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合集下载

4盛唐山水田园诗

4盛唐山水田园诗
张九龄反对以名器假人,李林甫讥讽他说:
“九龄书生,不达大体”(见《资治通鉴》第 二百一十四卷)
“(玄宗)即位以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
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缩、 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 九龄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 无复直言” 。 《资治通鉴》
37岁,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塞上,到凉州慰
盛唐山水田园诗
兴盛的原因
1、从社会基础看
2、从作者群的文化观念看:传统观
念、时代观念 3、从文学本身的传统看 4、从文学接受看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 代表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最 高成就。自他以后,诗与画的 关系进一步密切起来。后人如 杨公远自编诗集,题为《野趣 有声画》;姜绍书撰明代画史, 则题曰《无声诗史》。
长河落日圆
“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王国维《人 阿 间词话》 坝 红 原 县 唐 克 乡 黄 河 第 一 湾
王夫之《薑斋诗话》云:“‘长河落日圆’,
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 禅家所谓‘现量’也。”现量便是如其本来 面目,不劳苦思冥想之意。 如其《秋夜独坐》: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 鸣。 《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一、生平(701-761)
1、前期:热衷政治、积极进取 21岁,中进士,通音律,任大乐丞,受黄狮舞牵连,
贬济州司仓参军。 34岁,《新唐书· 王维传》:“张九龄执政,擢(维) 右拾遗”。 王维做干谒诗《上张令公》。 后李林甫专权,张九龄罢相,贬为荆州长史。王维 做《寄荆州张丞相》,萌生退隐之意“所思竟何在, 怅望深荆门。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方将与农 圃,艺植老丘园。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中 , 雄 笔 壮 词 ” “ 举 ” 气 俯 首 皆 拾 , 使 是 抒 发 不 “ 及 健 之 即 遇 之 叹 、 世之 盛 , 能 在悲 中见 状 , 委靡 之 志 , 种 身 也 无 这 “ 举” 健 之风 , 已是 盛唐 气 象 的先 声 了 。 进入盛唐 , 在继 承 “ 魏 ” 骨 及 “ 汉 风 四杰 ” 基 础 上 , 的 诗 歌 以“ 雄壮 ” 风 已 近乎 一 个完 美 的境 界 。 以南 宋 严 为 所 羽在 《 吴 景仙 书 》 答 中说 :盛 唐诸 公 诗 , 颜 鲁 公 书 , “ 如 即笔 力雄 壮 , 又气 象 浑 厚 。 严 羽 还 认 为 , “ 浑 悲 壮 ” ” 以 雄 四字 评 唐诗 , 为贴 切 。 雄 壮 浑 厚 ” 好 , 雄 浑 悲壮 ” 好 , 最 “ 也 “ 也 都 是 指 一 种 壮 伟 豪 健 的 气 势 。 羽 说 : 李 杜 公 , 金 擎 严 “ 如 海 , 象 渡河 。 强调 的就 是这 种 气 势 。 金 ” 杜甫 还 认 为 , 诗 作 须 “ 凌 云健 笔 , 擎 鲸 鱼 于碧 海 之 力 ( 戏 为 六 绝 句 》 有 有 《 之 四 ) 调 的 也 是 这 种 气 势 。 这 种 气 势 , 是 蕴 含 在 强 而 又
浑 成统 一 , 可句 摘 的艺 术整 体 之 中 。 郁 而 不 浮 薄 , 不 沉 浑 厚 而 不 浅 陋 。 盛 唐 诗 , 能 使 人 在 气 势 上 领 略 到 一 种 读 确
自然浑 成 的壮 阔之 美 。 李 白作 为我 国 历史 上 值 得 骄傲 的一 位 诗 人 , 的 前 他
V l3 o .
(0 9 2 0)
NO.1 P11 6 7一P11 8
论 盛 唐 诗 歌 的 美 学 风 貌

盛唐诗歌特点

盛唐诗歌特点

盛唐诗歌特点
1. 盛唐诗歌那真是丰富多彩啊!就像那璀璨的星空,数都数不过来。

咱就说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哇塞,这气势,多磅礴啊!那感觉就像是在跟你讲述宇宙的奥秘一般。

2. 盛唐诗歌的情感那叫一个浓烈!就好比一团炽热的火焰,能把你的心都给点燃。

不信你看看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满满的保家卫国之情,多让人热血沸腾呀!
3. 盛唐诗歌的意境美如画呀!像漫步在梦幻的仙境中一样。

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哎呀呀,这不就是我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吗?
4. 盛唐诗歌经常会给你惊喜呢,就像突然收到一份超级棒的礼物。

像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简简单单几句,却能让你在清晨感受到那份美好和惬意,多神奇呀!
5. 盛唐诗歌那语言真是精炼又生动啊!仿佛每一个字都在跳舞。

瞧瞧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多简洁明了,却又那么有力量。

6. 盛唐诗歌的风格那是多种多样,就像一个琳琅满目的宝库。

从浪漫到现实,从豪放到婉约,都有!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那种忧国忧民的沉重感,真的能让你感同身受啊!我觉得盛唐诗歌真的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太了不起了!。

盛唐诗歌美学风貌

盛唐诗歌美学风貌

盛唐诗歌美学风貌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李白、杜甫,还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人的诗风分析,进一步论述了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关键词:盛唐诗歌;美学风貌;自然美雄浑悲壮是盛唐诗歌的一大美学风貌。

