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工艺学 作业题参考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e9f2adaf45b307e971970b.png)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第一部分习题第一章现代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一、判断题1.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刚性自动化阶段。
2.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3.产品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
4.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安装内,工件连同夹具在机床上所占有的相对位置。
5.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6. 在切削加工时,如果同时用几把刀具加工零件的几个表面,则这种工步称作复合工步。
7.成形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8.加工的经济精度指以最有利的时间消耗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9.生产纲领就是生产计划。
10. 大量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
11.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
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改变零件形状及尺寸。
13. 运用多工位夹具,可减少工件安装次数,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率。
14. 调整法就是不断调整刀具的位置。
15. 主动测量法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
16. 成形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
17. 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
二、选择题1.《汽车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汽车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 质量,生产力,经济性B. 产量,生产率,经济性C. 质量,生产率,经济性D. 质量,生产率,经济精度2.工艺过程是()A. 在生产过程前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B. 在生产过程后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C. 在生产过程中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D. 在任何时候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3.工艺规程是()A. 文件形式的工艺路线。
B. 各种工艺的规划。
C. 工艺的规范化程度。
D. 工艺路线的一部分。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工艺过程()A. 工序B. 工程C. 工位D. 工步5. 在某机床上加工某零件时,先加工零件的一端,然后调头再夹紧零件加工另一端,这应该是 ( ) 个工序 ( ) 次安装。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7c0c9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0.png)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第三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现代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一、判断题答案1. 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刚性自动化阶段。
错误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柔性自动化阶段)。
2. 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正确3. 产品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
错误(零件)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
4. 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安装内,工件连同夹具在机床上所占有的相对位置。
正确5. 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错误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单元)。
6. 在切削加工时,如果同时用几把刀具加工零件的几个表面,则这种工步称作复合工步。
正确7. 成形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错误(轨迹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8. 加工的经济精度指以最有利的时间消耗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正确9. 生产纲领就是生产计划。
正确10. 大量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
错误大量生产中(使用流水线作业,自动化程度较高,工人只需熟悉某一岗位的操作)。
11.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
错误一道工序(可有一次或几次安装)。
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改变零件形状及尺寸。
正确13. 运用多工位夹具,可减少工件安装次数,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率。
正确14. 调整法就是不断调整刀具的位置。
错误调整法(是保持到刀具与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不变)。
15. 主动测量法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
正确16. 成形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
错误(展成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
17. 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
错误在生产加工中,(达到经济精度)即可。
二、选择题答案1.《汽车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汽车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 c )a. 质量,生产力,经济性 b. 产量,生产率,经济性c. 质量,生产率,经济性d. 质量,生产率,经济精度2.工艺过程是()(c )a. 在生产过程前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汽车制造工艺学 作业题参考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 作业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e96c740b4e767f5bcfce02.png)
.作业题参考答案汽车制造工艺学工件的装夹和机床夹具第二章四、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题、所示。
如果采用图b3、如图2-78a所示的圆柱体上钻轴向孔,加工要求如图a°,试分析计算三种定位方案加工要0=9所示三种定位方案,V型块夹角αc、d图 2-78a求的定位误差。
(图形见课本 66面)c、da、b、轴线与(?8)解:该工件的加工要求为所钻孔孔,?0.02工件外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21.30的尺寸公差为深的定位基三种定位方案中。
孔深度30而工序基准为工准都是工件的底断面,故存在基准不重合定位误差件上端面。
) 为定值因A=L-D (D所以△d(30)=Lmax-Lmin=TL=T70=0.024(mm)2-78图a图17/ 1.孔同轴度的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都是工件外圆柱面的轴8b方案中?(2)使定位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产生位置因工件外圆柱面存在制造误差,线。
)式5公根据P41序号准化。
即存在基定位误差(变图bTdTd ) △d (A)=Td (或如右图所示△d(A)=O1O2=Td a sin2a sin20250.025.0)(?mm0?.0177△d=a2sin217/ 2.孔同轴度的工序基准为工件外圆柱面轴线,而定位基准为方案中?8(3) c差位误准不重合定故工件左母线。
存在基c图025.d min Td0d max)=0.0125=(mm △d(A)=O1O2==?2222孔同轴度的工?8 方案中由于采用的是双移动V形块定性抓紧机构(4) d mm)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且不存在基准位移定位误差,故△d=0(17/ 3.的证明序号5P420 +a Td=a-b工件直+T–dOM ddd = OM=右图中 OL= OE= ON=aa222sinsin22d(1)A=D-ON=D-a sin2Td所以△d (A)=Amax-Amin=a sin21d ddd=D-((2)B=A+OE=A+=(D-)+)1?aa222sinsin2211Td min d max?d=(( 所以△d(B)=Bmax-Bmin=)?1)1?aa22sinsin221d dd+1)-D((3)C=OL-A=-(D-)=aa22sinsin2211Td min d max d?+1)+1)= d(C)=Cmax-Cmin=所以△((aa22sinsin2217/ 4.30所示阶梯轴(双点划线表示)上铣削一平面,其工序尺寸为、在图2-761-0.28定位方案,试计算,如果不考虑阶梯轴两外圆柱同轴度公差时的amm,有图)a 页2-76图65定位误差。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637f8f376baf1ffd4fad62.png)
第一章作业答案1、解释名词术语工艺过程、工序、工步、试切法、静调整法、加工经济精度答: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机械设备)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划分工序的依据是加工是否连续完成和工作地是否改变。
工步:在一次安装或工位中,加工表面、加工工具和切削用量中的转速及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工步。
静调整法:先调整好刀具和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工件被加工尺寸的方法。
