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脑损伤患者应用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icu患者镇静镇痛
icu患者镇静镇痛随着医疗技术和医学知识的不断发展,重症监护病房(ICU)已成为治疗危急疾病和进行手术后监护的重要环节。
在ICU中,患者常常需要接受镇静和镇痛治疗,以缓解痛苦、控制症状,并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治疗过程和康复。
本文将深入探讨ICU患者镇静镇痛的重要性、方法及常见问题。
一、ICU患者镇静镇痛的重要性在ICU中,患者往往处于高度应激状态,面临严重疾病、创伤或手术后的不适。
合理的镇静和镇痛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镇静和镇痛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感,提高其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与治疗团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其次,镇静和镇痛可以降低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减少因应激反应带来的并发症和恶化病情的风险。
因此,合理的镇静和镇痛措施能够更好地促进ICU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二、ICU患者镇静镇痛的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ICU患者镇静镇痛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镇静治疗中,常用药物有丙泊酚、咪达唑仑等,它们可以通过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来达到镇静的效果。
在镇痛治疗中,常用药物有吗啡、芬太尼等,它们可以通过抑制痛觉传导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给药途径,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2. 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ICU患者的镇静镇痛还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音乐疗法、按摩疗法等。
音乐疗法可以通过放松患者的情绪,减轻焦虑和疼痛感。
按摩疗法可以通过刺激患者的神经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
这些非药物治疗方法不仅可以起到镇静镇痛的效果,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减轻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
三、ICU患者镇静镇痛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药物滥用问题在ICU患者的镇静镇痛治疗中,药物滥用是一个常见问题。
过度使用镇静药物会导致患者意识模糊、昏迷甚至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药物代谢情况。
ICU危重患者镇静和镇痛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探讨
ICU危重患者镇静和镇痛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探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ICU(重症监护室)已经成为救治危重患者的关键环节。
而在ICU中,危重患者的镇静和镇痛护理更是至关重要。
良好的镇静和镇痛护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够减轻患者对机械通气和其他治疗手段的反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探讨ICU危重患者镇静和镇痛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1. 护理方法(1)药物镇静:常用的药物包括噻托溴铵、异丙酚等。
药物镇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体化的调整,避免出现过度镇静或者镇静不足的情况。
(2)非药物镇静:包括音乐疗法、按摩疗法、呼吸训练等。
这些非药物镇静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2. 护理效果(1)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良好的镇静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由于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焦虑和恐惧情绪,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2)减轻患者对机械通气和其他治疗手段的反应:通过镇静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对机械通气和其他治疗手段的反应,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3)减少ICU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压力性溃疡、静脉血栓栓塞等ICU相关并发症与患者的焦虑和不适感有一定的关联,而良好的镇静护理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三、护理方法的选择和注意事项在ICU危重患者的镇静和镇痛护理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并且要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密切监测患者的镇静和镇痛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及时调整。
