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三醇 甘油的生产方法

合集下载

甘油介绍

甘油介绍

EINECS号: 200-289-517.9℃,相对密度1.2613。

与水可无限混溶,无水甘油有强烈的吸水性。

甘油有微弱酸性,能与碱性氢氧化物作用,如与氢氧化铜作用可生成颜色鲜艳的蓝色甘油铜(可用来鉴别多元醇)。

甘油与硝酸作用生成三硝酸甘油酯,又名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炸药。

由于甘油有吸水性,故常用于化妆品、皮革、烟草、食品及纺织品的吸湿剂和滋润剂。

甘油还有润肠作用,可用于灌肠或制成栓剂医治便秘。

硝酸甘油酯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绞痛。

硝化甘油可用作炸药和推进剂。

甘油与二元酸反应可得醇酸树脂,广泛用于油漆和涂料中。

自然界中,甘油以酯的形式广泛存在。

如各种动植物油脂都是甘油的羧酸酯,水解油脂便可得到脂肪酸和甘油。

目前,甘油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制皂工业的副产物(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另一来源是由石油裂解气丙烯制备。

图为甘油结构式。

药理作用本品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

还有脱水作用,与抗坏血酸钠配成复方针剂静脉给药,可降低眼压。

外用有吸湿作用,并使局部组织软化。

能溶解硼砂、硼酸、苯酚、核酸、水杨酸等。

主要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者便秘、一般脑水肿的抢救、青光眼的治疗、冬季皮肤皲裂及剥离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0.5~1g/kg,每日1~2次,配成50%生理盐水溶液。

可在其他脱水药应用的间歇期配合使用。

静滴或静注:每次1g/kg,每日1次,可配成10%甘油葡萄糖或甘油生理盐水溶液。

【不良反应】本品无毒,口服大剂量可引起头痛、眩晕、口渴、恶心、呕吐、腹泻,但症状轻微,卧床休息后即可消失。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慎用。

高浓度静滴(30%以上)可引起溶血和血红蛋白尿。

本品有溶血作用,静脉给药时,不可单用本品,应与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配合用。

【制剂与规格】口服制剂:50%甘油0.9%氯化钠溶液。

注射剂:9.263%甘油0.834%氯化钠注射液(甘油氯化钠注射液)。

医用甘油栓剂:由硬脂酸钠(肥皂)为硬化剂,吸收甘油而制成(肥皂的刺激性泻下也有一定作用)。

丙三醇 甘油的物理性状

丙三醇 甘油的物理性状

丙三醇,国家标准称为甘油,无色、无臭、味甜,外观呈澄明黏稠液态,是一种有机物。

俗称甘油。

丙三醇,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

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

相对密度1.26362。

熔点17.8℃。

沸点290.0℃(分解)。

折光率1.4746。

闪点(开杯)176℃。

急性毒性:LD50:31500 mg/kg(大鼠经口)。

[1]中文名丙三醇英文名GLYCEROL,GLYCERINE别称1,2,3-丙三醇,甘油化学式C3H8O3分子量92.09CAS登录号56-81-5EINECS登录号200-289-5熔点17.8℃(18.17℃,20℃) [1]沸点290.9℃at 760 mmHg水溶性任意比例混溶密度1.263-1.303g/cm3外观无色、透明、无臭、粘稠液体闪点177℃应用用于气相色谱固定液及有机合成等安全性描述无毒,大量可导致似麻醉作用IUPAC命名propane-1,2,3-triol引燃温度370℃目录1. 1发现历史2. 2编号系统3. 3物性数据4. 4毒理学数据5. 5生态学数据6. 6分子结构数据7. 7计算化学数据1. 8性质与稳定性2. 9贮存方法3. 10安全信息4. 11生产方法5. ▪天然甘油6. ▪合成甘油7. 12用途1. ▪工业用途2. ▪日用3. ▪野外4. ▪医药5. ▪植物6. 13中国药典7. 14衍生物8. 15注意事项1. ▪操作注意事项2. ▪储存注意事项3. 16安全风险4. ▪安全术语5. ▪风险术语6. 17国家标准发现历史编辑甘油,1779年由斯柴尔(Scheel)首先发现,1823年人们认识到油脂成分中含有Chevreul,希腊语为甘甜的意思,因此命名为甘油(Glycerine)。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其为制造火药的原料,则产量大增。

编号系统CAS号:56-81-5MDL号:MFCD00004722EINECS号:200-289-5RTECS号:MA8050000BRN号:635685 [2]物性数据1. 性状:无色无臭的黏稠状液体,有甜味。

