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尊德性”“道问学”的表率

合集下载

尊德性而道问学关于荀子《劝学》的几点教学思考

尊德性而道问学关于荀子《劝学》的几点教学思考

尊德性与道问学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一方面,尊德性可以为我们 的学问探索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导向。另一方面,道问学则可以为我们的道德修 养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启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还要有勇 于探索的精神。
总之,尊德性和道问学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关键因素。它们分 别代表了我们的道德追求和学问探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这两个关 键词之间的,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它们的重要性。最后,我们鼓励读者在实际生活 中积极践行尊德性和道问学,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首先,我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强调了学习对于个人成长 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同样是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关键。我引 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 到实际生活中去。
其次,我分析了《劝学》中关于道德修养的观点。荀子在文章中强调了自我 反省、改过自新、谦虚谨慎等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品质同样 是一个人成就事业和获得社会认可的关键。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培 养和保持这些优秀的品质。
尊德性而道问学关于荀子《劝学》 的几点教学思考
目录
01 一、关于“尊德性而 道问学”的教学理念
02 二、关于《劝学》的 篇章结构和论述逻辑
03 三、关于《劝学》的 语言特点与修辞技巧
04 四、关于《劝学》的 实践意义与现实价值
05 参考内容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在过去的 教学生涯中,我常常思考如何更好地讲解这篇文章,帮助学生理解其深邃的思想 内涵和精妙的论述技巧。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思考,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一、关于“尊德性而道问学”的 教学理念
“尊德性而道问学”是《劝学》的核心思想,也是荀子对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其中,“尊德性”强调的是尊重和保持人的自然秉性,而“道问学”则强调的是 通过不断提问、探求真理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尊德性与道问学

尊德性与道问学

(三)与会人员
• 朱熹、吕祖谦、陆九龄与陆九渊兄弟、刘 子澄、赵景德与赵景昭兄弟、张安国、陈 时中、钱伯同、朱桴、朱太卿、邹斌。
• 尚有参加之可能者: – 朱子的几位大弟子(余正叔、余方叔及 陈克斋)都家居鹅湖附近的上泸城
– 陆氏兄弟在铅山的弟子也不少
(四)鹅湖之会的过程 • 集会的前一天: 陆氏兄弟为为学之道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 第二天清晨(即鹅湖之会的首日),陆九 龄的思想已经统一到陆九渊的思想上了。 – 他作了一首诗赴鹅湖之会。
朱熹:从“性即理”到“道问学”
• 性即理
• “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 理。人之所以有善有不善,只缘 , 心与理,实亦可谓是一体两分。”
• 朱熹主张应当尽可能的穷尽各种自然知识 与书本知识。 • 只要依照这种学风,就可以把学习知识与 思想打通,从“道问学”而升入“尊德 性”。
• 但“尊德性”也要有“道问学”来扶翼, 否则不免流于空疏。
《论语》: • “学”与“思” • “多学”与“一贯” • “博”与“约”
• 儒家潜在着知识与道德的矛盾,因为在儒 家所参照的知识体系中知识总是在为更高 的道德服务。
• 每位儒家学者所强调的重点开始有所变化。 • 孟子强调“约”多于“博”。 • 荀子强调“学”多于“思”。
陆九渊认为:
过度私密的推理 ↓ 增加思想的负担 ↓ 妨碍恢复本心以及向善的努力 • 应单刀直入地领悟绝对真理
“发明本心”:建立道德主体的修养方法
• 存:摒弃一切外在的干扰与“牵引”,反对一 切不以尊德性为前提的寻章摘句时的考索 功夫(道问学),认定“万物皆备于我” 心。 • 养:就是“廓然、昭然、坦然、广居、正位、 大 道、安宅、正路”之上的践履、涵养、 完 善, 最终使本心与理同一,与天同 一。

“讲道德,有品行”交流发言稿:讲道德,有品行,做表率,从我做起

“讲道德,有品行”交流发言稿:讲道德,有品行,做表率,从我做起

“讲道德,有品行”交流发言稿:讲道德,有品行,做表率,从我做起我觉得如何成为一个讲道德、有品行、做表率的人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讲道德。