(2)避免过度镇静和镇痛,防止出现镇静和镇痛过度导致的不良反应。
(3)重视非药物治疗手段,如音乐疗法、按摩疗法等,这些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的使用,减轻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4)加强团队协作,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心理医生等的协同作战,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高护理的效果。
ICU危重患者的镇静和镇痛护理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手段的合理应用,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
ICU患者使用镇静剂和镇痛剂的观察与护理
ICU患者使用镇静剂和镇痛剂的观察与护理对危重症患者给予镇静剂和镇痛剂治疗,已成为重症医学的一项常规治疗手段[1]。
在对患者实施镇静、镇痛的过程中,护士必须了解镇静、镇痛药的药理作用、副作用,评估用药效果,加强生命体征、气道、皮肤等临床监护治疗及心理护理。
镇静、镇痛治疗是特指应用药物手段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疼痛,减轻或预防病人焦虑和躁动,催眠并诱导顺行性遗忘的治疗[2]。
对气管插管患者给予镇静剂和(或)镇痛剂治疗,已成为我院ICU一项常规治疗手段。
1 使用镇静剂和镇痛的目的(1)降低氧耗量和代谢率,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2)减轻或缓解患者疼痛,消除心理恐惧,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和安全感。
(3)保证治疗措施的实施,降低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
2 常用镇静、镇痛剂选择(1)咪达唑仑:一种强效水溶性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适用于治疗急性烦躁和短期镇静的病人。
(2)枸橼酸芬太尼:人工合成的强效麻醉性镇痛药,能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3)丙泊酚: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
临床应用剂型为水溶性乳剂。
维持时间短,作用快。
3 镇静水平的监测及疼痛评估3.1 镇静效果监测Ramsay评分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镇静评分标准。
分为6级,Ramsay镇静指数通常认为镇静指数3和4为理想的镇静水平,其表现为病人自觉舒适并且表现合作,对呼吸有反应。
如能维持这一镇静水平,在中止镇静剂治疗后,镇静时间的延长和呼吸抑制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3.2 疼痛评估ICU内患者疼痛评估只要依靠主观指标。
包括疼痛部位、特点,加重、减轻因素和强度。
常用评估方法有:(1)体表面积评分法;(2)面部表情量表法;(3)语言评分量表法。
疼痛评估最可靠方法来源于患者主述。
4 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时的观察和护理4.1 减少刺激,提高ICU病人睡眠质量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灯光柔和,避免仪器设备不必要的噪音,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
4.2 严密监测镇静类药物多对心血管及呼吸有抑制作用,应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尤其呼吸、血压、瞳孔、神志的变化。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与评价
二、镇静评定
• 肌肉活动评分法(MAAS)
分值 描述
定义
7 危险躁动
6 非常躁动 5躁 动 4 安静合作 3镇 静
2 非常镇静
1 不能唤醒
拉拽气管内插管,试图拔除多个导管,翻越床 栏,攻击医护人员,在床上辗转挣扎 需保护性束缚并重复语言提示劝阻,咬气管插管 焦虑或身体躁动,经言语提示劝阻可安静 安静,容易唤醒,服从指令 嗜睡,语言刺激或轻轻摇动可唤醒并能服从简朴 指令,但又迅即入睡 对躯体刺激有反映,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有自 主运动 对恶性刺激无或仅有轻微反映,不能交流及服从 指令
• 附:
• 镇痛与镇静治疗并不同等,对于同时存 在疼痛因素的病人,应首先施实有效的 镇痛治疗。
• 镇静治疗则是在先已祛除疼痛因素的基 础上协助病人克服焦虑,诱导睡眠和遗 忘的进一步治疗。
镇痛镇静治疗在ICU综合治疗中的 地位
通过镇痛镇静的治疗手段使得重症病人 处在“休眠”状态,减少代谢和氧需氧耗, 以适应受到损害的灌注与氧供水平,从而减 轻强烈病理因素所造成的损伤,为器官功效 的恢复赢得时间发明条件。
仙林
• 作用:用于全麻时的气管插管及手术中 的肌松剂.
• 不良反映:过敏反映及临床可偶发局部 或全身的类组胺反映.
• 注意事项:本品可致呼吸肌肉松弛应于 机械通气,至自主呼吸恢复.
• 对重症肌无力,或肌无力综合症患者应 慎用.
