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成长
林秀艳老师以校本教研赋能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课程收获
林秀艳老师以校本教研赋能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课程收获本学期我努力工作,为了使自己在研修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
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本年度自己在校本研修方面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完成情况1、这次研修让我彻底转变了教育观念,我深刻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学生精彩展示的舞台。
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教育观念。
2、通过学习,我解决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研修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优秀的教师经验,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3、我在师傅王x同志的帮助下形成了个人教学风格,且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4、出色地完成了学校安排的教师、学生培训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研修过程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开学初,通过学习有关校本研修的文件精神,了解了校本研修的重要性,进一步了解到校本培训的意义,方式,途径,作用等使自己改变观念,提高了对研修工作的认识。
为了使自己的研修工作做的有计划,有实效性,制订了个人研修计划。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从校本研修开始,我一直坚持按时参加,并在活动中做好笔记。
在校本培训活动中通过认证学习,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对教学新理念,新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在教研组活动中,我积极参加各种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填写个人研修工作手册,力争在研修中有收获。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他能够过听课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校本教研与教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何兴明
第一:什么是校本教研?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 (二)校本教研的现实意义
第二:如何进行校本教研?
(一)实施校本教研的三个核要素 (二)实施校本教研的主要活动形式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
基于学校(Based school) 校本 在学校中(In school) (School-based) 为学校 (for school) 校本教研就是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 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 开展研究工作,达到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服务于 学校发展。
2、合作交流
(1)合作交流的内涵及意义 合作交流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是教师伙 伴间在课程实施中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 是一个分享经验、互相借见、彼此支持、共同 成长的过程。 研究表明,“教师之间广泛的交流是提高 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 要方式”。
合作互助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
许多国际大企业在招聘员工是非常注重应 聘人员的合任意识。 例如:摩托罗拉公司的人事主管认为:一 个缺乏合作意识的人会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点 头力,即使他个人能力再强,也不能弥补他对 公司的损失。
阅读材料:天堂与地狱之别
有一个人想看一看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他 来到地狱,看见人人饿得面黄肌瘦,原来是他 们的筷子有一尺长,自己夹饭自己吃不着。他 又来到天堂狱,看见人人红光满面,原来是他 们的筷子也有一尺长,但都夹着饭喂别人。
[解读] : 故事中天堂与地狱之间有相同的环境条 件(筷子有一尺,自己夹饭自己吃不着),但是,只顾 自己的人只有挨饿,而能合作的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 别人帮助了自己。能够合作的人就生活在天堂;专顾自 己就是生活地狱。
浅谈如何让教师在校本教研沃土中成长
教研 中, 自信心更强了, 了实践和理论的沉淀 , 有 对话的兴趣点被激活 了。 教师在上研究课时 , 学校 领导 、 教导主任和科组长 , 要深人课指导 , 及时指 出执教老师在教学上 的一些不足 , 比如 : 课堂气氛 不 够 活跃 , 没把 问题 交 给 学生 , 论 不 到位 、 流 讨 交
重点 , 科组长与任课教师进行问题预约, 提高在教 研活动中对话的针对性及积极性。 通过这样的分层指导 ,我们的科组长开始逐 渐学会 了如何关注倾听任课教师的交流 ,有了一 些 寻找 问题焦 点 的敏 感性 ,并 尝试运 用一 些有 效
的教研 手段来 提高对 话 的质量 。而我们 的教师 在
不彻底 , 穿新 鞋走 老路等 等 。 执教老 师经过 自我 让 反思 , 意识 到必 须 寻求 自我拯 救 、 自我超 越 、 自我 创 新 的出路 。 于是 , 自认 为有不 足之处 的教师 就会 主动走 进其 他课改 教师 的课 堂 , 虚心取 经 。 管是 不 不 是 同一学科 , 只要 一有 时间 就去 听课 , 借鉴一 些 作 法 ,得到一 点启示 ,更好 的修正 自已的教学 策
既有注重操作的参与式研讨 ,又有注重研究的课 题式 研讨 ;既注重 市级 的教 研 ,又注 重校 本 的教
研 。 实践 中 , 在 学校 不断引 导教 师以课 题 研究 为主
要 突破 口 ,用多听课 评课 的方 法不 断进行 自我 充
电, 升课程 素养 。 提 同时 , 校不 断牵线搭 桥 , 学 沟通
作, 共同分享新课程教学中的经验 , 同成长。 共
( ) 展教育 沙 龙活 动 。全组 教 师 围绕议题 , 2开
校本教研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做法
校本教研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做法说实话校本教研赋能教师专业成长这个事儿,我一开始做的很糟。
就感觉像是摸着石头过河,还老是摸不着。
