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分析歌德、席勒在艺术分析上的不同理论取向

分析歌德、席勒在艺术分析上的不同理论取向

分析歌德、席勒在艺术分析上的不同理论取向歌德和席勒虽同为法国同一时期的剧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都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

但是,由于他们哲学倾向观点的不同,他们走上了不同的创作道路。

歌德受卢梭、狄德罗,特别是斯宾诺莎的影响,哲学上是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而席勒则信奉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是唯心主义二元论者。

歌德和席勒分别走上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创作道路,在艺术分析上的也有了不同理论取向,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创作方法中对艺术与自然、典型问题的认识上。

(1)对艺术与自然认识的不同①歌德与席勒早期创作美学见解之不同,主要表现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歌德与席勒一个追求现实,一个追求理想,一个从客观实际出发,一个从主观想象出发;一个看重自然,一个反对自然。

歌德曾研究自然科学,而席勒则是研究历史和唯心主义哲学。

就是说,歌德不仅研究文艺,而且还去研究自然科学,这就使他能尊重自然,走向现实。

而席勒则是研究唯心主义的东西,进行一些抽象的历史研究,就不能不使他走向概念化,一切都从抽象的观念出发。

②歌德与席勒的创作倾向不同,其创作方法也截然不同歌德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描写对象;席勒从概念的王国里寻找描写对象。

对此,歌德在同爱克曼谈话时说:“我主张诗应采取从客观世界出发的原则,认为只有这种创作方法才可取。

但是席勒却用完全主观的方法去写作,认为只有他那种创作方法才是正确的。

”因此,无论是在美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歌德与席勒早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

歌德以唯物主义为基础,走的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而席勒是康德唯心主义的信徒,在创作上倾向理想的浪漫主义。

可以说,他们一个是从客观方面去寻找现实美,一个是从主观方面去寻找理想美。

(2)对典型问题认识的不同①歌德与席勒早期创作美学见解在典型问题上的分歧歌德和席勒都主张一般和个别要达到统一,但他们的出发点是相反的。

歌德主张从个别到一般的统一方法,席勒则主张从一般到个别的统一方法。

作家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具有特征性的事物,利用某种形式把它的特征充分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作家的再创造。

歌德简介资料

歌德简介资料

歌德简介资料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歌德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简介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

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

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

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

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玛去世。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人物生平早期生活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于法兰克福镇(位于黑森州)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小时候,父亲是严厉的、严肃的。

而母亲则用不同于父亲的那种温柔、体贴的母爱安抚、保护、激励着歌德,引导他对学习的兴趣,并竭力培养歌德掌握对于文学的正确理解能力。

母亲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膝头,讲述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给他听。

母亲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言辞新奇而丰富,歌德常常听得如醉如痴。

也许正是传承了母亲的这种才能,歌德成年以后母亲仍是跟他像朋友般共同探讨问题。

对于儿子的作品,母亲是凡有必读,并总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论。

歌德悟性很高,妈妈一点就通,并能很快完善自己暴露出来的不足。

除了1750年12月7日出生的妹妹科尼丽亚·弗里德里柯·克里斯蒂娜之外,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其他兄弟姐妹都很早夭折了。

1758年,歌德染上了天花。

歌德受到父亲和家庭教师的教育,也学习骑术和击剑。

歌德研究综述

歌德研究综述

中文系11级汉语言5班学号:1102405024姓名:李华峰歌德研究综述一、作家生平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对自然和社会知识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

德国著名的思想家,剧作家,诗人,自然科学家,画家,是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但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写作上。

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戏剧、散文、诗歌、自然科学、博物学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成就。

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高峰,使其占据了欧洲第一流的位置,也为整个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未完成的诗句《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1832年3月22日,歌德因病离开了人世。

二、创作情况1775年以前是歌德的早年文学创作期。

1770年歌德到斯特拉斯堡继续上学。

在这里,他结识了“狂飙突进”运动精神领袖赫尔德和一批文学青年。

在赫尔德的影响下,歌德开始学习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民间文学。

莎士比亚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一扫成规旧习的清新风格,民歌中奔放不羁的情感和自由灵活的形式,给了年轻的歌德以深刻启迪。

写出了《五月之歌》、《野玫瑰》等情感真挚、旋律优美、民歌色彩浓郁的诗歌,歌德也因之被称为德国近代抒情诗的真正创始者。

1772—1775年是他创作的第一个丰收期,写出了一批体现“狂飙突进”精神的文学作品。

他的剧作《葛兹.冯.伯利欣根》(1773)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

《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是歌德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小说,也是德国第一部引起广泛的国际反响的文学作品。