甘油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甘油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甘油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年产5000吨甘油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学号:姓名:年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2 年月日目录1.总论 (6)1.1概述 (6)1.1.1甘油的性质 (6)1.1.2产品用途 (7)1.1.3甘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7)1.1.4甘油的市场需求 (7)1.2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8)1.2.1设计的目的 (8)1.2.2设计的意义 (8)1.3项目设计根据与原则 (8)1.3.1设计根据 (8)1.3.2设计原则 (8)1.4设计范围 (9)1.5甘油生产能力及产品质量标准 (9)1.5.1生产能力 (9)1.5.2产品质量标准 (9)2.生产方案选择 (10)2.1生产方法 (10)2.1.1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生产 (10)2.1.2合成甘油的生产 (11)2.1.3发酵甘油的生产 (14)2.2生产方案确定 (16)3.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说明 (17)3.1生产工艺流程图 (17)3.2.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19)4.工艺计算 (22)4.1物料衡算 (22)4.1.1原辅物料的计算 (22)4.1.2物料衡算汇总列表 (26)4.1.3水、电、煤的用量计算 (27)4.2热量衡算 (28)4.2.1蒸汽喷射液化器工段 (28)4.2.2连消工段 (28)4.2.3无菌空气制备工段 (30)4.2.4蒸发浓缩工段 (34)4.2.5减压蒸馏工段 (35)5.设备设计与选型 (36)5.1要紧设备的选型 (36)5.2辅助设备的选型 (45)6.车间布置设计 (47)6.1厂房布置原则 (47)6.2厂房的整体布置设计 (48)6.3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48)7.设计评析与总结 (56)参考文献 (58)1.总论1.1概述1.1.1甘油的性质(1)性质外观无色透明粘稠液体,无臭、无味、具有吸湿性、保润性、软化性,极显汲取空气中的水分,水溶液呈中性,可与水、乙醇、甲醇任意比例混合。

甘油教材

甘油教材

1、甘油是一种化工产品,化学名为丙三醇。

在常温下,它是无色、透明、粘稠的液体,味甜、有温热的感觉,露于空气中能吸收水分。

2、纯甘油的比重在25℃时为1.26205,随着温度的不同而变化,温度增高,比重降低。

3、甘油水溶液的粘度,在同一温度下随着甘油含量的高低而变化,含量高时,粘度也增大。

4、甘油水溶液的沸点随着甘油的含量而变化,含量高时沸点也高,含量低时沸点也低,如果含量相同,当压力降低(或真空度提高),则沸点也随之降低。

5、当甘油中含有水分时,甘油含量变化,冰点也不同,但以含甘油66.7%的甘油水溶液的冰点最低,为-46.5℃。

由于甘油有这一特征,故甘油水溶液常用作冷冻剂。

6、甘油可以任何比例与水相混合,它不溶于油脂及汽油、苯、氯仿、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中。

7、甘油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聚合,形成聚合甘油,在甘油蒸馏时,在一定的碱质情况下,温度过高时,甘油蒸脚中会有较多的聚合甘油。

为使聚合甘油尽可能减少,一定要注意提高粗甘油的质量,并且在高真空条件下蒸馏。

8、甘油的生产方法主要有:(1)从天然油脂中提取甘油,包括从皂化废液中提取甘油和用油脂水解法提取甘油;(2)以糖类为原料用发酵法生产甘油;(3)以石油化工原料生产合成甘油。

9、甘油的用途主要有:(1)制造炸药。

(2)在医药工业上作溶剂、吸湿剂、防冻剂等。

(3)在日用化妆品中的应用。

如冬季用甘油擦皮肤,可以润化组织,使皮肤柔软不致开裂。

(4)在涂料油漆工业上的应用。

(5)在纺织和印染工业上应用。

(6)在烟草工业上的应用。

(7)在造纸、文印工业上的应用。

(8)其它方面的应用:如军工业、食品业、皮革业、金属加工业、照相业、电工材料生产、橡胶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10、废液中所含肥皂(包括氧化脂肪酸皂)过多,势必会增加盐酸、烧碱、三氯化铁的用量,给废水净化处理带来困难,增加生产成本,同时影响粗甘油及成品甘油的质量,也影响甘油的回收率。

11、在废液的酸处理中,加盐酸的作用是:(1)中和废液中的游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2)分解废液中的肥皂,使其转化成脂肪酸上浮撇去,以降低三氯化铁的耗用量,减少过滤泥渣,从而提高甘油回收率。

年产十万吨甘油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十万吨甘油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十万吨甘油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摘要]:甘油,学名丙三醇。

因其具有吸湿性、保温性、高粘度、水溶性、无毒、有甜味、微生物易分解、有三个羟基可制成一些衍生物等特性,是一种重要的轻化工原料。

本设计为年产十万吨甘油的生产工艺设计。

目前,在国内生产甘油又有多种方法,而本设计是由环氧氯丙烷法生产甘油工艺的设计;主要设计内容有原料的存储罐,以及生产过程如蒸发,换热等工序的计算。

主要以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进行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在选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设备的校核。

