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作者孟子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作者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作者简介1、《文言文两则》《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名轲。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
《孟子》“四书”之一。
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人。
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寓言家和文学家。
列子(本人与弟子)著有《列子》,《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而这些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匆匆》作者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因祖父、父亲都定居扬州,故又自称扬州人。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他的作品文字质朴,蕴意深刻,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佳作传世,像《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
3、《桃花心木》作者林清玄林清玄,台湾著名作家、散文家,著名散文是《查塔卡的杜鹃》。
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
4、《顶碗少年》作者赵丽宏赵丽宏,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作品《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我们学过赵丽宏的作品还有《山雨》、《与象共舞》。
5、《手指》作者丰子恺丰子恺,中国现代漫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我们学过丰子恺《白鹅》。
6、《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科学精神——《学弈》教学设计
科学精神——《学弈》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然后讲弈秋同时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最后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异。
文言文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虽与现代文在用词造句、朗读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从小学开始,在学习成语、名言警句、古诗词的积累基础上,让学生接触一些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很有好处。
选编本文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好,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有利于学生继承发扬刻苦学习的优良传统;二是因为它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适合小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感悟了学习方法,为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根据注释疏通全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一、由单元导读导入新课:1.介绍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2.导入并板书:学弈,指导书写“弈”。
“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弈:下棋学弈:学下棋(板书)3.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
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
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其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
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著作有《孟子》。
4.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回忆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1、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古人写的文章呢?(有什么方法呢?)学生回答并总结(读熟文章联系上下文对照注释借助现代汉语的字意结合生活经验)三、读通全文,感悟读法(一)任务驱动一:多朗读(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练习
一、作者简介《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二、课文理解《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弈:下棋。
者:代词,用在名词后,指“......的人”。
也: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感叹。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使:让。
诲:教导。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惟:只。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之:指弈秋讲的内容。
鸿鹄:天鹅。
援:拉。
弓缴:弓[缴:指系在箭上的丝绳]。
之:指鸿鹄。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到这里来,想取过弓箭,把它射下来。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译文:这个人虽然与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了。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因为。
其:他,指后一个人。
弗若:不如。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译文: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学了《学弈》,你明白了什么?学习态度不同,结果就不同。
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三心二意就会失败。
学弈文言文原文和解释
学弈文言文原文和解释《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翻译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
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弈秋:弈:下棋。
(围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通:全。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天鹅。
(大雁)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弓缴:弓箭。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谓,说。
虽与之俱学:虽然这个人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
弗若之矣:成绩却不如另外一个人。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曰:说。
非然也:不是这样的。
矣:了。
弗:不如。
启示本文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拓展资料《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
这段古文共有5句,有两层意思。
第一句是一层意思,指出弈秋这个人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
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因为“名师出高徒”,他的学生肯定都是高手,而且一定是高手如云。
第二层(第二、三句)却出现了一种很不和谐的现象:弈秋教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话完全记在心里;另一个虽然在听,心里却在想着也许就有大雁飞来,想着要拿起弓和带丝绳的箭去把它射下来。
结果虽然一同学习,后一个比前一个却是远远比不上了。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2020部编小学语文六年下册《文言文二则之学弈 两小儿辩日》知识点梳理
六年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之学弈/两小儿辩日》知识点梳理人教部编版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二、课文理解《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弈:下棋。
者:代词,用在名词后,指“......的人”。
也: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感叹。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使:让。
诲:教导。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惟:只。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之:指弈秋讲的内容。
鸿鹄:天鹅。
援:拉。
弓缴:弓[缴:指系在箭上的丝绳]。
之:指鸿鹄。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到这里来,想取过弓箭,把它射下来。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译文:这个人虽然与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了。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因为。
其:他,指后一个人。
弗若:不如。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译文: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文言文二则《学弈》课件(共22张PPT)
句意: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 人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只听弈秋讲的内容; 另一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一心认为有天 鹅将要飞来,想着拉弓搭箭去射它。
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指点下学棋, 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专心 致志
心不 在焉
因为两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一个 人专心致志学习,而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两个学生的学习结果一样吗?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代词,他,
俱:
弗若: 不如 之:__指__专__心_ 致志的人
是他们的智力不同吗?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交流汇报 检测目标2)
同样是跟弈秋学习的两个学生,为什么结果不
一样呢?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课后作业
1. 背诵课文和意思。 2. 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学习任务二:研读交流(检测目标2) 默读课文,结合注释,思考:1.两个学生的学习结 果一样吗?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不同吗?用横线在文中 画出相关句子;2.究竟是因为什么?用波浪线画出答 案。
评价标准: 画出第一个问题,并能用自己的话交流加1分。 画出1和2两个问题,并能用自己的话交流加2分。
检测目标2)
2.通过借助注释和图画,理解课文意思。 3.通过研读,领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学习任务一:认读字词,识记字形(检测目标1) 我 会 读 生 字 (检测目标1)
识记字形(检测目标1) 我 能 读 准 字 音 (检测目标1)
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2.为是其智弗若与?
