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合与意合实例分析——翻译中的构形与传意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语中的体现及对翻译的启示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语中的体现及对翻译的启示近年来,随着对比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许多学者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富有启发性意义的成果。
例如:英语是综合-分析语,汉语是分析语;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英语句子繁复,汉语句子简短;英语重物称,多用被动,汉语重人称,多用主动;英语多静态,抽象;汉语多动态,具体等。
美国著名翻译家Eugene Nida早在Translating Meaning一书中就谈到,就汉语和英语而言,形合和意合的对比也许是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它甚至可能是两种语言间最根本的差异所在(Nida 1982:12)。
二、形合与意合的概念及特征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的概念首先在我国由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提出,指语言的两种基本组织手段(王力,1984:310)。
刘宓庆对形合意合作了较完整准确的界定:“形合”(hypotaxis)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
所谓“意合”(parataxis),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前者注重语句形式上的接应(cohesion),后者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coherence)(刘宓庆,1992:18-19)。
1.英语形合的特点英语是典型的形合语言,它借助明显的形式标记,如曲折变化、介词、连词等,将词组、句子甚至段落连接起来,也可采用其他的语法手段表示话语内部的语义关系。
Eric Partridge认为,英语句子十句有九句按SV或SVO配列。
实际上,任何英语句子都可以完形为主谓提掣全句的基本程式(刘宓庆,1974:72)。
这说明了英语语言的高度形式化和严密逻辑性。
以上诸多形式手段使得英语内部的语义关系一目了然。
2.汉语意合的特点汉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意合性。
所谓“意合”,指的是话语中词与词、句与句等语言单位的结合主要是凭借语意上的关联进行的,往往没有明显的外形标记,读者对语句的理解须借助自己的语感和一定的语境因素。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作者:杨静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4年第08期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和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连接,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
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
其中,英语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用的十分频繁。
一、关系词和连接词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如:that,who,whom,which,whose,what,why,when,how,where等,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如:and,but,or,yet,so,as well as,neither…nor,when, as,since,if,so…that…,lest等,用来连接词、词组、分句或状语从句。
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这些关系词和连接词,汉语则少用甚至不用这类词。
例1:大学毕业才一年,他就从一个追求梦想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凡事都无所谓的庸人。
分析:这个句子的两个定语成分都可以采用定语从句的形式表现,要使用关系代词(who)或(that)把主句和从句连接起来。
译为:With only one year of graduating from college, he went from a student who pursued his dream to a person who didn’t care about a thing.例如2:今年买的新书多得难以数清。
分析:根据句意,在译成英语时,用表示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句型结构“so……that……”非常合适,而在汉语中不需要这样的连接成份。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摘要:本文从形合意合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了对比。
通过例句证明了英语重形合而轻意合,汉语重意合而轻形合的特点,并且分析了形合与意合形成的原因及区别的表现和辩证关系,最后指出了这种区别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形合,意合,语境一、形合与意合的概念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是语言表现法。
形合是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是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
形合”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意合注重意义上的连贯。
二、英汉语形合、意合的成因形合指的是词与句子的组合主要是通过显性的形态标志体现出来的,当形态标志不充分的时候,还可以用其他语法手段来显示词组、句子、句群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意合指的是语言中词与词、句子和句子的组合主要是凭着语义上的关系和联想达成的。
词语句子的组合往往在外部形态上没有明显的标志,交际双方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下依据自己的语感,对语句做出正确的语义解码。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形合和意合兼而有之的,没有一种语言会是纯形合或纯意合的语言,所不同的只是它们表现趋势上的差异。
形合和意合两种手段通常都存在于一种语言中.在汉英双语对比中,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
①在言语交际层面上,说汉语的人能够依靠汉语话语对上下文包括情景上下文[包括情景上下文(situational context)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强烈承继性来进行交际,而一旦这种交际能够顺利进行,言语交际双方就可以不求话语语句的形式完备,说出一些言简意赅、"残缺不全"的句子来。
这些独特的"汉语精神"和英语对应表达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相比汉语而言,它有较丰富的形态标志,有较鲜明的词类分别。
句子以限定动词为中心,各种语法范畴在英语中都有全面体现。
英语话语交际中句法形式要求比较严格。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摘要】在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方式。
意合翻译注重表达原文的意思,而形合翻译则更注重原文的形式和结构。
本文从意合翻译和形合翻译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它们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和转换方式。
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讨论,展示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结论部分强调了意合与形合的转换对于汉英翻译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展望。