比试切法生产率高,而且加工尺寸的稳定性也好,适合于成批大量生产。
加工经济精度: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种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称为加工经济精度。
2、汽车零件切削加工时,零件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有几种?答:有四种:(1)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到被加工尺寸达到要求为止的加工方法。
常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静调整法:先调整好刀具和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工件被加工尺寸的方法。
比试切法生产率高,而且加工尺寸的稳定性也好,适合于成批大量生产。
(3)定尺寸刀具法:是利用刀具的相应尺寸来保证加工尺寸的。
如用钻头、铰刀直接保证被加工孔的尺寸。
(4)主动和自动测量法:是在一些精密机床上加工工件尺寸的同时,利用检测装置测量和控制被加工表面尺寸的一种方法。
3、汽车零件加工时,零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几种?答:有三种:(1)轨迹法:是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所需要的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2)成形法:是使用成形刀具加工,获得工件表面的方法。
(3)展成法:在加工时刀具和工件做展成运动,刀刃包络出被加工表面的形状,称为展成法、范成法或滚切法。
8、在大批大量和单件小批生产时,汽车零件尺寸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获得?答:大批大量生产中,汽车零件尺寸多采用静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和主动及自动测量法来保证;单件小批生产中多采用试切法和定尺寸刀具法来保证尺寸精度。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16255a376baf1ffd4fad38.png)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第一部分习题第一章现代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一、判断题1.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刚性自动化阶段。
2.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3.产品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
4.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安装内,工件连同夹具在机床上所占有的相对位置。
5.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6. 在切削加工时,如果同时用几把刀具加工零件的几个表面,则这种工步称作复合工步。
7.成形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8.加工的经济精度指以最有利的时间消耗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9.生产纲领就是生产计划。
10. 大量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
11.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
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改变零件形状及尺寸。
13. 运用多工位夹具,可减少工件安装次数,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率。
14. 调整法就是不断调整刀具的位置。
15. 主动测量法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
16. 成形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
17. 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
二、选择题1.《汽车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汽车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 质量,生产力,经济性B. 产量,生产率,经济性C. 质量,生产率,经济性D. 质量,生产率,经济精度2.工艺过程是()A. 在生产过程前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B. 在生产过程后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C. 在生产过程中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D. 在任何时候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3.工艺规程是()A. 文件形式的工艺路线。
B. 各种工艺的规划。
C. 工艺的规范化程度。
D. 工艺路线的一部分。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工艺过程()A. 工序B. 工程C. 工位D. 工步5. 在某机床上加工某零件时,先加工零件的一端,然后调头再夹紧零件加工另一端,这应该是( ) 个工序( ) 次安装。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fe8d49336c1eb91a375d9d.png)
第一章作业答案1、解释名词术语工艺过程、工序、工步、试切法、静调整法、加工经济精度答: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机械设备)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划分工序的依据是加工是否连续完成和工作地是否改变。
工步:在一次安装或工位中,加工表面、加工工具和切削用量中的转速及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工步。
静调整法:先调整好刀具和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工件被加工尺寸的方法。
比试切法生产率高,而且加工尺寸的稳定性也好,适合于成批大量生产。
加工经济精度: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种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称为加工经济精度。
2、汽车零件切削加工时,零件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有几种?答:有四种:(1)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到被加工尺寸达到要求为止的加工方法。
常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静调整法:先调整好刀具和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工件被加工尺寸的方法。
比试切法生产率高,而且加工尺寸的稳定性也好,适合于成批大量生产。
(3)定尺寸刀具法:是利用刀具的相应尺寸来保证加工尺寸的。
如用钻头、铰刀直接保证被加工孔的尺寸。
(4)主动和自动测量法:是在一些精密机床上加工工件尺寸的同时,利用检测装置测量和控制被加工表面尺寸的一种方法。
3、汽车零件加工时,零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几种?答:有三种:(1)轨迹法:是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所需要的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2)成形法:是使用成形刀具加工,获得工件表面的方法。
(3)展成法:在加工时刀具和工件做展成运动,刀刃包络出被加工表面的形状,称为展成法、范成法或滚切法。
8、在大批大量和单件小批生产时,汽车零件尺寸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获得?答:大批大量生产中,汽车零件尺寸多采用静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和主动及自动测量法来保证;单件小批生产中多采用试切法和定尺寸刀具法来保证尺寸精度。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1ed61e31b765ce05081473.png)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目录 1第一部分习题 6第一章现代汽车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 6一、判断题6二、选择题7三、问答题9第二章夹具设计基础 9一、判断题 9二、选择题 10三、问答题 13四、分析、计算题 141. 自由度分析 142. 定位误差计算 223. 夹紧力装置及夹紧力计算32第三章机械加工精度 34一、判断题 34第 2 页共 109 页二、选择题 35三、问答题 38四、分析、计算题 381. 影响加工精度因素及其分析 382. 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 43第四章尺寸链 45一、判断题 45二、选择题 47三、问答题 49四、分析、计算题 501. 工艺过程尺寸链 502. 装配尺寸链58第五章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60一、判断题 60二、选择题 61三、问答题 62四、分析、计算题 63第六章汽车制造中的特种加工技术 64一、判断题 64二、选择题 66三、问答题 68第 3 页共 109 页第七章汽车制造系统自动化 69一、判断题 69二、选择题 70三、问答题 72第二部分习题演练 74第三部分习题答案 75第一章现代汽车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 75一、判断题答案 75二、选择题答案 76三、问答题答案78第二章夹具设计基础80一、判断题答案 80二、选择题答案 82三、问答题答案 84四、分析、计算题答案 871. 自由度分析答案 872. 定位误差计算答案 953. 夹紧力装置及夹紧力计算答案 99第三章机械加工精度 100一、判断题答案 100二、选择题答案 102第 4 页共 109 页三、问答题答案 104四、分析、计算题答案 1071. 影响加工精度因素及其分析答案1072. 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答案 111第四章尺寸链 112一、判断题答案112二、选择题答案114三、问答题答案116四、分析、计算题答案 1191. 工艺过程尺寸链答案 1192. 装配尺寸链答案 121第五章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121一、判断题答案 121二、选择题答案 122三、问答题答案 124四、分析、计算题答案 127第六章汽车制造中的特种加工技术 129一、判断题答案 129二、选择题答案 130第 5 页共 109 页三、问答题答案 133第七章汽车制造系统自动化 137一、判断题答案137二、选择题答案139三、问答题答案 141第一部分习题第一章现代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一、判断题1(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刚性自动化阶段。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d6947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4.png)
