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石灰吟》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1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1

评卷人 得分
四、诗词曲鉴赏
课外阅读。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试卷第 6页,总 17页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①向日金鳞开②。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③易水,霜重鼓寒④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⑤为君死。 (注释)①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②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 发光。③临:逼近,到,临近。④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⑤玉龙:
长处必然也有短处;唐代诗人王翰在《_____》中写道:“_____,_____?”描绘了将
士们视死如归的勇气;老师常引用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
教我们写作时要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俗语“_____,_____。”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7.“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集中体现,请你写出两部国学经典作品:《_____》、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 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春燕./燕.山 干劲./坚劲. 夹.击/夹.衣 B.横.肉/蛮横. 咽.喉/哽咽. 困难./被难.日 C.宿.营/住宿. 嚼.着草根/细嚼.慢咽 剥.削/生吞活剥.
知道下面诗人的雅称吗?
杜甫:_____________
王维:________________
李贺:_____________
白居易:________________
2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_________) 捶(__________) 凿(_________) 焚(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作业及部分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作业及部分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作业及部分答案《马诗》课后作业《石灰吟》课后作业【基础达标】一、给下面字选择正确读音。

吟(yín yíng)若(ruòrě)凿(záo zháo)二、多音字组词。

ruò()jiān()若间rě()jiàn()三、理解下面字词。

千锤万凿若等闲全清白人间四、根据句意,写古诗。

1、石头是经过多次撞击敲打才从大山上开采出来的。

(石头)把烈火焚烧(自己)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敲打撞击、烈火焚烧),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世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精彩回放。

1、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____________。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__________。

加“若等闲”三个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____________,它似乎还象征着_________无论面对着怎样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_。

2、XXX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甚么要写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3、《石灰吟》这首古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石灰吟》作者_____的_______,诗人赞颂了石灰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诗人也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石灰吟的古诗考题

石灰吟的古诗考题

石灰吟的古诗考题
石灰吟的古诗考题如下:
1.这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参考答案:C
2.试着用“/”画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参考答案: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我体会到了石灰__________的精神;读了后两句中的“浑不怕”,我想到了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还让我想到了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无惧无畏//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理解古诗,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思乡诗。

B.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C.后两句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D.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

参考答案:A
5.联系本课中学习的三首古诗,你觉得这首古诗和哪首古诗的写作方法是相同的?相同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与《墨梅》的写作方法相同,都是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

石灰吟练习题

石灰吟练习题

石灰吟练习题石灰吟是中国古代民间歌谣的一种形式,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以朗朗上口、幽默诙谐的歌词,形象生动的描写方式,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和欢呼。

为了加深对石灰吟的理解和提高练习,下面将给出几道石灰吟练习题供大家练习。

题目一:“入乡随俗”答:游客来乡下,入乡随俗好。

俗习各地域,文化多不同。

北方吃大鱼大肉,南方吃米粉。

山区晚起晚睡,平原早起早睡。

东海还有海鲜,青藏高原草原美。

入乡随俗是好事,尊重他们的习惯知。

题目二:“四季美物”答:四季美物有多多,春夏秋冬样样好。

春天的花充满了园,夏天的阳离不开光。

秋天的果很多样,冬天的雪满地飘。

四季美物空前好,每一季都是永恒的宝。

题目三:“发财梦”答:我梦见发财梦,梦想好甚广。

梦见五百破到千,千万又到亿。

数钱一刻爽,快乐总无边。

醒来发现是梦呢,只能慢慢去追寻。

题目四:“休闲生活”答:闲来无事好休闲,休闲生活乐无边。

看书听音乐,散步去公园。

美食蔬果尽可品,美酒可饮一边。

休闲生活真惬意,愿每个人都能享受它的甜。

题目五:“友谊第一”答:友谊第一情谊长,朋友跟我心相当。

风雨同舟心相连,共度日月年。

开心时分享欢笑声,困难时伸出援助的手。

友谊第一真可贵,永远是我最亲的人。

题目六:“奋斗人生”答:奋斗人生路漫漫,背负着梦想的担。

前方荆棘挡不住,坚持信念向前迈。

遇到困难不气馁,熬过黑夜又迎朝。

奋斗人生辛苦些,成功后所有的辛苦都变得美。

题目七:“感恩之情”答:感恩之情万千言,感恩心谢相知的人。

父母养育不言辛,老师教诲如父亲。

朋友关怀友谊长,恩师栽培心存佩服。

感恩之情戮力奋,回报真感恩。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相信大家对石灰吟的形式和练习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多有趣、富有创意的石灰吟作品。