它取材于歌德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描写主人公维特与绿蒂的爱情悲剧。

深刻体现了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时代精神和德国资产阶级的特点。

维特是18世纪德国进步知识分子青年的形象。

歌德--外国文学史

歌德--外国文学史
六、歌德(1749-1832)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一)文学地位

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 和 戏 剧 家 , 被 恩 格 斯誉为 “最伟大的德国人”。 世界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之 一,与荷马、但丁、莎士比 亚齐名的“世界诗人”。

二、 Goethe生平与创作道路(1749-1832)

三、长篇诗剧 《浮士德》
Faust

歌德人生理想探索的结晶,是他以 毕生心血完成的伟大作品,在世界 文学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创作过程 第一部:1806年完成,1808年出版 第二部:1831年完成,1832年出版


浮士德形象的发展

中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主人公浮士德 是一位跑江湖的魔术师、星象家。他 与魔鬼订约:活着时魔鬼满足他一切 要求,死后灵魂归魔鬼支配。这里的 浮士德是一个贪图享受,用灵魂换取 快乐的享乐主义者。 文艺复兴后期,英国剧作家马洛用这 一题材写了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故事》。浮士德在戏中成为人文主义 者,怀疑上帝,追求知识,追求快乐 生活,企图用人的理性和力量征服大 自然。但最终浮士德的灵魂为魔鬼所 占有,魔鬼取得了胜利。



第二次赌赛

第二次赌赛发生在浮士德的书斋中,是靡非 斯特和浮士德的赌赛。 他们签约:在浮士德有生之年,靡非斯特愿 做浮士德的仆人,供他驱使;浮士德死后, 灵魂归靡非斯特所有。 浮士德自信,他的努力不会停息。他说,假 如有一次他在软床上偷安,他便算是走上了 绝路;假如魔鬼能引诱他产生满足的念头, 他的一生便算罢休;假如他对某一刹那说: “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 “Stay, thou art so fair.”他的生命便算完结。

歌德简介资料

歌德简介资料

歌德简介资料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被公认为德国文学的巨人,是18世纪和19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涉及诗歌、小说、戏剧、传记、政论等多种文体,对于欧洲文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不仅以其作品的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同时也成为了德国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象征。

歌德于1749年8月28日出生在德国的法兰克福。

他在家庭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父亲是一位有文化修养的法官,母亲则鼓励他追求自己的兴趣。

在年轻的时候,他表现出了对于文学的浓厚兴趣,并在法兰克福大学学习了法律。

然而,他更喜欢倾注时间和精力于文学创作,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者。

作为一名诗人,歌德的成就令人瞩目。

他的第一部诗集《哀歌》于1770年出版,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其中最为著名的作品是《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维特在情感困惑和精神压力中的成长故事。

这部作品被誉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德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诗歌和小说,歌德还是一名杰出的剧作家。

他的戏剧作品《浮士德》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戏剧以浮士德这一传说人物为基础,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欲望的无穷无尽。

《浮士德》被誉为世界戏剧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不仅反映了个人意志与社会规范的冲突,还反映了人类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除了文学创作,歌德还对其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充满了热情,并在植物学、光学和地理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著作《伊凡亲王的故事》探讨了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成为生物学界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他还对光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关颜色和光的理论,对于现代光学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除了文学和科学,歌德还涉足政治和哲学领域。

他对于社会问题和政治体制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常常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政论文章。

他曾担任符腾堡公爵的参议员,致力于推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

歌德的自然哲学思想--以论文《植物变形记》与诗歌《植物变形记》为例

歌德的自然哲学思想--以论文《植物变形记》与诗歌《植物变形记》为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歌德的自然哲学思想:以论文《植物变形记》与诗歌《植物变形记》为例*名:**学号:1201212904院系:外国语学院专业:德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德语文学导师姓名:谷裕二〇一五年四月版权声明 任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各种版本的单位和个人,未经本论文作者同意,不得将本论文转借他人,亦不得随意复制、抄录、拍照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否则,引起有碍作者著作权之问题,将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歌德的自然哲学思想:以论文《植物变形记》与诗歌《植物变形记》为例Goethes Naturphilosophie: die Abhandlung Die Metamorphose der Pflanzen und das gleichnamigeGedicht als Beispiele中文摘要本文以歌德的植物学论文《植物变形记》和同名诗歌为例,采用将两个相关文本进行互文性对照的主要研究方法,以歌德的植物学研究为出发点,重点关注歌德的“叶子”理论,进而探究同名诗歌中传达的“一切形态皆类似”的科学哲理,以及歌德在诗中表达的个人情感和更高一级的人文关怀,最后将歌德的自然科学研究与文学创作实践作为其整体性思维活动侧面,从德意志自然哲学思想史的背景出发,揭示歌德作为思想家的整体自然哲学观。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引言探讨了拥有自然研究家和诗人两重身份的歌德所进行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引出两种实践所产生的成果,即论文《植物变形记》和同名诗歌间的互文性关系,并总结前人的研究,指出不足,强调本文将两个文本进行整合并进行文本细读的意义以及从中考察歌德自然哲学思想的创新性。