大唐帝国建立后,国家空前统一,经济日益繁荣,国力空前强大,民族自信心得到了最大水准地发扬。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自不过然,就会形成一种以壮伟雄浑为美的时代审美观。

在诗歌领域,同样也表现出这样的美学倾向。

初唐四杰,已发出对壮美诗风的召唤。

王勃首先要求诗人的“雄笔状词”,杨烔对这种壮美诗风又提出具体要求,即“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醉”。

在当时的诗中,“雄笔壮词”及“健举”之气俯首皆拾,即使是抒发不遇之叹、身世之盛,也能在悲中见状,无委靡之志,这种“健举”之风,已是盛唐气象的先声了。

进入盛唐,在继承“汉魏”风骨及“四杰”的基础上,诗歌以“雄壮”为风已近乎一个完美的境界。

所以南宋严羽在《答吴景仙书》中说:“盛唐诸公诗,如颜鲁公书,即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严羽还认为,以“雄浑悲壮”四字评唐诗,最为贴切。

“雄壮浑厚”也好,“雄浑悲壮”也好,都是指一种壮伟豪健的气势。

严羽说:“李杜公,如金擎海,金象渡河。

”强调的就是这种气势。

杜甫还认为,作诗须“有凌云健笔,有擎鲸鱼于碧海之力(《戏为六绝句》之一、四)强调的也是这种气势。

而这种气势,又是蕴含在浑成统一,不可句摘的艺术整体之中。

沉郁而不浮薄,浑厚而不浅陋。

读盛唐诗,确能使人在气势上领略到一种自然浑成的壮阔之美。

李白作为我国历史上值得骄傲的一位诗人,他的前半生在国力昌盛、文化繁荣的玄宗开元年间渡过。

时代的风气,陶冶了他的气质,开阔了他的胸襟,更造就了他桀骜不驯,豪放不羁的性格。

他的诗以澎湃豪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济世的怀抱,表现蔑视权贵,反抗礼教,争取个性自由的精神,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成为反映盛唐诗风的一面镜子。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

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

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壮美崇高美“崇高”(sublime)是一个与秀美相对的美学范畴。

西方哲人大都是在“美统真善”的意义上讲崇高,赋予其以人格尊严和人的自由的内涵。

中国哲人更多地是在“美善合一”的意义上讲崇高,赋予其以道德的人格审美的意蕴。

和“崇高”相近的美学范畴是中国美学的“壮美”。

20世纪斐声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更以作品是否具有“观念和生活哲学的真正崇高”,是否体现着“高尚的、健全的理想主义旨趣”,是否能“让人性能比从前更好、更高尚”作为其评选标准。

详细解释与给人以天人合一、情理和谐之愉悦的秀美不同,崇高感产生于天与人的冲突、感性与理性的不和谐。

在受制于外在的自然与自身之自然(情欲)的生存状态中,人既没有自由可言,更谈不上精神的自觉。

而对外反抗狂暴的自然力以求生存和发展,对内反抗野性的情欲而形成人所独具的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特性,也就是人在实践中自我生成的过程,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就是崇高的产生过程。

因此,崇高是以人力反抗自然、以人性反抗兽性、在挑战拼搏抗争中获得的精神愉悦,是实践主体的巨大精神力量的表征。

那借助于想象以征服自然力的原始神话,其中所展示的自由飞腾的意象和自觉的实践意志,就是崇高精神的最初写照。

关于崇高的美学探讨,则是人的精神在对自身的反思中所升华出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意识。

心理分析崇高美西方哲人强调崇高有待于知性心灵的发展成熟,由此认识必然而又意识到人不是必然性的奴隶,赋予崇高以坚强的理性力量。

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悲剧主人公普罗米修斯,之所以被马克思义称为“哲学日历中的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就在于他是知识的播火者,敢于反抗宙斯的神权并宣称痛恨一切的天神地?。

从盛唐绝句的形式看其流行的美学依据

从盛唐绝句的形式看其流行的美学依据

从盛唐绝句的形式看其流行的美学依据【摘要】盛唐绝句作为古代诗歌形式之一,在盛唐时期极为流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分别具有独特的特点,展现了盛唐诗歌的美学追求。

在形式上,盛唐绝句注重音乐美和意境表达,通过精炼的语言展现诗歌的内涵。

盛唐绝句的流行正是因为其形式的美学依据,这种独特的魅力在盛唐时期得到充分展现。

盛唐绝句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珍贵遗产,为后世传承着文学的瑰宝,体现了盛唐时期诗歌的高度成就和独特魅力。

盛唐绝句的形式为其流行的美学依据,将继续为后人所传颂。

【关键词】盛唐绝句、流行、美学、形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美学追求、音乐美、意境表达、独特魅力、遗产。

1. 引言1.1 盛唐绝句的流行和影响盛唐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中的一种,其在盛唐时期极为流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盛唐时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诗人们在这个时代创作出了大量的绝句作品,其中不乏优秀之作。

盛唐绝句以其简洁明快、意境优美而备受喜爱,成为当时文人雅士们竞相模仿的对象。

在盛唐时期,绝句被广泛传播于文人士大夫之间,成为他们交流感情、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

盛唐绝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它的影响甚至延续至今,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盛唐绝句的流行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珍贵遗产之一,被后人推崇和传颂至今。

盛唐绝句之美,不仅在于其形式上的严谨,更在于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1.2 绝句形式的基本特征绝句形式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格律规则。