记得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段话:“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我们今天不去讨论道德和知识谁更重要,但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高尚道德和品行的知识者,对于全国八千多万党员同志更是如此。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单身女子搬了家,晚上忽然停电,她赶紧点起了蜡烛。

忽然听见有人敲门。

开门一看,原来是隔壁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你家有蜡烛吗?”女子想:天哪,刚来就借东西,以后就更没完没了了。

于是她冷冰冰地说:“没有!" 小孩却笑了,还带着一丝得意:“我就知道你家没有!妈妈怕你害怕,让我给你送蜡烛来了。

” 听到这里,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城市的钢筋混凝土隔绝了邻里之间的实际距离,但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的心理距离也慢慢拉开,面对许多事情,逐渐变得冷漠,内心慢慢麻木。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都是一个先付出,另一个才知道回报对方的付出吗?大家只有争先做首先打开心房,付出自己真心的那个人,才能用一个人的火苗温暖融化大家的心灵,洒下爱的种子,开放出更多的“道德之花”。

就像我们局开展的爱心国土活动一样,以爱灌之,以心感之,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浇灌出一朵朵美丽的爱心之花。

第二有品行。

所谓有品行,就是重视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和操守。

每个人都有深浅不一的道德观念,也有崇高与庸俗之分,所以品行主要还是要依靠个人道德的修养和锤炼,它没有相应的法纪约束。

那么,我们当代年轻人如何成为一个有品行的人呢?首先,我认为,我们要尊重自己的父母。

百善孝为先,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生我们养我们,他们总是给与我们无私的支持和帮助。

做到孝顺父母,关心父母,这样对于我们自身品行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爷爷奶奶一共有六个子女,他们的子女不管在外面有多威风,在他们面前永远都是顺从的姿态,这种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为我竖立了正确的道德模范。

《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

《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

《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作者:李卯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第01期摘要:当前我国流行的生命教学理论大多是西方的舶来品,移植照搬色彩浓厚,缺乏对本土生命教学思想的关注。

《中庸》作为儒家表达性命之学的经典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生命教学思想,具有本土生长性,适应本土性,实践操作性等本土教学论的典型特性。

《中庸》的生命教学思想精辟地表达为“尊德性而道问学”,从方法和内容层面简练地展现了儒家生命教学思想的精髓。

深入挖掘《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的生命教学思想,对构建我国本土特色的生命教学理论和解决当下我国生命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

关键词:《中庸》;尊德性;道问学;生命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1-0052-05一《中庸》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生命教育宗旨下,明确提出了“自诚明”、“尊德性”与“自明诚”、“道问学”的生命教学路径和方法思想。

这一思想成为传统中国人安身立命、做人为学的指导原则。

生命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中西方哲学讨论的主要命题。

生命教学是属于人之生命(属人性,即只有人类才有的活动和行为)、出于人之生命(人为性,即是人的生命有意识从事的活动而不是本能的行为)、为了人之生命(为人性,即以发展、完善和扩充人的生命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其主体和对象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意识有情感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生命教学不在生命之外而是内在于生命之中 [1 ],是从生命本质出发、依据生命固有特征、顺应生命天性、遵循生命发展规律、发挥生命能动性、激发生命潜能并最后达成生命完满的活动。

我国当下流行的生命教学理论大多是舶来品,移植照搬西方色彩较浓,南橘北枳、水土不服现象明显。

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生命教学理论面对我国现实生命教学问题时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因而并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现实中存在的诸多生命教学问题。

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仍然可以做朋友

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仍然可以做朋友

虽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仍然可以做朋友1,鹅湖之会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也有学者称“教人之法”),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

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后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2,思想焦点鹅湖指鹅湖寺,在江西的铅山县。

朱子应吕祖谦的邀请前去与理学另一流派的代表人物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相会,讨论学术异同。

吕氏的本意是想借重朱子的威望来矫正陆学之偏。

但想不到的是由于朱、陆双方各不相让,讨论会的气氛相当紧张。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为学工夫”上面,陆氏兄弟坚持“尊德性”对“道问学”的优先性,强调先发明人的本心,然后才谈得上学习。