总结指出,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关键词】意合翻译, 形合翻译, 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实例分析, 案例讨论, 重要性, 未来发展展望, 总结1. 引言1.1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意合" and "形合" in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s essential for achieving accurate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t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both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s well as the ability to navigate the subtle nuanc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2. 正文2.1 意合翻译的特点意合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表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并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忠于原意:意合翻译注重传达原文的原意和情感,而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
译者会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合理的转换,以保证译文表达的意思符合原文的内涵。
2. 灵活性:意合翻译注重整体效果,译者可以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适当增删内容或调整语序,以使译文更通顺、自然。
3. 文化契合:意合翻译会考虑到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尽可能使译文贴近读者的文化认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其应用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其应用一、英汉在连贯方式上的“形合”和“意合”连贯是句子依据合理的语义和逻辑关系,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
但在重意合的汉语中,这种特征往往隐含在上下文中,呈“隐性”。
这并不妨碍汉语读者对其阅读和理解,因为汉语是依靠语篇的语境意义来弥补其在逻辑和连贯方面的不足,而英文语篇中的逻辑和连贯关系则表现出“显性”的特征,即它的逻辑和连贯关系是通过外在的形式(词法和句法结构)来体现的。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应注意这种“隐性”和“显性”之间的转换。
例如:原文: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了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译文:We crossed the Yangtze and arrived at the station, where I bought a ticket while he saw to my luggage...At the sight of his back tears started to my eyes, but I wiped them hastily so that neither he nor anyone else might see them.以上汉语原文似乎是由几个并立的流水句组成,在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连贯逻辑关系。
但细细分析,发现此段中文中隐含着逻辑连贯关系,在将其译为英文时,就应该把汉语中的这种逻辑连贯关系显现出来。
英文译文中分别用了关系副词、从属连词、并立连词等,在句法上较好地体现了汉语原文中隐含的逻辑连贯关系。
如果我们再根据英文译文,将其回译成汉语,这时我们就应该将英文中通过形合而表现出的“显性”化为汉语通过意合表现出的“隐性”。
具体来说,就是将英文中的where,while,but,so that 等略去不译。
例如:1) As the weather was getting better, we decided to go for an outing the next day.译文:天气变好了,我们决定第二天去远足。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翻译方法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及翻译方法形合与意合是翻译中常见的两种翻译方法,它们在处理不同类型的文本时有不同的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形合与意合以及它们的翻译方法。
形合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词语的形式和语法结构的对应关系。
形合翻译主要用于翻译文学作品、诗歌等具有艺术性的文本。
在形合翻译中,译者会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力求在译文中呈现出与原文相似的韵律、节奏和意境。
形合翻译要求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够根据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变换。
在形合翻译中,译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尽量不改变原文的句子结构和词语的顺序。
2.注意译文的韵律和节奏,使译文与原文具有相似的音乐感。
3.注意译文的语言风格和意境,使译文能够传递原文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内涵。
意合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词语的意义和语义的对应关系。
意合翻译主要用于翻译科技、法律、商业等具有专业性的文本。
在意合翻译中,译者主要注重译文的准确度和清晰度,力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原文的意思传达给读者。
意合翻译要求译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够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在意合翻译中,译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译文的准确度,不改变原文的意思和信息。
2.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达方式。
3.注意译文的语言风格和语言习惯,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规范。
在实际翻译中,形合与意合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结合的。
根据具体的翻译任务,译者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形合或意合的翻译方法,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
一些文本既需要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又需要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此时译者需要在形合与意合之间做出合理的取舍。
翻译者应根据不同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灵活应用形合和意合的翻译方法,以便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信息。
综上所述,形合与意合是翻译中常用的两种翻译方法,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文本。
从语境文化看形合与意合及翻译技巧
从语境文化看形合与意合及翻译技巧
形合与意合是翻译的关键技巧,它们的不同程度决定着翻译的成败。
翻译者应当根据语境文化掌握形合与意合的技巧,才能在保持原文内涵的同时,使得译文看起来更加地道。
首先要谈到形合,它是指译文的语法结构与原文一致。
在汉语译成英语时,最常见的就是汉语的主谓宾结构,应当按照英语的主谓宾结构来进行翻译,比如:
原文:他吃了一个苹果。
译文:He ate an apple.
