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北师大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导学案北师大版
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学习目标:1.知道家庭理财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难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学法提示:实践法、观察法,问题分析法。
一、导入示标你见过品种繁多的购物票据吗?你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过去相比有多大变化吗?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社会,寻找答案吧。
二、自学质疑(一)预习检测:一、农村的改革。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取得突破性进展。
2.1978年初,、两省率先开始对农村政策进行大胆调整,强调准中生产队的自主权,允许和支持农民经营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采取包产到组的形式经营土地。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文件,肯定了各地建立的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在中央的肯定下,以、为主要形式的在农村迅速推广,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出现巨大变化。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加快以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中心环节:增强。
3各地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在坚持地位的前提下,发展度龙井经济成分,实行以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
2.决定: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起基础性作用。
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
3.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多大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质疑问难:三、探究交流:1978年12月18日,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一页。
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了鲜红的手指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件 北师大版
K12课件
22
过关训练
9.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 中,反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 A ) 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K12课件
23
过关训练
10.(2017牡丹江)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 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下列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 积极性的有( B ) ①1950年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 经济体制改革
目标导航
知识要点
难点释疑
历史图片
历史
解题技巧
K12课件
过关训练
首页
1
末页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考纲要求
了 解 农 村 改 革 的 发 展 。家 庭 联 产 承 包 责 任 制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 的主要内容。 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 展的重大意义。K1来自课件27过关训练
14.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使企业成为 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国营企业内部缺乏劳 动积极性,为改变这一状况,国营企业实行 ( B) A.公私合营 B.承包经营责任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和平赎买
K12课件
28
过关训练
1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率先在农村进行经
K12课件
首页
15
末页
过关训练
2.(2017泰安)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 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 经济体制改革》公开课教案_4
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记住农村改革开始时间和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记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记住所有制改革的方针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和改革农村产业结构的深远影响;理解国企改革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
2.能力目标:通过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的分析,及改革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和结果的学习,认识到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是阻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通过农村和城市改革取得的成就的学习,认识到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评判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第一标准。
【重点难点】:重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难点: 1、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必要性;3、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学法指导】:1、调查、收集、整理资料;2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一、导入新课出示凤阳农村改革前后两首花鼓词,问:凤阳县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自主学习:农村改革:背景、尝试、发展、深化(二)、合作探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改革率先在农村进行。
1.背景:农村的现状如何?为什么必须进行改革?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农村改革的背景:2.内容:具体进行了哪些改革?(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解决问题:)(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如何确立起来的?(2)率先实行这一制度的是哪些省份?(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它推广情况如何?(5)它为什么会迅速得到推广?(6)除此之外,我国在农村还进行了哪些改革?成效如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梳理知识)3.归纳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1)1950---1952年,土地改革(2)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4)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一)、自主学习:城市改革的背景、内容:1.所有制结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所有制结构的改革,阅读本目第一自然段,看看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方针是什么?怎么改的?成效如何?2.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改革就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北师大版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改革主题的分析、成效及启示。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7.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板书设计
①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重点知识点:经济体制改革
-背景与目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乡镇企业发展
-关键词:改革、农村、生产力、现代化
②简洁明了:
-核心句:改革激发活力,农村实现飞跃。
-知识框架:背景→改革措施→成果与影响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提前预习本节课教材,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图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图表、视频资料,以便直观展示改革进程和成果。
3.实验器材:无需特殊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划分为小组讨论区,便于学生就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同时,设置多媒体展示区,方便展示辅助教学材料。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各小组在讨论中的合作程度,成果展示的逻辑性和深度,以及提出的观点和建议的创新性。
3.随堂测试: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核心概念的记忆和理解,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后作业:评估学生撰写的短文或报告,考察其对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的水平。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案北师大版
4.最后由主持人宣布活动成绩,公布最佳活动小组及最佳展板、最佳课件、最佳实物展示、最佳表演等单项奖。
教师可以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把握活动目标。
确定汇报形式:填写活动报告,制作汇报课件或展板,编演小品等。教师进行预检,及时进行指导。
体育年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实现奥运历史零的突破,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总数第.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毛泽东
记忆歌诀:
一九七三八六三,高新技术大发展,
科教兴国信息化,文艺繁荣体强健。
课题名称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课型
新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知道香港、澳门回归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2.列举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当堂训练:
1.实现了建国以来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年1 2月召开的中共。
2.我国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基础上,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
把农民的、、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播放视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引导自学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议一议: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被全党和全国人民共识为“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
播放视频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引导自学二: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它的实施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图片欣赏:《农民喜获大丰收》
引导自学三:《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在地图上指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单元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
劳动与劳动计酬歌 头遍哨子我不买账,
出工一窝蜂,田里打掉工。 不管勤与懒,评分一棍通。 二遍哨子我伸头望, 出工人等人,做事人看人。 三遍哨子我还得慢慢晃。
收工人赶人,评分人骂人。
政社合一, 集中劳动,吃大锅饭
缺少自主权 积极性不高
1978年以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保护农民的利益,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农村 改革在
获得成功后,
城市 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
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增强企业活力
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
企业内部,厂长负责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材料一: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 样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 一个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 过去了。
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两 厂仅相隔一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 所以导致了冶金部把铜调到外地去,而电缆厂要从云南调 进铜,这样就造成了运输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浪费。
改革势在必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 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 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 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一年后的小岗村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导学案北师大版
第3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教师寄语: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复习目标:1、掌握本单元基础知识 2、理解并会运用基础知识。
复习过程:一、根据提纲,掌握本单元基础知识,然后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复习掌握情况。
(25分钟)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是什么?2、农村改革的措施、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格局怎样4、科技、教育、文艺、体育成就有哪些?5、“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提出来的?这一构想首先是针对什么问题的?“一国两制”目的是什么?含义(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地位?“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什么问题?说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