记住,石灰吟的魅力在于其幽默诙谐的歌词和生动有趣的描写方式,希望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其中的乐趣,并将其传承下去。

(字数:505)。

第10课《古诗三首 石灰吟》(学习任务单)-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10课《古诗三首 石灰吟》(学习任务单)-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学习任务单)-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朗读诗歌《石灰吟》。

2.能准确理解诗歌《石灰吟》的意思。

3.能品味诗歌《石灰吟》中的意境。

4.能正确理解并默写生字词。

5.能体味诗歌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生字词及其意义。

2.理解古文的意境。

三、学习内容及安排1.朗读并默写课文《石灰吟》。

2.分组配对,互相朗诵,点评诗歌。

3.阅读材料,了解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石灰制造工艺及其文化意义。

4.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出文化传承对于古诗词的作用。

5.背诵诗歌并赏析,抒发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方式1.集体授课和独立学习相结合。

2.分组讨论和展示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启迪。

五、学习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

2.默写成绩。

3.分组讨论和展示交流过程评分。

4.背诵和赏析表现评价。

六、学习要求1.勤奋好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

2.课下认真阅读材料,做好笔记,课堂上敢发言,敢提问。

3.切实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扩展阅读理解能力。

4.重视文化传承,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后延伸1.了解更多中国传统建筑工艺,如中国古建筑构成和风格、民间建筑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阅读更多中国传统诗词,如《清明上河图》、《悯农》等,欣赏古代文化艺术,提高语文素养。

3.继续探究文化传承对于修身立德的作用,从中汲取营养,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的内涵。

部编版六下《马诗》《石灰吟》《竹石》古诗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下《马诗》《石灰吟》《竹石》古诗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下第四单元《古诗三首》练习题(第2份,含答案)课堂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古代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案】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重点字词。

咬:坚劲:任:(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

请你谈谈好在哪里?(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答案】(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2)C(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形象。

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

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yān yàn)子飞过燕.(yān yà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jìn jì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jìn jìng)旅。

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捶()凿()焚()洛()锤()函()烫()3.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2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2
15.烈火焚烧若等闲( )
A.平常。B.随便,轻易。C.无端。
16.任尔东西南北风( )
A.承受。B.无论。C.任凭。
17.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粉”的意思是粉末。
B.《石灰吟》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
C.“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的“锤”的意思是用锤子敲打。
(2)____________将绿绕,两山排闼送春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3)春风又绿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4)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各当家。(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5)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总是春。(朱熹《春日》)
(2)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游园不值》)
(3)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4)根据下图表达的意思,默写古诗。(不写题目和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根据题目,默写古诗。
竹石
[清] 郑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填空。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_______,_______代书画家、诗人。本诗第一句用一个“__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的_______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的_______;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的精神。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练习试题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练习试题

2019小升初语文古诗词练习试题小升初考试往往是对基础知识的一种提升,基础知识没掌握好,会很容易失分,下面是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分享的语文古诗词练习试题,供大家参考!1、默写古诗《石灰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孔子对学与思的思考。

北京小升初(2)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

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国之情。

3、补充诗句,填写出处、作者,并选择正确答案。

①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自_______,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②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其中_____(写序号)是表达友情的;____(写序号)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4、古诗默写(1)(),一叫千门万户开。

(《画鸡》唐李贺)(2)春种一粒粟,()。

(《悯农》唐李绅)(3)(),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清高鼎)(4)牧童骑黄牛,()。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2

部编六下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后练习(含答案)2
C.你们这样大声争吵,真是“了不起”啊。D.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不太好吧。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任尔东西南北风”中“任”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
B.《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一首题画诗。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中墨梅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2.__________字廷益,______代诗人。因为官清正,不畏强权,深受人民爱戴。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_____________的感情和___________的情操,有《______________》。
3.郑燮,字克柔,号__________,以卖画为生,为“_______________”之一。擅写_______、工书法。其诗词多描写民间疾苦,有《____________》。
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3.下面关于古诗的搭配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李白《春夜喜雨》
B.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飞人米。(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凉州词》)
30.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李贺在《马诗》中描写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描写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通过对石头不畏“____”和“___”,即使“____”也要留下清白的描写,赞颂了石灰_____、______的品质,抒发了诗人_____的思想感情。名句是:_____________。