第二章首先介绍并分析歌德植物学研究之缘起以及意大利之行为研究带来的灵感,并从三个方面对论文《植物变形记》文本进行研究,即植物变形的“叶子”理论、歌德“精神的直观”的科学工作方法和“诗化的”科学语言以及写作风格,得出歌德的植物形态学核心思想为“一切皆为叶”。

现实的艺术:歌德创作观探微

现实的艺术:歌德创作观探微
重 庆科技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1年第8 00 期
Junlo hnq gU i rt o c nead Tcnl ySc c ne E io) N . 0 0 ora fC ogi n esy fSi c n eh o g(oi Si cs dtn o8 2 1 n v i e o l a e i
科学 , 这使 他基 本站在 唯物 主义 的立场 上看待 文艺 创 作 。歌德创 作观 中最基 本 的一 条 . 就是 文艺必 须从 客 观现 实 出发 。 曾说 :对艺 术家所 提 出的最高 的要 求 他 “ 就是 : 他应 该 遵守 自然 、 究 自然 、 仿 自然 , 研 模 并且 应 该 创造 出一种 毕 肖 自然 的作 品 ” “ 。一部 重要 的作 品是 生 活 的结 果 ” ] 。 在 1 2 『l他 1 4 8 3年 9月 1 8日对 爱克曼 的 谈 话 中说 :世界 是那样 广 阔丰 富 , “ 生活 是那样 丰 富多 彩, 你不会 缺乏做 诗 的动 因。但是 写 出来 的必 须全 是
思考 过 的 、 按人 的方式 使其 达到 完美 的 自然 ” 歌德 常 ,
把这 称为 “ 二 自然 ” 在 1 2 第 8 7年 4月 1 日与爱 克 8
莎 士 比亚都 把艺术 比作 反映 自然 的镜 子 歌德 时代 对
自然 的理解正 基 于此 。歌德 的一生经 历 了启 蒙运 动 、
瞧不 起空 中楼 阁 的诗 ” I _ 2 6
同时 ,歌德 反 对诗 人 和 艺术 家 对 自然 的机 械模 仿 , 对 自然 的 全 然 模 仿 在 任 何 意 义 上 都 是 不 可 能 “ 的” 在 《 狄德罗 对绘 画 的探 讨 》 , 。 论 中 歌德 明确 地表示 “ 艺术家努 力创 造 的并不是 一件 自然 作品 。而是 一种 完 整 的艺 术作 品。”1t _ 叫n自然 为艺 术提 供宝 贵 的材 『 4

歌德

歌德

《维特》“烦恼”的几种解读
作者自况说:认为维特是歌德本身的缩影, 歌德在自身经历的基础上创作了这个悲剧; 社会缩影说:认为维特的自杀跟当时的德 国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爱情说:对自然和美的追求是维特的至爱, 维特无法在公共的社会政治领域实现,就 希望在私人的爱情领域实现,当这两个领 域都无法实现,就只能自杀。
(一)主要内容
2.两个赌局(魔鬼与天帝 的赌赛,魔鬼与浮士 德的赌赛) 上帝和魔鬼梅菲斯特在天上
争论人的善恶,以下界 的浮士德博士打赌。魔 鬼认为人是情欲的奴隶, 要将他引入邪路;上帝 则相信一个善人在他摸 索中终会觉悟,回归正 途。
魔鬼和浮士德签下契约:满足
浮士德提出的任何要求,浮士德 一旦感到满足,对某个瞬间说: “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样美!”, 生命就结束,灵魂归魔鬼所有。
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歌德(1749—1832) 不仅是迄今为止德国最杰 出的作家和思想家,而且 也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和 思想家之一。同时,他还 是画家、自然科学家、物 理学家、美学家、政治家 、教育家,并且他长年担 任过魏玛宫廷剧院的经理 。他多才多艺,是一位真 正的天才。
《维特》为什么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五四时期以“张扬自我,个性解放”为精神 特征,一切反对封建制度礼教,揭露封建制 度下人性的受压抑状况的作品都受到五四学 人的热烈欢迎。 歌德的主情主义、泛神思想、自我扩张精神 和维特式的忧郁与对爱情的狂热追求都契合 了五四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郁达夫的《沉沦》 丁玲的《沙菲女士的日记》
《少年维特的烦恼》
体裁: 书信体小说
主人公: 维特 绿蒂
1774年第一版《少年 维特的烦恼》
小说重版作者加的卷头诗