其次要谈到意合,它是指译文表达的是原文中的意思,但是可以使用不同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这里需要翻译者根据语境文化,选择最佳的表达方式,使得译文不失其原意,又能够更加地道。
比如:
原文:他不喜欢做事。
译文:He doesn't like to get things done.
最后要谈到翻译技巧,它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包括翻译者要了解文化背景、掌握形式表达、把握语气及强调重点等。
翻译者需要根据原文语境,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对原文进行准确、精辟的把握,将原文的精髓表达出来。
比如:
原文:他们可以把这个小镇变成一个美丽的地方。
译文:They could turn this small town into a paradise.
总之,形合与意合及翻译技巧是翻译过程中的基础,翻译者应当根据语境文化掌握这些技巧,才能把握原文内涵,使得译文更加地道。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 ti a s p e o o t o me wh n I l no e h ty u I s u r me c mf r t e n i fr d t a o a m a ea e l y a v r” r s at s e . h h e
“ 男孩 吃过 早 餐 上 学 去 了 。 ” 原 句 主干 为 “h b y a…a d et f. :a d 将 两 个 动 T e o h d n w n o .” “n ” . 词 “ a ” “ e tf 连 接 起 来 并 表 明它 们 的先 后 顺 序 。 h d 和 w no ” 泽成 汉 语后 句子没有 了主f , 个动词 “ 过早 餐” “ 学去 了” 两 吃 和 上 一 脉相承 , 个意思像一条线 , 整 直铺 到 底 , 来 顺 畅 自然 。 读 如果 完
“ h r sa l i a e c l d Gr n c e tr a d a r h r T e e i n od vl g a l a t h se . n n o c a d l e
wh r o a i n e l sei g f r — r e,i p n e , s o e e y u c n l u d rcu t r i te sp i gt a a w— e n u t l f e s r r i h n o t o rta u a d l t p  ̄ wsc me t r o u t a gd wn i o y u e p, n t e s a o o f n e il o y u b et e — — t 1 a a ieo a t . o r a l f d t oe m yap r d s n e r ” h
形合、意合与翻译
形合、意合与翻译-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形合、意合与翻译万江波提要: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语言之间的重要区别特征,汉语以意驭形,而英语则以形制意。
由于语言与思维模式之间相互制约,西方形式逻辑的思维模式要求语言倚赖于各种连接手段承上启下。
而汉民族重内省和体悟,不重逻辑,因而语言简约、意义模糊。
一般来说,在译英为中时应以表“意”为核心进行遣词造句;译中为英时应先确定适当的“主谓”主线,再梳理脉络。
关键词: 形合;意合;思维模式1.形合和意合的概念众所周知,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它们在发音、构词法、句法、修辞形式以及谋篇布局方面都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两者之间虽不乏相通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Eugene A. Nida说过,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莫过于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之分了(1982)。
“形合”和“意合”是已故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译。
形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syntactic devices)或词汇手段(lexical devices)。
意合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semantic connection)”(方梦之,2004)。
印欧语言重形合,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
汉语重意合,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
例如:The boy had his breakfast and went off to school.(男孩吃过早饭上学去了。
)这里英文中“his”跟“The boy”前后照应、相互攀连,“and”将两个承接的动作衔接起来,是英文形合的手段。
如果翻译时过于拘泥于原文的形合语言,译文会显得冗余累赘和拘谨(“男孩吃过他的早餐,然后上学去了”) ,而汉语里“吃过早饭上学去”两个连贯的动作显得很紧凑。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一、引言形合与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中带有普遍意义的专题,当代著名翻译家奈达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一书中提出,对于英语和汉语而言,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其形合与意合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都有形合句和意合句,但在语言学界和翻译界一般都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意合法在汉语里属“常态”,在英语里属“变态”。