乌拉地尔
• 作用:治疗高血压危象(如血压急骤升高), 重度和极重度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以及控制 围手术期高血压.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的惯用药与 不良反映
• 苯二氮卓类药品 • 安定类药品 • 丙泊酚注射液 • 力月西注射液 • 曲马多注射液 • 芬太尼注射液
ICU危重患者镇静和镇痛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探讨
ICU危重患者镇静和镇痛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探讨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医院内专门用于收治危重病患的特殊部门。
在ICU中,医护人员需要对危重患者进行镇静和镇痛的护理,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ICU危重患者镇静和镇痛的护理方法和效果,并提出一些建议。
1. 药物镇静:在ICU中,医护人员通常会使用药物来达到患者的镇静状态。
常用的药物包括丙泊酚、咪达唑仑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疼痛和不适感,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 心理护理:除了药物镇静外,医护人员还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包括与患者进行沟通、安抚患者的情绪和提供心理支持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3. 环境调节:ICU的环境通常比较吵闹和忙碌,医护人员需要将环境调节到适宜的状态,比如控制噪音、减少干扰、保持室内明亮度等,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休息和睡眠。
二、ICU危重患者镇痛的护理方法1. 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危重患者通常会面临剧烈的疼痛,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特点,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比如吗啡、芬太尼等。
医护人员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以调整用药方案。
2. 物理镇痛:除了药物镇痛外,物理镇痛也是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
比如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采用热敷、按摩、牵引等物理方法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
3. 个体化护理:每位患者的疼痛感受和需求是不同的,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护理,包括定期评估疼痛程度、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镇痛方案等。
通过上述护理方法的实施,ICU危重患者的镇静和镇痛效果将得到显著提高:1.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药物镇静和合理的止痛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恐惧和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2. 减少并发症:有效的镇静和镇痛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比如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并发症、呼吸系统方面的并发症等。
ICU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不同药物镇痛镇静的效果观察-icu护理论文
ICU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不同药物镇痛镇静的效果观察-icu护理论文ICU颅脑外伤患者应用不同药物镇痛镇静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颅脑外伤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应用镇痛镇静的药物,对所以应用的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2015至2016年间重症监护室中路脑外伤的42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组一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药物进行治疗,组二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药物应用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再应用药物后,其治疗效果均得到了改善,但是组一的患者在镇定时间、停药后的自醒时间以及RASS评分都要少于组二,其之间的差异显著。
结论对颅脑外伤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药物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停药后的苏醒时间更短,并且对患者的呼吸系统抑制作用更低,可以广泛的得以应用。
【关键词】ICU 颅脑外伤不同镇痛药物临床效果前言当患者发生颅脑外伤后,很大一部分患者都会因为颅内的高压、不适导致心理的紧张、焦虑,这种改变会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病变,轻者会延缓疾病的治疗效果,严重者,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而适量的镇痛镇静药剂能够很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不适感,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2]。
在本次的研究中,主要对患者应用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的联合治疗,并对这种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以能够更好的找到适合患者应用的药物治疗,更好的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及方法回顾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具有肝肾等功能障碍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区间为30~70岁,平均年龄为(47.2±5.2)岁,入住ICU病房3~12小时,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故而,分组后可以对比。
组一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药物进行治疗,即先进行静脉推注,待患者肌张力、心率等数据明显下降后停止,再将右美托咪定以0.4μg/(kg·h),芬太尼1.0μg/(kg·h)持续泵入,并依据患者的实际反应适当调整用量。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与评价
镇痛镇静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01
02
03
降低并发症风险
镇痛镇静治疗有助于降低 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如肺部感染、褥疮等。
促进康复
镇痛镇静治疗有助于患者 更好地休息和康复,缩短 住院时间,提高康复效果。
提高生存率
在某些情况下,镇痛镇静 治疗可能对提高患者的生 存率具有积极的影响。
04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的临床应用案
感谢观看
强调个体化治疗
在镇痛镇静治疗中,个体化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2
icu病人镇痛镇静治疗的方法与策略
镇痛镇静药物的种类与选择
阿片类药物
如吗啡、芬太尼等,适用于疼痛剧烈的病人。