歌德简介资料

歌德简介资料

歌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歌德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被誉为“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 在德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歌德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 通过作品反映了德国社会的现实和历史
• 传播了启蒙思想和人文主义精神
• 为德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CREATE TOGETHER
《威廉·迈斯特的学徒时代》的主题
• 探讨了成长、人性、道德等永恒主题
• 反映了歌德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 《威廉·迈斯特的学徒时代》成为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03
歌德的思想与哲学观念
歌德的启蒙思想与人文主义
歌德的启蒙思想
歌德的人文主义精神
• 倡导理性、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
• 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 故事以维特为主人公,描绘了他的爱情悲剧 -这部小说反映了歌德青年时代的情
感经历
• 《少年维特的烦恼》成为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少年维特的烦恼》的主题
• 探讨了爱情、生命、自由等永恒主题
• 反映了歌德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 《少年维特的烦恼》成为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歌德的小说创作与《威廉·迈斯特的学徒时代》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浮士德》的主题
• 探讨了人性、道德、信仰等永恒主题
• 反映了歌德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 《浮士德》成为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歌德的戏剧创作与《少年维特的烦恼》
歌德的戏剧创作
• 戏剧作品包括喜剧、悲剧、历史剧等多种类型
• 戏剧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之比较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之比较

歌德与席勒美学思想之比较在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狂飚突进”运动中一大批青年文学家在德国涌现,文学进入繁荣时期。

歌德与席勒正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所产生的杰出的领袖,他们将德国民族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共同奠定了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他们“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

黑格尔评价他们说,“席勒和歌德都不仅是他们时代的歌手,而且是范围更广泛、意义更深刻的诗人。

”朱光潜也说,“由于两人合作,有意识地走古典主义的道路,不但把各自的文艺创作推进到高度的成熟,而且也替德国建立了一种辉煌的民族文学。

”由于受德国现实阶级关系、社会政治状况以及哲学观点等方面的影响,歌德与席勒的创作和理论上则是既有联系又相区别。

歌德(1749—1832)深受德国启蒙主义者赫尔德的影响,他积极参加狂飚突进运动,并培养起对民间文学、荷马史诗和莎比亚作品的强烈兴趣。

由于具有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妥协双重矛盾,歌德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脱离了狂飚运动,走向了追求古典文化、宁静和谐的道路。

在文艺美学思想上,他接受了狄德罗、莱辛的影响,继承并发展了他们的唯物主义、现实主义观点。

从总的方面来说,歌德的思想倾向是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并表现在他的许多文艺理论主张上。

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歌德认为艺术既服从自然,又超越自然。

艺术家“应该遵循自然,研究自然,摹仿自然,并且应该创造出一种毕肖自然的作品。

”但是,“摹仿自然”并不同于完全的再现自然,而应有所超越,对自然进行艺术加工、改造,发挥作家的主动性。

所以,他提出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

”可见,歌德在处理文艺与现实关系的问题上,是持辩证的、现实主义的态度。

关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古典主义”实际上指的是现实主义。

对于歌德本人的创作实践来说,很难讲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

在创作上,他从浪漫主义到古典主义,追求的是二者的结合,但他的主要思想倾向还是现实主义的。

论歌德的爱情观

论歌德的爱情观
2.4 勇敢妻
克里斯典娜·伍尔匹乌斯来自魏玛的一个中下阶层家庭,曾是一家绢花厂的女工。 为了帮兄长找工作,23 岁的克里斯典娜主动登门寻求年长 16 岁的中年歌德的帮助。歌 德爱上了这个“大自然的尤物”,迎接她进了家门,让其掌管家务。但她的出身深受魏 玛上层社会的诟病,这段关系也不为大众所接受。诗人常常需要捍卫她的尊严与声誉。
1806 年,勇敢的克里斯典娜在入侵的法军的枪口下,保护了大文豪歌德的人身安 全和他们的家。不久,深受感动的诗人正式迎娶她为妻,以此作为回报。
2.5 更大的自由
与克里斯典娜的稳固的婚姻并不能阻止多情的诗人一再地坠入爱河。 1807 年, 58 岁的歌德向耶拿的出版商弗洛曼(C. F. E. Frommann,1765—1837) 的 养 女,18 岁 的 威 廉 明 妮· 赫 尔 茨 利 普(Wilhelmine Herzlieb, 歌 德 昵 称 其 为“ 明 娜”Minna,1789—1865)大胆地表白了他的深情,却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两年后, 歌德出版的小说《亲和力》(Die Wahlverwandtschaften)中的女主人公奥蒂莉(Ottilie) 的原型,很可能就是明娜。 1808 年,59 岁的诗人热烈追逐 23 岁的贵族女子希尔维·冯·齐格萨尔(Sylvie von Ziegesar,其名被歌德写作 Silvie,1785—1858), 在献给她的庆生诗中称她为“女儿” (Tochter) 、“女友”(Freundin)和“亲爱的”(Liebchen)。 1814 年,在威斯巴登旅游时,65 岁的歌德结识了银行家冯· 维勒默尔(J. J. von Willemer,1760—1838)和其伴侣玛丽安娜·容格(Marianne Jung,1784—1860),爱 上了玛丽安娜,并且得到了对方的热情回应。当时,诗人正热衷于东方学研究,在波