二、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形合(hypotaxis)是靠关联词语建立句内和句际关系的衔接手段。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给形合定义为:“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 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 for example, I shal l despair if you don’t come.”总体而论,英语中形合连接的运用率要高于汉语。
意合(parataxis)是不靠关联词语,仅靠语义的逻辑联系而建立的句内和句际衔接手段。
The World Book Dictionary给意合定义为:“The arrange of clauses one after the other w ithout connectives show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汉语的意合连接运用率要高于英语。
例如:(1) Even if the monk can run away, his temple cann ot run with him.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2) Modesty helps one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lag behind.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All was cleared up that some time later when ne ws came from a distant place that an earthquake was fe lt the very day the little copper ball fell.过了一些时候,从远方传来了消息:在小铜球坠落的当天,确实发生了地震。
形合和意合的典型例子
形合和意合的典型例子形合(Xíng hé)和意合(Yì hé)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种修辞手法,形合侧重于形式和声韵的呼应,意合则强调意义的相互关联和呼应。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修辞手法,并给出一些典型例子。
形合,是指在诗文中通过形式和声韵的呼应,来营造出一种优美、和谐和有力的感觉。
形合常见的表现方式有平仄、押韵、对仗等。
平仄是形合中最基本的手法,指的是诗句中字音的高低变化。
有平声、仄声之分,平声字音低平,仄声字音高昂。
通过平仄的变化,能够产生优美的韵律感,使整篇诗文更加和谐统一、例如宋代刘过《贫女》诗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这里的“埋”、“径”、“晋”、“衣”、“冠”、“古”、“丘”七个字都是平声,使诗句的韵律感更加突出。
押韵是指诗句中的词尾音韵相同或相似,营造出一种整齐、和谐的效果。
押韵在诗歌创作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古体诗中。
例如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美目只顾言,背面羞为行。
”这里的“意”、“精”、“言”、“行”四个字的韵脚都是“-ing”音,使整篇诗歌十分悦耳。
对仗是指诗句中的字句在排列和结构上的呼应。
对仗有平仄、韵脚、字数等多个层面的表现。
通过对仗的运用,能够使句子、诗句的结构更加严谨、文辞更加优美。
例如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里的“行”、“声”、“白”、“明”四个字的韵脚相同,使整篇诗歌在结构上呼应紧密。
意合,又称“意照”,是指诗文中的意义相互关联、呼应,创造出一种深远、富有内涵的效果。
意合能够将不同的意象和意义通过呼应和联想,使整篇诗文的意境更加深远,读者能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例如唐代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夜晚的明月、思亲之情的描写,使整篇诗歌充满了浓厚的离愁别绪。
形合和意合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修辞手法,通过形合可以使诗句更加韵律优美、和谐统一,通过意合可以使诗文更加含蓄深入、意义丰富。
形合与意合实例分析——翻译中的构形与传意
形合与意合——翻译中的构形与传意(摘自李靖民著《英汉翻译实践要略》)我们不妨用两个英汉翻译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并用以体现正确认识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概念,将这些硬道理和软道理运用到具体的翻译活动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这两个译例的原文分别出自萨克雷的成名作《名利场》(Vanity Fair)第二章和海因茨的短篇小说《回家》(Going Home)。
(1) When he was drunk, he used to beat his wife and daughter; and the next morning, with a headache, he would rail at the world for its neglect of his genius, and abuse, with a good deal of cleverness, and sometimes with perfect reason, the fools, his brother painters. (Chapter II, Vanity Fair)他一喝醉酒,就会打老婆孩子。
第二天早晨,他便会头疼,抱怨世人不识其才华,斥责画界同行都是白痴。
他的话很尖刻,但有时也很有道理。
例1可以在句子的层面反映出英语以形役意的构形规约与传意方法之间有机统一的表达关系,体现出英语以形式结构为取向的信息传递机制的基本特征。