绝句通常由四句构成,每句四个字或五个字,总字数为20字左右。

这种形式的句子往往是完整的意思单位,通过对比或承接的方式表现出一种意象或情感。

1. 字数规定:每句四个字或五个字,总共20字左右。

这种精练的句子结构使得绝句表达简洁而有力。

2. 韵律规则:绝句按照特定的韵脚进行押韵,形成优美的音韵。

五言绝句一般为aabb押韵,七言绝句一般为aabbccdd押韵。

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

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

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摘要:盛唐时期,中国经济繁荣,国力繁盛,涌现出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分极高的诗人。

他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讲究声律辞藻与抒写慷慨情怀汇而为一,诗人作诗笔参造化,情因韵而显,在咏史诗、咏物诗、边塞诗等题材上均达到了神韵兼备的完美境界,既壮丽雄浑又清新自然,风调高华、星象玲珑,流丽浑成,情景交融,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关键词: 盛唐慷慨情怀神韵兼备流丽浑成众所周知,艺术美是美的形态的集中体现,诗歌又可以说是文学样式中最富于美学意味的。

中国的文化就是以诗歌为传统中心的文化,因此才真正成为诗歌的国度。

盛唐诗又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诗的国度中最辉煌的岁月,形成了星汉灿烂的文化奇观。

他们“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讲究声律辞藻与抒写慷慨情怀汇而为一,诗人作诗笔参造化,情因韵而显,达到了神韵兼备的完美境界,既壮丽雄浑又清新自然,风调高华、星象玲珑,流丽浑成,情景交融,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盛唐的文学用空前的规模与气势,深化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审美境界,文弱书生写起诗来也是豪气满纸:“少年心事当拿云”(《致酒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云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痛快淋漓的书写个人情怀。

盛唐人用温柔敦厚的底子,加入许多慷慨悲歌的新成分,不知不觉,产生出一种异彩来。

盛唐各大家,为什么能在文学史上创造出如此美韵?他们的价值,在能洗却南朝的铅华靡曼和北朝的粗野一路。

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首先,盛唐作为政局大一统王朝的兴盛期,其本身就昭显出一种时代的豪壮气势与阔大胸襟;其次,盛唐经济的繁荣与国力的强盛,为文化的发展与文人的生活提供了丰实的基础;再次,唐统治者在政治上的相对开明,在思想文化政策上的开放兼容,更直接促进了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其中漫游、科举、从政三者的生活方式与诗歌创作的关系最为密切,漫游为创作提供了生活的原料,从政给予诗人以思想的活力,科举则又促进多方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较为普遍的文化氛围,由此感召了士人的功业理想与进取精神,造就了一种积极入世、关心时政的社会心理特征。

盛唐文学的艺术特色

盛唐文学的艺术特色

盛唐文学的艺术特色1. 引言1.1 概述盛唐时期,即指中国历史上唐朝盛世时期,大约跨越了公元618年至907年。

这个时期是中国文学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刻之一,也被称作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

在盛唐时期,出现了大量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文学成就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传奇和小说等多个领域。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四个主要部分来探讨盛唐文学的艺术特色。

首先,我们将针对盛唐文学做一个整体概述,介绍其历史背景、流派以及取得的成就。

接着,将详细讨论盛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诗题与题材选择、押韵与格律运用以及形象描写与意境创造。

然后,我们会研究盛唐散文的艺术特色,关注文章类型多样化、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以及对社会风俗与人文关怀的反映。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聚焦于盛唐传奇与小说的艺术特色,深入探讨其动人的情节构思和情感表达、绚丽的形象描绘和戏剧冲突,以及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1.3 目的通过对盛唐文学艺术特色的全面研究,我们旨在深入了解盛唐时期文学的独特之处。

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篇长文,向读者展示盛唐文学在诗歌、散文、传奇和小说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并分析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

我们相信,在了解盛唐文学的艺术特色后,读者将更加欣赏并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卓越贡献。

2. 盛唐文学概述:2.1 历史背景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由于政治稳定、国力强盛以及对外开放的政策,盛唐时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这段时间内,社会气氛开放自由,士人才华横溢。

2.2 文学流派在盛唐时期,诗歌、散文、传奇和小说四大文学流派得到了全面发展。

其中诗歌是最为重要的文学形式,被广泛运用于表达各种情感和思想。

同时,散文也因其多样化的类型而备受推崇,包括议论文、游记、随笔等。

盛唐还见证了传奇和小说的兴起与发展,并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

2.3 文学成就盛唐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作家和诗人,他们以卓越的才华和创作精神塑造了当时深具影响力的文坛风貌。

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有:
1、浩博清新:盛唐诗歌中展现出浩如烟海的清新风采,贴近自然,展示自然中的魅力,追求清新自然之美。

2、真情流露:盛唐诗歌特有的情诗表达形式,贯穿着大量情感表达,直击人心,抒发自身情怀,充实自然之美。

3、豪放洒脱:盛唐诗歌中戏剧化的景象展示出清新浪漫的情调,夸张凝练的字句用以表现出对自然的热情恋慕,彰显出豪放洒脱的风格。

4、宁静穆雅:盛唐诗歌特有的“宁静穆雅”风貌,用细腻的语言洋溢出无限深邃的宁静,营造出穆雅安详宁静的沉静之美。

盛唐中唐晚唐的诗歌特点

盛唐中唐晚唐的诗歌特点

盛唐中唐晚唐的诗歌特点盛唐、中唐和晚唐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诗歌特点。

盛唐时期(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诗歌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盛唐时期的诗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我我唐诗的兴盛:盛唐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他们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浪漫、奔放的风格为特点,表达了对人生的热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 主题广泛多样:盛唐时期的诗歌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写景、抒情的诗歌,也有议论社会、抨击政府的诗歌,还有表达个人情感、描绘历史事件的诗歌等。