绘制了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装配图,车间设备立面图和全厂平面布置图。

[关键词]:环氧氯丙烷;甘油;反应釜;蒸发塔。

Technological design of outputting 100,000 tons of glycerinprocess workshop per yearAbstract: Glycerin, scientific name being glycerol, is an important light industry raw material, because of its characteristic of moisture absorption, heat preservation, heat viscosity, water-soluble, no-poison, taste sweet, bacterium resolve easily, and there are three hydroxyl groups could be made into derivatives. Technological of outputting 100,000 tons of glycerin process workshop per year are designed in this paper. There are many ways to produce glycerin, but the epichlorohydrin is adopted in this paper.The main design includes the calculations of raw material storage tank, and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such as evaporation and heat transfer. The calculations and equipment selections are completed through mass balance and heat balance, The engineering flow sheet, the main equipment assembling drawing, workshop appliance elevation drawing and floor plan of plant are completed also.Key words: Epichlorohydrin;Glycerin, reactor; evaporation tow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1概述 (1)1.1甘油研究背景 (1)1.1.1甘油性质及用途 (1)1.2.甘油的生产工艺 (1)1.2.1 天然甘油的生产 (1)1.2.2合成甘油的生产 (2)1.2.3发酵甘油的生产 (3)1.3甘油发展现状 (4)1.4甘油的市场分析 (4)1.5甘油的发展前景 (7)1.6本设计的任务以及选题意义 (7)2工艺说明 (9)2.1主要生产甘油的工艺说明 (9)2.1.1油脂皂化制皂 (9)2.1.2天然油脂水解法 (9)2.1.3丙烯醛法 (9)2.1.4 环氧氯丙烷法 (9)2.2 工艺流程方案 (10)2.3 主要工艺参数说明 (10)3生产工艺设计计算 (11)3.1 主要化学反应 (11)3.1.1 化学反应 (11)3.1.2 化学反应物料衡算 (11)3.2反应器的设计 (11)3.2.1 反应釜体积计算 (11)3.2.2 反应釜直径和高度的计算 (12)3.2.3 反应釜的热量衡算: (12)3.2.4第二个反应的反应器设计 (14)3.3反应釜的强度校核 (16)3.3.1 选择材料 (16)3.3.2 计算压力和封头的壁厚 (16)3.3.3 反应器的质量载荷计算 (16)3.3.4 塔的自阵周期计算 (18)3.3.5 地震载荷计算 (18)3.3.6 风载荷计算 (20)3.3.7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22)3.3.8筒体的强度与稳定性校核 (23)3.3.9 筒体和裙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24)3.3.10 裙座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25)3.3.11 基础环设计 (25)3.3.12 地脚螺栓计算 (26)4 附属设备的计算 (28)4.1 储罐的设计 (28)4.1.1 容积的计算: (28)4.1.2 容器的选型 (28)4.2 反应釜搅拌器的选型 (29)4.2.1 搅拌器的计算 (29)4.2.2搅拌功率计算 (29)4.3 换热器的计算 (30)4.3.1 确定换热器的类型 (30)4.3.2 估算传热面积 (30)4.3.3 换热器工艺结构尺寸 (31)4.3.4核算总传热系数 (31)4.4 蒸发器的选择 (33)4.4.1 蒸发器选择原则 (33)4.4.2 蒸发量计算 (33)4.4.3蒸发器的主要尺寸计算 (35)4.5 真空浓缩罐 (36)4.6 泵 (36)4.7精馏塔的设计 (36)5 车间设备布置说明 (39)5.1 车间布置设计的意义 (39)5.2 车间布置的原则 (39)5.3 车间设备布置 (39)5.4 车间布置的任务 (39)5.5 设备布置设计注意的问题 (39)5.5.1 露天化布置与室内布置 (39)5.5.2 生产流程化布置 (40)5.5.3 集中化布置 (40)5.5.4 操作、安装与检修要求 (40)5.5.5 设备布置与厂房建筑 (40)5.5.6 设备布置与安全卫生 (40)5.6车间设备布置的方法与步骤 (40)6 总结 (42)主要符号说明 (43)致谢 (44)参考文献 (45)附录1工艺流程图 (46)附录2主要设备装配图 (46)附录3车间立面图 (46)附录4全厂平面图 (46)1概述1.1甘油研究背景1.1.1甘油性质及用途甘油(历史),1779年由斯柴尔(Scheel)首先发现,1823年人们认识到油脂成分中含有Chevreul,希腊语为甘甜的意思,因此命名为甘油(Glycerine)。

甘油

甘油

丙三醇甘油即丙三醇。

丙三醇是无色味甜澄明黏稠液体。

无臭。

有暖甜味。

俗称甘油,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

对石蕊呈中性。

长期放在0℃的低温处,能形成熔点为17.8℃有光泽的斜方晶体。

遇强氧化剂如三氧化铬、氯酸钾、高锰酸钾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能与水、乙醇任意混溶,1份本品能溶于11份乙酸乙酯,约500份乙醚,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

相对密度1.26362。

熔点17.8℃。

沸点290.0℃(分解)。

折光率1.4746。

闪点(开杯)176℃。

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20ml/kg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

当人体摄入食用脂肪时,其中的甘油三酯经过体内代谢分解,形成甘油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因此,甘油三酯代谢的终产物便是甘油和脂肪酸。

中文名丙三醇英文名GLYCEROL别称1,2,3-丙三醇,甘油化学式C3H8O3分子量92.09CAS登录号56-81-5EINECS登录号200-289-5熔点18.6℃沸点290.9℃ at 760 mmHg水溶性>500 g/L (20℃)密度1.303g/cm3外观无色、透明、无臭、粘稠液体闪点22.9℃1发现历史甘油,1779年由斯柴尔(Scheel)首先发现,1823年人们认识到油脂成分中含有Chevreul,希腊语为甘甜的意思,因此命名为甘油(Glycerine)。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其为制造火药的原料,则产量大增。

2生产方法甘油的工业生产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方法,所得甘油俗称天然甘油;以丙烯为原料的合成法,所得甘油俗称合成甘油。

[1]1. 天然甘油的生产 1984年以前,甘油全部从动植物脂制皂的副产物中回收。

直到目前,天然油脂仍为生产甘油的主要原料,其中约42%的天然甘油得自制皂副产,58%得自脂肪酸生产。

制皂工业中油脂的皂化反应。

皂化反应产物分成两层:上层主要是含脂肪酸钠盐(肥皂)及少量甘油,下层是废碱液,为含有盐类,氢氧化钠的甘油稀溶液,一般含甘油9-16%,无机盐8-20%。

甘油生产方法研究进展

甘油生产方法研究进展

甘油生产方法研究进展甘油又称丙三醇,分子式C3H5(OH)3,是一种粘稠液体,有甜味,所以称为甘油;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有强烈的吸湿性,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

