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 中国古代文学史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25个

合集下载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76题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76题

1、陈子昂:初唐著名诗人,他继四杰之后,以更坚决的态度反对统治当时诗坛的齐梁诗风,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表现了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的诗人,为唐诗风貌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2、上官体:初唐前期的诗坛,为梁陈余风所笼罩,诗歌的主要创作倾向沿袭六朝的华艳风习。

上官仪的作品尤其“绮错婉媚”,当时号为“上官体”。

3、初唐四杰:指初唐时期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的诗歌逐渐摆脱绮靡文风和诗风的影响,诗歌反映的生活面大为开阔了,给唐代诗歌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四杰”使诗歌从没有生气的宫廷生活中挣脱出来了,转向了广阔的社会,从无病呻吟转向抒怀言志,从纤弱变为壮大,从齐梁逐渐走向盛唐。

4、“风骨”:唐代诗人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中,推崇汉魏古诗,反对齐梁以来“彩丽竞繁”之作,主张诗歌要有“兴寄”和“风骨”,即要有社会内容和明朗刚健的风格,为唐代诗歌创作和批评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5、“兴寄”:唐代诗人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中,推崇汉魏古诗,反对齐梁以来“彩丽竞繁”之作,主张诗歌要有“兴寄”和“风骨”,即要有社会内容和明朗刚健的风格,为唐代诗歌创作和批评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6.沈宋“沈宋”是指初唐诗人沈佺期同宋之问的并称。

二人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律诗形式方面所做的贡献。

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新唐书·宋之问传》:“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

至沈约、庚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

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7、文章四友:在初唐诗坛上,有四个人被时人称为“文章四友”,他们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四人的作品风格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高宗后期起,即以诗文为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唐宋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涵盖了唐代和宋代两个朝代的文学作品。

在唐宋文学中,有许多特定的文学名词,下面对其中一些进行解释。

1. 诗:是唐宋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

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五言诗和七言诗的每一行都有五个或七个字。

唐代的杜甫、李白等人以及宋代的苏轼、辛弃疾等人都是著名的诗人。

2. 词:是一种唐宋时期的民歌体文学形式,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词具有简洁、抒情等特点。

唐代的李煜以及宋代的李清照、辛弃疾等人都是著名的词人。

3. 骈文:是一种在唐宋时期流行的文学形式,骈文采用双股对仗的句式,形式较为庞杂,内容丰富多样。

唐代的骈文以《韩朝宗庙碑》为代表,宋代的骈文以欧阳修、苏轼等人的作品为代表。

4. 章回小说:是唐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形式之一,以长篇连续的故事叙述为特点,每一回都以“回”来命名。

唐代的《儿女英雄传》和《金瓶梅》以及宋代的《水浒传》和《红楼梦》都是著名的章回小说。

5. 八股文:是一种在宋代开始兴起的文学体裁,八股文以议论文为主,内容结构固定,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每一部分有固定的写作要求。

八股文在宋代的科举考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6. 汉赋:是一种唐宋时期流行的文学形式,主要描写自然山水和人物情怀,形式较为华丽,语言雄浑。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等人以及宋代的苏轼、辛弃疾等人都是著名的汉赋作家。

7. 诗词曲赋:这是唐宋文学中包括诗、词、曲和赋四个体裁的统称。

其中,诗以五言和七言的古体诗为主,词是一种抒发个人情感的传统诗歌形式,曲是一种以曲调演唱的诗歌形式,赋则是抒发文章观点的一种文体。

以上是唐宋文学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这些名词代表了唐宋文学的特点和魅力,对于理解和欣赏唐宋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帮助。

(完整版)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完整版)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1、唐传奇:小说体裁之一。

始自晚唐裴鉶的《传奇》一书,其情节奇特神异,一般用以指称唐、宋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如《南柯太守传》《长恨歌传》《李娃传》等。

唐传奇艺术构思奇异新颖,寓于变化,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

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2、文章四友:指初唐诗坛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四位诗人,他们的诗歌多宫廷应制奉和之作,内容贫弱,文辞浮艳。

内容上多为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的“台阁体”诗,但在诗律和诗艺研练方面为唐代近体诗定型作出了贡献。

其中,杜审言较有成就。

3、边塞诗派:盛唐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也称“高岑诗派”。

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的思想感情,同时抒发了对战争的情感态度,思想上往往达到一定深度。

他们的诗歌兼容了建安风骨和秾丽哀怨的齐梁笔致,形成慷慨壮丽的风格,气氛浓郁,意境雄浑,洋溢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成为盛唐诗坛的一大流派。

4、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诗歌流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又称王孟诗派。

它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作品较多的反映了闲适淡泊的思想,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5、险怪诗派:这是中唐诗坛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也称“韩孟诗派”。

他们作诗不重视写实,重视主观感受,内容态度上讲究的是苦吟,不把诗歌作为讽喻时政,干预现实的手段,也不重视社会接受,形式上不愿意从俗趋易,追求的是独创、出奇,用语务去陈言,选择物象搜奇剔怪,风格深险怪僻。