诗人们通过不同的主题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爱情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感受。

3. 修辞技巧的运用:盛唐时期的诗歌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技巧,如比喻、夸张、对仗、排比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意境和情感。

中唐时期(唐中叶,约800年-850年)是盛唐和晚唐时期之间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语言简练:中唐时期的诗歌语言更加简练明快,不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修辞手法,注重表达简洁明了的意境和情感。

2. 诗歌主题偏向于抒情:中唐时期的诗歌主题更多地偏向于抒情,表达个人感情和情感的体验。

诗人们通过自然景物、季节变化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诗歌更加质朴、真实。

晚唐时期(唐末至907年)是唐代的衰落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忧国忧民:晚唐时期的诗人们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和忧虑,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对乱世的痛苦和对国家的忧虑,呼吁振兴国家,关注百姓疾苦。

2. 唐诗的变革:晚唐时期的诗歌开始出现新的变革,如五言绝句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出现了一些“田园诗”和“山水诗”,以及“诗人自述”等新的题材和风格。

3. 宿命思想的体现:晚唐诗歌中常常体现出宿命思想,诗人们对命运和人生的无奈和思考。

总的来说,盛唐、中唐和晚唐时期的诗歌特点各不相同,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在这三个时期的丰富多样性和变革。

试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试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河北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试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年级:完稿时间: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诚信承诺书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试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由本人独立完成,保证不存在任何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

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如出现抄袭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承诺人:年月日试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摘要本文主要通对李白、杜甫以及一些边塞派诗人、山水田园派诗人的诗风及作品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关键词:盛唐诗歌美学风貌意境美装订线目录引言 (1)一气势美——悲壮雄浑 (1)二意境美——生动传神 (3)结论 (5)参考文献 (5)注释 (6)附录 (7)装订线引言一个时期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政治经济的影响。

盛唐时期文化繁荣的背后是强大的政治经济的支撑,盛世造就了盛唐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绝对的地位及高度,她不是可以随便被超越的存在。

正因为盛唐时期政治经济的繁荣,社会开明,思想开放,给诗歌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所以盛唐诗歌种类繁多,内涵醇厚,情感丰富,格调高昂,让那些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得以尽情挥洒情怀,自由翱翔在诗的天地,构建出一个诗的美丽境界。

一气势美——悲壮雄浑我们总说,输人不输阵,这个阵说的就是气势,没了气势,就显得卑微,诗也一样,不能失了气势,没了气势整体的感觉就下去了。

盛唐的诗歌尤其重气势之美,总的形容就是悲壮雄浑,这是盛唐诗歌的一大美学风貌。

而之所以形成这一悲壮雄浑的时代审美观的原因不外乎国家统一,经济日益繁荣,国力空前强大,民族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而然就成就了盛唐诗歌的这种美学风貌。

然而这种令人震撼的气势之美并不是朝夕之间形成的,她是循序渐进的,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个过程从初唐四杰,发出壮美诗风的召唤开始,到诗人杨炯而后对这种壮美之风提出“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的具体要求,再到“雄笔壮词“及”健举“之气成为时代风尚,成为盛唐气象的先声,进入盛唐,在继承”汉魏“风骨及”四杰“的基础上,诗歌的”悲壮雄浑“已经浑然天成了。

盛唐文学的审美风格探究

盛唐文学的审美风格探究

盛唐文学的审美风格探究盛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艺术繁荣的时期,文学也是这个时期最为辉煌的。

在这个时期中,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得到了深入的发展,文学审美也因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以下将对盛唐文学的审美风格进行深入的探究。

一、沉浸于自然风光的情感表达盛唐时期诗歌的审美风格以山水田园为主,感性体验和享受的情感表达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自然描写,表达了作者沉浸于自然风光中所产生的情感,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和灵魂上的寄托。

这些表达方式深深地渗透进了唐代诗歌表达的情感之中,给人一种不同于其他时代的芸芸众生的丰富感受。

二、反映社会风貌的生动叙述在盛唐时期,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化形式,更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唐代散文家韩愈的《师说》中“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描写方式,犀利地反映了当时文化的深层次的矛盾,揭示了当时社会风貌的荒唐与庸俗。

文学通过深刻而真实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提高整个时期的审美水平。

三、富有哲思性的寓意唐代文学运用的寓意方式,可以说是唐代文学的精髓所在。

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表现出来的繁华状态,既寓意了当时贵族生活的奢华,也反映了文人的上扬心态。

在唐代文学中,寓意深入人心,人们在阅读中可以深深地体悟诗人的哲学思想。

四、富有节奏感的韵律美唐代诗歌的节奏以及音韵美可以说是唐代文学另外一个亮点。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通过韵律上的抑扬顿挫和跌荡起伏,让人感受到如百鸟鸣蝉鸣般的音韵美。

这些美妙的文学表现形式,让唐代文学在整个历史中具有了不可磨灭的地位。

总之,盛唐文学中所呈现的审美风格,凝练了人们走过的文学历程,具有超越时代的魅力。

在现代,我们依然可以从盛唐文学中,找到精神共鸣,寻求自身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因此,唐代文学中所蕴含的审美风格,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随之而来。