神经肌肉阻滞剂
如顺阿曲库铵等,可用于需要深度镇静的病 人。
通过镇痛和镇静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和焦虑情绪,提 高病人的舒适度和心理状态。
保护神经系统功能
在ICU中,许多病人可能存在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的风险,镇痛镇静 治疗有助于减轻脑部代谢负担,保护神经系统的功能。
促进康复
通过镇痛镇静治疗,可以降低病人的应激反应,减轻器官负担,有 助于病人的康复。
镇痛镇静治疗在icu中的重要性
总结词
减轻患者痛苦,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促进疾病恢复
详细描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常遭受剧烈的疼痛和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生命体征的不 稳定。通过镇痛镇静治疗,可以迅速减轻患者的痛苦,稳定生命体征,降低并 发症发生率,为疾病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案例三: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
总结词
降低患者颅内压,缓解躁动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
目标
ICU患者的镇痛镇静的护理
痛苦貌:2分
安静,无运动(不一定表示无疼痛
无活动:0分
身体运动
运动慢而小心,触碰或按摩疼痛部位, 通过活动吸引注意力
保护动 剧烈,不听指令,攻击工作人员
焦躁不安:2分
被动运动时无阻力
放松:0分
四肢肌肉紧张度
被动运动时有阻力
紧张僵硬:1分
被动运动时阻力非常大,无法完成动作 非常紧张僵硬:2分
有攻击性 非常躁动
SAS(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
焦虑躁动
焦虑不安
RASS评分(镇静和躁动评分)═ 安静警觉
混混欲睡
MAAS(肌肉活动评分法)
轻度镇静
中度镇静
深度镇静
无法唤醒
描述
评 分
对抗,有暴力行为
+4
试图拔出胃管、气管插 管或输液
+3
频繁的无目的的活动,
人机对抗
+2
焦虑紧张但身体轻
微活动
2、镇静治疗
理想的镇静药应具备以下特点:起效快,剂量-效应可预测;半衰 期短,无蓄积;对呼吸循环抑制最小;代谢方式不依赖肝肾功能; 抗焦虑与遗忘作用同样可预测;停药后能迅速恢复;价格低廉等。 但目前尚无药物能符合以上所有要求。
咪唑安定
丙泊酚
老年患者药物清除减慢
肝肾功能受损药物清除 减慢
呼吸抑制
血压下降
镇痛和镇静治疗并不等同, 对于同时存在疼痛因素的患 者,应首先实施有效的镇痛治 疗。镇静治疗则是在祛除疼 痛因素的基础之上帮助患者 克服焦虑,诱导睡眠和遗忘 的进一步治疗。
镇痛,镇静! 我们规范吗? 有效性 安全性
不够规范
没有准确规范的镇静镇痛评分
镇静过深、过浅,目标不明确
ICU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效果及用药期间的护理观察
ICU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效果及用药期间的护理观察目的:探讨总结ICU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效果和用药期间的护理体会。
方法:随机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ICU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研究组在镇静镇痛治疗基础上增加用药期间护理,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接受一般护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镇静镇痛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50例患者中有49例达到镇静镇痛疗效,无明显副作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40例达到镇静镇痛疗效,组间比较有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ICU患者实施镇静镇痛治疗,同时联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可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恢复,提高镇静镇痛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标签:ICU患者;镇静镇痛;护理ICU患者病情复杂严重,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接受多项检查和治疗,这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均带来了较大影响,而且在患病的压力下,患者的心理状态会有明显的改变,表现出焦躁、担忧、无助以及恐惧等症状,不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
目前临床上对ICU患者通常会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用药期间护理和临床监护,治疗效果较为令人满意。
我院以10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临床镇静镇痛治疗的效果和用药期间的护理体会,笔者将得到的研究成果作如下说明。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ICU患者作为我院研究课题的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
研究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20~84岁,平均年龄(50±2.90)岁;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19~85岁,平均年龄(51±1.98)岁。
100例研究对象均有清醒意识,有自主意愿,而且无长期服用镇静镇痛药物史。
一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可以作为对照。
1.2 方法镇静镇痛治疗方案:主要镇静药物包括咪唑安定、丙泊酚等,镇痛药物包括吗啡、芬太尼等,药物剂量遵医嘱,患者病情程度不同,剂量也会有差异。
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镇静和镇痛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探讨
重症监护病房(ICU )是病情危重的患者实施抢救及专门护理的重要场所,患者病情多数较为复杂,身体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剧痛与不适。
无论是重度创伤带来的身体不适,还是手术后的各种抗感染治疗,患者都需要面临较大的痛苦折磨,使得患者的心理及身体都受到较大的伤害,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如烦躁、焦虑及抑郁等。
本研究对我院实施的预防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60例ICU 危重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
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2.8~78.9岁,平均(41±4)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23.1~79.1岁,平均(42±4)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护理前,医护人员均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获得同意,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开始正式予以实施。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定期辅助患者调整体位,加强各种导管的监测工作,对家属探视时间及次数进行严格限定。
观察组实施预防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由专业的护理人员组建专门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定期组织培训工作,对患者的镇静及镇痛情况进行专业的护理。