6、不平则鸣:险怪诗派的主张,所谓“不平”,主要指人内心的不平衡,强调的是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它既是对创造活动产生原因的揭示,也是对一种特定创作心理亦即“不平”心态的肯定。

“不平则鸣”说的另一要点在于特重诗歌的抒情功能。

对后代诗歌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古代文学唐宋部分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唐宋部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上官体:贞观后期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其“绮错婉媚”,讲究对仗(六对八对),追求诗歌的声辞之美,体物图貌,笔法精细,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较为空泛,人谓之“上官体”。

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

2、初唐四杰:《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官小而才大,位卑而名高。

他们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

3、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诗歌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作品中,有些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高宗后期起,即以诗文为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苏李4、沈、宋:武后时期代表性台阁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在诗律方面精益求精,发明黏对,四声平仄,“篇有定句,句有定字”最后完成五律的定型,有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分。

5、吴中四士:初唐开元年间,张若虚、张旭、贺知章、包融四人的并称,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辞俊秀。

6、高、岑:盛唐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二人以边塞诗着称,诗风相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

----------------------------------------------------------------------------------------------------------------------7、大历十才子:“十才子”之名,初现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钱起、卢纶、吉中孚、韩翃、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

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寄情趣于山水景物,写日常生活琐事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2、上官体:初唐前期的诗坛,为梁陈余风所笼罩,诗歌的主要创作倾向沿袭六朝的华艳风习。

上官仪的作品尤其“绮错婉媚”,当时号为“上官体”。

3、初唐四杰:指初唐时期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的诗歌逐渐摆脱绮靡文风和诗风的影响,诗歌反映的生活面大为开阔了,给唐代诗歌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四杰”使诗歌从没有生气的宫廷生活中挣脱出来了,转向了广阔的社会,从无病呻吟转向抒怀言志,从纤弱变为壮大,从齐梁逐渐走向盛唐。

4、“风骨”:唐代诗人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中,推崇汉魏古诗,反对齐梁以来“彩丽竞繁”之作,主张诗歌要有“兴寄”和“风骨”,即要有社会内容和明朗刚健的风格,为唐代诗歌创作和批评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5、“兴寄”:唐代诗人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中,推崇汉魏古诗,反对齐梁以来“彩丽竞繁”之作,主张诗歌要有“兴寄”和“风骨”,即要有社会内容和明朗刚健的风格,为唐代诗歌创作和批评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6.沈宋“沈宋”是指初唐诗人沈佺期同宋之问的并称。

二人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律诗形式方面所做的贡献。

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新唐书·宋之问传》:“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

至沈约、庚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

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

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7、文章四友:在初唐诗坛上,有四个人被时人称为“文章四友”,他们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四人的作品风格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高宗后期起,即以诗文为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苏味道和李峤又以苏李并称。

8、盛唐诗:就其总体风貌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言是雄壮浑厚。

大致说来,盛唐诗绝大多数是浑厚的,但有一部分诗篇特别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篇,风格冲淡闲逸,虽也自然浑成,但并不雄壮。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讲解学习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讲解学习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这个诗派的代表是韩愈和孟郊,此外还包括贾岛、卢仝、刘叉等,韩孟等人不满于大历以来华贵平庸的诗风,力图有所突破,他们的诗歌主要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露社会的弊病,在艺术上追求奇特的形象,形成一种深险怪癖的风格。

【唐传奇】:唐传奇是中国小说发展的新阶段,它是远继古代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创作传统,是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的发展。

它内容更丰富,题材更广泛,更具现实意义。

在艺术上,传奇结构更为完整,情节更为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也更为鲜明,完全改变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状况。

从创作目的来看唐代传奇作家们是有意识地从事小说创作,而不像六朝小说那样,只是对人物轶事和怪异传闻作单纯的记录。

由于作家这种自觉的艺术创造,使唐代传奇脱离古代小说的稚拙状态,形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江西诗派】:黄庭坚在世时,已有不少诗人追随其后,学其诗法,但此时尚无“江西诗派”一说。

黄庭坚去世不久,吕本中编列了《江西诗社宗派图》,列黄庭坚为“宗派之祖”,下列陈师道、潘大临等二十五人,“谓其源流皆出豫章也”,江西诗派由此得名。

此诗派的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依据,而不是以地域来划分的;此诗派只有一个观念性的社集,而非实有其组织聚会。

【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诗歌流派,以孟浩然、王维等为代表,继承晋宋以来谢灵运、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传统,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反璞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意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

【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

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诗十二首,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标举“新乐府”之名。

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由此形成影响较大的新乐府运动。

【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名词解释

1、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风改革,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

同时对诗、文进行革新。

宋代立国,一些文人,满怀国忧,要求改革政治,倡导写作“传道明心”的古文,强调韩愈的“文从字顺”,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反映现实的诗歌。

后来以范仲淹等人为代表,认为写作诗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警时鼓众”、“补世救失”,使运动形成高潮。

最后王安石等人又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一个重要部分。

又一次把古代文学,特别是诗、文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欧阳修是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

2、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是相对于豪放派而言的重要的文学流派,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3、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4、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赏和重视这四个人。