我试过搞那种特别正式、流程化的教研活动,老师们就像是被硬拉来的,氛围特别僵。
我当时就想,这肯定不对啊。
然后我就开始改变策略。
我觉得最开始得了解老师们的需求。
你想啊,如果做的教研和老师实际的需求八竿子打不着,那指定白搭。
我就挨个找老师聊天,这个过程真的挺费时间的,但是很值啊。
就像是挨家挨户去串门,看看人家到底缺啥。
我问他们教学过程中遇到啥困难了,觉得自己最想在哪个方面提高啥的。
这就是基础,不然就会把劲儿使偏了。
收集好需求后就得想活动形式了。
别整那种太沉闷、全是领导在上面讲话的形式。
我试过那种分组讨论,就像把老师们分成一个个小家庭似的。
比如说语文组的一个主题教研,我把这个大组又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年龄段和教学经验的老师。
给个教学中的真实案例,像怎么提高学生古诗词背诵兴趣这样的案例。
每个小组讨论自己的方法,然后每个小组再来分享。
这时候就跟开座谈会似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可热乎了。
在这个过程中,经验少的老师能学到很多新思路,老教师也能了解年轻老师那些新奇的点子。
还有,专家的引领也很重要。
但我以前请专家就光让专家在那讲,老师们跟听天书似的。
后来啊,我就让专家深入到我们之前分好的小组里,和老师们交流。
这专家就好比是一个高手大厨,走进了各家各户的小厨房,看到老师们做饭的手艺,再教他们些绝技似的。
这样专家能针对老师们的实际困惑给出建议,老师们接收起来也容易。
我也尝试过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这个刚开始的时候也很失败。
很多老师就怕得罪人,全是说好话,那就没意义了呀。
后来我就制定更详细的评价标准,什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啥的,而且要求必须说一条改进建议。
这就像是一场比赛有了清晰的规则一样,大家有方向,也好操作了。
校本教研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不断地调整,不过只要用心去做,真的能给教师专业成长很大助力呢。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是指学校根据教学科研需求,自主规划、组织、实施的以实践为基础、以问
题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能促进教
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校本教研能够突破传统课程体系的束缚,使学校能够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确
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
例如,在教师们共同研究的情况下,可以因地制宜地解决
学生学习困难、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益、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势等问题。
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其次,校本教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参与校本教研,教师们多与同行交流,
多学习他人的经验,促进了其自身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培养了其对教育教学问
题更深入、更系统的思考。
从而使得教师们能够更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加自信
和高效的完成教师职责,从而推进其职业发展。
最后,校本教研有助于营造一种教育教学创新的氛围。
当学校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
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制定出科学的研究方案、实施方案时,将有更多的教师分享并参与,从而形成教育教学改革的合力。
而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将多互相合作、互相学习,并通过反思、总结和分享,促进每一个教师的进步,或许会激发出更多创新点子和新思维。
这使得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也使校园更加和谐。
总之,校本教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改革。
其不仅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并积极推动校本教研的工作,让其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
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力量 。充 分发挥 名 师 的专 业 引领 作 用 ,既 保证 了名 师可持 续 发展 的主动性 、 积极 性 , 也可 以刺 激其 他 教师教 学 和科研 的积 极性 。我 们 的具体 做法 :学 校每一 个 月 由 教 导处 和教科 室商 定 ,确定 一个 论 坛 的主题 ,然后 安排 专 门教师
校本教 研促 进教 师 专业成 长
◇申洪英
学校 教育 教学 的发 展离不 开
李 占峰
的评价发布到学校教研网站上 。 这 样 的评课 方式 比较好 地调 动起 了 教师 的积极性 , 许多 当面评课 时不 好 意思说 出 的话 可 以发布 在 网站
间 ,统一 备课 地点 ,统一 备课 内
索 。例 如 , 我校 每周至少要举办一
节 以上的公开课 , 这些公开课在开
三、 名 师论坛 推动
教 师专 业引领
所谓 名师 ,并 不单单 是 指校 外 请来 的教 学专家 ,更是 指 我们
学校 自己的教学名 师 ,是我 们学
学 初 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 讲课人员 都 是上 学期 评选 出 的首 席教 师 和
学取 得 了一 定 的成 功经验 。
一
容, 具体 做法 : 每次集 体备 课 的时
间都 由教 导处 统 一 安 排通 知 , 按 学 科分成 几个 备课 地点 ,同一 学 科 的备课 组在 同一个 地 点 ,便 于 大 家相互 深入 交流 ,备课 的 内容 要 统一 ,按 教 学进度 和计 划进 行
思都 要 由专 门 的部 门负 责 督促 、 监 督和检 查 ,如班 主任教 育 反思
的“ 四课 型研 讨 ” 活动 ; 以及 旨在 促 进不 同学 科 之 间相 互 学 习 、 竞 争 ,培 养教 师课 堂教学 创新 意识 和创新 能力 而开 展 的 “ 创新 课 堂 教学大 比武 ” 等 系列 活动 。 这些 活 动 的评 课形 式 除了常规 的 当场交 流、 评 价 之外 , 我 们都 倡 导 、 鼓 励 教师们 在 自己的博 客 内及 时进行
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别 关 注 教 研 组 的 建 设 ,充分 发 挥 教 研 组 作 用 , 分 利 用 学 年 的 教 研 , 织 教 师 开 充 组 展 参 与 课 例 研 讨 .真 正 给 每一 位 教 师 提
过 观 摩 、 究 、 考 , 断 提 升 自己 的 教 研 思 不 学 水平 。 三 、 同伴 互 助 中共 同 成 长 在
了教 师 的专 业 成 长 .最 后 由 主持 本次 活
动 的老 师 提炼 出经 典 案 例 。 校 本 教 研 是 指 以学 校 为 基 地 , 以教 学 校 应 把 这 种 以课 例 为 载体 的研 讨