第三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现代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一、判断题答案1.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刚性自动化阶段;错误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柔性自动化阶段;2.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正确3.产品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错误零件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4.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安装内,工件连同夹具在机床上所占有的相对位置;正确5.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错误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单元;6.在切削加工时,如果同时用几把刀具加工零件的几个表面,则这种工步称作复合工步;正确7.成形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错误轨迹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8.加工的经济精度指以最有利的时间消耗能达到的加工精度;正确9.生产纲领就是生产计划;正确10.大量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错误大量生产中使用流水线作业,自动化程度较高,工人只需熟悉某一岗位的操作;11.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错误一道工序可有一次或几次安装;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改变零件形状及尺寸;正确13.运用多工位夹具,可减少工件安装次数,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率;正确14.调整法就是不断调整刀具的位置;错误调整法是保持到刀具与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不变;15.主动测量法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正确16.成形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错误展成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17.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错误在生产加工中,达到经济精度即可;二、选择题答案1.汽车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汽车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ca.质量,生产力,经济性b.产量,生产率,经济性c.质量,生产率,经济性d.质量,生产率,经济精度2.工艺过程是ca.在生产过程前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b.在生产过程后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c.在生产过程中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d.在任何时候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3.工艺规程是aa.文件形式的工艺路线;b.各种工艺的规划;c.工艺的规范化程度;d.工艺路线的一部分;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工艺过程ba.工序b.工程c.工位d.工步5.在某机床上加工某零件时,先加工零件的一端,然后调头再夹紧零件加工另一端,这该是个工序次安装; ba.一一b.一两c两一d.两两6.以下哪种加工法适用于产量较大的场合aa.试切法b.调整法c.定尺寸刀具法d.主动测量法7.生产类型有以下几种da.少量生产,单件生产,成批生产b.大量生产,多件生产,成批生产c.少量生产,单件生产,成批生产d.大量生产,单件生产,成批生产8.获得尺寸方法有哪四种:ca.试切法调剂法定尺寸刀具法主动测量法b.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主动测量法c.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轨迹法d.成形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主动测量法9.关于试切法论述正确的是:ba.生产率较高适用于产量较小的场合b.生产率较低适用于产量较小的场合c.生产率较低适用于产量较大的场合d.生产率较高适用于产量较大的场合10.关于试切法论述正确的是:da.生产率较高适用于产量较小的场合b.生产率较低适用于产量较小的场合c.生产率较低适用于产量较大的场合d.生产率较高适用于产量较大的场合11.轨迹法中的轨迹指:aa.刀具运动轨迹b.工件运动轨迹c.机床运动轨迹d.轨道运动轨迹12.工步的三要素是:aa.加工表面加工工具切削用量b.加工表面加工工具切削进给量c.加工表面加工机床切削用量d.加工精度加工工具切削用量13.公差等级愈,表面粗糙度愈;aa.高小b.高大c.低小d.低大14.一般使用流水线生产的是da.特别生产b.单件生产c.成批生产d.大量生产三、问答题答案1.什么是工艺过程根据内容的不同工艺过程有分哪几类答:在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根据涉及内容的不同,工艺过程又可细分为毛坯制造工艺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热处理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2.什么是调整法,它的特点是什么答:调整法是在加工一批工件之前,先调整好刀具与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加工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从而保证获得规定尺寸;调整法加工的特点是生产率高,尺寸稳定性好,对工人技术要求较低,适用于批量生产;3.什么是经济精度答:所谓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的机床、刀具、工人等工作条件下,以最有利的时间消耗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4.什么是生产纲领答:在一定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的产量称为生产纲领;5.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按制造的自动化程度分几个阶段答: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按制造的自动化程度主要分为四个阶段:1刚性制造自动化2柔性制造自动化3集成制造自动化4智能制造自动化6.智能制造自动化的趋势;答:智能制造自动化的趋势包括:制造智能化、制造敏捷化、制造虚拟化、制造网络化、制造全球化和制造绿色化;7.工艺过程的组成由哪些答:工艺过程的组成部分:1工序;2工步;3走刀;4安装;5工位;8.工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那几种简述其工作原理;答:工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三种: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轨迹法: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所需工件的形状;成形法:利用与工件形状相匹配的成形刀具将工件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展成法:利用刀刃在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包络线加工出工件的所需形状;第二章夹具设计基础一、判断题答案1.设计基准一定是实际存在的;错误设计基准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假象的;2.工序尺寸是有方向性的,即由被加工表面指向工序基准;错误工序尺寸是有方向性的,即由工序基准指向被加工表面;3.同一直线或轴线和表面可以有不同的基准名称;正确4.粗基准一定用于未加工过的表面;正确5.夹具可以专门制造也可以标准化生产;正确6.第一类自由度必须限制,而第二类自由度无关紧要;错误第一类自由度必须限制,而第二类自由度按实际需要来分析;7.只有工件的外表面才能做定位基准;错误工件的内表面也能做定位基准,如:内圆,内锥面等;8.工件在空间定位,凡是不到六点定位,就是欠定位;错误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就是欠定位;9.工件被夹紧而不动了,说明工件已定位;错误工件被夹紧而不动了,不能说明工件已定位,还要看夹具能否占据同一位置;10.一般来说,定位是在夹紧之前实现的;正确11.定位误差由基准位置误差引起;错误定位误差由基准位置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引起;12.定位点超过六个就是过定位;正确13.过定位有时是允许存在的;正确14.不完全定位是不允许存在的;错误根据加工要求,只需部分定位,则不完全定位是允许存在的;15.辅助支承与定位支承同时参与对工件的支承;错误辅助支承在定位支承后参与对工件的支承;16.辅助支承在每次卸下工件后,必须松开,装上工件后再调整和锁紧;正确17.自位支承是随工件定位基准面位置的变化相适应;正确18.自位支承可以起到两到三个定位支承点的作用;错误自位支承可以起到一个定位支承点的作用;19.一般用试切法可以消除定位误差;正确20.夹紧装置是用来帮助工件定位的;正确21.夹紧力的三要素是:作用,方向和大小;正确22.精基准是用已加工过的高精度表面作定位基准;错误、精基准是用已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二、选择题答案1.以下哪项不属于工艺基准ca.工序基准b.定位基准c.设计基准d.装配基准2.选择定位粗基准的基本要求是:使各加工表面都具有一定的和比较均匀的;保证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具有正确的精度;ba.加工余量加工b.加工余量位置c.加工误差加工d.加工误差位置3.夹具不能起到的作用aa.减少工序b.保证加工精度c.提高生产率d.减轻工人劳动强度4.以下哪个定位工件能限制4个自由度da.支承钉b.支承板c.浮动短V形块d.长V形块5.工件的定位就是使ba.不同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同一位置;b.同一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同一位置;c.