1779年,瑞典化学家谢勒(Scheele)偶然从橄榄油与一氧化铅的反应中获得了甘油,这是人们第一次知道甘油的存在。

·最早,人们只将甘油作为皮肤的滋润剂,至1846年,沙勃里罗(Sobrero)将甘油与硝酸反应,得到硝化甘油。

20年以后,诺贝尔将硝化甘油与硅藻土制成了安全炸药,使硝化甘油能顺利地应用于达纳炸药的生产。

现在,甘油的用途已经十分广泛,主要用于医药、化妆品、醇酸树脂、烟草、食品、饮料、聚氨基甲酸酯、赛璐珞、炸药、纺织印染等方面。

大约有1700多种用途。

由于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消耗,寻找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化学工整理义不容辞的责任,甘油,来源于自然界,无毒无害,是理想的化工原料。

因此,如何很好地开发甘油,发现它的新用途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对甘油的生产方法作一个综述,希望对致力开发甘油新用途的化学工整理有所帮助。

甘油主要以甘油酯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所以,长期以来,大部分甘油是从油脂皂化生产肥皂以及从油脂水解产生脂肪酸的过程中作为副产物取得的。

直到1858年,人们才知道用发酵法也能制甘油。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由于甘油缺乏,首创用甜菜发酵制甘油。

从1948年起,用丙烯合成甘油的方法已开始在工业上应用,产量逐年上升,发展趋势较快。

现在,甘油的工业生产方法按甘油的来源可以分为3类,即天然甘油的生产,发酵甘油的生产,合成甘油的生产。

其中前2类方法的原料都是可再生的。

1 天然甘油的生产主要来自肥皂生产和油脂裂解过程的副产品;1948年以前,甘油全部从动植物油脂制皂的副产物中回收。

直到目前,天然油脂仍为生产甘油的主要原料,其中约42%的天然甘油来自制皂副产,58%来自脂肪酸生产。

由于该方法以天然油脂为原料,且甘油是副产物,我国的化学工整理设想将其用于油脚的废水处理和利用上,既起到环保的作用,又得到一定的经济效应。

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交联聚乙烯醇

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交联聚乙烯醇

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是一种重要的交联剂,它在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将对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交联聚乙烯醇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包括其定义、制备方法、特性及应用领域。

一、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的定义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又称三羟甲基丙烷醚,是一种具有三个羟基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6(OH)3,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高沸点液体,易溶于水和醇类溶剂,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合成原料。

二、制备方法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甘油与丙烯经过环氧化反应得到环氧丙烷,然后将环氧丙烷与水进行加成反应,生成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

丙二醇等化合物也可以作为原料制备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

三、特性1. 交联性能: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具有良好的交联性能,能够与许多聚合物如聚乙烯醇等发生交联反应,增强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2. 稳定性: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

3. 溶解性: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在水和许多有机溶剂中均能够较好的溶解,便于在制备过程中的混合和加工操作。

四、应用领域根据其优异的性能特点,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在各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医药领域: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可用作医用胶囊的原料,以及医用软膏、软膏基质及其他医疗材料的交联剂。

2. 食品领域: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可以用作食品的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等添加剂,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3. 化工领域: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可用于聚合物材料的改性,提高其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联剂,在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将有更多的研究和市场需求。

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对其性能和特性有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医药领域,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被广泛用作药物的辅料,能够改善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持续释放性能。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

中国的甘油及环氧氯丙烷生产及市场状况

甘油及甘油法环氧氯丙烷综述甘油市场调研甘油(即丙三醇)历史悠久,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有机多元醇化合物,在日用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

一、中国甘油的生产方法和能力及产量现在,甘油的工业生产方法按甘油的来源可以分为4类,即天然甘油的生产(皂化法、水解法、醇解),发酵甘油的生产,生物柴油副产甘油的生产以及合成甘油的生产。

其中前3类方法的原料都是可再生的。

1 天然甘油的生产主要来自肥皂生产和油脂裂解过程的副产品;1948年以前,甘油全部从动植物油脂制皂的副产物中回收。

目前,天然油脂仍为生产甘油的主要原料,其中约12%的天然甘油来自制皂副产,88%来自脂肪酸和脂肪醇以及生物柴油的生产。

1.1 皂化甘油皂化反应产物分成2层:上层主要是含脂肪酸钠盐(肥皂)及少量甘油:下层是废碱液,为含有盐类、氢氧化钠的甘油稀溶液,一般含甘油质量分数9%-16%。

目前主要的制皂厂家有:1、浙江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 1.52、上海制皂(集团)如皋有限公司 1.23、广东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4、南飞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家合计生产甘油约2.76万吨1.2 脂肪酸副产甘油2014年主要的脂肪酸厂家及产能2014年实际生产甘油13.2万吨1.3 2015年中国脂肪醇厂家及产能:实际开工率不足50%,2014年实际产能为34.75万吨,生产甘油3.08万吨2014年国内上述三种实际甘油产量为19.04万吨。