一 堂 课结 束后 , 进 行 认 真 的 自我反 思 , 要 思 考 哪些 教 学 设 计 取 得 了 预 期 的 效 果 , 哪 些 精 彩 片 断值 得 仔 细 咀嚼 .哪 些 突 发
创 造 条 件 让 肯 钻 研 勇 于创 新 的有 潜 力 的 教 师 尽 快 成 长 为 骨 干 教 师 。 可 以聘 专 家
要 途径 。学 校 要 因地 制 宜 对 教 师 的 专业
成 长进 行 认 真 的 规划 。 是 派 名 师 、 干 一 骨 教 师 、 科 带 头 人 、 经 验 的 老 师 对 教学 学 有
“ 学” 教 的研 究 。 功 的校 本 教 研 , 要 解 成 它 决 教 育 教学 中最 实 际 的问 题 ,这 也 是 校 本 教研 的基 本 法 则 。
育 教 学 实践 中 的 实 际 问 题 为 研 究 内容 ,
以学 校 管理 和教 师为 研 究 主体 ,以 促 进 师 生 共 同发 展 为研 究 目的 所 开 展 的 教 学 研 究 活 动 。 校本 教 研 的核 心 就 是 对 教 师
立足校本教研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作为推进课改进程的首选策略,其重要性正随着课改的深入日显突出。
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不但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更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有效平台。
一、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学校作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应主动承担校本教研的组织、领导之责;教研组是基本的研究单位;教导处成员、教研室成员、教研组长是骨干力量,全体教师都是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
为保证校本教研有序开展,我校还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如教研组活动制度、教研论文奖励制度、课堂教学评优制度等。
通过制度保障,促使教学研究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由无序走向有序。
二、找准一个突破口,促进校本教研有序开展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重新建构自己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要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就必然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备课观念,在备课时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充分的准备。
为此,我们以改革备课为突破口。
为了让教师在备课中有效地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让教案有力地指导课堂教学,同时也为了让教师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使教师有更多的从事教学研究的时间,学校应积极倡导校本教研、协作备课,让教师从过去不分轻重缓急备整册教材,转变为现在集中精力深入钻研、精心备好一个或几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重点、难点才能把握得更准确,教学关键才能更突出。
三、搭建一个教研平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为进一步落实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提倡组本教研,即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让同组的教师在互学互助中共同成长。
主要措施有:一是开展师徒结对,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二是广泛开展“说、授、评”教研活动;三是学校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定期召开教师集体研究会,把问题摆出来,由全体教师共同“会诊”,找出解决的办法。
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校本教研是以校本特色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校本教研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校本教研可以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水平。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科知识,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践水平,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校本教研也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课程设计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知识,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程设计能力,更好地把握课程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升专业水平和课程设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让校本教研与教师成长和谐发展
新课 程 改革 有 丰 富 的 理 论 背 景 ,弄 清 这 些理 论 背景 有 助 相 结合 。教 师 每 周 对 自 己的 教 学 真 实 情 况 、 教 学 中遇 到 的 问 于 教 师理 解 课 改 , 而 增 强 改 进教 学 行 为 的 自觉性 。 从 从教 师角 题 、 学 中 的 成 功 方 法 等 进 行 归纳 、 结 。 以 写 促 思 , 教 总 以思 促
校 本 教 研 的基 点 是 学 校 , 究 要 扎根 于 本 校 的 实 际 。 据 质 在 不 断 的 强化 中得 以提 高 。 研 根 我校 地 处 偏 远地 区 , 资 力 量 匮 乏 , 师 队伍 结 构 不 够 合 理 等 师 教
校情 ; 为克 服 不 足 , 发 教 育 热 情 , 激 提高 教 师 素质 , 造 品 牌 学 打 校 。 我 校从 以下 几 个 方 面 着 手 :
这 螺 锤 教 学 论 文 , 开 展 业 务学 习笔 记 展 评 活 动 。 并 在教 师强 化 个 人 自 进 步 的反 思 ” 个 不 断 循 环 、 旋 式 的 上 升 过 程 , 炼 教 学 方 学 理 论 的 过 程 中 , 师 的教 学 思 想 和理 念 得 到 提 升 。 教 法 , 升教育水平。 提 五 、 托 联 片 活动 , 养教 研 能 力 依 培
2全 员 提 高 培 训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资 源 共 享 、 同发 展 的 目的 。 共 六 、 结 对 帮扶 ” 习 。 高 教 育质 量 “ 学 提 首 先 , 由新 教 师 自由 选 择 经验 丰 富 的老 教 师 结 成 帮 扶 对
每 学 期初 , 全 乡教 师 集 中到 中心 小 学 , 请 专 家 、 家 将 聘 行