②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进行准确的评估尤其是意识形态摸糊表达不清楚的患者,通过面部表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患者的疼痛情况正确做出判断,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③定时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护理,辅助患者定时调整其体位,适当抬高床头高度至患者舒服体位,对患者进行适当按摩,帮助患者肢体适当锻炼,防止静脉栓塞和压疮情况发生,定期检查各种插管是否安置妥善。
及时对意识清楚、能表达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注意患者营养情况,加强营养的供给与补充。
1.3观察指标: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 )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数字0~10表示疼痛的程度,满分10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现象越严重。
ICU危重患者镇静和镇痛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探讨
ICU危重患者镇静和镇痛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探讨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危重患者常常需要接受镇静和镇痛治疗。
这些治疗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克服呼吸衰竭、疼痛和焦虑等问题,从而改善生命质量和预后。
本文将探讨ICU危重患者镇静和镇痛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一、镇静的护理方法1.药物治疗镇静的药物种类繁多,按不同的作用机制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苯二氮䓬类(如地西泮)、丙泊酚、鸦片类药物(如芬太尼)等。
在给予镇静药物之前,应该对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剂量。
对于老年人、儿童、肝肾功能不全或有其他病史的患者,剂量需要进行调整。
同时,在给药时要注意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过量。
药物治疗的优点是快速作用、剂量易控制,但其缺点也不可忽视,容易发生副作用,如呼吸抑制、低血压、过度镇静等。
因此,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识别潜在的药物毒副作用。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音乐疗法、按摩疗法、呼吸训练等。
这种治疗模式更加人性化,没有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尤其适用于长期镇静的患者。
非药物治疗的效果则需要视患者的状况而定。
一般而言,这种方法能缓解焦虑、提升心情,还可以鼓舞患者战胜疾病。
因此,在应用非药物治疗时,医护人员需要摸清患者的情况,做好相关的安排和配合,从而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治疗的效果。
用于镇痛的药物也较多,按不同的疼痛类型,可选择有中心作用和周围作用的药物。
例如,对于急性疼痛,可静脉注射芬太尼、吗啡等激素;对于慢性疼痛,则可以选用口服阿司匹林、布洛芬、吗替麻醉贴等药物。
与镇静药物不同的是,给予镇痛药物时需要更加注意患者的疼痛程度,因此,在给药前应当对患者的疼痛类型以及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最终确定用药剂量。
此外,给药时应当注意治疗的进程,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调整。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按摩、物理疗法(如冷热敷)和特殊技术(如音疗、气疗等)。
这种治疗模式最先应用于慢性疼痛治疗,因其长效性和缓解愈合等优势而受到医护人员的喜爱。
镇痛镇静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镇静镇痛效果
镇痛镇静护理对重症监护室 (ICU) 患者镇静镇痛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将镇痛镇静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对患者的影响效果。
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展开研究,时间为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选取此期间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为例,对患者进行护理,分别将常规护理方法和镇痛镇静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和30.00%,数据差异大,P<0.05,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更低,效果更好。
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将镇痛镇静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意义显著。
关键词:镇痛镇静护理;重症监护室;不良反应ICU患者病情大多较为严重,患者很容易出现恐惧、疼痛等问题,患者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等消极情绪,导致患者的配合依从性低下,不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
还需要临床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给予患者有效护理,提高镇痛镇静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
本研究则基于此,以我院患者为例,将镇痛镇静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展开对比分析如下。
1资料分析和研究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在我院展开,时间为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共选取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ICU患者,给予患者护理,以不同方法为主,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人,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中,男性有2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24岁-77岁,年龄均值为(46.34±4.33)岁。
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4例和26例,患者的年龄为:25岁-78岁,患者对应的平均年龄为(46.99±4.29)岁。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均显示P>0.05,无显著差异,符合对比研究标准。
1.2研究方法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方法为主,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镇痛药物,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
ICU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效果及用药期间的护理
ICU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效果及用药期间的护理作者:蒋莉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5期摘要:目的讨论ICU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效果及用药期间的护理。