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传的,就是苏轼本人。

6、西昆派:西昆派为北宋初年影响最大,声势最盛的流派,主要在宋真宗朝流行。

师法唐代诗人李商隐,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多是在朝官了。

名称由来是杨亿所编著的《西昆酬唱集》。

西昆派停留在对李商隐诗歌艺术外貌的模仿层次,缺乏真挚情怀和深沉感慨,优点是追求诗歌艺术美感,纠正了浅陋平直的五代文风,缺点是立足模仿,缺乏自立精神和艺术个性。

《西昆酬唱集》问世后,西昆体风行一时,真宗皇帝也无法禁绝。

中国古代文学史3-唐宋文学名词解释汇总(含解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3-唐宋文学名词解释汇总(含解析)

古代文学史3-唐宋文学名词解释第十六章隋及初唐诗歌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上官仪的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取法的一种新的诗体,即工于五言,“绮错婉媚”的上官体。

官体的“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

特点是细致体察、情思婉转、笔法精细、对偶工整。

但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与宫廷文学应制泳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2、文章四友:在初唐诗坛上,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四人的作品风格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高宗后期起,即以诗文为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苏味道和李峤又以苏李并称。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唐贞观年间太宗时,四人的创作个性是不同的,所长亦异,其中卢、骆以歌行,王、杨长于律诗。

但他们都属于一般士人中确有文才而自负很高的诗人,才高位下,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当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而崭露头角时,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初唐四杰能真正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是以地域相同来称谓同一时期的这四位诗人,他们都是江浙一带的人,古时这一带属吴郡。

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他们的诗歌都写得清新婉丽,自成风格。

唐宋文学史复习资料

唐宋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复习资料基础知识部分(填空题和名词解释)1.唐朝诗人的别号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杰——王勃诗狂——贺知章诗豪——刘禹锡诗骨——陈子昂诗魔——白居易诗魂——杜牧诗囚——孟郊诗奴——贾岛诗鬼——李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王昌龄五言长城——刘长卿孤篇横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倒全唐)2.唐朝诗人的并称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高岑——高适、岑参元白——元稹、白居易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3.△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

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

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上官体具有“琦错婉媚”的特点。

4.△大历十才子:唐代宗大历年间十位诗人所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偏重诗歌形式技巧。

“十才子”之名最早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十人分别是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5.山水田园诗派:继承魏晋时期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和谢眺的山水诗形成的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

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柳宗元等。

6.边塞诗派: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7.韩孟诗派:是中唐的一个诗歌创作流派,以韩愈为领袖,包括孟郊、李贺、卢仝、马异、刘叉。

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以丑为美”,以震荡光怪为美,以瘁索枯槁为美,以五彩斑斓为美。

表现出重主观心理、尚奇险怪异的创作倾向。

古代文学唐宋复习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唐宋复习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唐宋复习名词解释第一篇:古代文学唐宋复习名词解释1、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

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

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

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2、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该诗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了高、岑外,还有王昌龄,崔颢、王之涣等。

3、初唐四杰:是指高宗武后时期出现的四位作家,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上“由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风格或开朗豪放、积极进取,或悲凉雄放、铺张扬励;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阵清新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不少南朝遗风。

形式上王、杨长五律,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4、韩孟诗派: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合称,这一诗派的突出表现就是以奇崛险怪之风矫大历诗风的衰顿之气。

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要求有创造性的诗思和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

尚雄奇怪异,代表人物还有贾岛,卢仝等。

《南山》、《苦寒吟》。

5、元白诗派: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派,他们重写实、通俗晓畅,指事明切。

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是对杜甫写时事的创作道路的进一步发展。

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

他们除在诗歌语言通俗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外,还通过诗歌咏唱促进了格律技巧的纯熟。

白居易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新乐府》等,元稹的代表作有《乐府古题》等。

6、花间词派:五代时,后蜀赵崇祚的《花间集》收了唐温庭筠及韦庄、欧阳炯等十八位词人的五百首词,他们词风相近,故称花间词派。

唐宋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唐宋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唐宋古代文学名词解释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诗歌。

“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

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

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

后来因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初唐四杰--指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

他们扩大了诗歌题材,初步摆脱了南朝柔弱绮丽的文风,给诗坛带来清新健康的气息,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在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闻一多先生称他们是“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

王孟--盛唐诗人王维和孟浩然的并称。

他们均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而且好用五言描写自然景物。

他们的诗歌都不注重词藻的华美,而是以极自然生动的文笔,表现一种高远而清幽的意境。

立意新颖,诗歌的形象富于个性特征,艺术风格较为相近。

“诗仙”--诗才飘逸如仙。

白居易诗云:“诗仙归洞里,酒病滞人间。

”(《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后来专指浪漫主义大家李白。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祠耳。

”(1)*“诗仙”——诗仙指的李白。

李白那追求理想、反抗权贵、要求自由的精神,高傲豪迈的性格,恣肆纵放、雄奇飘逸的诗风,以及他诗歌的“惊风雨”、“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不仅深深地吸引和影响着当时众多的诗人,而且也给后代的诗人和词人以强烈的鼓舞和启迪。