我 能 读 准 字 音 (检测目标1)
zhuó(弓缴) 缴
jiǎo(上缴)
学弈这首文言文
学弈这首文言文
《学弈》是先秦时期《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
作品讲述了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一、《学弈》的原文如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二、译文如下: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拉弓箭将它射下来。
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二子学弈_孟子
二子學弈1孟子弈秋2,通國3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誨4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5,惟弈秋之為聽6。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7將至,思援8弓繳9而射之,雖與之俱10學,弗若之11矣。
為12是13其智弗若與14?曰15:「非然16也。
」一作者簡介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代鄒(今山東省鄒城東南)人。
他曾周遊列國,游說諸侯施行仁政,但並不成功,於是回到故鄉,講學著書。
孟子是繼孔子後的儒學大師,後世常以「孔」、「孟」並稱。
《孟子》是一部記錄孟子思想和言論的書,共七篇,每篇分上下兩章。
每篇都取第一章第一句的幾個字作為篇名。
《孟子》體裁與《論語》相同,亦是語錄,但較多長篇文字,其中答問、對辯、寓言、設譬,種種俱備;其文以議論著稱,推理明晰,詞鋒銳利,比喻生動,對後世散文有極大影響。
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
二注釋1.弈:○粵[亦],[jik9];○漢[yì]。
下棋。
2.弈秋:一位名叫「秋」的棋藝高手。
中國古代稱名有一種習慣,掌握某些技藝的人在名字之前往往冠以其職業名稱。
3.通國:全國。
4.誨:教導。
5.致志:集中意志。
6.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話。
「惟……之為聽」:「只聽……」,這是古代漢語強調賓語時所用的一種句式。
7.鴻鵠:俗稱天鵝。
鵠:○粵[酷],[huk9];○漢[hú]。
8.援:以手牽引、握持。
9.弓繳:弓箭的意思。
繳:○粵[桌],[dzœk8];○漢[zhuó]。
有絲線繫在杆尾的箭,射鳥用。
箭杆上因有絲繩,飛出時絲繩會作圓周擺動,能纏繞飛鳥,以便捕捉。
10.俱:共同、一起。
11.弗若之:不如他。
之:代詞,「他」的意思,指那個專心致志的人。
12.為:因為。
13.是:指示代詞,「這」的意思。
14.與:通「歟」,疑問語氣詞,相當於「嗎」。
15.曰:答道。
以下「非然也」三字,是作者自問自答的話。
16.非然:不是這樣。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学弈》精品教案及反思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学弈》教学设计敬材分析《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从理解课文方面来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
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敬学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射”等6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在句中的含义。
3. 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4.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裁学准备课件敬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读通全文,感悟读法.1•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我们小学阶段最后的文肓文《学弈》。
我们都知道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弈》,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标注出来向老师请教。
2. 板书:学弈.指导书写“弈”。
3. 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4. 听老师范读,再跟老师读。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学弈课堂笔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学弈课堂笔记课文主题:《学弈》讲述了两个人跟随奕秋学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学,另一个人三心二意不好好学,最终学习效果完全不同的故事,事中见理,告诉我们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作者简介: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
理解课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弈:下棋。
者:代词,用在名词后,指“……的人”。
也: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感叹。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使:让。
诲:教导。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惟:只。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之:指弈秋讲的内容。
鸿鹄:天鹅。
援:拉。
弓缴:弓,缴,指系在箭上的丝绳。
之:指鸿鹄。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到这里来,想取过弓箭,把它射下来。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译文:这个人虽然与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了。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因为。
其:他,指后一个人。
弗若:不如。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译文: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学弈作者孟子简介
孟子简介
孟子:
(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自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学弈》孟子介绍
打印版
孟子介绍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
学弈背景资料简介
学弈背景资料简介
一、学弈这篇文章的出处
学弈出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那可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呢,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可大啦。
二、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那时候是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思想文化却很繁荣,百家争鸣。
各国之间相互竞争,人才辈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育也开始受到重视,不同的思想流派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三、关于学弈故事本身