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赏析

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赏析

唐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国内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对外空前开放,思想高度活跃,整个社会生活于是呈现出一种流动、变易的趋势,给人以蓬勃而富有生机的感受。

这样的时代氛围,必然有助于打开人的眼界,充实人的生活体验,激荡起感情和想象活动的波涛,从而为艺术文化的创造开拓丰富的源泉。

唐代的变革带来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全面兴盛局面,形成了耸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让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欣羡赞美的“盛唐气象”。

唐代边塞诗尤其是盛唐边塞诗的雄豪风貌,正是以强大帝国的综合国力和所展示的“盛唐气象”为其现实依凭的。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作为生命力极其充沛的盛唐诗人们,他们的诗歌需要一种相契合的主题来抒发与表达,而边塞主题就是这么一个容器,边塞诗也成为了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在短短不到一百年,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高适、岑参,以及其他边塞诗人如王昌龄等皆为内地人,而有或长或短的从军漫游塞上的生活经历。

由此领略了边塞壮阔苍茫的风光,健儿骁勇尚武的风采,闻见了边塞将士征战杀伐的雄姿,也了解到军中生活的许多黑暗和不平。

陶冶了诗人豪壮的心胸,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诗材。

西域奇观,使诗人们激动不已。

那卷地的北风、连天的白草、崔巍的火山、沸腾的热海、穷荒大漠、冰封沙碛,还有那行军作战的壮盛场面、北地舞蹈的回旋入神、异域奇花的馨香秀色,以及西域各民族奇异的风习服饰、语言文字等等,都成了他们取之不尽的诗材,使他们写出了一大批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边塞之作。

如: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

如: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

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的盛唐诗坛

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的盛唐诗坛

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的盛唐诗坛一、盛唐诗坛概说唐玄宗李隆基所统治的开元、天宝时期,是唐帝国的黄金时代,也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伴随着开元、天宝时期物质生产的发达,社会生活的富庶与安宁,各种艺术都得到了繁荣发展。

诗歌则更呈现出空前的光辉灿烂的局面。

盛唐诗歌,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的艺术时代,堪与古希腊的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比美,创造了世界诗歌史上再难企及的典范。

人们往往用“盛唐气象”来赞美这个时代诗歌所达到的文采风流、恢弘壮阔、叹为观止的成就。

这一时代,不但出现了旷世难遇的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国巨人,光照千古,而且还出现了如张说、张若虚、张九龄、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崔颢、李颀、王翰、祖咏、元结、韦应物、刘长卿等一大批有成就的诗人,他们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自立于中国文学史长河之中,或以孤篇横绝,名垂不朽。

盛唐诗坛,一时间群星辉耀,光彩夺人。

盛唐诗坛上,有两个诗歌创作流派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一是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前者综合了陶渊明、庾信、王绩等人咏写田园,和谢灵运、谢脁等人摹形山水的传统,出以变化,以田园的情趣领略山水,又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较多表现了诗人隐逸恬退的思想和闲适自足的情怀,色彩清淡,意境深幽。

后者受到鲍照、薛道衡、骆宾王等人描写边塞战争题材的影响而予以扩大,把军旅生活的各个侧面、边地奇丽瑰奇的民情风光尽收笔底,并结合诗人建功立业的怀抱和慷慨不平的意气,气象开阔,情调悲壮。

前者常用五言古诗和五言律绝,后者多用七言歌行或七言绝句,形式、感情和风格均有差异,显示了盛唐诗人“兼济”与“独善”的矛盾统一,共同构成了气势磅礴的多声部的“盛唐之音”交响曲。

天宝十五载(756),发生了安史之乱,生民流离涂炭,唐帝国处于战乱、动荡之中,而诗歌创作却未因之而衰落。

当此民族危难之际,诗人们奔走呼号,继开天之盛,产生了不少新的优秀篇章。

唐诗的审美特征与气质风貌

唐诗的审美特征与气质风貌

唐诗的审美特征与气质风貌唐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拥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与气质风貌。

在唐代,诗歌创作居于文学的巅峰,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唐诗因此成为了一种永恒的文学形式,时至今日,仍然被人们所传颂。

本文就从唐诗的审美特征与气质风貌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唐诗的魅力所在。

一、唐诗的审美特征1. 华丽的艺术表现唐诗的审美特征之一就是其华丽的艺术表现。

唐诗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用意象描写展示的诗歌,也有措辞华美修辞繁复的诗歌。

唐代的诗歌作家们注重将美学情感与艺术技巧相结合,使得他们的诗歌在形式上更加华丽迷人,充满了这个时代的魅力。

比如杜甫的《登高》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样的诗句,犹如彩虹一般美丽,唤起了人们的遐想。

2. 品味传统文化唐诗的审美特征还在于其对传统文化的品味。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时期,唐诗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

唐诗作家们尤其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吸收,在诗中体现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与赞美。

李白的《将进酒》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词中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黄河与镜子,深刻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与博大精深。

3. 自由的创作氛围唐代是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创作也充满了自由与活力。

唐朝的皇室与贵族对诗歌创作非常重视,并发布了大量的御用诗与官方文集,但同时却没有完全压制自由创作的氛围。

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不仅拥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还有着高度的创作自由,他们的创作具有充满思想性、探究精神的时代气息,成为绝佳的文艺作品。