6、、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统一之前,两岸交往遵循怎样的原则?说说近年来两岸交流情况,你认为这些交流有什么作用?7、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有哪些?8、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依据、方向?②就业制度的改革的方针、机制及人们观念有哪些变化?9、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的目的、改革重点: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等。
10、APEC成立于哪一年?它的中文名称是什么?宗旨是什么?中国哪一年加入APEC?中国为其发展提出了什么原则?11、“邓小平理论”是何时提出的?有什么重要地位?二、◆测评海洋:(用20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做完后,教师抽查两三个组,公布答案,其余学生互评互改,最后教师强调错误较多的试题)1、“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这次变革的总设计师是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2、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
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方针政策。
材料中所说的农村改革是属于A.思想改革B.经济改革 C.政治改革 D.对外开放3、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人民。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_1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课程标准:了解农村改革,理解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理解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使学生了解改革前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弊端,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村带来的变化。
2、通过指导学生展示图片、文字资料、视频等相关资料,使学生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感性理解,然后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析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水平、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水平和概括水平。
3、引领学生在了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的基础上,理解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体会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曲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难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功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设计:一、导入:由顺口溜:“红芋饭,红干子馍,离开红芋不能活。
”穿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二、农村的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1、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内容①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受挫,全国有2.5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村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
农民强烈希望改变现状。
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农村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第一:改革首先从安徽、四川两省部分农村开始。
P65图片《报纸》、包产到组。
P66《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小岗村农民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第二: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增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文件,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北师大版
《经济体制改革》教学模式分析: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学思路分析:激情阶段通过活动交流,让学生掌握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及作用;改革国有企业的措施及作用。
理解积极体制改革的含义和必要性,一些重要概念,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体验阶段借助多媒体播放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关注和好奇,主动求索,带入预设情境。
通过教师展示材料和学生讲述故事,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如何在农村带来活力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导行阶段过程中始终贯穿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有着极强的时代感和理论性,教学难度大。
在教学过程应注意了以下两点:一要要兼了政治学科和日常生活对本节教学内容的渗透,突出用历史思维来看今天政治的学科特点,二要要突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历史就发生在今天的学生周围,教师应以新课改的精神,采取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活动方式,自己分析、归纳知识,使学生经历了一次实事求是“论从史出”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的和学会学习的过程。
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
在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方面,以讲为主,而对于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知识点方面则以谈话法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及作用;改革国有企业的措施及作用;2.理解积极体制改革的含义和必要性,一些重要概念,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3.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如何在农村带来活力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4.探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知道家庭理财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
学习重点:
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难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学法提示:实践法、观察法,问题分析法。
一、导入示标
你见过品种繁多的购物票据吗?你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过去相比有多大变化吗?这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社会,寻找答案吧。
二、自学质疑
(一)预习检测:
一、农村的改革。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取得突破性进展。
2.1978年初,、两省率先开始对农村政策进行大胆调整,强调准中生产队的自主权,允许和支持农民经营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采取包产到组的形式经营土地。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文件,肯定了各地建立的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在中央的肯定下,以、为主要形式的在农村迅速推广,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出现巨大变化。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加快以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中心环节:增强。
3各地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在坚持地位的前提下,发展度龙井经济成分,实行以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
2.决定: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起基础性作用。
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
3.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促进,多大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质疑问难:
三、探究交流:
1978年12月18日,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一页。
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了鲜红的手指印。
这份契约,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这是一份怎样的契约呢?
探究一:农村的改革
1.展示史料,并请三个学生朗读:
农民甲:“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还得慢慢晃。
”
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
1.农民甲的台词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状况?
2.农民乙的台词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项政策?农村的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你觉得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
探究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史料展示:
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
材料二:1956年夏天,上海天气很热,一家企业想买一批风扇,就打报告到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结果经过11个部门的层层审批,等申请报告批下来,夏天早过去了。
材料三: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1.请说一说:材料一、二说明国有企业中存在哪些问题?
2.据材料三指出,打破僵化模式的关键是什么?概括说明要实现这一关键目标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
四、训练反馈:
1.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代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后,当地农民咏唱的新生活是“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当时面额最大的人民币面值十元),又娶媳妇又盖楼.”导致这种变化因为()A.完成了土地改革B.加入了农业合作
C.建立了人民公社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哪三个方面进行的()
①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
④实行企业私有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
B.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
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
这种情况本质上反映了
A、民营企业的恢复与发展
B、企业获得了绝对自主权
C、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发展
D、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二)阅读探究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材料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 624亿元猛增到1988年的79 39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9.7%,不仅大大高于改革前26年(1952~ 1978)平均每年增长6.1%的速度,也明显快于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五十年》
材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什么经济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所有权和自主权必须受到国家法律的切实保护;……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二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材料三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
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
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中共十五大决议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有权和自主权受到国家法律切实保护”的规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打破僵化模式的关键是什么?(2分)概括说明要实现这一关键目标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6分)
(3)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在改革进程中,我国对市场地位的认识是怎样不断深入的?(6分)综上分析,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五、学习感悟:
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走的路还很长,改革还需要不断的深化。
我想说:
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自学质疑略
三、探究交流:
探究一:农村的改革
1.农民甲反映了改革开放前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人们缺乏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弊端。
1.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安徽凤阳小岗村。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2.探究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企业没有自主权,职工积极性不高;
4.关键是增强企业活力。
企业自主权问题;市场的作用问题;分配中平均主义问题。
四、训练反馈:
1-4 D A B C
5.
(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2)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由点到面);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归农民。
(2)关键是增强企业活力。
企业自主权问题;市场的作用问题;分配中平均主义问题。
(3)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价值规律和市场对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性;中共十五大决议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