很多诗人都是从李白那里汲取丰富的养料而取得杰出成就,他的许多优秀诗篇一千多年来一直照耀着我国文坛,哺育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同时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受广大人民喜爱而得以广泛流传,故称之为“诗仙”。

(2)*“诗圣”——诗圣指的是杜甫。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诗歌艺术上,他能够吸取和总结前人的成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并形成特有的沈郁顿挫的风格。

以诗歌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激动人心的变化,他以盛唐人的眼光,带着盛唐诗歌的伟大气魄,全面反映战乱以后的现实,既对现实矛盾、人民痛苦作了深刻的揭露,又洋溢着积极乐观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论述题题库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名词解释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论述题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答: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做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

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

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1.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白体”、“西昆体”、“晚唐体”,合称宋初“三体”诗。

2.西昆体是北宋初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

其特点是专从形式上模拟李商隐,追求词藻,堆砌典故。

代表作者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

因他们曾相互唱和,由杨亿编成《西昆酬唱集》,故名。

欧阳修《六一诗话》谓:“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

”“西昆体”写作作风,也表现于骈文及其它文的写作上。

3.六一风神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他的散文措辞平易,不用古奥的文字,用词造句精炼而有变化,条达疏畅、切近自然。

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在看似漫不经心的行文中,使读者慢慢地从寻常的叙说中体悟出难以言传的高远境界。

标志着他的散文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其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上的外显。

另外,文章结构层次上极吞吐往复、参差离合之致,语言层次上平易自然,都是“六一风神”的要素。

4.江西诗派是北宋末的一个文学流派。

根据吕本中的《江南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等二十五人,“以为法嗣”。

因黄庭坚及二十五人中有不少人都是江西人,诗歌创作作风基本一致,故称江西诗派。

江西派诗人论诗,崇尚瘦硬风格,要求字字有来历,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

5.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

其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即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绝的绝句。

6.元人方回撰《瀛奎律髓》崇奉江西诗派,提倡一祖三宗之说,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

7.《西昆酬唱集》为北宋杨亿编,为杨亿、刘筠、钱惟演和李宗谔等十七人在宋真宗景德年间的唱和诗集,以五七言律诗为主。

8.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在当时影响很大,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

其特点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写得活泼自然、风趣诙谐,改变了以往宋诗瘦硬生涩的旧路,开辟了新的诗风。

大学本科 中国古代文学史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25个

大学本科 中国古代文学史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25个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25个)1,文章四友——指初唐时的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世号“崔李苏杜”。

四人以文章齐名,人称“文章四友。

”文章四友创作了大量的近体诗,探讨了近体诗的格律、声病、对仗等因素,对近体诗格律形式的完成做出了贡献。

四友中成就最高的是杜审言。

2,初唐四杰——指初唐时期(武后、高宗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等四位诗人。

他们同时以文词齐名,号为“四杰”。

主要成就:他们把诗歌从宫廷推向市井都市,题材扩大,思想严肃;五律由他们开始有了初步的定型,别具特色的歌行在他们手中,显得纵横奔放,激越飞扬,笔调灵活。

其中以王勃成就最高。

四杰的作品在题材、感情及艺术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从他们手中开始形成。

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又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他们活动于盛唐诗坛上,以王维、孟浩然最为著名,故名。

其他代表诗人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

他们的诗歌创作,多标举隐逸,啸傲山水,寄情田园;艺术风格都相似,力求清新自然,多写五律和绝句,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

其中以王孟的成就最高。

4,盛唐边塞诗派——指盛唐时期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

该派诗人以军旅生活为描写对象,是盛唐边关战争状况的艺术再现。

此派诗人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等人。

5,西昆体——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一书得名。

《西昆酬唱集》是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十几个御用文人点缀升平的诗歌总集。

其诗的内容或咏宫廷故事、或咏官僚生活、或咏男女恋情、或咏事咏物。

艺术上片面发展了李商隐诗追求形式美的倾向,因而缺乏真实的生活感受,内容单薄、感情虚假、好搬弄典故。

“杨刘风采,耸动天下”,西昆体诗在宋初诗坛风靡了数十年之久。

6,苏门四学士——指北宋文学家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等四人,他们都出自苏轼门下,故时人以“苏门四学士”相称。

其中秦、黄的成就最大。

秦观,字少游,以词著名,为婉约正宗,有《淮海居士长短句》;其词主情致,清丽婉约,情韵兼胜。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这个诗派的代表是韩愈和孟郊,此外还包括贾岛、卢仝、刘叉等,韩孟等人不满于大历以来华贵平庸的诗风,力图有所突破,他们的诗歌主要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露社会的弊病,在艺术上追求奇特的形象,形成一种深险怪癖的风格。

【唐传奇】:唐传奇是中国小说发展的新阶段,它是远继古代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创作传统,是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的发展。

它内容更丰富,题材更广泛,更具现实意义。

在艺术上,传奇结构更为完整,情节更为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也更为鲜明,完全改变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状况。

从创作目的来看唐代传奇作家们是有意识地从事小说创作,而不像六朝小说那样,只是对人物轶事和怪异传闻作单纯的记录。

由于作家这种自觉的艺术创造,使唐代传奇脱离古代小说的稚拙状态,形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江西诗派】:黄庭坚在世时,已有不少诗人追随其后,学其诗法,但此时尚无“江西诗派”一说。