二、唐诗的气质风貌1. 以刚健豪放为主唐诗的气质风貌在表现形式上较为刚健豪放,这与唐代社会的特点密不可分。

在唐代社会中,由于国力强盛,民风豪放,使得诗歌创作也以此特点为主。

李商隐的《锦瑟》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盛唐诗歌的特点有什么特征

盛唐诗歌的特点有什么特征

盛唐诗歌的特点有什么特征盛唐诗歌的特点有什么特征声律与风骨的兼备,标志着“盛唐气象”的形成。

这个名词是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盛唐诗歌的特点有什么特征,希望对你有帮助。

盛唐诗歌的特点一是诗人众多,名家云集,诗歌取得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全社会创作、欣赏诗歌的热情高涨。

这一时期诗歌作者上至帝王公卿,下至贩夫走卒都参与进来,呈现出一种全民参与创作诗歌和欣赏诗歌的热潮,“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诗薮·外编》卷三)这是自《诗经》之后所不曾有过的盛况。

欣赏方面,正是唐诗创作队伍的多样化,促进了诗歌的世俗化和通俗化,从而使得欣赏的门槛降低,拥有了空前广泛的读者群体。

如岑参的诗“每一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

”可见他的诗当时流传之广,不徒雅俗共赏,还为各族人民所喜爱。

名家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崔颢、李颀、王之涣等等,在文学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笔。

就是诸多小众诗人,也为唐诗增色不少,孤木不成林,独月难辉映,正是众多的各色诗人一起,才杂众色而为一体,集群芳而成花苑。

二是诗歌风格的多样繁富。

鲜明独特的创作风格是创作成熟的标志,盛唐“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

”(高棅《唐诗品汇》总序)可以说不但至唐诗体皆备,就是诗歌风格也是自盛唐就以皆备,后人再难出盛唐范畴之外。

三是诗歌体裁方面,古今体都有长足的发展。

初唐之时,多注重五古七律,前者如陈子昂,后者如沈宋。

盛唐时,各体都有名家名篇留世。

五古有李白《古风》,七言古体诗有李白《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其次有高适沿用乐府旧题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杜甫即事命篇的新乐府“三吏”、“三别”更是享誉诗坛。

浅谈盛唐诗歌的艺术绽放

浅谈盛唐诗歌的艺术绽放

浅谈盛唐诗歌的艺术绽放【摘要】盛唐诗歌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期,在历史背景和兴盛原因的映衬下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盛唐诗歌的题材丰富多样,涵盖了政治、生活、爱情等各个方面,展现出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意蕴。

其艺术表现形式包括五言、七言等多种格律,形式美与内容美相得益彰。

盛唐诗人不仅在形式上有所突破,更在文学创作思想上体现出了开放创新的精神。

盛唐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为唐诗传统的延续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在当代文学中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与传承。

盛唐诗歌的艺术绽放,永远璀璨夺目。

【关键词】盛唐诗歌、历史背景、兴盛原因、题材多样、艺术表现形式、文学创作思想、影响、传承与发展、重要地位、艺术价值、当代文学、启示。

1. 引言1.1 介绍盛唐诗歌的历史背景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诗歌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

盛唐诗歌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开创者李渊和其子李世民的统治时期。

唐朝建立后,随着国力的强盛和社会的稳定,文人墨客纷纷涌现,诗歌创作也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

盛唐时期的社会风气开放,文化交流频繁,这为诗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文化交融的机会。

唐朝政府也十分重视文学和诗歌,皇帝们亲自撰文表彰才华横溢的诗人,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盛唐时期还出现了众多文学流派,如山水诗、田园诗、客观诗等,这些不同的诗歌类型为文学创作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可能性。

盛唐诗歌在历史背景的浸润下,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作活力。

1.2 探讨盛唐诗歌的兴盛原因盛唐诗歌的兴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盛唐时期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安定和谐的时期,这为诗歌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的地位得到提升,文化事业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

盛唐时期的诗人们受到了前人文学艺术成就的启发和影响,他们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诗歌形式和风格。

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受到关注历来久远,顺应自然,勾勒景态,弘扬遗风,融
入节奏,素质细腻,令人心醉,因而受到人们无限爱戴和称道。

盛唐诗歌涵盖了多样性,唱咏情感,表达激烈,装扮靓丽,精湛工巧,流淌节套,泼墨艳丽,文字形象,惟妙惟肖,腾起情怀,引人入胜,折射活力,蕴含气质。

盛唐诗歌拥有精髓,传统韵调,立意皆独,新意惊奇,微妙有致,倾慕光宇,
强象非凡,运气游刃,琅环其宇,总览宇宙,超脱膝下,欣赏美景,醉心诗句。

盛唐诗歌令人彷徨,具有豪迈、高贵、跃然、绚烂,唯有把握好即兴,心灵才
能散发出节奏感,文字起落有如声音和笔法,点染出光彩夺目的画面,激发起文字之光,挥洒出一股凛然的力量,明晰而哀而不伤,发自内心而来,情不自禁而扬,多少载歌载舞,多少崇山峻岭,时时在心之里,激荡气势磅礴,盛唐诗歌充满神韵,浩荡凝静,以其意境中深厚的古典精髓,激发着人们对诗歌之爱,使人陶醉其中。

简述盛唐山水田园诗的风貌特征。

简述盛唐山水田园诗的风貌特征。

简述盛唐山水田园诗的风貌特征。

盛唐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其风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主题以山水、田园为主,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