他们批评朱子教人专注经籍注疏,一味追求知识,太支离,容易让人迷失方向,而不知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完善人格、明了本心。

陆氏兄弟认为自己的治学方法是“易简工夫终久大”,批评朱子“支离事业竞浮沉”。

在这种情况下,朱子不得不起而应战,针锋相对地提出了“道问学”的优先性。

朱子的这一变化完全是针对陆氏兄弟的,因为他觉得陆九渊尽废讲学,教人太简,容易使人流于疏狂,更重要的是,他认为陆九渊所谓的发明本心的理论,完全落入了“虚”“空”的陷阱,很容易把青年引入歧途。

所以他说:“近年来,有的人把读书穷理当作做学问的最大禁忌,要学习的人专注自己的心,希望能一下子恍然独见。

”朱子认为这是误人子弟,于学者无益。

所以,他强调,如果一定要分出个先后,还是得先讲学习,通过学习(道问学)来认识自己和宇宙。

这其实就是他主张的“格物致知”。

在格物方面,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

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

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志做“四有”教师要做到“四个表率”

志做“四有”教师要做到“四个表率”

志做“四有”教师要做到“四个表率”一个理想的好老师,应该胸怀理想,自律自强,勤于学习,追求卓越,充满爱心,用自己的思想感染学生,以自己的人格匡正学生,以自己的魅力改变学生,以自己的坚持鼓舞学生,让学生大志成才,让自已无限成长。

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我们必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表率:一、要做拥有高远而坚定的理想信念的表率。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好书,给学生讲讲道理,而是要从社会、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养成健全人格,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负责任、有用的人才。

教书育人,功在千秋,教师,肩负着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重任,必须志存高远,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心系国家,心忧天下。

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我们要做到的,就是静下心来,怀着为国育贤,终生不悔的历史责任感,时时处处播撒远大理想与坚定信念的种子,让信念从学生心灵生根发芽,锲而不舍的做下去。

让我们用语言播种希望,用粉笔耕耘知识,用汗水浇灌心田,用心血滋润思想,永远不要对自已说“得过且过”。

二、要做拥有高尚而乐观的道德情操的表率。

教书育人理应以德为先,全面发展。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已经成为衡量教师师德的最低标准。

当代师德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高超的教书育人之能,还必须具有高雅的情趣、健康的身心、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懂反思、讲合作、富有团队精神。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自身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才是最深刻的、最终身难忘的。

因此,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教育价值观,处处体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风范,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楷模师范作用。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一名好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在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给出学生社会性的规范,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三、要做拥有渊博而扎实的专业学识的表率。

为人师者传授知识,答疑解惑,自己先得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能力,有效的教育方法。

“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及其教育意蕴

“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及其教育意蕴

张“道问学”,即通过对天下万事万物穷究其理的深入
探索,达到“格物穷理”的最高境界。“格,至也。物,犹
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2(在朱熹
,“道问学”的五个骤依次是:“博学之,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 之。”(《礼记冲庸》)朱熹的方法
论来自二程(程顾和程颐),而直指《大学》的“格物致
基本理论
“尊
德性”与“道问学”
治学向的差异,并其说
成是儒的智识

之,
以说是
“尊德性”和“道问学”的现代诠释。透过古今学者的
,不
:“尊德性”与“道问学” “为学
之方”,“德性”与“问学”
是《大学》所言的“自
修与“道学”。也就是说,“修道”
:其
一是向 省察,

性,

我的的,是所谓的“尊德性”。其二是向

的体 , 得
性 》》认为,人的认
灵两部
分。感官感知即“闻见之知”,通过耳、目、口、鼻和形体
这“五官”各自感知外界;心灵感知即“征知”,通过审
察五官所感的“闻见之知”,认识事物的真相,并且荀
子认为学习的起点与知识的来源皆始于闻见。人的
学习
于:天 之
”,即 、 、 、
物的

后,
习 为 能, 所
9不同的

的事
不的,
:闻见之所
上)因此,荀子十分重视后天的学习,认为勤学比苦思
更重要。“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
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
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