黄庭坚去世不久,吕本中编列了《江西诗社宗派图》,列黄庭坚为“宗派之祖”,下列陈师道、潘大临等二十五人,“谓其源流皆出豫章也”,江西诗派由此得名。

此诗派的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依据,而不是以地域来划分的;此诗派只有一个观念性的社集,而非实有其组织聚会。

【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诗歌流派,以孟浩然、王维等为代表,继承晋宋以来谢灵运、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传统,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反璞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意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

【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

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诗十二首,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标举“新乐府”之名。

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由此形成影响较大的新乐府运动。

【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

唐宋名词解释

唐宋名词解释

唐宋名词解释深大内部资料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2、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4、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6、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7、边塞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8、七绝圣手:指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句,约为存诗的五分之二;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在唐人七绝诗的发展过程中据有重要地位,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之称;9、大历十才子:指活跃于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有出入;主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翃等;所作诗歌多应景献酬,流连光景,粉饰现实;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诗歌艺术造诣较高,多为近体,五律成就尤高;10、韩孟诗派: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合称,孟郊诗颇得韩愈赏识,当时即有“孟诗韩笔”的称誉;同时二人作诗皆好奇思硬语,诗风相近,故称;11、韦柳:中唐诗人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二人皆长于山水田园诗,且诗风淡远,后人往往并称之;12、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古文运动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学革新运动;它经历了从两晋到隋的萌芽期,初唐到盛唐的准备期,中唐的高潮期,晚唐的衰落期等四个阶段;它以儒学复古为号召,以先秦两汉优秀散文为楷模,用刚健质朴的散文取代绮丽柔靡的骈文,以达到张扬道统,革新文风和文体的目的;中唐贞元、元和年间,韩愈和柳宗元,提出了以“文以载道”为核心的完整的古文理论,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大力倡导古文运动,并把它推向高潮,一时追随者云起响应,终于确立了古文的统治地位;文风文体的改革,自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而言,是由骈体而散体,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古文:文体名,是散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用文言写的散体文,与骈文相对而言;韩愈提出13、北宋诗文革新运动①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在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基础上,在和西昆派浮靡文风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提倡平易自然的文风,诗文为现实斗争服务;②代表作家有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③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奠定了宋代散文健康发展的方向,也奠定了宋文平易自然的基本风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14、敦煌曲子词:现传最早的唐代民间词,因是在敦煌发的,故称;敦煌曲子词保存了词的初始形态与内容特征;内容丰富庞杂,风格自然朴实,感情直率,生活气息很浓;15、小李杜: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的合称,二人皆晚唐杰出诗人,又生于李白、杜甫之后,故称;16、张王乐府:中唐诗人张籍、王建的合称,二人借长于乐府诗,内容多反映民生疾苦,诗风浅近,故齐名;17、沉郁顿挫: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曲折有力,而不是感情奔放,一泻无余;18、新乐府: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19、新乐府运动: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诗十二首,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标举“新乐府”之名;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由此形成影响较大的新乐府运动;20、唐传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因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故称;“传奇”一词肇始于元稹莺莺传的原始篇名,晚唐裴铏又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命名为传奇,但传奇正式作为唐代小说的通名,是宋代以后的事;20、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21、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22、江湖诗派: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23、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的八位着名散文家,他们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24、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25、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26、豪放词:古代主要词体流派之一,从苏轼开始首创,辛弃疾则将其创作推向高峰,故又称“辛派”;其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恢弘、沉郁; 