孔子学院和歌德学院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对比研究

孔子学院和歌德学院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对比研究

172孔子学院和歌德学院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对比研究李蕾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摘要: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彰显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向外传播本民族文化以提高国力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心,我国的孔子学院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诞生并以蓬勃之势发展着;同样向外传播本民族文化的歌德学院已经形成独有的办学模式,对孔子学院发展具有启示、借鉴作用。

本文通过对二者的发展状况、主要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组织管理模式、资金来源几方面进行比较,在借鉴歌德学院的基础上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便于孔子学院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贡献。

关键词:孔子学院;歌德学院;文化传播一、孔子学院发展历程及现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汉语的语言媒介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在1987年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2004年,“汉语桥”工程被批准开始实施;2004年3月,国家委员陈至立将设立在海外的推广机构定名为“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2004 年6月,海外第一所签订合作协议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孔子学院举行了协议签字仪式,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2007年,孔子学院总部在北京国家汉办挂牌成立。

此后,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各地设立的数量越来越多,呈现出每年稳步增加的趋势:(见图1)二、歌德学院发展历程及现状歌德学院的前身是1925年5月5日成立于慕尼黑大学的德国学院;1932年正值德国伟大诗人歌德逝世100周年,于是在德国学院下设歌德学院,用于培训身处海外的德文老师;二战后,歌德学院被迫关闭,1951年重新建立,总部仍在慕尼黑;1953年,新歌德学院第一节语言课在巴特莱辛哈尔开设;1976年,德国外交部和歌德学院签订总协议,管辖了歌德学院的地位,此后,歌德学院成为了独立的文化组织;20世纪90年代,柏林墙的倒塌是歌德学院标志性的转折点,其活动范围转向东欧,并在此成立了许多新的学院。

外国文学史:第五章 第二节 歌德

外国文学史:第五章  第二节 歌德

(一)内容

两个赌赛:天上、人间 天上赌赛:
魔鬼靡菲斯特:人本性堕落,极易步入歧途。 上帝:人在前进时难免会误入歧途,但最终必能找到真理。

点明主题:人能否克服内外矛盾,去实现人生理想。
老年学者

浮士德身处阴暗的书斋 中,钻研书本知识,年 过半百,幡然悔悟,所 学的知识竟毫无用处。
浮士德的困惑
原 野 青 葱 〄 土 壤 膏 腴 〃
却 可 以 自 由 活 动 而 居 住 。
二、创作简况


歌德的作品是“一部巨大的自白的许多片断”。 1、诗歌。 抒情诗歌、叙事谣曲、哲理诗。 抒情诗歌:《野地小玫瑰》《迷娘曲》《五月之歌》 等。 《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古典牧歌式的叙事诗, 恩格斯评价为“市民的牧歌”,作者反对大革命带 来的混乱,歌颂宗法式的田园生活。


悲剧结局:
①国中乐园不可信。 ②建园手段不可取。
董 问 樵 译 本
才 配 有 自 由 与 生 活 的 享 受 〃
人 必 须 每 天 每 日 去 争 取 生 活 与 自 由 〄
这 是 智 慧 的 最 后 结 论 :
不 错 〃 我 对 这 种 思 想 拳 拳 服 膺 〄
只 要 人 民 同 心 协 力 即 可 把 缺 口 填 满 。
三、《少年维特的烦恼》



艺术特色: 1、书信体小说。 2、以情动人。 3、对优美纯净的大自 然的描写。
1774年第一版《少年维特的烦恼》
三、《少年维特的烦恼》
影响:维特热。维特 式的衣着——长靴、 青色燕尾服、黄色背 心和裤子,维特式的 多愁善感,维特式的 自杀姿势,全都风行 一时。以致于歌德在 再版序言中写了首劝 戒诗: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子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圣至神, 啊,怎么从此中会有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呦, 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名闻; 你看呀, 他出穴的精魂正在向你目语: 请做个堂堂男子, 不要步我后尘!