“尊德性”与“道问学”——朱熹和陆九渊教育观的碰撞

“尊德性”与“道问学”——朱熹和陆九渊教育观的碰撞
或 日“ 教人 之法 ” 。正 如朱 子所 说 : “ 大抵 子 于“ 尊 德性 ” 与“ 道 问学 ” 重 在 阐 释它 们 各 自的 内涵 学 之 方 ” 思 以来 , 教 人之 法 , 惟 以尊德 性 、 道 问学 两事 为用 力
及 意义 , 而 对 于两 者 之 间 的关 系却 没有 明确 界定 ,
鹅 湖之 会
鉴 于朱 陆 在各 自立 场上 的争 论不 断 , 却 又 寻不
到一 个令 双方 都信 服满 意 的结果 , 于是 在淳 熙二 年
( 公元 1 1 7 5 年) 的六月 , 由二 人 的共 同好 友—— 吕
邀 约朱 陆 ( 陆九 龄 、 陆九 渊 ) 双 方在 信 州 就 是被 称 之 为 的“ 道 问学 ” 或 日“ 自明诚 , 谓之教” 。 祖谦牵线 , 君子 只有 将 这二 者联 系起 来 , 才能 将天 赋 的道德 之 ( 今江 西上 饶 ) 的鹅 湖 , 举 行 了一场 公 开的学 术讨 论 朱 陆两 派 争论 的焦 点 问题 就 是“ 为 性 发扬 光 大 , 并 最 终达 到“ 中庸 ” 的境 界 。 《 中庸 》 关 会 议 。在会 上 ,
◎教 育
墟 墓 兴 衰 宗庙 钦 , 斯人 千古 不磨 心。 涓 流 滴 到
二、 朱 熹 与 陆 九 渊 教 育 观 的 差 异
沧溟水 , 拳石 崇成泰 华岑 。
欲 知 自 下 易 简功 夫终 久 大 , 支 离事业 竞浮 沉 。
( 一) “ 变气 复性 ” 与“ 道 器一体 ” —— 朱 陆在 教
“ 尊德 性 ” 与“ 道问学” 最 早出于儒家经典《 礼 理 学 大 师 , 却 秉着 不 同的 理学 研 究 思路 , 在鹅 湖 交
记・ 中庸 》 : “ 苟不 至德 , 至道 不凝 焉 。故 君子 尊德 性 汇, 畅辩 各 自的理 学 之 道 , 成 就 了学 术 史 上 的一 段

朱陆哲学异同的几个方面(一)

朱陆哲学异同的几个方面(一)

朱陆哲学异同的几个方面(一)几百年来,对朱陆哲学异同问题的探讨,都被一个表面现象所迷惑,那就是朱熹自己说过“大抵子思以来教人之法,尊德性道问学两事为用力之要。

今子静所说尊德性,而某平日所闻,却是道问学上多。

所以为彼学者,多持守可观,而看道理全不仔细;而熹自觉于义理上不乱说,却于紧要事上多不得力。

今当反身用力,去短集长,庶不堕一边耳”1],而陆九渊也说“朱元晦欲去两短,合两长。

然吾以为不可,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2]。

这就使后人把究竟是以“尊德性”为主还是以“道问学”为主看成是朱陆哲学的根本差别,普遍认为陆九渊专主“尊德性”,朱熹偏重“道问学”3]。

但是,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

在朱熹的思想资料中随处可以见到对“尊德性”的关注,并把它作为问学之本,而在陆九渊的思想资料中,又常常能够发现对“道问学”的重视,还把它作为成圣成德的主要途径。

要把这种对朱陆哲学差异的看法贯彻下去,便要遇到重重困难。

无论是王守仁的“早异晚同”说还是陈建的“早同晚异”说,都解决不了那些困难。

被这个表面现象迷惑,成为几百年来解决不好朱陆哲学异同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人的“德性”从何而来儒学的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君子、圣人。

一个人一辈子要立志做君子,而不能做小人;要做一个善人,而不要做恶人;要成圣成贤,而不要成桀成纣。

那么这有什么根据?为什么要做有道君子,而不能做乡愿小人?为什么要做存天理的善人,而不能做纵人欲的恶人?在儒家看来,这是因为人的内在本性的要求。

一个人一生下来,他就是“人类”的一员,而不是别的,就具备了“人类”的种性,就应当也必然按照人类的种性而活而死,就像鸟兽鱼虫生来就是鸟兽鱼虫,就要尽鸟兽鱼虫之性一样。