27、婉约词:古代主要词体流派之一,题材上多写女子闺阁和相思之情,风格上则曲折委婉,细腻绮丽;从词的肇始到后来,一直是词体的主流和正宗派别;28、、花间集:五代时期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词人作品集,由后蜀赵承祚将其收录成集;是词由民间创作走向文人创作的标志;30、香奁体:唐代韩偓香奁集所代表的一种诗风;一名艳体;这类作品多写男女之情和妇女的服饰容态,风格绮丽纤巧;宋严羽沧浪诗话将它特例为一体;它渊源于六朝宫体,而描写范围则从宫廷贵族扩大到一般士大夫的恋情、狭邪生活,对后世诗歌有一定影响;31、杜荀鹤体:指杜荀鹤的诗体风格;杜荀鹤,唐末着名诗人,其诗堆唐末黑暗现实有深刻揭露,又擅宫苑,有唐风集;其诗风平易哩俗,被南宋诗论家宋严羽沧浪诗话将它特例为一体;32、元和体: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开创的一种诗风;因昌盛于唐宪宗元和年间,故名;旧唐书元稹传:“稹聪慧绝人,年少有才名,与太原白居易友善;工为诗,善妆咏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元白焉;自衣冠士子,至宫阁下俚,悉传讽之,号为元和体;”33、韩柳: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他俩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中坚和领袖,以其理论主张和实际创作的突出建树而被视为当时文坛的旗帜;他们的文论都主张文道统一,文质并重,指导了古文运动的健康发展;他们的古文较前人有新的创造与突破,韩愈精于论说文,柳宗元善作山水游记和寓言;两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散文风格,韩文雄健奔放,柳文峭拔精悍,两人都名列“唐宋八大家”;34、花间词派:因花间集而得名;五代后蜀赵崇祚辑录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成花间集;内容大都是歌舞宴乐,男欢女爱,风格大都是浓艳香软、柔靡绮丽;他们当中有十五人是西蜀人;他们的词作虽缺少温词的真切和细腻,却都以温庭筠为宗;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以其作为词的集合体与文本范例的性质,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35、初唐体:这是初唐诗坛继承汉魏六朝乐府诗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歌行体诗歌;它句式自由,以七字为主,间以三、五、九言,骈散兼行,音韵格律也较自由,篇幅较长,往往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炉;代表作如卢照邻长安古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36、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所代表的诗风,这一派追踪贾岛、姚合的诗风,多写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涯,代表诗人有九僧、潘阆、魏野、林逋;37、半山体: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半山园,自号半山老人;“半山体”特指他晚年所作的大量写景抒情小诗;这些小诗多为七言绝句,形式短小,“雅丽清绝,脱去流俗”,很受推崇;38、易安体: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因其词善于通过白描手法,“其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且造语新警,饶有韵味,意境素雅高远,颇有特色,故后人多有效法者,称之为“易安体”;39、格律词派:南宋词派名;此派以姜夔为首,其他代表作家有史达祖、吴文英、高观国、王沂孙、周密、张炎等;他们作词讲究格律,追求典雅、含蓄、柔婉和“清空”,是南宋后期同“辛派”相对的一个词派;吴文英他们以姜夔的“雅词”为典范,注重锤炼琢句,审音守律,追求高雅脱俗的艺术情趣,词的题材以咏物为主,讲究寄托,但有些词的意蕴隐晦难解;又称“骚雅派”;40、元、白: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江南士女语才子者,多云元白;”又新唐书白居易传:“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两人为好友,文学主张也相同,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43、温韦:晚唐诗人温庭筠、韦庄的并称;温是花间词派的“鼻祖”,韦是花间词派成就最大的词人;二人词作都以描写闺情为主,题材狭小,缺乏积极的社会内容,却都深微婉约;清陈延焯白雨斋词话卷八:“温韦创古者也;”指他们是初期词坛的开拓者;温词浓艳香软,韦词清丽疏淡;韦词比温词感情真挚、语言清朗;近人王国维以“画屏金鹧鸪”象征温之词品,以“弦上黄莺语”象征韦之词品,十分传神;44、竹枝词:简称“竹枝”,又名巴渝辞;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竹枝词一直在巴人民间流传,但到了唐代,竹枝词逐渐成为一种崭新的诗体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将竹枝词从巴人民间引入文学殿堂并发扬光大的,便是刘禹锡,45、“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近体,尤工五律,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炼,自称为“五言长城”;46、郊岛:指中唐诗人孟郊、贾岛,二人并称;二人诗多愁苦凄清之境,且诗风孤郁悲凉,凄寒局促;苏轼祭柳子玉文用“郊寒岛瘦”概括二人的风格;47、南唐词人:五代稍晚于西蜀词在南唐地区出现的一个词人群体;重视以词言志,偏重抒写情怀,拓宽了词的内容和意境;词风清丽淡雅、擅长白描;代表词人有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宰相冯延巳;48花间词: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编十八家词人的词五百首为花间集,这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十八名作者,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外,均为西蜀词人;他们的词风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他们为“花间词人”和“花间派”;花间派尊温庭筠为鼻祖,多写闺阁情事,情致缠绵,辞藻富丽;代表作家除温庭筠、韦庄外,还有欧阳炯、李珣、鹿虔扆、牛希济等;49、南唐词人:五代稍晚于西蜀词在南唐地区出现的一个词人群体;重视以词言志,偏重抒写情怀,拓宽了词的内容和意境;词风清丽淡雅、擅长白描;代表词人有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宰相冯延巳;50、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51、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不仅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而且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究“气格”,产生“以文为诗”的现象,所以人们习惯于将发生于北宋中叶的这场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新;欧阳修在这场运动中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53、后山体陈师道号后山居士,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诗风瘦硬,被称为“后山体”,是典型的宋诗;54、简斋体陈与义,号简斋,江西诗派三宗之一;前期诗歌创作深受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南渡之后取法杜诗,突破了江西诗派瘦硬诗风的局限,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艺术风格,被称为简斋体;55、遗民诗人:文天祥、汪元量、刘辰翁、郑思肖56、蒋捷、张炎、王沂孙、周密,曾被清人称为宋末元初四大家;58、六一诗话:中国第一部以诗话为名的着作,一卷,北宋欧阳修撰,开创后代诗歌理论着作的新体裁原书只称诗话,因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后人称引时名之为六一诗话、六一居士诗话、欧公诗话、欧阳永叔诗话、欧阳文忠公诗话等;全书共二十八条,各则诗话条目之间的排列并没有逻辑联系,以漫谈随笔形式评论诗歌,记录轶闻趣事和瞬间感想所得,篇幅虽小,内容颇丰,有对诗歌规律、特性的探求,有佳句赏析,有掌故轶事介绍、谬说更正等等;书中提出的“诗穷而后工”、“意新语工”等论点,体现出欧阳修追求冲淡雅正、天然和平之美的美学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文学名词解释(25个)1,文章四友——指初唐时的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世号“崔李苏杜”。