不同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不同位置;d.同一批工件逐次放入到夹具中,都能占据不同位置;6.六点定位原理ca.即可把工件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分析,又可针对工件上某一具体表面;b.不能把工件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分析,也不能针对工件上某一具体表面;c.可以把工件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分析,但不能针对工件上某一具体表面;d.不能对工件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分析,可以针对工件上某一具体表面;7.工件定位结束后da.可以开始加工,无需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与计算;b.一般可以开始加工,有时需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与计算;c.一般需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与计算,有时可以马上进行加工;d.必需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与计算;8.计算定位误差就是计算沿加工方向上的变动量;aa.设计基准最大位置b.工艺基准最小位置c.工艺基准实际位置d.设计基准最小位置9.以下哪句话是正确的da.定位支承点超过六个就会出现过定位,不超过六个就不会出现过定位;b.没有完全定位,就不会出现过定位;c.有六个定位支承点就是完全定位;d.定位支承点不超过六个,也会出现过定位;10.以下对定位的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ca.有些工序中,不要求工件完全定位,但为安全起见,必须进行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和过定位均不许存在;c.在定位基准精度和定位件精度都很高的情况下,过定位是可以存在的;d.过定位一定引起定位点不稳定,增加同批工件在夹具中的不稳定性;11.过定位不可能产生以下后果:aa.工件松动,影响正常加工;b.定位点不稳定,增加了同批工件在夹具位置中的不同一性;c.增加了工件和夹具的夹紧变形;d.工件不能顺利与定位件配合;12.关于辅助支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辅助支承用作定位支承点;b.辅助支承用来提高支承零件刚度;c.辅助支承用来消除自由度;d.辅助支承可有可无;13.关于自位支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自位支承试活动的;b.自位支承是固定的;c.自位支承起一个定位支承点的作用;d.自位支承可与工件多点支承;14.夹紧装置不必满足下列哪一点:ca.良好的自锁性能b.不破坏工件的定位c.尽量使用新技术d.尽量结构简单15.关于夹紧机构的论述正确的是:ca.实际生产中,一般用手动斜契夹紧机构;b.常用的偏心夹紧机构是曲线偏心夹紧机构;c.螺旋夹紧机构运用非常广泛;d.偏心夹紧机构可用于尺寸公差过大的场合;16.夹具的组成中是夹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aa.定位元件和夹紧元件b.定位元件和引导元件c.定位元件和夹具体d.引导元件和夹具体三、问答题答案1.什么是零件要素什么是基准答:任何零件都是由一些点、线、面构成的,在零件上反映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被称为要素;基准,就是零件上用来确定其它要素位置时所依据的那些要素;2.简述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答:机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可归纳如下:1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2易于保证加工精度,加工精度稳定;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4降低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减轻劳动强度;3.定位误差的定义和组成;答:定位误差是由于定位所引起的、工件的工序基准沿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偏移量;定位误差的组成:1基准不重合误差;2基准位移误差;4.什么是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的组成由哪些答: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工件夹紧,以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切削力、惯性力及重力等外力的作用而发生移动,从而破坏定位的正确位置;夹紧装置一般可分为二个部分:动力装置和夹紧机构;5.通常情况下,对夹紧装置有哪些要求答:通常情况下,对夹紧装置有以下要求:1夹得稳;在夹紧过程中不破坏工件在定位时所确定的正确位置;2夹得好;夹紧应可靠和适当;既要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产生移动或振动,又要不使工件产生变形和表面损伤;3夹得快;夹紧机构应操作安全、迅速、方便、省力,自动化程度应与工件的生产纲领相适应;6.工艺基准的分类由哪些答:工艺基准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7.什么是定位答:为了在工件上加工出符合规定技术要求的表面,在机械加工前,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据某一正确的位置,通常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工件的“定位”;8.工件的安装方式由哪些答:在各种不同的机床上加工零件时,可以有不同的安装方式,总的归纳为三种方式:1直接找正安装;2划线找正安装;3采用夹具安装;9.用于平面定位的定位元件主要有哪些答:用于平面定位的定位元件主要有:1支承钉;2支承板;3可调支承;4自位支承;5辅助支承;10.简述定位误差的定义;答:定位误差是由于定位所引起的、工件的工序基准沿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偏移量;11.对定误差的含义;答:对定误差是指由夹具定位元件与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基准关系间的误差、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基准与机床关系间的误差及刀具与夹具定位元件关系间的误差所引起的加工误差;12.什么是夹紧力三要素答:夹紧力的作用点、夹紧力的方向和夹紧力的大小是夹紧力三要素;四、分析、计算题答案1.自由度分析答案1.解:汽车制造工艺学试题库一、简答题1.精基准有哪些选择原则答案1基准重合原则应选用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2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选用一组统一的定位基准来加工其他各表面;3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应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4互为基准原则对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表面,可以采用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5可靠、方便原则应选定位可靠、装夹方便的表面做基准;2.加工阶段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1)粗加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切除大部分加工余量,应着重考虑如何获得高的生产率;2)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次要表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好准备;3)精加工阶段——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4)光整加工阶段—对于质量要求很高的表面,需进行光整加工,主要用以进一步提高尺寸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值;3.简述尺寸链中增环、减环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定义,另一是顺着尺寸链的一个方向,向着尺寸线的终端画箭头,则与封闭环同向的组成环为减环,反之则为增环;4.简述制定工艺规程的步骤1分析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2确定毛坯3拟定工艺路线4确定各工序尺寸及公差5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刀夹量具和辅助工具6确定切削用量和工艺定额7确定各重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8填写工艺文件;5.浅谈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和便于热处理工序的安排等原因,工件的加工余量往往不是一次切除,而是分阶段逐步切除的;6.减小受迫振动的措施答案受迫振动是由周期性变化的激振力所引起的,其振动频率等于激振力的频率或为激振力频率的倍数,可根据振动频率找出振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消除;主要途径包括:1减少激振力2调整振源频率3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和阻尼4采取隔振措施5采用减振装置7.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答案1基面先行原则2先粗后精原则3先主后次原则4先面后孔原则8.什么是表面强化工艺,常用方法有哪些答案表面强化处理是通过冷压使表面层发生冷态塑性变形,提高硬度,并产生残余压应力的加工方法,常见的表面强化方法有:喷丸强化,滚压加工,液体磨料强化;9.单件工时定额的含义及组成答:单件工时在一定的生产规模,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的条件下,为完成某一工件的某一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其组成可表示为:t 休服辅基单+++=t t t t10.表面质量的含义答:任何机械加工方法所获得的加工表面,都不可能是完全理想的表面,总存在一定的几何形状误差,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也会发生变化;包括:1表面粗糙度及波度—其中较小的是粗糙度,较大的是波度;它们影响零件的平稳性和耐磨性;2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机械加工时,由于切削力、切削热的作用,使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发生变化,包括表面层的冷作硬化、表面层的残余应力和表面层金相组织的变化三个方面;11.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答案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以最低的成本,按照计划规定的速度,可靠地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12.