生下来是鱼,就不可能活成鸟,生下来是鸟,也不可能活成虫。

因而《周易》指出:“干道变化,各正性命。

”宇宙中的生生化化,任何一类事物都是按其本性而生、而长、而灭的。

人当然也不例外,只有按照人类的本性去生活,才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从“尊德性”到“道问学”——乾嘉汉学繁荣原因的一个解释

从“尊德性”到“道问学”——乾嘉汉学繁荣原因的一个解释
第1 卷第 1 期
Vo . No 1 1, .1
长 安 学 刊
CHANG’ AN ee c e id c l S i n e P r i a o
21 0 0年 3月
Ma ., 2 0 r 01
从“ 尊德 性 " “ 问学 "个解释
“ 力 ”, 对 矛 盾 内 在 的 发 展 是 清 代 考 据 学 兴 起 的 角 这

本 。 “ 问 学 ” 获 得 的 种 种 “ 识 ”, 过 如 往 践 履 道 所 知 不
的 “尊 德 性 ” 具 “瓷 胎 ” 绘 图 施 色 而 已 。 所 以 , 这 上 在 朱 熹 的意识 底 层 , “道 问 学 ”不 过 是 工 具 , 是 朱 熹 只
个 重 要 原 因 。 从 宋 明 理 学 尚 “尊 德 性 ”到 乾 嘉 汉
学 的 尚 “道 问 学 ”, 是 儒 学 发 展 的 内 在 趋 势 。 这

所 认 定 之 修 身 践 履 的 路 径 方 法 不 同 于 象 山 。朱 熹 在
“ ”上 用 功 , 事 事 马 虎 不 得 , 为 “ 变 日 新 而 无 事 谓 因 事 穷 , 知 他 日之 事 , 吾 辈 之 责 乎 ? 安 非 ”由 此 得 出 结 论 : “ 只 是 白 了 , 待 工 夫 做 得 二 十 分 到 , 不 足 以 应 若 便 终
分 歧 ”, 这 一 争 论 的 不 可 调 和 一E 是 朱 陆 对 儒 学 、 “ 1正 ' 3
x- 国 思 想 文 化 的 推 进 与 贡 献 , 为 它 尖 锐 的 揭 示 J ,中 因 了 儒 学 自古 以来 就 存 在 的 理 想 与 现 实 并 重 的 双 向关 怀 , 这 一 双 向 关 怀 之 间 的 交 叉 地 带 , 是 儒 学 的 内 而 既

文传学院尊德性而道问学

文传学院尊德性而道问学

贰 著名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
王安石作为北宋有明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在诗文方面有突出成就,具有较高的文 学修养。另外,其与苏轼因政见上的不 和,经常针锋相对,但在苏轼遭遇迫害 时能积极施以援手,私下也经常往来, 切磋诗文,体现出了高风亮节。
“致广大”与“尽精微”的兼容:
-“诗圣”杜甫被称为诗歌之集大成者
思考:
“尊德性”与“道问学”、“致 广大”和“尽精微”两两关系在 历史及生活中的表现?
第 二 章
壹 宋代文坛执牛耳者:欧阳修 欧阳修一方面作为北宋文坛首领,在文人士大 夫间具备权威性,在文学方面也是各体兼备, 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另一方面也是胸襟开阔, 积极提携后生,如王安石、曾巩,谦虚向有才 后生如苏轼让路,其身上体现了德性与问学的 双重修养。
目录
鹅湖之会: “尊德性”与 “道问学”的学术纷争
“尊德性”与“道问 学”、“致广大”与
“尽精微”之关系
第 一 章
鹅湖之会: “尊德性”与“道问学” 的学术纷争。
朱熹:重“道问学”,主张“即物穷理”“格物致 知”,认为只有先“格物”,强调循序渐进地提升 道德修养,由小到大,最后达到圣人的境界。
陆九渊:重视“尊德性”,主张“发明本心”“心 即理”,认为治学首先应该立志,即孟子所说的 “先立乎其大者”,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先 从道德境界上站立,然后由上而下,自然会一切贯 通。
从朱陆之争中可以看出:
对于“尊德性”与“道问学”孰重孰轻 的问题,双方持论不一,但双方都很重 视“尊德性”与“道问学”。
尊致
德广
性大而而文 Nhomakorabeaxxx 20xx 4
xx
道尽
学 与
校 训
问精 学微
年 月