从构形来看,这个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核心,再利用各种类型的词、短语、分句来扩展,符合英语以主谓结构为核心的形式结构特征。
其中各个词、短语、分句分别依照英语使用者所熟悉的形式结构规约对号入座,十分严谨。
但是,从传意的角度来分析,句中采用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语言实体承载了四层信息:1)缘由:喝醉酒(由从句“when he was drunk”承载);2)后果一:打老婆孩子(由主句的第一个分句“he used to beat his wife and daughter”承载);3)后果二:第二天早上醒来之后宿醉的两种典型症状,即头痛和亢奋(分别由第一个“with”引导的短语“with a headache”和主句的第二个分句“he would rail at the world for its neglect of his genius and abuse the fools, his brother painters”承载);4)作者对“he”所发牢骚的评论(由第二、第三个“with”引导的短语“with a good deal of cleverness and sometimes with perfect reason”承载)。
从“形合”与“意合”
从“形合”与“意合”的角度透视英汉翻译中的技巧应用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与情感的交流过程。
它通过把一种语言(即源语)表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即目的语)再现出来的方式帮助译语使用者了解原作者意欲传达的信息内容并获得与源语使用者大致相同的感受,以达到帮助操不同语言的交际者进行信息与情感交流的目的[1]。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因而在句法结构和行文方式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英语是一个主要以形合为特点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个主要以意合为特点的语言。
这主要表现在英语句子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常需要使用恰当的连接词语,以明示其结构关系。
英语的句子之所以能够枝蔓横生、相互攀附而又不失严谨、缜密,完全得益于英语这种语言中句子的形合特点,因为形合句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如:因果、目的、解证、取舍、转折等)与逻辑非推理关系(如并列、承接、递进、选择、假设、条件等)非常清晰可辨。
同注重隐含的意合句相比,形合句的能见度理所当然地远远大于意合句含蓄的能见度。
[2]汉语同英语有很大区别。
汉语话语之间的词与词、句与句等语言单位之间的结合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而主要是凭语意上的关联进行,即“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 [3],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灵活多变。
因为它的意合特点,汉语里就没有像英语里经常使用的那些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介词的使用也很少见,动词和名词等都没有形态变化,代词的使用远没有英语那样频繁,所以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
从语言学角度看,形合与意合可以说是英语和汉语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别性特征,也是翻译过程要处理的一个难点。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曾经说过,“翻译就是翻译意思”,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的不同,那么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翻译就不是一个词对一个词的相互转换。
译者必须充分了解源语和目的语在表达习惯上的区别,能够从各种角度(比如句法分析法、语义分析法、语体分析法、语篇分析法、文化分析法等等)对原文进行深入的分析。
浅析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浅析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其中最基本的区别就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本文拟从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两方面入手,浅析两者在英汉互译中的表现。
标签:英汉互译; 形合; 意合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前者属于印欧语系,后者属于汉藏语系,两种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
而近年来,许多语言学家和翻译学者日益注重英漢两种语言差别的比较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成果。
比如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英语重静态,汉语重动态;英语重被动,汉语重主动;英语重主语,汉语重主题等等。
但多数人认为两种语言之间最重要差别就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甚至是两种语言间最根本的差异所在。
一、形合与意合“形合”和“意合”是语言学涉及句法问题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已故语言学家王力所译。