1.3 发酵甘油的生产利用淀粉类原料(谷物、玉米、红薯等)或糖蜜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产生。

目前这种方法由于产品的质量较差,达不到指标要求,大部分企业已经停产。

1.4 生物柴油副产甘油近几年来,我国生物柴油装置产能处于稳步扩张的状态,尤其以小型民营企业为主,而国内生物柴油装置产能分布不均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改变,目前主要集中在山东、华北、江浙等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我国生物柴油产能在500万吨左右,其中山东、华北地区产能高达总产能的50%以上。

微反应系统合成硝化甘油的工艺研究   

微反应系统合成硝化甘油的工艺研究   

38
继续搅拌反应 15 minꎬ停止反应ꎬ离心分离得粗产
物ꎬ再用适量一定浓度的 Na2 CO3 溶液和水洗涤至
中性ꎬ用无水 MgSO4 干燥后得到终产物ꎮ
1. 3 分析表征
如表 1 所示ꎮ 表 1 中ꎬ反应物甘油和硝酸的摩尔比
均为 1 ︰5ꎬ反应温度 19 ℃ ꎬ反应时间 5 minꎮ
表 1 微流道尺寸对硝化甘油合成反应的影响
[ KEYWORDS] micro ̄chemical technologyꎻ energetic materialsꎻ chaotic micro ̄mixerꎻ nitroglycerinꎻ synthesis
果不均匀等情况ꎬ影响了对硝化甘油的制备 [4] ꎮ
引言
微化工技术基于微尺度下流动可控及混合传递
NO2 + + HSO4- + H3 O + ꎻ (1)
C3 H5 ( OH) 3 + 3NO2+
C3 H5 ( ONO2 ) 3 + 3H + ꎮ
1. 2. 3 硝化甘油的传统釜式合成( 对照试验)
(2)
来进行加工制作ꎮ 根据建立的三维微流道尺寸ꎬ设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混酸溶液ꎬ开启磁
数 98% ) 、碳酸钠、无水硫酸镁ꎬ皆为分析纯( AR) ꎬ
成都 市 科 龙 化 工 试 剂 厂ꎻ 超 纯 水ꎬ 优 普 超 纯 水 机
( UPC ̄I ̄10T) 实验室自制ꎮ
TENSOR ̄27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ꎬ德国布
鲁克光学仪器有限公司ꎻEX1600SM 型高效液相色
谱仪ꎬ上海 伍 丰 科 学 仪 器 有 限 公 司ꎻ ADVANCE III
TANG Jie ① ꎬ WEI Yingdong ① ꎬ WU Xinglong ① ꎬ QI Xiufang ① ꎬ PEI Chonghua ②

丙三醇制备

丙三醇制备

丙三醇制备
丙三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叫作1,2,3-丙三醇或甘油,化学式为C3H8O3。

以下是丙三醇制备的方法:
1. 通过水解甘油脂制备:将动植物油脂加入到碱液中进行水解,生成甘油并与碱中和得到丙三醇。

2. 乙烯氧化法制备:将乙烯在氧气氧化的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生成羟甲基丙酮,然后经水解反应得到丙三醇。

3. 葡萄糖、淀粉或纤维素发酵制备:将葡萄糖、淀粉或纤维素等物质进行发酵反应,经过多步反应生成丙三醇。

以上是丙三醇制备的几种方法,其中以水解甘油脂制备为最常用的方法。

丙三醇氧化反应方程式

丙三醇氧化反应方程式

丙三醇氧化反应方程式丙三醇氧化反应方程式引言:在化学领域中,丙三醇(又称甘油)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丙三醇的氧化反应,它被广泛用于生产脂肪酸和甘油酯。

本文将深入探讨丙三醇氧化反应的方程式以及其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应用。

一、丙三醇氧化反应的基本方程式丙三醇氧化反应的基本方程式如下所示:C3H8O3 + O2 -> C3H6O3 + H2O在这个方程式中,丙三醇(C3H8O3)与氧气(O2)发生反应,产生丙酮酸(C3H6O3)和水(H2O)作为产物。

这是一个氧化反应,也称为燃烧反应,它在高温下进行,将丙三醇转化为更有用的化合物。

二、丙三醇氧化反应的应用丙三醇氧化反应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应用领域:1. 生产脂肪酸丙三醇氧化反应是生产脂肪酸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将丙三醇与氧气反应,可以得到丙酮酸,而后者是合成脂肪酸的重要中间体。

这对于生产肥皂、化妆品和各种化学产品非常重要。

2. 制备甘油酯丙三醇氧化反应也是制备甘油酯的一种关键反应。

甘油酯是一类重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药物制剂和工业润滑剂等领域。

通过将丙三醇与氧气反应,可以制备甘油酯,为这些应用领域提供原料。

3. 能源转化丙三醇氧化反应也与能源转化密切相关。

丙三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通过氧化反应将丙三醇转化为丙酮酸,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转化。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丙三醇氧化反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此反应,可以将丙三醇转化为其他更有价值的化合物,为工业和能源领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我个人认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丙三醇氧化反应的方法和机制,将有助于推动绿色化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可持续和环保的未来。

结论:在本文中,我们通过探讨丙三醇氧化反应的方程式、应用和意义,对这一化学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丙三醇氧化反应在生产脂肪酸、制备甘油酯以及能源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一种纯甘油的生产方法