18世纪德国文学与歌德

18世纪德国文学与歌德

18世纪德国文学与歌德一概述1.背景:政治经济与文学艺术发展的不平衡(一)启蒙运动初期(20-70年代):2.莱辛(1729-1781)《拉奥孔,论诗和画的界限》(1766)《汉堡剧评》(1767-1769)《萨拉·萨姆逊小姐》(1755.欧洲文学中第一部市民悲剧)《艾米莉亚·迦绿蒂》(1772.市民悲剧)(二)启蒙运动后期(70-80年代,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80年代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也是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

参加该运动者多属市民阶级的青年作家,运动的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

主要特点有:1.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要求发扬文学的民族风格。

2、反对封建束缚,崇拜天才,强烈要求个性解放;这里的“天才”指的是那些具有极强的资产阶级觉醒意识的先进人物。

3、受卢梭“返回自然”的思想影响,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人民。

赫尔德是这一运动的理论家和领导者,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这一运动的重要作品。

3.赫尔德——狂飙突进运动纲领的制订者4.席勒(1759-1805)代表作:《阴谋与爱情》类型:市民悲剧。

特点:强烈的反封建性。

地位:“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恩格斯语)特点:善于在矛盾发展中塑造人物的丰满个性。

悲剧围绕主要矛盾,紧紧抓住真挚爱情与宫廷阴谋之间的冲突,剧情曲折紧张,扣人心弦。

(三)古典文学时期(1796-1804)古典文学、古典哲学、古典音乐——形成了德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灿烂时代,使德国跃居到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

歌德游历意大利及其与席勒的合作。

二歌德与《浮士德》一、生平与创作1、概述:。

德(1749—1832)不仅是迄今为止德国最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而且也是世界最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

同时,他还是画家、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美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并且他长年担任过魏玛宫廷剧院的经理。

歌德生平感悟心得体会(3篇)

歌德生平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德国著名作家、思想家、诗人,是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代表之一。

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作品更是流传千古。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从歌德的生平、作品和思想三个方面,谈谈我对他的感悟。

二、歌德生平感悟1. 勤奋好学歌德一生勤奋好学,从少年时期开始,他就对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不仅广泛阅读各种书籍,还亲自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正是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使他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

2. 坚韧不拔歌德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在他36岁时,他因创作《浮士德》而闻名遐迩,但随后却陷入了长达20年的创作困境。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继续努力,最终完成了这部传世之作。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勇于创新歌德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敢于突破传统文学的束缚,大胆尝试新的文学形式。

例如,《浮士德》就融合了诗歌、戏剧、哲学等多种元素,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

这种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成为了一位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学家。

三、歌德作品感悟1. 《浮士德》:人生哲学的反思《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讲述了主人公浮士德在人生道路上的追求和挣扎。

这部作品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生的矛盾性,使读者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作品中,浮士德经历了七个阶段,从追求知识、爱情、权力到追求永恒,最终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和探索。

这种人生哲学的反思,对我们的人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 《少年维特之烦恼》:青春成长的烦恼《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的另一部代表作,讲述了主人公维特在青春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

这部作品真实地反映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使读者对青春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作品中,维特经历了爱情、友情、事业等方面的挫折,最终学会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从歌德语言证书B1考试看我国中德合作专业本科生德语语言能力现状

从歌德语言证书B1考试看我国中德合作专业本科生德语语言能力现状

作者: 郑彧[1,2];王晔[1]
作者机构: [1]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上海20000;[2]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200092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149-150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6期
主题词: 语言测试;德语语言能力;大学德语教学
摘要:本文试图从歌德语言B1证书考试分数的质和考生的量两个维度,对就读中德合作专业本科生的德语语言能力现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描写。

本文还使用了平均级点分数据对不同语言技能的不平衡现状进行了清晰区分。

本文期望这些数据和分析能方便读者对中德合作专业的德语教学和本科生德语语言能力现状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并以此为依据优化德语教学,促进合作办学专业可持续发展。

歌德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国内外研究现状

歌德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国内外研究现状

9海外文摘1 作品概述《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是德国作家歌德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小说,也是教育小说的典范之作,对以后教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既深远又深刻的影响。

作品围绕主人公威廉·迈斯特展开。

威廉·迈斯特出身商人家庭,禀性善良、正直。

威廉想要摆脱狭隘的市民生活,于是他首先投身于戏剧艺术,拓展自己的眼界,从而成长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

他参与筹建一个流浪戏班,创作剧本,亲自登台演出,乃至成为剧团导演。

然而在此过程中,爱情的失意,剧团的矛盾让威廉面临着重重困难,于是他选择离开戏剧艺术。

离开舞台后,他进入塔楼会社,结识了一批怀有新思想的年轻贵族,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逐渐认识到了生活的意义所在,逐渐成长为一个理性博爱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结束了他的学习时代。

2 在德国的研究状况德国学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领域。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德国浪漫派的主要理论家施莱格尔(Friedrich Schlegel),他把这部作品与费希特的《知识学》(G r u n d l a g e d e r g e s a m t e n Wissenschaftslehre)和法国大革命三者并称,称其“代表了时代的主要倾向”。

