

4.妊娠、分娩

5. 其它:体力活动、气温变化、情绪激动等

4、分类:1.按部位: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

2.按发生速度:

☆急性心衰:发病急、代偿不充分、B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