第10课《古诗三首》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第10课《古诗三首》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的“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J
.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扎根在岩石的缝隙之中的竹子14.任凭各方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折磨和打击,它们
仍然坚定强劲。15.清郑燮题画来自世俗、社会的各种迫害
勇于斗争的精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
西北风16.拟人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 不要人夸好颜色,。 .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 .先解释字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满:o清气:。 诗意:。 .诗中梅花的特点是和。 .此诗的前两句(写实抒情言志),强调“我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素净、雅洁;后两句 (写实抒情 言志),说明梅花不是为了要让,只是。 .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了梅花的哪些品格、精神?联想到了哪些人? 三、比较阅读。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对于这两诗》是一首唐朝五言绝句,而《石灰吟》是一首明朝七言绝句。
B.《马诗》是一首边塞诗,我们可以从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看出。
IL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这两首诗都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马诗》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马,实际上是诗 人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石灰吟》一诗,诗人以石灰为吟咏对象,表明自己要做纯洁 清白的人。诗中的“清白”一词,一是指石灰的颜色,二是指诗人高尚的节操。
.考查了对古诗词的积累。结合课内外的学习作答。如:出自唐代李白的《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 马鸣J
C.《马诗》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写诗人回忆之前在战 场上策马驰骋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练习题(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练习题(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练习题(含答案)第一课时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重点字词。

咬:坚劲:任:(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A竹林里B深山里C破岩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

请你谈谈好在哪里?(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第二课时(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2)C(3)用拟人手法,很形象。

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

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yān yàn)子飞过燕(yān yà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jìn jì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jìn jìng)旅。

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捶()凿()焚()洛()锤()函()烫()3.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共7题;共29分)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捶.打(chuí)B.凿.开(zháo)C.焚.烧(fén)2.(3分)下列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骨/碎身/浑/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间3.(3分)“岁寒三友”指的是()A.梅兰竹B.兰松竹C.梅松竹D.梅竹菊4.(3分)下列加下划线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泣涕零如雨(零:零散。

)B.纤纤擢素手(擢:伸出。

)C.盈盈一水间(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D.札札弄机杼(弄:玩弄。

)5.(4分)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拟人B.比喻C.夸张D.排比(1)(2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2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6.(5分)判断下列说法。

(1)(1分)《竹石》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而题写的。

(2)(1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3)(1分)《石灰吟》和《竹石》都是托物言志诗,表面上写物,实际上表达诗人的志向。

(4)(1分)李贺被称为“诗鬼”,他的马诗共有23首,本课所选为其中的第5首。

(5)(1分)郑燮,又名郑板桥,唐代书画家,最擅长画兰、竹。

7.(8分)按古诗内容填空。

(1)(0.5分)《石灰吟》是朝写的。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

(2)(0.5分)《竹石》是朝诗人写的。

两诗有个共同的特点:都运用了的手法。

(3)(1分)《夏日绝句》是女词人的传世佳作。

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屈辱偷生,表现了诗人情怀。

二、阅读理解(共9题;共41分)课内阅读。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

_____________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8.(3分)将诗歌补充完整,写出题目的意思。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天天练习题西师大版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天天练习题西师大版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天天练习题西师大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外阅读我能行。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解释下列词语。

(1)吟:________(2)等闲:________(3)浑:________(4)清白:________[2]从诗中找出体现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精神的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课外阅读托物言志的古诗,并摘抄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解释下列词题:_____ 只缘:_____ 不识:_____[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________”。

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_________。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

[3]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题西林壁》前两句写___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_______。

[5]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10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有答案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10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有答案  )

10 古诗三首识记默写 基础巩固一、 看拼音写词语。

lǒng luò què záo kāi záo xīn jí rú fén lián luò tiě chuí fén shāo qiān chuí bǎi liàn wǎng luò qīng bái shā mò luò yì bù jué二、 给加点字注音。

燕.山 粉碎. 坚劲. 郑燮. 当.真 三、 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

1.何当..金络脑 何当: 2.烈火焚烧若等闲..等闲: 3.粉骨碎身浑.不怕 浑: 4.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 尔: 四、 背默填空。

马 诗 石灰吟 竹 石[唐]李贺 [明] [ ]郑燮 , , 咬定青山不放松,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 。

任尔东西南北风。

情境默写 理解运用五、〔会写字默写〕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粉骨碎身浑不怕,烈火焚烧若等闲。

1.石灰石要经历qiān chuí wàn záo、烈火fén shāo粉骨碎身,最后才能成为清白的石灰。

2.我曾在wǎng l uò上看到一篇报道:太行山人凭借着愚公移山的精神,用钢钎、tiě chuíkāi záo出一条条“挂壁”公路,创造了人间奇迹,彰显了太行儿女们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

六、用“”画出加点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1.这种戏的唱腔粗犷激昂、刚劲.(jìn jìng)豪爽,听起来十分带劲.(jìn jìng)。