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略,已经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走进了我们的校园,融进了我们的生活。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制度框架,营造了一个学习型的文化氛围,为教师构建了一个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平台。
它表明:这是一个新型的结合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它绝不是一种概念上的翻新,而是理念上的一次重建。
因而,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本学期我将认真践行校本教研工作,融入学校教育创新,借助同伴互助提升教育理念,感悟教育真谛。
我个人的校本研修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我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研修目标1、规范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备课活动,使自己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转变,进而使自己成为新课程实施者,逐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及水平。
、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3、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三、研修要求: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习为本)的转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及同伴们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
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校本教研是指在学校内依据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由教师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撰写研究成果并互相交流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方式。
校本教研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1. 紧密贴合学校实际: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而展开的,因此更容易紧密贴合学校实际,解决学生和教师实际问题,促进教育教学改进和提高。
2. 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校本教研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追求知识、探索实践、实现创新的过程,参与其中可以让教师增强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 加强教师合作:校本教研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教师可以分享知识、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从而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氛围和文化。
4. 轻松自主、学习成果实用:校本教研是由教师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撰写研究成果并互相交流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因此比较自由而轻松,同时由于符合学校实际需求,所以研究成果也较为实用。
总的来说,校本教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可以促进教育教学改进和提高,增强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合作,还可以让教师在轻松自主的状态下学习并取得实用成果。
在校本教研中成长
在校本教研中成长我是西工区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
在从事教学工作的这十几年中,我一直都在不断的努力学习,不断的实践,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现在,校本教研已经成为我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真正促使我主动寻求校本教研帮助、积极投身校本教研活动的内在动力源自于我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惑。
记得那是2002年,西工区也步入了课改行列。
教研室的蔡老师和张老师要到我们学校听课,学校就把我和另外一个青年教师推荐给他们,希望他们能给我俩指导一下。
我很珍惜这次机会,课前积极准备,不仅写了详细的教案还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制作了好多学具,上课时我满怀激情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自我感觉还不错。
可两位教研员在评课时,给我的评价是:“你的基本素质不错,但还是老一套的课堂模式,你要翻翻书查查资料,认真体会课改理念,另外要学会用课件辅助你的教学,你再准备一节课,过几天我们再来听!”两位教研员走之后,我感觉苦恼极了,要知道我连基本的课改理念都说不准,更不知道什么是课件,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带着困惑,在周四下午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我向同学科组的老师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并向他们请教,因为课改刚开始,大家对我遇到的问题都深有同感,便你一言我一语的展开了讨论,这场讨论让我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有了理性的认识,心情也好了起来。
在随后的几天里我查阅了大量有关课改的资料,重新编写了教案,并在同伴的帮助下制作出了我的第一个课件,教研员第二次来听课时,对我富有新意的教学设计给予了肯定,同时又给了我很多的建议:能不能想办法把教学情境贯穿于整节课,能不能让学生的活动再多一些,能不能让小组讨论不流于形式,能不能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等等。
这些建议让我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到底应该怎样上?这些困惑使我再次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将学习作为自己提高教学能力的一种最基本的需求,应该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于是,我开始关注有关教学理论的书籍及教学杂志,特别是读一些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文章,《走进新课程》、《数学课程标准》、《小学青年教师》……从这些书中我不仅对新改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了解到了教育教学的最新动向。