“尊德性”与“道问学”

“尊德性”与“道问学”

“尊德性”与“道问学”作者:杨丽娟来源:《克拉玛依学刊》2013年第02期摘要:朱熹和陆九渊虽同为我国历史上的理学大师,但两人却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理学理论。

朱熹强调“尊德性而道问学”,而陆九渊则更重视“尊德性”。

这种理论上的异同性在二人的教育观上也有着鲜明的体现:一方面,不论是在教育本体论、教育方法还是德育观上,两人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二人在教育理想和为学手段上又有着共通之处。

关键词:“尊德性”;“道问学”;理学;教育观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2-0055-06“尊德性”与“道问学”最早出于儒家经典《礼记·中庸》:“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中庸》认为道之根本在于中庸或曰“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而君子欲达中庸之道,必须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是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即为“尊德性”或称为“自诚明,谓之性”;一方面,要坚持对外在于身心之外的道德知识的追求,并以此为基础从而达到对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被称之为的“道问学”或曰“自明诚,谓之教”。

君子只有将这二者联系起来,才能将天赋的道德之性发扬光大,并最终达到“中庸”的境界。

《中庸》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重在阐释它们各自的内涵及意义,而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却没有明确界定,这也就给后世学者们留下了争鸣的空间。

此间,以南宋时期两大理学巨子——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争辩最为激烈也是影响最广而深远的。

两人同为理学大师,却秉着不同的理学研究思路,在鹅湖交汇,畅辩各自的理学之道,成就了学术史上的一段公案。

这次难得的学术交流与碰撞,可谓是承上启下:承孔子以来儒家学术发展之精华,启后世儒学前进之方向。

尊德性、道问学

尊德性、道问学

58 第308期 商学院·研究院中,我们继续稳居三甲。

其中,我们的课程项目如商业思想、课程创新、多科融合、学科前沿等再夺第一,这也是对我们“商学+”理念落地探索的肯定和褒奖。

发轫于中国文化传统2020年,我们提出了自己的slogan (口号):“尊德性、道问学”。

为什么要有自己的slogan ?简单而言,就是我们对自己项目定位、办学特色、治学理念最简洁的表达。

就像大家一听到“Just do it ”就会想到耐克所宣扬那种不畏艰险、勇于尝试、坚持不懈的运动精神。

“尊德性 道问学”出自《礼记·中庸》,全句是“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作为一种治学理念,尽管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大儒对“尊德性”和“道问学”的关系有不太一样的认知,但本质是相通的。

大意就是,君子(即今天的组织管理者)既要存心养性,尊重与生俱有的德性,又要格物穷理,来存养发展德性。

我们为什么要将这六个字作为slogan ?这要回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办学使命和特色上。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要培养的是“引领中国发展的健康力量”。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引领、健康。

这两个词合在一起诠释,本质内涵就是正向影响力,即领导力。

《论语·为政》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真正的领导力应该是别人主动被你吸引和自愿被你影响。

对此,德鲁克有着深刻理解,他曾讲过,“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每个人的善意和潜力”。

如此,如何成为一位有领导力的管理者,进而不断激发别人的善意和潜力?《中庸》第二十二章里告诉我们行动路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要激发别人的善意,前提得是自己满怀善意。

同时,尊德性不仅仅是个人内在的德行修养,还有个人与外在环境的良性互动和共生长。

2019年8月19日,包括贝佐斯、库克等在内的美国近200家顶尖企业的首席执行官集体发出了一份联合声明书,他们宣称:股东利益不再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目标,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