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并针对性护理,对照组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加常规护理。
观察两组ICU患者的镇静镇痛治疗效果以及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ICU患者的镇静治疗98.0%达到到镇静效果,患者没有不良记忆,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
对照组患者中镇静镇痛效果达到82.0%,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关键词:ICU患者;镇静镇痛;护理ICU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这些诊断治疗为患者带来痛苦和疼痛,患者可能产生焦躁、挣扎等症状,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保证ICU患者可以安全的进行治疗,需要对这类患者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并进行良好的、有效的安全护理。
在本文中我们就针对ICU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效果及用药期间的护理进行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在15~72岁,平均年龄为(51±10)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13~75岁,平均年龄在(53±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
本次研究对象中所有患者均没有精神疾病以及精神病史,并没有长期服用镇静镇痛药物。
1.2方法所有患者进行镇静镇痛治疗,采用的镇静药物有咪唑安定、丙泊酚等,镇痛药物有吗啡、芬太尼等,所有药物的使用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
1.3观察指标在治疗期间,对所有患者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器,进行血压、心电、心率等监测。
探究 ICU 危重患者镇静和镇痛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探究 ICU 危重患者镇静和镇痛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实施镇静与镇痛时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护理组。
在这一基础上所有患者均接受镇静与镇痛处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析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
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式,两组患者均有一定护理效果,其中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低于护理组患者护理效果。
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
结论:针对ICU危重患者镇静与镇痛时,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镇静和镇痛效果,对于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ICU危重患者;镇静镇痛;护理干预ICU危重患者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治疗过程中常存在较为强烈的疼痛,且ICU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1]。
在这一情况下,针对ICU危重患者开展相应的镇静、镇痛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症疼痛,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而在这一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分析了针对ICU危重患者镇静与镇痛时,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以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并治疗的ICU危重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平均年龄(46.21±5.87)岁。
排除其他因素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平均年龄(45.39±6.17)岁;护理组患者50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平均年龄(46.72±5.44)岁。
两组患者一般性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可比性。
ICU危重患者镇静和镇痛的护理方法和疗效观察
ICU危重患者镇静和镇痛的护理方法和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9-05-06T17:08:44.90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5期作者:田晶[导读] 对ICU危重患者行镇静、镇痛治疗时,予以护理干预后,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均得到明显改善。
河南省洛阳市洛阳新区人民医院 471000【摘要】目的:探讨对ICU危重患者行镇静、镇痛护理和治疗的效果。
方法:抽取70例在2017年2月到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CU危重患者,按照奇偶分组法进行均分,各35例。
全部患者均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对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对实验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分析70例ICU危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
结果:实验组ICU危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睡眠质量评分较低,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对ICU危重患者行镇静、镇痛治疗时,予以护理干预后,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均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ICU危重患者;镇静;镇痛;护理;治疗ICU病房中患者病情均较重,导致治疗难度过大,患者伴有强烈的疼痛感,ICU病房限制家属陪伴和探视,使患者出现失眠、负面情绪等,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使病情加重[1]。
对ICU危重患者行镇痛、镇静治疗,可将疼痛感减轻,因此在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
现对ICU危重患者行镇静、镇痛治疗的同时行护理干预的效果作研究。
1.一般数据与方法1.1一般数据抽取70例在2017年2月到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CU危重患者,按照奇偶分组法进行均分,各35例。
实验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区间为35岁至75岁,中位年龄为(55.23±3.15)岁;参照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为36岁至76岁,中位年龄为(55.48±3.27)岁。
对70例ICU危重患者的一般数据作分析,组间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