一种纯甘油的生产方法

一种纯甘油的生产方法
一种纯甘油的生产方法是通过甘油酯的水解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合适的甘油酯作为原料,常见的原料有植物油、动物脂肪等。

2. 将甘油酯与碱性催化剂(如氢氧化钠或碱式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水解反应。

3. 水解反应将甘油酯分解为甘油和相应的脂肪酸。

这个过程中涉及到水和热量的生成,需要控制反应的质量平衡和温度控制。

4. 反应完成后,通过分离和纯化过程将甘油和脂肪酸分离。

一般通过蒸馏、溶剂萃取或离心等手段进行分离。

5. 最后,对甘油进行炼制、脱色和过滤等工艺,以获得高纯度的甘油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采用多级处理和精细提纯的方法,以确保甘油的质量和纯度要求。

同时,不同原料和不同产品的生产过程可能有所差异,具体的生产方法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章 糖蜜发酵制甘油

第五章   糖蜜发酵制甘油

制取甘油的方法有三种: (1)从油脂经水解生产硬脂酸或经皂化生 产肥皂的废液中提取。 (2)由淀粉或糖质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取。 (3)以丙烯为原料通过合成,制造合成甘 油。
甘油的理化指标必须符合 GBI3206 一91的规油发酵机理
甘油发酵机理: 酒精、甘油发酵分为三型:
发酵罐内接入的种母量宜多不宜少, 一般为醪液量的10% 。 亚硫酸钠应采用少量多次的添加方 法。另外,添加NaHSO3之前应将醪液 pH调至7,以避免因产生亚硫酸而给酵母 带来更强的毒害性。从国内生产情况来看, 亚硫酸钠添加的总量大约为原糖蜜耗用量 的 20%左右。 在一定的甘油产量范围内,甘油产 量随亚硫酸钠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 到一定数量之后,再继续加入亚硫酸钠对 甘油产量的增加甚微。
一、菌种的选择和培养
As· 2· 1190酵母菌较适合于甘蔗糖蜜发酵 生产甘油。 以 As· 2· 1190 菌种为例,其种母的培养条 件如下:
二、亚硫酸盐法发酵
将糖蜜加水稀释至10%~12%的浓 度,补充足够的氮源和磷源并以适量的 碳酸钙调整pH为7,通人蒸汽加热灭菌, 待冷却至30℃ ,便可作为培养液流加到 接有种母的发酵罐内进行发酵。当发酵 进入旺盛期时,开始添加亚硫酸钠,使 发酵过程向着生成甘油的方向进行。
3.待熟阶段 糖液流加完毕,发酵进入待熟阶段。在此 阶段,还会有部分残糖分继续变成甘油,随着糖 分逐渐下降,发酵过程也逐渐趋向缓和,直至最 后趋于静止,即表示发酵成熟。
发酵流加过程主要技术条件见表1-5-3。
第四节 甘油的提取与精制
亚硫酸盐法发酵生产甘油,依靠乙醛固定 剂亚硫酸钠抑制酒精生成,使发酵向着生成甘 油方向进行,其作用是很不完全的。因此,在 成熟醪中除含有甘油外,还含有酒精和乙醛, 此外,还有未起加成作用的游离亚硫酸盐、残 余糖分和酵母菌体等。 提取甘油时,要先用普通蒸馏方法蒸出酒 精和乙醛,然后用特殊蒸馏方法蒸出甘油,最 后再对粗甘油进行精制。整个过程可分如下几 步进行:

丙三醇

丙三醇

丙三醇丙三醇是无色味甜澄明黏稠液体。

无臭。

有暖甜味。

俗称甘油,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

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

相对密度1.26362。

熔点17.8℃。

沸点290.0℃(分解)。

折光率1.4746。

闪点(开杯)176℃。

急性毒性:LD50:12600 mg/kg(大鼠经口)。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

当人体摄入食用脂肪时,其中的甘油三酯经过体内代谢分解,形成甘油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因此,甘油三酯代谢的最终产物便是甘油和脂肪酸。

中文名丙三醇英文名GLYCEROL别称1,2,3-丙三醇,甘油化学式C3H8O3分子量92.09CAS登录号56-81-5EINECS登录号200-289-5熔点18.6℃沸点290.9℃ at 760 mmHg水溶性>500 g/L (20℃)密度1.263-1.303g/cm3外观无色、透明、无臭、粘稠液体闪点177℃应用用于气相色谱固定液及有机合成等1发现历史编辑甘油,1779年由斯柴尔(Scheel)首先发现,1823年人们认识到油脂成分中含有Chevreul,希腊语为甘甜的意思,因此命名为甘油(Glycerine)。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其为制造火药的原料,则产量大增。

2理化性质编辑外观与性状:无色粘稠液体无气味,有暖甜味能吸潮。

比例模型(2张)熔点(℃):20,沸点(℃):290.0相对密度(水=1): 1.26331(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1粘度(20℃):1412mPa.s (25℃):945mPa.s表面张力(20℃) :63.3 mN/m饱和蒸气压(kPa): 0.4(20℃)闪点(℃): 177引燃温度(℃): 370体积膨胀系数/K-1: 0.000615溶解性:可混溶于乙醇,与水混溶,不溶于氯仿、醚、二硫化碳,苯,油类。

可溶解某些无机物。

[1]3生产方法编辑甘油的工业生产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方法,所得甘油俗称天然甘油;以丙烯为原料的合成法,所得甘油俗称合成甘油。

