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转化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转化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转化思想
遵义恺瑞国际学校——庞瑞
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基础的,它蕴含着许多与高等数学相通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一种策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转化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是数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对于直接求解比较困难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变换,将其转化为一个新问题,通过新问题的求解,使原问题得以解决。它是从未知领域发展,通过数学元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向已知领域转化,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除极简单的问题外,几乎每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来实现的。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解决数学问题也就是一次次从未知转化成已知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转化的思想方法。所以,教学中逐步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掌握转化的方法,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策略。在小学的教学内容中,很多知识点的教学都可以渗透转化的思想。像在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整数》教学中,教学的基准点就可以定位让学生通过“把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
数乘整数”,利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方法,;再有分数除法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分数除法应转化为分数乘法进行计算;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转化为分数应用题解答;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转化为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方法有哪些呢?
第一,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例如,小学乘法可转化成整数乘法去运算,分数除法可转化为分数乘法去计算;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将新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等。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一定要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进行转化,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第二,将不规则的转化成规则的。例如,在利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实验后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找到通过计算上涨的水的体积,就得到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虽然物体是不规则的,但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水的体积后就变成规则的了,就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了。
第三,将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的。这种情况在解决问题中出现较多。在解决问题中有时文字很多,描述复杂,条件之间的关系不很清晰明显,这时可引导学生明确所求问题是什么,从问题去找解决的条件,再看这些条件是显性还是隐性,如果是隐性那又该怎么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一道比较复杂的问题,变成比较容易解答的已学问题。
第四、将抽象问题转化为直观问题。例如求倍数的问题。比如题目说一件衣服56元,一条裙子的价钱是它的3倍多5元,求裙子多少钱?解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解答时需要比较,还要准确找到谁是标准,数量关系比较复杂。此类题可让学生画图来理解,通过画图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借助图能将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清晰地表示出数量关系,这样解决问题就变得轻松了。
第五、将无序转化成有序。此方法常用于排列组合中。题目中多种组合往往让学生不知所措,这时可利用表格等方法将无序杂乱的问题转化得清晰有序。从无序到有序,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同时也从中体会到了有序与无序的密切联系,还感受到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同时渗透了转化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我们实施转化思想时要把握两个时机。第一就是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想不到解题方法时,教师不要为学生解释题意和提示算法,而是要引导学生整理信息、理解题意,利用转化方法形成思路,寻找解法。这样或许花的时间较多,学生也会错误百出,但这毕竟是学生真实思维水平的反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思维水平会上一个台阶。第二就是学生解决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其认识转化方法的使用过程及使用价值,启发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自觉地使用,这个过程很重要,是变学生无意识的用为有意识的用。
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是通过食物之间的联系将
生疏的、复杂的、无序的问题,变为熟悉的、简单的、有序的问题,从而顺利实现问题的解决。转化时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一是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知的知识、经验来解决。二是简单化原则,将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三是和谐化原则,化归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行内部所表示的和谐形式,使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其方法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四是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五是正难则反原则,当正面讨论问题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探求,使问题得解。
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一种是已经学过且记住的问题,学生一看就知道怎样解答,二种是从未见过的陌生问题,学生暂时不知道怎样解答。转化的方法显然属于后一种情况。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就要注意,要提供有挑战性的问题、问题的变化要多于重现、问题出现的形式要多样。如果问题本身过于简单,就会失去思考的价值,也就没有使用转化方法解决问题的需要。教师提供的问题应该是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尝试,进而可以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的问题。再有,教师不能过度地补充范例,必须要注意问题的变化,可以是题材和情况不同,也可以是条件和问题不同,还可以是数量关系不同。题目千变万化,但有一点不变,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转化的方法解决。
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要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讲授,更要注重常见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本质上就是一种应用工具,只有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实现学生领会、掌握并应用数学基础知识的目标,帮助学生提高思维水平,优化思维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