2.一到春天,便会有成群结队的小燕.(yān yàn)子飞回燕.(yān yàn)园。

七、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wǎnɡ luòyān shān fěn gǔ suìshēnjiān jìng fén shāo qiān chuíwàn záo2.下列词语中,“劲”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坚劲B.干劲冲天C.劲风D.强弓劲弩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漠沙/如雪B.千磨/万击/还坚劲C.何当/金络脑D.要留/清白/在/人间4.《竹石》是一首富有寓意的题画诗。

作者写竹,更是写自己。

从中你读出诗人怎样的品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刚强勇敢B.善良乐观C.坚定执着D.不向邪恶势力低头5.“其他附属的房屋也很小,耕地窄得几乎连马都无法在上面打滚”,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夸张C.排比D.拟人6.下列诗词句中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或品格的一项是()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A.比喻B.拟人C.夸张D.设问(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8.按要求完成练习。

(1)在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后面打“√”。

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在这两句诗中,“如”和“似”的意思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带有这类字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句)9.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这些事物被作者赋予了怎样的品格和志向。

古诗石灰吟的练习题

古诗石灰吟的练习题

《石灰吟》练习题一、填空题1. 《石灰吟》的作者是______。

2. “千锤万凿出深山”中的“锤”字,读音是______。

3. “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的“若”字,意思是______。

4. “粉骨碎身全不怕”中的“碎”字,部首是______。

5. “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留”字,笔顺是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出自《石灰吟》?A. 千锤万凿B. 烈火焚烧C. 碧血丹心D. 清白人间2. 《石灰吟》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质?A. 坚韧不拔B. 气节高尚C. 胸怀壮志D. 志在四方A. 千锤万凿出深山B. 烈火焚烧若等闲C. 粉身碎骨浑不怕D. 要留清白在人间三、判断题1. 《石灰吟》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

()2. “粉骨碎身全不怕”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豪情。

()3. 《石灰吟》中的“清白”一词,仅指石灰的颜色。

()四、连线题请将下列诗句与对应的作者连线:1. 千锤万凿出深山 ________ 文天祥2. 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 郑燮3. 粉骨碎身全不怕 ________ 于谦4. 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 辛弃疾五、翻译题1. 千锤万凿出深山。

2. 烈火焚烧若等闲。

3. 粉骨碎身全不怕。

4. 要留清白在人间。

六、默写题请默写出《石灰吟》全文。

七、改写题1. 千锤万凿出深山。

2. 烈火焚烧若等闲。

八、仿写题请仿照《石灰吟》的风格,写一首关于“竹子”的诗。

九、简答题1. 请简述《石灰吟》中诗人想要表达的主旨。

2. 《石灰吟》中的“清白”二字有何深层含义?十、比较题请比较《石灰吟》与《墨梅》在表现手法和主题上的异同。

十一、分析题请分析“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中的修辞手法。

十二、应用题请结合《石灰吟》的内容,谈谈这首诗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

十三、创意题请以《石灰吟》为灵感,设计一个关于“坚韧不拔”主题的海报。

十四、鉴赏题请从《石灰吟》中选取一句你认为最具表现力的诗句,并简要阐述你的赏析理由。

(完整版)古诗《石灰吟》练习题

(完整版)古诗《石灰吟》练习题

(完整版)古诗《石灰吟》练习题
古诗《石灰吟》练习题
“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意思是()。

《石灰吟》就是赞颂()。

1、我能在《石灰吟》这首诗中最少能找出3个体现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精神的词,并用横线划出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若等闲”的意思是
(),
清白指石灰的()。

3、我知道是中()和()是一对同义词,()和()是描写动作的词,我还能写出“若”的同义词是()。

1、《石灰吟》这首诗中最有名的诗句是
(),意思是
()。

2、在《石灰吟》这首诗中我最喜欢的诗句还有
(),
意思是说
()。

这首诗通过赞颂石灰()的精神,表达了于谦也要像
()一样,任凭千()万()、()焚烧,哪怕粉骨(),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石灰吟》就是于谦自己一生的写照啊!这是用了
()的手法。

“千锤万凿”这个词用了()手法。

学完《石灰吟》这首诗,我想对诗人于谦说:
1、课外去收集阅读于谦托物言志的古诗。

2、课外去了解诗人于谦的有关故事。

1、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表现了诗人
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感情操。


2、诗人用哪些方法来描写和赞美石灰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3、“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

古诗石灰吟的练习题

古诗石灰吟的练习题

古诗石灰吟的练习题古诗《石灰吟》是一首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石灰的生产过程和劳动者的辛勤劳作。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和哲理。