甘油教材

甘油教材

1、甘油是一种化工产品,化学名为丙三醇。

在常温下,它是无色、透明、粘稠的液体,味甜、有温热的感觉,露于空气中能吸收水分。

2、纯甘油的比重在25℃时为,随着温度的不同而变化,温度增高,比重降低。

3、甘油水溶液的粘度,在同一温度下随着甘油含量的高低而变化,含量高时,粘度也增大。

4、甘油水溶液的沸点随着甘油的含量而变化,含量高时沸点也高,含量低时沸点也低,如果含量相同,当压力降低(或真空度提高),则沸点也随之降低。

5、当甘油中含有水分时,甘油含量变化,冰点也不同,但以含甘油%的甘油水溶液的冰点最低,为℃。

由于甘油有这一特征,故甘油水溶液常用作冷冻剂。

6、甘油可以任何比例与水相混合,它不溶于油脂及汽油、苯、氯仿、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中。

7、甘油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聚合,形成聚合甘油,在甘油蒸馏时,在一定的碱质情况下,温度过高时,甘油蒸脚中会有较多的聚合甘油。

为使聚合甘油尽可能减少,一定要注意提高粗甘油的质量,并且在高真空条件下蒸馏。

8、甘油的生产方法主要有:(1)从天然油脂中提取甘油,包括从皂化废液中提取甘油和用油脂水解法提取甘油;(2)以糖类为原料用发酵法生产甘油;(3)以石油化工原料生产合成甘油。

9、甘油的用途主要有:(1)制造炸药。

(2)在医药工业上作溶剂、吸湿剂、防冻剂等。

(3)在日用化妆品中的应用。

如冬季用甘油擦皮肤,可以润化组织,使皮肤柔软不致开裂。

(4)在涂料油漆工业上的应用。

(5)在纺织和印染工业上应用。

(6)在烟草工业上的应用。

(7)在造纸、文印工业上的应用。

(8)其它方面的应用:如军工业、食品业、皮革业、金属加工业、照相业、电工材料生产、橡胶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10、废液中所含肥皂(包括氧化脂肪酸皂)过多,势必会增加盐酸、烧碱、三氯化铁的用量,给废水净化处理带来困难,增加生产成本,同时影响粗甘油及成品甘油的质量,也影响甘油的回收率。

11、在废液的酸处理中,加盐酸的作用是:(1)中和废液中的游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2)分解废液中的肥皂,使其转化成脂肪酸上浮撇去,以降低三氯化铁的耗用量,减少过滤泥渣,从而提高甘油回收率。

三丁酸甘油酯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三丁酸甘油酯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三丁酸甘油酯的生产方法与流程三丁酸甘油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三丁酸甘油酯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三丁酸甘油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酯交换反应,另一种是通过酸催化反应。

首先介绍通过酯交换反应生产三丁酸甘油酯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将丙三醇与丁酸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三丁酸甘油酯。

具体的生产流程如下:1. 原料准备:准备丙三醇、丁酸酐以及催化剂。

催化剂一般选择碱式催化剂,如碱式氧化镁、碱式碳酸钾等。

2. 反应装置准备:搭建反应釜,并配备搅拌器、冷却装置等。

3. 反应操作:将丙三醇、丁酸酐和催化剂按一定的摩尔比加入反应釜中,开始搅拌。

同时控制反应温度在适宜的范围,通常在120-180摄氏度之间。

4. 反应结束:观察反应进程,当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加热并继续搅拌,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5. 产物分离:将反应液进行过滤,去除催化剂和未反应的原料。

然后采用蒸馏或萃取等方法,分离出纯净的三丁酸甘油酯。

另一种生产三丁酸甘油酯的方法是通过酸催化反应。

该方法主要通过将丙三醇与丁酸在酸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三丁酸甘油酯。

具体的生产流程如下:1. 原料准备:准备丙三醇、丁酸以及酸催化剂。

常用的酸催化剂有硫酸、磷酸等。

2. 反应装置准备:搭建反应釜,并配备搅拌器、冷却装置等。

3. 反应操作:将丙三醇、丁酸和酸催化剂按一定的摩尔比加入反应釜中,开始搅拌。

同时控制反应温度在适宜的范围,通常在150-200摄氏度之间。

4. 反应结束:观察反应进程,当反应达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加热并继续搅拌,待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5. 产物分离:将反应液进行过滤,去除酸催化剂和未反应的原料。

然后采用蒸馏或萃取等方法,分离出纯净的三丁酸甘油酯。

总结起来,三丁酸甘油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酯交换反应和酸催化反应两种。

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精确控制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并进行适当的产物分离和纯化处理,才能得到高纯度的三丁酸甘油酯。

甘油 成分

甘油 成分

甘油成分甘油一般指丙三醇丙三醇,国家标准称为甘油,无色、无臭、味甜,外观呈澄明黏稠液态,是一种有机物。

俗称甘油。

丙三醇,能从空气中吸收潮气,也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和二氧化硫。

难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和油类。

丙三醇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

相对密度1.26362。

熔点17.8℃。

沸点290.0℃(分解)。

折光率1.4746。

闪点(开杯)176℃。

急性毒性:LD50:31500 mg/kg(大鼠经口)。

1基本信息“”2性质与稳定性“1.无色、透明、无臭、粘稠液体,味甜,具有吸湿性。

与水和醇类、胺类、酚类以任何比例混溶,水溶液为中性。

溶于11倍的乙酸乙酯,约500倍的乙醚。

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长链脂肪醇。

可燃,遇二氧化铬、氯酸钾等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也是许多无机盐类和气体的良好溶剂。