在校本教研的沃土中茁壮成长
教 科 研 的生 命 力来 自实 践 , 但 要驾驭实践, 很 大 程 度
“ 会 当凌 绝 顶 , 一览 众 山小 ” 的豪 迈 。
Pn ma r y Sc h o o l Tea c h i n g Res ea r c h
在 校 本 教 研 的 沃 土 中 茁 壮 成 长
江 西 贵 溪 市 实 验 中学 王 成 蓉 校 本 教 研 是 以解 决 学 校 、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 、 学 生 发 践 一 总 结 提炼 一 反 思 再实 践 的 艰 辛 而充 满 收 获 的过 程 , 在 这个 过程 中我 日渐 成 熟 。在 开放 日公 开 课 《 平移与旋转》 的教 学 中 , 我 在 数学 组 老 师 的建 议 下 一 改 以往 的 灌 输式 教 学方式, 注重采用多种活动来进行有效性教学 , 大 大 激发 了学 生学 习 的兴 趣 , 让 学 生 真 正 参 与 到 学 习 中来 , 把学 习 的 主动 权 还 给学 生 。学 生在 课 堂 上 也表 现 得 非 常 活跃 , 能
在教学“ 轴对称 图形” 时, 为 课前 准备的学具 ( 长方形 、 平 行
四边 形 、 梯 形 等 基 本 的平 面 图 形 ) , 我 组 织 学 生 以小 组 合 作的方式 , 通过 动手操作 , 找 出其 中 的 轴 对 称 图 形 , 并 画 出该 图 形 的对 称 轴 。这 样 学 生 通 过 折 一 折 、 比一比、 画 一 画, 很轻 松地 判 断 出 哪些 是 轴 对 称 图形 . 并 画 出 相 应 的 对 称 轴 。 在 判 断 平 行 四 边 形 是 否 是 轴 对 称 图形 时 , 学生出 现 了争议 , 我 再 次 要 求 学 生 借 助 手 中 的 平 行 四边 形 折 一 折 。第二次操 作之后 , 一 个学生 提出: “ 无 论 怎 样 把 这 种
不同层次教师,如何在校本教研中成长
不同层次教师,如何在校本教研中成长校本教研顾名思义就是以学校为根本、本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全体教师的交流分享中解决问题,能够把形成的结论运用于教学实际中。
一个教研组内的教师,年龄、教学经历各不相同,如何通过校本教研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教研组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今天下午,我校高数组围绕“概念课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究”这一教研主题,以“生活中的比”这一节课为载体,学习“比”概念,开展了以课例研讨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研活动。
通过观摩高数组的现场校本教研活动,发现,不同层次的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交流重点不同,但都经历了一次学习成长的过程。
校本教研要想有效开展,必须要求一个明确的主题,正如高数组,在学校大主题的前提下,根据本组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需求,制定了教研组主题。
为了把教研主题有效实施,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都有明晰的教研主题。
本次教研主题是研究“概念的引入、建立、理解和应用”,呈现的课例也是围绕这一主题。
这也是全组教师都要明确的内容。
高数组的校本教研活动过程也为我们展示了团队的合作与组织的有效性;不同层次的教师担任不同的角色。
首先,选择授课的韩老师,是一位有一定的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多次参加校级、区级公开课比赛,能够完成本次校本教研的课例展示任务;其次,组内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观课的角度和发言的重点。
比如,两位刚入职新教师,由于缺乏实际课堂教学经验,以学习为主,在教研活动中从自己记录各环节分配时间方面来观课,重在学习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安排。
其余几位,有了多年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是教研组的中坚力量,则是从更为专业的角度来观察课堂,在教研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课见解,对他人的困惑,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出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建议。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传帮带的作用。
带着问题参加校本教研,带着自己的观点参与校本教研,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解决教学中问题的功能。
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校本教研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一种方法,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合作和精神交流,通过“对话文化”达到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和专业水平提高的目的。
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对校本教研,教师有必要在理论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一、校本教研与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其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为重要的是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
学科课程校本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将成为课程目标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因此,开发利用好具有区域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对提高师生信息素养颇具现实意义。
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之中,把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融入到课堂,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要求教师根据自身与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好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所提供的资源,分析课程标准与内容,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精髓,并创造性地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