这些诗歌描绘了山峦起伏、水流奔涌、田野丰饶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现了农民的劳动场景和生活情趣。

其次,盛唐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通常清新自然、华丽简洁,表现出唐代文学的高超艺术水平。

这些诗歌往往采用凄婉动人的意象、抒情细腻的语言,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第三,盛唐山水田园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包括对景写景、抒情叙事、夹叙夹议、议论抒怀等。

这些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体现了盛唐时期文学的创新精神和多样化特点。

最后,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价值在于其对社会、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感悟,呈现出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风貌。

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珍宝,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发表时间:2009-07-29T11:36:56.21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16期供稿作者:韩志龙[导读] 本文主要通过李白、杜甫,还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人的诗风分析,进一步论述了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李白、杜甫,还有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人的诗风分析,进一步论述了盛唐诗歌的美学风貌。

关键词:盛唐诗歌;美学风貌;自然美作者简介:韩志龙,任教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四中。

雄浑悲壮是盛唐诗歌的一大美学风貌。

大唐帝国建立后,国家空前统一,经济日益繁荣,国力空前强大,民族自信心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扬。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以壮伟雄浑为美的时代审美观。

在诗歌领域,同样也表现出这样的美学倾向。

初唐四杰,已发出对壮美诗风的召唤。

王勃首先要求诗人的“雄笔状词”,杨烔对这种壮美诗风又提出具体要求,即“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醉”。

在当时的诗中,“雄笔壮词”及“健举”之气俯首皆拾,即使是抒发不遇之叹、身世之盛,也能在悲中见状,无委靡之志,这种“健举”之风,已是盛唐气象的先声了。

进入盛唐,在继承“汉魏”风骨及“四杰”的基础上,诗歌以“雄壮”为风已近乎一个完美的境界。

所以南宋严羽在《答吴景仙书》中说:“盛唐诸公诗,如颜鲁公书,即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严羽还认为,以“雄浑悲壮”四字评唐诗,最为贴切。

“雄壮浑厚”也好,“雄浑悲壮”也好,都是指一种壮伟豪健的气势。

严羽说:“李杜公,如金擎海,金象渡河。

”强调的就是这种气势。

杜甫还认为,作诗须“有凌云健笔,有擎鲸鱼于碧海之力(《戏为六绝句》之一、四)强调的也是这种气势。

而这种气势,又是蕴含在浑成统一,不可句摘的艺术整体之中。

沉郁而不浮薄,浑厚而不浅陋。

读盛唐诗,确能使人在气势上领略到一种自然浑成的壮阔之美。

李白作为我国历史上值得骄傲的一位诗人,他的前半生在国力昌盛、文化繁荣的玄宗开元年间渡过。

时代的风气,陶冶了他的气质,开阔了他的胸襟,更造就了他桀骜不驯,豪放不羁的性格。

他的诗以澎湃豪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济世的怀抱,表现蔑视权贵,反抗礼教,争取个性自由的精神,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成为反映盛唐诗风的一面镜子。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

”(《裴十四》)“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江上吟》)是李白对其诗歌雄奇豪放风格的自我描述。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则是杜甫对李白诗歌风格及艺术魅力的高度评价。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诚。

”(《梦游天姥吟留别》),“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中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奔王道中》五首之四))))),也都无不体现出一种雄浑、悲壮、豪迈、旷达的精神情怀。

真所谓,读李白诗,宛如遥望长江大河奔腾直下的壮阔情景,倾听寥廓天宇传来暮鼓晨钟之声,使人受到一种强烈的力的震撼和情的激发。

李白常自比为大鹏,任意遨游于天地之间,诗句里洋溢着一种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

他并不是没有忧愁,李白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发”、“愁肠”,不一而足。

但读其诗句,我们不难感到,李白愁的有力,愁的气派。

正如他的名句“举杯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显示的是强者之愁,在愁中有一股浩然奇气。

杜甫忧国伤时,谴责战乱,体恤民瘼,其诗情感深沉,蕴含深广,笔法深曲,语言遒劲,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种风格的形成,既与诗人的性格,遭遇有关,又与自己的审美理想是分不开的。

杜甫对诗的要求是写真传神,作为这种审美要求的实践者,杜诗写时代之实,道性情之真,传事物之神,达到极至。

诗人之肺腑肝胆露于字里行间,使人愁、使人愤、艺术力量震撼人心。

“无边落幕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壮而敢怆;“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壮而凄丽;“锦江去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登楼》)壮而深沉;“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去接地阴。

”壮而萧森。

以上所云,情思各异,而壮则一。

可见杜甫胸中气吞八慌,笔下包举山海,其诗自有宏大壮阔之美。

诗人对社会充满信心和责任感,他虽忧国忧民,但决不做一介懦夫,消极呻吟。

写于安史之乱期间的《壮征》,忠实记录了战乱中的民生疾苦,却仍相信国家将气中兴。

他漂泊西南之际所写的《登楼》,在痛心“万方多难”这句把大唐比作北极星,相信它不会沉沦。

他在《汉江》中说,“落日心犹壮,秋风痛欲苏。

”在《凤凰台》中说“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

”在《洗兵马》中说“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在安史之乱那些最阴霾的日子里,他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投身于社会和参与政治的热情,高度的自信和自尊,致使诗中所体现出的浑然之气脱颖而出。

最能体现盛唐诗歌雄浑悲壮这一美感特征的,当推以边塞诗人著称的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了。