精密车削的必要条件答:精密车削的必备条件包括:1精密车床—要求车床实现精密的回转运动和精密的直线运动;2车刀—车刀对加工表面的粗糙度起决定性作用;3加工环境—包括消除振动干扰及保持稳定的环境温度;13.振动对机械加工过程的危害答案当切削振动发生时工件表面质量严重恶化,粗糙度增大,产生明显的表面振痕,这时不得不降低切削用量,使生产率的提高受到限制,振动严重时,会产生崩刃现象,使加工过程无法进行下去,此外,振动将加速刀具和机床的磨损,从而缩短刀具和机床的使用寿命,振动噪音也危害工人的健康;14.根据你对分组选择装配法的理解,试述分组选择装配法的原理;当封闭环的精度很高,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使加工困难,这时可以采取扩大封闭环的公差,而各组成环按经济精度加工,再进行分组装配;也叫分组互换法15.试述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对耐磨性;耐疲劳性;抗腐蚀性;零件配合质量有影响16. 某一轴类零件在车床上的装夹如图1a 所示;图中:前顶尖为固定顶尖,后顶尖为活动顶尖;问:零件加工后出现如图1b 所示的形状误差,试分析造成该形状误差的可能原因是什么17.答:工件短而粗,刚性好,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不易变形,而前后顶尖有一定刚性,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相对位移,故刀具位于两头位移较大,零件加工后就出现如图1b 所示的形状误差18. 简述六点定位原则以及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和欠定位的概念;采用六个定位支承点合理布置;使工件有关定位基面与其相接触,每一个定位支承点限制了工件的一个自由度,便可将工件六个自由度完全限制,使工件在空间的位置被唯一地确定;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件的六点定位原则; 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六个自由度都应限制加工时,这种六个自由度都被限制的定位方式称为完全定位; 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的定位方法称为不完全定位;如工件在某工序加工时,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而未被限制的定位方法称为欠定位;欠定位在零件加工中是不允许出现的;19. 何谓机床主轴回转误差可将其分解为哪几种基本形式机床主轴回转误差指的是主轴的实际回转轴心线相对于理想轴心线位置的最大偏移量;机床主轴回转轴线的误差运动可分解为:1径向跳动:就是实际主轴回转轴心线平行地离开理想回转轴线某一个距离;2角向摆动:实际主轴回转轴心线与理想回转轴线构成一个角度;3轴向窜动:实际的主轴回转轴心线沿理想回转轴线前后窜动;20. 影响工艺系统刚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又是如何影响工艺系统刚度的5分1连接表面的接触变形;各连接表面的实际接触面要比名义上的接触面小,在名义压力作用下,接触面就要发生接触变形;在接触变形中,既有弹性变形,又有一小部分塑性变形;接触变形影响了系统的刚度;1分2零件的摩擦;在加载时,摩擦阻止变形的增加;在卸载时,摩擦阻阻止变形的恢复;1分3连接件的预紧力;在工艺系统中对连接件适当施加预紧力,可提高连接件的接触刚度;1分4配合间隙;连接件的配合间隙会使工艺系统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1分5零件的刚度;工艺系统中零件的刚度大,变形小,则系统的刚度也大,变形也小;1分21. 夹紧力的选择原则:1作用点应落在支承元件上、工件刚性好的部位上、靠近加工面;2方向应垂直定位面、利于减少夹紧力;3大小保证工件、夹具不变形,工件应牢固可靠22. 何谓工序,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什么5分答案: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内容;2分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或设备是否变动和完成的那部分工艺内容是否连续;3分23.夹紧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对夹紧装置有哪些要求10分答案:由动力装置和夹紧部分组成;5分对其要求有:1夹紧力大小适当;2工艺性好;3使用性好;5分24.试分析低碳钢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并提出改善切削加工性的措施;答:⑴低碳钢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分析: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低,但其塑性和韧性大,切削加工时,非常容易出现积屑瘤、鳞刺,严重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3分,且不易断屑3分,故加工性差;改善措施:①对低碳钢进行正火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硬度,降低其塑性;②合理地选用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和切削用量;25.通常钨钴钛类硬质合金刀具材料不能用来切削加工不锈钢工件材料,说明为什么答:由于YT类硬质合金材料中含有钛合金元素,切削温度较高时,容易与工件材料中的钛元素发生亲和现象,造成刀具表面上的钛元素的流失而加剧刀具的磨损,故YT类硬质合金不能用来切削不锈钢材料;26.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安排加工顺序时一般应遵循什么原则答:安排加工顺序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基面先行定位基准面先加工、先粗后精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先主后次先加工工件的主要加工面、后加工次要加工面、先面后孔先加工工件的平面、后加工控系27.当车床主轴采用滑动轴承支撑时,对主轴轴承处轴径的形状精度要求非常高,而对滑动轴承的轴瓦孔的形状精度要求不高,说明为什么答:车削外圆时:由于切削力的方向不变,主轴旋转时,主轴轴颈始终被压向轴瓦孔的某一侧,故主轴轴颈的圆度误差将直接传给被切削的工件;4分而轴瓦孔的圆度误差基本不影响主轴轴线的回转精度;2分故:对车床主轴轴径的形状精度要求非常高,而对滑动轴承的轴瓦孔的形状精度要求不高;28.试述粗基准和精基准的选择原则5分答案:选择粗基准要求:1各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2重要表面余量均匀;3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相互位置精度;3分选择精基准要求:1基准重合;2基准统一;3自为基准;4互为基准;2分29.机械制造中何谓封闭环如何确定加工尺寸链的封闭环5分答案:在加工、检测和装配中,最后得到或间接形成的尺寸称封闭环;3分只有定位基准和加工顺序确定之后才能确定封闭环;2分30.制定工艺规程时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什么情况下可不划分或不严格划分10分答案:划分加工阶段是为了提高加工质量、合理利用机床、安排热处理工序、及早发现毛坯缺陷;每项2分共8分批量不大或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不划分或不严格划分;2分。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d83aa15ef7ba0d4a733b9f.png)
第一章作业答案1、解释名词术语工艺过程、工序、工步、试切法、静调整法、加工经济精度答: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机械设备)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划分工序的依据是加工是否连续完成和工作地是否改变。
工步:在一次安装或工位中,加工表面、加工工具和切削用量中的转速及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工步。
静调整法:先调整好刀具和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工件被加工尺寸的方法。
比试切法生产率高,而且加工尺寸的稳定性也好,适合于成批大量生产。
加工经济精度: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每种加工方法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称为加工经济精度。
2、汽车零件切削加工时,零件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有几种?答:有四种:(1)试切法:通过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到被加工尺寸达到要求为止的加工方法。
常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静调整法:先调整好刀具和工件在机床上的相对位置,并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保证工件被加工尺寸的方法。
比试切法生产率高,而且加工尺寸的稳定性也好,适合于成批大量生产。
(3)定尺寸刀具法:是利用刀具的相应尺寸来保证加工尺寸的。
如用钻头、铰刀直接保证被加工孔的尺寸。
(4)主动和自动测量法:是在一些精密机床上加工工件尺寸的同时,利用检测装置测量和控制被加工表面尺寸的一种方法。
3、汽车零件加工时,零件形状的获得方法有几种?答:有三种:(1)轨迹法:是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所需要的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2)成形法:是使用成形刀具加工,获得工件表面的方法。
(3)展成法:在加工时刀具和工件做展成运动,刀刃包络出被加工表面的形状,称为展成法、范成法或滚切法。
8、在大批大量和单件小批生产时,汽车零件尺寸分别采用什么方法获得?答:大批大量生产中,汽车零件尺寸多采用静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和主动及自动测量法来保证;单件小批生产中多采用试切法和定尺寸刀具法来保证尺寸精度。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66405fad51f01dc281f182.png)
汽车制造工艺习题(1)一.单选题(共10题,20.0分)1大批大量生产中,对于组成环数少装配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常采取()•A、A.完全互换法•B、 B.分组装配法•C、 C.调整法•D、D.大数互换法正确答案:B2用硬质合金刀具高速切削时,一般()•A、A.用低浓度化液•B、 B.用切削液•C、 C.不用切削液•D、D.用少量切削液正确答案:C3加工()材料时,刀具前角加大,材料的塑性变形减小,切削力减小。
•A、A.铝合金•B、 B.脆黄酮•C、C.灰铸铁•D、D.铸铁正确答案:A4钻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A.刀具•B、B.工件•C、C.切屑•D、D.空气介质正确答案:B5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个自由度。