二、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1. 校本教研是一种“唤醒”。
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给教师一些现成的研究方法,而是要把教师的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教师的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中“唤醒”。
教学研究绝非仅仅是教育研究机构的事情,它的主体应是教师,教师是教学的创造者和实践者。
因此,校本教研就是要“唤醒”教师沉睡的研究意识,增强其自我意识,使教师获得一种生命的升华。
2. 校本教研是一种体验。
校本教研从根本上讲是教师主体生命的投入,是教师生命的展开过程。
教师不是站在对象(学生、教材、课程、环境)的旁边作为一名旁观者,而是进入过程当中,在互动中,不断反馈、调节、体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领悟教学的艺术,体味教学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
它是一种非线性的研究,是对自己教学和生命全过程的体验,是对自己工作和生命价值的批判性反思。
3. 校本教研是一种“视界融合”。
学校的教学活动总是受到两个视界的限制:一是“文本”的视界,如课程、教材;一是学生的视界,如学生的现实经验等。
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成长
健康 发展 。
1 . 理论学习制度。 校本教研是“ 一种强调理 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不掌握理论就不能深 ,
维普资讯
人地 进行 校 本教研 ,也不是 真正 意义 上 的校 本
革 和创 新 。
教研 。 理论学习制度要 以个体学习为基础 , 以组 织学习( 群体学 习) 为情境 , 以学 习型组织 为平 台。学 习 内容 应 紧密结 合教 育实 践 和校本 教研
实 际 , 调认 真学 习科学 发 展观 、 强 课改 文件 和兄 弟学 校 的先进 经验 等 ,从而 激发 教师 内在 的研 究激 情 , 校 本教研 由一 种 被动 的 、 奈 的行 为 使 无
变 为一种 主动 的 、 内需 的行 为 。
6评 价奖 励 制度 。任何 考 核 评价 都 具有 激 . 励 和导 向作 用 。 在校 本教 研 实施过 程 中 , 价是 评
结果 进行 自我 审视 和分析 的过 程 。 自我反 思是 校本 教研 的基 础和前 提 ,同时 也是 教师 专业 发
业人员是科研的先行者 ,在信息和资源方面具 有优势 ,可以为校本教研提供专业引领和学术 支持。 离开 了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和学术支持 ,
校本教研只能在低层次上徘徊 、 低水平上重复 , 很难得到理论的提升 , 迈不开实质性 的步伐。 专 业 引领 的形 式 主 要有 : 理论 学 习 、 术 报告 、 学的教研 ,是 将教 学研 究 的重心 下
移到学校 ,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 通过解决教育教 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 质量 的实 践性研 究 活动 。校本 教研是 教 师教学
方式 、 研究 方式 、 习方式 和历练 方式 的一 场深 学
例” 为载体的专业 引领 , 对教师的帮助最大。 二 、 建校 本教 研 的七 项 制度 构 要想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 展的永恒动力 , 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 , 它是保证 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的最有力 的内在机 制。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长 效机制 , 不能临时突击 , 做表面文章 ; 只有建立 种有效 的制度和机制 , 才能使校本教研持续 、
立足校本教研赋能教师成长
第五章节
教研员如何帮助教师成长
-孜孜不倦求学路 笃行致远摆渡人-
教研员如何帮助教师成长
教研员需要改变传统的以督导、检查与评估等为主要职责的行政化角色,积极建构起示范者、启发者与 合作者等专业身份,运用多样化的教师教育专业手段,大力支持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在国内外新形势的双重影响下,我国教育系统内 部涌现出一系列改革动向,包括减轻学生负担、颁布新版 课程标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等。在新的 时代背景与要求下,教研员需要改变传统的以督导、检查 与评估等为主要职责的行政化角色,积极建构起示范者、 启发者与合作者等专业身份,运用多样化的教师教育专业 手段,大力支持教师专业成长。v
此外,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 置教研机构,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在相对统一的教育事业单位内独立设置,构建上下联动、运行高 效的教研工作机制,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相关单位通力 协作的教研工作新格局。
第二章节
教研员的标准
新华社太原11月29日电(记者张磊、王菲菲)在山西省长治市29日举办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发 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教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并提出要 建立教研员定期到中小学任教的制度。
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对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 育决策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研员如何帮助教师成长
第三,以合作研究培育教师循证实践意识能力。
科学性是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等相关学科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界已累积形成了有关 教师工作、学习与发展的大量科学研究证据,为教师专业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学习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知识基础。 循证实践主张采用所在行业领域内的优质研究证据作为主要依据,指导从业人员科学、专业、高效开展工作。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学中校本教研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校本教研既是一种组织文化,又是一种实践形式,能够有效地推动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更多的中小学教师通过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成为名师。