1. 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有两个人跟着弈秋学下棋。
弈秋可是个下棋的高手呢,就像现在的大师级人物。
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心里只想着下棋的事儿。
另一个人呢,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但是心里却想着有天鹅要飞过来,想着怎么拿弓箭去射它。
结果很明显啦,专心的那个人学得很好,三心二意的那个人就没什么收获。
2. 这个故事背后的寓意啊,就是告诉我们学习的时候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不管是我们现在在大学学习专业知识,还是学习其他的技能,像学画画、学音乐之类的,都得像故事里专心的那个人一样,不然啥都学不好。
这就好比我们上课的时候,如果一边玩手机一边听老师讲课,那肯定是学不到啥东西的。
四、学弈在教育意义上的体现
在古代的教育里,这个故事就被用来教育学子们要专注于学业。
放到现在的教育体系里,它也同样适用。
老师经常会跟我们说,学习的时候要排除杂念,这和学弈传达的理念是一样的。
而且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家长也可以用这个故事来告诉孩子,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能被其他的东西分心。
就像我们小时候做作业,要是一边想着玩玩具,一边写作业,那作业肯定做不好,考试也考不好啦。
学弈战国孟子文言文翻译
孟子,名轲,战国时鲁国邹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少好学,博通经史,尤精于《诗》、《书》。
其言辞犀利,议论深刻,有“亚圣”之称。
孟子学弈,亦传为佳话。
孟子尝游于弈者之门,见一弈者正与人对弈。
弈者神情专注,举止沉稳,手舞足蹈,似乎沉浸于棋局之中。
孟子观之良久,心中暗自叹服。
于是,孟子上前与弈者交谈。
孟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今子与人对弈,神情专注,举止沉稳,此乃君子之风也。
敢问子弈何术?愿闻其详。
”弈者闻言,微笑答曰:“孟子先生过誉了。
吾弈术不过寻常,不足以教诲先生。
然吾有一言,愿与先生共勉。
”孟子曰:“愿闻其详。
”弈者曰:“弈者之道,在于静。
静则心明,明则能察。
心明能察,方能胜人。
吾辈学弈,当以静为本,以明为宗。
孟子先生,汝以为然否?”孟子沉吟片刻,答曰:“吾以为然。
子言弈道,实乃人生之道也。
人生在世,若不能静心,何以成就大事?若不能明察,何以识人辨物?子之弈术,实为君子之行。
”弈者闻言,笑曰:“孟子先生真乃知音也。
吾有一局棋,欲与先生共对。
若先生能胜吾,吾愿拜先生为师。
”孟子欣然应允,遂与弈者对弈。
孟子心思缜密,落子稳健,步步为营。
弈者见状,不禁暗自称赞。
然孟子终究棋艺不精,未能胜出。
弈毕,孟子向弈者请教:“吾对弈未胜,愿闻子之高见。
”弈者曰:“孟子先生,胜负乃弈之常。
胜固欣然,败亦从容。
先生对弈,虽败犹荣。
盖因先生之心,已入弈道。
弈者之道,在于静、明、从容。
先生已得其二,从容之心,尚待磨砺。
”孟子闻言,茅塞顿开。
自那以后,孟子将弈者之言牢记于心,不仅棋艺大进,更在人生道路上,以静、明、从容的态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孟子学弈之事,传为佳话。
后世之人,多以孟子为榜样,学习其静、明、从容的处世之道。
孟子学弈,实乃儒家文化之精髓所在,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学弈(相关资料)
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并称“孔孟”。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正气者,谓君子之气也。
今世或谓之气功,误亦。
浩然正气者,以德充实,无德则虚。
古以无形为气,故谓之气。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1 / 1。
文言文二则 学弈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①使:让,诲:教导,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诲。
句意: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
②事件:弈秋教导谁?弈秋教导两个学下棋的人。
学习态度怎样?一人专心致志学习下棋。
③一个词概括本句重点:专心致志。
〔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①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援:引,拉。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收回。
句意: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把它射下来。
②另一人学习态度怎样?另一人心里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三心二意的学习下棋。
③一个词概括本句重点:三心二意。
〔4〕“虽与之俱学,弗假设之矣。
〞①之: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弗假设:不如。
句意: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
〔5〕“为是其智弗假设与?曰:非然也。
〞①为:因为。
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曰:说。
然:这样。
句意: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②最终两人学习态度如何?一人专心致志,另一人三心二意。
7.你能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吗?译文: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到来,想拉弓箭把天鹅射下来。
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不如前一个人了。
说是后一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8.精读入情: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学弈经验总结会。
同学们,同样是跟着弈秋学习,两人学习态度为什么不一样?从中你悟出一个什么道理?出示表格,同桌之间合作完成表格,派一名代表汇报:人物态度结果一人专心致志成功另一人三心二意失败道理:学习、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9.美读品味,熟读成诵:出示课文,注意朗读节奏,停顿,配乐朗读。
内容: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学弈写作背景资料
学弈写作背景资料如下:
《学弈》是选自《孟子·告子》中的一个故事。
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通过讲述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说明了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
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这七篇。
这段古文共有5句,有两层意思。
第一句是一层意思,指出弈秋这个人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因为“名师出高徒”,他的学生肯定都是高手,而且一定是高手如云。
第二层(第二、三句)却出现了一种很不和谐的现象:弈秋教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把弈秋所教的话完全记在心里;另一个虽然在听,心里却在想着也许就有天鹅飞来,想着要拿起弓和带丝绳的箭去把它射下来。
结果虽然一同学习,后一个比前一个却是远远比不上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简介
孟子:
(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自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