施莱格尔1798年发表的《论歌德的<迈斯特>》(ber Goethes Meister)一文,可以视作这部作品最好的注解,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部小说的宗旨:“不应该对这个人或那个人进行教育,而应该把自然,教育本身以多种案例来呈现,并将其浓缩为简单的原则。

”与施莱格尔不同,另外一位浪漫派作家诺瓦里斯(Novalis)则对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思想持完全反对的意见,并写作了《亨利希·冯·奥夫特丁根》(H ei nr ic h vo n Ofterdingen)这部未完成的小说,用来反对歌德的《迈斯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歌德研究现状综述
中国人最早接触歌德可以追溯到曾任驻德公使的李凤苞(1834-1887);但歌德进入中国的公众视野则还需要等到1902或1903年,诸如赵必振依据日人编本所作的“德意志文豪六大家列传”“可特传”(歌德传);但真正从德文译介,并对歌德有所体悟的恐怕要推马君武。

从那时起,中国的歌德译介,逐步进入中国,并在现代中国
语境之中发挥了极大的资源作用。

但较之篇幅庞大的歌德全集来说,仍然只能说是“同志仍需努力”。

深以为憾的是,中国至今没有一部《歌德全集》,哪怕首先是所有作品的全集呢?但比较集中的成果可以参见两部《歌德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了10
卷本《歌德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了杨武能与刘硕良主编的14卷《歌德文集》。

应该说是相对比较集中地展现了学界的歌德译介成果,如果说前者还只是将之前的成果萃聚一处,那么后者的编辑思路则比较明确,更具参考价值,且收罗的内容也更多些。

至于研究状况,一个方面,我们必须承认,译介工作的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制约外国学的研究;但另一个方面,中国的歌德研究确实是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中,在不断有所推进的。

虽然陈铨在《中德文学研究》里,已有相当篇幅涉及歌德与中国的关系,但毕竟不是专门研究歌德。

1936年,因为先后纪念歌德,发表了大量文章,出版了有关著作,如张月超的《歌德评传》、陈淡如编《论歌德》,但就其质量而言,尚非出类拔萃。

在我看来,就1949年以前的学界状况看,歌德研究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二。

《歌德之认识》全面展现了学界的相关研究,尤其在专题论述上“精彩纷呈”、“面貌多端”,不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得到足够重视,而且歌德与他国的文化渊源也得到梳理,诸如英国、法国等;但作为专门学问的开山者仍当推冯至的歌德研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歌德论述》,虽然从今天来看,其不成熟性显而易见,但在中国现代学术开创时的筚路蓝缕期,能有这样的篇幅虽短却独发创见的歌德研究著作,已属难能可贵,无论如何,它为后人奠下了由此起步的重要基石。

但这部著作完成后,一转眼就是四十年的光阴,中国第二部严格意义上的歌德研究专著,要算是同代学人董问樵的《〈浮士德〉研究》。

虽然此著在1980年代方与《论歌德》差不多同时问世,但仍带有那代人做研究颇明显的资料转贩的痕迹,自家的学术思路突出有限。

此著分上、下两篇,前者所谓“从翻译到研究”,主要不外乎对《浮士德》的鉴赏评析;后者则主要是对“西方的《浮士德》研究”的介绍。

当然我更感兴趣的,是从席勒到歌德的研究对象迁变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作者学术思路的演进。

董氏认为:“歌德原与席勒并称,但自席勒早逝以后,歌德即代表德国资产阶级古典文学的高峰,因为他得享高龄所以贡献特大,他哺育了德国后来继起的历代文学家。

”虽然自家立论有限,但大体说来,董著问题意识清晰,考证相对谨严,虽然注释仍不够丰满,但循其轨迹仍可“顺藤摸瓜”,是具备较高的学术史意义的著作。

作为第三代歌德研究者的代表人物,杨武能在三个方面都将中国的歌德研究有所推进。

一是《歌德与中国》较为全面地梳理了歌德与中国的关系,不管是歌德之认识中国,还是中国之接受歌德,在史料上颇提供了不少重要线索,这一点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继承了陈铨的比较文学的研究思路;二是尝试在冯至的研究基础上,有所推进,即通过文本分析加深对歌德的理解,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浮士德研究”。

这方面的成果表现在1999年出版的《走近歌德》上(另有一册《歌德抒情诗咀华》,已包含在此书中);三是以德文撰作《歌德在中国》,使得德语学界有可能了解中国的歌德接受与研究状况。