重症监护室病人镇静镇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重症监护室病人镇静镇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通过对危重病人进行镇静镇痛治疗来观察现象,探索其安全性和在临床上的应用成效,同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探究。
方法:通过对60位危重患者进行谨慎严密的观察,记录进行镇静镇痛过程中的病情的变化状况,同时对最后得到的镇静镇痛的治疗过程和最后的反应进行客观的评估,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加强治疗的护理工作。
结果:在这60例患者中,有2例已经自动出院,剩下的58例患者最后实现了镇静镇痛的目的,并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结论:对危重病人进行镇静镇痛的治疗时,要提高镇静镇痛的护理和监护工作的谨慎性,对于复发性躁动不安的现象出现时要正确的解决,对病情要提高警惕性,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心理护理工作,在进行镇静镇痛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由引起的其他状况而造成意外事故的出现。
标签: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镇静镇痛治疗疗效护理对重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病人的多器官功能,使身体的内环境达到稳定的状态,而器官的恢复就要依靠灌输和氧气的正常供应。
利用镇静镇痛的方式来治疗能够让病人一直处于休息,从而减缓代谢速度、降低耗氧量进而需氧量,使受到创伤的灌输和氧气提供水平平衡,为身体机能的回复延缓时间。
所以,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镇静镇痛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合理的运用使病人的生命健康得到了良好的保证。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了2010年10月份到2011年3月份入住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病人一共60例,其中包括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在17-78岁,这其中患有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患有5位,患有脑外伤术后的病患14位,患有多发伤的病患15位,鼾症术后的病患有7位,患有动脉瘤的患者有3位,做了脾切除手术的病患8位,骨折病人内外固定手术的患者有6位,患有喉癌的病患有2位。
有58位患者利用气管插管,2位患者气管是切开的。
利用镇静镇痛剂进行治疗时最短用时6小时,最长用时15天,平均用时为2-3天。
1.2 镇痛药物的应用及评估1.2.1 镇痛药物的应用镇痛的药品主要包括舒芬太尼、吗啡、芬太尼、曲马多等等,按照个体化的规则以及根据病人的体重来对病人进行配制。
ICU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ICU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镇痛镇静药物在ICU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械通气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对比所有患者镇静前后的镇静水平情况。
结果 60例患者中有75%的人达到满意镇静水平。
有25%的病人未也得到满意镇静水平,其中有11例患者表现为镇静不足,6例患者出现过度镇静。
结论对行机械通气的ICU患者,给予适当的镇痛镇静药物,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还能促进临床监测、治疗及护理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ICU患者;镇痛镇静药物;临床观察;护理镇痛镇静药物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及焦虑、燥动的负面情绪,同时对患者进行催眠式顺行性治疗。
ICU重症患者通常均采用机械通气设施,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不能耐受气管或导管等操作带来的不适,再加监护仪器的燥音等各种刺激因素,使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睡眠剥夺等心理障碍和情绪改变,甚至于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情绪失控等现象,从而造成治疗不配合。
这样不仅能够引起患者机体产生病理性反应,而且会导致机体组织受损和代谢受阻,进而影响到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
因此,ICU患者给予适当的镇静镇痛药物治疗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对60例行机?通气患者,釆用镇痛镇静药物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机械通气的E1CU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
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
患者年龄最大的81岁。
最小的16岁。
患者病情:重症肺炎15例,重症胰腺炎8例,慢性阻塞性肺炎16例,重症哮喘5例,其他疾病16例。
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被纳入标准为:既往无长期服用镇静镇痛药物史、无精神疾病史等。
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自动签暑了知情同意书。
60例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性护理联合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针对性护理联合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对性护理联合镇静镇痛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01月至2022年05月我院ICU收治的重症脑损伤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29)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n=29)则予以针对性护理联合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低于、短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脑损伤患者护理中采用针对性护理联合镇静镇痛,相较于常规护理而言,其护理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缩短患者ICU治疗时间,并降低其并发症情况,进而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重症脑损伤;对性护理;镇静镇痛;并发症脑损伤是由暴力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一种严重创伤,死亡率在4%到7%之间,重度脑损伤的死亡率更是高达50%到60%[1]。
脑损伤可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大类,前者指脑组织与外界不相通的损伤,通常属于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者是脑组织与外界相交通的损伤,有头皮骨折开裂,并有脑脊液和脑组织外溢,属于开放性脑损伤[2]。
重症脑损伤患者多收治于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不仅受身体疼痛的刺激影响,还会滋生多种的不良情绪,而一般性的心理疏导干预无法让患者恢复镇静状态,因此,需要通过针对性护理结合镇静镇痛干预,以促使患者病情尽早的康复[3]。