四人以文章齐名,人称“文章四友。

”文章四友创作了大量的近体诗,探讨了近体诗的格律、声病、对仗等因素,对近体诗格律形式的完成做出了贡献。

四友中成就最高的是杜审言。

2,初唐四杰——指初唐时期(武后、高宗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等四位诗人。

他们同时以文词齐名,号为“四杰”。

主要成就:他们把诗歌从宫廷推向市井都市,题材扩大,思想严肃;五律由他们开始有了初步的定型,别具特色的歌行在他们手中,显得纵横奔放,激越飞扬,笔调灵活。

其中以王勃成就最高。

四杰的作品在题材、感情及艺术上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从他们手中开始形成。

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又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他们活动于盛唐诗坛上,以王维、孟浩然最为著名,故名。

其他代表诗人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

他们的诗歌创作,多标举隐逸,啸傲山水,寄情田园;艺术风格都相似,力求清新自然,多写五律和绝句,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

其中以王孟的成就最高。

4,盛唐边塞诗派——指盛唐时期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

该派诗人以军旅生活为描写对象,是盛唐边关战争状况的艺术再现。

此派诗人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等人。

5,西昆体——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一书得名。

《西昆酬唱集》是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十几个御用文人点缀升平的诗歌总集。

其诗的内容或咏宫廷故事、或咏官僚生活、或咏男女恋情、或咏事咏物。

艺术上片面发展了李商隐诗追求形式美的倾向,因而缺乏真实的生活感受,内容单薄、感情虚假、好搬弄典故。

“杨刘风采,耸动天下”,西昆体诗在宋初诗坛风靡了数十年之久。

6,苏门四学士——指北宋文学家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等四人,他们都出自苏轼门下,故时人以“苏门四学士”相称。

其中秦、黄的成就最大。

秦观,字少游,以词著名,为婉约正宗,有《淮海居士长短句》;其词主情致,清丽婉约,情韵兼胜。

黄庭坚,字鲁直(人称黄九),以诗称世,开创江西诗派,有《山谷集》;其诗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

7,江西诗派——南北宋之交的诗坛上出现了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因其开创者黄庭坚及该派的大多数诗人是江西人,故称江西诗派。

该派诗人以学习杜甫相号召,但没有很好地继承杜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而片面强调杜甫诗句法、用典等方面的艺术技巧,愈来愈走向形式主义的道路。

江西诗派是宋代诗坛上最具实力、最具影响的诗派。

8,一祖三宗——元代学者方回《瀛奎律髓》一书以杜甫为江西诗派之祖,以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江西诗派的三个代表。

故称一祖三宗。

一祖三宗是对江西诗派诗学渊源和代表人物的概括。

9,中兴四大诗人——指南宋初期的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和。

语出元人方回《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内云:“自中兴以来,言诗者必称尤、杨、范、陆。

”后人遂称此四人为“中兴四大诗人”。

)“中兴”之时,指南宋初期。

(绍兴之后,赵构重建南宋政权,使赵宋重新振兴,史称“中兴”。

)这是陆游等四人的主要活动年代。

中兴四大诗人的作品,各有特色,成就不一。

方回称:“诚斋时出奇峭,放翁善为悲壮,公(尤袤)与石湖,冠冕佩玉,端庄婉雅。

”(《跋遂初尤先生诗》)可见当时公论。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其诗以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调,创有“放翁体”;杨万里创“诚斋体”,其特点是以“活法”为诗;范成大创“石湖体”,以田园诗著称;尤袤作品,存留不多,对后世影响较小。

10,永嘉四灵——又称四灵诗派。

指南宋中叶以后生活于浙江永嘉县的四个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

他们以贾岛、姚合为学习对象,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对当时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文人起了镇静剂的作用,艺术上较大程度地纠正了江西诗派以学问为诗的风气。

11,江湖诗派——南宋中叶以后和永嘉四灵差不多同时出现的一批诗人,由于功名失意,只得漂泊江湖,靠献诗卖艺为生,杭州书商陈起将他们的诗编为《江湖集》并刊行于世。

这批诗人就被称为江湖诗人。

江湖诗人的代表是戴复古、刘克庄、姜夔等人。

12,以诗为词——苏轼词在思想性上“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凡是诗可以写的题材,都可以用词来写;艺术性上以诗句入词,使词句兼有诗句的韵味之美。