形合与意合是两种语言的组织方式,从意义到具体形式,两者既有各自特点又不互相排斥,是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于“形合”和“意合”的定义有许多,其中下列两个释义比较简明扼要:所谓形合是指“用连接词体现分句之间的依附或从属关系的结构”(连淑能)或是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句法手段或词汇手段”(方梦之);例如:Ishalldespairifyoudon’tcome.(如果你不来,我会失望的。
)而所谓意合是指“分句之间不靠关联词而依仗次序来体现相互关系”(连淑能)或是指“句子内部的连接或句子间的连接采用语义手段”(方梦之)。
例如:Therainfell;theriverflooded;thehousewaswashedaway.(下雨了,河水泛滥,冲毁了房屋。
)根据这些定义来划分,印欧语言(如英语)重形合,语句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各种语言连接手段,以表示其结构关系。
汉藏语言(如汉语)重意合,句中各成分之间或句子之间的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少用连接语,所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转换在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是两种翻译方式,它们分别强调翻译的意思和形式。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标语言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以确保翻译的准确和自然。
本文将就汉英翻译中的意合与形合进行详细讨论,希望能对汉英翻译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意合与形合的定义及区别意合和形合是中国翻译界提出的两种翻译方式,主要是指翻译时对原文的处理方式。
意合翻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着重于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而形合翻译则是指翻译者着重于保持原文的形式和结构,一般来说,意合翻译更注重译文的通顺和自然,而形合翻译更注重译文的准确和精练。
二、意合与形合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在汉英翻译中,意合与形合的选择是由具体的语境和翻译目的决定的。
一般来说,对于一些文学作品或富有情感色彩的文本,意合翻译更为适合,因为这样能更好的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而对于一些科技论文、法律文件等,形合翻译更适合,因为这样能更准确的表达原文的内容。
意合与形合的转换也是翻译的一种技巧。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有时需要将原文的意合翻译转化为形合翻译,或者将原文的形合翻译转化为意合翻译,这要求翻译者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和翻译技巧。
只有灵活掌握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技巧,才能做到在不同的翻译场景中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确保翻译的准确和自然。
三、意合与形合的转换技巧在将意合翻译转化为形合翻译时,翻译者需要注重文本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首先要确保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和信息,保持原文的结构和语法,并考虑译文的简洁和通顺。
这就要求翻译者熟练掌握英语的语法和表达方式,能够准确地将原文的意思转化为英语表达。
还要考虑在译文表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英语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为自然和贴近英语的表达习惯。
在将形合翻译转化为意合翻译时,翻译者需要注重文本的自然和流畅。
首先要保持译文与原文的意思和情感一致,使译文更为自然和通顺,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其次要注重译文的语言质量,让译文更有表现力和艺术感。
从形合、意合看翻译-2019年文档
从形合、意合看翻译、英语的形合、汉语的意合特征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
美国翻译家奈达在《意译》(Translation Meaning )一书中指出:和英语而就汉语言,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意合和形合的对比。
”(奈达,1983)这里奈达指出了汉语和英语语言学上,即句法上的区别。
包惠南针对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英汉语结构形态的不同影响做了如下总结:“分析型的思维方式使英语具有明显的词形变化,形式多样的语法形式和组词造句中较为灵活的语序结构;而综合型的思维方式使得汉语无词形的变化,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依靠词汇手段,组词造句中完全依靠语义逻辑和动作发生的时间先后决定词语和分句中的排列顺序。
”英语的形合表现在使用很多显性的连接词。
英语的连词都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和句子的,根据连词本身的含义及其所连接成分的性质,连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等立连词(Co-ordinateconjun cti ons ),一类叫从属连词(subord in ate conjun cti ons )。