他们四个同属边塞诗派,但诗歌又各具风格。

高诗偏于遒质,岑参偏于奇逸,李诗在凄宛中见古质,王诗于明丽中见雄豪。

其他可属盛唐边塞诗派的诗人,如王翰、王之涣、崔颢、常健、张谓、刘湾等诗人的诗,也各具面目。

但不管他们个人风格有所不同,他们的边塞诗都共同体现了盛唐诗风雄浑悲壮的阳刚之美。

他们的边塞诗,或写战斗杀伐,或绘塞上风物,或抒关山别情,即从题材本身,就有壮伟之气象了,而通过这样的题材,寄托的又是进取之志,昂奋之情,悲愤之感,就更能造出闳肆的境界了。

高适以政治眼光议论边防之得失,其诗确有悲壮的特点,但在“悲”中有深沉的忧愤,在“壮”中有浑朴的气质。

他的边塞诗是胸中之情的自然流露,是他性格气质的艺术外观。

由于他长期身处下层,对国事民情有较深的体察,形成了与杜甫相近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所以他的边塞诗中,“豪放”之中有深沉的忧虑和苦闷,在“悲壮”中有对现实矛盾的冷静和认识。

他的前期边塞诗多写壮志豪情,但又流露出深沉的不遇之慨。

后期边塞诗虽不如前期那样有思想深度,但艺术上更加成熟。

作为盛唐边塞诗杰出代表的《燕歌行》,虽有诗的性质,但它是“有感”而发。

所感何在?在诗中,高适流露出对这场战争必要性的怀疑和对朝廷发动这场战争的不满,有对战士们的同情,但主要抒写的是一种慷慨悲愤之情。

其抒情激烈而不沉缓,强劲而不轻柔,端正而不婉曲。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对照鲜明。

不由得使人感到诗中回荡着一股苍凉悲壮之气。

这正好体现了盛唐诗歌那种壮伟雄浑的审美倾向。

善于通过意象来抒写自然真情,具有天然浑成的自然美,是盛唐诗歌中又一美学风貌。

西晋陆机强调:“诗缘情而绮靡”,表明了人们对诗人的抒情性和语言艺术的自觉认识。

南朝诗人创作追求“事增华”,大大发展了诗的语言美,而更重要的是诗人对意象的创造更加自觉了。

“象”的概念在这个时期进入文学理论,表明了人们对文学的具象性有了明确的认识。

而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所应着重表现的,是诗人的主观情意。

诗只有形象而无意境,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

诗中的象,必须包含情意,是情意相合的产物,这就是意象。

以意象抒情,情含于象外,才能达到“深文隐蔚,余味曲包”(《文心雕龙》隐秀)的艺术效果。

在这一方面,盛唐诗人在融会建安、六朝之长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了意象抒情的经验。

盛唐诗歌汲取了建安六朝文学善于体貌壮物的长处,创造了情意交融,浑成壮阔的意境,但它又不同于六朝文学的镂金错采,而具有清水芙蓉般的自然美。

意象契合,无迹可求;语言质朴,情韵深长。

所以,严羽又认为:“盛唐诸人,唯在兴趣。

”(《沧浪诗语》诗辩)他这里所说的“兴趣”,与宋代“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相对而言,指的就是饱含情感的艺术意象所具有的美感。

这种美感,寓于言象,却又超于言象之外,是一种晚唐司空图所谓的“味外之旨”。

(《与李生论诗书》)。

强调兴趣,也就是强调诗歌的抒情性和意象鲜明,余味无穷的艺术特征。

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这一方面最为典型。

他们重在发掘自然之美,或清幽宁静,或雄奇壮美,或明丽澄净,或悠闲自得,创造出物我浑然的境界。

王维可谓一位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大师。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辋川别业》)这是自然界清爽之美。

“秋山敛余照,飞鸟遂前侣。

新翠时分明,夕岚天处所。

”(《木兰柴》)是自然界万物和谐之美,运动之美。

“荆溪白石处,天寒红叶锦。

”(《山中》)是深秋山林的宁静美,气节变化之美。

甚至在送别诗中,诗人也用景语来拟定诗的色彩基调。

孟浩然的诗,如《宿桐庐江寄文陵旧游》,《宿建德江》,更是善于撷取孤月、疏雨、古木、风雪、幽壑、松月、寒钟等景物,融入旅思、乡恋、客愁、风情,表现一处幽远似陶渊明者,着力于写意而着色较浓。

也有说孟浩然的刻画有似谢灵运者,着力于写貌,而不乏勾勒之处。

互相比较,不难发现时代气息折射到作品中的声色与情思的区别。

但也正好说明孟浩然山水诗中具有的盛唐气息,使大自然与他个人的性情得到了统一。

以上通过颇具代表性的诗人及作品分别论述了盛唐诗歌的两大美学风貌。

实际上,盛唐诗坛群英荟萃,他们大多都自觉地将这两大风格统一起来,形成了盛唐诗歌总的风貌,那就是一种饱含豪迈悲壮之情的生动艺术形象的阳刚之美。

参考文献:[1]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南长森.中国古代文学名作评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四中邮政编码:745700On Aesthetic Styles and Features in Poems of Tang DynastyHan Zhilong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oems' features of Li Bai, Du Fu and frontier poems by Gao Shi and Cen Sen, this paper expounds aesthetic styles and features in poems of Tang dynasty.Key words: poems of Tang dynasty; aesthetic style and features; natural beau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