•A、A.5•B、B.4•C、C.3•D、D.2正确答案:D6粗车碳钢工件时,刀具的磨损部位主要发生在:( )•A、A.前刀面•B、B.后刀面•C、C.前、后刀面正确答案:A7定位误差主要发生在按()加工一批工件过程中。
•A、A.试切法•B、B. 调整法•C、 C. 定尺寸刀具法•D、 D. 轨动法正确答案:B8提高低碳钢的硬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常采用()•A、A.退火•B、B.正火•C、C.回火•D、D.淬火正确答案:B9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A、A.定位元件•B、B.对刀—导向元件•C、C.夹紧元件•D、D.连接元件正确答案:A10为消除一般机床主轴箱体铸件的内应力,应采用()•A、A.正火 B. 调质 C. 时效 D. 表面热处理•B、B. 调质•C、 C. 时效•D、 D. 表面热处理正确答案:C二.填空题(共10题,40.0分)1通常,夹具由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等组成。
2在受迫振动中,当外激励频率近似等于系统频率时,会发生共振现象。
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主要有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两种基本形式。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ace59b9ec3d5bbfc0a7403.png)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第一部分习题第一章现代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一、判断题1.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刚性自动化阶段。
2.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3.产品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
4.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安装内,工件连同夹具在机床上所占有的相对位置。
5.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6. 在切削加工时,如果同时用几把刀具加工零件的几个表面,则这种工步称作复合工步。
7.成形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8.加工的经济精度指以最有利的时间消耗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9.生产纲领就是生产计划。
10. 大量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
11.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
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改变零件形状及尺寸。
13. 运用多工位夹具,可减少工件安装次数,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率。
14. 调整法就是不断调整刀具的位置。
15. 主动测量法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
16. 成形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
17. 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
二、选择题1.《汽车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汽车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 质量,生产力,经济性B. 产量,生产率,经济性C. 质量,生产率,经济性D. 质量,生产率,经济精度2.工艺过程是()A. 在生产过程前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B. 在生产过程后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C. 在生产过程中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D. 在任何时候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3.工艺规程是()A. 文件形式的工艺路线。
B. 各种工艺的规划。
C. 工艺的规范化程度。
D. 工艺路线的一部分。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工艺过程()A. 工序B. 工程C. 工位D. 工步5. 在某机床上加工某零件时,先加工零件的一端,然后调头再夹紧零件加工另一端,这应该是 ( ) 个工序 ( ) 次安装。
汽车制造工艺学全部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全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793dd1f111f18582d05aa3.png)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堂作业答案第4章机床夹具设计一、判断题(对打√,错打×)1.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如所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则称为欠定位。
(×)2.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只要是多于六点的定位就一定会出现过定位。
(√)3.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在定位基面上作用六个支承点则称为完全定位。
(×)4.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采用完全定位就不会出现欠定位。
(√)5.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如出现欠定位就一定是不完全定位方式。
(×)6.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只要少于或等于六点的定位就不会出现过定位。
(×)7.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如出现过定位则认为该定位方案是错误的。
(×)8.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就一定存在定位误差。
(√)二、选择题(用字母表示正确答案)1.在车床上采用中心架支承加工长轴时,属于(C )的定位方式。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2.机床夹具中需要考虑静平衡要求的是哪一类夹具(A )。
A.车床夹具B.钻床夹具C.镗床夹具D.铣床夹具3.常用的夹紧机构中,自锁性能最可靠的是(B )。
A.斜楔B.螺旋C.偏心D.铰链4.套类零件以心轴定位车削外圆时,其定位基准面是(B )。
A.心轴外圆柱面B.工件内圆柱面C.心轴中心线D.工件孔中心线5.在磨床上磨削平面时,保证被加工平面的尺寸精度和平行度,应限制(C )个自由度。
A.5个B.4个C.3个D.2个6.工件以外圆柱面在长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C )自由度。
A.6个B.5个C.4个D.3个7.用双顶尖装夹工件在车床上车削外圆时,限制了工件(B )自由度。
A.6个B.5个C.4个D.3个8.箱体类工件常以一面两孔定位,相应的定位元件应是(B )。
A.一个平面、二个短圆柱销B.一个平面、一个短圆柱销、一个短削边销C.一个平面、二个长圆柱销D.一个平面、一个长圆柱销、一个短圆柱销9.套类零件以心轴定位车削外圆时,其定位基准是(B )。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吉大第三版)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吉大第三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6df4ed84868762caaed57f.png)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页汽车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工件的装夹和机床夹具作业题答案:三、分析题1、试分析图示工件加工要求,应限制的第一类自由度设定坐标系:(1)连杆小头上钻通孔1)刀具保证2)X、Y转动3)X、Y移动(2)1)X移动、Y、Z转动2)Y、Z转动3)Y、Z移动、Y、Z转动(3)1)Z移动、X、Y 转动2)X、Y转动3)Y、Z移动、Y、Z转动(4)移动1)刀具保证2)Z移动、X、Y转动3)X (5)1)刀具保证2)X移动、Z转动3)Z移动2分析下列各专用机床夹具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情况设定坐标系:汽车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2页1)两个短圆柱销1:限制X、Y移动和转动;V型块4:限制Z移动和转动。
(图a)2)定位套11:限制X、Y移动;平面支承6:Z移动,X、Y转动;短菱形销2:限制Z转动。
(图b)3)平面支承6:限制Z移动,X、Y转动;短圆柱销1:限制X、Y移动;定位槽12:限制Z转动。
(图c)4)平面支承6:限制X移动,Y、Z转动;短圆柱销1:限制Y 、Z移动;活动短V 型块5:限制X转动。
(图d)5)平面支承6:限制X移动,Y、Z转动;短圆柱插销13:限制Y 、Z移动;活动短V型块5:限制X转动。
(图e)6)拉刀导向部分9:限制Y、Z移动和转动;自位支承10:限制X移动。
(图f)7)短圆柱销1:限制Y、Z移动和转动,X移动;短菱形销2:X转动。
(图g)8)方案1:圆锥销7:限制X、Y、Z移动;移动圆锥销8:Y、Z转动;菱形圆锥销14:X移动(重复限制)和转动。
方案2(好):圆锥销7:限制X、Y、Z移动;移动圆锥销8:Y、Z转动;移动菱形圆锥销15:X转动。
(图h)9)两个短V型块:限制Y、Z移动和转动;增加1个短V型块:限制X移动和转动,再增加1个短V型块:X、Z移动。
(图i)10)平面支承6:限制X、Y转动和Z移动;短圆柱销1:限制X、Y移动;短菱形插销3:Z转动。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3253690912a216147929a8.png)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第一部分习题第一章现代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一、判断题1.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刚性自动化阶段。
2.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3.产品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
4.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安装内,工件连同夹具在机床上所占有的相对位置。
5.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6. 在切削加工时,如果同时用几把刀具加工零件的几个表面,则这种工步称作复合工步。