等立连词所连接的成分是一种并列关系,包括:and,or,but ,for , not only but also , neither , nor ;从属连词是弓丨导从句的,一般引导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等。
女如: if , that , whether, what;用来弓丨导状语从句的有when, though , if , where 等。
英语常用的连词有好几十个,而汉语却只不过二三十个。
英语中,如果没有连词,就不成句,不成篇。
1)I won 't go if you will not go.你不去,我就不去。
)2) Whenever he is free ,he will come and see me.他一有空就来看我。
)3)He boasts that a slave is free the momenthis feettouch British soil and he sells the children of the poor at six years of age to work under the lash in the factories for sixteen hours a day.他吹嘘说,任何奴隶一踏上英国的土地就获得自由,而他却出卖穷人家六岁的孩子到工厂干活,每天十六小时,受尽鞭打责骂。
例析形合与意合角度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例析形合与意合角度下文学作品的翻译(1)英语语篇的形合,所谓语篇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是组词造句的外在逻辑形式。
英语语篇重形合,讲究逻辑,严谨而精确,其语段多呈环扣式、多层面延伸,以形相连,因而更重衔接。
英语重形合是因为它常常采用表示连接意义的词语和结构来表示语言中结构与结构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偏重运用有形的连接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
其表现形式受逻辑形式支配,概念界定分明,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句法功能呈外显性。
英语语篇也是用一些语篇功能连接词来实现其语篇语义的总体连贯的,其语篇的衔接也呈外显性特征。
正如语言学家连淑能所说,英语造句注重形式接应,要求结构完整,句子以形寓意,以法摄神,因而严密规范,采用的是焦点句法。
(2)汉语语篇的意合,而与之截然不同的汉语语篇的意合指的是语篇意合指词语或语句间的连接主要凭借语义或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来实现,不用或少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逻辑事理顺序、功能和意义。
汉语语篇重意合,形散神聚。
汉语语段呈流散式铺排延伸,无拘无束,松散自由,其语篇的连贯体现在篇章中不同层次的关系上,层层紧扣中心思想。
说汉语重意合,是因为汉语中的词语或小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常常不是通过表示连接意义的词语和结构来体现的,而是让语言使用者通过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来确定成分与成分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
汉语语篇的连接关系通常由各层次的意义纽带自然衔接而成,其衔接关系呈隐性特征。
(3)众所周知,《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
行书法帖。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
会上各人做诗,《兰亭序》是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了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王羲之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口译中的运用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口译中的运用
语言是我们表达意思的方式之一,而汉英口译则是把双方的意思妥善的传达出来的重要一环。
形合与意合是一种汉英口译的重要技巧,其重点在于把汉语翻译成英语时,形态和意思都必须与目的文重新组合,使之形合意合。
形合与意合在汉英口译中的运用有很多:首先,可以采用句型转换或变换来使其形合意合,比如把由多个句子组成的汉语句子转换成一句英语句子,又如把单句汉语句子转换成多个英语句子;其次,在词汇的使用方面,可以把汉语的复合词翻译成英语的同类词;再次,还可以从动词的使用方面去考虑,以确保句子的连贯性;最后,还要注意双方习惯上的一些特定用语,比如中文语言中常常会出现行文所需之语,这类语句在英语中是不常用的,因此需要翻译为等价的英语表达方式。
当然,使汉英口译形合意合也是要在一定的训练技巧基础上积累经验来逐步做到的。
另外,大家也要善于利用已有成果,根据双方语言的表达特点,学会一些有效的经典句型的翻译,以及从句子的结构、词汇的意义上,去分析文本的内容,以及给出最简明、最精准的翻译。
总而言之,形合与意合是汉英口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技能,正确地运用形合与意合可以帮助我们把双方的意思准确的传达出去,达到好的口译结果,因此是汉英口译人士或者需要学习汉英口译的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合与意合——翻译中的构形与传意
(摘自李靖民著《英汉翻译实践要略》)
我们不妨用两个英汉翻译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并用以体现正确认识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概念,将这些硬道理和软道理运用到具体的翻译活动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这两个译例的原文分别出自萨克雷的成名作《名利场》(Vanity Fair)第二章和海因茨的短篇小说《回家》(Going Home)。