[转载]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待其人而后行。

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多么伟大呀,圣人之道!洋洋大观,发育万物,继天立极。

充足富裕,大的方面有三百,小的方面有三千。

都供后人都实践施行。

所以说如果不能拥有一定的品德,是行不了圣人之道的。

从第二十六章以下,子思一面赞颂圣人之道,一面也继续阐述中庸之道的发挥问题。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君子恭敬奉持德性,同时好问勤学以致知,使德行和学问到达广大精微的境界,虽然极其高明,依然不偏不倚地遵循中庸之道。

温习已知以增进新知,存心敦厚以尊崇礼节。

所以在上位时不会骄傲,处于卑贱的地位也不会背叛作乱。

当国家政治上轨道时,他的言论可以帮助国家振兴,当国家政治紊乱无道时,他的沉默足以被接受。

诗经上说:「既明理又有智慧,以保全其身。

」明哲保身就是这个意思吧!朱子注曰:尊者,恭敬奉持之意。

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

道,由也。

温,犹燖温之温,谓故学之矣,复时习之也。

敦,加厚也。

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

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

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

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

敦笃乎其所已能,此皆存心之属也。

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谨其所未谨,此皆致知之属也。

盖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

故此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详于此,学者宜尽心焉。

这则是强调既尊重固有的德性,又重视问学的积累,要求达到最高境界,又要保持中庸的原则。

这里的“致”、“尽”、“极”都是动词,相当于“尽性”之“尽”、“致中和”之“致”。

其实,这里的“道”亦为动词,应理解为“尽由之”。

孟 子尊德性道问学注释解释

孟 子尊德性道问学注释解释

孟子尊德性道问学注释解释孟子“尊德性道问学”注释解释“尊德性而道问学”,这一命题出自《礼记·中庸》,后被孟子所发扬。

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对于我们理解道德修养和知识追求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尊德性”,简单来说,就是尊崇、发扬自己内在的德性。

德性,是人天生所具有的善良、正直、仁爱等美好品质。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仁义礼智的萌芽,而“尊德性”就是要呵护和培育这些善的种子,使其茁壮成长。

那么,如何做到尊德性呢?首先,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

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当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能一味地指责他人,而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仁德。

只有不断地反省自己,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进。

其次,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四心就是我们的德性之源。

在生活中,我们要对他人的苦难怀有恻隐之心,对不道德的行为感到羞耻和厌恶,对长辈和他人保持恭敬,对是非善恶有清晰的判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尊德性。

“道问学”,则是指通过学习和探究来追求真理和知识。

在孟子看来,知识的学习是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道问学要求我们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努力。

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意思是说,学习的目的就是找回我们丢失的本心,也就是善良的德性。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从而更好地尊德性。

同时,道问学还需要我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孟子主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提醒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而要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判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尊德性和道问学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

《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

《中庸》尊德性与道问学:本土生命教学思想初探李卯【摘要】当前我国流行的生命教学理论大多是西方的舶来品,移植照搬色彩浓厚,缺乏对本土生命教学思想的关注.《中庸》作为儒家表达性命之学的经典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生命教学思想,具有本土生长性,适应本土性,实践操作性等本土教学论的典型特性.《中庸》的生命教学思想精辟地表达为“尊德性而道问学”,从方法和内容层面简练地展现了儒家生命教学思想的精髓.深入挖掘《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的生命教学思想,对构建我国本土特色的生命教学理论和解决当下我国生命教学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年(卷),期】2014(013)001【总页数】5页(P52-56)【关键词】《中庸》;尊德性;道问学;生命教学【作者】李卯【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一《中庸》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生命教育宗旨下,明确提出了“自诚明”、“尊德性”与“自明诚”、“道问学”的生命教学路径和方法思想。

这一思想成为传统中国人安身立命、做人为学的指导原则。

生命问题,从古至今一直是中西方哲学讨论的主要命题。

生命教学是属于人之生命(属人性,即只有人类才有的活动和行为)、出于人之生命(人为性,即是人的生命有意识从事的活动而不是本能的行为)、为了人之生命(为人性,即以发展、完善和扩充人的生命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其主体和对象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意识有情感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生命教学不在生命之外而是内在于生命之中[1],是从生命本质出发、依据生命固有特征、顺应生命天性、遵循生命发展规律、发挥生命能动性、激发生命潜能并最后达成生命完满的活动。