对金属无腐蚀性,作溶剂使用时可被氧化成丙烯醛。

化学性质:与酸发生酯化反应,如与苯二甲酸酯化生成醇酸树脂。

与酯发生酯交换反应。

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代醇。

甘油脱水有两种方式:分子间脱水得到二甘油和聚甘油;分子内脱水得到丙烯醛。

甘油与碱反应生成醇化物。

与醛、酮反应生成缩醛与缩酮。

用稀硝酸氧化生成甘油醛和二羟基丙酮;用高碘酸氧化生成甲酸和甲醛。

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甘油也能起硝化和乙酰化等作用。

2.无毒。

即使饮入总量达100g的稀溶液也无害,在机体内水解后氧化而成为营养源。

在动物实验中,如使之饮用极大量时,具有与醇相同的麻醉作用。

3. 存在于烤烟烟叶、白肋烟烟叶、香料烟烟叶、烟气中。

4. 天然存在于烟草、啤酒、葡萄酒、可可中。

”3贮存方法“1.贮存于清洁干燥处,应注意密封贮存。

注意防潮,防水,防热,严禁与强氧化剂混放。

可用镀锡或不锈钢容器贮存。

2. 采用铝桶或镀锌铁桶包装或用酚醛树脂衬里的贮槽贮存。

贮运中要防潮、防热、防水。

禁止将甘油与强氧化剂(如硝酸、高锰酸钾等)放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方法
甘油的工业生产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的方法,所得甘油称天然甘油;
以丙烯为原料的合成法,所得甘油称合成甘油。

天然甘油
1984年以前,甘油全部从动植物脂制皂的副产物中回收。

至今为止,天然油脂仍为生产甘油的主要原料,其中约42%的天然甘油得自制皂副产,58%得自脂肪酸生产。

制皂工业中油脂的皂化反应。

皂化反应产物分成两层:上层主要是含脂肪酸钠盐(肥皂)及少量甘油,下层是废碱液,为含有盐类,氢氧化钠的甘油稀溶液,一般含甘油9-16%,无机盐8-20%。

油脂反应。

油脂水解得到的甘油水(也称甜水),其甘油含量比制皂废液高,约为14-20%,无机盐0-0.2%。

近年来已普遍采用连续高压水解法,反应不使用催化剂,所得甜水中一般不含无机酸,净化方法比废碱液简单。

无论是制皂废液,还是油脂水解得到的甘油水所含的甘油量都不高,而且都含有各种杂质,天然甘油的生产过程包括净化、浓缩得到粗甘油,以及粗甘油蒸馏、脱色、脱臭的精制过程。

合成甘油
从丙烯合成甘油的多种途径可归纳为两大类,即氯化和氧化。

现在工业上仍在使用丙烯氯化法及丙烯不定期乙酸氧化法。

丙烯氯化法
这是合成甘油中最重要的生产方法,共包括四个步骤,即丙烯高温氯化、氯丙烯次氯酸化、二氯丙醇皂化以及环氧氯丙烷的水解。

环氧氯丙烷水解制甘油是在150℃、1.37MPa 二氧化碳压力下,在10%氢氧化钠和1%碳酸钠的水溶液中进行,生成甘油含量为5-20%的含氯化钠的甘油水溶液,经浓缩、脱盐、蒸馏,得纯度为98%以上的甘油。

丙烯过乙酸氧化法
丙烯与过乙酸作用合成环氧丙烷,环氧丙烷异构化为烯丙基醇。

后者再与过乙酸反应生成环氧丙醇(即缩水甘油),最后水解为甘油。

过乙酸的生产不需要催化剂,乙醛与氧气气相氧化,在常压、150-160℃、接触时间24s的条件下,乙醛转化率11%,过乙酸选择性83%。

上述后两步反应在特殊结构的反应精馏塔中连续进行。

原料烯丙醇和含有过乙酸的乙酸乙酯溶液送入塔后,塔釜控制在60-70℃、13-20kPa。

塔顶蒸出乙酸乙酯溶剂和水,塔釜得至甘油水溶液。

此法选择性和收率均较高,采用过乙酸为氧化剂,可不用催化剂,反应速度较快,简化了流程。

生产1t甘油消耗烯丙醇1.001t,过乙酸1.184t,副产乙酸0.947t。

目前,天然甘油和合成甘油的产量几乎各占50%,而丙烯氯化法约占合成甘油产量的80%。

我国天然甘油占总产量90%以上。

工业级甘油
工业级甘油量用1/2量的蒸馏水稀释,搅拌充分后,加入活性炭,并加热至60~70℃进行脱色处理,然后,真空过滤,保证滤液澄清透明。

控制滴加速度,将滤液加到事先处理好的732型强酸阳树脂和717型强碱阴阳树脂混合的柱内,以吸附除去甘油中的电解质和醛类、色素、酯类等非电解质杂质。

除去杂质后的甘油溶液进行减压蒸馏,控制真空度93326Pa以上,釜温在106~108℃,蒸出大部分水之后,再将釜温升到120℃快速脱水,不出水时停止加热,所得釜内物料即为成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