(1) When he was drunk, he used to beat his wife and daughter; and the next morning, with a headache, he would rail at the world for its neglect of his genius, and abuse, with a good deal of cleverness, and sometimes with perfect reason, the fools, his brother painters. (Chapter II, Vanity Fair)
他一喝醉酒,就会打老婆孩子。
第二天早晨,他便会头疼,抱怨世人不识其才华,斥责画界同行都是白痴。
他的话很尖刻,但有时也很有道理。
例1可以在句子的层面反映出英语以形役意的构形规约与传意方法之间有机统一的表达关系,体现出英语以形式结构为取向的信息传递机制的基本特征。
从构形来看,这个英语句子以主谓结构为核心,再利用各种类型的词、短语、分句来扩展,符合英语以主谓结构为核心的形式结构特征。
其中各个词、短语、分句分别依照英语使用者所熟悉的形式结构规约对号入座,十分严谨。
但是,从传意的角度来分析,句中采用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语言实体承载了四层信息:1)缘由:喝醉酒(由从句“when he was drunk”承载);2)后果一:打老婆孩子(由主句的第一个分句“he used to beat his wife and daughter”承载);3)后果二:第二天早上醒来之后宿醉的两种典型症状,即头痛和亢奋(分别由第一个“with”引导的短语“with a headache”和主句的第二个分句“he would rail at the world for its neglect of his genius and abuse the fools, his brother painters”承载);4)作者对“he”所发牢骚的评论(由第二、第三个“with”引导的短语“with a good deal of cleverness and sometimes with perfect reason”承载)。
可以看出,虽然英语的一个句子里可以有各种类型的词、短语、分句,但句子的结构框架必须符合以主谓结构为核心的形式结构规约。
而在这个框架之内,作者可以灵活地把其意欲传递的各个层次的信息安排给这个句子中的各种语言实体,不受语法成分的限制,不以该语言实体在语法上的主次来确定其所承载信
息的主次。
例1的参考译文没有受到英语原文语法上的成分及其主与次的干扰,特别注意到了其中几个介词短语“with a headache”和“with a good deal of cleverness, and sometimes with perfect reason”,分别把它们看作承载一层信息的语言实体,在汉语译文里把与之相应的语言实体(他便会头疼;他的话很尖刻,而有时也很有道理)摆到了应有的语义逻辑层次地位上。
在厘清句中各个语言实体所承载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译文根据汉语使用者的表达习惯,按照逻辑事理的顺序铺排开来:喝醉酒(缘由)、打老婆孩子(后果一)、头痛和发牢骚(后果二,宿醉的两种典型症状)、议论(作者对“he”所发牢骚的评论),使例1的译文得以在整体上通顺流畅,层次清晰、逻辑通达、语义连贯,把原文里描述的“he”借酒浇愁之后的生理反应及亢奋行为比较充分而恰当地再现在译文读者面前。
(2) (George was waiting for him at the terminal…) He found his bag and they moved out into the sun, its heat mitigated by the trade wind. Wilson had forgotten the wind. There was no other like it, constant, laden with moisture, cooling to the skin. (Going Home)
威尔逊取回旅行袋,与乔治一起走出航站楼来到外面的阳光下。
虽说是赤日炎炎,却有信风吹着,不怎么热。
这种信风他已经生疏了,很独特,不停地吹着,带着潮气,吹到皮肤上凉丝丝的。
例2可以在句子以上层面反映出英语以形役意的构形规约与传意方法之间有机统一的表达关系,体现出英语以形式结构为取向的信息传递机制基本特征。
从构形上来看,例2是一个由三个句子组成的句群。
第一个句子是并列句,其中含有两个并列的分句,前一个分句为SVO句式,后一个分句为SV A句式,并带有一个用来扩展句子的分词短语(独立主格结构);第二个句子是一个简单句,为SVO句式;第三个句子为there + be句式,并带有一个用来扩展句子的分词短语(此类分词短语里的being总是省略)。
这三个句子全都符合以主谓结构为核心的形式结构特征。
从传意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句群承载了三个方面的信息:1)踏上故乡的土地(由第一个句子的主干“He found his bag and they moved out into the sun”承载);
2)天气及气温(由第一个句子里的扩展短语,即分词独立主格结构“its heat mitigated by the trade wind”承载);3)家乡独特的季风(由第二个句子和第三个句子承载)。
也就是说,承载这三个方面信息的语言实体,并没有与形式结构上的那三个句子一一对应,而是由不同的语言实体来承载的。
可以看出,即使在句子以上层面,英语使用者优先考虑的,依然是服从以主谓结构为核心的形式结构规约,在此基础之上发挥自己的传意方法或手段,而承载信息的各种语言实体的安排,对单个句子内部的形式结构和各个句子之间的分界也没有多大影响,并不需要一一对应。
例2的参考译文特别注意到了原文里分词独立主格结构“its heat mitigated by the trade wind”所承载的信息,没有受到其形式结构本身的束缚,而是根据原文作者的表达意图,仔细分析其中的“it's(the sun’s)heat”、“the trade wind”和“mitigate”这三个描写当时天气和气温具体情况的语言实体之间的逻辑关系(让步+因果),用符合汉语使用者表达习惯的文字表现形式,把这些信息按照逻辑事理的顺序铺排开来:“虽说是赤日炎炎”,“却有信风吹着”,“不怎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