7.成形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8.加工的经济精度指以最有利的时间消耗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9.生产纲领就是生产计划。
10. 大量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
11.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
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改变零件形状及尺寸。
13. 运用多工位夹具,可减少工件安装次数,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率。
14. 调整法就是不断调整刀具的位置。
15. 主动测量法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
16. 成形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
17. 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
二、选择题1.《汽车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汽车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 质量,生产力,经济性 B. 产量,生产率,经济性C. 质量,生产率,经济性D. 质量,生产率,经济精度2.工艺过程是()A. 在生产过程前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B. 在生产过程后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C. 在生产过程中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D. 在任何时候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3.工艺规程是()A. 文件形式的工艺路线。
B. 各种工艺的规划。
C. 工艺的规范化程度。
D. 工艺路线的一部分。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工艺过程()A. 工序B. 工程C. 工位D. 工步5. 在某机床上加工某零件时,先加工零件的一端,然后调头再夹紧零件加工另一端,这应该是 ( ) 个工序 ( ) 次安装。
汽车制造工艺学 作业题参考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 作业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c1ea54a5e9856a57126077.png)
汽车制造工艺学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二章工件的装夹和机床夹具四、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题3、如图2-78a所示的圆柱体上钻轴向孔,加工要求如图a所示。
如果采用图b、c、d所示三种定位方案,V型块夹角α=90°,试分析计算三种定位方案加工要求的定位误差。
(图形见课本 66面 2-78a图a、b、c、d)解:该工件的加工要求为所钻孔(ø8)轴线与工件外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ø0.02,孔深30的尺寸公差为0.21.三种定位方案中。
孔深度30的定位基准都是工件的底断面,而工序基准为工件上端面。
故存在基准不重合定位误差因A=L-D (D为定值)所以△d(30)=Lmax-Lmin=TL=T70=0.024(mm)图2-78线。
因工件外圆柱面存在制造误差,使定位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产生位置变化。
即存在基准定位误差(根据P41序号5公式)图b(3) c方案中ø8孔同轴度的工序基准为工件外圆柱面轴线,而定位基准为工件左母线。
故存在基准不重合定位误差图c(4) d方案中由于采用的是双移动V形块定性抓紧机构ø8孔同轴度的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且不存在基准位移定位误差,故△d=0(mm)P42 序号5的证明mm,1、在图2-76所示阶梯轴(双点划线表示)上铣削一平面,其工序尺寸为 30 0-0.28有图a定位方案,试计算,如果不考虑阶梯轴两外圆柱同轴度公差时的定位误差。
(原题图见书本65页 2-76图a )解:方法一P41序号7的证明sinβ-1)所以△d(A)=2Tdsinasinβ△ d(B)= 2Td (sina sin β -1) △ d(C)= 2Td (sina sin β+1)第五章 尺寸原理及应用2.图5-46所示尺寸链图5-46(1)判断组成环中的增缓和减环(2)用极值法计算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差和极限偏差(3)用统计法计算尺寸链的基本尺寸、公差和极限偏差1.各组成换尺寸均按正态分布,且中间偏差与平均偏差相等时。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bf5926866fb84ae45c8df9.png)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第一部分习题第一章现代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一、判断题1.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刚性自动化阶段。
2.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3.产品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
4.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安装内,工件连同夹具在机床上所占有的相对位置。
5.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6. 在切削加工时,如果同时用几把刀具加工零件的几个表面,则这种工步称作复合工步。
7.成形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8.加工的经济精度指以最有利的时间消耗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9.生产纲领就是生产计划。
10. 大量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
11.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
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改变零件形状及尺寸。
13. 运用多工位夹具,可减少工件安装次数,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率。
14. 调整法就是不断调整刀具的位置。
15. 主动测量法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
16. 成形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
17. 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
二、选择题1.《汽车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汽车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 质量,生产力,经济性 B. 产量,生产率,经济性C. 质量,生产率,经济性D. 质量,生产率,经济精度2.工艺过程是()A. 在生产过程前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B. 在生产过程后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C. 在生产过程中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D. 在任何时候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3.工艺规程是()A. 文件形式的工艺路线。
B. 各种工艺的规划。
C. 工艺的规范化程度。
D. 工艺路线的一部分。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工艺过程()A. 工序B. 工程C. 工位D. 工步5. 在某机床上加工某零件时,先加工零件的一端,然后调头再夹紧零件加工另一端,这应该是 ( ) 个工序 ( ) 次安装。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bf5926866fb84ae45c8df9.png)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第一部分习题第一章现代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一、判断题1.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刚性自动化阶段。
2.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3.产品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
4.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安装内,工件连同夹具在机床上所占有的相对位置。
5.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6. 在切削加工时,如果同时用几把刀具加工零件的几个表面,则这种工步称作复合工步。
7.成形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8.加工的经济精度指以最有利的时间消耗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9.生产纲领就是生产计划。
10. 大量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
11.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
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改变零件形状及尺寸。
13. 运用多工位夹具,可减少工件安装次数,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率。
14. 调整法就是不断调整刀具的位置。
15. 主动测量法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
16. 成形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
17. 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
二、选择题1.《汽车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汽车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 质量,生产力,经济性 B. 产量,生产率,经济性C. 质量,生产率,经济性D. 质量,生产率,经济精度2.工艺过程是()A. 在生产过程前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B. 在生产过程后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C. 在生产过程中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D. 在任何时候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3.工艺规程是()A. 文件形式的工艺路线。