我国当下流行的生命教学理论大多是舶来品,移植照搬西方色彩较浓,南橘北枳、水土不服现象明显。

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生命教学理论面对我国现实生命教学问题时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因而并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现实中存在的诸多生命教学问题。

端正言行举止,做好学生表率

端正言行举止,做好学生表率

端正言行举止,做好学生表率——师德工作案例我们老师都会要求学生上课不要迟到,但自己难免又会因特殊情况而上课迟到。

我有一次上课迟到让我刻骨铭心,从此之后再也没迟到过了。

记得前几年做年级长的时候,由于八年级的学生处在逆反期,犯事的学生较多,经常会有班主任约家长来学校沟通孩子教育问题,作为级长,有时也得出面和家长沟通。

有一次,因处理学生打架问题,我约学生家长到校来沟通教育小孩,结果上课时迟到了。

去课室的路上,我告诉自己等下要说明迟到原因并说道歉的话。

可是,一到课室,发现整个课室闹哄哄的像菜市场,我气炸了,把学生大骂了一通。

这时,还有两个纪律散漫的学生报告迟到,我又冲着迟到的学生我大声责斥:“又是你们两个,为什么又迟到了?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你自己都迟到了,还骂人……”一个同学正在向旁边叽咕的同学使眼色,叽咕的同学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

我心头为之一颤,正要连珠炮式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

我随即叫迟到的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并说明了自己迟到的原因,向同学道歉,然后开始上课。

这事使我陷入深思、也刻骨铭心。

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

学生干部用三角板敲击讲台要同学安静下来,上课时匆匆跑进课室……这不都是我们老师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这事虽小,但我作了深刻的反思,从中也得到了启示:一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细节中,要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

二是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要担当“学生的楷模”的角色;三是教师的榜样作用,构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力”。

我们老师必须知道,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会把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的模范,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是学生耳濡目染的对象,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怠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尊德性”“道问学”的表率
作者:朱香敏《光明日报》( 2015年08月11日16版)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

高校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有高度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在高校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何不同?笔者认为,如果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反“四风”来解决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解决根本立场、根本宗旨、根本工作路线层面的问题,那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则是通过整改“不严不实”问题来解决“成为什么样的谁、怎样成为谁”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高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加强广大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要解决的是明确教学主体、牢记办学宗旨的问题;“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则要解决的是坚持办学方向、牢记办学性质的问题。

而且,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全体党员不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将教育对象明确界定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体现了党中央抓“关键少数”的思想。

这就使教育对象更为聚焦、更加精准。

高校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是治校兴教的骨干,对于树立优良的党风校风学风、优化高校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抓好这个“关键少数”,就能提高高校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无论是从强调他律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从对“四风”问题“不敢”到“不想”,还是从党员与群众的关系到党员与组织的关系,从个人工作作风到全党政治生态,从集中性活动到经常化教育,都充分表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抓好专题教育对于不断深化新形势下高校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严三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权力观,是我们党管党治党思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要把学习和践行“三严三实”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契机,作为强定力、改作风、长本领的宝贵滋养,把严和实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生活和学习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的“四有”要求第一条就是“有理想信念”。

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来说,自己信念、立场、言行坚定,就是对师生最好的宣传。

打牢高校师生的主心骨,首先自己要有主心骨;教育引导师生,首先自己要受教育、有灵魂。

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其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压舱石”和“定盘星”。

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高校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课题,培养理论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努力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始终坚守共产党
人的精神高地。

坚持党性原则,最核心的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在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清醒坚定,不能和稀泥,不能当墙头草。

面对错误言论和倾向要立场鲜明,该表态的坚决表明态度、亮明观点,真正在思想政治上、作风品格上过得硬、靠得住。

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对意识形态工作者的品格修养要求更高。

要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炼,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行像一面旗,站似一棵松,培育和践行良好德性。

古人讲,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正心必正行,正行必正风。

在高校从事意识形态工作,就要做“尊德性”“道问学”的表率,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

只有这样,教育人才会有底气,说服人才会有力量。

(作者朱香敏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