这就是所谓的“以诗为词”。

苏轼“以诗为词”的做法使词体向诗体靠拢,缩小了词和诗之间的差别,在词史上是一种伟大贡献。

苏轼“以诗为词”的说法最早出自于陈师道的《后山诗话》。

13,掉书袋——掉书袋本来指滥用书本材料来炫耀自己的知识渊博,这是古代不少文人为文的恶习。

辛弃疾词大量地使用典故,刘克庄就批评辛弃疾词有掉书袋的瑕疵。

实际上,辛弃疾词的大量用典是用古人古事古语来曲折表达自己的心志,是一种比兴寄托手法,其目的既是为了避免他人的猜忌,又是为了追求兴味深长的艺术效果。

辛弃疾的用典与矜奇炫博的掉书袋恶习有本质的区别。

14,以文为词――以文为词是对辛弃疾词语言具有散文化特点的概括。

辛词以文为词有三种表现:一是以辞赋古文的议论和对话手法入词。

二是以辞赋古文的章法来组织全篇。

三是化辞赋古文的语言为词的语言。

辛词以文为词,目的是为了使词更好地抒写他广博而复杂的情感内容,形成一种刚柔相济、亦庄亦谐的独特风格。

15,词为艳科——词与生俱来的一个主要功用是娱宾遣兴,且多用来描写男女恋情,故自唐五代到北宋初年的长时期内,词都被视为艳词、艳曲而受到正统文人的轻视。

后世就有了“词为艳科”的说法。

“词为艳科”和“诗庄词媚”的“词媚”是相关而又不同的概念。

16,诗庄词媚——诗作为言志之作,主要表现作者对社会、时代、人生等重大事件的看法,其功用在于教化,一般比较庄重严肃;词作为咏情之作,主要表现作者个人生活上尤其是男女恋情的事件和感受,其功用在于娱乐,一般比较妩媚柔婉。

这就是所谓的诗庄词媚。

最早提出“诗庄词媚”一词的是明代学者李东琪。

17,花间词派——五代时后蜀国赵崇祚编选五代时西蜀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人的五百余首词为《花间集》。

收入该书中的词人组成的词派被称为花间词派。

花间词派词人内容上写男女恋情,风格柔靡婉丽。

18,南唐词派——五代十国时期生活于南唐首都金陵的一批词人所组成的词派,就是南唐词派。

代表词人是冯延巳、李璟和李煜。

南唐词派内容上主要是伤春秋思和离情别绪,风格柔婉深约,但眼界大而感慨深,比花间词派有所发展。

南唐词派词人中,成就最高的是李煜。

19,济南二安——李清照,号易安,辛弃疾,字幼安。

他们都是山东济南人,都是宋代著名词人,词学史上合称为“济南二安”。

20,唐才子传——诗人传记,元辛文房撰。

文房字良史,西域人。

10卷。

包括278位唐代诗人的传略。

另附及120人,总为398人。

为辛氏博采群书而写成,保存了不少珍遗资料,对各家诗歌也有评论。

所述事迹,间有讹误不实之处。

有清陆荣廷据日本《佚存丛书》校刻本。

另《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辑出者仅有8卷,包括243人传略,附见44人,不全。

今人傅璇琮主编的《唐才子校笺》,最为精详。

该书和《唐诗纪事》为唐诗研究者的必备书。

21,唐诗纪事——南宋计有功撰,81卷。

记载了1150个唐代诗人,采录诗篇较多,并辑集有关的本事和品评,略述作者的世系爵里和生平经历。

为编者广采唐代文集、杂说、传记、遗史、石刻而编成,保存了大量唐诗人和诗歌资料,向来为唐诗研究者所重视。

诗纪事著作,以本书为最早。

世传《全唐诗话》一书,为宋人据本书删节而成。

该书和《唐才子传》为唐诗研究者的必备书。

22,大历十才子——指唐代宗李豫大历(766-779)年间活跃于京城长安权贵宴会上博取声名的十个诗人:卢纶、吉中孚、韩弘、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韪(左水右韦)、夏侯审、李端。

大历十才子的名称及十个诗人的名字最早见于中晚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

大历十才子的诗歌内容和风格差别颇大,但生活圈子狭窄,相互酬唱是其共同趋向,故艺术水平不高。

23,夺胎换骨——夺胎换骨是宋代江西诗派的一种诗歌主张。

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一记载黄庭坚语:“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

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少陵不得工也。

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夺胎和换骨主要都是指学习前人构思和诗意的问题,但夺胎和换骨的内容又略有区别。

依换骨法写成的诗,句法结构和前人相似;依夺胎法写成的诗,句法结构有较大变化。

夺胎换骨法包含着以故为新的思想,只要善于运用,就是一种有效的诗歌创作方法。

24,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八个著名的散文作家。

他们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等。

自明代以来,八大家盛名远播。

有代表作品若干(略)。

25,小李杜——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明胡应麟云:“李商隐、杜牧之齐名晚季,咸称李杜。

”清吴锡麒云:“义山、牧之,世亦以李杜并称。

”第一个将李商隐、杜牧合称为“小李杜”的是清代学者薛雪,其《一瓢诗话》云:“小李杜尚欠主张,况他人乎?”。

杜牧和李商隐在政治诗和咏史诗方面皆有较高成就,情调感伤,识见独特,其不同是,杜牧长于七绝,风格俊爽豪减,李商隐长于七律,工于比兴,深婉含蓄,富丽精工。

清刘熙载云:“杜樊川雄姿英发,李樊南深情绵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杜牧比李商隐年长十岁,二人并称为“小李杜”而不是“小杜李”,应当是受到“李杜”一词的影响。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