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01月至2022年05月我院ICU收治的重症脑损伤患者58例,重点探讨了析针对性护理联合镇静镇痛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01月至2022年05月我院ICU收治的重症脑损伤患者58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等分为各29例对照组与研究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重症脑损伤患者应用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11T15:44:15.3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作者:何燕吴凤玲杨晓英雷强[导读] 探讨ICU重症脑损伤患者应用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ICU重症脑损伤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镇痛镇静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ICU重症脑损伤患者应用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何燕吴凤玲杨晓英雷强
(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ICU重症脑损伤患者应用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ICU重症脑损伤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镇痛镇静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ICU重症脑损伤患者,通过开展镇痛镇静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急救效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ICU;重症脑损伤;镇静镇痛;针对性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127-02
ICU科室内所收治的重症脑损伤患者多需长期性治疗,而在住院期间,许多患者会伴有各种负面情绪(急躁、焦虑等);另外,由于患者疼痛感较强,部分患者无家人陪伴,赓续医护人员对患者强化护理干预,实施镇静镇痛,消除各种不适[1]。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ICU收治的重症脑损伤患者,实施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ICU重症脑损伤患者,均经CT、MRI检查确诊。
将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区间22~61岁,平均(41.55±2.57)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区间22~60岁,平均(41.52±2.5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如对患者姿势、体位、病情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防治因牵拉所造成的疼痛与不适,控制灯光,减少由此带来的视觉刺激,尽可能减少由体检、采血等对患者可能造成的干扰。
观察组则开展镇静镇痛及针对性护理:采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实施镇痛,减少或停用阿片药物。
先开展疼痛治疗,后实施镇静治疗。
依据实际镇痛、镇静效果,实时调整用药剂量;每日唤醒,强化宣教。
此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如果患者表皮下有淤血症状,或是存在小型出血点,那么需要与CT诊断结果相结合,深入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及相关动态,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监测不良反应,预防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压疮、口腔感染及结膜炎等)。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0处理数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若经比较有显著差异,由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比
观察组ICU住院时间为(4.24±2.15)d,对照组为(7.97±2.53)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5.02,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为(4.11±1.64)万元,对照组为(6.36±2.23)万元,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t=3.61,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压疮2例,口腔感染1例,结膜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9%(4/45);对照组压疮5例,口腔感染4例,结膜炎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12/4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X2=4.82,P<0.05)。
3.讨论
重型脑损伤实为ICU科室常见病,大多患者易并发各种并发症,如口腔感染、结膜炎等,因而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临床中,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镇静镇痛治疗,始终存在疑虑与异议。
通过开展镇静镇痛治疗,能使危重患者在一定时间内处于“休眠”状态,因而可以降低其氧耗、氧需与机体代谢率,使技能能够更快接受或适应损害后的氧供水平与循环灌注水平,还能减少应激反应,增加舒适度,减少副作用,为器官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与争取时间[2]。
所以,针对重型脑损伤患者,在实施镇静镇痛治疗的同时,开展护理干预,尤为必要与迫切。
通过监测患者病情,注射镇痛药物,且在镇静镇痛时,选择有效药物,适度镇静,对患者开展每日唤醒,强化病情观察,能够从中得到更佳效果。
此外,在镇痛、镇静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减少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整体生存质量[3]。
还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采用大剂量镇静类药物,会对呼吸造成抑制,因此,在实际用药过程中,需合理控制用药剂量,将此类药的功效最大化发挥出来。
由本次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由此表明,针对ICU重症脑损伤患者,在实施镇静镇痛基础上,通过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减少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另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而对照组为2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镇静镇痛联合针对性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ICU重症脑损伤患者,通过开展镇痛镇静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急救效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陈永峰, 王大洪, 王雪莉. 镇痛镇静治疗在重症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1):22-24.
[2]周建新. 重症脑损伤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专家共识[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1(1):48-55.
[3]史倩.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2):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