下面,我们来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深入探讨《石灰吟》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1. 请简述《石灰吟》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石灰吟》以描绘石灰的生产过程为主题,通过描述劳动者在石灰窑辛勤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劳动的尊重。

诗中展现了劳动者在严寒冬日中挥汗如雨、烟尘弥漫的场景,以及他们忍受寒冷和汗水的辛苦,最终获得丰收的喜悦。

2. 诗中提到的“石灰窑”,你认为它在诗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石灰窑在诗中象征着劳动者的辛勤劳作和奉献精神。

石灰是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而得到的,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体力和耐心。

石灰窑中的火焰和烟尘反映了劳动者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同时,石灰窑也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劳动者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3. 诗中提到的“劳动者挥汗如雨,忍受严寒”,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些描写既展示了劳动者们在劳作中所经历的艰辛,也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敬意和赞美。

劳动者挥汗如雨的描写表现了他们为生产付出的辛勤劳动,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工作的专注和投入。

忍受严寒的描写则强调了劳动者们在恶劣环境下仍然坚持工作的毅力和勇气。

这些描写使读者对劳动者们的奉献和付出产生共鸣,引发对劳动的尊重和关注。

4. 诗中提到的“烟尘弥漫”,你认为这个描写有何寓意?“烟尘弥漫”这个描写在诗中起到了烘托氛围的作用,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寓意。

烟尘弥漫象征着劳动者们在劳动中所受到的困扰和阻碍,表现了劳动者们在辛苦劳作中所面临的艰难和挑战。

然而,劳动者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个描写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5. 你认为《石灰吟》这首诗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石灰吟》这首诗通过描绘劳动者的辛勤劳作和对劳动的尊重,向现代社会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古诗石灰吟的练习题

古诗石灰吟的练习题

古诗石灰吟的练习题标题:石灰吟的练习题:探寻古韵中的智慧与哲思导语:古诗石灰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练习题更是一扇通往古代智慧与哲思的大门。

本文将以石灰吟的练习题为题材,探寻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思,引领读者走进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中。

第一部分:石灰吟的背景与特点石灰吟是唐代文人墨客在咏史抒怀时创作的一种文体。

其特点在于以石灰为载体,创作出充满韵味和哲理的诗句。

石灰吟的练习题则是为了磨炼文人的才华和修养,同时也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第二部分:探寻智慧与哲思石灰吟的练习题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思,通过对其中几个典型题目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其中的内涵。

1. "石灰吟:石灰吟,白粉糅,糅得好,糅得好,白粉糅,糅得好。

"这个练习题通过石灰吟的重复和变换,表达了对于工艺技艺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磨炼自己的技艺,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2. "石灰吟:石灰吟,白粉糅,糅得好,糅得好,白粉糅,糅得好。

得好糅,糅得白,白粉糅,糅得好。

"这个练习题在前一个基础上增加了一层含义,强调了对于美的追求。

它告诉我们,技艺的磨炼只是基础,真正的艺术在于将技艺与美感相结合。

第三部分:石灰吟的意义与价值石灰吟的练习题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创作形式,更是对于古代智慧和哲思的传承。

通过石灰吟的练习,文人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才华和修养,也将古代智慧和哲思传递给后世。

结语:石灰吟的练习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思。

通过探寻石灰吟的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的魅力,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光彩。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份宝贵的遗产,传承古人的智慧,让石灰吟的练习题在我们的心中永远闪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石灰吟》练习题
“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意思是()。

《石灰吟》就是赞颂()。

1、我能在《石灰吟》这首诗中最少能找出3个体现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精神的词,并用横线划出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若等闲”的意思是
(),
清白指石灰的()。

3、我知道是中()和()是一对同义词,()和()是描写动作的词,我还能写出“若”的同义词是()。

1、《石灰吟》这首诗中最有名的诗句是(),意思是()。

2、在《石灰吟》这首诗中我最喜欢的诗句还有
(),
意思是说
()。

这首诗通过赞颂石灰()的精神,表达了于谦也要像()一样,任凭千()万()、()焚烧,哪怕粉骨(),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石灰吟》就是于谦自己一生的写照啊!这是用了()的手法。

“千锤万凿”这个词用了()手法。

学完《石灰吟》这首诗,我想对诗人于谦说:
1、课外去收集阅读于谦托物言志的古诗。

2、课外去了解诗人于谦的有关故事。

1、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思想感情操。


2、诗人用哪些方法来描写和赞美石灰呢?(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3、“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