这些方面,可以说他是代表了这代学人的歌德研究成绩的。

其他学人的歌德研究,仍同样值得注意。

余匡复的《〈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是研究浮士德与歌德关系的专著,选择这样的论题,相对比较好把握,此著将《浮士德》理解为歌德的精神自传,从三个方面建构论证:“歌德的精神发展史”、“《浮士德》主人公的精神发展史”、“《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

这种路径,当然缺乏一种整体理论驾驭的气魄;不过作者标明自己的研究“不是学究式的,纯理论的,而是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其目的在于“富有较强的群众性”、“使难读难懂的《浮士德》变得易读易懂”。

高中甫1981年著《德国的伟大诗人歌德》,后又撰《歌德接受史1773-1945》,明显是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但以1773-1945年如此宏大的时间段为研究范围、且未采取个案研究的策略,显然决定了此书只能提供史的论述线索和材料,而很难在深度上有所阐发。

但在汉语语境中首次系统探讨了德国的歌德接受史,仍是很有意义的。

侯浚吉的《歌德传》只能算是普及之作,但中国人的传记显然注意了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在杨、余、高等诸家的研究之外,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学人的德文论著。

如王炳钧的Rezeptionsgeschichte des Romans "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 von Johann Wolfgang Goethe in Deutschland seit 1945(歌德长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945年以来的德国接受史),此书之未受关注,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作者归国之后没有继续用汉语将其整理发表;二是国内学者确实对在国外用外文发表的研究成果关注不够。

不过,我倒认为,相对于上辈学者的研究模式而言,此书代表了1980年代后赴德留学的那批学者的研究进路,值得细加品味。

虽然是自1945年以来,大致是1945-1980年代的四十余年历史,要研究这一段,就必然要求研究者对此期的德国社会文化状况有相当深入的打探。

应该说,这部著作的视角与方法,是对中国的歌德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因为它完全突破了原有的研究思路,学习了德国的文学史研究理论和方法,并将之用于文本分析。

此著虽然出版于1990年代初期,但无论是在接受史的研究上,还是在歌德研究领域,都有其新颖的视角。

这既可视作本土派与海归派(权且用此通称),也可看作两代人研究思路的重大差别。

即第三、四代(分别为1930年代、1950年代出生)中国德语文学研究者的“范式转移”标志。

后者典型地接受了德国学界的方法论并移植于中国语境。

那么,我们要问,20世纪中国的歌德研究究竟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哪些成绩,值得后人细加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呢?
一是经典得到译介,全集必须推出。

应该说,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歌德译介还是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其经典著作如《浮士德》、《威廉·麦斯特》、《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均有多种译本,《诗与真》、《亲和力》、《列那狐》、《铁手骑士葛兹》等也均译介成汉语。

但另一方面,还是有大量的作品没有译介过来,更不用说对研究歌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书信、日记等等了。

汉语学界应当考虑集结力量,译介《歌德全集》。

二是介绍应当转向,文本尚须细读。

就研究状况而言,国内的歌德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尚有待完成,这集中表现在歌德的经典文本仍缺乏比较细致、有深度的分析研究。

这既是由历史状况所决定的,也受制于我们学术积累的程度。

总之,德语文学与中国文学研究(尤其如现代文学)等仍不可相提并论,文本研究仍属“不可替代”,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文本研究仍很少见。

与其做那种泛泛而谈作家与作品的介绍文章,还不如认真细读文本,阐释文本背后所蕴藏的作家的思想与时代。

这也可以为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歌德思想及其时代,在学术上有所突破,打下良好而扎实的基础。

三是评述适可而止,论题应当深入。

就研究状况而言,歌德研究(甚至可以说德语文学研究)到目前为止的状况,评述的成分似占较大比重,这当然与外国文学(尤其是作为小语种的德语文学)界的传统和习惯都有关系,但这似乎并不应该成为未来研究的主流趋势,而应当加强研究者的问题意识。

在这方面,我们似乎应当适当关注其它相关学科学者的研究成果,如比较文学研究,张辉著《审美现代性批判》专列一章“浮士德精神的审美阐释”,在概述歌德作品在中国的流播之后,探讨浮士德精神的中国语境审美诠释,就明显拓深了论题。

四是跟踪学术前沿,立足本土意识。

中国的“外国学研究”是一个相对而言较特殊的研究领域,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有着强烈的本土意识的。

冯至谓:“我们搞外国文学,并非为研究而研究,也不是为外国人研究,而是从中国的需要出发去研究,根本目的还在于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提供借鉴。

这样有的放矢,研究工作才有意义,也容易做出成绩。

”所以,我们在歌德研究中有两点必须时刻关照,即一是要了解本领域研究的国际前沿,大致是个什么情况;二是作为中国学者,为什么要研究外国?具体而言,就是德语文学或歌德研究?这必然取决于我们是否具备强烈的本土意识和关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