B. 各种工艺的规划。
C. 工艺的规范化程度。
D. 工艺路线的一部分。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工艺过程()A. 工序B. 工程C. 工位D. 工步5. 在某机床上加工某零件时,先加工零件的一端,然后调头再夹紧零件加工另一端,这应该是 ( ) 个工序 ( ) 次安装。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6c04d9c77da26924c5b017.png)
汽车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第一部分习题第一章现代制造工艺学基本概念一、判断题1.现代汽车制造技术正进入刚性自动化阶段。
2.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转变为产品的过程。
3.产品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内容称为工艺路线。
4.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安装内,工件连同夹具在机床上所占有的相对位置。
5.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6. 在切削加工时,如果同时用几把刀具加工零件的几个表面,则这种工步称作复合工步。
7.成形法是依靠刀具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形状的一种方法。
8.加工的经济精度指以最有利的时间消耗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9.生产纲领就是生产计划。
10. 大量生产中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工人的技术水平也高。
11.一道工序只能有一次安装。
1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改变零件形状及尺寸。
13. 运用多工位夹具,可减少工件安装次数,缩短工序时间,提高生产率。
14. 调整法就是不断调整刀具的位置。
15. 主动测量法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
16. 成形法中加工表面是由刀刃包络而成的。
17. 在生产加工中,能达到的精度越高越好。
二、选择题1.《汽车制造工艺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汽车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A. 质量,生产力,经济性B. 产量,生产率,经济性C. 质量,生产率,经济性D. 质量,生产率,经济精度2.工艺过程是()A. 在生产过程前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B. 在生产过程后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C. 在生产过程中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D. 在任何时候改变原材料的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的过程。
3.工艺规程是()A. 文件形式的工艺路线。
B. 各种工艺的规划。
C. 工艺的规范化程度。
D. 工艺路线的一部分。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工艺过程()A. 工序B. 工程C. 工位D. 工步5. 在某机床上加工某零件时,先加工零件的一端,然后调头再夹紧零件加工另一端,这应该是( ) 个工序( ) 次安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制造工艺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工件的装夹与机床夹具
四、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题
3、如图2-78a所示的圆柱体上钻轴向孔,加工要求如图a所示。
如果采用图b、c、d所示三种定位方案,V型块夹角α=90°,试分析计算三种定位方案加工要求的定位误差。
(图形见课本 66面 2-78a图a、b、
c、d)
解:该工件的加工要求为所钻孔(ø8)轴线与工
件外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ø0、02,孔深
30的尺寸公差为0、21、
三种定位方案中。
孔深度30的定位基
准都就是工件的底断面,而工序基准为
工件上端面。
故存在基准不重合定位误
差因A=L-D (D为定值)
所以△d(30)=Lmax-Lmin=TL=T70=0、
024(mm)
图2-78
图a
(2)
(3) c方案中ø8孔同轴度的工序基准为工件外圆柱面轴线,而定位基准为工件
左母线。
故存在基准不重合定位误差
图c
(4) d方案中由于采用的就是双移动V形块定性抓紧机构ø8孔同轴度的
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且不存在基准位移定位误差,故△d=0(mm)
P42 序号5的证明
1、在图2-76所示阶梯轴(双点划线表示)上铣削一平面,其工序尺寸为 30 0
mm,
-0.28有图a定位方案,试计算,如果不考虑阶梯轴两外圆柱同轴度公差时的定位误差。
(原题图见书本65页 2-76图
解:方法一
P41序号7的证明
所以 △d(A)=2Td sina sin β
△ d(B)= 2Td (sina sin β -1) △ d(C)= 2Td (sina sin β
+1)
第五章 尺寸原理及应用
2、图5-46所示尺寸链
图5-46
(1)判断组成环中的增缓与减环
(2)用极值法计算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差与极限偏差
(3)用统计法计算尺寸链的基本尺寸、公差与极限偏差
1.各组成换尺寸均按正态分布,且中间偏差与平均偏差相等时。
2.各组成环尺寸按三角形分布,且中间偏差与平均偏差相等时。
解:(1)判断组成环中的增环、减环
增环为 A2、A4、A5 ;减环为 A1、A3
(2) 计算A0的基本尺寸、公差与极限偏差
A0=∑Az-∑Aj=(A2+A4+A5)-(A1+A3)
=(30+20+40)-(55+35)=0mm
TA0=∑Tai=TA1+TA2+TA3+TA4+TA5
=0、46+0、52+0、10+1、033+0、62=1、733
ESA0=∑ESAz-∑EIAj
=(0、26-0、022+0、62)-(-0、46+0、06)=1、258
EIA0=∑EIAz-∑ESAj
=(-0、26-0、55+0)-(0+0、16)=-0、475
(3)计算尺寸链的基本尺寸、公差与极限偏差
1、组成环尺寸均按正态分布且中间偏差与平均偏差相等党组承欢的尺寸为对称分布且中间偏差与平均偏差相等时,如右图所示,则其中间尺寸Aim与平均偏差Ai也相等
1°封闭环尺寸A0、计算过程图(2)
A0=∑Az-Aj=(A2+A4+A5)-(A1+A3)=(30+20+40)-(55+35)=0mm
2°封闭环公差TA0
因组成环公差按正态分布则
TA0=
936mm
3°封闭环中间偏差△0
△ 0=∑=k
i 1
△z-∑=k
i 1
△j
=(△2+△4+△5)-(△1+△3)
=(0+0、0385+0、31)-(0、23+0、11)=0.392mm
4°封闭环极限偏差ESA0、EIA0
则 A0=0+0、860
-0、076
2、各组成环尺寸均按三角形分布且中间偏差与平均偏差相等
1°封闭环尺寸A0(计算过程同上) A0=0mm
2°封闭环公差TA0
因组成环公差按三角形分布,姐中间偏差与平均偏差相等 故Ki=1、
22 TA0=
=1.142mm
3°封闭环中间偏差△0
△ 0=∑=k
i 1
△z-∑=k
i 1
△j
=(△2+△4+△5)-(△1+△3)
=(0+0、0385+0、31)-(0、23+0、11)=0.392mm
4°封闭环极限偏差ESA0、EIA0
则 A0=0+0、963
-0、179
4、图5-48所示为一汽车变速器倒档装置简图,设计要求装配间隙A0=0、
;止082~0.430mm。
若零件设计图样规定:双联齿轮3轮毂两端面尺寸A3=48 -0、080
-0、119
mm。
试用极值法计算变速器壳体1的两推垫片2及4的厚度尺寸A2=A4=1、5 0
-0.04
内平面尺寸A1的基本尺寸A1的基本尺寸、公差及极限偏差。
图5-48 解:依题意建立倒档装置尺寸链如右图所示
封闭环为A0、增环为A1,减环为A2、A3、A4。
其中A0=0 +0、043
+0、082
(1)计算A1的基本尺寸
根本公式 A0=∑Az-∑Aj
A0=A1-(A2+A3+A4) A1=A0+A2+A3+A4=0+1、5+48+1、5=51mm
(2)计算A1的公差TA1
因为TA0=∑TA1=TA1+TA2+TA3+TA4
所以 TA1=TA0-(TA2+TA3+TA4)=0、348-(0、04+0、039+0、04)=0、229mm (3)计算极限偏差ESA1、EIA1
由ESA0=∑ESAz-∑EIAj
所以0、43= ESA1-(-0、04-0、119-0、04)
ESA1=0、231(mm)
EIA1=-TA1+ ESA1=-0、029+0、231=0、002(或由0、082= EIA1-(0-0、08-0) 所以EIA1=0、002)
故A1=5 +0、231
+0、002
14、图5-56所示为齿轮装置图。
设计要求:保证装配精度——轴向间隙A0=0、1~0.5mm 、设计规定:A1=430mm;A2=80mm;A3=100mm;A4=190mm;A5=60mm 、欲采用不完全互换法保证装配精度,装配精度的合格率(置信水平)P=99、73%,各组成环尺寸按正态分布,试分析确定有关零件的尺寸公差与极限公差。
图5-56
解:尺寸链如右图所示
A0为尺寸链 A1为增环 A2、A3、A4、A5为减缓 (1) 求A0的基本尺寸公差、极限偏差
A0=A1-(A2+A3+A4+A5)=430-(80+100+190+60)=0 TA0=0、5-0、1=0、4(mm)
A0=0+0、5
+0、1
(2)确定组成环公差
P=99、73%时ki=1
又因各组成环呈正态分布 故k0=1 由公式5-23可知 选择A1为协调环,其她组成环公差分别取为(
按IT11选取) TA2=0、19 TA3=0、22 TA4=0、29 TA5=0、12(IT10) 不成立 重选 都找IT10
TA2=0、12 TA3=0、14 TA4=0、185 TA5=0、12 除协调环外 按公差注向体内原则
A2=800 -0.12 A3=1000 -0.14 A4=1900 -0.185 A5=600 -0、
12 (3)确定组成环极限偏差
先计算极限偏差 由公式5-17有
△ 0=∑=k
i 1
△z-∑=k
i 1
△j=△1-(△2+△3+△4+△5)
0、3=△1-(-0、06-0、07-0、0925-0、06)
△1=0、018mm
Z≥
=3、88
取Z=4组
(3)计算调整垫片分组尺寸AFZ
AF1=∑AZmax-∑Ajmin+TAF-A0max=430、25-(80-、012+100-0、14+190-0、185+58-0、12)+0、04-0、25
=2、6050
-0.04mm
mm
AF2=AF1-S=2、605-0、21=2、3950
-0.04
AF3=AF2-S=2、395-0、21=2、1850
mm
-0.04
mm
AF4=AF3-S=2、185-、021=1、9750
-0.04
0、07=ESB1-(-0、029) ESB1=0、041 EIB0=EIB1-ESB2
0=EIB1-0 EIB1=0
则 B1=360-0、
mm
041 0
②A1=A0+A2=460+205=665
TA0=TA1+TA2 TA1=TA0-TA2=0、2-0、029=0、171(IT9) ESA0=ESA1-(-0、029) ESA1=0、071
EIA0=EIA1-ESB2 -0、1=EIA1-0 EIA1=0、1
故 A1=665+0、071
mm
-0、100。