广大中小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作用,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提升自我。
一、校本教研20世纪5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发明了行动研究法,将实验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行动研究法也不断地得到完善和修正,根本目的在于明确教学研究会对实际教育过程产生怎样的效果,从而评价各种影响因素,对实践活动进行改进。
校本课程是行动研究的一种衍生,是行动研究的本土化模式,当前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行动研究形态。
校本教研就是要以学校为基础进行教学研究,要将学校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将一线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针对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来进行实践性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丰富理论、探索规律,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的特点在于其核心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以教师群体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阵地。
二、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中,由于行业和工作的分化,每一个行业都具有特殊的规范、态度、技能和知识,我们称其为专业,例如教师、律师、医师等。
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五个具体的阶段:第一阶段,教师获得机会,能够参与专业成长活动;第二阶段,教师积极参与了专业成长活动;第三阶段,教师在专业成长活动中获益;第四阶段,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第五阶段,教师利用反思的成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的专业成长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从而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用于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是一项专业化的职业,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实现专业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成长
展校本教研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校本教研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具有灵活性、参与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促进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提高专业化水平的一项创造性的教研活动。
在校本教研中,我们的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互动者和分享者的角色,教研组长是设计者、组织者,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者,而有效的校本教研的开展能最直接地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将新理念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
但在我们的教研活动中,我发现,我园的教师明显存在着二段体现象。
青年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不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
一部分骨干教师思维活跃,但往往是单一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互动性不够,不会倾听,不善于帮助组员梳理问题、归纳策略、提升经验。
导致了幼儿园教研效果不明显,因此,如何借助校本教研这一平台来帮助教师在看、听、学、记、说中,能大胆参与、有效互动,促进教师全体作
用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能力。
即教师学会寻找问题,提出质疑,在教研活动中介入积极有效的互动对话。
而教研组长则要学会梳理问题、归纳、提升,引领组员交流共享。
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能主动地介入教研,同时也能反映我们的教师对教研的真实方法和需求,让教师了解自己参与教研活动的现状和可发展的空间,以期给我们的教师一个更适宜有效的教研活动。
一、问卷调查:校本研究是以校为本的研究,主体是教师,研究对象是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
对于我们的教师而言,如何让他们真正直接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去,解决实际的教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呢?在开学初我们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了问卷调查。
问题A:“我们的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B:“你认为一个好的教研活动应该是怎样的?”
实效(一):主动介入问题。
l
目的:
1、能真实了解本园教师对参与教研应具备哪些要素理解的程度。
2、帮助全体教师反思自身及他人的行为。
实效(二):寻找不足、确立主题。
教师:寻找问题,提出质疑(在教研活动中形成积极有效的互动对话)教研组长:梳理、归纳、提升(引领组员交流共享)l 问卷汇总:
A“你认为一个好的教研活动应该是怎样的?” 1)、能帮助我们教师解决最困惑、最需要的问题。
2)、教研活动应该是我们平等对话的,参与者都能积极互动的。
3)、能在教研活动中得到一些经验和有价值的信息。
4)、教研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
5)、要有一个好的组织者,能引领、推动,并让组员获得提高的。
B“我们的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1)、活动中教师对话不够,偏重于亮自己的观点,不会质疑。
2)、组织者不能给予组员更多的提示帮助及提升经验。
3)、形式比较单一。
从以上的问卷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